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平台消化系统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的作用

消化系统的作用

消化系统的作用
消化系统是人类和动物体内的一套复杂的器官系统,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吸收和排出体外,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首先,消化系统的作用之一是摄取食物。

当我们进食时,食物会经过口腔,经由咀嚼和混合唾液的作用,将食物切碎成小颗粒,从而方便下一步的消化与吸收。

口腔也是食物的入口,食物被吞咽后,通过食管进入胃。

其次,消化系统的作用是分解食物。

食物进入胃后,胃会分泌胃液。

胃液中含有酶和盐酸,可以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如蛋白质、糖和脂肪。

同时,胃壁的肌肉会收缩,搅动食物,使其更加均匀地接触胃液,加快分解的过程。

然后,消化系统的作用是吸收营养。

经过胃的分解,食物进入小肠。

小肠的内壁上有许多细小而密集的绒毛,这些绒毛的表面又有许多微细的细胞,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

食物经过小肠时,绒毛上的细胞会释放消化酶,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并通过细胞膜吸收入血液或淋巴系统。

最后,消化系统的作用是排泄废物。

在食物通过小肠吸收了大部分营养物质之后,剩下的未被吸收的残渣进入大肠。

在大肠,水分被进一步吸收,使得残渣变得更加固体。

然后,经过大肠壁蠕动的作用,未被吸收的废物经过肠道被送至肛门,并从体外排出。

总之,消化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的作用是摄取食物、分解食物、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

只有通过消化系统的作用,我们才能从食物中获得养分和能量,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消化系统的健康,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早产儿消化系统特点

早产儿消化系统特点

消化系统特点
口腔
足月儿在出生时已具备较好的吸吮和吞咽功能, 早产儿则较差,其口腔粘膜干燥、薄嫩,血管 丰富,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因此容易损伤和 局部感染。且早产儿因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不足, 故不宜喂淀粉类的食物,3-4个月婴儿唾液分 泌开始增加,5-6个月时明显增多。
食管
早产儿的食管呈漏斗状,腺体缺乏,弹力组织 和肌层不够发达,食管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不 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返流。

早产儿胃呈水平位,当开始行走后逐渐变为垂 直位。贲门和胃底部肌张力低,幽门括约肌发 育较好,故易发生幽门痉挛而出现呕吐。胃容 量新生儿约为30-60ml,1-3个月约为90-150ml, 一岁250-300ml。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 而异,水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3-4小 时。早产儿胃排空慢,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不 成熟,易发生胃潴留。

早产儿肝血管丰富,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但肝 功能不成熟,解毒能力差,故在感染,缺氧和 中毒情况下,易发生肝肿大和变性。婴儿期胆 汁分泌较少,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胰腺
出生时胰液分泌较少,3-4个月时增多,但6个 月以内胰淀粉酶活性较低;早产儿胰脂肪酶和 胰蛋白酶的活性均较低,故对脂肪和蛋白质的 消化吸收不够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
研究显示,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喂养不耐 受率11.73%;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儿喂 养不耐受率为8.51%,说明出生体重越低,胃 肠功能成熟程度越低,喂养不耐受率愈高。
、=====================
谢谢!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 (十二指 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 结肠、直肠、肛管),通常把至十二指肠 的部分称为上消化道,空肠及其以下的部 分称下消化道,大消化腺为独立器官,包 括唾液腺、肝和胰,小消化腺是位于消化 管壁内的小腺体,如唇腺、胃腺及肠腺等。

幼儿卫生保健消化系统PPT

幼儿卫生保健消化系统PPT

案例三:肠痉挛的预防与治疗
总结词
肠痉挛是幼儿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预防和治疗都很关键。
详细描述
预防肠痉挛的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敏食物等。治 疗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热敷等方法,同时注意饮食调整和 护理。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 行治疗和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幼儿腹泻的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喂养、保持适当的饮食结构 等。治疗时需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整和 护理。
案例二:幼儿便秘的预防与治疗
总结词
幼儿便秘也是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 预防和治疗同样重要。
详细描述
预防幼儿便秘的措施包括增加膳食纤 维摄入、多饮水、适当运动等。治疗 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灌肠等方法, 同时注意饮食调整和护理。
消化酶分泌不足
幼儿消化酶的分泌量较少 ,尤其是脂肪酶和淀粉酶 ,对某些食物的消化能力 有限。
肠道菌群不健全
幼儿的肠道菌群尚未完全 建立,容易受到外界环境 的影响,导致肠道菌群失 调。
消化系统的功能
摄入食物
通过口腔摄入食物,经 过食道进入胃和小肠进
行消化。
消化食物
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将 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如氨基酸、单糖和脂
如果宝宝出现腹泻症状,应及 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同时保 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水分补充 。
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 大便干燥等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便秘症状,家长可以尝 试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等 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同时注意培养宝 宝良好的排便习惯。
预防便秘的方法包括增加膳食纤维摄 入、多饮水、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等 。
幼儿卫生保健的常见问题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由许多器官组成,主要功能是把人体摄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和吸收转化成能量和营养物质,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

本文主要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组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辅助器官两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辅助器官包括牙齿、舌、唾液腺、胆囊和胰腺。

1.口腔:是食物的入口,包括牙齿、舌和唾液腺。

2.咽喉:是口腔和食管之间的过渡部位。

3.食管:是一个肌肉管道,将食物从口腔传输到胃。

4.胃:是消化道的一个扩张部分,主要功能是储存和分解食物。

5.小肠:是消化道的最长部分,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6.大肠:是小肠的延长部分,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粪便。

7.肛门:是排泄粪便的通道。

8.牙齿:能咀嚼食物,为消化做准备。

9.舌:能把食物推向口腔的后部,帮助咀嚼和吞咽。

10.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帮助消化。

11.胆囊:能储存和排放胆汁,帮助消化脂肪。

12.胰腺:能分泌胰液,帮助消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二、功能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机械消化:是指通过咀嚼、绞碎、搅拌等方式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颗粒,为后续的消化做准备。

这一步骤主要由口腔、胃和小肠完成。

2.化学消化:是指通过分泌消化液和酶,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更小的分子,为后续吸收做准备。

这一步骤主要由唾液腺、胃、胆囊和胰腺完成。

3.吸收:是指将已经被分解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面,进入人体内环境,以供机体各组织和器官使用。

这一步主要由小肠完成。

4.排泄:是指将未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从大肠排出体外。

这一步主要由肠道和肛门完成。

综上所述,消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实现人体营养的摄入与利用。

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消化健康,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和生命活力。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消化系统是指婴幼儿和儿童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与成人相比,小儿消化系统具有一些特点,下面将从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调节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一、解剖结构特点1. 口腔:小儿口腔较小,牙齿尚未完全发育,唾液分泌相对较少。

此外,婴幼儿的口腔有乳牙期和恒牙期的转换,因此口腔的结构和牙齿的数量会发生改变。

2. 食道:婴幼儿的食道较短且较窄,食物通过食道的速度较快。

此外,食道的括约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食物容易反流,导致婴儿出现吐奶现象。

3. 胃:婴幼儿的胃相对较小,容积较小。

胃酸分泌较少,胃内酸度较低,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弱。

此外,胃壁的黏膜层较薄,容易受到刺激而引起胃炎等胃病。

4. 小肠:婴幼儿的小肠较长,约占整个消化道长度的3/5。

此外,小肠绒毛发育不完全,消化酶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较差。

5. 大肠:婴幼儿的大肠相对较短,肠腔较窄,直肠括约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导致便秘和排便困难。

二、生理功能特点1. 食物消化:婴幼儿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消化酶的分泌较少,消化能力较弱。

尤其是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差,消化吸收率较低。

因此,婴幼儿需要依靠母乳或配方奶来提供充足的营养。

2. 营养吸收:婴幼儿的小肠绒毛发育不完全,吸收功能较弱,特别是对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较低。

此外,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对食物中的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物质的吸收能力也较差。

3. 免疫功能: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相对较弱。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因子,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能力,预防感染和过敏等疾病。

4. 肠道蠕动:婴幼儿的肠道蠕动频率较高,肠道传输时间较短。

这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减少肠道感染的风险。

三、生理调节特点1. 饮食调节:婴幼儿的饮食需求较高,需要频繁进食。

此外,婴幼儿对食物的味道和温度敏感,容易产生偏好和厌恶。

消化系统图片

消化系统图片
通过腋后襞向下所作的垂直线。 通过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的垂直线。
后正中线 后面: 肩胛线
沿人体后面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通过肩胛骨下角所作的垂直线。
2、腹部的分区 (1)、四分法
通过脐所作的垂直线与水平线
左上腹 右上腹 左下腹 右下腹
(2) 、九分法
左季肋区
腹上区 右季肋区 左腹外侧区 (左腰区) 腹中区 (脐 区) 右腹外侧区 (右腰区) 左腹股沟区 (左髂区) 腹下区 (耻区) 右腹股沟区 (右髂区)
消化系统图片
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zxh
(三) 、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1、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 前面: 胸骨线 锁骨中线 胸骨旁线
沿人体前面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通过胸骨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通过锁骨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垂直线。
腋。
上横线: 通过两侧肋弓最低点的连线 下横线:通过两侧髂结节的连线
垂直线:通过左、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垂直线

请阐述儿童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

请阐述儿童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

请阐述儿童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
儿童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以下是儿童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
1. 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点,负责接收食物并将其咀嚼、混合和分解。

在口腔中,舌头是主要器官,用于咀嚼和混合食物。

此外,口腔还包含牙齿和唾液腺,牙齿用于咬碎食物,唾液腺则分泌唾液,帮助润滑和分解食物。

2. 食道:食道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负责将食物从口腔传输到胃部。

在食道中,食物通过重力作用和肌肉的蠕动被逐渐向下输送。

3. 胃: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将食物进一步分解并转化为流质状态。

在胃中,食物通过胃酸和酶的作用被分解为半消化的状态,以便在接下来的小肠中进行更进一步的消化。

4.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部分,也是主要负责吸收营养的器官。

在小肠中,食物被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分子,以便被身体吸收和利用。

小肠的内部结构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它们分别负责不同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5. 大肠:大肠是消化系统的末端部分,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在大肠中,经过小肠处理后的食物残渣被进一步脱水、吸收和形成粪便,最终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6. 肛门:肛门是消化系统的出口,负责排出食物残渣和废
物。

肛门周围的肌肉可以控制排便,以避免过度失水和失电解质。

总体而言,儿童消化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协调的系统,通过多个器官的协同作用,将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排出废物。

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消化系统的功能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营养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儿消化系统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是指儿童的消化道和相关的器官,包括口腔、
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和胰腺等。

与成人相比,
小儿消化系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1.发育不完善:小儿消化系统的器官在出生后还未完全发育,特别是胃和肠道。

这使得小儿消化系统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
容易受到各种消化问题的影响。

2.食欲与胃容量小:由于小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所以需要
频繁进食,通常每天需要多次进食来提供足够的营养。

同时,
小儿的食欲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3.消化酶活性低:小儿消化系统中的消化酶活性相对较低,
特别是在出生后的早期。

这意味着婴儿消化食物的能力可能不
够强,需要通过母乳或配方奶粉获得充足的营养。

4.肠道菌群发育:小儿消化系统的肠道菌群在出生后不久开
始发育,而肠道菌群的发育与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导致肠道问题,如腹泻、便秘等。

5.消化系统对过敏反应敏感:小儿消化系统对某些食物过敏
反应更为敏感。

婴儿在引进辅食时,需要谨慎选择食物,避免
过敏食物引起不良反应。

以上是小儿消化系统的一些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消化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护儿童的消化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味蕾的舌乳头有:A. 菌状乳头B. 丝状乳头C. 叶状乳头D. 舌扁桃体E. 轮廓乳头问题 2属于牙周组织的结构为:A. 牙本质B. 牙槽骨C. 牙龈D. 牙髓E. 牙周膜问题 3胃:A. 大部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在腹上区B. 胃前壁与肝右叶及腹前壁贴近C. 胃后壁邻胰、左肾及左肾上腺D. 胃底邻脾和膈E. 胃大弯可达脐平面咽:A. 经鼻后孔通鼻腔B. 经咽峡通口腔C. 经喉口通喉腔D. 于颈静脉切迹平面续接食管E. 经咽鼓管通中耳鼓室问题 5十二指肠:A. 水平部前方有肠系膜血管下行B. 降部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大乳头C. 十二指肠小乳头是副胰管开口处D. 十二指肠悬肌是确定十二指肠和空肠分界的标志E. 上部在胆囊颈后下方弯曲形成十二指肠上曲问题 6阑尾:A. 常位于右髋窝B. 以盆位多见C. 根部开口于回盲瓣D. 为腹膜间位器官E. 静脉经回结肠静脉回流入肝门静脉直肠:A. 上端于第3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B. 向下穿盆膈移行于肛管C. 直肠全长约10~14cmD. 在冠状面上无弯曲存在E. 矢状面上有凸向后方的会阴曲和凸向前方的骶曲问题 8胆囊三角(Calot 三角):A. 是手术时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B. 胆囊动脉一般在此三角内经过C. 胆总管为三角右缘D. 胆囊管为三角左缘E. 肝的脏面为三角的上缘问题 9肝:A.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B. 完全被腹膜覆盖C. 有分泌胆汁的功能D. 上面借冠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E. 除接受肝固有动脉外,还接受门静脉的血供开口于舌下阜的导管有:A. 腮腺导管B. 胆总管C. 下颌下腺管D. 舌下腺导管E. 胰管问题 11关于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胃的入口称贲门,位于第11胸椎右侧B. 出口称幽门,位于第1腰椎左侧C. 幽门部可分为幽门管和幽门窦D. 胃溃疡和胃癌多见于幽门窦近胃小弯处E. 幽门与十二指肠相接处表面有浅沟,称角切迹,有幽门前静脉通过问题 12肛门括约肌:A. 为围绕肛管周围的肌B. 分为肛门内和外括约肌C. 内括约肌为平滑肌,对控制排便作用不大D. 外括约肌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E. 切断皮下部,不会产生大便失禁问题 13开口于舌下阜的是:A. 下颌下腺导管B. 腮腺导管C. 副腮腺导管D. 舌下腺大管E. 舌下腺小管问题 14位于鼻咽部侧壁的结构是:A. 腭扁桃体B. 咽隐窝C. 咽鼓管咽口D. 咽鼓管圆枕E. 梨状隐窝问题 15大肠:A. 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B. 全长约1.5mC. 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三个特征性结构D. 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E. 直肠在矢状位上有凸向前方的骶曲,距肛门约7~9cm问题 16牙组织包括:A. 牙周膜B. 牙质C. 釉质D. 牙龈E. 牙骨质问题 17胰头:A. 肿瘤可引起肝门静脉高压症B. 肿瘤可引起阻塞性黄疸C. 前方有肠系膜上血管D. 后方有胆总管E. 上方有胃幽门问题 18组成咽淋巴环的结构有:A. 咽扁桃体B. 舌扁桃体C. 腭扁桃体D. 咽鼓管扁桃体E. 下颌下淋巴结问题 19胃:A. 入口称贲门,位于第11胸椎右侧B. 分为贲门、幽门、胃底、胃体四部C. 胃小弯最低处称角切迹,是胃体和幽门部在胃小弯的下界D. 下口称贲门,位于第1腰椎左侧E. 幽门部可分为左侧较为扩大的幽门窦和右侧呈长管状的幽门管问题 20咽:A. 位于颈椎前方B. 上端附于颅底、下端于第7颈椎下缘平面续食管C. 是一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性管道D. 分为鼻咽、喉咽和口咽三部分E. 为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问题 21进食后,尤其高脂肪食物后:A. 胆囊收缩B. 胆囊舒张C. 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D. 肝胰壶腹括约肌收缩E. 胆汁排入十二指肠问题 22进出肝门的结构是:A. 肝固有动脉左、右支B. 肝门静脉左、右支C. 胆总管D. 左、右肝管E. 肝左、右静脉问题 23含有味蕾的舌乳头有:A. 舌扁桃体B. 菌状乳头C. 叶状乳头D. 丝状乳头E. 轮廓乳头问题 24齿状线:A. 由肛柱下端与肛瓣基部连成B. 位于肛门上方约1~1.5cmC. 为肛门内、外括约肌分界处D. 此线上方受内脏神经支配E. 下方的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问题 25直肠骶曲距肛门距离约为:A. 13~15cmB. 9~11cmC. 7~9cmD. 11~13cmE. 15~16cm问题 26肝的形态:A. 右侧纵沟后部有静脉韧带B. 左侧纵沟前部有镰状韧带C. 肝的膈面由冠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D. 肝的下面横沟后方是尾状叶E. 肝裸区与胰头相邻问题 27胃:A. 幽门窦和幽门管之间有幽门括约肌B. 分为胃底、胃体和幽门部C. 角切迹分隔幽门窦和幽门管D. 以上均不对E. 在中等充盈时,大部位于右季肋区问题 28其导管常合并而共同开口的腺体是:A. 腮 腺、下颌下腺、舌下腺B. 肝和胰,腮腺和下颌下腺C. 肝和胰,下颌下腺和舌下腺D. 肝、胰、腮腺E. 肝和胰,腮腺和舌下腺问题 29美克尔氏憩室一般常见于:A. 回肠末端的肠壁上B. 肠管任何部位C. 空回肠的分界处D. 距回肠末端约0.3~1.0cm范围的肠壁上E. 肠壁薄弱处问题 30关于食管狭窄的描述,正确的是:A. 第1狭窄在咽下部B. 第2狭窄在气管分叉处C. 第2狭窄位于与右主气管相交叉处D. 第3狭窄在穿过膈肌食管裂孔处E. 第3狭窄位于贲门处问题 31有三个牙根的牙是:A. 前磨牙B. 上颌磨牙C. 下颌磨牙D. 上颌第1前磨牙E. 尖牙问题 32腮腺导管开口于:A. 舌盲孔B. 下颌第 2 磨牙相对的颊黏膜C. 上颌第2磨牙相对的颊黏膜D. 舌下襞E. 舌下阜问题 33有关肝的位置描述中,错误的是:A. 上界与膈穹窿一致B. 成人肋弓下能触到肝,但不超过2cmC. 3岁以下儿童,肝下缘常低于右肋弓1.5~2.0cmD. 在右锁骨中线肝上界平第5肋E. 肝下缘居剑突下约3cm问题 34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作为特征性结构,通常存在于:A. 盲肠和结肠B. 所有肠管C. 大肠D. 直肠E. 小肠问题 35一侧收缩,伸舌时使舌尖偏向对侧的舌外肌是:A. 下颌舌骨肌B. 颏舌骨肌C. 舌横肌D. 颏舌肌E. 上、下纵肌问题 36舌背黏膜上,不含味蕾的乳头是:A. 以上均不含味蕾B. 菌状乳头C. 轮廓乳头D. 丝状乳头E. 叶状乳头问题 37咽鼓管咽口位于:A. 下鼻甲后端之后1cm处B. 上鼻甲后端之后1cm处C. 喉口的两则D. 中鼻甲后端之后1cm处E. 咽峡的两侧问题 38食管第二狭窄:A. 相当于胸骨角水平B. 距中切牙约15cmC. 右主支气管跨越其前方D. 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E. 距中切牙约40cm问题 39手术时寻找阑尾的最好方法是:A. 循结肠寻找B. 循阑尾动脉寻找C. 在盲肠处寻找D. 循回盲瓣寻找E. 循结肠带寻找问题 40下列对十二指肠描述中,错误的是:A. 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B. 降部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大乳头,为胆管开口C. 十二指肠悬肌将空肠曲固定于腹后壁D. 球部为溃疡的好产部位E. 除始、末两端外,均为腹膜外位问题 41胰头后方毗邻结构是:A. 右肾B. 胆总管C. 腹腔动脉D. 十二指肠降部E. 肠系膜上动、静脉问题 42关于大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门5部分B. 阑尾根部体表投影为麦氏点C. 均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D. 阑尾动脉行于阑尾系膜的游离缘E. 回盲瓣由回肠末端的环行肌增厚构成问题 43肝外胆道系统的结构包括:A. 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和胆总管,肝脏B. 左、右肝管,胆囊和胆囊管C. 左、右肝管,胆囊和胆囊管,胆总管D. 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和胆囊管,胆总管E. 左、右胆总管,肝总管,胆囊和胆囊管问题 44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于:A. 肝的胆囊窝处B. 右腹直肌外侧缘与右肋弓相交处C. 右侧肋弓中点D. 右锁骨中线与第7肋交界处E. 肝前缘胆囊切迹处问题 45胆囊三角:A. 由肝右管、胆囊管和肝尾状叶围成B. 由胆总管、门静脉和方叶围成C. 由左、右肝管和肝的脏面围成D. 由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肝脏面围成E. 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问题 46胃在中等充盈时,其位置为:A. 前壁全被肝掩盖B. 大部在腹上区、小部在左季肋区C. 大部在左季肋区、小部在腹上区D. 幽门平对第12胸椎高度E. 贲门平对第10胸椎高问题 47食管的第二个狭窄位于:A. 距中切牙约25cm处B. 气管杈水平C. 与左主支气管相交处D. 以上均对E. 相当于第4、5 胸椎椎间盘水平问题 48阑尾手术时寻找阑尾最可靠的方法是:A. 打开网膜囊找B. 沿结肠旁沟找C. 沿结肠带向盲肠端寻找D. 沿回肠动脉寻找E. 沿小肠系膜寻找问题 49肛瓣的边缘和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A. 肛窦B. 齿状线C. 肛梳D. 肛瓣线E. 肛白线问题 50不经过肝门的结构是:A. 肝固有动脉左、右支B. 左、右肝管C. 肝丛D. 肝左、右静脉E. 肝门静脉左、右支问题 51围成咽峡的结构是:A. 腭帆和舌根B. 两侧腭舌弓、腭咽弓、腭帆后缘和舌根C. 腭垂、腭舌弓、舌根D. 腭垂、腭舌弓和腭咽弓E. 两侧腭咽弓、腭帆后缘和舌根问题 52十二指肠悬韧带是:A. 十二指肠降部起始的标志B. 空肠起始部的标志C. 回肠起始部的标志D. 十二指肠起始部的标志E. 将十二指肠下曲连于膈右脚问题 53具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的肠管是:A. 盲肠和结肠B. 直肠和结肠C. 所有肠管D. 大肠E. 小肠问题 54咽鼓管咽口位于A. 下鼻甲后端之后约1cm处B. 中耳鼓室前壁C. 中鼻甲后端之后约1cm处D. 口咽的两侧壁上E. 上鼻甲后端之后约1cm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