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开放经济的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开放经济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影响,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开放经济的特点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资源流动性增强:开放经济下,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更容易跨国流动,国内经济受国际市场冲击的风险增加。
2.国际竞争压力:开放经济将国内企业暴露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对国内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汇率波动:开放经济下,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影响出口和进口的价格,进而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方面产生影响。
4.跨国公司垄断:开放经济容易导致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形成垄断地位,对国内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格局带来影响。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面对开放经济的挑战,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来应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调整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政府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
在开放经济下,国家可以通过减免关税和税收优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并吸引外资。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例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社会福利等。
货币政策调整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的手段。
在开放经济下,通过调整汇率水平和利率水平,国家可以控制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波动。
例如,当国内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时,可以通过加息来吸引外资,稳定汇率。
相反,如果国内需要刺激经济增长,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促进投资和消费。
外贸政策调整外贸政策是国家调整进出口贸易的手段。
在开放经济下,国家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出口竞争力和控制进口。
例如,通过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来促进出口,并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国内产业。
跨国公司监管开放经济下,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对国内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国家需要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对跨国公司进行监管,防止其滥用市场垄断地位。
马工程教材《西方经济学》下 第15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 IS*: Y C(Y T ) I (r*) G NX ( )
– LM*:M L(r*,Y )
Ɛ Ɛ1 (a) Ɛ2 O
P P1 (b) P2
O
图15-11
LM*(P1) Y1
LM*(P2)
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得出
的开放经济下的总需求曲线
与封闭经济下的总需求曲线
– 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时,国际收支差额等于零,即 BP=0,此时达到外部均衡状态。
– 将净出口函数式和净资本流出函数式代入NX F
可以得到国际收支均衡函数:
q Y n ePf
P
(rw r)
– 化简为:
中,
r Y
n
rw
ePf P
q
– 可以看出,国际收支函数表示在国际收支平衡时利率 r
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2
式中, 0 为常数,反映的是国
家(或地区)间资本流动的难易程
r1
度。如图15-3所示
F(r)
O
F2
F1
F
图15-3 净资本流出函数
• 国际收支的平衡:BP曲线的推导
– 国际收支平衡
– 通常把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称为国际收支差额, 用BP表示。国际收支差额是本国收入与利率的函数, 即:
BP NX (Y ) F(r)
• 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
– 由国内市场的利率和世界市场的利率一致这一假设,
得: r r*
– 在短期中,假设净出口是名义汇率的函数,则开放经 济条件下(即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为:
IS* Y C(Y T ) I (r*) G NX (e)
r
IS
O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探讨,分析其特点、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1.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给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水平。
财政政策则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水平来影响经济总需求和财政平衡。
汇率政策则涉及调整国家货币汇率以影响出口、进口以及国际收支平衡。
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特点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面对以下特点:2.1 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开放经济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更为直接,汇率和资本流动具有较高的波动性。
这要求政策制定者更加关注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对政策进行调整和应对。
2.2 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愈发激烈。
政策制定者需要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协调,避免出现贸易战和汇率战等负面影响。
2.3 外部冲击的传导开放经济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传导,如全球经济危机、地缘政治冲突等。
政策制定者需要及时调整政策,以应对外部冲击对经济稳定的威胁。
3.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挑战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面临诸多挑战,如下所示:3.1 外部冲击的不确定性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常常带来不确定性,如国际油价的波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险等。
政策制定者需要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以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3.2 国内外经济政策的冲突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外经济政策可能存在冲突。
例如,一国可能希望通过货币贬值来增加出口竞争力,但这可能引起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进而导致贸易战等经济摩擦。
3.3 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性给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困难。
第十五章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

与IS—LM模型一样,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假定条件:
1、价格在短期内是不变的,经济中的产出完全由有效需求决定。
2、货币是非中性的,即人们持有货币不仅有交易性动机,而且还有预 防性和投机性的动机。因此,货币需求不仅与收入相关,而且与实际利 率负相关。 两个模型的主要差异在于,IS-LM模型假设一个封闭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假设一个开放经济。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一个关键假设是:所考察的经济是资本能够 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小型”是指所考察的经济只是世界市 场的一小部分,从而其本身对世界某些方面,特别是对利率的影响微不 足道;“资本完全流动”是指该国居民可以完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特 别是该国政府并不阻止国际借贷。 因此,国内的利率r与世界市场上的利率rw是一致的,r=rw。
三、汇率制度
(一)固定汇率制
1.解释: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仅限于在一 定幅度之内波动。
西方各国在20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尤其是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施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当代固定汇率制都是采取固定本币与某一种或某几种外币的 汇率的办法,又称钉住汇率制,即与钉住对象货币保持固定 汇率,对其它货币则与对象货币一齐浮动。 2.特点:便于进行进出口成本核算
ε
nx nx( )
nx(ε)
nx
八、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由罗伯特• 蒙代尔(Robert A.Mundell)和马修斯•弗莱明(Marcus Fleming)各自所作的工作结合而成。蒙代尔在其1968年的 《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将传统的IS—LM模型推广到了开放 经济条件下。弗莱明则在其1962年为世界银行所作的工作 报告中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下的作用。
第二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IB曲线为内部平衡曲线,即能够 维持国内充分就业的所有实际汇 率和国内支出水平的组合。其左 边为失业,右边为通货膨胀。其 斜率为负。 原因:A快速增长,易通货膨胀, 为抵消这种影响,可采取货币升 值,增加进口
EB曲线为外部平衡曲线,表示所 有能够使国际收支经常帐户保持 平衡的实际汇率R和国内总支出A 的组合点。EB的左边为顺差,右 边为逆差,其斜率为正。
斯旺曲线由EB和IB划分为4个区域:如图所 示。E点为均衡点。
当一国经济处于A点时:
在汇率固定的条件下,要减少经常帐户逆差可 采取紧缩性国内政策,使之向C点移动,这样会造 成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大量失业; 也可采取货币汇率贬值,减少逆差,这样会向 B点移动,结果离IB曲线越来越远,通货膨胀更严 重。
斯旺曲线虽然简单,但非常明确地说明了仅使 用一种政策工具,比如紧缩总支出水平或者货币贬 值,要同时解决内部和外部平衡问题是不可能的。 斯旺曲线的缺点就是对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难题 之间的相互关系沒有给予深入的分析,甚至沒有区 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调节的不同方式。 另外,对二战后越來越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动对各国 经济內部和外部均衡的冲击也沒有给予必要的关 注。
(二)内外平衡的冲突
如一国经济衰退、失业增加,且国际收支逆 差,需求扩张性政策在实现内部均衡的同时,会 使得国际收支逆差的增加;而如果一国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时,需求收缩性政策在实现内部均 衡的同时,会使得国际收支顺差增加。这表明, 政府在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内部均衡时,会 引起外部经济状况距离均衡目标更远,此时,存 在内外均衡冲突的情况。冲突的根源是经济的对 外开放性。
(二)外部平衡 一般而言,外部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但由于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不同,外部平衡目 标的具体内涵也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在布雷 顿森林体系下,外部平衡通常被视为经常项目 平衡;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浮动汇率制下,将 外部平衡视为总差额的平衡;80年代以来,国 际资本流动问题日益突出,经常项目平衡和总 差额的平衡在国际资本流动的条件下不能说明 问题或不必要,一国应根据其经济特点和发展 阶段确定相应的经常项目余额目标,并进而确 定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因而,外部平衡可以 定义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 支结构。简单而言,则是指与一国宏观经济相 适应的合理的经常项目余额。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2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一、重要名词解释贸易政策:直接影响一国进口或出口的物品与服务数量的政府政策。
资本外逃:一国资产需求大量且突然地减少。
(资本外逃指出于安全或保值方面的考虑,短期资本持有者迅速将其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行为或过程。
引起资本外逃的具体原因有三种:①一国政局动荡不稳,资本外逃以求安全。
②一国国内经济情况日益恶化,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其货币可能发生贬值,资本逃至币值稳定的国家以期保值。
③一国加强外汇管制或颁布新法,使资本使用受到限制或资本收益减少,资本外逃以免遭受损失。
)二、重要摘抄1.本章要建立一个模型来说明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上一章中介绍的关键宏观经济变量以及这些变量如何彼此相关。
为了建立这个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有两个方面是建立在之前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第一,这个模型把经济的GDP 作为既定的。
假设用真实GDP 衡量的一个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的产量是由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可获得的把这些投入变为产出的生产技术决定的。
第二,这个模型把经济中的物价水平作为既定的。
假设物价水平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达到平衡。
这个模型是把供求工具运用于开放经济,但是要同时考察两个市场:市场可贷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最终阐明决定经济的贸易余额和汇率的力量。
可贷资金市场协调经济中的储蓄与投资,以及国外可贷资金的流动(所谓的资本净流出);外汇市场协调那些想用国内通货交换其他国家通货的人。
2.对于可贷资金市场,可贷资金应该解释为国内产生的可用于资本积累的资源流量,即(I+NCO)。
无论是购买国内资本资产I 还是购买国外资本资产NCO ,这种购买都增加了可贷资金的需求。
正如之前的讨论,可贷资金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取决于真实利率,较高的真实利率会增加供给而减少需求。
与之前封闭经济不一样的是,对于开放经济,可贷资金的需求由国内投资和资本净流出两部分组成。
在均衡利率时,人们想储蓄的量正好与合意的国内投资和资本净流出量平衡,这也是S=I+NCO 的体现。
宏观经济学-第十九章-开放经济

黄金律:
dc dk
f
'(kg ) (n ) 0
f
'(kg )
n
y c
黄金律
y f (k)
c
c sy (n )k
kg*
k
(二)黄金律与储蓄率
.
c
c*
. (n )k s’y
sy
k*g
k*
c
kg*
k*
cg *c*
y
(n )k
Y
f
x
eP Pf
NX
X
M
M
f 0
Y
f
M0
Y
x
eP Pf
m eP Pf
NX a Y n eP a
Pf
a
M
f 0
Y
f
M0
n xm
五、资本跨国流动
(一)利率r与资本流动 资本跨国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利率差异。外国利 率rw不变时,本国资本净流出是本国利率r的减函 数。利率r越低,净资本流出越多。 (二)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 其他不变时,资本流入使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 (三)国际收支与汇率 国际收支顺差,本币趋于升值,反之趋于贬值。
LM LM’ 二、固定汇率制度
· · (一)财政政策有效 财政扩张 Y增加 L增大
资本流入,本币升值
LM’ LM Y* IS’
Y 为稳定汇率,扩张货币 最终 财政政策有效
e* · ·
Y
r rW
e IS
e*
LM LM’
·
Y LM’ LM Y*
(二)货币政策无效
货币扩张 本国利率r下降 资本外流,本币贬值 为固定汇率,收缩货币 最终重回LM 货币政策无效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1. 模型简介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是一种经济学建模方法,旨在分析经济体与国际经济关系的互动。
该模型基于一些假设,如贸易可以自由地进行,资本可以自由地流动,汇率可以自由决定等等。
该模型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政策对经济体的影响,比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等。
2. 假设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是建立在一些假设之上的。
这些假设包括:- 人们会尽可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资本可以自由地流动- 货物可以自由地流动,不存在贸易壁垒- 市场具有完全竞争力- 汇率可以自由浮动这些假设可以使得模型更加简单和易于理解,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在现实世界中,贸易壁垒的存在会影响贸易流量和汇率的变化。
3. 模型中的变量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中包括一些重要的变量,如:- 国内生产总值(GDP)- 净出口(Net Exports)- 净资本流动(Net Capital Flows)- 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 利率(Interest Rates)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比如,国内利率的上升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导致汇率的升值,从而影响净出口的变化。
4. 模型的应用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可以用于分析各种政策的影响,包括:- 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或税收来刺激或平衡经济增长。
-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或利率来调整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
- 贸易政策:通过贸易壁垒或贸易协定来调整国际贸易的流量。
在进行模型分析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复杂性。
例如,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
5. 模型的应用实例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该模型来分析某一经济体加入一项贸易协定的影响。
该模型可以考虑市场的逐渐适应性和调整性,分析贸易协定对于该经济体所在的各个产业的影响。
模型也可以用于分析货币政策的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例题讲解 :例1 名词解释:(1)汇率:买卖外国货币或对外国货币索取权需支付的价格,即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换比例。
(2)国际收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交易的全部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系统记录一定时期内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金额的统计表。
一国国际收支项目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
(3)经常项目:在国际收支中涉及的商品和服务交易。
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转移收支。
(4)资本项目:国际收支中涉及资产的交易部分。
包括官方和私人的短期和长期资本输入和输出。
(5)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当经常项目中收入大于支出时,表现为盈余或顺差。
当经常项目中支出大于收入时,经常项目就表现为赤字或逆差;例2 假设美国第一年的价格水平(百分比)P 1=100,外国(英国)的价格水平P 1f =100,它们第二年的价格水平分别为P 2=180,P 2f =130,汇率最初是每英镑2美元。
(1)如果第1—2年间没有实质性的失调,第二年的汇率是多少?(2)如果实际汇率eP f /P ,在第1—2年间下降50%,第二年的汇率是多少? 解:(1)由题意,第一年的实际汇率为实际汇率=名义汇率11P P f⨯ =21001002=⨯ 即实际汇率也是每英镑2美元。
由于第1—2年间没有实质性失调,故保持原实际汇率水平,则第2年的名义汇率2e 为2e = 实际汇率77.2130180222≈⨯=⨯f P P 即每英镑为2.77美元。
(2)如果第二年的实际汇率下降50%,则第二年的实际汇率为第二年实际汇率=第一年实际汇率⨯(11%)501(2%)50=-⨯=-则,第二年的名义汇率2e =第二年实际汇率⨯fP P 22=1 130180⨯=1.38 即每英镑为1.38美元。
例3假设你预期英镑明年贬值6%。
美国的利率现为4%,英国的证券(如政府公债)的利率是多少时,你才愿意在用美元购买,一年后再出售,换回美元?解:国际间的投资活动(如证券买卖),除了考虑各国利率的差异,还应考虑到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化对收益的影响。
如果以R e 表示英国的证券利率,R a 表示美国的利率水平,π表示英镑明年的贬值率,e i 表示第i 年英镑的汇率,如果现在持有的美元数量为M a ,则第2年的本利和应为 a a a a a M M R M M 04.1%)41()1(2=+⨯=+⨯=即如果用美元购买英国证券,一年后至少应获得1.04 M a 单位的美元。
在现期汇率1e 下,a M 可换英镑数量为1e M M a e = 一年后本利和为)1()1(12e a e e e R e M R M M +⨯=+⨯=一年后的汇率111294.0%)61()1(e e n e e =-⨯=-⨯=一年后的本利和换成美元可得ae e a e a M R e R e M e M M )1(94.094.0)1(1122'2+=⨯+⨯=⨯=由于'2aM 至少要等于a M 2,由此有a a M M 2'2≥ 即,a a e M M R 04.1)1(94.0≥+;%6.10≥e R所以,只有当英国证券的利率超过10.6%时,在预期的英镑贬值率下,用美元购买英国证券才是有利可图的。
例4 假设一个国家每年储蓄为100亿。
在下列情况下,该国的投资为多少?(1)经常帐户与政府预算都是平衡的;(2)政府预算是平衡的,经常帐户赤字为100亿;(3)政府预算是平衡的,经常帐户盈余为100亿;(4)经常帐户是平衡的,政府预算赤字为100亿;(5)经常帐户是平衡的,政府预算盈余为100亿。
解: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投资=储蓄+经常账户赤字—政府预算赤字,就可以计算出各种情况下的投资水平。
(1)如果经常账户和政府预算都平衡,则投资等于储蓄,即100亿元。
(2)如果经常账户赤字为100亿,政府预算平衡,则投资为经常帐户赤字加储蓄,即200亿元。
(3)如果经常帐户盈余为100亿,则这一项减去储蓄,投资为零,即所有储蓄都作为贷款借给了外国人,以便他们购买该国出口品。
(4)如果政府预算赤字为100亿元,经常帐户平衡,那么,投资为零,即所有储蓄都借给政府为预算赤字筹资。
(5)如果政府预算盈余为100亿元,则投资为这项盈余与储蓄之和,即200亿元。
单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假定MPS=0.4,MPT=0,MPM=0.1,如果出口增加30亿元,则国内收入将增加()。
A、75亿;B、45亿;C、15亿;D、60亿。
2、包含引致投资的IS曲线斜率为负因为()。
A、储蓄比投资增加得快;B、收入变动时储蓄和投资的变动方向相同;C、储蓄比投资增加得慢;D、只有减少进口,增加投资,才能增加国民收入。
3、一般地说,国内投资增加将()。
A、减少向其他国家的进口;B、增加出口而进口保持不变;C、改善外贸情况;D、恶化外贸情况;E、使进口、出口都增加,但进口的增加少于出口的增加。
4、从均衡出发,出口增加将()。
A、减少外贸差额;B、使储蓄超过国内投资;C、使投资超过储蓄;D、降低均衡收入水平。
5、经常项目账户上剩余为正,则()。
A、进口大于出口;B、出口大于进口;C、进、出口都变化;D、进口和出口相等,且以相同速率变动。
6、如果自主进口为600亿元,MPM=0.1,MPS=0.2,MPT=0.1,总收入为4 500亿元,总进口为()。
A、450亿;B、1050亿;C、1350亿;D、1500亿。
7、假定MPC=0.55,MPI=0.14,MPT=0.2,MPM=0.05,开放经济中的有效外贸乘数的数值为()。
A、1.5;B、2.0;C、2.5;D、3.0。
8、一家英国厂商向美国出口商品,并把所得的10万美元的收入存入美国的银行,这样,应该在英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做出()记录。
A、经常帐户、资本帐户的借方同记入10万美元;B、经常帐户、资本帐户的贷方同记入10万美元;C、经常帐户的借方记入10万美元,资本帐户的贷方记入10万美元;D、经常帐户的贷方记入10万美元,资本帐户的借方记入10万美元。
9、一家德国厂商在美国出售50万美元的长期政府债券,然后将收入暂时存入美国银行,这样,应该在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做出如下记录。
A、经常帐户、资本帐户的借方同记入50万美元;B、经常帐户、资本帐户的贷方同记入50万美元;C、资本帐户的短期资本项目借方,长期资本项目的贷方分别记入50万美元;D、资本帐户的长期资本项目借方,短期资本项目的贷方分别记入50万美元。
10、货币对外贬值可以()。
A、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并减少外资流入;B、减少出口,限制进口并减少外资流入;C、促进出口,限制进口,鼓励外资流入;D、促进出口和进口,并鼓励外资流入。
11、在开放经济中IS曲线反映了利率和实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所以()。
A、投资等于储蓄;B、政府支出减税收加出口减进口加投资减储蓄等于零;C、投资加税收等于储蓄加政府支出;D、投资加税收加进口等于储蓄加政府支出加出口。
12、世界实际收入提高将使下列()。
A、IS曲线右移;B、BP曲线右移;C、LM曲线右移;D、三条曲线全部右移;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13、在固定汇率、固定价格水平、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时的收入水平、完全的资本流动条件下,政府支出的增加将()。
A、提高利率;B、提高国内信用;C、提高货币供给;D、产生一个国际收入逆差。
14、在资本在国际间完全流动、汇率浮动的条件下,总需求取决于()。
A、国内货币与财政政策;B、国内货币政策、国际价格水平、国际利率水平和国际实际收入;C、国内货币政策和国际利率水平;D、国内财政政策、汇率、国际价格水平。
15、开放经济的乘数()。
A、与总支出曲线的斜率有关;B、等于支出乘数乘以MPC;C、等于1/MPM;D、当进口大于出口时下降。
二、判断题1、行业间贸易取决于各国不同行业的比较优势,此比较优势也决定了行业内部的贸易。
2、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国际收支可自动得到调整,不需要任何政府调节影响。
3、如果出口量和进口量对汇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就不会出现J曲线效果。
4、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买美元时,本国的货币供给量就减少了。
5、一国政府决定购买美元时,所采取的中立化政策即是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
6、增加出口有助于增加国民收入;而增加进口则会减少国民收入。
7、开放经济中IS曲线比封闭经济中的更为平缓。
8、固定汇率下货币供给的增加总会提高总需求。
9、浮动汇率下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增加国民收入。
10、开放经济总支出曲线的斜率较之封闭经济的陡峭。
三、计算题1、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C=20+0.8Y d,Y d为可支配收入,净税收NT=40,投资支出I=100,政府购买G=50,净出口函数NX=50-0.05Y。
试求:(1)均衡收入;(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3)投资从100增加到120时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4)投资不变,当净出口函数变为NX=40-0.05Y 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2、在不考虑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的情况下,已知某经济社会的宏观模型为: Y=C+I+X-MC=40+0.8YI=50X=100M=0.2Y+30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Y f =500。
求:(1)外贸乘数。
(2)产品市场均衡的产出水平及贸易收支(3)使贸易收支均衡的产出水平。
(4)实现充分就业时的贸易收支。
3、考虑某宏观经济模型:(甲国)收入NX G I C Y +++= (1) 消费Y C 63.080+= (2) 投资Y r I 1.02000350+-= (3) 实际货币需求r Y P M 10001625.0-= (4) 净出口)(1001.0500w P EP Y NX --= (5) 实际汇率r P EP w 575.0+= (6) 其中政府支出G 为750,名义货币供给M 为600,假定其他国家的价格水平w P 始终为1.0,美国的价格水平前定为1.0。
(1)推导出总需求曲线的代数表达式;(2)求由模型所决定的Y 、r 、C 、I 、NX 的值。
四、简答题1、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产出?2、在开放经济中,乘数有何变化?3、进出口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说明BP 曲线移动的经济含义及其原因。
五、分析题1、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是什么?2、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和实行进口限额对本国经济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3、当一国经济既处于通货膨胀又有国际收支赤字状况时,应当采取什么政策措施?4、在开放经济中,如果价格、汇率等不变,IS 曲线如何变化?有何经济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