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竞赛难题集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与答案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与答案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与答案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初中生而言,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参加化学竞赛考试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门学科,并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下是一组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考试。

试题1.已知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H2SO4,化合物B的化学式为H2CO3,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A. A是强酸,B是弱酸B. A是弱酸,B是强酸C. A和B都是强酸D. A和B都是弱酸2.如果要制备氯气,应该采用哪种方法?A. 在水中加入氯化钠B. 在水中加入氧气C. 在酸中加入氯化钠D. 在碱中加入氯化钠3.关于化学反应速率,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反比B. 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C. 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D. 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不确定4.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2H5OH,它是一种常见的酒精。

在氧气的存在下,它会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下列哪个反应方程是正确的?A. C2H5OH + 2O2 → CO2 + H2OB. C2H5OH + 3O2 → 2CO2 + 3H2OC. C2H5OH + O2 → CO2 + H2OD. C2H5OH + 4O2 → 2CO2 + 3H2O5.下列物质中,哪一个既可以是腐蚀性物质,又可以是碱性物质?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氨水答案1. A2. C3. B4. B5. C以上就是初中化学竞赛试题与答案的内容。

同学们日常学习中要认真学习化学基础理论,积极参与讨论,多做练习题,才能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顺利通过化学竞赛考试。

专题03身边的化学物质竞赛综合-30题真题专项训练(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专用)原卷版

专题03身边的化学物质竞赛综合-30题真题专项训练(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专用)原卷版

专题03 身边的化学物质竞赛综合一、单选题1.(2023春·江西吉安·九年级校考竞赛)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剩余的气体是A.CO2B.CO和H2C.N2D.CO2和N2 2.(2020秋·广东广州·九年级广州市第二中学校考竞赛)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肆虐全球,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成功抗疫。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方案提出:乙醚(CH3CH2OCH2CH3)、75%乙醇、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CHCl3)等均可有效消毒。

对于上述化学药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75%乙醇是乙醇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水溶液B.乙醚、乙醇、过氧乙酸、氯仿都是有机物C.NaClO中的氯元素化合为﹣1价D.CH3COOOH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3.16%3.(2023春·山东滨州·九年级统考竞赛)20℃时,将等质量不含结晶水的甲、乙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 中,甲一定是饱和溶液B.图2 中,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图3 中,M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D.图2 中,两溶液降温至30℃,甲一定会析出晶体,乙不会析出晶体4.(2023春·江西吉安·九年级校考竞赛)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问的关系如图。

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A .铁、镁B .锌、镁C .锌、铁D .铁、锌5.(2020春·山东聊城·九年级统考竞赛)“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

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含有70%的N 2,20%以上的2O 以及少量2CO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人造空气”的氮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B .可以利用Cu 与2O 反应,测定空气中2O 含量C .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D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6.(2023春·湖南郴州·九年级校考竞赛)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相应关系的有℃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盐酸中分别加入CuO 、Cu (OH )2至过量℃向一定质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粒至过量℃向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A .1个B .2个C .3个D .4个7.(2023春·江西吉安·九年级校考竞赛)有一包不纯的CaCO 3样品,其中只含有一种杂质,现取该样品5g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2.3gCO 2,则所混杂质可能是A .K 2CO 3B .Na 2CO 3C .MgCO 3D .KHCO 3二、多选题8.(2023春·山东滨州·九年级统考竞赛)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CaCO3和K2CO3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50g 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60.3g 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6.6gB.参与反应的HCl 质量为150gC.原混合固体中金属元素质量为7.9gD.发生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三、选择填充题9.(2023春·江西吉安·九年级校考竞赛)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_________四、填空题10.(2023春·江西吉安·九年级校考竞赛)按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并填空(1)A 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 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最新初中化学竞赛试题精选(有答案、多题型)全解

最新初中化学竞赛试题精选(有答案、多题型)全解

初中化学竞赛真题精选(一)1.(5分)某不纯的烧碱样品中含有Na2CO3 3.8%、Na2O 5.8%、NaOH 90.4%。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溶液100g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是多少克?2.(8分)由于地球的二氧化碳剧增,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4年底印度洋发生的大地震及海啸造成的惨剧使世人记忆犹新。

消除“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是广泛植树造林。

已知180g葡萄糖(C6H12O6)完全燃烧时放热2804kJ太阳每分钟对地球表面辐射能量为2.1J/cm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设光合作用时太阳能量利用率10%,每片树叶面积以10cm2计算,这样的树叶100片要合成1.8g葡萄糖。

问:(1)需光照多长时间?(2)若空气中含CO2质量分数为0.3%,需要标准状况下空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为1.29g/L)(3)若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g/L,问光合作用时除生成1.8g葡萄糖,还放出氧气多少升?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二)3.(8分)李同学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将铁钉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黑色粉末。

李同学对此黑色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几种猜测: ①Fe ②Fe 2O 3 ③Fe 3O 4 ④FeCl 3 ⑤数种物质的混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李同学的上述猜想中,不做实验就可排除的是 和 (填序号),理由是 ;你认为黑色粉末还可能是 ,理由是 。

(2)李同学将黑色粉末干燥后,用磁铁靠近,发现粉末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结论:黑色粉末一定是铁粉。

你认为李同学的结论对吗? ,理由是 。

4.(8分)先阅读下列短文,再回答下列问题:在酸性条件下,次氯酸钠(NaClO )、过氧化氢都有很强的氧化性,可将Fe 2+氧化为Fe 3+。

Mg(OH)2和Fe(0H)3在溶液中生成时呈胶状物或絮状物沉淀,而MgCO 3在水中煮沸可转变为Mg(OH)2。

初中化学难题集萃

初中化学难题集萃

初中化学难题集萃化学,这门学科以其独特的神秘感和实用性吸引着无数的好奇心。

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无疑是一门新的、有趣的科目。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许多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本文将针对初中化学的难题进行集萃,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1、酸碱中和问题酸碱中和问题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

许多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酸和碱在一起会发生反应,以及这个反应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解决方案: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关键在于理解酸和碱的离子性质。

酸中的氢离子可以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从而使得酸和碱都失去离子。

通过这种方式,酸和碱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

2、化学方程式配平问题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一种文字表述方式,而配平则是使这个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

然而,对于许多初中生来说,这个过程可能会变得非常困难。

解决方案:使用质量守恒定律是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关键。

每个化学反应都有一个特定的质量,反应前和反应后的质量是相同的。

通过保持质量守恒,可以正确地配平化学方程式。

3、物质鉴别问题在化学实验中,物质鉴别是一个常见的任务。

然而,有时候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使用各种化学试剂来鉴别不同的物质。

解决方案:物质鉴别的关键是了解各种试剂与不同物质之间的反应特性。

例如,某些试剂可能会与特定物质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或者产生特定的气体。

通过了解这些反应特性,可以有效地鉴别不同的物质。

总结:初中化学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通过深入理解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积极思考实践,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克服这些难题。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竞赛难题_合集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了解常见的危险源和风险控制方法,掌握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技能。

3、培养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责任心,做到“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氯化钠C. 空气D. 纯水答案:C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A.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B. 是否有能量变化C. 是否有颜色变化D. 是否有状态变化答案:A3. 以下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碳B. 氧C. 钠D. 硫答案:C4.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若反应物氧气的质量为32g,则生成的水的质量为:A. 36gB. 72gC. 108gD. 144g答案:A5.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氧化铜(CuO)B. 氯化钠(NaCl)C. 碳酸钙(CaCO3)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Fe3O4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不变。

答案:元素种类和质量总和3.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NaOH4. 常温下,水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H2O5. 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

答案:二氧化碳(CO2)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描述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现象。

答案:Fe + CuSO4 → FeSO4 + Cu。

反应现象是铁片逐渐溶解,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同时在铁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

2. 说明为什么在实验室制备氧气时,通常使用过氧化氢而不是高锰酸钾。

答案: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副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且操作简便;而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副产物是二氧化锰,可能会污染实验环境,且操作相对复杂。

3. 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并简述实验步骤。

答案: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实验步骤:将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混合,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ab类计算烧脑(初中化学竞赛典型题型)

ab类计算烧脑(初中化学竞赛典型题型)

ONE(9分)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可按下图流程进行:A.步骤Ⅰ通过一步反应即可实现B.步骤Ⅱ、Ⅲ、Ⅳ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纯氯化镁C.步骤Ⅴ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该流程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4种②该流程中采取的一种降低成本且减少污染的措施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碱式碳酸镁晶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式碳酸镁晶体可以表示为xMgCO3•yMg(OH)2•zH2O;②Mg(OH)2、MgCO3受热均能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③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等物质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反应和吸收均进行完全。

【进行实验】取23.3g碱式碳酸镁晶体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打开活塞K,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数据见下表)。

装置C的质量装置D的质量步骤③292.4g198.2g步骤⑥296.9g207.0g④关闭活塞K,点燃酒精灯,使碱式碳酸镁晶体完全分解。

⑤停止加热,同时打开活塞K,通入空气至恢复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数据见右表)。

【实验分析】TWO自然界存在着一种白云石的矿石,其化学式是xCaCO3•yMgCO3.(其中x、y为最小正整数比).以它为原料,可制取耐火材料等.(1)称取2.76g白云石,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冷却到室温,再称量固体质量为1.44g.试通过计算写出白云石的化学式.(2)若再称取2.76g白云石,研碎后与过量炭粉混合,放在特定仪器中隔绝空气强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白云石分解率为a(设白云石CaCO3、MgCO3同比分解),生成V L一氧化碳(密度为:1.25g/L).(已知CaO+3C 高温CaC2+CO;2MgO+5C高温Mg2C3+2CO)①试计算V为多少L?(用a代数式表示).②请在右图中画出V和a的关系图.THREE天然碱的组成可以用aNa2CO3•bNaHCO3•cH2O(a、b、c为整数)表示.现有3种不同的天然碱样品,分别进行如下实验以确定其化学式.(1)将质量为62.0g的样品A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在300℃下充分灼烧(Na2CO3不分解),固体质量减轻9.8g;另一份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59.1g.样品A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______.(2)将质量为4.71g的样品B溶于水,逐滴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有下表所示关系:盐酸质量/g 20 40 60 80气体质量/g 0 0.44 1.32 1.98[已知在盐酸不足时会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H2O]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样品B 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______.【交流讨论】(1)莫凡同学做出猜想Ⅰ的依据是他认为反应物Mg过量,作出猜想2的依据是他认为生成物MgCl2___.(2)从实验设计的角度讲,实验③的作用是___.【深入探究】该沉淀的物质组成【查阅资料】灰白色沉淀的成分为碱式氯化镁,它存在多种组成,化学式可表示为Mg x (OH)y Cl z•nH2O[即每份Mg x(OH)y Cl z结合了n份H2O],它受热分解可产生氧化镁、氯化氢和水.【实验Ⅲ】洗去沉淀表面杂质并室温晾干,取其7.07g,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待反应停止后,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4.00g,装置B的质量增加了2.34g.【问题讨论】(1)反应停止后,应继续通入N2一段时间,目的是___.(2)该沉淀中,镁、氯的离子个数比n(Mg2+):n(Cl-)=___.(3)若沉淀Mg x(OH)y Cl z•nH2O中,n=5,则X、Y、Z的数值依次为___.FIVE固体铵盐A、B的成分可能是(NH4)2SO4、NH4HSO4,或是两者的混合物.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要确定A和B的成分,并测定B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甲实验小组的同学取了数份相同质量的样品A溶于水,然后加入40%NaOH溶液(图中用氢氧化钠质量表示),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该气体经干燥后用足量浓硫酸完全吸收,浓硫酸增重的质量如图.分析该图象并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ab段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②样品A的成分是______,C点的数值是______.(2)乙实验小组的同学取了数份不同质量的样品B,测定方法与甲组同学大部分相同,不同的是,他们将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到50.00mLNaOH溶液中(含8.12gNaOH),测定结果如下:实验编号ⅠⅡⅢⅣ铵盐的质量(g)10.0020.0030.0050.00浓硫酸增加的质量(g)m m 1.360①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编号为______的实验中,氢氧化钠足量,铵盐中的铵根离子完全转化成气体.②计算B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两位小数)。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精选有答案、多题型)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精选有答案、多题型)

初中化学竞赛真题精选(一)1.(5分)某不纯的烧碱样品中含有Na2CO33.8%、Na2O5.8%、NaOH90.4%。

取M 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溶液100g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是多少克?2.(8分)由于地球的二氧化碳剧增,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4年底印度洋发生的大地震及海啸造成的惨剧使世人记忆犹新。

消除“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是广泛植树造林。

已知180g葡萄糖(C6H12O6)完全燃烧时放热2804kJ太阳每分钟对地球表面辐射能量为2.1J/cm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设光合作用时太阳能量利用率10%,每片树叶面积以10cm2计算,这样的树叶100片要合成1.8g葡萄糖。

问:(1)需光照多长时间?(2)若空气中含CO2质量分数为0.3%,需要标准状况下空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为1.29g/L)(3)若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g/L,问光合作用时除生成1.8g葡萄糖,还放出氧气多少升?(二)3.(8分)李同学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将铁钉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黑色粉末。

李同学对此黑色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几种猜测:①Fe②Fe2O3③Fe3O4④FeCl3⑤数种物质的混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李同学的上述猜想中,不做实验就可排除的是和(填序号),理由是;你认为黑色粉末还可能是,理由是。

(2)李同学将黑色粉末干燥后,用磁铁靠近,发现粉末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结论:黑色粉末一定是铁粉。

你认为李同学的结论对吗?,理由是。

4.(8分)先阅读下列短文,再回答下列问题:在酸性条件下,次氯酸钠(NaClO)、过氧化氢都有很强的氧化性,可将Fe2+氧化为Fe3+。

Mg(OH)2和Fe(0H)3在溶液中生成时呈胶状物或絮状物沉淀,而MgCO3在水中煮沸可转变为Mg(OH)2。

初中化学竞赛精彩试题精选有问题详解、多题型

初中化学竞赛精彩试题精选有问题详解、多题型

初中化学竞赛真题精选(一)1.(5分)某不纯的烧碱样品中含有Na2CO3 3.8%、Na2O 5.8%、NaOH 90.4%。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溶液100g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是多少克?2.(8分)由于地球的二氧化碳剧增,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4年底印度洋发生的大地震及海啸造成的惨剧使世人记忆犹新。

消除“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是广泛植树造林。

已知180g葡萄糖(C6H12O6)完全燃烧时放热2804kJ太阳每分钟对地球表面辐射能量为2.1J/cm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设光合作用时太阳能量利用率10%,每片树叶面积以10cm2计算,这样的树叶100片要合成1.8g葡萄糖。

问:(1)需光照多长时间?(2)若空气中含CO2质量分数为0.3%,需要标准状况下空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为1.29g/L)(3)若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g/L,问光合作用时除生成1.8g葡萄糖,还放出氧气多少升?文案大全文案大全(二)3.(8分)李同学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将铁钉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黑色粉末。

李同学对此黑色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几种猜测:①Fe ②Fe 2O 3 ③Fe 3O 4 ④FeCl 3 ⑤数种物质的混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李同学的上述猜想中,不做实验就可排除的是 和 (填序号),理由是 ;你认为黑色粉末还可能是 ,理由是 。

(2)李同学将黑色粉末干燥后,用磁铁靠近,发现粉末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结论:黑色粉末一定是铁粉。

你认为李同学的结论对吗? ,理由是 。

4.(8分)先阅读下列短文,再回答下列问题:在酸性条件下,次氯酸钠(NaClO )、过氧化氢都有很强的氧化性,可将Fe 2+氧化为Fe 3+。

Mg(OH)2和Fe(0H)3在溶液中生成时呈胶状物或絮状物沉淀,而MgCO 3在水中煮沸可转变为Mg(OH)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第四届初中生自然科学竞赛试题卷1.下列元素在常见化合物中,化合价变化最多的是A.铝B.氯C.镁D.氧2.生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固体残渣主要是A.铁B.硫酸亚铁C.熟铁D.碳3.实验测量人体内的一些体液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血浆:7.35~7.45B.唾液:6.6~7.1C.胃液:0.9~1.5D.乳汁:6.6~7.6光4.科学工作者从有机反应:RH+Cl2(气) RCl(液)+HCl(气)中受到启发,提出在农药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盐酸.试指出从上述反应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A.蒸馏B.活性炭吸收C.水(蒸气)洗分离D.升华5.青蛙冬眠时,呼吸的器官主要是A.静脉B.毛细血管C.鳃D.皮肤6.狼在美国西部原来是常见的一种动物,后来由于农场主为了安全而大量捕杀,于20世纪初基本灭绝。

1996年,美国从欧洲重新引进狼,并放生于荒野。

这主要是为了A.发展观光旅游业,吸引游客B.使本地的生态系统更加健康C.捕食那些对农业生产有害的动物D.防止草原鼠害7.在发生水灾的时候,农作物在被洪水淹没。

当洪水退去后,农民要“洗苗”,洗去作物上的泥沙。

这是主要为了A.防止作物受重压倒伏B.清除洪水带来的污染物C.保证气孔的通畅D .增强光照8.干蔗内部一条条“筋”是A.韧皮部B.木质部C.维管束D.形成层9.在气温是20O C 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当水银面经过“20”到“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B.沸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什么也不表示10.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沿斜面BA和CA分别拉到顶端A,若沿斜面的拉力F1=F2,则斜面两边的机械效率ηB 和ηC 的大小关系是A. ηB <ηCB. ηB =ηCC.ηB >ηCD.不能确定11.三个灯泡分别标有“3V、1.5W”、“6V、6W”、“12V、24W”,若将它们接入电源电压为9伏的电路中,发光亮度相同,且均未烧坏(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这三个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是A.串联B.并联C.串联或并联都可D.其它方式12.质量相等的石墨和足球烯(化学式C 60)所含质子数A.前者多B.相等C.后者多D.无法确定13.在实验室中用锌、氧化铜、稀硫酸做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1)ZnH 2 Cu ,(2) CuO CuSO 4 Cu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铜的质量相等,下列叙述符合实验结果的是: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B.消耗相同质量的锌C.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硫酸D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相同14.用止血带扎住上臂,则前臂的血管隆起,隆起的血管和使血管发生隆起的结构分别是A.动脉,动脉辫B.静脉,静脉辫C. 动脉,静脉辫D. 静脉,动脉辫15.某同学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B .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 稀硫酸 CuO 稀硫酸 ZnC .的温度都应当是0 O CD .都应当不浇水16.现代医学对近视的矫正有一种新的技术,就是通过对近视患者的角膜用激光进行适当的切削,来矫正视力。

这种对角膜进行切削的目的是A .缩短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B .改变晶状体过凸的状态C .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D .增强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17.如图所示,当开关S 断开和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之比是1:4,则电阻R 1与R 2之比是A .1:4B .4:1C .1:3D .2:318.如图所示,四粒玉米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能够萌发的是19.有一个绕地球赤道上空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日落1时后,可以在A 点正上方看到它。

则下图中能反映出该现象的图是(图中半圆表示地球,圆中的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20.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电阻(阻值均不大于10 ),连接在电路中,已知AB 两点间的电压是U ,通过A 点的电流为I ,且电压表内阻很大,电流表内阻很小可忽略,则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是A .U I 32,31B .U I 31,32 C .U I , D .U I 2,2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热量时,比热大的温度变化一定小B .1焦耳的热量可以使1克水温度升高4.2CC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时,热能也会增加D .一根锯条的温度升高,热能增加时,我们无法判断其增加热能的方法22.电阻R 1、R 2串联时总电阻为20欧,则并联时的总电阻为A.一定小于5欧 B .一定大于5欧小于10欧C.一定小于或等于5欧 D .一定小于10欧23.用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装满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和乙,甲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

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且ρ1<ρ2。

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若甲、乙两杯内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则A .m 甲<m 乙B .m 甲=m 乙C .m 甲>m 乙D .无法确定24.若将含有硫酸的硫酸镁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条件下,可以选用A.氨水B.氢氧化钠C.镁条D.硫酸镁25. 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实验事实是A.将红墨水滴入清水中B.从自来水制蒸馏水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氢气D.水电解得到氧气和氢气26.早在10世纪,我国就有医生在观察到某些患轻微病症的天花病人,只在脸部等部位出现较少的天花痘外,没有其他的症状。

于是他就将这种天花病人康复时所结的痘痂干燥减毒后碾成粉,并将这种粉吹到健康人的鼻内,使获得对天花的抵抗力,即所谓的种“人痘”。

这里的痘痂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A. 抗原,特异性免疫B. 抗原,人工免疫C. 抗体,人工免疫D. 抗体, 特异性免疫27.一定质量的K 2O 和Na 2O 混合物可恰当与其5倍质量的硫酸溶液完全反应,则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20.86%B.大于31.62%C.大于20.86%而小于31.62%D.无法确定28.下图表示5种动物在不同的外界温度状况下测得的体温变化情况,请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当外界温度是50O C 时,猫的体温也是50 O CB .在实验过程中,没有任何时候有两种动物具有相同的体温C .当外界温度达到50 O C 时,负鼠的体温将大约在猫和食蚁兽之间D .如果同样条件下测量一种变温动物的体温变化情况,其曲线将与蜥蜴的相似体温(o C )外界温度(O C ) 1020 3040 10 20 30 40 第28题图29.如图所示为“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时,某同学首先使发光点S、凸透镜L和光屏P的中心处在同一高度,然后当他把发光点S移到图示位置时(图中MN为光具座的标尺即刻度尺),发现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然后他再用一蜡烛S‘在图示位置取代发光点S。

如果使烛焰S’的象清晰地在光屏P上,以下几种操作中哪一种不能达到目的A.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向左移动适当距离B.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和光屏P不动,只将烛焰S’向左移动适当距离C.在图示位置时,保持烛焰S’和光屏P不动,只将透镜L向右移动适当距离D.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向右移动适当距离3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一螺线管,将开关闭合后,有一轻质小车,车上放一条形磁铁,以初速度v0朝螺线管运动,在小车靠近螺线管的过程中A.电流表中无电流通过,下车匀速运动B.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下车减速运动C.电流表中无电流通过,下车减速运动D.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下车加速运动31.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外籍华人科学家有位,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32.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从甲图中可见,120克D物质的体积是,从乙图中可见,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质的,其值为。

33.水银气压计挂斜了,测得的气压值将实际气压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质量为200千克的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若汽车的输出功率恒定,路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恒为车重的0.05倍,那么汽车开上坡度为0.01(坡路的高与长之比)的坡路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米/秒。

3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不同晶体,均匀加热,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热量的条件下,两种晶体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则单位质量的两种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比较,Q甲Q乙;液态甲的比热容液态乙的比热容。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6.下图表示温带地区某地由于地震而导致山崩地区的地形和一树木的年轮,,年轮总共有27圈,不稠密的年轮共有7圈。

根据所给的信息,推测山崩发生的时间距今大约年。

37.为使杭州西湖的水质彻底好转,在进行环湖截断污水、定期输送钱塘江水以更换湖水的同时,1999年开始,又进行湖底污泥疏浚工程,计划使西湖水深增加3m左右。

疏浚污泥对改善水质主要有2方面的好处,分别是:第36题图(1);(2)。

37.某同学在实验中将一直流电动机接到6伏的直流电源上,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动机不转,立即断开开关。

为查出原因,他将电动机与一阻值为5欧的电阻串联后接到原来的电源上,闭合开关后,电动机并没有转动,这时电流表读数为1安,检查发现电动机的轴被卡住了。

排除故障后,将电动机重新接到6伏的直流电源上带动负载转动,这时电流表读数也为1安,由此可知此时电动机做机械功的功率为瓦。

38.已知父亲的血型是A 型,将其血清滴载玻片上,再将其子的血稀释后,滴在同一载玻片上,结果发生凝集,请问儿子的血型可能是.39.在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实仍然是空瘪的,这主要是由于引起的,要减少空瘪情况,可以采用的方法.40.如图所示是果树上的一段枝条,只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果实,已经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割,那么,这两个果实是否能继续长大?,理由是.41.在20厘米3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随后逐渐加入少量稀盐酸,每加一次就测量一次通过的电流,如图是由测量中得到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和通过的电流的关系图线,则(1)在图线的P和Q点紫色石蕊试液各呈现什么颜色?,(2)正好中和时加入盐酸是厘米3.42.某同学研究硫酸亚铁受热分解反应时,作了两种假设:(1)假设它按KClO3受热分解方式来分解,则化学方程式是,(2)假设它按CaCO3受热分解方式来分解,则化学方程式是。

事实上由于FeO易被氧化,FeSO的分解产物是Fe2O3、SO2、SO3、分解温度为500O C 左右,则化学方程式是。

45.下表是6名学生的身高和身体质量的数据,请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5分)(2)以已知的数据和所做的曲线图,预测一个身高为160cm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kg,并在曲线图上注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