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的军大衣

合集下载

难忘的那一刻作文新颖的题材

难忘的那一刻作文新颖的题材

难忘的那一刻作文新颖的题材难忘的那一刻作文新颖的题材篇1在你经过了十几个春秋之后,一定有一幕让你难以忘怀的时刻,我就有一个让我难以忘怀的一幕。

那是一个黄昏,我骑着自行车买完盐就掉头回家,可是骑到一半,我的自行车的链子掉了,我万分着急,等一会儿天就要黑了,想要回家就不好走了,于是,我连忙修链子,可是我怎么弄也弄不好,在这个时候,我的救星来了,他是一位青年人,他看见我的车链子掉了,就问我:“小朋友,要我帮忙吗?”我点了点头,于是他就帮我按链子,一开始,他拿了一个小根子,在那弄呀弄呀,但是没有弄按好,于是他上手了,他这弄弄,那弄弄,但是还没有弄好,于是他对我说:“小朋友,我马上上家拿几样工具,我去去就来。

”于是我就坐在马路边等他,可是过了一会儿,他还是没来,我想:他是不是不来了。

我想到这一点,鼻子有了一点酸,但是奇迹在最不可能的时候发生了,他又回来了。

他拿了几个工具,在车子的着弄弄,在那弄弄,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大滴大滴的汗水掉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车子终于修好了,我高兴的跳了起来,在我正要感谢他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走了,所以我只能骑着车回家了。

我非常感谢那位叔叔,是他帮助了我,因为当时的天黑,所以我没有看见他的脸,但是他为我修我车子时的样子,依然清晰的`记在我的脑海之中,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好好报答他,这件事可能在你的眼中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相处!难忘的那一刻作文新颖的题材篇2慢慢的拾起曾经的回忆,把它悄悄藏在红叶花筏的记忆里。

轻轻地翻起着曾有过的欢笑和泪水,把它悄悄收藏在随风起舞的岁月里。

暮然回首,那一刻,使我难忘。

三月的阳光,伴着淡淡的芳香,带着满心的欢喜与憧憬,走向未知的美景。

三月的春风飘飘荡荡。

桃花伴着春光,似比桃花伴微雨;山中百鸟,谱写着一首又一首的柔美又雀跃的曲调。

当春天带着她特有的新绿,海一样漫过山丘,如百年醇香一样让人心醉。

当春携着她独有的温煦,潮一般的涌来。

九年级学生作文《王老先生小传》

九年级学生作文《王老先生小传》

王老先生小传每周六和各种假期时,我就可以回爷爷奶奶家了,准确来说,就可以见到王老先生了。

他是我姥爷,但我却一直叫他爷爷,真是奇怪。

在我看来,爷爷与平常的老年人无异:脾气平和,慈眉善目,但行动不便,头发也很斑白且稀疏了。

皮肤有些粗糙了,显得暗淡。

平日里每天出去散散步,回家干一点活,然后剩下的时间就是在看手机、玩电脑、看电视、看书和吃饭睡觉。

生活很清闲,自由自在。

清闲且无聊、安静且寂寞,乍一看,好像没什么稀奇。

但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的前半生,其实是颇为坎坷、艰难又丰富、戏剧性的。

爷爷1947年生的。

那会儿新中国还没成立,解放战争还在持续。

不过对这些事,爷爷是没有一点记忆的。

他又是土生土长的西安“城里人”,战火也较少波及。

后来成功迎来了新中国建立,但也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大跃进、人民公社。

小时候吃饭,看见我不想喝粥或者米饭没吃完,他就说:“我们那会困难时期,米饭顶好吃高粱米,想吃白馍精面都吃不上。

你现在这都有,那都有,比我们小时候好多了,你还不想吃?”于是接下来一个月里,我都缠着奶奶要吃高粱米,粗粮馍。

这下爷爷给傻眼了。

不过,后来看的许多书上写“那会儿”竟是饿死过人、闹过大饥荒的,着实吓人。

太爷太奶家里五六个孩子,家里也并不富裕,想来爷爷的童年也必是很困难。

但爷爷很争气,小学、初中、高中一直是“学霸”级别的学生。

也难怪妈妈小时候也一直是学霸,也难怪……总之,当爷爷正踌躇满志地准备高考时,啪,“浩浩荡荡”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很快啊,爷爷就“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宝鸡去了,在那里干了一年半的苦力,又被调到工程队,说难听点,就是“知青”工。

但令人欣慰的是,爷爷在那里认识了奶奶。

爷爷在工程队还当过潜水员——修过河大桥时需下水查看是否偏差——我还记得爷爷刚跟我说此事的时候,我在学校里到处吹嘘。

又干了一年多,被调去开大卡车,开的是最老的“解放”牌。

一到冬天,车底下就冻得严严实实,爷爷和奶奶(已经结婚了)便拿开水来解冻,过一两个小时车队才能勉强开动。

冷与热(优秀5篇)

冷与热(优秀5篇)

冷与热(优秀5篇)冷与热优秀作文篇一寂寥黑夜下的月霜,那是最寒冷的阳光。

深秋凄凉,清冷的月光稀释了乡村太过浓稠的夜色。

厚重而古朴的黑漆大门内灶火灼灼,饭香阵阵,锅碗瓢盆交错的喧杂打破了老屋多年的沉寂。

姥姥矮小瘦削的身躯蜷坐在灶火前的小小板凳上,慈祥温暖的笑看平日精明干练母亲在锅前兴奋而骄傲的卖弄厨艺,眼神中是为人母的慈爱与自豪,时不时的往灶台下添把干草,使它发出一阵“噼啪”的爆破声,锅盖下钻出热气弥漫了整间老屋。

蜷缩久了站起来捶打几下常年有病的腰椎,蹒跚着走进里屋看了看炕上姥爷熟睡的背影,似心安似无奈的摇了摇头。

将那株不知名却绽放明媚的野花端进屋内,腐朽的木门发出“吱呀——”的呻吟,宛若岁月的叹息。

姥姥的脸上总漾着那和蔼温柔的笑意,对于那些年扼杀她如花青春的封建社会,那些年欺辱她的的地主恶仆全部予以大度的宽容。

她的贤惠能干,有勇有谋十里八乡的人无不赞颂,她用枯瘦的双手在那段艰苦岁月中将五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抚养长大,自我记事以来从她那里继承的便是宽容与善良,姥姥那和蔼的笑像那温柔的烛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氤氲的水汽中,神像前的那一对红烛盛在久远的已不知其年代的雕花烛台袅袅的燃着,温暖摇曳烛光似乎在诉说着姥姥的温柔与善良,那滴落的红泪被那古朴沉默的烛台稳稳接住,重新堆进那将要燃尽的蜡油中,使其得以生生不息。

灶火渐熄,人们围坐在满桌佳肴前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所有光与影的变换在我睡意懵懂的意识中散落漫天繁花飞舞,这温馨闲适的光景与上一次相见恍若匆匆几世,让人喜悦的想要流泪,只愿时光定格不前。

皎月挂在舒朗的枝头,沉浸其中自得一份洒脱与清澈,风过处,卸下许多金桂的香气。

我眯起眼睛打量着朦胧的寒月,伤感而害怕的想起那高楼大厦上惨白狰狞的白炽灯,宛如一张巨大而阴森的口,吞掉了悬在我童年的老屋的那盏昏黄的灯。

城市的空气一年四季都是生冷而粘稠,它无情而残酷的逼着人们,赶着人们平行的前进,好让这个世界得以冰冷的运转。

每个人在晨光初现时便匆匆出门,钢筋铁板的高楼大厦像张着贪婪巨口的庞然大物,吞没着一批又一批被源源不断送入的人群。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姥爷的小人书》含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姥爷的小人书》含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姥爷的小人书》含答案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姥爷的小人书①姥爷年过古稀,平生有个习惯就是收集用过的“破烂儿”,比如坏了的台灯、不会走的钟表、缺了腿的唐三彩、泛黄的稿纸、作废的粮票,还有现如今少有人看的小人书。

这些奇怪的东西堆满了地下室,堆满了书房,堆满了姥爷家的每一个角落。

②“破烂儿”是姥姥对这些旧物的称呼,历经岁月的它们大多早已毫无用处,姥爷却总是一丝不苟地收拾起来。

每当姥姥埋怨姥爷还留着这些东西时,姥爷总会笑笑,也不反驳,只是默默地把它们收拾到姥姥看不见的地方去。

③小时候有段时间,我和表姐都住在姥爷家里。

姥姥常年受失眠之苦,因此每天都要午睡,不许我们打扰。

那些安静的午后,藏满了姥爷“破烂儿”的书房就成了我们的乐园。

为了安抚我们两个小鬼头,姥爷总会小心翼翼地从书柜里捧出一个小纸箱,那里面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小人书。

④纸箱打开,细细的灰尘飞出来,在阳光下旋转起舞,那些泛黄的、卷了页的小人书散发出一股略带霉味的油墨气息,惹得我直想打喷嚏。

好动的表姐已不知跑去什么地方玩儿了,只留下我自己坐在床上,把姥爷的珍藏一本一本翻过……⑤这些小人书都是20世纪特有的产物,是我妈和小姨她们小时候看过留下来的,《杨家将》《红岩》《武松打虎》……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凝结在手掌大的书本里。

那时的纸张质量不好,上面的图画和文字还有重影,但我仍然乐此不疲。

每当这时,姥爷就噙着笑意坐在我身边,看着我读书的样子,并指着每一幅图为还不认字的我讲上面的故事。

姥爷特别擅长讲故事,有时一本书要讲一两个小时。

我认真专注地听着,一老一小偎在床边,压低了声音轻轻地笑,岁月静好,阳光洒满了我的心房。

⑥后来年纪渐长,我离开老家定居北京。

学业繁重,我要看的书也无穷无尽,小人书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

⑦有一次偶然和妈妈聊起她小时候的事情,妈妈说,她六七岁的时候,最喜欢去街上的书摊租小人书看。

市中心的百货商场门口,总有许多小人书摊,厚的两分钱看一本,薄的一分钱看一本。

第6课《变色龙》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6课《变色龙》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6课《变色龙》一等奖创新教案《6 变色龙》教案【教学目标】1.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把握课文大意。

2.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把握其心理活动,分析其形象。

3.了解讽刺小说的特点,品析其主要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把握其心理活动,分析其形象。

【教学难点】了解讽刺小说的特点,品析其主要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入一:出示一组蜥蜴图片,引出“变色龙”。

“变色龙”是蜥蜴类的一种,善于变换皮肤的颜色适应周围环境,以保护自己。

俄国作家契诃夫也写了“一条变色龙”,他的名字很有趣:奥楚蔑洛夫。

俄语中,这个词的本义是“疯癫的”。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吧!导入二:同学们,你们看过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栏目吗?你们到动物园游玩过吗?你们见过变色龙这种动物吗?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关变色龙的知识。

变色龙,爬行动物,躯干稍扁,皮肤粗糙,四肢稍长,运动极慢。

舌长,可舔食虫类。

表皮下有多种色素块,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小说《变色龙》,请听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

(播放音频)二梳理情节整体感知文本,把握关键信息。

探究:请同学们通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作者为何称奥楚蔑洛夫为“变色龙”。

【明确】因为奥楚蔑洛夫在处理案子中五次“变色”,在五次态度转变中,尽显沙皇走狗的丑态。

三分析“变色”经过1.了解“变色”过程,再现判案波折。

“狗咬人”本是街头巷尾平常小事,但奥楚蔑洛夫把它看作一件大事。

请同学们默读第6—27段,思考:奥楚蔑洛夫对案子的双方作出了怎样的判定?他每一次判定案子的依据是什么?请认真阅读文本并做相关标记。

【明确】不知狗主人——严判是将军家的狗——开脱不是将军家的狗——贬低是将军家的狗——称赞不是将军家的狗——判死是将军哥哥的狗——盛赞(判案依据——狗主人的身份)2.赏析“变色”细节。

我的姥爷的军人风采:坚韧与忠诚作文

我的姥爷的军人风采:坚韧与忠诚作文

我的姥爷的军人风采:坚韧与忠诚作文从小,我就听姥爷讲他当兵的故事。

他总是笑着说,当年他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英雄呢!姥爷说,当兵的时候,每天都要很早起床,穿上军装,整理好自己。

有时候天还没亮,他就得起床了,然后和战友们一起去训练。

姥爷说,有一次他们在山里训练,天气特别冷,风还很大。

大家都穿着厚厚的军大衣,可还是觉得冷。

但姥爷说他们不能停下来,因为训练很重要。

所以他们只能忍着寒冷,一直坚持练习。

姥爷说,他们训练的时候有时候会出错,可是他们不会放弃,会一直练习到做对为止。

有一次,姥爷说他们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执行任务。

他们要走很长时间,而且还要爬山。

可是姥爷说他们都很听指挥,一直跟着领导走。

虽然路上很难走,有时候还会摔倒,可是他们都不怕困难,一直坚持走下去。

姥爷说,他们最后成功完成了任务,大家都觉得特别开心。

姥爷还说,当兵的时候,大家都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有的时候姥爷会感觉到很累,可是看到战友们都在努力,他就觉得自己也要加油,不能让大家失望。

姥爷说,他们每天都会在一起吃饭,聊天,有时候还会一起唱歌跳舞,感觉特别温暖。

我听了姥爷的故事,觉得姥爷真的好厉害!他们那时候要面对很多困难,可是他们都不怕,一直坚持下去。

我觉得姥爷就像一个英雄一样,勇敢而且坚强。

所以,我特别喜欢姥爷,每次听他讲故事的时候,我都会特别认真地听着,想着他们当时的场景。

姥爷告诉我,当兵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团队精神,还要勇敢面对困难。

他说,只要努力,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所以,我要像姥爷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永远不要放弃!姥爷的故事让我觉得很自豪,我觉得姥爷就是我的英雄!。

给我温暖伴我长大的家人

给我温暖伴我长大的家人

我爱我家之————我爱我的老太太当阳光射入我的小屋时,我就特别幸福。

好像回到了童年,在姥姥家暖暖的老屋里,大木床上,姥姥拍着我的后背哄我睡午觉。

她不紧不慢的拍着我,很有耐心,阳光撒在她小小的身上,把她镀成了一尊宁静的金佛。

现在我的姥姥姥爷都是离休老干部,凭着国家对老革命军人的优厚待遇,还有全家孩子的和睦孝顺,他们二老真真算得上是颐养天年了。

姥姥和姥爷都是山西人,两人都是十四岁上就跟着八路打日本鬼子,从山沟沟仅带着腔子里的一口热乎气,跟着部队先是解放太原,然后是西安、宝鸡、秦岭,一路打到四川成都。

就在那时,新中国成立了,但姥姥姥爷又跟着部队到贵州去剿匪。

在贵州呆到1952年,姥爷总算被调到北京总干部部工作,姥姥终于能带着一大群的孩子们“进京”了。

好日子过得总是特别快,57年姥爷又被派到抗美援朝的前线,几个月后,姥姥又带着一群孩子去朝鲜战场看望姥爷。

一年后,即58年,姥爷被推荐到长春政治学院进修一年,之后留在东北哈尔滨军事学院任教,姥爷在那里安顿下来后,就把一家老小接到了东北。

一家子好不容易团圆了,马上面临的却是3年全国重大自然灾害。

姥姥经常给我们讲,那时候,因为家里人口多,部队上发什么吃的用的,姥姥都用手巾包回家,分给孩子们吃,自己从来不舍得尝一口. 白天她要去部队,晚上就给一大家子的人缝缝洗洗。

终于熬到了65年,他们带着一家老小转业到了天津。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姥爷多次受伤,直到现在他的脑门正中间还有一道疤。

小的时候, 我说姥爷是二郎神, 姥姥说,那是被日本人的炸弹片打伤的。

姥爷受伤后,高烧至昏迷不醒,躺在牛车上接着和队伍向前走,1米85结实的大个子,拿起寒战来浑身发抖。

别人说,张参谋恐怕是不行了。

姥姥后来是向村庄里的老百姓讨要了点儿热水和盐,喂给姥爷喝,姥爷才奇迹般的留了条命下来。

我的姥姥,是一名革命军人,她的身上充盈着对共和国炽热的爱。

在文革的时候,姥姥姥爷因为被造反派抓走批斗过很长一段时间,身上都留下了伤,姥爷的腰被打断, 姥姥的腿也在那时落下了毛病。

烤地瓜飘香的那一刻

烤地瓜飘香的那一刻

龙源期刊网 烤地瓜飘香的那一刻作者:朱春晓来源:《创新作文·初中版》2019年第03期雪花飘飘,北风啸啸。

每到这时节,我就不由得怀念起烤地瓜的香味来。

离姥爷家不远就是大东门,天桥下面的入口处有个烤地瓜的摊。

卖烤地瓜的小贩黑黑瘦瘦的,披着一件旧军大衣,守着一个大油桶改成的炉子,嘴里大声吆喝着:“热乎乎的烤地瓜!香喷喷的烤地瓜!”這天,姥爷买了一个烤地瓜,揣在大衣兜里,捂得热乎乎的。

一到家,姥爷还没掸去身上的雪花,就把一个热乎乎的烤地瓜献给了姥姥。

姥姥笑靥如花:“你总惦记着我。

”她动情地望着姥爷,眼睛里闪动着湖水般的光波,想必那是姥爷心目中最美的风景。

姥爷和姥姥的感情特别好,他们之间的爱是细致入微的。

几十年如一日,姥姥为姥爷准备的饭菜都非常可口,而姥爷每次出门,都会想着买点东西回家给姥姥。

少年夫妻老来伴,望着他俩相视微笑,我都醉了。

姥爷跟我说,他买烤地瓜的次数多了,和卖烤地瓜的小贩都熟了。

原来那小贩才四十多岁,可他的相貌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老许多。

姥爷心里不免生出些许同情。

“今年烤地瓜又涨价了!”那次买烤地瓜,姥爷听到一份真诚的歉意,“每斤地瓜的进价比去年的贵一元啊。

”“没事没事,该涨价该涨价。

”姥爷爽快地说。

摊主从来都选最好的烤地瓜给姥爷:“好地瓜给好人!”前不久,姥爷的一位二十多年没见的同学从河南赶过来拜访,姥爷自然很高兴,又邀请了几位附近的铁哥们,相聚在一家小酒馆。

姥姥怕姥爷喝多了脚下不准,让我跟住盯着点。

他们谈天说地,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出了酒馆,已经是明月高升。

大家依依不舍,又走一段。

此时,刚下过一场雪,脚下是一阵咯吱咯吱的踏雪声。

路边霓虹闪烁,被白雪衬托得十分鲜亮。

“我请大家吃烤地瓜怎么样?”“好哇好哇!”大家兴高采烈地围到烤地瓜的大炉子边上。

烤地瓜飘香的那一刻,他们的感情仿佛回到了最初……卖烤地瓜的小贩很高兴,收钱时要抹零凑整。

姥爷趁他忙着给大家包地瓜的时候,以侠客一般的身手,敏捷地把一张纸币准确地“飞”到他那装钱的木匣子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姥爷的军大衣
在我的记忆中,我对军绿色有一种别样的情怀。

在我五岁之前,爸爸是一名军人,我喜欢看爸爸穿军装的样子,特别帅气。

我喜欢军绿色,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姥爷的那件军大衣。

听爸爸妈妈说,那件军大衣是我很小的时候,爸爸从部队买来送给姥爷的,从此之后,我跟这件军大衣结下了不解之缘。

寒冷的冬天,姥爷穿着这件军大衣,把小小的我揣在怀里,暖得我小脸红扑扑的,偶尔还会把姥爷的大衣尿得湿湿的。

姥爷顾不上给自己换衣服,很快便给我换上干干净净的小衣服,把我裹在小被子里,最后才想起自己身上也是湿的。

当我稍微大一点的时候,这件军大衣成了我的“坐椅”。

姥爷每次单独带我出门的时候,就很用心地把大衣做成椅子的样子,把它放在副驾驶上,再把我放里面,既暖和又安全,不会磕着碰着。

就这样,姥爷带着我度过了儿时快乐的四年,那件大衣也被姥姥洗得发白,但大衣上的温暖和爱永远也洗不掉,不褪色。

这件大衣现在一直放在姥姥姥爷的衣橱里。

去年春节回去探望姥姥姥爷的时候,我又一次看到了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被姥爷裹在大衣里,睡得嘴角流口水的幸福时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