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的简单介绍

合集下载

交换机及路由器的原理与作用

交换机及路由器的原理与作用

交换机及路由器的原理与作用交换机及路由器的原理与作用介绍: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原理和作用。

交换机和路由器是网络中常见的设备,用于实现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

以下将分别阐述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原理和作用。

一、交换机1.1 原理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包按照目的地址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MAC地址学习:交换机通过监听传入数据包的源MAC地址,将其与传入端口关联起来,形成MAC地址表。

- 存储和转发: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后,会将其存储并进行目的MAC地址的查找,然后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1.2 作用交换机在网络中起到了连接设备和实现数据传输的作用。

其主要作用包括:- 实现局域网之间的数据交换:交换机可以将数据包从一个局域网转发到另一个局域网,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

- 提供高速数据传输:由于交换机具有存储和转发的能力,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 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交换机支持将多个局域网通过VLAN技术进行划分,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互通和隔离。

二、路由器2.1 原理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将数据包从源地址转发到目的地址。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IP地址转发:路由器使用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路径,并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下一跳地址。

- 路由选择协议:路由器使用路由选择协议来确定最优的路径,以实现数据的快速和有效的传输。

2.2 作用路由器在网络中起到了连接不同网络和实现数据传输的作用。

其主要作用包括:- 实现互联网的连接:路由器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实现互联网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 网络分割与隔离:通过路由器的路由表配置,可以将整个网络分割成多个逻辑上独立的子网,实现网络资源的隔离和管理。

- 提供安全防护:路由器支持网络地址转换(NAT)和防火墙等功能,能够提供网络安全防护。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交换机和路由器

交换机和路由器

交换机和路由器交换机和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重要的设备,它们在网络通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本文将分别介绍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功能和应用,以及它们在网络中的区别和联系。

一、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主要用于在局域网中连接多个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它可以根据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来决定将数据包传输到哪个端口,从而实现数据的交换。

1. 工作原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基于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来实现数据包的交换。

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包到交换机时,交换机会检查数据包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将其与已知的MAC地址列表进行匹配。

根据匹配的结果,交换机会将数据包传输到对应的端口,以便目标设备接收数据。

2. 功能交换机具有以下功能:(1)学习功能:交换机会动态地学习网络中各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其存储在MAC地址表中,以便后续的数据交换。

(2)过滤功能:交换机可以根据MAC地址表中的信息,将网络数据包转发到特定的端口,从而避免将数据包广播到整个网络中。

(3)转发功能:交换机能够快速传输数据包,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3. 应用交换机被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机构和学校的局域网中。

它可以连接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实现内部数据的快速传输和交换。

交换机还常用于构建通信网络,如电信运营商的骨干网等。

二、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主要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它具有将数据包转发到不同目标网络的能力,使得不同网络中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1. 工作原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基于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包到路由器时,路由器会检查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并查找路由表,以确定将数据包传输到哪个网络接口。

2. 功能路由器具有以下功能:(1)转发功能:路由器能够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

(2)查找功能:路由器根据目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并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多个网络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它能够根据目的地址来决定数据的传输路径,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 物理连接交换机通过物理连接将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

每一个设备通过网线与交换机的端口相连,形成一个局域网(LAN)。

交换机通常有多个端口,可以连接多个设备。

2. MAC地址表交换机通过学习和维护一个MAC地址表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MAC地址是网络设备的惟一标识符,类似于身份证号码。

交换机在收到数据包时,会查看数据包中的源MAC地址,并将该地址与接收到的端口进行绑定,更新MAC地址表。

这样,当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时,可以根据目的MAC地址查找对应的端口,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

3. 数据转发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表来决定数据的转发路径。

当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时,会查找目的MAC地址在MAC地址表中的对应端口,然后将数据包只发送到该端口上,而不是广播到所有端口。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包的冲突和浪费,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4. VLAN划分交换机还可以通过虚拟局域网(VLAN)的划分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性。

VLAN可以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的局域网,不同的VLAN之间的数据是隔离的,惟独在同一个VLAN中的设备才干相互通信。

通过VLAN的划分,可以实现不同部门或者用户之间的隔离,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5. 网络管理交换机通常提供网络管理功能,可以通过网络管理软件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监控。

管理员可以设置VLAN、端口速率、安全策略等参数,以满足不同的网络需求。

同时,交换机还可以监控网络的流量、带宽利用率等信息,匡助管理员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

总结: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重要的网络设备,它通过物理连接将多个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并根据MAC地址表来决定数据的转发路径。

交换机还可以划分VLAN,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性。

交换机工作原理

交换机工作原理

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对局域网内的数据处理和转发,使得网络传输更加高效和稳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一、交换机概述交换机是一种连接两个或多个数据链路的网络设备,可以让信息在局域网中被准确地传送到目标地址。

它有很多种类,包括无线交换机、路由交换机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数据流转发到目标地址,从而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包交换和电路交换。

包交换使用缓存区来暂存数据包,然后再根据数据包的地址进行转发。

电路交换则直接将数据流接通到目标地址,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方式。

由于包交换可以实现多对多的连接,所以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交换机的数据转发对于交换机来说,它需要进行三项工作:学习、转发和过滤。

学习是指交换机需要记录每个源地址的进入端口,转发是指将数据转发到目标地址,过滤是指交换机需要过滤掉无效数据包。

当一台设备向交换机发送数据包时,交换机需要先学习该源地址。

在交换机中设置了一个转发表,用于存储各个设备的MAC 地址,同时记录该MAC 地址对应的进入端口。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交换机时,交换机会查找该MAC 地址对应的出口端口,并向这个出口端口发送数据包。

如果交换机没有记录到源地址,它会将数据包广播出去,通过广播的方式通知其他设备信息。

当其他设备接收到该数据包时,会将源地址和端口信息发回给交换机,使得交换机可以学习新的设备。

三、交换机的广播与转发交换机的广播是指当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如果该数据包的目标地址是广播地址或未知地址时,交换机会将该数据包转发到所有设备。

由于广播地址不唯一,所以这种方式不太适合大规模的网络。

交换机的转发是指当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如果该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已经在交换机的转发表中被记录,那么它会将数据包直接转发给目标设备。

如果该数据包的目标地址没有被记录,那么交换机会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以便建立新的转发表。

交换机介绍及选购教程

交换机介绍及选购教程

交换机介绍及选购教程在很多人的眼里,交换机是一种绝对的高端网络产品,似乎和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联系。

其实交换机已经不是以前的只有电信部门才能拥有的设备了,现在大到电信部门的核心交换机,小到几十块钱的SOHO交换机,各个价位、各种用途的交换机产品层出不穷,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交换机介绍及选购教程,希望能帮到大家。

交换机介绍及选购教程交换机的整体市场格局一.高端(行业应用,如:电信,金融,电力大型行业企业)高端交换产品由于应用范围的特殊性,只有在大型行业企业中有巨大的投资,世界知名的网络产品生产商和少数国内民族企业在这领域也有推出它们的产品,如国外的思科公司的Cisco12000系列;国内的港湾网络的PowerHammer P640,P320,P160。

它们的产品是用于国家级,省级,城域网级的万兆路由交换机。

显然离我们比较远,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没有机会碰到。

在这一领域只有少数有实力的网络公司在那竞争,而且只作为方案提供,不可能进入卖场,所以将不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这类高端产品所处的位置,包括国家骨干,省骨干,城域网骨干核心层。

,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类高端产品所在的位置:包括“国家骨干”,“省骨干层”,“城域网核心层”。

图1图2二.中低端(大中小企业的有强劲持续的需求,低端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100/1000Mbps的二层或者三层以太网交换机是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采用的中低端产品。

10Mbps交换机在企业级的应用中已经减少,开始进入SOHO和家庭市场。

100Mbps的产品已经成为企业的桌面接入型以及工作组接入型的主流机型。

现在中小企业主流应用中最具有明显性价比优势的是100Mbps产品,它的功能越来越多,易用性,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好。

100Mbps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两年之内将是企业及网络环境的主流应用产品。

100Mbps交换机市场,产品的同质化问题越来越明显,交换机厂商谁也没有什么独家的技术优势,用户的需求基本上也是适用就好。

交换机的作用与功能

交换机的作用与功能

交换机的作用与功能交换机,又称交换设备或转发设备,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之一。

其作用是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根据目的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特定的目的地。

交换机具有如下的功能:1. 数据传输和转发:交换机可以接收来自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的数据包,并根据目的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目标设备。

它可以检查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并将其转发到相应的端口,从而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2. 分割网络:交换机能够将一个网络分割成多个碰撞域,每个端口都是一个独立的碰撞域。

这意味着在一个网络中,如果一个端口上发生了碰撞,其他端口的传输不会受到影响,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3. 构建虚拟局域网(VLAN):交换机可以创建虚拟局域网,将不同的设备划分到不同的子网中,实现多个局域网之间的通信。

这样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4. 过滤和管理流量:交换机可以根据端口、MAC地址、IP地址、协议类型等条件对进出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和管理。

通过配置交换机的策略,可以限制某些设备的访问权限,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5. 实现负载均衡:交换机可以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负载均衡。

当网络中多台设备提供相同的服务时,交换机可以将数据包均匀地转发给不同的设备,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负载的均衡。

6. 监控和故障排除:交换机可以监控网络中的流量和传输情况,并提供一些监控工具和管理功能。

它可以识别网络中的故障点,并提供故障排除的功能,帮助网络管理员及时解决问题。

总之,交换机在计算机网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传输和转发数据,还能够分割网络、构建虚拟局域网、过滤和管理流量、实现负载均衡、监控和故障排除等功能。

通过合理使用交换机,可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从而提升整个网络的运行效果。

简述交换机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简述交换机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简述交换机的功能及工作原理1.引言本文将简要介绍交换机的功能及其工作原理。

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起到连接不同设备的作用,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功能。

2.交换机的功能交换机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的功能:2.1.数据转发交换机通过学习和维护转发表来转发数据包。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检查该数据包的目标MA C地址,并在转发表中查找该地址对应的端口。

然后,交换机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目标端口,从而实现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减少网络拥塞。

2.2.网络分割交换机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V LA N),每个V LA N中的设备只能直接与该VL A N内的设备通信。

这种网络分割能够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并且有效地控制广播风暴的发生。

2.3.广播优化交换机能够优化广播流量的传输,因为广播数据包只会发送到与广播源设备相连的端口上。

这样一来,广播数据包的传输仅限于需要接收该数据包的设备,避免了信息传输的浪费。

3.交换机的工作原理3.1.学习阶段交换机在初始状态下没有任何关于MA C地址和其对应端口的信息,处于学习阶段。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检查数据包中的源M AC地址,并将该地址与接收到数据包的端口相关联。

交换机会将此信息添加到转发表中,并标记该端口为与该MA C地址相连的端口。

3.2.转发阶段一旦转发表中出现了M AC地址和其对应的端口信息,交换机就进入了转发阶段。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查找数据包中的目标M AC地址,并在转发表中查找对应的端口。

交换机会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目标端口,并且该端口的所有设备都可以接收到该数据包。

3.3.刷新阶段为了保持转发表的准确性,交换机会定期刷新转发表。

刷新时,交换机会删除已经过期的条目,并重新学习所有连接的设备的M AC地址和端口关联信息。

4.总结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至关重要的设备,它具备数据转发、网络分割和广播优化的功能。

以太网交换机介绍

以太网交换机介绍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与管理
Cisco Catalyst 4006的接线面板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与管理
Catalyst 6500系列主要为企业和电信运营商网络提供高 度可用、安全的融合网络服务。这些交换机可满足骨干网、 分布层、布线室结构以及数据中心环境对高可用性、可扩 展性、高级服务和多层交换越来越高的要求。 该系列提供有3插槽、6插槽、9插槽和13插槽的机箱, 以及多种集成式服务模块,包括数千兆位的网络安全性、 内容交换、语音和网络分析模块,能提供48到576个 10/100/1000以太网端口,和支持192个1Gbps或32个10Gbps 骨干网端口,能作为每秒数亿个数据包处理能力的网络核 心交换机。
⑻ 支持流量控制 能够控制交换机的数据流量,HDX、FDX是通用的流量控 制标准,目前的交换机一般均支持。 ⑼ 易于扩展 对于核心层交换机,应注意其扩展性,通常应是模块化 的交换机,能在未来根据应用的需要,通过添加功能模块, 来增强交换机的功能和增加接口。
交换机产品简介 目前生产交换机的主流厂商主要有Cisco和华为 3COM公司,其生产的交换机是市场应用的主流。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与管理
4.根据结构的不同,交换机可分为固定端口 交换机和模块化交换机。 固定端口交换机只能提供有限的端口和固定类 型的接口,从连接的用户数量和所使用的传输介 质上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类交换机也有桌 面式和机架式之分,机架式便于安装和管理。 5.根据工作协议的层分类,交换机可分类第2层 交换机、第3层交换机和第4层交换机。 第2层交换机根据数据链路层的信息(MAC地址) 完成不同端口间的数据交换。接入层交换机一般 就采用第2层交换机。 第3层交换机具有路由功能,能识别网络层的IP信 息,并将IP地址用于网络路径的选择,并能够在不 同网段间实现数据的线速交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换机简单介绍与基本配置1.2.1交换机的组成交换机是一台特殊的计算机,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如IOS)和配置文件,硬件部分主要包含CPU、端口和存储介质。

局域网交换机的端口主要有以太网端口(Ethernet)、快速以太网端口(Fast Ethernet)、吉比特以太网端(Gigabit Ethernet )和控制台端口(Console)等。

交换机的存储介质主要有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储存设备)、FLASH(闪存)、NVRAM(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和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

其中,ROM相当于PC中的B I O S,交换机加电启动时,将首先运行ROM中的程序,以实现对交换机硬件的自检并引导启动交换机的操作系统,该存储器中的内容在系统掉电时不会丢失。

FLASH是一种可擦写、可编程的ROM,相当于PC中的硬盘,但速度要快得多,可通过写入新版本的操作系统来实现交换机操作系统的升级,FLASH中的程序,在掉电时不会丢失。

NVRAM用于存贮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该存储器中的内容在系统掉电时也不会丢失。

DRAM是一种可读写存储器,相当于PC的内存,其内容在系统掉电时将完全丢失。

1.2.2Cisco IOSCisco IOS(Internet work 0perating System,网间网操作系统)是一个为网际互连优化的复杂的操作系统。

它是一个与硬件分离的软件体系结构,类似一个网络操作系统。

I O S虽然是Cisco开发的技术,但目前许多网络设备厂商许可I O S在其交换和路由模块内运行,IOS已广泛成为网际互连软件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IOS目前存在多个版本及功能,用户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Cisco用一套编码方案来制订IOS的版本。

I O S的完整版本号由三部分组成:主版本、辅助版本和维护版本。

其中,主版本和辅助版本号用一个小数点分隔,两者构成了一套IOS的主要版本;而维护版本显示于括号中。

比如某I O S版本号为11.2(10),则其主要版本11.2,维护版本为10(第10次维护或补丁)。

Cisco会经常发布IOS新版本,以修正原来存在的错误,或增加新的功能。

在其发布了一次更新后,通常都要递增维护版本的编号。

1.2.3配置交换机的方式对交换机进行配置有以下两种常见方式:本地控制台登录方式、远程配置方式,其中,远程配置方式又包括以下3种:T e l n e t远程登录方式W e b浏览器访问方式SNMP远程管理方式由于远程配置方式要通过网络传输和交换机的管理地址来实现,而在初始状态下,交换机还没有配置管理地址,所以只有采用本地控制台登录方式来实现。

由于本地控制台登录方式不占用交换机的带宽,因此也被称为带外管理(Out of Band)。

为了方便实现交换机的远程配置,在第一次配置交换机时,可以为其配置管理地址、设备名称等参数,并选择启动交换机上的Telnet Server、Web Server、S N M P A g e n t等服务,以便启用远程配置方式。

(1)本地控制台登录方式通常在可进行网络管理的交换机上都提供了一个专门用于配置的接口(Console端口),需要使用一条特殊的线缆连接到计算机的串行口,计算机利用超级终端程序进行登录和配置。

不同类型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位置不同,模块化交换机大多位于前面板,固定端口的交换机大多位于后面板,在配置时需注意端口上方或侧方“Console”字样的标识。

(2)通过Telnet对交换机进行远程配置在通过Console端口设置了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和登录密码后,就可以通过Telnet 协议来连接登录交换机,从而实现对交换机的远程配置。

在使用Telnet对交换机进行远程配置前,应确认已经做好了以下准备工作:在用于配置的计算机上安装TCP/IP协议,并设置好IP地址信息。

在被配置的交换机上已经设置好IP地址信息。

在被配置的交换机上已经建立了具有权限的用户帐户。

如果没有建立新的帐户,Cisco交换机默认的管理员帐户为admin。

(3)通过Web浏览器方式进行远程配置目前多数交换机都提供了Web配置方式,只要在计算机Web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http://交换机的管理地址”,此时将弹出用户认证对话框,输入具有权限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进入交换机的配置页面,从而对交换机的参数进行修改和设置,并可实时查看交换机的运行状态。

在使用Web浏览器方式对交换机进行远程配置前,应确认已经做好了以下准备工作:在用于配置的计算机和交换机上设置好了IP地址信息。

在用于配置的计算机中安装有支持Java的Web浏览器。

在被配置的交换机上已经建立了具有权限的用户帐户。

被配置的交换机的操作系统支持HTTP服务,并且已经启用了该服务。

1.2.4交换机的配置模式Cisco IOS提供了用户模式和特权模式两种基本的命令执行级别,同时还提供了全局配置和特殊配置等配置模式。

其中特殊配置模式又分为接口配置、Line配置、VLAN配置等多种类型,以允许用户对交换机进行全面的配置和管理。

(1)用户模式当用户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并登录到交换机时,所处的命令执行模式就是用户模式。

在该模式下,可以简单查看计算机的软、硬件版本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测试,但不能更改配置文件。

用户模式的命令行提示符为:Switch> 其中的Switch是交换机默认的主机名。

在用户模式下,直接输入“?”并回车,可获得在该模式下允许执行的命令清单及相关说明。

若要获得某一命令的进一步帮助信息,可在命令之后,加“?”。

如:Switch>show ?【注意】在Cisco IOS中,可以随时使用“?”来获得帮助。

另外,在输入命令时可只输入命令的前几个字符,然后用Tab键自动补齐。

(2)特权模式在用户模式下,执行enable命令,将进入到特权模式。

在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进行管理,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进行网络测试与调试等。

特权模式的命令行提示符为:Switch# 在该模式下直接输入“?”,获得在该模式下允许执行的命令清单及相关说明。

如果要返回用户模式可以使用exit或disable命令。

如果要重新启动交换机可执行reload命令。

(3)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执行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可以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在该模式下只要输入一条有效的命令并回车,内存中正在运行的配置就会立即改变生效。

该模式下的配置命令的作用域是全局性的,对整个交换机起作用。

全局配置模式的命令行提示符为:Switch(config)# 从全局模式返回特权模式,执行exit、end命令或按Ctrl+Z快捷键。

(4)接口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interface命令,即可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在该模式下,可对选定的接口(端口)进行配置,并且只能执行配置交换机端口的命令。

接口配置模式的命令行提示符为:Switch(config-if)#从接口配置模式返回全局配置模式,可执行exit命令,如果要返回特权模式,则应执行end命令或按Ctrl+Z快捷键。

(5)Line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line vty 或line console命令,将进入Line配置模式。

该模式主要用于对虚拟终端和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其配置主要是设置虚拟终端和控制台的用户级登录密码。

Line配置模式的命令行提示符为:Switch(config-line)#从Line配置模式返回全局配置模式,可执行exit命令,如果要返回特权模式,则应执行end命令或按Ctrl+Z快捷键。

(6)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执行vlan database配置命令,即可进入VLAN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可实现对VLAN(虚拟局域网)的创建、修改或删除等配置操作。

VLAN配置模式的命令行提示符为:Switch(vlan)#要从VLAN配置模式返回特权模式,可执行exit命令。

1.2.5使用本地控制台配置交换机1.使用本地控制台登录交换机在初始状态下,交换机还没有配置管理地址,所以只有采用本地控制台登录方式来实现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

通过Console端口登录交换机的基本步骤为:(1)制作反接线反接线是双绞线跳线的一种,用于将计算机连到交换机或路由器的控制端口。

反接线的制作方法与直通线、交叉线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唯一差别是两端的线序不同。

通常购买交换机时会带一根反接线,不需自己制作。

(2)用反接线通过RJ-45到DB-9连接器与计算机串行口(COM1)相连,另一端与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相连。

(3)依次选择“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命令,打开“连接描述”对话框。

(4)在“连接描述”对话框中,输入名称,单击“确定”按钮,打开“连接到”对话框。

(5)在“连接到”对话框中,选择与Console线缆连接的COM端口,单击“确定”按钮,打开“COM1属性”对话框。

(6)在“COM1属性”对话框中,对COM端口进行设置,单击“确定”按钮,打开超级终端窗口。

(7)打开交换机电源,连续按回车键,可显示初始界面。

交换机启动后,就会进入命令行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在超级终端中键入各种命令,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2. 配置交换机主机名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主机名默认为Switch。

当网络中使用了多个交换机时,为了以示区别,通常应根据交换机的应用场地,为其设置一个具体的主机名。

例如,若要将交换机的主机名设置为S2960,则设置命令为:Switch>enable//进入特权模式Switch # //特权模式提示符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 (config)# //全局配置模式提示符Switch (config)#hostname S2960 //设置主机名为S2960S2960(config)#3. 配置交换机管理地址及相关口令(1)配置管理地址在2层交换机中,IP地址仅用于远程登录配置交换机,对于交换机的正常运行不是必需的。

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均属于VLAN 1,VLAN 1是交换机自动创建和管理的。

每个VLAN只有一个活动的管理地址,因此,对2层交换机设置管理IP地址之前,首先应选择VLAN 1接口,具体设置命令为:S2960(config)#interface vlan 1//进入VLAN1接口配置模式S2960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 255.255.0//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S2960 (config-if)#ip default-gateway 192.168.1 .1 //设置默认网关S2960 (config-if)#no shutdown【注意】若不设置默认网关,则无法实现跨网段(广播域)远程登录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