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和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知名校友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知名校友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是法律人的摇篮,五十多年来,人大法学院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
人大法学院的毕业生分布在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等。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国的法治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国家政法机关的高级领导骨干和著名法学家。
据不完全统计,在毕业生中,担任省部级以上官员20余人、司局级官员500人以上,中国首席大法官肖扬院长和祝铭山一级大法官就都是人大法学院的毕业生。
此外,自1998年还和最高法院合作,每年举办高级法官培训班,培训了近千名院长、庭长。
全国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和最高法院暨各审判庭几乎都有人大法学院的毕业生,“全国法官十杰”、中央确定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先进典型、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宋鱼水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在法学教育领域,也是精英辈出。
担任大学正校长的有4名,教授300多人,国家表彰的“高校百名教学名师奖”,其中法学名师有2人(房绍坤,姚建宗),全部是人大法学院的毕业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选出的四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共有四位获奖者是人大法学院毕业生(吴汉东、田宏杰、张智辉、李力);中国法学会评选的四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其中人大法学院的教师5人、校友4人(公丕祥、吴大华、谭世贵、邱兴隆)获此殊荣;教育部评选的三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奖中有人大法学院教师3人、校友2人(陈兴良、吴大华)。
明法厚德,顶天立地——为北大法学院“院标铭文”献芹

明法厚德,顶天⽴地——为北⼤法学院“院标铭⽂”献芹明法厚德,顶天⽴地——为北⼤法学院“院标铭⽂”献芹⽇前,借北⼤法学院校友来信之缘,有幸读到该院副院长汪建成先⽣为雕刻北⼤法学院“院标铭⽂”写给该院各位⽼师的信及其所拟⼤作四稿,还有该院⽢超英先⽣在此基础上的重拟稿。
兹照录如下——【附录1】汪建成先⽣信:各位⽼师:各位⽼师新近有80级院友李凯花巨资购得奇⽯⼀⽅,赠送我院,拟⽴于陈明楼南侧⾯向凯原楼,背向陈明楼,作为院标。
我们拟在此⽯正⾯雕刻⼀个古体法字,背⾯雕刻院标铭⽂。
本⼈初拟了⼀个铭⽂稿⼦,这个稿⼦主要横读,每⾏⼀个意思,但如果以竖读的⽅式四句连读亦能读出其中的意境。
另全⽂⽤了六个法字,暗合六法和六六⼤顺之意,且将这六个法字曲线相连,近乎草体的天,亦有神鸟之形。
惟本⼈才疏学浅,虽竭尽⼼智,仍不得要领。
现求教于各位同仁,望⼤家全⼒斧正,既可以在原稿上修改,亦可推倒重来。
唯⼀要求是不能多于⼀百字,另外,⼤家在构思这个铭⽂时,不能停留于当下,⼀定要想到千百年后,看到这个铭⽂仍不过汪建成叩请时。
——汪建成【附录2】汪建成先⽣所撰院标铭⽂四稿第⼀、⼆、三稿(略)第四稿⼀九零四,京师学堂,法律门⽴,中华法科,肇始于斯。
神州寰宇,维新变法,⽓象⼀新,英才辈出,安邦济世。
北⼤法学,缘法求道,汇通中西,明辨理性,⼼怀公正。
⽟柱天成,岿然不惊,既往开来,砥励后学,永铭法治!【附录3】⽢超英先⽣重拟铭⽂⼀九零四,国家临渊;民族荣辱,京学其肩;法科初⽴,法学始宣。
缘法求道,道⽴国安;科学民主,正义⽅圆;兼容并蓄,英才如川。
百年风⾬,过往成烟;继贤承圣,⼀往⽆前;若⾮此志,敢如此镌!【附录4】⽢超英先⽣附⾔响应号召,我按照汪院长的前两稿的格式、辞意重拟了⼀下,然后才看到后两稿。
我数了⼀下,⽐汪院长的少两句。
我这样说,不知是否合适,尤其是后四句妥否,请指正。
——⽢超英拜读所录引⽂可见,汪建成先⽣为写作院标铭⽂“竭尽⼼智”,不但着眼于“当下”,⽽且“想到千百年后”“仍不过时”,可谓深谋远虑,挥翰四构其稿,却⾃谦“仍不得要领”,⽽“叩请”“各位⽼师”“既可在原稿上修改,亦可推倒重来”。
人大法学院新院徽意见征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复选作品理念:方正做人,依法做事英文校名全程及建校时间经专业设计而成。
方形寓意着法律的公平正义,红色的线条围城了法的英语拼写“寓意着一个人,三个组合在一起才能支撑起整个法律,变现了学院内师生团结奋进,维护者社会的和平与安稳。
下面的长方形表达了学子们的开拓创新和蓬勃向上的精神。
方形中间寓意着它是沟通学子与法律的桥梁。
最后,最下面的整体表现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精神内涵,人文情怀、追求真理、崇高法治、奉献社会。
方,采用三个主色彩白、藏蓝和毅红。
白色寓意着公正、纯色、端庄、正直、少壮、超脱凡尘与世俗的情感,白色代表纯洁、象征圣洁优雅;藏蓝寓意着忠诚与自由;毅力、红寓意着正能量和热情。
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天平象征着公平与正义,法字与麦穗之间各有一只獬豸,它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神兽。
它怒目圆睁,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也彰显人大法学院深厚历史,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自于宫墙的深红颜色,鲜艳的红色在视觉上显得过于兴奋、包容,寄托了人大希望大红成为今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象征的美好愿望。
字(校徽变形)几部分构成。
识,盾牌本身则代表法律坚不可摧地为人民提供保护。
我将两者融合是想表达,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社会的保护伞。
支撑点,天平才能维持平衡,这是法律的作用;同时象征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征。
中国古书说它能辨曲直,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獬豸象征着公正,是法律与正义的化身。
校的同时也有了校徽本身所具有的“以人为本”“携手劳作”耕耘”院历史深厚、师生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法学院人文情怀、追求真理、崇尚法治、奉献社会的精神内涵;反映了法学院学科所具有的公平正义的特点;徽标中西结合,兼并中国传统与国际视野,体现了学院开放进取、与时俱进的特点。
的圆形作为基本图案,带有人民大学的特色。
核心图案采用了法槌,天秤,书三种元素,其中法槌竖直在书本代表法院学子崇尚法治,决心奉献社会的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法字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徽变形而来,代表母校的同时也有了校徽本身所具有的“以人为本”“携手劳作”、“同行并行”、“目标一致”、“辛勤耕耘”“团结协作”等含义。
二
等
奖
院徽整体呈盾形,上部为徽章名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以及人大法学院成立时间“1950”,显示了人大法学院的学术精神薪火相传、代代承继。内部图案是“法”的古金文“灋”字的拆解重构:中部为中国古代瑞兽獬豸,代表着明辨是非曲直的司法愿景,下部为水纹,有“法应衡平如水”的寓意,代表法律具有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远而视之,则该钟印亦似古之面具纹饰。面具者,在拉丁文则persona,亦意为人格。使自然之人一幻而为法律之人,则法律人格之明确可谓一大关键,不可不知。而面具之状,其乃人之纹饰,此即古谓“人文”也,《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人大法学院,正因其人,故可为大也!所以面具形饰,发扬人文关怀,此乃本设计之三要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华表天平这一图案中,天平的支架及其底座以镜像的方式呈现出了“L”,天平的托盘以及绳索形成了“A”,华表两翼以两个折叠起伏的形状形成了“W”。由此可见,本徽章的中心图案——华表天平将“LAW”这三个字母巧妙地融合进了自身的结构。
2.“REN MIN - LAW”字符
“REN MIN - LAW”是“人民”、“法”的拼音,大写与粗体的格式体现出庄严与肃穆之感。这一字符以英文的形式直接表明了徽章代表的主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明了。同时黑白两色醒目而庄重,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感。
3.“1950”数字字符
表明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的时间,运用红白两色与背景相称,富有版画的立体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姜秉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具言申之,其中心方印,效法公平,以印篆古体“公”、“平”二字合而为一,加以设计,申明作法之要,首在公平。而更依其状貌制以钟形,“公”为外廓,“平”以纹饰,显汉字之既字亦图之旨趣。何谓钟?“晨钟暮鼓,当头棒喝”,此佛家之语也。钟者,寺之重器,钟鸣而晓破;法者,国之重器,法行则天青。钟与法,皆接引光明之圣物。所以公平作钟,一伸公平天心,此乃本设计之二要也。
柏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刘续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二
等
奖
标志名称:1950中国神兽
标志采用古代神兽獬豸为设计核心图形,运用西方图腾的表达方式将代表中国传统公平正义的神兽獬豸表现出来。神兽獬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法律最重要的载体,他不仅是公平正义的象征,也是辨识曲直的标准。在此用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徽标里将是一种传统文明的继承,也是中国古代人民精神的期望与延伸。同时图腾神兽獬豸也象征法学院在行业里的权威性。虽然目前有些院校也用獬豸作为元素,但核心的创意点与表现与此不同。这里核心图形运用中西文化的交融表现手法,寓意当代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将是中国法学骄傲。
王永红(广东省中山市尚东鸿域广告策划有限公司)
三
等
奖
院徽图案由盾牌(书)、天平、獬豸、“法”字(校徽变形)几部分构成。
盾牌上部是一部翻开的书,代表着真理和知识,盾牌本身则代表法律坚不可摧地为人民提供保护。我将两者融合是想表达,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社会的保护伞。
法院院徽及设计说明

法院院徽及设计说明1、设计宗旨院徽体现库伦旗人民法院司法职能和标识特色。
2、设计颜色整体标志呈圆形环绕状,由红、蓝、白三色构成。
红色象征忠诚,表明法院干警时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铸就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守法治信仰,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蓝色象征超越,表明法院干警将以更强的使命感强化学习,补齐短板,努力提升自身能力,适应新时代对法院各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积极顺应人民新期待。
白色象征廉洁,表明法院干警时刻牢记“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的准则,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自觉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时刻绷紧纪律之弦。
3、设计元素标志主体由:红星、红旗、天平、法兽、荞麦花五种元素构成。
红星位于整个标志的顶端,意喻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库伦旗人民法院将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使命、继续奋勇前进。
红旗经延展位于红星的下方,形成一条蜿蜒的红色道路,表明库伦旗人民法院干警不会忘记先辈走过的道路,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落实到切实做好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上,保证方向和道路永不迷失。
法兽能辨曲直,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意喻库伦旗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将秉持司法初心,不负青春韶华,躬行于法治进程之中,耕耘于法律沃土之中,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切实体现司法的人性温暖和人文关怀。
荞麦是库伦旗特产农作物,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寓意,荞麦花位于标志的下方,表明库伦旗人民法院将立足于库伦旗地区实际,用自身的行动与努力,为库伦旗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天平是法律的象征,寓意公平正义,天平主体为一座纪念碑,以此致敬为司法工作默默奉献的前辈、同事,左右对称的天平砝码图案则借用法徽上天平的形状并结合传统的云纹图形,表达了库伦旗人民法院将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立足于司法审判职能,准确把握新时代公平正义的新需求,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更加优质、更加贴心的司法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国人民大学校徽校标

文档编号:0000 59
VI设计
中国人民大学
(蓝图VI设计内部资料)
一个优秀的VI设计是可以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充分的展现,是高度发展信息社会需要的,它可以使学校的面貌更加光彩照人,有利于学校建立良好的形象,并将学校形象能得到具体的视觉展示,从而更容易被社会接受和认可。
大学校园VI设计(LOGO)的目的和宗旨,就是将大学校园形象要素,包括各种深层的形象和表层形象内涵要素,通过标准化、统一化的视觉识别形象体系VI,展现给全社会公众,使社会公众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从而形成良好并且具鲜明个性特点的高校校园形象。
VI使人们产生联想,并能感受到该学校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校徽中国人民大学校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标志名称:中国人大之天秤
标志采用中文字体“人大”组合成象征法律的天秤为图形,将中国古代神兽獬豸巧妙安排于天秤之上,在此喻意中国人大法学院更强更专业的品质,也借用天秤与神兽獬豸的组合喻意中西法律的交融汇集,在此体现学院的特征,也象征法学院是世界的法学院这一核心思想。标志上方的五星则是中国五星红旗的延伸,喻意法学院是人民的这一主题,也代表中国的权威性。同时图形也恰似中间站立的巨人,分侧站立的神兽獬豸则代表公平与正义。整体图形采用蓝色系,喻意法学院关于古代“法”核心水的概念,代表公平水平的标准,同时也代表知识的海洋。在蓝底使用时金色标志代表权威与光明、喻意法学院行业院校里的权威性与光明的前景未来。
徽章图案整体借鉴中国传统纹样的特征,并适当加以简化,实现了古朴与现代的融合。
彩色图稿标准色:CMYK颜色模式(C20,M100,Y80,K20)
戴安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
黄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
权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
戴兰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具言申之,其中心方印,效法公平,以印篆古体“公”、“平”二字合而为一,加以设计,申明作法之要,首在公平。而更依其状貌制以钟形,“公”为外廓,“平”以纹饰,显汉字之既字亦图之旨趣。何谓钟?“晨钟暮鼓,当头棒喝”,此佛家之语也。钟者,寺之重器,钟鸣而晓破;法者,国之重器,法行则天青。钟与法,皆接引光明之圣物。所以公平作钟,一伸公平天心,此乃本设计之二要也。
柏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共同彰显了人大法学院历史深厚、师生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法学院人文情怀、追求真理、崇尚法治、奉献社会的精神内涵;反映了法学院学科所具有的公平正义的特点;徽标中西结合,兼并中国传统与国际视野,体现了学院开放进取、与时俱进的特点。
兰萌(中国人民大学)
三
等
奖
该设计外形参考了国内国外诸多法学院院徽之外形,采用盾形,象征着法律作为社会调整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作用无可替代。图形顶端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开门见山,点出学校学院。盾形内部,上方是人大法学院英文表达,既利于国外其他法学院了解,又体现了我院国际化的办学方向。英文两侧是我国传统的神兽——獬豸,獬豸本就是我国传统中代表法律威严之兽,此处引用更是表现我们是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人大法学院。中间部分底图仍是祥云云纹,表达了我们追求法治的目的乃是实现和谐社会;云纹之上乃是一架天平,说明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公平正义,使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都能追求个人幸福。
具言申之,其中心方印,效法公平,以印篆古体“公”、“平”二字合而为一,加以设计,申明作法之要,首在公平。而更依其状貌制以钟形,“公”为外廓,“平”以纹饰,显汉字之既字亦图之旨趣。何谓钟?“晨钟暮鼓,当头棒喝”,此佛家之语也。钟者,寺之重器,钟鸣而晓破;法者,国之重器,法行则天青。钟与法,皆接引光明之圣物。所以公平作钟,一伸公平天心,此乃本设计之二要也。
院徽主体为此方印,雅致而大气,以示我院人文气、传统情节。正所谓,唯有民族方是世界。而就此徽之着色,其继承发扬“人大红”之校色传统,雍容而喜庆,彰显人大本色。至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之中英文字标识,其英上中下,汉字在下以显明,英文置上以宣张,进一步显示我院国际化之方向。
姜秉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柏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刘续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二
等
奖
标志名称:1950中国神兽
标志采用古代神兽獬豸为设计核心图形,运用西方图腾的表达方式将代表中国传统公平正义的神兽獬豸表现出来。神兽獬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法律最重要的载体,他不仅是公平正义的象征,也是辨识曲直的标准。在此用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徽标里将是一种传统文明的继承,也是中国古代人民精神的期望与延伸。同时图腾神兽獬豸也象征法学院在行业里的权威性。虽然目前有些院校也用獬豸作为元素,但核心的创意点与表现与此不同。这里核心图形运用中西文化的交融表现手法,寓意当代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将是中国法学骄傲。
王永红(广东省中山市尚东鸿域广告策划有限公司)
三
等
奖
院徽图案由盾牌(书)、天平、獬豸、“法”字(校徽变形)几部分构成。
盾牌上部是一部翻开的书,代表着真理和知识,盾牌本身则代表法律坚不可摧地为人民提供保护。我将两者融合是想表达,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社会的保护伞。
天平是众所周知的法律象征,天平中间一个支撑点,各方与中心点距离一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奖项
作品
简介
作者
一
等
奖
此院徽设计,由外双圆、内方印与中英文字组成。
整体而言,此方布局取象天地,外圆内方。圆者,天也、和也、礼也;方者,地也、正也、法也。外圆者,明我院之圆容天下、海纳百川,和为贵也;内方者,张我院之弘扬法道,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正为本也。法本谦抑,故其在内而不在外;法乃基则,故其在内亦不因时而消磨其棱角,不因势而撼动其底线。所以天圆地方,兼顾法与学院,此乃本设计之一要也。
二
等
奖
院徽整体呈盾形,上部为徽章名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以及人大法学院成立时间“1950”,显示了人大法学院的学术精神薪火相传、代代承继。内部图案是“法”的古金文“灋”字的拆解重构:中部为中国古代瑞兽獬豸,代表着明辨是非曲直的司法愿景,下部为水纹,有“法应衡平如水”的寓意,代表法律具有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獬豸俗称独角兽,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象征。中国古书说它能辨曲直,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獬豸象征着公正,是法律与正义的化身。
法字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徽变形而来,代表母校的同时也有了校徽本身所具有的“以人为本”“携手劳作”、“同行并行”、“目标一致”、“辛勤耕耘”“团结协作”等含义。
徽章图案整体借鉴中国传统纹样的特征,并适当加以简化,实现了古朴与现代的融合。
彩色图稿标准色:CMYK颜色模式(C20,M100,Y80,K20)
戴安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
黄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
权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
戴兰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整体图形采用蓝色系,喻意法学院关于古代“法”核心水的概念,代表公平水平的标准,同时也代表知识的海洋。在蓝底使用时金色标志代表权威与光明、喻意法学院在行业院校里的权威性与光明的前景未来。
标志名称:中国人大之天秤
标志采用中文字体“人大”组合成象征法律的天秤为图形,将中国古代神兽獬豸巧妙安排于天秤之上,在此喻意中国人大法学院更强更专业的品质,也借用天秤与神兽獬豸的组合喻意中西法律的交融汇集,在此体现学院的特征,也象征法学院是世界的法学院这一核心思想。标志上方的五星则是中国五星红旗的延伸,喻意法学院是人民的这一主题,也代表中国的权威性。同时图形也恰似中间站立的巨人,分侧站立的神兽獬豸则代表公平与正义。整体图形采用蓝色系,喻意法学院关于古代“法”核心水的概念,代表公平水平的标准,同时也代表知识的海洋。在蓝底使用时金色标志代表权威与光明、喻意法学院行业院校里的权威性与光明的前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