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种植规范
绿化种植规范【精】

1.《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管线从乔、灌木设计位置下部通过,其埋深大于1.5m。
2.《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管线从现状大树下部通过,地面不得开槽且埋深大于3m。
根据上部荷载,对管线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3.《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古树名木保护范围为单株树同时满足树冠垂直投影及其外侧5m宽和距树干基部外缘水平距离为胸径20倍以内。
4.《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设置保护加固设施。
5.《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内人力剪草机修剪的草坪坡度不应大于25%。
6.《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内普通草地的最适排水坡度为1.5-10%。
7.《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内运动草地的最适排水坡度为1%。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成片树林的观赏林缘线视距为林高的2倍以上。
8.《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集散场地种植设计的布置方式,应考虑交通安全视距和人流通行,场地内的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2.2m。
9.《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儿童游戏场的植物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乔木宜选用高大荫浓的种类,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游戏活动范围的50%。
10.《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儿童游戏场活动范围内灌木宜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种类,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1.8m。
11.《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大、中型汽车停车场的庇荫乔木枝下净空应大于4m。
12.《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小汽车停车场的庇荫乔木枝下净空应大于2.5m。
13.《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自行车停车场的庇荫乔木枝下净空应大于2.2m。
14.《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停车场内种植池宽度应大于1.5m,并应设置保护设施。
15.《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珍贵稀有的树木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16.《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新植乔木与地下热力管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为2m。
17.《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新植乔木与地下给排水管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为1.5m。
城市绿化规范公园和花园的植物种植要求

城市绿化规范公园和花园的植物种植要求城市绿化是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公园和花园作为城市绿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植物种植要求上有着特定的规范。
本文将从植物种植的选择性、布局要求以及养护提醒方面,详细介绍城市绿化规范公园和花园的植物种植要求。
一、植物选择性公园和花园的植物选择性是建立在其功能和美观性的基础上的。
首先,植物的选择应考虑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品种,以确保植物能够良好地生长和繁殖。
其次,为了满足公园和花园的美观性要求,植物的选择应注意形态特征、花期和色彩的搭配,以及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观赏价值。
此外,选择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如能够吸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和水质的植物,还能增加公园和花园的生态效益。
二、布局要求城市绿化公园和花园植物的布局要求是为了营造协调、和谐的环境氛围。
首先,植物的布局应根据公园和花园的功能定位进行规划,如休闲区、运动区、观赏区等,植物的种植要与功能区域相匹配。
其次,植物的高矮、密度和层次应选择适当,以形成层次感和立体感,使整个公园和花园景观更加丰富多样。
此外,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空间布局的需要,合理安排植物的间距和栽植密度,以避免拥挤或稀疏引起的视觉失衡。
三、养护提醒养护是公园和花园植物长期健康生长和美观景观维护的重要环节。
植物的养护提醒包括浇水、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首先,浇水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应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当地气候情况,适时适量地进行浇水,避免水浸土壤和过量浇水造成的植物根系病害。
其次,施肥是营养供应的重要手段,应选择适合植物需求的肥料,并根据植物生长阶段和季节进行合理施肥。
此外,定期修剪植物可以促进植物的分枝和增加观赏效果,防治病虫害是保持植物健康的重要措施,要根据植物的特点和季节合理进行病虫害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城市绿化规范公园和花园的植物种植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在植物的选择性、布局要求和养护提醒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践。
城市绿化规范要求及管理

城市绿化规范要求及管理城市绿化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规范城市绿化工作,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各地普遍制定了城市绿化规范要求,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设计、种植、养护和管理四个方面探讨城市绿化的规范要求及管理。
一、设计规范要求1. 绿化种植方案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土壤、气候、降水等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树种、花卉和灌木植物,打造多样化的植物景观。
同时,要根据不同地点的功能需求,合理设置景观绿地、花坛和草坪等元素,以满足市民的休闲和观赏需求。
2. 绿化项目布局绿化工程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遵循合理布局原则。
在主干道、公园广场、商业区等集中人流的地方,应增设绿地,减轻城市的压迫感。
同时,要保留并改造自然湖泊、河流和山体等绿色资源,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二、种植规范要求1. 植物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进行种植,以确保植物能够长期生存并发挥良好观赏效果。
同时,应注重引种和改良品种,引进更具抗逆性和景观效果的植物品种。
2. 种植密度不同植物种类应有合理的种植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影响生长发育。
大树和灌木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植物生长需求,保证树冠的成长和通风。
三、养护规范要求1. 养护管理计划制定绿化养护管理计划,确保每个片区的绿化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计划包括对绿化项目的巡检、清理、修剪和喷洒药剂等工作,以及对绿化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2. 定期养护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
同时,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如修剪机、浇水设备等,提高养护效率。
四、管理措施1. 绿化管理机构建立专业的绿化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绿化规范的实施和工程质量的评估。
同时,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形成绿化规范要求的共识,实现统一管理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2.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绿化热情。
组织绿化知识讲座、示范活动和义务植树等,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绿化的氛围。
总结城市绿化规范要求及管理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绿化种植相关设计规范

绿化种植相关设计规范绿化种植是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营造美化环境的效果,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增加自然的元素和空气质量。
为了确保绿化种植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一些设计规范和标准已经被制定出来。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绿化种植相关的设计规范。
首先,关于树木种植的规范包括: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在公共区域和城市街道上,树木之间的间距应足够宽,以确保树木的正常生长和根系的发育;选择具有良好形态和无病虫害的树种,并注意保护树木的树干和树冠;树木的栽植必须符合安全和稳定的要求,可以使用专业工具和草木胶水固定树木的位置。
其次,关于花草种植的规范包括: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花草品种;根据花草的特性,合理安排其位置,以实现良好的视觉效果;保证花草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和水分,适时浇水和施肥;定期修剪和清除花草的枯叶和枝条,以保持整洁和健康的外观。
此外,绿化种植的规范还包括对景观设计的要求: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活动方式,创造一个宜人和舒适的环境;景观设计应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相协调,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加入一些创新和具有特色的元素,如雕塑,水景,露天剧场等,以增加景观的吸引力和功能性。
另外,关于绿化养护的规范也非常重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绿化植物的健康状况,包括病虫害的防治和膳食矫正;保持绿化植物的整洁和干净,及时清除落叶和废弃物;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包括浇水、修剪、施肥和草地管理等,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最后,还有一些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绿化种植规范:避免使用对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农药和化肥;选择具有耐旱和耐寒能力的植物,以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在设计中合理使用雨水和废水,推广灌溉系统的应用;将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纳入景观设计和照明系统中,为绿化种植提供可持续的能源。
总结来说,绿化种植设计规范的制定可以确保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这些规范包括树木种植、花草种植、景观设计、绿化养护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最新种植设计规范

种植设计---国家规范一、种植设计一般规定第1.1.1条公园的绿化用地应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
建筑物的墙体、构筑物可布置垂直绿化。
第1.1.2条种植设计应以公园总体设计对植物组群类型及分布的要求为根据。
第1.1.3条植物种类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适应栽植地段立地条件的当地适生种类;二、林下植物应具有耐阴性,其根系发展不得影响乔木根系的生长;三、垂直绿化的攀缘植物依照墙体附着情况确定;四、具有相应抗性的种类;五、适应栽植地养护管理条件;六、改善栽植地条件后可以正常生长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种类。
第1.1.4条绿化用地的栽植土壤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栽植土层厚度符合附录四的数值,且无大面积不透水层;二、废弃物污染程度不致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三、酸碱度适宜;四、物理性质符合表6.1.4的规定;五、凡栽植土壤不符合以上各款规定者必须进行土壤改良。
第1.1.5条铺装场地内的树木其成年期的根系伸展范围,应采用透气性铺装。
第1.1.6条公园的灌溉设施应根据气候特点、地形、土质、植物配置和管理条件设置。
第1.1.7条乔木、灌木与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的距离,应符合附录二、三的规定。
第1.1.8条苗木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规定苗木的种名、规格和质量;二、根据苗木生长速度提出近、远期不同的景观要求,重要地段应兼顾近、远期景观,并提出过渡的措施;三、预测疏伐或间移的时期。
第1.1.9条树木的景观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郁闭度1、风景林地应符合表6.1.9的规定;2、风景林中各观赏单元应另行计算,丛植、群植近期郁闭度应大于0.5;带植近期郁闭度宜大于0.6。
二、观赏特征1、孤植树、树丛:选择观赏特征突出的树种,并确定其规格、分枝点高度、姿态等要求;与周围环境或树木之间应留有明显的空间;提出有特殊要求的养护管理方法。
2、树群:群内各层应能显露出其特征部分。
三、视距1、孤立树、树丛和树群至少有一处欣赏点,视距为观赏面宽度的1.5倍和高度的2倍;2、成片树林的观赏林缘线视距为林高的2倍以上。
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工程技术要求规范

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工程技术要求规范一、苗木选种要求1.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苗木品种,确保其生长状况良好;2.苗木的生长速度、枝干的坚韧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应达到相应的标准;3.苗木的成活率应较高,具有较好的抗逆能力。
二、苗木栽植要求1.栽植前,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改良,确保土壤疏松肥沃,保证苗木的生长环境;2.根据苗木的大小和树种特性确定适当的栽植孔深度和直径,并保证苗木立正栽植;3.栽植苗木时要注意保持苗木种植垂直,确保根系的均匀生长;4.在栽植完成后进行必要的固定,包括使用树桩、扎紧固定绳等;5.栽植后对苗木进行灌水,浇水量应充足,但不能造成积水。
三、苗木养护要求1.合理施肥,根据不同树种的营养需求和土壤情况进行施肥,保证苗木的生长健康;2.定期除草,保持苗木周围的地面清洁,并及时清除杂草;3.密切观察苗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苗木的病虫害问题;4.根据苗木的需要适时浇水,避免干旱或过度浇水;5.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必要的修剪和整形,保证苗木的形态美观。
四、苗木保护要求1.加强苗木的保护,防止苗木遭受人为破坏或盗窃;2.维护苗木周围的环境整洁,避免垃圾等对苗木造成污染;3.定期检查苗木的安全情况,如发现苗木松动、枯死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4.加强苗木的抗逆性训练,提高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逆能力;5.根据苗木的需要设置保护网、护栏等设施,确保苗木的安全。
五、苗木验收要求1.对苗木的形态、生长状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苗木的健康和品质;2.对苗木的种植工艺和技术要求进行检查,确保苗木栽种符合规范要求;3.对苗木的数量和规格进行核对,确保与合同约定一致;4.对苗木的成活率和根系生长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苗木能够顺利生长。
总结: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工程技术要求规范是保障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关键之一、本文通过对苗木选种、栽植、养护和保护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绿化苗木种植规范

绿化苗木种植规范二十条为了更好的规范绿化苗木种植工作,提高苗木种植成活率,特制定本规范:1、严格按照李总颁布的“绿化十不准”标准进行规范种植施工;2、苗木种植回填土严格执行“菜土60%+沙30%+泥炭土10%”的标准进行配合和回填;3、种植树穴的大小必须大于所种植的苗木泥球,并要求泥球居于树穴中央不触碰树穴侧壁,并能够保证有树穴内足够的空间进行回填土。
4、苗木种植严格控制高度,根据地形要求合理确定种植高度,严防积水现象发生;大型苗木种植原则上在地表就地起种培土,不挖坑。
采用杉木进行根部围合处理形成树圈。
5、新种植大型苗木种植完成后,要求土球覆土表面做成“酒酿坛”,以确保浇水能够灌透;6、所有大苗种植过程中,必须使用“生根粉”浇(撒)于泥球边缘;7、苗木种植回填土必须使用棍棒进行捣实,确保无空隙;8、所有大苗种植后即可完成支撑固定,待制成固定完成后方可进行浇水作业;9、苗木支撑桩要求不松动、不扭曲、并起到实际支撑作用,并且整洁美观。
10、大型苗木种植完成后根部必须进行树圈围合,树圈内培土要求达到馒头状,并且边缘要求低于杉木树圈3cm以上;11、杉木树圈要求杉木杆直立,围合圆整,无明显空隙,并采用铁丝在外圈进行2道以上加固;12、杉木树圈制作时,必须使用木板垫衬后方可使用大锤敲打,防止杉木杆顶部“开花”和破损;13、小型苗木、色带等种植时要求种植密度合适,不成堆、不稀拉;14、色块、色带、球类、绿篱等种植完成后及时作表层修剪,促其成型;15、大型苗木在种植前必须进行树干草绳缠绕,从泥球上部直至枝干分叉处止,但不少于2米的高度。
视不同树种的要求可适当作高度调整直至缠绕至分枝;16、大型苗木在种植前必须经过适当修剪,修剪必须严格按照“抽内枝,保外枝”的原则进行修剪,并保持树形不变进行抽稀修剪;17、浇水时注意水枪采用散射枪头进行浇水,不可使用直喷枪头;18、喷水不可直射土球表面,必须用散射状浇水,并注意不得冲垮根部培土。
绿化种植规范

1.《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管线从乔、灌木设计位置下部通过,其埋深大于 1.5 m。
2.《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管线从现状大树下部通过,地面不得开槽且埋深大于 3 m。
根据上部荷载,对管线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3.《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古树名木保护范围为单株树同时满足树冠垂直投影及其外侧 5 m宽和距树干基部外缘水平距离为胸径 20 倍以内。
4.《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设置保护加固设施。
5.《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内人力剪草机修剪的草坪坡度不应大于25 %。
6.《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内普通草地的最适排水坡度为 1.5-10 %。
7.《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内运动草地的最适排水坡度为 1 %。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成片树林的观赏林缘线视距为林高的 2 倍以上。
8.《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集散场地种植设计的布置方式,应考虑交通安全视距和人流通行,场地内的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 2.2 m。
9.《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儿童游戏场的植物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乔木宜选用高大荫浓的种类,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游戏活动范围的 50 %。
10.《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儿童游戏场活动范围内灌木宜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种类,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 1.8 m。
11.《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大、中型汽车停车场的庇荫乔木枝下净空应大于 4 m。
12.《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小汽车停车场的庇荫乔木枝下净空应大于 2.5 m。
13.《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自行车停车场的庇荫乔木枝下净空应大于 2.2 m。
14.《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停车场内种植池宽度应大于 1.5 m,并应设置保护设施。
15.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古树指树龄在 100 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珍贵稀有的树木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16.《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新植乔木与地下热力管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为 2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化种植规范1•《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管线从乔、灌木设计位置下部通过,其埋深大于1.5 m2•《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管线从现状大树下部通过,地面不得开槽且埋深大于3 m。
根据上部荷载,对管线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3•《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古树名木保护范围为单株树同时满足树冠垂直投影及其外侧 5 m宽和距树干基部外缘水平距离为胸径20倍以内。
4•《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设置保护加固设施。
5•《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内人力剪草机修剪的草坪坡度不应大于25 %。
6•《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内普通草地的最适排水坡度为1.5-10 %。
7•《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内运动草地的最适排水坡度为1 %。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成片树林的观赏林缘线视距为林高的2倍以上。
8•《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集散场地种植设计的布置方式,应考虑交通安全视距和人流通行,场地内的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2.2 m 9•《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儿童游戏场的植物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乔木宜选用高大荫浓的种类,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游戏活动范围的 50 %。
10.《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儿童游戏场活动范围内灌木宜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种类,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1.8 mo11・《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大、中型汽车停车场的庇荫乔木枝下净空应大于 4 m o12.《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小汽车停车场的庇荫乔木枝下净空应大于 2. 5 m o13.《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自行车停车场的庇荫乔木枝下净空应大于 2. 2 m o14.《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停车场内种植池宽度应大于1.5 m,并应设置保护设施。
15.《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古树指树龄在 100 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珍贵稀有的树木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16.《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新植乔木与地下热力管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为2 m o17.《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新植乔木与地下给排水管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为1.5 ID。
18.《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新植乔木与地下电力、通讯电缆管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为1.5m19.《城市绿地设计规范》中规定,城市绿地范围内原有树木宜保留、利用。
如因特殊需要在非正常移栽期移植,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成活,胸径在250 mm以上的慢长树种,应原地保留。
20.《城市绿地设计规范》中规定,在改造地形填挖土方时,应避让基地内的古树名木,并留足保护范围(树冠投影外3-8m ),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且不得随意更改树木根颈处的地形标高。
21•《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露地栽培花卉规定:一、二年生花卉,株高应为10~40cm冠径应为15~35cm,分枝不宜少于3~4个。
2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园林草本花卉和草坪地被种植必需的最低土层厚度为30 CR!23.《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园林小灌木种植必需的最低土层厚度为45 cm。
24•《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园林大灌木种植必需的最低土层厚度为60 cm。
25.《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浅根乔木种植必需的最低土层厚度为90 cm。
26.《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深根乔木种植必需的最低土层厚度为150 cm。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树高超过4m的常绿乔木移栽时所带土球直径不小于140 cm,种植穴深度不小于120 cm,种植穴直径不少于180 cm。
27.《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移栽胸径为8〜10 cm的落叶乔木,种植穴的深度应为80-90 cm28.《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裸根苗木必须当天种植,裸树苗木自起苗开始暴露时间不宜超过8h。
当天不能种植的苗木应进行假植。
29.《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在绿化施工中,带土球苗木需运输装车时,应按车辆行驶方向,将土球向前摆放整齐。
30.《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苗木种植前一般要进行修剪,下列树种中油松不宜修剪。
31•《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用作行道树的乔木,定干高度宜大于3 m,苗木种植前第一分枝点以下枝条应全部剪除,分枝点以上枝条酌情疏剪或短截,并应保持树冠原型。
3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苗木修剪直径2 cm以上大枝及粗根时,截口必须削平并涂防腐剂。
33.《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树木移栽种植时,根系必须舒展,填土应分层踏实,种植深度应与原种植线一致。
竹类种植深度可比原种植线深5 ~ 10cm。
34.《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种植裸根树木时,应将种植穴底填土呈半圆土堆,置入树木填土至1/3 时,应轻提树干使根系舒展,并充分接触土壤,随填土分层踏实35.《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种植胸径 5 cm 以上的乔木,应设支柱固定。
支柱应牢固,绑扎树木处应夹垫物,绑扎后的树干应保持直立。
36.《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移植胸径在20 cm 以上的落叶乔木和胸径在15 cm以上的常绿乔木,应属大树移植。
37.《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大树移植时必须按树木胸径的6-8倍挖掘或方形土台装箱。
38.《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屋顶绿化种植材料选择时不需要满足耐水湿。
39.《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竣工验收时间地被植物应在当年存活后,郁闭度达到80 %以上进行验收。
40.《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花坛种植的一、二年生花卉及观叶植物应在种植15 天后进行验收。
41.《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绿化工程验收时乔、灌木的成活率应达到95 %以上。
4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 1.5 m4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 m小于1.5 m4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道路分车绿带的乔木以及行道树树干中心至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 m。
4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至1.5米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 倍。
4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道路交叉口行道树绿带和交通岛绿地,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4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 r 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
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70 %。
49.《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
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 %, 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
5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
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 %广场,属于街旁绿地的一种,并作为城市公共绿地参与城市用地平设置架空线。
必须设置时,应保证架空线下有不小于9 m的树木生长空间。
架空线下配置的乔木应选择开放形树冠或耐修剪的树种。
5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通透式配置,是指绿地上配植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3m之间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
54.《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 。
5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电力电缆敷设外缘与乔木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1m5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低于2米的围墙至乔木中心最小距离为 1 m5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路灯杆柱至乔木中心最小距离为 2 m5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的规定,小型汽车为2.5 m59.《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中型汽车为 3.56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载货汽车为4.5 m。
6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树木与35〜110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 3.0 m6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电力、电信电缆至乔木中心的最小水平净距为 1 米。
6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规定,建筑物无窗的外墙至乔木中心的最小距离为 2 m64.《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规定,有窗的建筑物外墙与乔木中心的最小间距为 3 m。
65.《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规定,建筑物外墙与灌木中心的最小间距为 1.5 m。
.66.《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规定,2m高以下的围墙与乔木中心的最小间距为1 m67.《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对游憩用地生态容量的规定为:针叶林地允许2-3人/公顷,用地5000-3300 m2 /人。
68.《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对游憩用地生态容量的规定为:疏林草地允许20-25人/公顷,用地400-500 m/人。
69.《园林基本术语标准》规定,绿化覆盖面积城市中所有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70.《无障碍设计规范》中规定,行进盲道宜在距围墙、花台、绿化带、树池边缘250m 叶500mm 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