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_环化反应与开环
有机合成方法学环化反应

有机合成方法学环化反应有机合成方法学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合成有机分子,以满足人类对化学品的需求。
在有机合成中,环化反应是一类常用且重要的反应,它可以将直链分子合成为环状分子,或者在已有环状结构上进行进一步的环化。
一、环化反应的定义环化反应是将分子中的直链结构转化为环状结构的化学反应。
环化反应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如加热、光照、催化剂存在等。
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环化反应可以分为碳-碳键形成的环化反应和碳-杂原子键形成的环化反应。
二、碳-碳键形成的环化反应1. Diels-Alder 反应Diels-Alder 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环化反应,它可以将二烯与烯丙基化合物通过一个环加成反应合成出环状化合物。
这个反应常用于合成大环化合物和复杂天然产物。
2. 化学诱导的双键内运动反应化学诱导的双键内运动反应是一类通过双键内的旋转、迁移和扭转等运动实现环化的反应。
这类反应可以通过光照或者催化剂的存在加速反应速度。
3. 金属催化的碳-碳键形成反应金属催化的碳-碳键形成反应是一类以金属催化剂为催化剂,通过金属与碳原子之间的配位来促进碳-碳键形成的反应。
这类反应通常能够实现选择性高、反应底物广泛的特点。
三、碳-杂原子键形成的环化反应1. 氧杂原子环化反应氧杂原子环化反应是一类以氧原子为杂原子,实现碳-氧键形成的环化反应。
这类反应多用于合成含氧杂环化合物,如环醚、环酮等。
2. 氮杂原子环化反应氮杂原子环化反应是一类以氮原子为杂原子,实现碳-氮键形成的环化反应。
这类反应常用于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如吡咯、噻吩等。
3. 硫杂原子环化反应硫杂原子环化反应是一类以硫原子为杂原子,实现碳-硫键形成的环化反应。
这类反应常用于合成含硫杂环化合物,如噻吩、噻唑等。
四、环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环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构建复杂的有机分子骨架,合成天然产物和药物等。
比如,利用环化反应可以高效地合成多糖类抗生素链霉素;又如,通过金属催化的环化反应可以构建二氢吲哚类化合物,用于药物的合成。
有机反应的环化与开环反应

有机反应的环化与开环反应有机反应是化学领域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
在有机反应中,环化和开环反应是两种常见的反应类型。
环化反应指的是分子内部的原子之间形成环状结构的反应,而开环反应则指的是分子内部的环状结构被打开形成线性结构的反应。
这两种反应类型在有机化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面将分别对环化反应和开环反应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环化反应环化反应是指分子内的原子之间形成环状结构的化学反应。
在有机化学中,环化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类型,可以帮助合成各种不同结构的环状化合物。
环化反应通常由环化试剂催化或条件下进行,有时候也可能需要高温条件。
环化反应的具体机理取决于反应物的结构和环化试剂的种类。
环化反应不仅可以合成环状酮、环状醚等化合物,还可以合成含氮、含硫等其他元素的环状化合物。
二、开环反应开环反应是指分子内的环状结构被打开形成线性结构的化学反应。
在有机化学中,开环反应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来制备各种不同结构的线性化合物。
开环反应通常通过加热或加入特定试剂来促使环状结构的打开。
开环反应的机理也多种多样,取决于反应物的结构以及外部条件的影响。
开环反应可以使环状酮、环状醚等化合物转化为线性的酮、醚等化合物,从而扩大了有机合成的应用范围。
总结:有机反应中的环化与开环反应是两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它们分别通过在分子内部形成环状结构和打开环状结构来合成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环化反应和开环反应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用来制备各种不同类型的有机分子。
通过对环化反应和开环反应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和规律,为有机合成化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化学反应中的环化反应与开环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可以分为环化反应和开环反应两种类型。
环化反应是指发生在化合物分子内部的反应,使得分子内部某些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环结构。
而开环反应则是指将化合物分子内部的环结构打开,并形成不同的化学物质。
环化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分子内部发生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环结构。
这种反应在有机化学中尤为常见,例如常见的环己烷和环丙烷等化合物就是由环化反应得到的。
环化反应可以通过顺反式胺或亲核试剂的加成、消除、氧化或还原等途径进行。
通过环化反应可以获得不同的化学物质,从而拓宽了化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与环化反应相反的是开环反应,开环反应是将分子内的环结构打开,形成不同的化学物质。
此类反应一般由外界的环境条件作用于化合物,如温度、催化剂等。
一种常见的开环反应是烷烃氧化反应,通过氧气的作用,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促进下,烷烃中的碳-碳键被断裂,形成醛、酮等具有开放链结构的产物。
开环反应也可以是在碱性条件下,醇或酚分子中的氧原子与碱反应,生成醚或酚盐,并将分子内的环结构打开。
环化反应与开环反应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反应,可以为合成各种有机物提供丰富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选择不同的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反应过程中的产物选择性,使得有机合成更加灵活多样。
而开环反应则是化学工业中的关键步骤,例如醇的氧化反应可以得到酮和醛,这些产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涂料等领域。
总之,环化反应与开环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两种类型。
环化反应是指分子内部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环结构,而开环反应则是将存在于化合物中的环结构打开,形成不同的化学物质。
这两种反应在有机合成和化学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成环与开环反应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成环与开环反应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成环与开环反应是指在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分子经历一系列变化,从而使其原有的结构发生改变,无论是对于大分子结构的整体变化,还是小分子结构的部分变化,都能够归结为成环和开环反应。
成环反应是指一种有机化学反应,它会让原来很多分子构成的大分子结构“成环”,即将多个分子通过键合反应,形成一种新的有机物质,而这种物质的结构中会包含有一个完整的环状结构。
常见的成环反应有烃类的环化反应、羰基的环化反应、烷基的环化反应、酰氯的环化反应、环氧的环化反应等。
开环反应是指一种有机化学反应,它会让原来已经形成的大分子结构“开环”,即将一个完整的环状结构的物质,通过去除某些结构元素,形成一种新的有机物质,而这种物质的结构中不再包含有一个完整的环状结构。
常见的开环反应有醇的开环反应、酮的开环反应、羧酸的开环反应、烯烃的开环反应等。
成环和开环反应是有机化学反应中的两种重要的反应方式,它们的出现会使得有机物质的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因此也会直接影响到有机物质的性质。
成环反应主要表现为分子量的增加,生成新的分子结构;而开环反应则会使得原来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释放出部分原来含有的分子结构,从而使得分子量减少。
成环反应一般由原料物质和活性物质(如水、醇、醛等)参与,其反应机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原料物质和活性物质之间发生活化反应,即活性物质作用于原料物质形成离子对;第二步,离子对再发生缩合反应,形成高分子环状物质;第三步,高分子物质经过稳定性试验,如果稳定性测试合格,则反应结束。
开环反应则主要是由原料物质和氧化剂参与,其反应机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氧化剂作用于原料物质,形成一个或多个离子对;第二步,离子对发生分裂反应,使原料物质的环状结构打开;第三步,离子对经过稳定性试验,如果稳定性测试合格,则反应结束。
成环反应和开环反应是有机化学反应中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反应方式,它们对于有机物质的结构影响非常的大,因此,在有机化学的实际应用中,成环反应和开环反应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反应机理和反应特点也都非常有趣,而且也提供了有机化学反应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
第4章 环化反应与开环

1. 阳离子环化反应的特点
阳离子环化反应在自然界非常普遍, 阳离子环化反应在自然界非常普遍,人们建立了许多体系 以模仿自然界的阳离子环化反应。 以模仿自然界的阳离子环化反应。
Example: Example: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的生源合成
3.阴离子环化 3.阴离子环化
阴离子环化是最常用的成环方法, 碳负离子、 氨基、 阴离子环化是最常用的成环方法 , 碳负离子 、 氨基 、 羟 基等亲核试剂发生亲核环化生成碳环或杂环化合物。 基等亲核试剂发生亲核环化生成碳环或杂环化合物。 有利的环化反应方式: 有利的环化反应方式:
5-exo-tet exo5-exo-trig exo6-enolexo-exo-tet enolexo-exo-
两反应中心满足最佳几何排布时环化反应易于进行, 两反应中心满足最佳几何排布时环化反应易于进行,否则不 易进行。 易进行。
Example :
2.Baldwin环化规则 2.Baldwin环化规则
环化反应难易的影响因素: 环化反应难易的影响因素:
环的大小: 环的大小: 欲形成环的链上原子数目。 欲形成环的链上原子数目。 受进攻原子的杂化情况: 受进攻原子的杂化情况: sp3杂化( tet ); sp2杂化( trig ); sp2杂化( dig )。 杂化( 杂化( 杂化( 断键方式: 断键方式: 内式( 电子向“ 流动” 形成较大的环; 内式( endo )电子向“环”内“流动”,形成较大的环;
O Y
烯醇负离子环化反应规则: 烯醇负离子环化反应规则:
表8.2 烯醇负离子环化反应规则
受进攻原子断键的杂化 况与方式 受进攻原子断键的杂化情况与方式 的杂化情 成环方式 有利 不利 有利 有利 有利 不利
09第四章成环反应

O
O H3+O
NaOC2H5 CH3 CH3 O COOC2H5
+
Cl
+
Cl
过氧酸起亲电试剂的作用。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CH3 CH3
COOC2H5 C=CH H2O2 C2H5O CH3 CH3 O COOC2H5
CH3 CH3
C=O
CH3 C2H5O CH3
C=O OC2H5 O
CH3 CH3 Cl
O OC2H5 O
+
ClCH2COOC2H5 Cl
+
C=C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O H OH OH OH O
O H R R
O
R
R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天然突橛酮酸化条件下成环:
O H O
CH3O
CH3O
CH3O H CH3O O O
+
CH3O
Cl CH3O O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6、1,3-偶极环加成 1,3-偶极环加成是[4π+2π]的过程,故与Diels-Alder反 应有关,但4π电子不是二烯而是1,3-偶极:四个电子分 布在三个原子上,如重氮烷和叠氮化合物: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杂原子也可以代替二烯或亲二烯体中的碳原子,使分 子参与Diels-Alder反应,例如: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电环化反应 Diels-Alder反应和1,3-偶极环加成反应均涉及6个π 电子经过一个环状过渡态而再分配。如果这6个π电子包 含在同一个分子内,类似的再分配便可发生在分子内, 这种分子内的周环过程就称:电环化反应。 例如:反应也是立体专一的,原有取代基位置方向不变
第四章成环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环化反应和开环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环化反应和开环反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环化反应和开环反应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转化的学科。
其中,环化反应和开环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反应类型。
本文将对环化反应和开环反应进行整理和概述,以加深读者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一、环化反应环化反应是指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链状结构发生内部结合,形成环状结构的化学反应。
环化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常用于有机合成、药物研发等。
在有机化学中,环化反应可以分为多个类型,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环化反应。
1. 环加成反应环加成反应是通过两个官能团的相互作用,使其发生内部结合形成环的反应。
环加成反应常见的类型包括Diels-Alder反应、1,3-环加成反应等。
其中,Diels-Alder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环加成反应之一,通常由一对底物——双烯与二烯酮、烯醇等加成反应,形成六元环的产物。
2. 环新增反应环新增反应是通过在分子中引入新的原子或基团,使其发生内部结合形成环的反应。
常见的环新增反应包括环酮反应、环氧化反应等。
环新增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构建复杂的环状结构。
3. 环断裂反应环断裂反应是指环状分子中的键发生断裂,生成线性或分立的化学物质。
环断裂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常常用于合成高效药物、天然产物等。
环断裂反应的典型例子包括环酯水解反应、环醇缩合反应等。
二、开环反应开环反应是指环状结构发生断裂,生成线性或分立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开环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转化过程,常见于天然产物的代谢以及有机化学合成中。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开环反应。
1. 开环断裂反应开环断裂反应是指环状结构的键发生断裂,生成线性化合物的反应。
开环断裂反应常用于合成长链分子、有机材料等。
常见的开环断裂反应有氧化反应、酸催化反应等。
2. 开环新增反应开环新增反应是指在环状结构上引入新的原子或基团,打开环形结构的反应。
开环新增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开环酮醇互变异构反应、开环酮酯互变异构反应等。
有机反应的环化与开环反应

有机反应的环化与开环反应有机反应是研究有机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的领域。
其中,环化反应和开环反应是有机反应中常见的两种重要类型。
本文将从环化反应和开环反应的定义、机理以及应用方面进行论述。
一、环化反应环化反应是指在有机分子中形成环状结构的化学反应。
它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构建环状骨架的方法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常见的环化反应包括环加成反应、环化脱水反应、环化氧化反应等。
下面以环加成反应为例进行介绍。
环加成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中常见的环化反应。
它指的是将一个分子中的两个官能团连接起来形成环状结构。
环加成反应可分为亲电环加成和双位竞争环加成两种机制。
在亲电环加成中,一个亲电试剂攻击另一个亲核位点,生成环状产物。
而在双位竞争环加成中,多个亲电位点同时与亲核试剂反应,形成竞争生成多个环状产物。
环加成反应在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以及有机分子的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例如,环化反应在合成多环芳烃和天然产物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
二、开环反应开环反应与环化反应相反,是指将一个环状结构的有机分子打开,恢复成直链分子或者生成新的链状结构。
开环反应也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通过破坏环状结构,可以引入新的官能团或者进行构建骨架的转换。
常见的开环反应包括开环加成、开环氧化、开环酯化等。
以开环加成为例进行介绍。
开环加成是一种将环状有机化合物断开的反应,由于环状有机化合物的特殊性,使得其反应较为独特。
开环加成反应可以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两种机制进行,通常需要适当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存在。
该反应可用于降解环状有机化合物、合成直链化合物以及构建新的官能团等。
开环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实现对环状结构的改变和控制,为有机合成中的构建和修饰提供了便捷的方法。
三、环化与开环反应的应用环化与开环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在药物合成、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和合成,材料科学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及第三周期的其它元素作为亲核中心往往可进行一般 情况下不利的5-endo-trig环化反应。
原因:
因为硫的原子半径较大, C-S 键键 长较长,而且硫原子空的 3d轨道可以从 双键的p轨道接受电子,3d轨道与p轨道 的这种成键相互作用要求的角度为 a≤90°而不是109°,所以內式环化在 几何上比较容易满足成键要求。
Bilateral Cyclization Reaction and Cycloaddition
双边环化涉及协同或非协同的环加成反应或多步连续单 边环化反应。
4.3.1 六元环的形成 (Formation of Six-membered Ring )
4.3.1.1 Diels-Alder反应 (Diels-Alder’s Reaction)
鲨烯
2,3-环氧角鲨烯
羊毛甾醇
这样就沟通了三萜和其它萜类之间的生源关系。
阳离子环化反应是构筑多种碳骨架的有效方法。
Example1: 由碳正离子烷基化环化
F-C 烷基化反应
92%
Example2: 由碳正离子对双键亲电加成环化
阳离子环化反应,只有形成稳定的叔碳正离子时,才具有较 好的反应收率,因为非稳定的碳正离子可以发生重排反应。
Example:
酯基: ——对酸和碱敏感的基团
自由基加成
有利的环化反应方式:
Baldwin环化规则预测的有利环化方式:
5-exo-trig 6-endo-trig
但自由基环化一般以形成五元环为主。
Example : 形成五元环的自由基环化
2. 自由基环化反应的合成应用
自由基环化反应的合成应用在近二十年得到快速发展, 被用于许多复杂天然产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2. 阳离子环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Nazarov环化反应——最具合成价值环化反应。
纳扎罗夫(Nazarov)环化反应是二乙烯基酮类化合物在质子酸(如硫 酸、磷酸)或路易斯酸(如氯化铝、三氟甲磺酸钪)作用下重排为环戊烯酮 衍生物的一类有机化学反应。
反应首先由苏联化学家伊凡· 尼古拉耶维奇· 纳扎罗夫报道[1],其中心步骤 是一个五原子4n体系在加热情况下的电环化顺旋关环反应。
Example 1: 环酮a-自由基环化——石斛碱的合成
Example 2: Mn(Ⅲ)媒介的氧化自由基环化
自由基环化反应过程:
三乙酸锰——单电子氧化剂: 从含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烯醇式 获得一个电子,形成亲电性的自由基
三乙酸锰: 促进烯醇化
自由基向碳碳双键加成: ——形成碳-碳s键
4.3 双边环化与环加成反应
2. A New Approach to the Nazarov Reaction via Sequential Electrocyclic Ring Opening and Ring Closure Tina N. Grant and F. G. West J. Am. Chem. Soc.; 2006; 128(29) pp 9348 - 9349; (Communication) DOI:10.1021/ja063421a
未形成通过分子内Micheal加成的环化产物
Baldwin环化规则预测的“不利”的环化反应并非完全不 能进行,只是比较困难,通常比竞争反应慢。
Example: 3-苯基-1-(1-羟基环己基)丙烯酮的环化
酸性条件下形成阳离子中间体,环化方式变成有利的5-exotrig,其本质仍然遵循Baldwin环化规则。
最佳进攻角度:a~120o
阴离子环化立体和立体电子要求,在分子间反应易于达到, 而分子内反应由于受连接两个反应中心链长短的限制,两反应 中心的最佳几何排布并非总是得到满足,从而影响环化反应的 难易。
两反应中心满足最佳几何排布时环化反应易于进行,否则不 易进行。
Example :
2.Baldwin环化规则
Example 1: 3,3-二甲基-6-溴-2-己酮环化
100%
Example 2: 3,3-二甲基-5-溴-2-戊酮环化
100%
Example 3: 碘促进的2-(2-环己烯基)丙酸环化反应
碘鎓中间体
3.阴离子环化
阴离子环化是最常用的成环方法,碳负离子、氨基、羟 基等亲核试剂发生亲核环化生成碳环或杂环化合物。
4.2.3 自由基环化反应 (Pericyclic Reaction on Radical)
1. 自由基环化反应的特点
自由基环化是一类分子内环化比分子间环化更容易进行 的反应,可用于碳环或杂环的合成。 有效环化的反应底物:
自由基:
碳自由基——烷基、烯基、烯丙基、苯基、酰基
杂原子自由基——氨基、亚胺基、烷氧基、硫醚
4.2.1 阴离子环化反应 (Pericyclic Reaction on Anion)
1.基本原理
阴离子环化主要是指在环化反应中涉及阴离子中间体的反 应。此类环化还包含了亲核环化——含氨基、羟基和巯基等非 阴离子亲核中心的环化反应。
离子环化所涉及的反应类型:
分子内亲核取代( SNi )反应。
有利的环化反应方式:
5-exo-tet
5-exo-trig 6-enolexo-exo-tet
阴离子环化反应讨论:
Example 1: 碳负离子活性中间体SNi方式环化
Example 2: 烯基锂与羰基分子内亲核加成方式的环化
分子内亲核加成环化
碘-锂交换
碘-锂交换速率大于 丁基锂加成速率
自由基接受体:
活化的烯烃、非活化的烯烃 去活化的烯烃
自由基环化反应的优点:
正常的自由基反应和极性颠倒的自由基反应都可以进行 反应环化。
Example 1: 正常自由基环化
Example 2: 极性颠倒自由基环化
自由基的形成及其前体的合成一般在非酸非碱的中性条件 下进行,不会对敏感官能团造成影响。
烯醇负离子以外式( enolexo )进攻
烯醇负离子环化反应规则:
表8.2 烯醇负离子环化反应规则
受进攻原子断键的杂化情况与方式 成环方式 有利 不利 有利 有利 有利 不利
6-7-enolendo-exo-tet 3-5-enolendo-exo-tet 3-7-enolexo-exo-tet 3-7-enolexo-exo-trig 6-7-enolendo-exo-trig 3-5-enolendo-exo-trig
4.2.2 阳离子环化反应 (Pericyclic Reaction on Cation)
阳离子环化是指涉及正碳离子中间体的环化反应。
1. 阳离子环化反应的特点
阳离子环化反应在自然界非常普遍,人们建立了许多体系 以模仿自然界的阳离子环化反应。
Example: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的生源合成
三萜是由鲨烯 (squalene) 经过不同的途径环合而成,而鲨烯是 由倍半萜金合欢醇(farnesol)的焦磷酸酯尾尾缩合而成。
常见环化反应方式的描述:
Baldwin环化反应规则:
Baldwin在总结非环前体环化反应的立体和立体电子效应 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和预测非环前体单边环化反应的 “有利”或“不利”的Baldwin环化反应规则。
表8.1 Baldwin环化反应规则
受进攻原子 的杂化情况
欲形成环的大小
断键方式 三元环 四元环 有利 五元环 有利 不利 有利 有利 有利 六元环 有利 不利 有利 有利 七元环 有利
双边环化
多边环化
双边(多边)环化一般通过双(多)反应中心化合物 与双(多)官能团的结合来实现,可以是协同反应或分步 反应。
2.已有环的修饰
通过环修饰的方式环化包含了扩环和缩环的重排反应 以及环交换反应。
Example :
扩环反应
Pinacol 重排
4.2 非环前体的环化反应 Cyclization Reaction on Uncyclo
tet(sp3) trig(sp2)
exo endo exo endo
有利
不利
不利 有利
不利
不利 有利
不利
有利 有利
有利
有利 有利
有利
有利 有利
dig(sp)
exo endo
Baldwin环化反应规则讨论:
Baldwin环化反应规则是许多实验验证的一般规则。
Example: 2-氨基-4-甲叉戊二酸甲酯在碱中反应
1. Named Organic Reactions, 2nd Edition, Thomas Laue and Andreas Plagens, John Wiley & Sons: Chichester, England, New York, 2005. 320 pp. ISBN 0-470-01041-X
反应机理
首先质子化,生成戊二烯正离子
五原子四π 电子体系,正电荷可以分散到其他碳原子上
接着发生异面的电环化反应
中间体失去质子,生成的羟基环戊二烯经互变异构,得到环戊烯酮
除二乙烯基酮外,其他生成戊二烯正离子中间体的反应也会发生类似 Nazarov反应的重排[2]。
反应过程为:硅烯醇醚1与二氯卡宾和相转移催化剂作用生成二氯环 丙烷衍生物2,一个氯离子受氟硼酸银作用离去,得到环丙烷正离子 3a, 再经重排、关环、质子离去、脱去硅基,最终得到产物α-氯代环戊烯酮 4。
Example 3: 酸催化分子内羟醛缩合方式的环化
Example 4: 烯丙型三丁基锡和三甲基硅烷对醛分子内加成环化
酸催化,兼容体系中敏感基团
99%
环化反应形成七元环选择性高于六元环
Example 5: 分子内亲核“基团”用于杂环化合物的亲核环化
-NH2、–OH、-SH 等“天然”亲核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