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美国强生和中国三株的比较
不成功的公关案例分析

不成功的公关案例分析不成功的公关案例分析1如果提到当今连小孩子都耳熟能详的脑白金、黄金搭档,那么我们总是要缅怀曾经辉煌一时的三株口服液。
崇拜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吴炳新显然更具战略家的能力,他利用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优势,开展人海战略,聘用了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充实到县级、乡镇级的办事处和宣传站。
同时,他还创造了一种“无成本广告模式”,即发给每个宣传站和村级宣传员一桶颜料和数张三株口服液的广告模板,要求他们把“三株口服液”刷在乡村每一个可以刷字的土墙、电线杆、道路护栏、牲口栏圈和茅厕上。
以至于当时每一个来到乡村的人都会十分吃惊地发现,在中国大地的每一个有人烟的角落,几乎都可以看到三株的墙体广告。
三株在中央电视台及一些中心城市电视台购买了大量的非黄金时间的广告段位,用以播发拍得并不精美却充满了语言诱惑的三株系列形象片。
其中最突出的主题便是“三株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和“振兴民族工业”。
在广告传达上,三株也极为大胆和富有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让专家说话,请患者见证”的道路。
三株首创了专家义诊的行销模式。
在中心城市,每到周末,三株就会聘用一些医院的医生走上街头开展义诊活动,而其主旨则依然是推销三株口服液。
到后期,三株更把这股义诊风刮到了乡镇、农村。
据不完全的统计,三株每年在全国各地起码要举办上万场这样的义诊咨询活动。
不成功的公关案例分析2相信大家对沸沸扬扬的“砸奔驰事件”也是熟悉的,我们知道,面对这种危机,作为奔驰公司这样的大公司,本应该以它出色的危机公关团队将这个时间逐渐平息并且最大限度的帮助公司挽回形象。
但是,我们去没有看到奔驰公司有这样的表现,相反,他们这次的危机公关还是非常不成功的。
而在3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麦基乐对他的失败公关作出检讨:“与客户沟通缺乏技巧”。
公关界人士对奔驰公关败笔有诸多评论,如反映迟缓、态度傲慢、渠道错误和国情不通等,但认为最不能容忍的失误是:对用户无端指责和威胁,使公司很快在公众中形成难以磨灭的傲慢自负的形象。
危机公关杜邦“特富龙”VS中美史克PPA

危机公关杜邦“特富龙”VS中美史克PPA7月8日,美国环境爱护署指控杜邦公司20多年来均未通报其制造特氟隆(即为市面上常见为杜邦上常见为杜邦注册的“特富龙”)的一种关键原料——全氟辛酸铵,可能会致癌或阻碍生育功能。
消息一出,在中国看起来投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人们纷纷谈“不粘锅”色变,而早已被弃入“冷宫”的铁锅又重新得宠。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4年前中美史克公司的康泰克被控含PPA事件,同样是跨国公司,同样是在中国,同样是面对重大了公关危机,两者处理方式又有何不同呢?1、应对速度中美史克:2000年11月16日中美史克公司接到天津市卫生局传真,要求赶忙停止制售含PPA成分的药物。
16日上午,成立危机治理小组,公布危机公关纲领。
17日,中美史克公司全国各地的50多位销售经理被迅速召回天津总部,危机治理小组深入其中做思想工作,以保证企业危机应对措施的有效执行。
18日,50多销售经理带着中美史克《给医院的信》、《给客户的信》回来本部。
公司专门培训了数十名专职接线员,负责接听来自客户、消费者的咨询讯电话,做出准确专业回答以打消其疑虑。
带着中美史克《给医院的信》、《给客户的信》回来本部,应急行动纲领在全。
20日,中美史克公司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媒介恳谈会21日,15条消费者热线全面开通。
杜邦:2004年7月8日,美国环保署指控杜邦公司20多年来均未通报其制造特氟隆(即为市面上常见为杜邦上常见为杜邦注册的“特富龙”)的一种关键原料——全氟辛酸铵,可能会致癌或阻碍生育功能。
7月12日,杜邦(中国)公司网站上显现公司对美国环保署指控的回应。
而事实上,在美国环保署指控的当天(7月8号),杜邦公司总部就差不多做出回应。
威吓这一回应直到4天后才显现在杜邦(中国)公司的网站?况且,这一回应并非针对中国市场的。
7月15日杜邦中国集团公司常务副总裁任亚芬在新浪正式同意采访时,各种平面媒体的早已铺天盖地,全国各地的不粘过市场已处于一片纷乱状态。
三株口服液危机事件

三株口服液危机事件三株口服液危机事件2011-1-31 10:43:00 来源:潜伏商务网作者:余则成Face(承担责任)原则是否遵循危机管理中的Face原则,实质上是考验陷于危机中的企业对于组织利益选择的不同态度。
危机发生后,公众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感情问题。
无疑,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危机事件往往会造成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冲突激化,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无论谁是谁非,组织应该主动承担责任。
目光短浅的企业,为了保护自身、获取短期利益,在危机管理中往往将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束之高阁,最终却为之付出巨大代价。
而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企业,宁愿以牺牲自身短暂利益换来良好的社会声誉,树立和不断提升组织和品牌形象,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的基业常青。
相似的产品危机形势,不同的责任表现和结局。
三株口服液风波和强生泰诺事件,两个经典的危机管理故事,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典型案例:三株口服液危机事件在中国企业群雄榜上,三株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1994年8月当吴炳新、吴思伟父子在山东济南创立三株公司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会创造出中国保健品行业最辉煌的历史。
今天,三株的辉煌传奇和其瞬间衰落瓦解的故事一样,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三株的辉煌时刻从1994至1996年的短短三年间,三株销售额从1个多亿跃至80亿元;从1993年底30万元的注册资金到1997年底48亿元的公司净资产。
三株在全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和绝大部分地级市注册了600个子公司,在县、乡、镇有2000个办事处,吸纳了15万销售人员。
迅速崛起的三株不仅达到了自身发展的顶峰时刻,更创造了中国保健品行业史上的记录,其年销售额80亿的业绩至今在业内仍然无人可及。
三株帝国的没落正如其迅速崛起一样,三株的失败,来得是那样突然。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为之唏嘘不已。
正如之前我们提到,危机伴随着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从企业成立之日起它便形影不离。
十大危机公关典型案例

十大危机公关典型案例UT斯达康行贿事件2009年12月31日UT斯达康公司将支付300万美元罚金来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一案。
据称UT斯达康为了商业利益UT斯达康将官员在这些城市的旅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至今UT 斯达康方面尚没有就“行贿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2008年“三鹿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引发了国内乳业大地震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0年初5家乳制品企业相关产品三聚氰胺超标。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产品发出紧急“通缉令”恒源祥商标侵权风波在两年前的奥运年春节期间2009年8月T恤、衬衣等服装上印有“羊”商标11月院索赔上千万元。
诉对方侵犯著作权1月4日蒋海松“吻别门”事件1月7日站楼关闭6小时;1月8日晚蒋海松在家中以非法闯入罪被拘留8日午夜就获释。
据媒体报道称30天监禁。
该事件被媒体称之为“吻别门”的热议百度被黑事件2010年1月12日早上700左右开始突然出现无法访问故障正常解析。
至930度无法正常访问现象。
的域名在美国域名注册商处被非法篡改能够正常访问。
自1100起地网络开始恢复对百度的正常访问。
1251CEO李彦宏在百度i贴吧上于事件的震惊。
当日下午6点谷歌“关闭门”美国当地时间1月12日中国”网站以及中国办事处。
据媒体报道击。
由于涉及因素多14日;事件引发了微软、HP等全球知名IT企业的关注;与此同时19日下午6点一封由谷歌中国高层的澄清公告在谷歌中国博客发表茅台乔洪受贿事件1月15日——贵州茅台原总经理乔洪受贿、2000年底至2007年3月期间1千万余元以上。
被尊称为“国酒”的贵州茅台在近期被质疑“抬价”的同时风波考验。
乔洪事件起于2007年多家媒体报道称乔洪在4月底被“双规”。
之后5月10日被交易所停牌5月14日5月下旬雪碧“汞毒门”据报道表示雪碧“生产过程绝无含汞环节”处。
为彻底查清“问题雪碧”的包装安全性强生召回与商业贿赂案因旗下系列儿童护肤品存在安全隐患2009年初面临质疑与危机。
强生应对危机公关出招很快效果很差

强生应对危机公关出招很快效果很差作者:未然来源:《现代企业文化》2009年第06期继2008年的乳制品行业三聚氰胺事件所触发的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国际知名品牌强生也步三鹿、多美滋、惠氏品牌后尘,成为公众眼中儿童安全的“杀手”。
质量安全亮红灯2009年3月13日《华盛顿邮报》报道,一个名为“安全化妆品运动”的美国组织检测了美国市场上48种婴儿洗浴、护肤和化妆品等。
检测结果显示,过半美婴儿卫浴品或含致癌物,其中包括强生天然香精夜用乳液香波、强生婴儿香波、强生保湿婴儿沐浴液、强生婴儿燕麦沐浴露等强生旗下多款婴幼儿用品。
该消费者组织发言人斯泰茜·马尔卡女士说:“检测发现的有毒物质含量确实较低,但问题是我们在许多产品中都发现了这些有毒物质,而其中许多产品我们每天都会使用,这导致我们反复而频繁地暴露在这些低剂量的化学物质中。
”她表示:“我们无意引起父母的恐慌,但我们要让父母们知道相关情况。
”针对上述报告,强生公司在第一时间内发表声明称,其所有产品均符合各项规定,检测出的有毒物质含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并称报告对其产品的安全性“做出了错误的描述,与科学界和政府机构一致的看法相违背,也引起了家长们不必要的恐慌”。
根据关键点公关原创理论危机公关5s原则,我们可以看出,强生方面在第一时间内对事件作出回应,符合速度第一原则。
但就回应内容来看,强生方面只是片面强调产品的无辜,并没有多少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我们也没有听到强生方面有关承担事件责任的任何声音,因此,强生的声明并不能体现承担责任原则。
通过这一生硬的事件回应,我们也可以清晰的辨别出强生方面并非是真诚的沟通。
祸不单行几乎与此同时,2009年3月10日,国内某知名论坛,一篇题为《强生差点把我一岁半的女儿毁容》的帖子,迅速得到广泛关注,22万网友浏览了该帖,近千人回复。
“早晨一看,吓坏了!满脸红色的疱!赶忙去了儿童医院,说是过敏性皮炎,当时医生就用了激素喷雾治疗!我的女儿才1岁啊!原本光滑细嫩的皮肤,简直就是被毁容了!前前后后我们跑成都各大医院就诊去了10多次,最初皮肤遭强生损坏的初期,我的女儿根本不能入睡!手要使劲的去抓……”国内外市场的质疑同时涌来,对于强生来说可谓是始料不及。
中美史克PPA事件危机公关

Page 16
LOGO
评价
3.面对消费者
史克公司面对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措 施:公开宣布秉承其维护大众健康的一贯原则、立即停止 含有 PPA成分的感冒药的生产和经营、承诺在有关部门得 出关于PPA的研究结论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满意的解 决办法、积极开发新产品、开通热线电话为消费者答疑等, 这些举措让消费者看到了企业的责任心,产品形象非但未 因危机事件而受损,反而增加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这也是不含PPA的新型康泰克面世后仍受到欢迎、市场份 额逐渐回升的重要原因。
中美史克PPA事件危机公关
Public relations
王鹏 戴晨跃 朱孟臣 邹海 市销1002 第 小组
LOGO
目录
Page 2
LOGO
公司简介
中美史克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 现代化合资制药企业。自1987年10月投 资建厂以来,年生产能力23亿片(粒 支)。其代表产品肠虫清、泰胃美、康 泰克、芬必得、康得、百多邦等在中国 已家喻户晓,其中康泰克为支柱性产品, 占领了中国市场的60%份额,年销售额6 亿人民币左右。
Page 19
LOGO
Thanks!
早晚一粒,远离感冒困扰——新康泰克
LOGO
事件背景
事件发生之后,生产线被停掉了, 员工们非常忧虑。可以说当时中美史 克的经营者那是内外交困。当时有媒 体就断言,中美司克公司就此死掉, 就此退出中国市场。
Page 9
LOGO
事件背景
有危机也就有机会,危机中蕴含着机会。PPA 事件后的289天,中美史克将“新康泰克”产品推 向市场,一周内在广东便获得40万盒的订单。 据报道在整个事件中,中美史克公司没有让一 个人下岗。自从危机爆发,媒体和消费者对于美克 公司的处理方式也很少出现非议。可以说,这次美 克公司有效的控制了PPA事件引发的重,大危机保 护了品牌,更为重返干感冒药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也可以说,中美史克牺牲了经济效益换来了社 会效益
关于三株企业中美史克企业案例分析

有了四个小组,企业的危机应对就有了完整的机制和合 理的规划,避免事态恶化,从公司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出 发,解决问题。
COMPANY | LOGO
公司内部
稳定员工
• 员工的思想和行动都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
• 公司选择先稳定员工是明智之举,赢得了员工的信任,使
企业内部团结统一,共同应对危机。
研发新产品
面对危机,企业并
没有隐瞒和回避,而是 成立了供消费者咨询的 平台,让消费者重新建 立对其的信心。
中美史克用自己的
行动给股东信心,使资 金流并未断裂,没有出 现严重的财务危机。
他们得到了史克公
司明确的退款允诺,在 本次风波中并没有受到 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愿意以后再与其合作。
因此,中美史克的 成功经验总结起来 就是:
结果被媒体肆意报道,对公司的信誉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COMPANY | LOGO
两个企业遇到相似的问 题,但是处理问题的方式不 同,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可见危机处理对一个企业的 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两个案例启示我们要 尽一切努力避免使你的企业 陷入危机;但一旦遇到危机, 就要接受它、管理它,并努 力将你的视野放长远一些。 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COMPANY | LOGO
公司外部
在事件发生后,该公司没有向消费者公开道歉,澄清事实,
没有及时挽回 消费者的信任
处于风口浪尖却无动于衷,在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巨大不信任 的时候,没有及时表明公司的立场、态度与决心。
企业本应该尽早解决危机,对个别小范围内发生的事,应
没有控制影响
减少曝光,化敌为友,消除不利影响。该事件的庭审过程与
市场营销
会计学1401班
第二小组
案例分析公关危机处理--强生公司-副本 (1)

《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近期,由于“三鹿奶粉”引起的---“毒奶粉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问题的高度关注与愤慨。
中国的食品行业--特别是奶粉制造商,牛奶制造商该怎么面对这一公关危机难题呢?案例:强生公司如何应对危机强生公司生产的泰乐诺胶囊是一种止痛药,1981年就销售43.5亿美元,占强生公司总销售额的?%,占总利润的17%。
1982年9月末的一天,一位叫亚当·杰努斯的患者服了一粒药后当天死亡;同一天,另一对服了泰乐诺的夫妇,也在两天后死掉了。
消息迅速传遍了美国。
强生公司在止痛药市场上的份额一度从35.3%下跌到不足7%,公司面临巨大危机。
强生公司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步,调查并澄清事实。
(1)公司迅速收集了有关受害者的情况、死因、有毒泰乐诺的批号、该药的零售点、药的生产日期、送往分销网的途径等,为此,公司特别请了100名联邦调查局和州的侦探,追查了2000条线索,研究了57份报告。
(2)求助媒体,希望他们提供准确及时的消息,以避免恐慌。
通过调查,得出报告:有毒的胶囊是有人从药店买了成品后掺入硫化氢又退回商店所致,并不是强生公司生产中出的问题。
强生公司把这个消息传达给客户和媒体,仅电报费就花了50万美元。
第二步,评估并遏止事件的影响。
“泰乐诺中毒事件”使强生公司损失过亿美元,但最主要的是对其商标本身的影响。
强生公司事后进行民意调查,发现49%的人回答他们仍会使用这种药,于是,强生公司又把药摆到了货架上。
第三步,使泰乐诺重振雄风。
强生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稳住常客,渗透新顾客群”的策略,具体步骤如下:(1)请开发此药的麦克奈尔实验室的药学博士托马斯.盖茨在广告中向使用该药的美国人民致谢;(2)鼓励胶囊的使用者去试用泰乐诺药片;(3)公司承诺在“中毒事件”发生后扔掉泰乐诺的客户,只要打一个免费电话,就可得到2.5美元的赠券;(4)公司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防破坏的包装,增强人们的信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健化妆品具有化妆品的性质,不仅有局部小修饰 作用,且有透皮吸收、外用内效作用,如保健香水、 霜膏、漱口水等
保健用品具有日常生活用品的性质,如健身器、 按摩器、磁水器、健香袋、衣服鞋帽、垫毯等。
皮肤护理
产品
8
ACUVUE
contact lens
口腔护理
李施德林
牙线
强生公司泰诺事件
“泰诺”是美国强生公司在二十世纪70年底代末80 年代初生产的拳头产品。“泰诺”是一种代替 “阿司匹林”的新型的止痛药。到1982年其在止痛 药零售市场上的份额已达35.3%,是美国日常保健 用品中销量最大的品牌。 但是,1982年9月,美国芝加哥地区发生有人服用 含氰化物的泰诺药片中毒死亡的严重事故,一开 始死亡人数只是3人,后来却传说全美各地死亡人 数高达250人。其影响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调查 显示有94%的消费者知道泰诺中毒事件。
保健品:
是保健品食品的通俗说法。根据《保健 (功能)食品通用标准》将保健食品定义为: “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 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 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有哪些?
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大体可以分为一般保健食品、 保健药品、保健化妆品、保健用品等。 保健食品具有食品性质,如茶、酒、蜂制品、饮品、 汤品、鲜汁、药膳等
事件发生以后,在首席执行官吉姆〃博克 的领导下,强生公司迅速采取一系列有效 措施来化解危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 寻找问题的根源。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 因服用泰诺而死亡的人数只有7人,远不是 社会上传说的有250人之
危机解决的出发 点
危机的产生和蔓延
出事之后新闻媒体立刻开始关注这个问 题,立刻将整个事件臵于公众的目光之 下。开始时因为服药死亡的人数是3人, 后来传言全美死亡人数是250人。其实这 其中有很多人是假冒受害者,为了诈保 或者获取强生的赔偿而将死亡责任归于 服用泰诺片。
“常德事件”,击倒三株帝国
三株被起诉
1996年上半年,湖南常德三株营销有限公司在常德 市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发布广告,散发一些宣传小 报,三株在电视广告称三株口服液“有病治病,无 病保健”。常德市患老年性尿频的退休职工77岁的 陈伯顺于1996年6月3日购买10瓶三株口服液回家服 用。服到第4瓶时,陈伯顺身上起了红斑,待服到 第5、6瓶时,陈伯顺已全身红肿,当服第8瓶时, 全身溃烂。湖南省汉涛县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三 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陈伯顺于1996年9月3日死 亡。随后,陈伯顺的家属诉讼到法院,要求三株公 司赔偿其经济及精神损失20万元。
一审后,三株遭到重创
这场官司给三株公司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全国 各经销商、消费者听到三株吃死人的消息后,纷 纷退货索赔,三株口服液及三株系列产品的销售 迅速陷入瘫痪状态。1998年春节前,三株一个月 有几个亿回款,但从判决后的四月下旬开始,销 售急剧下滑,直至月销售额不足1000万元。1998年 4―7月的4个月间全部亏损,生产三株口服液的两 个现代化工厂全面停产,6000多名工人放假回家。 造成三株口服液库存积压达2400多万瓶,如果按 一瓶30多元的市场价计算,等于占压着7亿元资金。
面对危机如何或得公众的理解
强生公司承担有限的责任后,但是产生了形 象危机。按照公众利益至上原则,不惜花巨 资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各大药店收回所有数百 万瓶的泰诺片,并花50万美元向有关医生、 医院和经销商发出警告,通知他们泰诺中毒 事件。这些措施一步步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
化危机为商机
当药品污染的原因查明之后,强生 进行停业整顿时,正好美国政府和 芝加哥等当地政府开始制定新的药 品安全法,要求药品生产企业采用 无污染包装。强生公司率先响应新 规定。这样就在价值12亿美元的止 痛片市场上挤走了它的竞争对手, 仅用5个月的时间就夺回了原市场 份额的70%,并以更好、更新的形 象重新面对公众,赢得了公众信任。
强生与三株的对 比
危机公关:
美国强生与中国三株的 比较!
引
品牌运营过程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有来自企 业外部的,也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影响。企业 的品牌发展就是在这样一个多变的整体环境下, 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品牌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建立品牌危 机防御体系,抵御各种潜在的对品牌的损害。以 及品牌危机发生后对危机的消除,它是企业战略 防御体系的重要内容。 强生公司系美国著名制药企业,三株集团是 中国知名的保健品生产企业,在这两大企业的发 展中,都遇到了品牌危机,但面对危机,带给两 个企业的却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义诊活动(宣销活动):即户外的宣传销售 活动,通过现场宣传品如条幅展牌音响营造 气氛,配合医生现场对消费者的身体诊断以 及产品推荐,增加了宣传的可信度。既可以 当场实现销售又可以扩大影响。在大城市或 小乡村、在营销公司、药店、农村大集等场 合,有机会就开展义诊等活动。并根据季节 变化,推出不同的主题。
一个年销售达80亿元的企业,在一场不该发生的诉 讼中轰然倒地,并从市场上完全消失 三株和强生,同样的事例,不同的结果,不能不引 起人们的深思。面对危机,强生勇于面对 ,并从多方面,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处 理好危机带来的现实和潜在的威胁。,把危机的损 失降到最小 澄清事实后,迅速改良包装,采用有效的营销传播 策略,增强品牌信任度,最终赢回市场。 而三株公司在危机中,似乎一筹莫展,除了忙于官 司,没有有效的利用媒体恢复公众的信任度。用一 年多的时间虽是赢回了官司,却是永远输了市场。
三株
三株口服液是济南三株药业有限公司的起 家产品,也其看家产品。当初一万元买来的 转让配方,如今已创造了上百亿元的销售收 入。在三株进入市场的前前后后,与三株相 类似的保健药品比较知名的也有很多。但没 有一个产品像三株口服液一样在短短几年内 创造出不可思议的销售奇迹。1994年三株口服 液实现规模生产,销售收入首次超亿元。1995 年销售收入33.5亿元。1996年销售收入80.6 亿元。1997年三株的目标是保2O0亿,争26O亿, 冲刺300亿。
3 广告策略
1、散发报纸(宣传单)报纸的内容起初是产品功 效和机理的介绍,后来主要倾向于病例介绍。报 纸传达的方式分为普投、散投和夹报为达到10O% 的投递率,三株设计并构建了能够覆盖所有人口 的投递网络,三株各地的工作站最主要的工作就 是投递报纸等宣传品。 2 电视专题片:三株公司专题片突出的是产 品效果和产品机理,一般来说专题内容是完全 本地化和用患者现身说法或以有新闻价值的活 动、典型病例现身说法,还有其他专题片内容, 如展现企业形象、明确表现主题等。这种做法 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强的可信度。与硬性广告相 比,还具有时间长、价格低的优势。
1
“人海战术“ 其营销网络采用的是“四级公司、六级管 理”制度,即:在省一级建立营销指挥部,市、 地级设营销公司,区、县级设办事处,乡镇及 城市区内设工作站;按层次分有总公司、产品 营销中心、战区指挥部、子公司、分公司、工 作站等六级组织,市、地级营销公司是三株营 销网络中的骨干主体,市场部又是营销公司的 中心。三株公司在鼎盛时有几百个产品销售公 司,几千个办事处。
三株的营销特 点
2 农村包围城市 1995年,吴炳新做出了挺进农村市场的战略决定。 三株的农村市场推广,设计了地级子公司,县级办 事处, 乡镇级宣传站,村级宣传委员四级营销体系。三株 利用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优势 ,展开人海战术。聘用了数十万计的大学生充实到 县级乡镇级的办事处和宣传站。 三株发给每个宣传站和村级宣传员一桶颜料盒数十 张三株口服液的广告模板。 要求把”三株口服液“的广告标语刷在乡村每一个 能刷字的地方,如”外墙,电线杆,道路护栏,牲 口栏圈 甚至茅厕上。三株无处不在,到1996年底,农村市场 的销售额占到三株总额销售的60%
目 录 强生:在危机中奋起
三株:在危机中消沉t;
>>
强生与三株的比较分析
强生——因爱而生
强生(Johnson & Johnson)成立于1886年,是世界上规模大、 由NordriDesign提供 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也是中 国最大的外资制药有限公司。
三株一审结果
吴炳新坚信三株没有毒性,而且他也认为30 万这个数目太大,完全是敲诈,根本不予理 睬。但在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后,湖南省常德 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8年3月31日对陈伯顺案 作出宣判:陈伯顺系喝三株口服液导致死亡, 责令由三株公司向死者家属赔偿29.8万元, 没收三株公司“非法”收入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