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饲养学教案
《家畜育种学教案》

《家畜育种学教案》章节一:家畜育种学概述1. 学习目标:了解家畜育种学的定义、意义和研究内容。
2.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3. 教学内容:a. 家畜育种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家畜育种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c. 家畜育种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章节二:家畜遗传学基础1. 学习目标:掌握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遗传规律。
2.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
3. 教学内容:a. 遗传学基本概念和遗传物质的传递b. 遗传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规律c. 遗传变异的类型和作用章节三:家畜育种方法1. 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家畜育种的基本方法和新技术。
2.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3. 教学内容:a. 选择育种:选择原理和选择方法b. 杂交育种:杂交原理和杂交方法c. 后代改良育种:改良原理和改良方法d. 分子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编辑技术章节四:家畜育种计划和程序1. 学习目标:学会设计和实施家畜育种计划。
2.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3. 教学内容:a. 育种目标的确定b. 育种资源的调查和评估c. 育种计划的设计和实施d. 育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章节五:家畜育种实践1. 学习目标:掌握家畜育种实践的基本技能。
2.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案例分析。
3. 教学内容:a. 选种和选配:选种原则和选配方法b. 后代测定和性能评估: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测定和评估c. 育种记录和数据管理:育种记录的填写和整理、数据统计和分析d. 育种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章节六:家畜遗传资源的评价与保护1. 学习目标:理解家畜遗传资源的评价方法和保护措施。
2.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3. 教学内容:a. 家畜遗传资源的评价:遗传多样性评价、遗传适应性评价b. 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种质资源库建设c. 遗传资源的合理利用:遗传资源的选择利用、遗传资源的创新利用章节七:家畜育种实例分析1. 学习目标: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家畜育种的基本流程和成果评价。
家畜饲养技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家畜饲养技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引言
该课程为农业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家畜饲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家畜饲养业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课程目标
- 掌握家畜饲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研究家畜饲养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先进技术
- 熟悉家畜饲养行业的相关政策和标准
教学内容
第一章家畜饲养的基础知识
- 家畜饲养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家畜生物学基础知识
- 家畜养殖环境与设施
第二章家畜饲养的管理技术
- 养殖技术与品种选育
- 饲料与饲养管理
- 疾病防治与动物卫生
第三章家畜饲养的经济效益分析
- 家畜饲养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 家畜饲养管理的成本核算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地考察和操作实验相结合,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讨论与互动相结合,注重学生参与和思考
考核方式
- 考勤、课堂表现占30%
- 作业与实验成绩占40%
- 期末考试占30%
教材
- 《家畜饲养学》
- 《家畜疾病学》
参考资料
- 《现代养猪技术》
- 《畜禽生殖与繁殖技术》。
家畜饲养学教案

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2.熟悉:各种饲料的种类和分类。
教学重点
1.各种饲料的营养物质组成。
2.饲料的来源。
教学难点
1.各种饲料的营养物质组成。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15分钟
2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3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一节动物与饲料
一、动物与植物的关系
(二)蛋白质是机体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三)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
(四)蛋白质可供能和转化为糖、脂
小结
(5分钟)
1.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
思考题
无
教学课题
第三章蛋白质的营养
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第三节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动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2.熟悉:影响动物蛋白质消化的因素
2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家畜饲养学的任务
二、营养学的发展及营养价值评定的动态
三、家畜饲养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四、家畜饲养学发展概况
小结
(5分钟)
1.家畜饲养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
2.家畜饲养学的研究内容。
思考题
1.家畜饲养学的发展概况。
教学课题
第一章动物及饲料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和机制
2.熟悉: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分类
畜牧养殖技术教案

畜牧养殖技术教案一、引言畜牧养殖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介绍畜牧养殖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畜牧养殖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2.掌握常见畜牧养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培养学生运用畜牧养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畜牧养殖技术概述1.1 定义和分类1.2 发展历程1.3 现状和问题2.畜牧养殖技术的基本原理2.1 畜禽饲养管理原理2.2 畜禽疾病防控原理2.3 畜禽繁殖与育种原理3.常见畜牧养殖技术3.1 饲料配制技术3.2 畜禽舍设与管理技术3.3 畜禽疾病防控技术3.4 畜禽繁殖与育种技术四、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和实践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畜牧养殖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2.介绍畜牧养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3.详细讲解常见畜牧养殖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操作过程;4.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摩和实践操作,培养实际应用能力;5.总结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答疑。
六、教学评估通过期中考试、实验操作评估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畜牧养殖技术的掌握情况和问题,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七、教学资源1.教材:《畜牧养殖技术手册》;2.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学内容,展示相关图片和示范视频;3.实验室设备和工具:提供实践操作的场所和所需设备、工具。
八、教学拓展1.鼓励学生参加畜牧养殖技术实践竞赛,提升能力;2.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养殖场,了解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3.推荐学生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拓宽知识面和专业视野。
九、结语本教案旨在系统介绍畜牧养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实施,能够使学生掌握畜牧养殖技术,并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自如,取得更好的效益和发展。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五篇材料)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五篇材料)第一篇: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一、职业道德;二、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三、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护;四、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养牛关键技术》第一章选种关键技术第一节牛的品种第二节肉牛选种关键技术第三节奶牛选种关键技术第四节牦牛选种关键技术第二章牛的繁殖关键技术第一节牛的生殖生理特性第二节牛的配种关键技术第三节提高母牛繁殖力的关键技术第四节牛的繁殖新技术犊第三章杂交利用关键技术第一节杂种优势第二节杂交方法第三节杂交牛生产体系第四章牛的营养与饲料加工第一节牛的营养需要第二节饲料的加工第三节饲料添加剂及应用第五章牛舍设计与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第一节养牛场地选择和牛场布局第二节牛舍设计关键技术第三节牛舍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第六章牛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第一节成年母牛饲养管理第二节犊牛的饲养管理第三节育成牛饲养管理第四节种公牛的饲养管理第五节育肥牛的饲养管理第七章牛常见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第一节常见传染病防治第二节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第三节牛常见病防治第四节消毒技术第五节疯牛病及其防范大名县职教中心第二篇:家畜饲养教学大纲家畜饲养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家畜饲养学是一门基础理论知识性强,实践应用价值高的学科。
是在生理生化学习基础上,通过讲授与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正确认识动物营养的基本原理;掌握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了解各种饲料;掌握动物营养需要的研究方法及需要特点,掌握日粮配合的方法及配合饲料的一般知识,并通过实验教学是使学生掌握饲料分析的基本技能。
为学习饲养各论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阐述动物营养学原理,阐述饲料种类、营养特点、如何科学利用饲料,阐述动物对饲料营养的需要量、饲养标准及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方法,阐述饲料化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饲料种类来源及其营养价值,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检验的方法,针对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科学而又经济地用各种饲料组成饲粮;为饲料工业提供配合饲料的科学配方;掌握适于不同生产情况下的动物饲养的一般要求和原则。
《养猪》教案--种猪生产(精选5篇)

《养猪》教案--种猪生产(精选5篇)第一篇:《养猪》教案--种猪生产第三节:种猪生产目的:掌握种公猪和种母猪的饲养管理重点:种公猪和种母猪的选择、饲养及管理技术难点:掌握猪的一般饲养管理原则,不同生理阶段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方法:讲授、自由讨论、实践课时:10 过程:引入:种公猪和种母猪是用来做繁殖后代的亲本,在生产上一般数量较少,但要求的质量却很高。
俗话说”母好好一窝,公好好一坡”这充分说明了种猪的作用巨大。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目的:饲养种公猪的目的是使种公猪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及具有较强的配种能力,即精力充沛,性欲旺盛,能产生量多优质的精液,提高母猪受胎率,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仔猪。
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头公猪一年可配母猪40~60头。
繁殖仔猪500~600头或更多;如采用人工受精技术,一头公猪一年可配母猪600~1000头或更多,繁殖仔猪6000~10000头或更多。
俗话说:“母好好一窝,公好好一坡。
”这充分说明了公猪的作用巨大。
因此,对种公猪必须进行科学饲养管理与合理利用,使“营养、运动与利用”三者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充分发挥种公猪的种用价值。
(一)种公猪的选择种公猪要求具有良好的繁殖力,产肉能力和健康的体质,所以必须从具有完整的育种资料、饲养管理环境好、卫生防疫规范的种猪场引进,以防其遗传性能不稳定和有疾病的潜在威胁,;其次,再挑选的公猪必须具有雄相,身体健康,体质紧凑背腰稍短而深广,后躯充实,四肢强健粗大,睾丸发育良好。
患有疝气,单睾和包皮积尿的公猪不宜做种猪用。
总之,优良的种公猪应具备两个最基本的能力:一是要有产生优良精子的能力,二是要有旺盛的性欲,二者缺一不可。
(二)种公猪的饲养为使种公猪保持良好的种用膘情——中上等膘,健康结实,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生产能量多,质优的精液,应进行科学的饲养。
1.种公猪的生理特点(1)射精量大一次约250毫升(2)交配时间长一般为5~10分钟(3)精液组成精子占2%~5%水分约占97% 2.营养需要首先应供给种公猪适当的能量,但能量也不可供应过多,否则,导致公猪体质过肥,对其繁殖性能极度不利。
《家畜饲养学》教材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
矿 物质 及维 生 素 的营养 需 要
对 提 高种
营养价值 的 评 定 主 要 应 根据 其生 物学效价 的 当然也要看 其含 量 及 各种 矿 物质 元 素
。
公 畜 的 配 种能 力
3
.
是相 当 重 要 的
。
繁 殖 母 畜 配 种前 的 营 养 需 要 很 关
间 的彼 此 互 助或对 抗关 系 第三 章 类
、
。
并 了解 什 么是总 能
,
。
、
“
、
家畜饲养原
净能
进 而懂 得饲 养家
“
饲料 营养 价值 的评 各类饲 料 及其加 工
“
畜 必 须 满足能 量 的需要
4
.
”
、
“
在 家畜饲 养 实践 中往 往被 忽视 矿物
,
调制
” ,
畜禽 的 营养需 要
”
、
质 和 维生 素的 营养作 用 疾病
。
从而 导致 某种 代谢
同 等水 平
。
第 二 章要 使学 员 了解 评定饲 料 营养价 值 的方法 和 单位
1
. `
,
与现 行普通
,
住得 以 往 按饲 料营养 物质 的含量 评
。
.
农 业 中等专 业 学 校 同 类 专 业 的教 材基 本保持 现 对教材 的 编 写 和 教 学 工 作
,
定饲料 营养 价值 的方 法 是 不 合 理 的
,
1
.
首先 要讲清 为 什 么研究 家畜 的营养
。
.
这 是不够科 学 的
,
因 为 各种矿 物质 饲料
,
需要 和 饲 养标 准
家畜养殖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目标:1. 了解家畜养殖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发展趋势。
2. 掌握家畜养殖的基本技术,包括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疾病防治等。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家畜养殖的兴趣。
教学对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实验室、养殖场3. 相关书籍、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家畜养殖的重要性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学生分组讨论:家畜养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1. 家畜养殖的基本概念及意义2. 家畜养殖的发展趋势3. 家畜养殖的分类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家畜养殖对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促进作用。
2. 教师总结各组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新课讲授1. 家畜饲养管理技术a. 饲料的选择与搭配b. 饲养环境的调控c. 家畜饲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 家畜繁殖育种技术a. 家畜繁殖的基本原理b. 家畜育种的方法c. 家畜繁殖育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家畜饲养管理水平。
2. 教师总结各组讨论成果。
第三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实验操作1. 家畜饲养管理实验a. 饲料的选择与搭配实验b. 饲养环境调控实验2. 家畜繁殖育种实验a. 家畜繁殖原理实验b. 家畜育种方法实验三、实验总结1. 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教师点评实验过程,指出不足之处。
第四课时一、导入1. 复习前几节课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新课讲授1. 家畜疾病防治技术a. 家畜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b. 家畜疾病诊断与治疗c. 家畜防疫措施2. 家畜养殖生产管理a. 家畜养殖生产计划b. 家畜养殖生产成本控制c. 家畜养殖生产效益分析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家畜疾病防治水平。
2. 教师总结各组讨论成果。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脂类在体组成中的作用
(三)脂类在畜禽营养生理中的其它作用
三、饲料脂肪性质对畜体脂肪品质的影响
小 结
(5分钟)
1.脂类的营养作用
思 考 题
1.脂类的在畜禽营养生理中的其它作用
教学课题
第五节 三种有机物质在畜禽体内的消化利用与能量转化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三种有机物的转化关系
课时安排
20分钟
25分钟
30分钟
2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家畜饲养学的任务
二、营养学的发展及营养价值评定的动态
三、家畜饲养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四、家畜饲养学发展概况
小 结
(5分钟)
1.家畜饲养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
2.家畜饲养学的研究内容。
思 考 题
1.家畜饲养学的发展概况。
教学课题Biblioteka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一、畜禽与植物的关系
二、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
(一)碳水化合物
(二)蛋白质
(三)脂类
(四)矿物质
(五)维生素
三、饲料的来源
四、饲料的元素组成
五、饲料的化学组成
(一)水分
(二)粗灰分
(三)粗蛋白质
(四)粗脂肪
(五)无氮浸出物
(六)粗纤维
小 结
(5分钟)
1.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
1.碳水化合物在畜禽体内的消化代谢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
(一)单糖
(二)双糖
(三)多糖
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
(一)碳水化合物的供能贮能作用
(二)结构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
(二)维生素E的功能
(三)维生素E缺乏症
(四)来源、需要和添加
10分钟
1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其不足或过量对畜禽的危害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一)蛋白质是建造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
(二)蛋白质是机体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三)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
(四)蛋白质可供能和转化为糖、脂
二、单胃畜禽的蛋白质营养
三、反刍家畜的蛋白质营养
家畜饲养学教案
家 畜 饲 养
教案
任课教师:
日期:2017年9月
教学课题
绪 论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家畜饲养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
2.熟悉:熟悉家畜饲养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教学重点
1.家畜饲养学的学习任务。
2.家畜饲养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1.家畜饲养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2.饲料的化学组成。
思 考 题
1.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差别。
教学课题
第二节 蛋白质与畜禽营养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2.熟悉:蛋白质的组成和作用
教学重点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教学难点
1.蛋白质的性质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2.熟悉:其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
三种有机物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三种有机物的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三种有机物质在机体内的消化与利用
二、能量在机体内的转化
小 结
(5分钟)
种有机物的消化
思 考 题
无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维生素A
(一)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结构、性质和效价
(二)吸收与代谢
(三)维生素A的功能和缺乏症
(四)维生素A的来源、需要和添加
(五)过量
二、维生素D
(一)维生素D的结构、特性和效价
(二)维生素D的功能和缺乏症
(三)来源、需要和添加
(四)维生素D的过量
三、维生素E
(一)维生素E的结构、性质
一、钙、磷
二、钾、钠与氯
(一)畜禽体内钠、钾、氯的含量分布和功能
(二)畜禽体内钠、钾、氯的吸收和排泄
(三)畜禽体钠、钾、氯缺乏和过量
三、镁
四、硫
五、铁、铜与钴
六、锌
小 结
(5分钟)
1.体内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分布特点,钙、磷的生物学功能,钙、磷的含量和分布
思 考 题
1.矿物质元素的需要和供给的关系
教学课题
小 结
(5分钟)
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思 考 题
无
教学课题
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与畜禽营养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畜禽体内的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和机制
2.熟悉: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分类
教学重点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畜禽体内的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和机制
教学难点
(三)碳水化合物在畜禽产品形成中的作用
(四)碳水化合物的其它作用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谢特点及其应用
一、畜禽体内的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一)单胃畜禽的消化吸收
(二)反刍畜禽的消化吸收
小 结
(5分钟)
1.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畜禽体内的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和机制
思 考 题
1.碳水化合物还有那些其它作用
第一章 畜禽营养原理
第一节. 植物性饲料与畜体的化学组成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2.熟悉:各种饲料的种类和分类。
教学重点
1.各种饲料的营养物质组成。
2.饲料的来源。
教学难点
1.各种饲料的营养物质组成。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15分钟
2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30分钟
第七节 维生素与畜禽营养
一、脂溶性维生素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维生素A、D、E、K的吸收与代谢、功能和缺乏症
2.熟悉:维生素A、D、E、K的来源、需要
教学重点
维生素A、D、E、K的功能和缺乏症
教学难点
1.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25分钟
25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教学课题
第六节 矿物质与畜禽营养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体内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分布特点及钙、磷的代谢和生物学功能
2.熟悉:矿物质元素的需要和供给及钙、磷的含量和分布
教学重点
必需矿物质元素及钙、磷的生物学功能
教学难点
1.无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25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教学课题
第四节 脂肪与畜禽营养
课型
家畜饲养学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脂类的营养作用
2.熟悉:脂类的组成和结构
教学重点
脂类的营养作用
教学难点
1.脂类在体组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脂类的组成
二、脂类的营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