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钟》实验数据
教科小学科学下《3.2、太阳钟》word教案(4)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2.太阳钟一、教材简析: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循着人类计量时间的技术发展史的轨迹,引领学生感受时间并对不同类型的计时器展开充分的探索。
本课的教材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探究时钟发明之前人类白天和夜间的计时方法,了解中外古人对一天的不同确定方法,感受古人伟大的聪明才智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加深认识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变化来测量时间,还会认识到一些有规律运动和变化的装置也可以计量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时器的计时准确性在不断提高。
二、教学背景:学生在五年级第一学期的时候已经仔细研究过影子的变化规律,他们知道同一个物体他的影子有长短、方向的变化,在白天,阳光下,同一个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并且已初步认识了日晷,而且学生已经认识时间单位“天、小时、分钟、秒”,已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水平式日晷、课件、太阳钟锤子、长钉子、木版、晷面记录纸教学流程利用太阳计时利用日影计时认识日晷与时辰制作“太阳钟”活动流程基础设计个性设计一、谈话导入1.谁能告诉老师,现在几点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钟表;根据上课铃声)2.如果我们没有钟表,也没有上课铃声,你还能知道时间吗?可以根据什么确定时间?(太阳、影子等)3.揭题:太阳钟。
(板书课题)二、用太阳来计时: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
(1)(课件出示图片和说明)请学生判断:日出,现在大约几点了?太阳在哪里?(东边)板书:东;艳阳高照,现在几点了?太阳在哪里?日落,现在大约几点了?太阳在哪里?(西边)板书:西。
《太阳钟》时间的测量

全球通用性
历史悠久
太阳钟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全球范围内均可使用。
太阳钟的历史可追溯至古代,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3
02
01
太阳钟在阴雨天或夜晚无法正常工作,其精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受天气影响
由于地球自转的不稳定性,太阳钟无法提供精确到秒的时间。
无法提供精确时间
太阳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校准,无法提供实时时间。
维护需求
02
机械钟表需要定期上弦、清洗和校准,而太阳钟则无需这些维护工作。
便携性
03
机械钟表相对较小,便于携带,而太阳钟则较大且重,不易移动。
手机除了时间显示外,还具备通讯、娱乐等多种功能,而太阳钟则专注于时间测量。
功能性
现代手机的时间通常通过网络自动校准,准确性较高。但与太阳钟相比,手机时间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网络延迟、时区设置等因素影响。
智能化计时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人类与机器之间的界限将逐渐模糊,计时方式也将更加人性化。
人类与机器的融合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时间测量标准需要统一,以实现更加高效的时间管理和协调。
时间测量标准的统一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无法提供实时时间
提高精度
通过改进计时方法和使用更精确的测量设备,提高太阳钟的精度。
智能化
将太阳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使用便利性。
多功能化
在计时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日期、天气、闹钟等实用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03
02
01
太阳钟与其他计时方式的比较
05
准确性
01
机械钟表在理想情况下可以非常准确,但实际使用中可能受到磨损、温度变化和重力影响,导致误差。太阳钟则通过天文观测校准,准确性较高。
科学课件《太阳钟》时间的测量

科学课件《太阳钟》时间的测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科学》教材第七章第五节《时间的测量》,详细内容涉及时间的概念、时间单位、太阳钟的制作与使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太阳钟进行时间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阳钟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时间的概念、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阳钟模型、计时器、多媒体设备。
学具:卡纸、剪刀、胶水、直尺、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关于时间测量的实例。
(2)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们没有现代计时工具,是如何测量时间的?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时间的概念,讲解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2)讲解太阳钟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展示太阳钟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太阳钟的结构。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太阳钟进行时间测量。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学具,让学生分组制作太阳钟。
(2)指导学生使用太阳钟进行时间测量,并记录数据。
5. 交流与讨论(5分钟)(1)邀请学生分享制作太阳钟的过程和心得。
(2)针对测量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可能出现的误差原因。
(2)强调时间的概念、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六、板书设计1. 时间概念、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2. 太阳钟原理、制作方法。
3. 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太阳钟的制作原理。
(2)运用太阳钟进行时间测量,记录数据并分析误差。
2. 答案:(1)太阳钟的制作原理: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根据影子的长度和方向来判断时间。
(2)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分析误差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太阳钟的制作和使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2)部分学生对时间单位换算掌握不够熟练,需加强练习。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第2课《太阳钟

《太阳钟》说课稿乐清市建设路小学叶小琴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第2课《太阳钟》。
下面,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学生、教学法及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课的认识和处理。
一.说教材:1.说教材分析:《太阳钟》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第二课,学生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总结出阳光下物体影子的角度变化是有规律的,总是自西向东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移动的角度是相同的。
2. 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3. 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难点: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
4. 说教学准备关于日晷计时的资料、立竿、制作太阳钟的套材(小组)。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和现象,但对一些相对动与静的物体观察不够,他们在上课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把他们的关注对象引导到课堂上来,对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科学的奥秘是很有益的。
三.说教法与学法教法: 本课采用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思考和学习。
学法: 学生学会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而且要思考、联想、想像,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讨论等探究活动,这些活动使探究问题更集中、更深入、更加接近科学,从而把学生导向科学探究,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和获得成果的喜悦。
四. 说教学程序(一)、引入:1、如今,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
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学生充分交流)2、揭题:太阳钟。
《太阳钟》时间的测量

《太阳钟》时间的测量汇报人:日期:•引言•太阳钟的原理•太阳钟的使用方法目录•太阳钟的历史与文化•太阳钟与其他计时方式的比较•总结与展望01引言《太阳钟》是一部关于时间测量的科普读物本书主要介绍了太阳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太阳来测量时间通过了解太阳钟的工作原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测量和计算主题介绍背景知识时间测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计时器越来越精确,但了解太阳钟的工作原理仍然具有重要意义02太阳钟的原理太阳钟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照射和地球自转来测量时间的装置。
定义通过太阳光照射和地球自转的规律,可以确定太阳钟的刻度和时间。
原理地球自转是太阳钟工作的基础,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
地球自转太阳光照射刻度划分太阳光照射到太阳钟的刻度上,通过刻度可以确定当前的时间。
太阳钟的刻度是根据地球自转的时间来划分的,每个刻度代表一定的时间间隔。
030201日晷是最古老的太阳钟之一,通过观察太阳光在日晷上的投影来确定时间。
日晷机械钟是利用机械原理来测量时间的,其中也包括利用太阳光照射来校准时间的机械钟。
机械钟电子表是利用电子技术来测量时间的,其中也包括利用GPS等卫星信号来校准时间的电子表。
电子表03太阳钟的使用方法观察太阳高度通过测量太阳光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可以确定当前太阳时间。
利用影子长度通过测量物体影子的长度,可以推算出太阳时间。
观察日影轨迹通过观察一天中日影的轨迹,可以确定太阳时间。
调整日历根据当前日期和标准日期之间的差异,调整太阳钟的日历。
调整指针根据当前太阳时间和标准时间之间的差异,调整太阳钟的指针。
调整时间差根据当地时区和标准时区之间的差异,调整太阳钟的时间差。
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到太阳钟,以免损坏内部结构。
避免阳光直射定期校准太阳钟,以确保其准确性。
定期校准在使用太阳钟时,应注意周围环境是否适宜,如避免在强风、雨雪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注意使用环境使用注意事项04太阳钟的历史与文化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规律,创造了各种形式的太阳钟,如日晷、水钟等。
第2课《太阳钟》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2课《太阳钟》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探寻人类计量时间发展史的轨迹的前提下,引领学生感受时间并对不同类型的计时器展开充分的探索。
本课的教材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探究时钟发明之前人类利用太阳来计时的方法,了解中外古人对一天的不同确定方法,感受古人伟大的聪明才智。
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理解太阳运动周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变化来测量时间,还会认识到一些有规律运动和变化的装置也可以计量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时器的准确性也在逐渐提高。
【学情分析】由于本节课安排了适量的历史知识,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使学生们积极主动的思考。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过程与方法: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二、探究新知(一)用太阳来计时:1.现代社会中,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生产等等都离不开对时间的准确把握,想一想:我们有哪些时间单位?提问:想一想,最早出现的两个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讲述:自然界有许多周期现象,如太阳从东升起后又从西边降落,经过一个黑夜之后又从东边升起。
古人最早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确定出一天后,慢慢地需要对一天的时间进行划分,那古人又是怎么划分一天的呢?阅读课本P52资料。
科学《太阳钟》教学设计及评析

科学《太阳钟》教学设计及评析这一段教学充分利用日晷这个教学工具,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观察提问的基础上,使得学生对日晷这一古老的计时工具,有了充分的认识。
同时,教师还适时地引入一些古代的计时名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下面是科学太阳钟教学设计及评析,一起来看看吧。
通过前一段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应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太阳钟。
教科书中的插图,画的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太阳钟,据说是牛顿小时候做的――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记下时间。
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多简单,多巧妙!教材还为我们展示了古代利用日影计时的两种日晷――“地平日晷和赤道日晷”。
左图是晷针倾斜的地平日晷,晷针与晷面的夹角是当地纬度值(此外,还有晷针与晷面垂直的地平日晷)。
右图是赤道式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与地面夹角为90º――当地纬度值;晷针与晷面垂直,上端指向天北极,下端指向天南极。
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年间就发明了这种日晷。
教材还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平躺式的钟表,实际上就是地平日晷的雏形,构造与日影仪相同,只是晷盘上有刻度。
使用时,晷盘平放在地上,故以此得名。
展示这三种太阳钟的用意在于使学生认识太阳钟的多样性,激发他们自己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太阳钟。
用太阳计时的方法多种多样,教材中还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有趣的手掌日晷。
它流传于民间,体现了人民的智慧。
使用方法是:面向南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枝笔,使笔与手掌垂直。
拇指关节对着正南。
影子落在手上的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所有的这些多种多样的计时工具,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计时方法,又反映了古代科学技术的杰出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对照当今的计时工具学生就可以大致了解到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从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本课为学生准备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等。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1:制作太阳钟

3.把做好的太阳钟东西同向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4.根据三角形纸板的投影,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
我们发现
三角形纸板的投影逐渐由西向东移动。
参考结论
我们可以根据太阳的移动制作时钟。
教师批改
教师签名:
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编号:5--1
( )年级( )班 第( )实验组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教材位置
第5页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制作简易太阳钟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能根据太阳的移动制作时钟。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器材
卡纸、指南针、钟表、硬纸板、胶水、量角器。
实验步骤
1.用量角器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标出东西向(参照课本第5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