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4年二年级上册家乡教案设计-1
小学二年级家乡上册全册教案

民间工艺品真好看2---1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有名的民间艺术2.搜集家乡的民间工艺品或图片活动过程1.看一看:欣赏家乡的民间工艺作品(1)先让同学自己说一说家乡的工艺品都有哪些?(2)其他同学补充(3)教师小结:这些事我们省民间剪纸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既精巧,又有趣!2.议一议说一说你知道这些民间工艺品是怎样制成的吗?3.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件工艺品?为什么?4、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总结:这些作品既精巧,又有趣!身边的民间工艺4--1教学目标1、了解走访身边的能工巧匠。
2、搜集民间的工艺作品。
教学过程1、访一访走访身边的能工巧匠。
2、说一说你走访的是谁,给大家说说吧。
3、看书10页,比一比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4、展一展展示学生搜集到的工艺品。
总结:民间工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我也学着做一做6--1教学目标1准备一些、制作日常生活工艺品的材料和工具。
2、了解工艺品的简单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1、看一看说一说看书12页的图画,说一说这些工艺品是怎么做的。
2、说一说,你们想做什么?3、做一做展一展让学生画一画,粘一粘,编一编吧!4、展示学生的作品。
总结:我们要学做心灵手巧的人。
家乡民族知多少8--1教学目标1、搜集不同民族的图片、食品、食物等。
2、调查家乡都有哪些名族。
3、找一找家乡各民族的歌曲、舞蹈等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1、听一听讲一讲我们来听一听《爱我中华》这首歌。
2、看书上的‘小资料’。
说一说我们吉林省有多少个民族。
4、调查一下我们身边有哪些民族。
让学生汇报有哪些民族。
5、通过调查,你发现了什么?6、让学生把调查的结果交流一下。
总结:吉林省有40多个民族,其中人口比较多的民族有汉族、满族、朝鲜族等。
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10--1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民族的生活。
2、搜集少数民族的图片。
3、少数民族小朋友准备民族服装、食品、用品等。
教学过程1、看一看书上的图片,了解各民族的服装、生活习性、活动等。
2、交流会讲故事、展示服装、表演、看画册、品尝、歌舞。
家乡教案上册二年级5篇范文

家乡教案上册二年级5篇范文第一篇:家乡教案上册二年级第1课:饭店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家乡的美食和风土人情的了解,体会美食对人们的影响。
2、知道不同地区的人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美食也个不相同。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更多地了解家乡。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对家乡的美食和风土人气的了解,体会美食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知道不同地区的人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美食也各不相同。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长在吉林,但你对吉林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吉林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二、家乡美食1、首先,先让老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菜吧!2、每一小组派一到二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家乡的特色名菜或名小吃。
我们中国的一些特色食品不仅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的良好祝愿和希望。
三、家乡的美食,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的主食、菜式,还包括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各类水果、坚果类食物。
1、填写表格。
2、我们出来享受美食,还要注意事物的营养价值。
3、自由阅读知识卡,了解一下吃水果的常识。
四、编一句广告词板书设计:饭店家乡的美食第2课:伙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伙伴在人与人之间的重要关系。
2、让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搞好关系。
教学重点:懂得伙伴在人与人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难点:同学之间要搞好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我们生活离不开伙伴1、同学间谈谈你有哪些伙伴2、讲一个你与小伙伴之间的故事三、向大家介绍小伙伴教师指导学生演讲。
给以鼓励四、画图1、画伙伴关系图2、学生思考、绘画。
师指导3、在工作纸上画小伙伴板书设计:伙伴第3课:自然灾害教学目标:1、让学生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
2、能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
教学重点: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
教学难点:能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
【核心素养目标】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用无人机喷洒农药(2)用联合收割机收割玉米16.素材:学生说家乡的变化17.文本学习: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可以通过翻看老照片、走访长辈、参观博物馆、查阅资料、实地拍照等方法了解家乡的变化。
18.文本学习:自己练习说一说大家好,我是小小播报员(),我发现家乡的()变了,以前是(),现在是()。
我是通过()知道的。
教学环节二:制作家乡变化剪贴报1..图片+文本学习:仿照下面的剪贴报,和你的伙伴设计一份家乡变化的剪贴报吧!2.图片展示:剪贴报大展示3.文本学习:儿歌诵读——赞家乡草儿绿油油,果儿挂枝头,处处像花园,桑枣换新颜。
修宽大马路,盖起新高楼,温泉酒店多,舒服又健康。
骑着自行车,锻炼好身体,修养好举止,时代新风尚。
4.文本学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视频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分析文本文本学习观看视频了解文本填写括号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独立完成检查反馈指名汇报补充汇报集体订正图片学习文本学习了解文本分析文本诵读文本指名诵读文本学习了解文本分析文本文本学习记等表达方式。
鼓励教学创新,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本环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新变化。
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分享机会,及时帮助学生归类;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多角度地发现家乡的变化。
了解家乡的变化并不是本环节最终的目标。
在学生交流之后,应引导学生表达调查和交流过程中自己的收获;引领学生自然地表达为家乡发展而欣喜、自豪的情感;鼓励学生关注家乡生活,形成初步的公民意识。
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吉林省年二年级上册家乡教案

2014年秋季吉林省地方教材二年级家乡教案导读:二年级家乡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家乡的特色菜,知道自己家乡的典型味道,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特色菜,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去饭店品尝一下家乡菜的美味,在自己的家乡开一个饭店,你最想给客人推荐的五种家乡美食是什么,1.教师让学生读一读教材3页的内容,教师指名读教材8页的内容,(1)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9页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自读教材10页的跳皮筋儿,二年级家乡教二年级家乡教案第1课饭店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家乡的特色菜,知道自己家乡的典型味道。
2.了解吉菜的特点,知道简单的吉菜有哪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特色菜。
教学难点了解吉菜的种类。
教学方法谈话法、交流法课前准备吉菜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入大家平常喜欢吃什么菜啊学生汇报。
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去饭店品尝一下家乡菜的美味。
板书课题,二、试一试1.大家去过饭店吧,那么你在饭店最想吃的是什么菜呢学生汇报。
2.如果你现在是小老板,在自己的家乡开一个饭店,你最想给客人推荐的五种家乡美食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全班交流。
3.大家说的真好,现在你是吉菜的形象代言人,挑选一种你最爱吃的家常菜,编一句响亮的广告词好吗看谁编的最好。
学生编好后,全班推荐出编的最好的。
三、读一读1.教师让学生读一读教材3页的内容。
2.你知道的“吉菜”有哪些谁能说一说,看谁说的多。
3.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啊第2课伙伴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离不开小伙伴,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
2.渗透位置的含义,能够画出小伙伴家的位置。
3.能描述小伙伴的样子,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伙伴。
小伙伴是每个人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小伙伴。
二、试一试1.你有哪些伙伴,相互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汇报2.谁能讲一讲你和小伙伴之间的故事呢学生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二年级上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上册家乡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家乡的美丽——二年级上册家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乡的景点、特色和人物。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学习描述家乡的景点、特色和人物的简单句子。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家乡的景点、特色和人物的图片或幻灯片。
3. 学生练习册和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家乡的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Step 2: 探索家乡(15分钟)1. 展示地图或幻灯片,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向学生展示家乡的景点、特色和人物的图片或幻灯片,并简单介绍它们。
3.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如下:- 这是哪个景点/特色/人物?- 它在家乡的哪个地方?- 它有什么特点?4. 鼓励学生提问并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
Step 3: 描述家乡(20分钟)1.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乡的景点、特色和人物。
2. 提供一些句子模板,如:- 家乡有很多美丽的景点,比如……- 家乡的特色是……- 家乡有一位著名的人物,他/她是……3. 让学生自由组合句子,描述家乡的景点、特色和人物。
4.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描述。
Step 4: 拓展活动(15分钟)1. 分发学生练习册,让学生根据图片完成相关练习。
2.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家乡景点、特色或人物进行绘画,并用简单语言描述。
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描述。
Step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学生对家乡的描述,鼓励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肯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家乡的美丽。
2. 鼓励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家乡,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乡的景点、特色和人物。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家乡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家乡”、“山水”、“田野”等词语。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特色。
(2)运用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家乡资源、保护家园的意识。
(3)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特色。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家乡的图片、实物等。
4. 小组讨论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家乡图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为学生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齐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特色。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向游客介绍家乡。
(2)各组展示角色扮演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家乡的景色,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短文的写作能力。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家乡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之情。
2.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家乡的美丽和特色。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风景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家乡的风景特点。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想象家乡的美景。
3.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家乡风景。
第二课时:家乡的风俗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感受家乡风俗的特色。
3.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分享一下自己在家乡的风俗活动中的一些趣事。
第三课时:家乡的特产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特产。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认识家乡的特产。
3.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家乡的特产,并简单了解其特点。
第四课时:家乡的人物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家乡的一些著名人物。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认识家乡的著名人物。
3.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了解家乡的著名人物的事迹,并学会尊敬他们。
第五课时:家乡的变化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家乡的变化。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感受家乡的变化。
3.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家乡的变化,并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课文、图片、视频等。
2. 准备一些关于家乡的实物或模型,以便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家乡。
3. 准备一些小组讨论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家乡的风景1. 引入新课,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家乡的风景特点。
小学二年级家乡上册全册教案[1]2
![小学二年级家乡上册全册教案[1]2](https://img.taocdn.com/s3/m/1b36dadf915f804d2a16c1e9.png)
《家乡》教案第一单元:多彩的民间工艺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有名的民间艺术。
2.搜集家乡的民间工艺品或图。
3.了解走访身边的能工巧匠,搜集民间的工艺作品。
4.准备一些、制作日常生活工艺品的材料和工具。
5.了解工艺品的简单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工艺品的简单制作方法。
2.搜集家乡的民间工艺品或图第()节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第一课:民间工艺品真好看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有名的民间艺术2.搜集家乡的民间工艺品或图片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有名的民间艺术教学过程:1.看一看:欣赏家乡的民间工艺作品2.先让同学自己说一说家乡的工艺品都有哪些?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小结:这些事我们省民间剪纸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既精巧,又有趣!3.议一议说一说你知道这些民间工艺品是怎样制成的吗?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件工艺品?为什么?4.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总结:这些作品既精巧,又有趣!第()节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第二课:身边的民间工艺教学目标:1.了解走访身边的能工巧匠。
2.搜集民间的工艺作品。
教学重点:了解走访身边的能工巧匠。
教学过程:一、访一访走访身边的能工巧匠。
二、说一说1.你走访的是谁,给大家说说吧。
2.看书10页,比一比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3.展一展展示学生搜集到的工艺品。
总结:民间工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第()节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第三课:我也学着做一做教学目标:1.准备一些、制作日常生活工艺品的材料和工具。
2.了解工艺品的简单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工艺品的简单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1.看书12页的图画,说一说这些工艺品是怎么做的。
2. 说一说,你们想做什么?3.做一做展一展让学生画一画,粘一粘,编一编吧!4.展示学生的作品。
总结:我们要学做心灵手巧的人。
第二单元:家乡的民族教学目标:1.搜集不同民族的图片、食品、食物等。
2.调查家乡都有哪些名族。
3.找一找家乡各民族的歌曲、舞蹈等音像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秋季省地方教材二年级家乡教案
导读:二年级家乡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家乡的特色菜,知道自己家乡的典型味道,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特色菜,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去饭店品尝一下家乡菜的美味,在自己的家乡开一个饭店,你最想给客人推荐的五种家乡美食是什么?,1.教师让学生读一读教材3页的容,教师指名读教材8页的容,(1)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9页的容,教师指导学生自读教材10页的跳皮筋儿,二年级家乡教
二年级家乡教案
第1课饭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家乡的特色菜,知道自己家乡的典型味道。
2.了解吉菜的特点,知道简单的吉菜有哪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特色菜。
教学难点
了解吉菜的种类。
教学方法
谈话法、交流法
课前准备
吉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大家平常喜欢吃什么菜啊?学生汇报。
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去饭店品尝一下家乡菜的美味。
板书课题,
二、试一试
1.大家去过饭店吧,那么你在饭店最想吃的是什么菜呢?
学生汇报。
2.如果你现在是小老板,在自己的家乡开一个饭店,你最想给客人推荐的五种家乡美食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全班交流。
3.大家说的真好,现在你是吉菜的形象代言人,挑选一种你最爱吃的家常菜,编一句响亮的广告词好吗?看谁编的最好。
学生编好后,全班推荐出编的最好的。
三、读一读
1.教师让学生读一读教材3页的容。
2.你知道的“吉菜”有哪些?谁能说一说,看谁说的多。
3.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容?你有什么收获啊?
第2课伙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离不开小伙伴,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
2.渗透位置的含义,能够画出小伙伴家的位置。
3.能描述小伙伴的样子,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伙伴。
小伙伴是每个人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小伙伴。
二、试一试
1.你有哪些伙伴,相互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汇报
2.谁能讲一讲你和小伙伴之间的故事呢?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3.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的小伙伴,那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呢?
教师说明要求,学生介绍。
同时教师提出要求:语句要通顺、连贯。
表达要有条理。
4.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的小朋友,那么大家知道你的小朋友的家的位置吗?你能用简单的路线图画出你的小朋友家的位置吗?
学生画图,教师行间巡视,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5.小朋友们真聪明啊!相信你们的好朋友一定很多,那么老师又有一道题目要考大家了,这里需要的美术功夫要深。
要求大家给你最好的一个伙伴画一像,一定要记住把你的伙伴的主要特点一定要表现出来呦!学生绘画,教师巡视。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太好了,相信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朋友间的友谊,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绽开一簇簇艳丽的花朵。
第3课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
2.学会应对我省常见的自然灾害。
3.了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伤害。
教学重点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教学难点
搜集相关的信息,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教学方法
谈话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大家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吗?你都知道哪些呢?
师生相互交流。
二、新课学习
1.试一试
刚才同学们说了一些自然灾害,下面咱们分成几组,组的同学一起讨论在我们当地都有哪些自然灾害,看那组说的多?
小组讨论。
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进行总结。
2.读一读
教师指名读教材8页的容。
刚才同学读的自然灾害你看见过吗?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
学生讲述,教师适当点拨。
3.学习应对常识
(1)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9页的容。
(2)说一说当你遇到这些自然灾害的时候,你怎么做?
(3)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4课童趣
教学目标
1.了解童年时期的游戏。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
3.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让学生能给简单的游戏编上一段童谣。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给简单的游戏编上一段童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大家课间都玩什么游戏啊?学生汇报。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游戏的世界好不好?
二、新课
1.读一读
教师指导学生自读教材10页的跳皮筋儿。
2.你们玩过吗?你都会做哪些花样啊?
学生汇报。
3.教师指名读“撞拐”
这个游戏大家玩过吗?学生汇报。
教师说明:大家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是有老师的看护下才能玩。
4.试一试
教师说明要求:第一,为“跳皮筋儿”游戏编个童谣,看谁编的最好。
第二,为“撞拐”游戏编一句广告词,要具有感染力。
学生开始创编,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
三、总结
童年就像一首永远听不够的歌,永远都有吸引力。
转动你的小脑筋,让我们的童年生活更加快乐吧!
第5课秋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