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知识《雪花》优秀教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优质教案《雪花》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优质教案《雪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大自然里朋友》,详细内容为《雪花》。
通过讲述雪花形态、特点以及与雪有关趣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学习语言知识,感受大自然神奇。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认识雪花,解雪花形状和特点。
2. 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增强孩子们对大自然热爱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雪花形状和特点,以及用语言表达对雪花认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观察、想象、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雪花模型、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雪花图片,让孩子们观察雪花,引导他们说出雪花形状和特点。
2. 例题讲解:(1)出示雪花模型,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雪花形状。
(2)播放雪花视频,让孩子们解雪花是如何形成。
(3)讲述与雪花有关趣事,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雪花认识。
3. 随堂练习:(1)让孩子们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雪花。
(2)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自己作品,锻炼孩子们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雪花》2. 内容:(1)雪花形状:六角形(2)雪花特点:轻盈、洁白、易融化(3)雪花故事:与雪花有关趣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雪花,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观察、想象和表达。
但在引导孩子们描述雪花时,部分孩子表达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带领孩子们观察其他形状雪花,解其特点。
(2)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寻找雪花,亲身感受大自然神奇。
(3)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孩子们雪花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教学难点和重点把握。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雪花》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雪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冬天来了》,详细内容为“雪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雪花的形状、特点,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雪花,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雪花的形状、特点,知道雪花是冬天的象征。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和图形表现雪花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线条和图形表现雪花。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雪花的形状、特点,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雪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雪花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画板。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雪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雪花的形状、特点。
(2)让幼儿说说自己在冬天看到的雪花,分享彼此的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雪花的形状、特点,引导幼儿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雪花。
(2)教师示范如何画雪花,讲解绘画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自己动手画雪花。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绘画错误。
4. 展示评价(5分钟)(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雪花的形状、特点。
2. 绘画雪花的步骤。
3. 注意事项(如颜色搭配、线条流畅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雪花。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出独特的雪花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幼儿对雪花的形状、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部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线条和图形表现不够流畅,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冬天的景象,如雪人、雪景等,丰富幼儿的绘画素材。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雪花》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雪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礼物》,详细内容为“雪花”。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雪花的形状、特点以及雪花带来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描述雪花的形状与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描述雪花的形状与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雪花,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雪花图片、雪花模型、雪花剪纸、故事书《雪花》。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棒、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书《雪花》引入话题,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走进美丽的雪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雪花图片和模型,引导幼儿观察雪花的形状和特点,如六角形、对称、轻盈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a.让幼儿用彩纸、剪刀、胶棒等材料,动手制作雪花。
b.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制作的雪花,如“我做的雪花是六角形的,很漂亮。
”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5.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雪花找家”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雪花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雪花》2. 板书内容:a. 雪花的形状:六角形b. 雪花的特点:对称、轻盈c. 雪花的制作方法:剪纸、粘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雪花,并描述给家长听。
2. 答案示例:雪花是六角形的,很轻盈,飘落在空中像精灵一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制作、描述雪花,让幼儿对雪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同时,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大自然的礼物,如树叶、花朵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引导方式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互动性与实践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雪花的形状与特点的认识和描述。
幼儿园小班语言《雪花》教案

本次教学成功之处
教学目标明确
本次语言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注 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
雪花的认知。
教学内容丰富
通过讲解、图片展示、实物观察 等多种方式,使幼儿对雪花有了
更直观、深入的了解。
教学方法得当
采用游戏、互动问答等教学方法,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
效果。
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原因
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测验法
设计简单的测验题目,检 验幼儿对《雪花》故事内 容的理解和记忆。
为学生提供反馈
及时性
在幼儿完成作品或表现后,第一 时间给予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
的表现如何。
具体性
针对每个幼儿的具体表现,给出具 体的反馈意见,指出他们在哪些方 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鼓励性
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激发幼儿的学 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委婉地指出 需要改进的地方。
雪花拼图游戏
提供雪花形状的拼图,让幼儿进行 拼装,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 力。
多媒体辅助法
01
02
03
观看雪景视频
播放下雪的视频,让幼儿 观察真实的雪景,感受雪 花的美丽和变化。
聆听雪的声音
播放下雪的声音,让幼儿 通过听觉感受雪的氛围和 特点。
互动课件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雪 花的形成过程、特点等,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幼 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01
部分幼儿在课堂上表现不够积极,可能与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有
关。
部分幼儿理解困难
02
在讲解雪花形成过程时,部分幼儿表现出困惑,可能是由于讲
解过于抽象或语速过快。
缺乏实践环节
03
本次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缺乏让幼儿动手实践的环节,不利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彩教案《雪花》精选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彩教案《雪花》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现象》,详细内容为“雪花”。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雪花的基本特征,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雪花的形状和颜色,理解雪花是冬天的特色现象。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雪花,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雪花的形状、颜色,了解雪花是冬天的特色现象。
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雪花,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雪花图片、雪花模型、教学PPT、故事书《雪花》。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如正在下雪,可让幼儿亲身体验雪花飘落的感觉,引入本课主题。
2. 讲解雪花知识(5分钟)利用雪花图片、模型和PPT,讲解雪花的形状、颜色等基本特征,让幼儿对雪花有直观的认识。
3.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故事书《雪花》,引导幼儿关注雪花的变化过程,培养观察力。
4.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雪花形状。
2)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画的雪花。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画雪花的过程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雪花》2. 内容:雪花的形状:六角形、六边形等雪花的颜色:白色、透明色雪花的特点:轻盈、飘逸、易融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雪花,并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
2. 答案示例:我画的雪花是六角形的,它有六个尖尖的角,颜色是洁白的,就像一朵朵小花朵在飘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对雪花有了基本的认识,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雪花,了解雪花的更多知识,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热爱。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活动《雪花》及教学反思[共五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活动《雪花》及教学反思[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8edc26bceb19e8b8f6bafc.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活动《雪花》及教学反思[共五篇]第1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活动《雪花》及教学反思小班语言教案活动《雪花》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雪的相干特性,激起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情势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雪花》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2.通过故事了解雪的相干特性,激起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情势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情势,培养孩子仔细浏览的习惯,激起浏览兴趣。
5.愿意交换,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15⑴8页2.挂图《雪花》活动进程:1、尝味道,辨别盐、糖和雪花的特性。
教师(出示1小勺糖):小勺子里的东西甚么色彩的?这是甚么呢?教师(出示1小勺盐):这白白的东西又是甚么?是甚么味道的?教师:糖是白色的,盐也是白色的,雪花也是白色的(处事小雪花的剪纸)有1个故事讲的是小动物分不清哪一个是盐、哪一个是糖、哪一个是雪花,闹出了许多笑话。
我们1起来看看表演把!2、欣赏故事表演,学说故事中的对话(1)幼儿表演故事《雪花》的第1部份。
(从开始到小花猫说这是盐。
)师:天上飘下来的是甚么?师:小灰狗说了甚么?(请个别幼儿或集体复述小灰狗的话。
)师:小花猫觉得这是甚么?它又是怎样说的?师:为何小灰狗说是糖,小花猫说是盐呢?(2)幼儿表演故事《雪花》的后半部份。
师:究竟是盐还是糖呢,小灰狗和小花猫争吵起来。
这时候,谁来了?师:老母鸡是怎样做的呢?又是怎样说的?请个别幼儿扮演老母鸡,模仿老母鸡的动作和语言。
3、完全浏览故事,进行故事表演。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它的题目是甚么?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1起扮演1次小灰狗。
小花猫、老母鸡。
像大班哥哥姐姐1样,轮到谁讲话,水就出来学学他们的模样说话,好不好?教学反思:今天的语言活动《雪花》是1个很有趣的故事,在活动开始我就播放了动画,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全部故事内容幼儿基本上都能理解,在分角色扮演这个环节,幼儿参加的积极性也都很高,不知不觉中活动还算顺利。
小班科学教案《美丽的小雪花》含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美丽的小雪花》含反思简介这是一个小班级学科活动的教案,主题为《美丽的小雪花》。
通过对雪花的介绍和相关实验,帮助幼儿了解雪花的形状、结构和形成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掌握雪花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2.了解雪花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PPT演示文稿:包括雪花的形状、结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的介绍。
2.大型纸张、铅笔和彩笔:用于幼儿绘制自己想象中的雪花形状。
3.绒线、剪刀和胶水:用于幼儿制作纸质雪花装饰品。
4.小瓶子、净水和冻水:用于观察冻结过程中的雪花。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使用PPT展示雪花的图片,引发幼儿对雪花的兴趣。
2.向幼儿提问:“你们知道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吗?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
步骤二:探究1.使用PPT展示雪花的形状和结构特点,并解释每一种形状的原因。
2.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雪花样本,让他们发现不同形状的雪花。
3.让幼儿在纸上绘制自己想象中的雪花形状,并鼓励他们分享和交流。
步骤三:实验1.根据幼儿的感兴趣程度,进行下面的实验:–实验一:观察冻结过程中的雪花•将净水倒入小瓶子中,放在冰箱中冷冻一段时间。
•取出小瓶子,观察冻结过程中形成的雪花结构。
•鼓励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观察与比较。
–实验二:制作纸质雪花装饰品•给每个幼儿发放纸张、剪刀和胶水。
•引导幼儿将纸张剪成雪花形状,并进行装饰。
•鼓励幼儿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
步骤四:总结1.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幼儿总结所学到的知识。
2.提问:“你们觉得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为何有不同的形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引导幼儿思考和归纳雪花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幼儿们对雪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了雪花的形状、结构和形成过程。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PPT演示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增强了幼儿的直观感知和记忆。
小班科学雪花目标教案设计

小班科学雪花目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雪花的形成原理、结构特点和多样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雪花的形成原理和结构特点。
2.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雪花的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显微镜、玻璃载玻片、雪花样本、放大镜、黑色背景纸等。
2. 实验材料准备,冰块、冷冻器、放大镜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雪花,让学生描述雪花的形状和特点,引发学生对雪花的好奇心。
2. 概念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雪花的形成原理和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雪花是由水蒸气在云层中凝结形成的,每片雪花都是独一无二的。
3. 实验操作(20分钟)。
教师将冰块放在放大镜下,让学生观察冰块表面的雪花结构,然后用显微镜观察雪花的微观结构,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4.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到的雪花形状和结构特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雪花的多样性。
5. 拓展应用(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他们是雪花,他们希望自己是什么形状的雪花,为什么。
然后让学生用纸和剪刀制作自己想象中的雪花形状。
6.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雪花的形成原理和结构特点,鼓励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观察窗外的雪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雪花的形状和特点,然后画出自己观察到的雪花形状。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实践,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雪花的形状和结构特点,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但是在实验操作环节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
同时,教师在讲解雪花的形成原理时,要简单易懂,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趣味练习:贴雪花
按照雪人身上的数字贴出相应数字的雪花。
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雪的变化,并体验和小伙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感觉。
三、结束
欣赏故事《下雪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知识《雪花》优秀教案示例三:雪花不见了活动目标
1、观察下雪的场影和雪花的特征,感受下雪的乐趣。
2、了解雪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总结:当温度升高时,雪花会融化成水慢慢的消失了。
反思:
南方的小朋友很多没见过下雪,所以本节课使用了课件、视频惯穿课堂,小朋友能从视觉上看到雪地和下雪场景,最后我把事先准备的冰箱里的霜刮下来,当成是雪,因为真的是跟雪没有两样,不管是颜色和温度,都和雪非常接近,让小朋友亲手摸一摸雪,小朋友都感到很神奇,呵呵,善意的欺骗,小朋友很开心,我也很开心。
幼儿园小班科学知识《雪花》优秀教案示例二:小雪花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感受一起玩雪、赏雪的快乐。
2、通过撕纸,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协调发展。3、通过观察,让幼儿初步了解雪花的特征。
活动准备
1、音乐:小雪花
2、趣味练习:贴雪花
3、图片:雪景
4、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活动。冬爷爷给我们送来了礼物,看看是什么礼物?
3、小朋友们看过下雪了,你们知道雪是什么颜色的吗?雪花像什么?摸起来会怎么样?踩在上面会怎么样?
4、你们想不想看一下真的雪花啊?拿出瓶子装的雪花,让每个幼儿亲手摸一摸,问幼儿有什么感觉?(颜色、温度等)
5、一段时间后,请幼儿观察雪花有没有融化现象,提醒幼儿注意到当雪花不见时会有水产生,最后全部融化,变成了透明的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知识《雪花》优秀教
案示例三篇雪花也称银粟,玉龙,玉尘,是一种晶体,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多呈六角形,像花。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小班科学知识《雪花》优秀教案示例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科学知识《雪花》优秀教案示例一:美丽的小雪花活动目标
1、观察下雪的场影和雪花的特征,感受下雪的乐趣。
2、了解雪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流程:
1、观看雪景的照片,问幼儿图片里是什么天气,下雪了,你们有没有见过下雪啊?下雪是非常好玩的,也会非常冷,我们来看看下雪我们可以做些做游戏(出示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摔跤)
2、下雪这么好玩,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下雪的场影啊?播放下雪视频。
4、你们想不想看一下真的雪花啊?拿出瓶子装的雪花,让每个幼儿亲手摸一摸,问幼儿有什么感觉?(颜色、温度等)
5、一段时间后,请幼儿观察雪花有没有融化现象,提醒幼儿注意到当雪花不见时会有水产生,最后全部融化,变成了透明的水。
总结:当温度升高时,雪花会融化成水慢慢的消失了。
流程:
1、观看雪景的照片,问幼儿图片里是什么天气,下雪了,你们有没有见过下雪啊?下雪是非常好玩的,也会非常冷,我们来看看下雪我们可以做些做游戏(出示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摔跤)
2、下雪这么好玩,小朋你们知道雪是什么颜色的吗?雪花像什么?摸起来会怎么样?踩在上面会怎么样?
二、展开
1.感受雪花,欣赏优美的雪景(图片)
告诉幼儿雪是冬季才会有的自然现象,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雪的颜色、特征。
2.欣赏故事《冬爷爷的礼物》
提问:
(1)冬天来了,莹莹来到花园里,发现有什么变化?
(2)冬爷爷送给莹莹的礼物是什么?
(3)雪花是什么样的?
3.组织幼儿布置冬天的环境,放音乐。
(1)撕雪花: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让他们撕成小碎片,比一比谁撕的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