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饲养学教案

合集下载

《家畜育种学教案》

《家畜育种学教案》

《家畜育种学教案》章节一:家畜育种学概述1. 学习目标:了解家畜育种学的定义、意义和研究内容。

2.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3. 教学内容:a. 家畜育种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家畜育种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c. 家畜育种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章节二:家畜遗传学基础1. 学习目标:掌握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遗传规律。

2.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

3. 教学内容:a. 遗传学基本概念和遗传物质的传递b. 遗传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规律c. 遗传变异的类型和作用章节三:家畜育种方法1. 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家畜育种的基本方法和新技术。

2.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3. 教学内容:a. 选择育种:选择原理和选择方法b. 杂交育种:杂交原理和杂交方法c. 后代改良育种:改良原理和改良方法d. 分子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编辑技术章节四:家畜育种计划和程序1. 学习目标:学会设计和实施家畜育种计划。

2.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3. 教学内容:a. 育种目标的确定b. 育种资源的调查和评估c. 育种计划的设计和实施d. 育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章节五:家畜育种实践1. 学习目标:掌握家畜育种实践的基本技能。

2.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案例分析。

3. 教学内容:a. 选种和选配:选种原则和选配方法b. 后代测定和性能评估: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测定和评估c. 育种记录和数据管理:育种记录的填写和整理、数据统计和分析d. 育种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章节六:家畜遗传资源的评价与保护1. 学习目标:理解家畜遗传资源的评价方法和保护措施。

2.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3. 教学内容:a. 家畜遗传资源的评价:遗传多样性评价、遗传适应性评价b. 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种质资源库建设c. 遗传资源的合理利用:遗传资源的选择利用、遗传资源的创新利用章节七:家畜育种实例分析1. 学习目标: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家畜育种的基本流程和成果评价。

家畜饲养技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家畜饲养技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家畜饲养技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引言
该课程为农业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家畜饲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家畜饲养业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课程目标
- 掌握家畜饲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研究家畜饲养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先进技术
- 熟悉家畜饲养行业的相关政策和标准
教学内容
第一章家畜饲养的基础知识
- 家畜饲养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家畜生物学基础知识
- 家畜养殖环境与设施
第二章家畜饲养的管理技术
- 养殖技术与品种选育
- 饲料与饲养管理
- 疾病防治与动物卫生
第三章家畜饲养的经济效益分析
- 家畜饲养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 家畜饲养管理的成本核算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地考察和操作实验相结合,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讨论与互动相结合,注重学生参与和思考
考核方式
- 考勤、课堂表现占30%
- 作业与实验成绩占40%
- 期末考试占30%
教材
- 《家畜饲养学》
- 《家畜疾病学》
参考资料
- 《现代养猪技术》
- 《畜禽生殖与繁殖技术》。

畜牧业养殖教学设计方案

畜牧业养殖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畜牧业养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

2. 使学生掌握畜牧业养殖的基本技术,包括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

3. 培养学生具备畜牧业养殖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增强学生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认识和关注,激发学生为我国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畜牧业养殖概述- 畜牧业养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标准2. 畜牧业养殖技术- 饲料配制:饲料种类、营养成分、饲料加工技术等- 饲养管理:畜禽舍建设、饲养密度、饲养环境控制等- 疫病防治:疫病种类、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3. 畜牧业养殖实践操作- 饲料配制与调配- 畜禽舍建设与维护- 饲养管理操作- 疫病防治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畜牧业养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技术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畜牧业养殖的实际情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习操作,使学生掌握畜牧业养殖的实践技能。

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编写教案。

- 学生预习课程内容,了解畜牧业养殖的基本知识。

2. 课堂讲授- 教师系统讲解畜牧业养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技术等理论知识。

-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案例分析- 教师选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实践操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习操作。

-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实践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5. 课后总结-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 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

畜牧养殖技术教案

畜牧养殖技术教案

畜牧养殖技术教案一、引言畜牧养殖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介绍畜牧养殖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畜牧养殖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2.掌握常见畜牧养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培养学生运用畜牧养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畜牧养殖技术概述1.1 定义和分类1.2 发展历程1.3 现状和问题2.畜牧养殖技术的基本原理2.1 畜禽饲养管理原理2.2 畜禽疾病防控原理2.3 畜禽繁殖与育种原理3.常见畜牧养殖技术3.1 饲料配制技术3.2 畜禽舍设与管理技术3.3 畜禽疾病防控技术3.4 畜禽繁殖与育种技术四、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和实践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畜牧养殖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2.介绍畜牧养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3.详细讲解常见畜牧养殖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操作过程;4.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摩和实践操作,培养实际应用能力;5.总结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答疑。

六、教学评估通过期中考试、实验操作评估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畜牧养殖技术的掌握情况和问题,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七、教学资源1.教材:《畜牧养殖技术手册》;2.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学内容,展示相关图片和示范视频;3.实验室设备和工具:提供实践操作的场所和所需设备、工具。

八、教学拓展1.鼓励学生参加畜牧养殖技术实践竞赛,提升能力;2.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养殖场,了解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3.推荐学生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拓宽知识面和专业视野。

九、结语本教案旨在系统介绍畜牧养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实施,能够使学生掌握畜牧养殖技术,并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自如,取得更好的效益和发展。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五篇材料)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五篇材料)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五篇材料)第一篇: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一、职业道德;二、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三、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护;四、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养牛关键技术》第一章选种关键技术第一节牛的品种第二节肉牛选种关键技术第三节奶牛选种关键技术第四节牦牛选种关键技术第二章牛的繁殖关键技术第一节牛的生殖生理特性第二节牛的配种关键技术第三节提高母牛繁殖力的关键技术第四节牛的繁殖新技术犊第三章杂交利用关键技术第一节杂种优势第二节杂交方法第三节杂交牛生产体系第四章牛的营养与饲料加工第一节牛的营养需要第二节饲料的加工第三节饲料添加剂及应用第五章牛舍设计与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第一节养牛场地选择和牛场布局第二节牛舍设计关键技术第三节牛舍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第六章牛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第一节成年母牛饲养管理第二节犊牛的饲养管理第三节育成牛饲养管理第四节种公牛的饲养管理第五节育肥牛的饲养管理第七章牛常见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第一节常见传染病防治第二节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第三节牛常见病防治第四节消毒技术第五节疯牛病及其防范大名县职教中心第二篇:家畜饲养教学大纲家畜饲养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家畜饲养学是一门基础理论知识性强,实践应用价值高的学科。

是在生理生化学习基础上,通过讲授与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正确认识动物营养的基本原理;掌握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了解各种饲料;掌握动物营养需要的研究方法及需要特点,掌握日粮配合的方法及配合饲料的一般知识,并通过实验教学是使学生掌握饲料分析的基本技能。

为学习饲养各论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阐述动物营养学原理,阐述饲料种类、营养特点、如何科学利用饲料,阐述动物对饲料营养的需要量、饲养标准及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方法,阐述饲料化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饲料种类来源及其营养价值,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检验的方法,针对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科学而又经济地用各种饲料组成饲粮;为饲料工业提供配合饲料的科学配方;掌握适于不同生产情况下的动物饲养的一般要求和原则。

《养猪》教案--种猪生产(精选5篇)

《养猪》教案--种猪生产(精选5篇)

《养猪》教案--种猪生产(精选5篇)第一篇:《养猪》教案--种猪生产第三节:种猪生产目的:掌握种公猪和种母猪的饲养管理重点:种公猪和种母猪的选择、饲养及管理技术难点:掌握猪的一般饲养管理原则,不同生理阶段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方法:讲授、自由讨论、实践课时:10 过程:引入:种公猪和种母猪是用来做繁殖后代的亲本,在生产上一般数量较少,但要求的质量却很高。

俗话说”母好好一窝,公好好一坡”这充分说明了种猪的作用巨大。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目的:饲养种公猪的目的是使种公猪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及具有较强的配种能力,即精力充沛,性欲旺盛,能产生量多优质的精液,提高母猪受胎率,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仔猪。

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头公猪一年可配母猪40~60头。

繁殖仔猪500~600头或更多;如采用人工受精技术,一头公猪一年可配母猪600~1000头或更多,繁殖仔猪6000~10000头或更多。

俗话说:“母好好一窝,公好好一坡。

”这充分说明了公猪的作用巨大。

因此,对种公猪必须进行科学饲养管理与合理利用,使“营养、运动与利用”三者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充分发挥种公猪的种用价值。

(一)种公猪的选择种公猪要求具有良好的繁殖力,产肉能力和健康的体质,所以必须从具有完整的育种资料、饲养管理环境好、卫生防疫规范的种猪场引进,以防其遗传性能不稳定和有疾病的潜在威胁,;其次,再挑选的公猪必须具有雄相,身体健康,体质紧凑背腰稍短而深广,后躯充实,四肢强健粗大,睾丸发育良好。

患有疝气,单睾和包皮积尿的公猪不宜做种猪用。

总之,优良的种公猪应具备两个最基本的能力:一是要有产生优良精子的能力,二是要有旺盛的性欲,二者缺一不可。

(二)种公猪的饲养为使种公猪保持良好的种用膘情——中上等膘,健康结实,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生产能量多,质优的精液,应进行科学的饲养。

1.种公猪的生理特点(1)射精量大一次约250毫升(2)交配时间长一般为5~10分钟(3)精液组成精子占2%~5%水分约占97% 2.营养需要首先应供给种公猪适当的能量,但能量也不可供应过多,否则,导致公猪体质过肥,对其繁殖性能极度不利。

家畜养殖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家畜养殖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目标:1. 了解家畜养殖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发展趋势。

2. 掌握家畜养殖的基本技术,包括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疾病防治等。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家畜养殖的兴趣。

教学对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实验室、养殖场3. 相关书籍、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家畜养殖的重要性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学生分组讨论:家畜养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1. 家畜养殖的基本概念及意义2. 家畜养殖的发展趋势3. 家畜养殖的分类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家畜养殖对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促进作用。

2. 教师总结各组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新课讲授1. 家畜饲养管理技术a. 饲料的选择与搭配b. 饲养环境的调控c. 家畜饲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 家畜繁殖育种技术a. 家畜繁殖的基本原理b. 家畜育种的方法c. 家畜繁殖育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家畜饲养管理水平。

2. 教师总结各组讨论成果。

第三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实验操作1. 家畜饲养管理实验a. 饲料的选择与搭配实验b. 饲养环境调控实验2. 家畜繁殖育种实验a. 家畜繁殖原理实验b. 家畜育种方法实验三、实验总结1. 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教师点评实验过程,指出不足之处。

第四课时一、导入1. 复习前几节课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新课讲授1. 家畜疾病防治技术a. 家畜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b. 家畜疾病诊断与治疗c. 家畜防疫措施2. 家畜养殖生产管理a. 家畜养殖生产计划b. 家畜养殖生产成本控制c. 家畜养殖生产效益分析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家畜疾病防治水平。

2. 教师总结各组讨论成果。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家畜育种学教案》

《家畜育种学教案》

《家畜育种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家畜育种学概述1.1 课程介绍理解家畜育种学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掌握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 教学目标了解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

掌握家畜育种的方法和程序。

能够分析家畜育种案例,提出改进措施。

1.3 教学内容家畜育种学的定义和意义。

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家畜育种程序的步骤和要点。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家畜育种程序的实践操作。

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问题。

课后作业:分析家畜育种案例,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章:家畜遗传学基础2.1 教学内容理解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家畜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

了解家畜遗传选育的方法和技术。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掌握家畜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

2.3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问题。

课后作业:分析家畜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第三章:家畜育种目标和方法3.1 教学内容理解家畜育种目标的确立和选择。

掌握家畜育种方法的分类和应用。

了解家畜育种技术的实践操作。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家畜育种目标和方法的分类。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家畜育种技术的实践操作。

3.3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家畜育种目标和方法的问题。

课后作业:分析家畜育种案例,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章:家畜育种程序和计划4.1 教学内容理解家畜育种程序的步骤和要点。

掌握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了解家畜育种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4.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家畜育种程序的步骤和要点。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4.3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家畜育种程序和计划的问题。

课后作业:分析家畜育种案例,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章:家畜育种案例分析5.1 教学内容分析家畜育种案例,了解家畜育种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畜禽体内水的平衡及调节。
教学难点
1.畜禽体内水的平衡及调节。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25分钟
40分钟
3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一节水的性质和作用
一、水的性质
二、水营养生理作用
第二节畜禽体内水的平衡及调节
一、体内水和来源
二、体内水的排泄
(一)粪和尿的排泄
(二)肺脏和皮肤的蒸发
2.熟悉:维生素A、D、E、K的来源、需要
教学重点
维生素A、D、E、K的功能和缺乏症
教学难点
1.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25分钟
25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维生素A
(一)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结构、性质和效价
(二)吸收与代谢
(三)维生素A的功能和缺乏症
一、畜禽体内的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一)单胃畜禽的消化吸收
(二)反刍畜禽的消化吸收
小结
(5分钟)
1.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畜禽体内的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和机制
思考题
1.碳水化合物还有那些其它作用
教学课题
第四节脂肪与畜禽营养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脂类的营养作用
2.熟悉:脂类的组成和结构
(四)维生素A的来源、需要和添加
(五)过量
二、维生素D
(一)维生素D的结构、特性和效价
(二)维生素D的功能和缺乏症
(三)来源、需要和添加
(四)维生素D的过量
三、维生素E
(一)维生素E的结构、性质
(二)维生素E的功能
(三)维生素E缺乏症
(四)来源、需要和添加
(五)维生素E的过量
四、维生素K
(一)结构、性质
(十四)矿物质饲料(十五)维生素饲料(十六)添加剂及其它
小结
(5分钟)
1.国际、国内的饲料分类内容
思考题
1.各饲料的分类依据
教学课题
第二节粗饲料的营养特点
第三节青绿多汁饲料的营养特点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青绿多汁饲料和粗饲料的营养特点
2.熟悉:青绿多汁饲料和粗饲料包括的种类
教学重点
(一)麦麸
(二)米麸
第五节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
一、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一)豆科籽实
(二)油饼类饲料
二、畜禽性蛋白质饲料
三、维生素蛋白质饲料
(一)单细胞蛋白饲料
(二)白地霉饲料
(三)食用菌菌丝体
四、非蛋白氮饲料
小结
(5分钟)
1.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
思考题
1.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和畜禽性蛋白质饲料的不同点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2.熟悉:各种饲料的种类和分类。
教学重点
1.各种饲料的营养物质组成。
2.饲料的来源。
教学难点
1.各种饲料的营养物质组成。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15分钟
2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3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畜禽与植物的关系
二、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
(一)碳水化合物
(二)蛋白质
(三)脂类
(四)矿物质
(五)维生素
三、饲料的来源
四、饲料的元素组成
五、饲料的化学组成
(一)水分
(二)粗灰分
(三)粗蛋白质
(四)粗脂肪
(五)无氮浸出物
(六)粗纤维
小结
(5分钟)
1.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
2.饲料的化学组成。
思考题
1.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差别。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三种有机物质在机体内的消化与利用
二、能量在机体内的转化
小结
(5分钟)
1.3种有机物的消化
思考题

教学课题
第六节矿物质与畜禽营养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体内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分布特点及钙、磷的代谢和生物学功能
25分钟
30分钟
2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家畜饲养学的任务
二、营养学的发展及营养价值评定的动态
三、家畜饲养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四、家畜饲养学发展概况
小结
(5分钟)
1.家畜饲养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
2.家畜饲养学的研究内容。
思考题
1.家畜饲养学的发展概况。
教学课题
第一章畜禽营养原理
第一节.植物性饲料与畜体的化学组成
2.熟悉:矿物质元素的需要和供给及钙、磷的含量和分布
教学重点
必需矿物质元素及钙、磷的生物学功能
教学难点
1.无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25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钙、磷
二、钾、钠与氯
(一)畜禽体内钠、钾、氯的含量分布和功能
(二)畜禽体内钠、钾、氯的吸收和排泄
教学课题
第六节矿物质饲料的营养特点
第七节饲料添加剂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营养特点
2.熟悉:饲料添加剂种类
教学重点
矿物质饲料的营养特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
(一)单糖
(二)双糖
(三)多糖
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
(一)碳水化合物的供能贮能作用
(二)结构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
(三)碳水化合物在畜禽产品形成中的作用
(四)碳水化合物的其它作用
第二节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谢特点及其应用
三、体内水平衡的调节
第三节、畜禽的需水量及卫生
一、畜禽对水的需要
二、影响畜禽需水量的因素
(一)畜禽种类
(二)生产性能
(三)饲料或日粮成分
(四)环境
三、水的卫生
小结
(5分钟)
1.水营养生理作用。
2.影响畜禽需水量的因素。
思考题
1.水对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有多大的作用。
教学课题
第九节各种营养物质在畜禽营养中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脂类的营养作用
教学难点
1.脂类在体组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脂类的组成
二、脂类的营养作用
(一)脂类的供能贮能作用
(二)脂类在体组成中的作用
(三)脂类在畜禽营养生理中的其它作用
三、饲料脂肪性质对畜体脂肪品质的影响
2.熟悉: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的分类
教学重点
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四节能量饲料的营养特点
一、营养特点
二、常用谷实类饲料
(一)玉米
(二)高梁
(三)大麦
(四)小麦
三、糠麸类饲料
家畜饲养
教案
任课教师:
日期:2017年9月
教学课题
绪论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家畜饲养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
2.熟悉:熟悉家畜饲养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教学重点
1.家畜饲养学的学习任务。
2.家畜饲养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1.家畜饲养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20分钟
(二)青刈大豆
(三)青收玉米
(四)青绿枝叶饲料
四、根茎、瓜果类典型饲料
(一)胡萝卜
(二)饲用甜菜
(三)马铃薯
(四)南瓜
小结
(5分钟)
1.青绿多汁饲料和粗饲料的营养特点
思考题

教学课题
第四节能量饲料的营养特点
第五节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
2.熟悉:水溶性维生素的不同来源
教学重点
水溶性维生素的不同功能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5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硫胺素
二、核黄素
(一)理化特性
(二)消化、吸收和代谢
(三)来源、需要量和缺乏
三、尼克酸
(一)理化特性
(二)课
对象
教学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