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以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为例

合集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摘要】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nurturing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cultures, broadening their perspectives and thinking, enhancing thei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ncreasing thei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promoting their overall development. By fostering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not only helps students appreciate diversity but also equips them with essential skills for the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 It is evident that nurturing students'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s 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serves as a significant pathway for achieving this goal. In conclusi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s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their personal growth but also meets the demands of the evolving society.【关键词】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文化尊重,视野,思维,跨文化沟通,国际竞争力,全面发展,时代需求1. 引言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In the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among student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As globalization continues to reshape the world, it is essential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for different cultures. Through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stu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various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thus broadening their perspectives and enhancing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2. 正文2.1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高级英语》中的修辞论析——以“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为例

《高级英语》中的修辞论析——以“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为例

2017年4月第36卷第4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Apr. 2017Vol. 36 No.4doi:10. 3969/j.issn.1001-7836. 2017.04.038《高级英语》中的修辞论析-------以“T h e T ria l T h at R o c k e d the W o rld”为例吴旻昊(无锡太湖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无锡214174)摘要:以张汉熙主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级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第四课“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一文为例,通过分析文中出现的十五种修辞手段,分别从音韵修辞、语义修辞和结构修辞三个方 面进行论述,阐明修辞教学在《高级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以期提高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篇章阅读鉴赏能 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级英语;修辞;“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4如2-03引言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000版),《高 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 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

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 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 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 生的麵,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 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

《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修辞的教学,以张汉熙 主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级英语》(第三版)第一册为例,计15个单元,在每篇文章中少则有五种不同的 修辞(如第一课“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Camille”),多则 达十五种(如第四课“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

运用交互式教学法增强高级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运用交互式教学法增强高级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运用交互式教学法增强高级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关于运用交互式教学法增强高级英语教学的实效性传统的高级英语教学的授课模式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负责课堂上每时每刻的活动,学生“可理解的输入”多,而缺乏“可理解的输出”,缺少真实地道的语言环境和操练的机会,这是导致目前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低的原因之一,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交互式教学法的内涵交互式教学法(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又叫做互动教学法或互动合作学习法,这种教学方法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是当今越来越被关注和广泛运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 Wilga M. Rivers 是交互式教学的主要倡导者,她提倡的人际交互观认为交际是语言教学的目标,而交际的本质在于交互。

交互指的是使用语言时注意力指向传递或接受的真实信息。

语言学习即接受和表达信息之间的交互。

交互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存储量,在此基础上使用语言表达真实的语篇意义,而正在建构的意义与大脑中的图示相互作用,最终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3]二、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路径交互式教学法主张教师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创造更多语言输出的机会,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主动地掌握语言,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在保持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开展课堂交际活动。

在这类活动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是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教师则起着组织和指导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更多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注意在情境中掌握句型结构,把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缩短,使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以量变促质变,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以下将以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三版)[4]为例,基于交互式教学法,从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两个角度,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尝试:(一)语言输入阶段1.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为师生交互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

思维导图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为例

思维导图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为例

英语阅读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的主要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

教育部2017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提出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目标: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主旨大意及细节;能比较顺利地阅读公开发表的英语报刊上的文章,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较好地理解其中的逻辑结构和隐含意义等;能对不同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能恰当地运用阅读技巧[1]。

而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我们每天都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大量的信息。

在短时间内从海量的信息中分析、提取有用的内容并加以内化是当代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这对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要适应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

因此,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不应墨守成规,应该大胆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以符合当代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更好地推进教学。

一、思维导图与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概述思维导图(Mind Map )又称脑图、心智图,是英国教育学者托尼·巴赞(Tony Buzan )创立的一种表达放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并且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教学训练模式之一[2]。

思维导图用全脑思维代替线性思维,即用文字和图形等形式作为思想的表征方式,具有高度组织性、便于阅读与记忆、有助于个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特点[3]。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把枯燥冗长的信息加工成不同颜色的、并有着高度层级性的图画,人的左右脑机能被充分激活并运用,符合大脑加工信息的自然方式,并有效减轻大脑的工作负荷,如此,有利于帮助学习者建构高效的认知图式,进而进行高级思维和有效记忆[4]。

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是’90后,喜欢阅读图文并茂形式的文章,而英语阅读教学材料大多以各种题材的长篇文字为主,词汇丰富、信息量巨大、背景知识繁多等,这些都是阻碍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绊脚石,学生极易因此产生阅读焦虑,从而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

高级英语 张汉熙(教师用书)

高级英语 张汉熙(教师用书)

高级英语张汉熙(教师用书)简介《高级英语张汉熙(教师用书)》是一本为高级英语课程教师提供的辅助教材,由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张汉熙编写。

该教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高级英语,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该教材内容丰富全面,结构清晰,涵盖了高级英语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和教学要点。

教材中既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和实例。

通过详细介绍英语语法、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内容,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提高英语水平。

特点1. 专业性和权威性作者张汉熙是英语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在英语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

教材的内容基于他对英语教育的深入研究和理解,确保了教材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教师们可以放心地使用该教材,相信其能够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 结构清晰和易于操作《高级英语张汉熙(教师用书)》的结构清晰,按照不同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进行组织。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需要,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材中的内容。

教材中的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灵活地运用教材中的教学案例和实例。

3. 实用性和实操性教材中的内容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学科要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材中的每个章节都配备了大量的实践性任务和练习,教师们可以通过这些任务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教材中也提供了一些教学建议和教学技巧,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实施教学。

内容概述《高级英语张汉熙(教师用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英语语法该部分涵盖了高级英语的语法知识点,包括句子结构、时态和语态、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详细的解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运用自如。

2. 英语词汇该部分介绍了高级英语的词汇知识,包括词义辨析、词汇搭配、词根词缀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Lesson 2高级英语课程教案第一册

Lesson 2高级英语课程教案第一册
Text Book
Title Teaching Aims
《高级英语》由张汉熙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Unit 2 Hiroshima
1. Improving Reading Skills---- understanding the feature of a radio report 2. Enriching Vocabulary--- enlarging vocabulary cultivating students’ sense of word building understanding that synonyms have fine shades
附页
Text Book
Title
《高级英语》由张汉熙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Unit 2 Hiroshima
Teaching Activities (Text Analysis 1 )
4
1. Type of literature: a piece of radio report Introduction Passage to the 2. The purpose of a piece of radio report: to inform the auditors of the truth 3.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 report: authenticity and objectivity Rhetorical Devices 1. Metaphor 2. Anti-climax (or bathos): It is the opposite of climax, involving stating one’s thoughts in a descending order of significance or intensity, from strong to weak, from weighty to light or frivolous. 3. Rhetorical question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一、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专门设置跨文化交流课程,通过课内外的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国外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并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国外文化特色的视频、图片、音频等素材,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感知不同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跨文化交流的积极态度。

二、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国际交流活动,比如与国外学校进行线上交流、参加国际学生夏令营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增加对跨文化交流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

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结识国外的朋友,开阔自己的交友圈子,增加自己的社交能力。

三、借助文化差异引发课堂讨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文化差异引发课堂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对不同文化的看法,引导他们充分交流、讨论、交流观点,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影视剧等引导学生思考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逐渐形成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意识。

四、开发跨文化教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关于跨文化交流的教材,让学生从课文、文章、小说、影视剧等多种形式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有代表性的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来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文化,避免使用不礼貌的语言和行为。

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六、加强跨文化教育的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评价,从而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高级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高级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辛 。因 此 , 真研 究跨 文化 教 学 , 索 培 养 学 生跨 文化 交 际 能 认 探 力 的 途 径 , 正 提 高 高级 英 语 教 学 质 量 , 养 未来 社 会 所 需 人 真 培 才 具 有 十 分重 要 的意 义 。 2教师 的文 化 素 养 。 . 受 我 国 多 年 应 试 教 育 及 高 校 扩 招 引 起 的 综 合 教 学 水 平 降 低 的影 响 . 多 年 轻 的 高 级 英 语 教 师 本 身 就 缺 乏 渊博 的 中 很 外 历 史 、 会 文 化 知识 , 加 上 学 生 本 身 的 不 重 视 , 社 再 在高 英 教 学 中 . 多教 师 只 注 意 教那 些 考 试 要 求 的 内容 而忽 略一 定 的 很 文 化 社 会 背 景 。这 些 状 况 应该 弓起 英 语 教 师 的反 思 。培 养跨 l 文 化 意识 的 人 才 呼 唤 有 较 高 的 语 言 素 质 和 较 强 的 文 化 素 养
402 ) 3 23
引 言 近年 来 。 高 校 英 语 专 业 教 学 中 , 文 化 教学 得 到 越 来 越 在 跨 多 的 重视 ,培 养 跨 文 化 交 际意 识 和 能 力 已 是 英语 教 学 中不 争 的 共识 。 为 英 语 专业 的一 门 主 干课 程 , 高级 英 语 》 培 养 学 作 《 除 生 的语 言 综 合 应 用能 力 外 ,还 应 培 养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和 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 别 是 提 高学 生对 于不 同文 化 的 分 析鉴 别能 力 。 特 因此 ,高 级 英 语 》 程 需要 注重 教 学 中双 向 文 化 认 知 的导 人 , 《 课 创设 中西 文 化 的课 堂 交 流平 台 , 展 丰 富 多 彩 的课 外 活动 。 开 高 级英 语 教 学 阶段 除 了对 基 础语 言 知识 和 能力 进 行 巩 固 和提 高 之外 . 更重 要 的 就 是跨 文化 意 识 的培 养 . 学 生 对 中 西 方历 史 让 文 化 、 活 习 俗 、 土 人情 等 内 容 的 融会 贯 通 。 生 风 二 、 级 英 语 教学 中实 施 文化 教 学 的 障碍 高 1英语 教 育的 应 试 导 向 。 . 刘 润 清 在 《 1 纪 的 英 语 教 学 》 文 巾不 无 忧 虑 地 指 出 : 2世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语言能力(知识、技能)训练的同时,导 入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强调跨文化意识(文 化的敏感性、洞察力、积极的文化态度)。
• “高级英语”是英语本科高年级阶段的核心 课程,应该围绕培养“复合型人才”、 培养 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 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 的需要)”的目标之上(新《大纲》 2000)。
• “通往雨山之路”(1969)也是一篇关于种族身份的文章 。作司各特·莫马戴 (1934-)是当代著名的美国本土作家, 他将个人的生活故事与民族的历史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 幅栩栩如生的美国印第安人的画面。
• 当然,作为少数族裔,自然会碰到“双重意识”问题。 作者生活在当今社会,接受的是白人的教育,但这并不 影响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他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维系 、传承本民族文化,表现了美国本土居民对祖先克尔瓦 人和切诺基人的强烈认同感。
• 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 中心的合作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积 极参与(尤其是完成读书笔记和撰写发 言提纲)。
• 在帮助学生了解异文化中的不同内容之时, 鼓励学生结合本文化中的对应方面进行思考, 整合各方面的知识开展批判性对比分析;
• 有时需要换位思考(移情作用),培养共鸣, 有时需要批评、扬弃;有时需要吸收继承。
• 国外对跨文化能力的研究较多,而大多在谈 论跨文化交际时论及跨文化能力。 (Behrnd & Porzelt 2012:213-223; Hismanoglu, 2011:805-817)
• 国内学者对跨文化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 探讨(吴显英,2008;祖晓梅,2003),并 在自己的研究中提出了相应的见解(潘亚玲, 2008;许力生,2011;高一虹,2002)
• 可进一步思考:西方旅行者笔下的“中东集市”与自己 了解的有何异同?又与中东人描写的“中东集市”有何 异同?这些差异说明什么?将这些问题提出并让学生课 后查资料,撰写发言提纲或小文章,既探讨了跨文化问 题们又有助于能学生写作、研究能力的提高。
• 2.跨文化碰撞
• 书中有关“跨文化碰撞”的课文有好几篇,如“外婆的 日用家当”、“广岛---‘最有活力的’城市”、 “三杯 茶”、“潜水鸟”、“一个发现:作为一个美国人到底 意味着什么?”、“通往雨山之路”、“那些离开奥米 勒斯镇的人们”等。中国学生读到这些文章之后,不仅 了解到有关身份认同、文化群体、民族/种族关系、个体 与群体的关系、不同的生活观等等,还会结合本文化的 思想观念对这些问题进行对比和分析。
• 结合这些话题进行批判性对比分析,不仅能 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有助于跨文化能力 的培养。
• 举例说明:
• 1.风土人情
• “中东集市”(The Middle Eastern Bazaar) • 课文以西方旅行者的视角向人们展现中东集市的风土人
情、生活风貌。从跨文化的视角看,这只是中东社会生 活的一个小小的剪影,但不是全部,须防止看问题时难 免会带有的文化定型,以点代面,认为这就是“中东” 或 “中东的日常生活”。
• 这些研究均强调跨文化意识与态度、跨文化 知识和跨文化沟通,客观、公正的文化批判 意识,对文化的积极态度,这是跨文化能力 的核心内容。
• 然而笔者认为,跨文化能力还该包括一点, 即了解、借鉴他民族、他文化看问题的理念 和思维方式,以便能够“洋为中用”,“他 为我用”。
• 综上所述,本文对跨文化能力做出以下定义:
一、跨文化能力
• 跨文化能力可谓新出现的概念,国内研究者 涉及相关话题时大都使用“跨文化交际能力 ”,而相比之下探讨“跨文化能力”的研究 显得非常少。国内外文献中经常将二者交替 使用(如Hismanoglu,2011;Watson et al. 2013;任裕海 2007;高兆金 2010等),所谈 的内容大体相同。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与跨文化 能力的培养---以张汉熙主编 《高级英语》为例
• 本文以张汉熙主编、王立礼编《高级英语》 1&2(1995年修订本和2011年第三版)(以下 简称《高级英语》)为例,分析不同课文所 蕴含的跨文化知识,探讨以跨文化能力培养 为主导的“高级英语”教学思路。
• (考虑到取材的全面性,本研究基本上涉及 到了书中所有的课文。)
• 主题新颖,有较强的思想性;
• 语言有难度且各具风格,展现不同用 词特色和话语策略。
主题思想、提高跨文化素养
• 《高级英语》的课文含有较丰富的主题,知识性、 思想性较强,涉及不同的学科领域。从跨文化能 力培养的层面看,不同的课文表现的主题丰富多 彩,诸如“风土人情”,“种族关系”、“跨文化 碰撞”、“人与自然”、“民族心理”、“ 法律 与社会”、“国际政治、贸易”、“现代科技与 生活”、“历史、政治”、“文学与人生”等等。
三、“高级英语”课程教 学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 张汉熙主编、王立礼编《高级英语》 1&2(1995年修订本和2011年第三版) (以下简称《高级英语》)
• 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主导的“高级英语 ”教学思路。
• 该教材所选的课文题材广泛,涉及文 学、语言、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贸 易、历史、地理、科技等方面,综合性 强;
• 举例分析如下:
• (1)身份认同问题
• 艾莉丝·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当”(1973)和詹姆斯·鲍 德温的“一个发现:作为一个美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涉及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群体之间的跨文化冲突问题,反映 出非裔美国人对身份认同的思考。
• 鲍德温和迪依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出了他们以及当时大多数 非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观,首先是美国人,然后是非洲人 的后裔。
• 能够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对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进行客观 评价、分析并能随之付诸实践的能力。
• 培养跨文化能力,其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 跨文化沟通和交流。
二、英语专业教学与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 国内英语教学强调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体现 了英语作为人文学科的专业性特征,凸显了 跨语言、跨文化的核心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