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意见与作者修改说明(稿号2020-0040)

合集下载

审稿意见范例

审稿意见范例

审稿意见范例
尊敬的作者:
感谢您提交的论文。

经过仔细阅读,我对您的研究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您的论文的一些审稿意见:
1. 研究背景和意义:您在引言中清晰地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但是可以进一步强调该研究对于相关领域的贡献和潜在影响。

2. 方法和结果:您的方法部分描述了研究的设计和实验过程,结果部分呈现了相应的数据和分析。

需要确保方法的合理性和结果的有效性,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方法的细节和结果的解释。

3. 讨论和结论:在讨论部分,您对结果进行了解释和分析,但可以进一步讨论结果与已有研究的关系,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结论部分需要更加简洁和明确。

4. 语言和排版:论文的语言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润色,目前存在一些语法和表达上的问题。

此外,排版方面也需要注意一致性和整洁性。

您的论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需要在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希望您能够认真考虑我的建议,并对论文进行相应的修改。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讨论,请随时与我联系。

祝好!
审稿人:[姓名]
日期:[具体日期]。

(完整word版)稿件修改说明

(完整word版)稿件修改说明

稿件修改说明
尊敬的草业学报编辑部老师:
您们好!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和审稿老师辛勤的劳动及对本论文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

接到贵刊关于论文修改通知后,我们认真进行了分析和修改,如还有未尽事宜敬请与我联系。

修改意见1:补充近年国内外该领域研究进展,补充前言至900字左右。

我们已按照要求补充了近年国内外该领域研究进展,前言文字已在900字左右。

修改意见2:透光率如何测定?
已在正文1.3测定项目和方法中补充说明。

修改意见3:补充讨论,补充至1000字左右。

已对讨论进行了适当补充,字数已在1000字左右。

修改意见4:参考文献量太少,请补充至18条左右!
参考文献已补充到19条。

修改意见5:请补充2007-2008年草业学报文献3篇
我们已补充2007-2008年草业学报文献3篇,其中2008年2篇,2007年1篇。

审稿意见模板

审稿意见模板

审稿意见模板一、前言在本次审核中,我对您提交的文章进行仔细审查,并提供以下审稿意见。

请您参考本模板,对文章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总体评价1. 文章结构合理,内容充实,思路清晰。

2. 语言表达流畅,文字通顺连贯。

3. 信息准确可靠,证据齐备。

4. 对所探讨的问题有深入的分析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细节修改建议1. 确保标题准确简洁,能够准确概括文章内容,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或者过长的标题。

2. 在开头引出文章主题,概括文章要点,并清晰地提出论点或观点。

3. 段落间过渡自然流畅,避免突然换话题或者意义不明确的连接词语。

4. 在论述观点时,配备充分的证据支持,可以引用相关研究、数据或案例等,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5. 在结论部分,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有效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6. 对文章中存在的拼写、语法、标点等错误进行仔细校对,确保文章的语言表达没有问题。

7. 注意文章的层次感,可以使用适当的标题或小节,使结构更加清晰可读。

四、总结根据以上审稿意见,希望您在修改文章时能够参考这些建议,并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感谢您的投稿,期待您的再次提交!参考修改方案:(以下为修改后的示例,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一、前言本次审稿中,我对您提交的文章进行了仔细审查,并提供以下审稿意见。

您可以参考本模板,对文章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总体评价1. 文章结构合理,内容充实,思路清晰。

2. 语言表达流畅,文字通顺连贯。

3. 信息准确可靠,证据齐备。

4. 对所探讨的问题有深入的分析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细节修改建议1. 标题应准确概括文章内容,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或过长的标题。

2. 开头应引出文章主题,概括文章要点,并清晰地提出论点或观点。

3. 段落间过渡自然流畅,请避免突然换话题或使用意义不明确的连接词语。

4. 论述观点时,请配备充分的证据支持,可以引用相关研究、数据或案例等,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5. 结论部分要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审稿意见模板

审稿意见模板

审稿意见模板
尊敬的作者:
经过我们的审阅,对您提交的文档,我们提出了一些审稿意见,希望能够对您
的文档进行改进和完善。

首先,我们对您的文档的整体结构和内容进行了审阅。

在审阅过程中,我们发
现您的文档在内容方面较为丰富,但是在结构上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您在文档的开头部分,简要概括全文的内容,突出重点,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正文部分,建议您将内容进行逻辑清晰的分段,每一段的内容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保持段落间的连贯性。

另外,需要注意文档中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跳跃性和不连贯的情况。

其次,对于文档中的语言表达和用词,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审阅过程中,我们发现您的文档语言表达较为生动,但是在一些地方存在表达不够准确和简洁的情况。

建议您在表达内容时,尽量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和晦涩的词语,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您的观点和内容。

另外,需要注意文档中的语气一致性,避免出现不同语气的混杂情况。

最后,对于文档中的图表和引用部分,我们也提出了一些意见。

在审阅过程中,我们发现您的文档中缺少一些必要的图表和引用,这会影响到文档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建议您在文档中适当添加一些图表,以便更好地展示内容和数据,同时在引用部分,需要注明引用来源,以增加文档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您能够认真考虑我们提出的审稿意见,并对您的文档进行
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我们相信,在您的努力下,这份文档一定会更加完美。

期待您的优秀作品早日问世!
祝好!
此致。

敬礼。

审稿意见范文

审稿意见范文

审稿意见范文
尊敬的作者:
首先,感谢您对我们期刊的投稿。

我们认真审阅了您的稿件,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希望对您的文章有所帮助。

1. 内容方面。

您的文章在阐述问题的过程中,缺乏一些具体的案例或数据来支撑观点,这样会使得文章的论证不够有说服力。

我们建议您在文章中增加一些相关的案例或数据,以加强论证的有效性。

另外,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建议您对每个段落的逻辑关系进行重新梳理,确保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2. 语言表达。

在语言表达方面,您的文章存在一些词语搭配不够准确,表达不够精准的问题。

我们建议您在修改时,对文章进行逐句逐词的审
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炼度。

另外,文章中存在一些语法错误和表达不够流畅的地方,建议您在修改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流畅性,以提升文章的整体质量。

3. 总体印象。

总体来看,您的文章在某些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和思考,但在论证和语言表达方面还有待加强。

我们鼓励您对文章进行认真的修改和调整,相信在您的努力下,这篇文章一定能够达到我们期刊的发表标准。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期刊的支持,期待您的修改稿。

祝好!
此致。

编辑部。

毕业论文评审意见修改说明样本2

毕业论文评审意见修改说明样本2

毕业论文评审意见修改说明样本2第一篇:毕业论文评审意见修改说明样本2根据盲审专家的意见,逐一说明修改如下。

1.增加固化剂选用的依据原文:胺类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机理如图1-3所示。

由图可知,环氧基先与伯胺基进行开环反应,生成仲胺基和羟基;得到的仲胺基继续与环氧基进行开环反应,生成羟基和叔胺;叔胺对开环反应有催化作用,在叔胺的催化下,得到的羟基可与环氧基团反应生成醚键。

上述反应持续不断进行,最终生成三维网状立体结构的大分子聚合物。

改后:胺类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机理如图1-3所示。

由图可知,环氧基先与伯胺基进行开环反应,生成仲胺基和羟基;得到的仲胺基继续与环氧基进行开环反应,生成羟基和叔胺;叔胺对开环反应有催化作用,在叔胺的催化下,得到的羟基可与环氧基团反应生成醚键。

上述反应持续不断进行,最终生成三维网状立体结构的大分子聚合物。

胺类固化剂包含多种不相同结构多元胺,包括脂肪族多元胺、芳香族多元胺、聚酰胺多元胺、脂环族多元胺和各种改性多元胺等。

虽然同为官能团相同的胺类固化剂,但是由于化学结构不同,其固化速度、性状和固化温度迥然不同,其固化产物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别。

直链结构型的聚醚胺D-230分子结构中含有长链醚键,即柔性链段多、链段构象也多,与环氧树脂反应后的固化物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冲击强度,但固化物拉伸强度和耐热性会降低;它反应活性较低,室温下反应比较缓慢,可操作时间较长。

IPDA含有饱和六元环结构,所以它属于脂环族胺类固化剂,赋予固化物以更好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空间构象多、柔顺性好;比D230与环氧树脂的反应活性高。

1618是环氧树脂E51与IPDA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与IPDA相比,1618的分子质量增大,粘度、沸点增高,刺激性降低。

2.凝炼了结论原文:本课题主要通过制备高性能的粘合剂来制备高性能的磨具,即探讨了三个体系粘合剂E51/ D230/IPDA体系、E51/1618体系、E51/D230体系的配方以及无纺布抛光磨具的制作。

2020年审稿意见范文审稿意见写

2020年审稿意见范文审稿意见写

2020年审稿意见范文审稿意见写尊敬的作者:您好!在审阅您的稿件《XXXX》,我对其中的内容给予了仔细的阅读和深入思考。

我非常感谢您对我的评论和建议,并对您的努力表示赞扬。

在此,我希望给出以下审稿意见和建议。

请注意,这些意见旨在提供帮助和指导,使您的稿件更进一步完善。

1. 在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中,我认为可以更详细地解释您所选取的方法和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

特别需要详细描述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步骤,确保读者能够全面理解您的研究过程。

2. 在论文的结构和组织上,我建议您重新审视您的章节划分和段落结构。

确保论文的结构清晰,并使每个段落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和逻辑连接。

同时,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是否流畅,以确保读者能够更好地跟随您的思路。

3. 语言表达方面,我建议您进一步审查和修改您的语法错误和语句结构。

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避免使用过于冗长和复杂的句子。

此外,还可以注意使用一些学术用语和词汇,以使论文更具专业性。

4. 在您的结果和分析部分中,我建议您提供更多的数据和实验证明来支持您的观点和结论。

此外,还可以对结果进行更详尽的解释和对比分析,以增加您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5. 最后,在结论部分,要对您的研究取得的进展和发现进行总结,并给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这将增加您研究的价值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您的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价值,并且您所提出的问题和方法都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通过针对以上审稿意见的修改和调整,我相信您的稿件将呈现更完善和精确的内容。

希望我的意见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在修改和发表稿件的过程中顺利!再次感谢您的投稿和对我审稿意见的接受。

祝您一切顺利!敬上,XXX (审稿人姓名)。

针对专家审稿意见的修改说明格式

针对专家审稿意见的修改说明格式

针对专家审稿意见的修改说明格式
《铁道学报》对稿件的评审采用“编辑初审、两位及以上同行专家匿名评审”的审稿制度。

在作者接到编辑部关于修改稿件的通知后,需要针对专家评审意见对稿件进行认真地修改完善,并在修改完成后,将“修改稿”及“修改说明”上传至编辑部,以便送给专家复审。

在稿件的修改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专家的意见也就是读者的意见,应认真对待。

2.认真分析研究专家意见,明确问题所在。

3.对专家问题的回答,尽可能地补充到稿件中。

4.与专家意见认识不相同时,在“修改说明”中做必要的解释与补充说明。

5.新添加的修改内容宜采用红笔等彩色字以利区别。

修改说明的格式为:
(2011年3月修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稿意见与作者修改说明(稿号:2020-0040)
——————————————初审专家意见与作者修改说明—————————————专家意见:
(一)SSI血清英文名有错,少个字母e
修改情况:未修改。

理由:Statens Serum Institut为丹麦著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官网及网页搜索简写为SSI,未见字母e。

(二)2.2.1发病趋势中发病率数据有几处与表1中不一致,请仔细核对并更正。

修改情况:根据审稿专家意见进行了核实和修改。

(三)金华的英语应为Jinhua,请将文中所有涉及的地方都做修改。

修改情况:根据审稿专家意见进行了核实和修改。

(四)血清“肥大反应”应为“肥达反应”,请更改文中所有。

修改情况:根据审稿专家意见进行了核实和修改。

(五)历史上浦江县的年发病率最高,在本文中浦江县也是最高,请在讨论中补充分析讨论。

修改情况:根据审稿专家意见,在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

(六)讨论中提到缺少药敏和PFGE分型,以及相当高比例的检测错误率,但事实上实验室每年都被要求开展药敏和PFGE相关工作,相关检测技术培训也进行过多次,请与实验室人员多沟通,并提出更为准确的分析与结论,切实提高金华地区的伤寒副伤寒防控能力。

修改情况:
1、药敏实验
2005-2019年浙江省伤寒副伤寒监测工作要求几经变迁,2005-2008年依据《浙江省2005年伤寒副伤寒监测方案》开展工作,因监测方案无要求,这4年均未开展病原株药敏检测。

2009年浙江省疾控中心修订监测方案,将霍乱、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O157:H7、手足口病等多个肠道传染病综合在一起,制定了《浙江省肠道传染病综合监测方案》,提出了开展药敏实验的要求。

2009年因协调问题,各级疾控中心大部分未开展药敏监测工作,由负责肠道监测的同志定期到医疗机构收集菌株药敏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和上报,各个医疗机构检测方法和抗生素种类不一,导致可比性差。

2012年因考核要求,在常规到医疗机构收集药敏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对2010-2012年收集到的菌株由部分疾控中心按统一标准进行了药敏检测。

2013年仅到医疗机构收集数据,疾控中心未开展统一检测。

2014年浙江省疾控中心对监测方案再次进行修订,将《浙江省肠道传染病综合监测方案》进行了拆分,单独设立了《浙江省伤寒副伤寒监测方案(2014年版)》,对药敏检测有开展要求。

但因金华市监测人员的变迁,加之该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低,伤寒副伤寒监测工作一定程度上被弱化,2014-2019年菌株耐药性监测工作开展的亦不理想。

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对历年数据进行了汇总,考虑到每年药敏实验的菌株数比较少,且药物品种不一(见附表),所以认为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不好,故未将相关数据在文章中分析。

2、PFGE相关工作
金华市疾控中心2008年即已具备PFGE检测能力,其每年的工作主要是完成60株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株的检测工作。

因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由其他科室承担,尽管每年均有一定的沙门氏菌株进行PFGE检测,但涉及的伤寒副伤寒菌株很少,如2018年仅对2株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进行了检测,2019年多次协调后也仅完成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6株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检测。

3、综上所述:历年来金华市虽然开展了菌株药敏检测和PFGE相关工作,但却不够规范,数据的代表性不好。

故作者在此次修改时,将“未开展”修改为“未规范开展”。

——————————————复审专家意见与作者修改说明—————————————
专家意见:
一、修改意见
本文整体做得很好,但缺少特色,所用数据时间跨度长,数据量较大,但仅仅把监测结果简单的罗列,没有找出其中有意义的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讨论,文章的创新型和研究性体现不明显。

需要对文章结果部分进行较大修改,删除没有研究意义的数据,缩短文章篇幅。

有针对性的对结果进行讨论,根据当地伤寒、副伤寒疫情特点提出合理的防控策略与建议。

二、修改说明
首先感谢编辑老师的肯定,也感谢审稿老师所提的修改意见。

伤寒副伤寒虽为金华历史高发传染病,但因金华市地处浙江中西部,区域内丘陵山地较多,适宜建造饮用水水库,所以该市是浙江省较早普及水库水为饮用水源的地市,又加之该市地处内陆,无生食海鲜习惯,故而该市伤寒副伤寒的发病率在近年来保持在较低水平。

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的降低,也导致其受重视的程度远不及登革热、疟疾等输入性传染病和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监测工作质量也不高。

2017年笔者接手肠道传染病监测工作以来,发现低年龄段人群发病率高,存在误诊误报、实验室检测不够规范等问题。

为全面梳理伤寒副伤寒防治工作,笔者收集2005年以来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对疾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一方面查找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本文。

在收到退修通知后,作者重新思考,结合修改意见做了以下修改:
(一)重新组织文字,以简单明了的语句进行表述。

(二)2.2.1发病趋势
因表1种有各年度详细的发病率数据,故在本部分删除原来对伤寒副伤寒发病率趋势变化的文字描述。

因原图1(2005-2019年金华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曲线图)所表述的内容与表1重复,将该图删除。

(三)2.4.1性别与年龄分布
因该部分的文字描述已基本体现了病例的性别与年龄分布特征,故将原表2(2005-2019年金华市伤寒副伤寒分年龄性别发病情况)删除。

(四)因2.5诊治机构类别、2.6病例诊断分类相关数据意义不大,且在讨论部分不涉及,将该两部分删除。

(五)讨论部分
1、季节性特征的讨论意义不大,且与宁波市的比较无相关数据支撑,故予以删除。

2、各县(市、区)发病率高低的原因,缺少数据支撑,在讨论部分将对9县(市、区)发病率的分层描述删除。

3、男女发病率的差异和病例的职业分布特征,仅是引用了别人的文献,无调查数据支持,予以删除。

4、病例的年龄分布特征低龄儿童发病率高,特别是0岁和1岁儿童发病率高。

0岁处于哺乳期,1岁儿童处于添加辅食初期,不存在饮用生水、生食食物的可能性,且在低流行状态下其家人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亦不大,理论上该年龄段的发病率应比较低,但实际数据与之相反,笔者认为这一特点应引起注意。

故作者将该部分内容以及其可能的原因(误诊误报)予以保留。

5、实验室检测部分存在的问题较多,且药敏实验、PFGE等也未规范开展,这是金华市伤寒副伤寒监测工作的不足之处,在公开文献中体现相关内容可促进该市相关部门和机构对该部分工作的重视,故作者予以保留。

——————————————定稿会意见与作者修改说明——————————————请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后可以发表。

意见如下:
一、修改(1):2.3地区分布的批注
专家意见:加个地图,在地图上标识出发病率高的县(市),更能反映病例的地区聚集性或分散性。

另外,作者没有分析随时间变化各县(市)发病率的变化,是否随时间的推移存在
地区的变迁?
修改说明:根据专家意见,作者尝试绘制了发病率地图,分两个地图图层,一层以县(市、区)为边界绘制发病率面积图,一层以乡镇为边界绘制发病数点图,而后组合在一起。

因只绘制一张,只能反应200-2019年各县(市、区)的年均发病率和各乡镇的累计病例数,无法反应年度间的变化趋势,而若每年绘制一张,虽能很好的反应年度间变化趋势,但所占篇幅又过长。

综合以上原因,作者在修改时增加了表2,将各县(市、区)分年度的发病率逐一列出,同时根据专家意见对文字描述进行了修改。

二、修改(2):2.4.1年龄与性别的批注
专家意见:从全国水平及其他省份报道看,男女发病没有差异,金华却存在差异,是否存在统计误差,还是其他原因?
修改说明:①作者重新核实了男女发病率的数据,数据统计无误,发病数和发病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②从文献检索情况来看,部分文献报道男女发病率无差异,部分文献报道与本文一致,男性高于女性;③作者通过国家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数据中心(开放平台)检索了全国数据,发现大多数年份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2013年以来差距逐渐变小(见下表)。

作者认为不同地区、不同统计年度的性别差异可能存着不同情况,此部分未进行修改。

三、修改意见(3):2.7菌株复核结果的批注
专家意见:需要作者在文中详细说明:1.这20株乙副菌株均来自血培养还是其他来源?2.15株非伤寒沙门菌分别是哪些沙门菌血清型?3.分析什么原因造成复核结果与原始医疗机构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从而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防止这种错误现象的出现。

修改说明:沙门氏菌有2000多血清型,按照WHO和国家标准程序,O抗原判定后,依次用相应的H因子血清检查第一相和第二相抗原。

如双相菌只检出一相H抗原(第一相或第二相)时,要用位相诱导的方法获得另一相抗原。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为双向菌,其H抗原的第二相与同属B群的斯坦利、圣保罗、阿贡纳、鼠伤寒等沙门氏菌一致,第一相与维也纳、利密特等沙门菌一致。

回顾调查发现,医疗机构为控制成本和减少工作量,往往不进行位相诱导,在检出一相H抗原时即判定为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作者在修改时,根据专家意见补充了菌株来源数据和菌株复核血清型数据,在讨论部分分析了误判的原因。

四、修改意见(4):讨论部分的批注
专家意见:这个现象需要作者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在0~4岁儿童病例中多少为临床诊断病例,多少为确诊病例?如果临床诊断病例比例较高,那可能是误诊误报,但如果确诊病例较多说明实际发病情况确实如此,需要进一步探究原因和可能的危险因素,这对进一步加强防控尤为重要。

修改说明:根据专家意见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修改,请具体见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