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源课程设计
如何做冷热源课程设计

如何做冷热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冷热源的基本概念,掌握冷热源的种类和特点。
2. 学生能描述冷热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了解其对环境的影响。
3. 学生能掌握冷热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物的冷热源需求,选择合适的冷热源系统。
2. 学生能运用设计原则,完成简单的冷热源系统设计,并进行合理性分析。
3.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冷热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冷热源系统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2.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关注我国冷热源行业的发展,激发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冷热源系统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学基础和建筑环境知识,但对冷热源系统的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绿色环保意识的工程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冷热源基础知识- 冷热源概念与分类- 冷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 冷热源设备性能参数2. 冷热源系统设计原理- 冷热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冷热源设备选型与配置- 系统运行调节与优化3. 冷热源系统设计方法- 冷热负荷计算- 冷热源系统形式选择- 系统设计步骤与案例分析4. 冷热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节能型冷热源技术- 冷热源系统在建筑节能中的贡献- 环境影响评价5. 冷热源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冷热源行业政策与发展趋势- 新型冷热源技术简介- 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冷热源基础知识第二周:冷热源系统设计原理第三周:冷热源系统设计方法第四周:冷热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第五周:冷热源行业发展趋势本教学内容基于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组织,旨在确保学生掌握冷热源系统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同时关注行业发展趋势。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说明书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建筑冷热源工程。
课程简介:建筑冷热源工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冷热源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将涵盖建筑冷热源系统的基本原理、设备选型、节能技术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冷热源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其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1. 理解建筑冷热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掌握建筑冷热源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维护技术;3. 熟悉建筑冷热源系统中常用设备的选型和使用;4. 了解建筑节能技术在冷热源工程中的应用;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建筑冷热源系统基础知识。
冷热源系统概述。
空调原理及系统组成。
制冷剂基础知识。
热泵技术原理。
第二部分,建筑冷热源系统设计与安装。
冷热负荷计算。
冷热源设备选型。
管道布局与安装。
设备调试与运行。
第三部分,建筑节能技术在冷热源工程中的应用。
高效设备选用。
节能控制策略。
可再生能源在冷热源系统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理论授课、实验演示、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对建筑冷热源系统的理论框架;实验演示和实践操作将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案例分析将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考核方式:学生的考核将包括平时表现、实验报告、课堂测试和期末考试。
其中,实验报告和课堂测试将主要考察学生对建筑冷热源工程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将全面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建筑冷热源工程领域的知识,掌握相关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冷热源课程设计代写

冷热源课程设计代写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冷热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冷热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2)掌握冷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点;(3)熟悉冷热源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冷热源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2)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安装、调试和维护冷热源设备;(3)能够查阅相关资料,撰写简单的技术论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冷热源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3)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注重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冷热源基本概念:介绍冷热源的定义、分类和性能,使学生了解冷热源在工程中的应用。
2.冷热源系统原理:讲解冷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制冷、制热和通风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
3.冷热源设备选型与安装:介绍常用冷热源设备的类型、结构及选型方法,讲解设备的安装工艺及注意事项。
4.冷热源系统维护与管理:讲解冷热源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5.节能与环保:强调节能环保在冷热源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冷热源技术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冷热源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和运行特点。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充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冷热源技术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冷热源课程设计

冷热源课程设计目录一.冷水机组与热泵的选择 (2)二.机房水系设计计算 (3)1、冷冻水系统的选型与计算 (3)2、冷却水系统的选型与计算 (5)3、热水系统的选型与计算 (7)三.膨胀水箱的配置与计算 (9)1、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9)2、膨胀水箱的选型 (9)四、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10)五、参考资料 (11)六、个人小结 (11)一、冷水机组与热泵的选择1、 空调冷热负荷:分别为:冷负荷196.32KW 热负荷114.52KW (空调总面积1636m 2) 2、当地可用的能源情况: 电:价格:0.5元/度3、 冷冻机房外冷冻水管网总阻力为0.1MPa4、制冷机组总装机容量196.32 x 1.1 = 216.0 KW5、设计拟采用2台开利30HK036 半封闭式活塞式制冷机组6、最大热负荷计算114.52x 1.1 = 126KW 7、拟采用型号 EWHII-2-135 功率(kw ) 135外形尺寸(m) 0.8 x 0.6 x 1.34 流量(m3/h ) 52进出口管径 DN80型号 开利30HK036名义制冷量(KW)116 台数 2外形尺寸(m ) 2.58*0.91*1.2电机功率(KW)30 冷冻水 (DN60) 水量(M3/h) 20 压降(Kpa) 44 冷却水 (DN60) 水量(M3/h) 25 压降(Kpa)268、冷热源机房布置平面图二、机房水系统设计计算1、冷冻水系统的选型和计算从机房平面图上可以看出,冷冻水供回水管路都由两段不同管径的管路组成。
L1=1270mm,L2=4400mm,L3=2840mm,L4=2580mm. L1管段直径D1=60mm, 管段流量V=20 m ³/h,v1=24DV⨯⨯π=1.96m/s. 取L2管段流速v2=1.5m/s,管段流量V=40 m ³/h,则D2=vV⨯⨯π4=0.097m,取D2公称直径为DN100.L3管段直径D3=100mm, 管段流量V=40 m ³/h,v3=24DV⨯⨯π=1.5m/s. 取L4管段流速v4=1.96m/s, 管段流量V=20m ³/h,则D4=vV⨯⨯π4=0.06m,取D4公称直径为DN60根据各段管径、流速查水管路计算图,计算各管段局部阻力如下:冷冻水管段局部阻力计算表管段 名称 个数 ξ Pj ∆(KPa )L1截止阀 1 2 4.6 900弯头2 0.4 L2四通 2 2 10.5 900弯头 7 1.4 截止阀3 6 L4截止阀 1 2 6.1900弯头 1 0.2 三通1 1 L3900弯头 1 0.2 2.5截止阀12各管段的沿程阻力和总阻力计算如下:冷冻水管段阻力汇总表管段管长(mm ) 直径(mm) 流速(m/s) 比摩阻 (Pa/m) 沿程阻力(KPa)局部阻力(KPa)总阻力(Kpa )L1 1270 60 1.96 562.52 0.71 4.6 5.31 L2 4400 100 1.5 188.10 0.83 10.5 11.33 L3 2840 100 1.5 562.52 1.60 2.5 4.10 L4 2580601.96188.100.496.16.59冷冻水压降为44 KPa ,冷冻机房外冷冻水管网总阻力为0.1MPa ,则最不利环路的总阻力△P=5.31+11.33+4.1+6.59+44+100=171.33 KPa根据H=β2Hmax ,取β2=1.1,则H=188.46KPa,即扬程H=19 m.根据Q=β1Qmax ,Qmax=20 m³/h,两台水泵并联工作时,β1=1.2,则Q=24 m³/h.拟采用IS65-50-125离心式清水泵型号IS65-50-125流量(m3/h)25扬程(m)20转数(r/min)2900效率(%)69汽蚀余量(m) 2.0轴功率(kw) 1.97电机功率(kw) 32、冷却水系统的选型和计算冷却塔的选型根据所选制冷机组的性能参数选择冷却塔,进出口温度为37℃→32℃,拟选用2台冷却塔,则单台冷却塔流量为25m³/h。
ist冷热源课程设计

ist冷热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ist冷热源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2. 学习并掌握ist冷热源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型与设计方法;3. 了解我国能源政策及节能减排要求,理解ist冷热源在建筑节能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ist冷热源的相关问题;2.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3. 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对ist冷热源系统进行模拟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ist冷热源技术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能源技术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节能减排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ist冷热源的基础知识,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工程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ist冷热源基础知识:包括ist冷热源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及其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ist冷热源概述2. ist冷热源的性能参数与选型:分析ist冷热源的主要性能参数,探讨不同场景下的选型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ist冷热源的性能与选型3. ist冷热源系统设计:学习ist冷热源系统设计原则,掌握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ist冷热源系统设计4. ist冷热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探讨ist冷热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及效果。
教材章节:第四章 ist冷热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5. ist冷热源系统模拟与优化:学习使用相关软件,对ist冷热源系统进行模拟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五章 ist冷热源系统模拟与优化6. 节能减排与环保:介绍我国能源政策,分析ist冷热源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设备教研室一、冷源设备选择1.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由于当前冷水机组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冷热量均能达到产品样本所列数值,另外,系统保温材料性能好,构造完善,冷损失少,因此,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以正确的空调负荷计算为准,可不作任何附加,避免所选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偏大,造成大马拉小车或机组闲置的情况。
对于管线较长的小区管网,则按具体情况确定。
2.冷水机组台数选择冷水机组台数选择应按工程大小,负荷变化规律及部分负荷运行的调节要求来确定。
当空气调节冷负荷大于528kw时不宜少于2台。
大工程台数也不宜过多。
为保证运转的安全可靠性,当小型工程仅设1台时,应选用调节性能优良、运行可靠的机型,如选择多台压缩机分路联控的机组,即多机头联控型机组。
3.冷水机组机型选择(1)水冷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机型宜按制冷量围,并经过性能价格比进行选择。
冷水机组机型冷量围(kw)参考价格(元/kcal/h)往复活塞式≤700 0.5~0.6螺杆式116~1758 0.6~0.7离心式≥1758 0.5~0.6(2)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以下规定。
水冷冷水机组机型额定制冷量(kw)性能系数(w/w)活塞式/涡旋式<528 3.8528~1163 4.0>1163 4.2螺杆式<528 4.10528~1163 4.30>1163 4.60离心式<528 4.40528~1163 4.70>1163 5.104.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和耗功率(1)冷水机组铭牌上的制冷量和耗功率,或样本技术性能表中的制冷量和耗功率是机组名义工况下的制冷量和耗功率,只能作冷水机组初选时参考。
冷水机组在设计工况或使用工况下的制冷量和耗功率应根据设计工况或使用工况(主要指冷水出水温度、冷却水进水温度。
)按机组变工况性能表、变工况性能曲线或变工况性能修正系数来确定。
冷热源课程设计空气源

冷热源课程设计空气源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空气源热泵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在冷热源中的应用;2. 使学生了解空气源热泵的优缺点,及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意义;3. 帮助学生掌握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空气源热泵进行能量转换的计算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空气源热泵系统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空气源热泵设备的调试和维护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知识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技能方面,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空气源热泵基本原理:讲解热泵的定义、工作原理,以及空气源热泵在冷热源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热泵技术及其在冷热源中的应用”- 内容:热泵原理、空气源热泵的运行模式、节能环保特性。
2. 空气源热泵系统组成:介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 教材章节:第四章“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设备”- 内容: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 空气源热泵能效计算:教授空气源热泵的能量转换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教材章节:第五章“热泵系统的能效分析与计算”- 内容:能效比、性能系数、制热和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4.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空气源热泵系统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六章“热泵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内容:案例解析、故障排查、系统优化。
西安冷热源课程设计

西安冷热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西安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冷热源需求的影响。
2. 学生能掌握至少两种自然界冷热源的转换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概述常见的人造冷热源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和评价不同冷热源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及可持续性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活用冷热源转换系统,并进行模拟实验。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并展示探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能源科学研究的兴趣,认识到能源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学习冷热源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树立节能减排的责任感。
3.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发展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探究与实践课程,结合西安地区气候特色,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的年级,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性与互动性。
教学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思考,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每位学生参与,确保学习成果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西安气候特点分析:结合地理课本,介绍西安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及其对冷热源需求的影响。
- 教材章节:地理教材第三章“我国气候特点”2. 自然界冷热源转换原理及应用:- 教材章节:物理教材第七章“能量转换”第2节“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 内容:地热能、太阳能的转换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3. 人造冷热源设备原理及其环境影响:- 教材章节:物理教材第七章“能量转换”第3节“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 内容:空调、暖气、热水器等常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能效比、环境影响4. 冷热源效率及可持续性分析:- 教材章节:科学探究教材第二章“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内容:比较不同冷热源的优缺点,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及可持续性5. 生活用冷热源转换系统设计:- 教材章节:科学探究教材第四章“设计与制作”- 内容:设计简单的生活用冷热源转换系统,并进行模拟实验6. 数据收集与处理:- 教材章节:数学教材第五章“数据处理”- 内容:小组合作收集实验数据,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本课程共计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题目: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7月14日目录1.设计原始资料………………………………………………...............22.冷源方案确定……………………………………………………….32.1方案一…………………………………………………………….....32.2 方案二…………………………………………………………….....62.3 方案三…………………………………………………………….....72.4 方案四………………………………………………………….......82.5 技术性分析...................................................................10 2.6 经济性分析.. (12)3.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12 3.1分水器和集水器的用途与构造......................................... (12)3.2分水器和集水器的尺寸……………………………………...........14 3.2.1 分水器的选型计算……………………………………………....143.2.2 集水器的选型计算 (15)4. 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154.1 膨胀水箱的作用于构造…………………………………………….....154.2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16)4.3 膨胀水箱的选型 (17)5.冷冻水系统的设备选型和计算……………………………………....185.1冷冻水泵的选型和计算……………………………………………..185.1.1 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18)5.1.1 水泵型号的确定...........................................................................206.冷却水系统的设备选型和计算 (21)6.1冷却塔的选型计算………………………………………...216.2 冷却水泵的选型计算……………………………………………...217.参考资料……………………………………………………………..258.个人小结…………………………………………………………......261、原始资料1、空调冷负荷:2.8MW(空调总面积20000m2)2、当地可用的能源情况:电:价格: 1.7元/度天然气:价格:2.5元/m3;热值:33.45MJ/m3;蒸汽:价格:180元/吨;蒸汽压力为:0.8MPa燃油:价格: 2.76元/升;低位发热量均为:42840kJ/kg3、冷冻机房外冷冻水管网总阻力0.40MPa4、土建资料制冷机房建筑平面图(见附图),其中水冷式冷水机组冷却塔高度为:25m2、冷源方案的确定应符合《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对冷源的一般规定。
2.1 方案一:冷源:电能→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类型:涡旋式螺杆式离心式下表是以上几种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比较:综上所述,离心式机组更优。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8.2.2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根据计算的空调系统冷负荷值直接选定,不另作附加;在设计条件下,当机组的规格不能符合计算冷负荷的要求时,所选择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与计算冷负荷的比值不得超过1.1。
结论:采用开利的型号为19RX3132347CNS的离心式冷水机组表1 开利19R X3132347C NS 离心式冷水机组性能参数1)固定费用设备初投资:2⨯61=122(万元)安装费用:25%⨯122=30.5 (万元) 系统总投资费用L=122+30.5=152.5 (万元) 银行年利率i =5.41% 使用年限n=20年1)1()1(1-++⨯=nni i i L L =12.66万元 式中:1L —每年系统折旧费用L —系统总投资费用,包括设备初投资和安装费用i —银行年利率2)年度使用费用设备额定供冷功率为268K W,台数2台,电费1.7元/度,供冷月为6-9月份,按照每天24小时供冷计算年度运行费用=单台供冷功率⨯台数⨯时间⨯电费=268⨯2⨯122⨯24⨯1.7型号 19RX3132347CN S制冷量(KW)1406 台数 2 单价(万元) 61 电机功率(K W)268 冷冻水水量(M 3/h ) 242 压降(Kpa)104.3 冷却水水量(M3/h ) 290 压降(Kpa)85.8=266.80万元3)设备年度费用设备年度费用=固定费用+年度使用费用=12.66+266.80=279.46万元2.2 方案二:冷热源:蒸汽→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形式:单效机组XZ双效机组SXZ热水机组RXZ下表是以上三种形式的比较:根据当地能源的供给情况:蒸汽压力:0.8Mpa,应选用双效机组。
结论:采用远大BS125的蒸汽机表2 远大BS125蒸汽机的性能参数型号BS125制冷量(KW) 1454台数2单价(万元) 75蒸汽耗量(Kg/h)1553冷水量(M3/h) 179 压降(Kpa) 30冻水 接管直径(DN)200冷却水 水量(M3/h ) 305 压降(Kp a)50接管直径(DN)2501)固定费用设备初投资:2⨯75=150(万元) 安装费用:25%⨯150=37.5(万元)系统总投资费用L=150+37.5=187.5(万元) 银行年利率i =5.41% 使用年限n=20年1)1()1(1-++⨯=n ni i i L L =15.56万元 2)年度使用费用单台设备蒸汽耗量为1553kg/h ,台数2台,蒸汽价格为180元/吨,供冷月为6-9月份,按照每天24小时供冷计算年度运行费用=蒸汽耗量⨯台数⨯时间⨯单价=1.553⨯2⨯180⨯122⨯24=164万元3)设备年度费用设备年度费用=固定费用+年度使用费用=15.56+164=179.56万元2.3 方案三:冷热源:燃油 → 燃油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采用开利的16D N040直燃型吸收式冷温水水机组表3 开利16DN 040直燃型吸收式冷温水水机组性能参数 型号 16D N040 制冷量(KW)1407台数 2 单价(万元) 73 轻油耗量(K g/h) 104 低位热值(KJ /Kg) 43472 冷冻水 水量(M 3/h ) 242 压降(Kpa) 51 接管直径(DN) 150 冷却水 水量(M 3/h) 366 压降(Kpa) 78 接管直径(DN)2001)固定费用设备初投资:2⨯73=146(万元) 安装费用:25%⨯146=36.5(万元)系统总投资费用L =146+36.5=182.5 (万元) 银行年利率i =5.41% 使用年限n=20年1)1()1(1-++⨯=n ni i i L L =15.15万元 2)年度使用费用单台设备轻油耗量为101kg/h,台数2台,轻油密度为0.84公斤/升,低位发热量为42840K J/Kg,轻油价格为2.76元/升,供冷月为6-9月份,按照每天24小时供冷。
计算年度运行费用=轻油耗量⨯台数⨯时间⨯单价=2⨯122⨯24⨯84.04284043472104⨯⨯⨯2.76=203万元3)设备年度费用设备年度费用=固定费用+年度使用费用=15.15+203=218.15万元2.4 方案四:冷热源:天然气 → 燃气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采用开利的16DN 040直燃型吸收式冷温水水机组表4 开利16D N040直燃型吸收式冷温水水机组性能参数 型号 16DN040 制冷量(K W)1407 台数 2 单价(万元) 73 天然气耗量(Nm3/h) 98 低位热值(KJ /Nm3)) 45980 冷冻水 水量(M3/h) 242 压降(Kp a) 51 接管直径(DN) 150 冷却水水量(M 3/h) 366 压降(Kpa) 78 接管直径(DN)2001)固定费用设备初投资:2⨯73=146(万元) 安装费用:25%⨯146=36.5(万元)系统总投资费用L=146+36.5=182.5 (万元) 银行年利率i =5.41% 使用年限n =20年1)1()1(1-++⨯=n ni i i L L =15.15万元 2)年度使用费用单台设备天然气耗量为98Nm3/h ,台数2台,天然气价格为2.5元/m3,热值为33.45M J/m 3,供冷月为6-9月份,按照每天24小时供冷计算年度运行费用=轻油耗量⨯台数⨯时间⨯单价=2⨯122⨯24⨯334504598098⨯⨯2.5=197万元 3)设备年度费用设备年度费用=固定费用+年度使用费用=15.15+197=212.15万元2.5 技术性分析 方案一:离心式冷水机组的特点如下: a.优点:①叶轮转速高,输气量大,单机容量大;②易损件少,工作可靠,结构紧凑,运转平稳,振动小,噪声低;③单位制冷量重量指标小;④制冷剂中不混有润滑油,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传热性能好;⑤EER 值高,理论值可达6.99;⑥调节方便,在10%-100%内可无级调节。
b.缺点:①单级压缩机在低负荷时会出现“喘振”现象,在满负荷运转平稳;②对材料强度,加工精度和制造质量要求严格;③当运行工况偏离设计工况时效率下降较快,制冷量随蒸发温度降低而减少幅度比活塞式快;④离心负压系统,外气易侵入,有产生化学变化腐蚀管路的危险方案二:双效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其与单效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不同之处是装有高压和低压两个发生器,高温与低温两个溶液交换器和凝水换热器。
高压发生器用0.25-0.8Mpa(表)饱和蒸汽、150-200摄氏度高温热水加热,称为蒸汽双效、热水双效。
由于热源温度高,可在高压发生器中产生压力较高的冷剂蒸汽,再用作低压发生器的热源,有双重节省能源的效果。
根据计算和实测表明,双效机组的加热量约为单效机组的1/2-2/3,冷凝器的热负荷约为1/2,热力系数可以提高到1-1.2(单效机组约0.7左右)。
双效机组中重要的是维持高压发生器中的压力在大气压下运转,以确保机组的安全。
因此,所需的冷却水量较单效机组大。
此外双效机组造价高,溴化锂溶液冲注量大,初始投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