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合集下载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树林》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树林》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树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章节为《美丽的树林》。

课程内容包括了解树林的基本特征,学习绘画树木、草地、天空等元素,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树林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感受。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绘画树木、草地、天空等基本元素的方法。

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自然环境运用绘画表达出来,以及如何在绘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绘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绘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辅助材料(如树叶、草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片美丽的树林,引导学生观察树林中的树木、草地、天空等元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树林?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基本技能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如何绘画树木、草地、天空等基本元素,示范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3. 创作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添加人物、动物等元素,将观察到的自然环境运用绘画表达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分享与评价(5分钟)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共同欣赏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树林的基本特征、绘画方法、创作要求等。

通过板书,引导学生明确课程内容和目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绘画方法,创作一幅关于树林的画。

2. 作业要求:画面内容包括树木、草地、天空等元素,富有想象力,能够表达自己对自然环境的感受。

3. 作业答案:无固定答案,主要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教案《美丽的树林》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美丽的树林》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美丽的树林》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案主要针对幼儿园大班儿童,以《美丽的树林》为主题,通过引入图片、故事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和认识树林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1. 教材章节: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美丽的树林》。

2. 详细内容:(1)介绍树林的基本概念,包括树的种类、数量和生长环境等;(2)讲解树林的作用,如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3)培养幼儿保护树林的意识,教育幼儿不乱扔垃圾、不损坏树木。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和认识树林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2.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树林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树林。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树林的认识,提高幼儿的保护树林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视频、实地考察工具等;2. 学具:画笔、画纸、垃圾分类模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树林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树林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树林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述关于树林的故事,讲解树林的基本知识和作用,让幼儿了解树林的重要性。

3. 实地考察:组织幼儿前往附近的树林,让幼儿亲自观察和体验树林的环境,增强幼儿对树林的认识。

4. 讨论:让幼儿发表自己在实地考察中的发现和感受,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树林。

5. 实践:教育幼儿不乱扔垃圾、不损坏树木,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树林的行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美丽的树林2. 板书内容:树林的种类、数量;树林的作用;保护树林的行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保护树林的宣传海报。

2. 作业答案:幼儿可以使用画笔和画纸,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个富有创意的宣传海报,用以呼吁大家保护树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创作,发现树林的美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将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如构图、颜色搭配等,并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树林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三、教学内容1. 林树林的基本特征2. 绘画技巧:构图、颜色搭配3. 创作实践:绘制美丽的树林四、教学准备1. 树林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3. 教学PPT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树林的基本特征,引导幼儿关注树林的美。

2. 基本技巧讲解:讲解绘画技巧,如构图、颜色搭配等,并示范操作。

3. 创作实践:幼儿根据所学技巧,进行树林绘画创作。

4. 展示与评价: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幼儿相互评价,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

六、教学活动细节1. 导入环节:展示树林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他们看到的树林特征。

通过故事或儿歌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对树林的兴趣。

2. 基本技巧讲解:讲解如何构图,如何安排画面中的元素,使画面更加和谐。

演示如何搭配颜色,使画作更加生动。

强调绘画时的观察和表达,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3. 创作实践:分发画纸和绘画材料,指导幼儿进行树林绘画创作。

走动指导,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给予个别指导。

4. 展示与评价:设立一个展示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引导幼儿相互评价,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注意肯定每个幼儿的进步和特点。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自然walk,让幼儿亲自去户外观察树林,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2. 开展树林主题的诗歌创作或故事讲述活动,加深幼儿对树林的情感体验。

3.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绘画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创作树林画作。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及教学反思(共5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及教学反思(共5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及教学反思(共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及教学反思《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含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用折、揉、撕、搓等方法制作报纸树,并能通过树干、树冠、树枝等的造型变化,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树。

2.学习用浮雕的方法和同伴一起在长条纸上合作制作树林,拓展有关排列、重叠、遮挡等各种布局的经验。

3.通过欣赏、操作表现各种形态的树,感受树的多样性,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法。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1.课件:树和树林的图片。

2.报纸、卡纸、浆糊。

活动过程:一、观察图片,观察树的造型以及树林的布局方式。

导入语:小朋友,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一看。

播放PPT(边放音乐边放PPT)(一个一个的放,最后定格在总图)1.师:你看到了什么?[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一片美丽的树林)你最喜欢哪一片树林呢?为什么?这些树是什么样的?像什么?(重点观察,比较树冠和树干的形,)2.师:这几幅图的树林有什么不同?(树的品种不一样,树的排列方式不一样)(幼儿回答)总结:树林里的树可真多啊!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粗;有的细;有的是直直的;有的是弯弯扭扭的;有的树冠圆圆的;有的尖尖的;树叶一片红、一片绿,密密麻麻,茂盛极了。

(这里让孩子和老师一起总结)二、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树和树林。

1.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现一棵棵树,引导孩子观察表现的树的特征。

师:树林的树各种各样,如果让你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一棵树,你会表现什么样的树呢,谁来试试看?师:你来。

(请一位幼儿)这颗树真不错:……的树干,……的树枝。

谁也来表现一颗不同样子的树,请一幼儿来表现。

2.小朋友一起表现树林。

师:大家都想来学一学,那么大家都来试试看,我说一二三,大家就变成一棵树,师(边指边说):这棵树的树干直直的;这棵树有点弯;这棵树的树冠圆圆的;这棵树的树冠尖尖的;这棵树的树枝真漂亮,这颗树的树枝真特别。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树林》(4篇)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树林》(4篇)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树林》教案:美丽的树林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感悟,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美感和艺术情趣。

2.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绘画材料和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想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生对树林的观察与感悟。

2. 学生综合运用不同绘画材料和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3. 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想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树林的图片和实物样本供学生观察。

2. 准备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颜料、画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

3. 准备绘画纸、颜料盘、水杯、毛巾等绘画用品。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树林的图片和实物样本,引导学生思考树林给人的感受和印象。

2. 向学生提问:- 你觉得树林是什么样子的?- 树林有哪些特点?- 树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3.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树林的特点和给人的感受。

Step 2:示范绘画(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绘画树林,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树木的轮廓。

2. 强调绘画中要注意树木的形状和姿态。

3. 同时,鼓励学生用丰富的颜色填充树枝和树叶。

Step 3:学生绘画(30分钟)1. 让学生准备好绘画纸和绘画用具。

2. 学生根据自己对树林的观察和感悟,进行绘画创作。

3.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绘画材料和手法进行创作,如水彩画、油画、铅笔画等。

Step 4: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互相欣赏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五、教学延伸:1. 继续深入学习和了解不同类型的树木,并进行绘画创作。

2. 绘画作品在班级内进行展览,让更多的人欣赏和品味学生的创作。

3. 创作一幅以树林为主题的大型艺术作品,如壁画或拼贴作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观察和感悟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美感有了更深的体验,同时通过绘画创作的过程,学生培养了对绘画材料和手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树林的特点和美丽,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树林的特点和美丽:介绍树林的基本概念,引导幼儿观察树林的形状、颜色、树木的种类等,让幼儿了解树林的美丽。

2. 绘画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树林的图片,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美丽树林。

3. 手工制作活动:利用废旧材料和手工工具,制作树林中的树木和动物,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树林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废旧材料(如纸板、瓶子、绳子等)。

4. 手工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树林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树林的特点和美丽,激发幼儿的兴趣。

2. 绘画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树林的图片,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美丽树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树林的模板,让幼儿进行临摹和创作。

3. 手工制作活动:利用废旧材料和手工工具,制作树林中的树木和动物。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制作模板和示例,让幼儿进行模仿和创作。

4. 作品展示和分享:让幼儿将自己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通过作品展示和分享,了解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4. 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教学延伸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树林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树林中的各种角色,如树木、小鸟、小兔等,通过表演展示对树林的理解和喜爱。

七、教学资源1. 树林相关的儿童书籍和故事,引导幼儿通过阅读了解树林的生态和保护树林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美丽的树林》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美丽的树林》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美丽的树林》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自然之美》,详细内容为《美丽的树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创作出表现树林的美术作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表现美好事物的愿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树林作品。

重点:观察、感受树林的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树林图片、画纸、彩笔、蜡笔、水粉等。

学具:画纸、彩笔、蜡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树林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树林的特点,让幼儿说说他们在树林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张树林作品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创作树林作品,并强调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美丽的树林作品。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幼儿分为若干小组,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分享创作成果。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树林》2. 主要内容:(1)观察树林的特点(2)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创作树林作品(3)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为家人讲述今天学习的《美丽的树林》课程内容,并尝试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美丽树林。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部分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对于线条、形状、颜色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2)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创作出更多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一、教学目标1.能够辨别自然界中常见树种,了解树木的重要性。

2.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能够在美术活动中锻炼手眼协调以及耐心和注意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树木的图片或实物(如树叶、树枝等)。

2.教师准备画纸、水彩笔、颜料和画笔等绘画工具。

3.教师自备白板笔、橡皮擦和书写笔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在白板上画一棵树,并向学生讲述树木的种类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树叶、树干、树皮、树枝等部分,同时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示范练习教师简要示范如何绘制一棵树,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使用水彩笔和画笔,如何画出树干和树枝等。

并且提醒学生不必严格按照示范绘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表达出来。

3. 讲解练习教师以白板和图片为辅助,带领学生仔细观察各类树木,向学生介绍树木的种类特征及其在自然生态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们可以和教师一起讨论不同树木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之情。

4. 绘画实践学生自由发挥,使用水彩笔和画笔绘画一幅美丽的树林作品,表现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教师可以在旁边提供指导和指导,并不断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创意和想象力,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估:1.观察学生的绘画风格、技巧和表达程度。

2.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绘画过程和心路历程。

3.考察学生对树木种类和自然环境的认识深度。

五、教学延伸1.在教室和学校周围的场地寻找自然环境,与学生一起观察和探索树木的生态环境,深化学生对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2.鼓励学生做一些自然环境的绘画作品,或将班级卫生间和环境布置得更生动美丽,热爱自然、爱美之情持续发酵。

3.和家长或社区小组合作一起开展文艺活动和自然环境保护项目,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六、教学反思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通过绘画这个具有创造性和表达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自然环境和美丽树木的智慧和魅力,提升了学生对环境保护和文艺创作的认识与参与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线条形状装饰)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等不同的线条和形状,装饰表现树的基本特征。

2、运用已有经验,并根据教师的示范讲解,学习用装饰的手法画出各种各样的树。

3、通过颜色的使用及搭配表现出一定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1、纸、勾线笔、油画棒。

2、教师相关的经验准备。

(如能很快地画出一些不同的树)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观察果树,引出秋天的树。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棵果树,引起幼儿的兴趣。

2、这是什么?(苹果树)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瞧,满树都是红苹果。

3、你们看苹果树有一个大大的树冠,把许多苹果都围了起来。

这个树冠是什么形状的呢?(椭圆形)
4、秋天到了,除了苹果树,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果树?它们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幼儿说出后,教师将果子画在黑板上,便于观察了解绘画的方法。

5、你看见了哪些树、它们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快速地在黑板上画一画。

二、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各种各样的树,了解其装饰手法。

1、画面上的树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2、叶子和树干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哪些图形?使幼儿知道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装饰树的不同地方。

三、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今天我们来画“秋天的树林”,要画出三种以上的树木。

2、前面的树是完整的,后面的树,有时只能画出一部分。

3、秋天的树林是什么颜色的?(五彩缤纷,红、黄、绿等色彩都有)我们要多选择红、黄、橙以及绿色进行装饰。

四、幼儿绘画,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绘画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展览幼儿作品,将幼儿的作品拼成一大幅《秋天的树林》。

带领幼儿参观秋天的树林,欣赏幼儿自己创作的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

活动之前我让幼儿大量的收集了关于秋天树林的资料,还通过校信通让家长带孩子去观察秋天的景色,不但丰富了幼儿这方面的知识面,更是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指导幼儿能根据提供材料的特性,探索不同的绘画方法,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幼儿在操作中寻找自己的绘画方式,教育幼儿不盲目的跟从教师所画的流程方式,有了初步的独立见解与创造性。

活动反思:
活动之前,我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关注秋天的特征,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因为幼儿对秋天已有准备,兴趣较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涨。

而活动前充分得知识准备也使幼儿在活动中有更多的语言去表达和讨论。

绘画时幼儿能大胆勾画树林形态,用不同的方式,线条表现树木,作业情况很好。

很多幼儿画得栩栩如生,我们把幼儿的作品张贴到作品角,让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尝试。

当然,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较少,对新材料的介绍与操作要点讲解不够,流程图的指向也较明确,限制个别幼儿发展个性化的创造,对不同画法的评价应更全面些,鼓励幼儿共同探索,找出更多适合方
2020年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逾越(yú) 鸟瞰(kàn) 一丘之貉(luò) 栩栩如生(xǔ)
B、溃败(kuì) 凹陷(wā) 贻笑大方(yí) 兢兢业业(jīng)
C、咀嚼(zǔ) 桧柏(guì) 罄竹难书(qìng) 饕餮大餐(tié)
D、觊觎(jì) 攻讦(jié) 光阴荏苒(rǎn) 心怀叵测(pǒ)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由于教师与家长缺乏有效的,两者关系紧张是当前的普遍现象。

(2)、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__特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培养更多更好的特区建设者。

(3)、买彩票当然是希望有机会中大奖,但彩民不要__地去追求这种机会。

(4)、德国一项调查结果__,如今德国儿童的上网比例已高达37%。

A、沟通修建锐意显示
B、勾通修建锐意体现
C、沟通构建刻意显示
D、勾通构建刻意体现
3.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对偶)
C、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夸张)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互文)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天,故宫博物院失窃案审理完毕,犯罪嫌疑人石柏魁获刑13年,博物院方面表示,警方璧还的四件失窃文物,受损的那一件正在修复中,不久,它们将与观众见面。

B、据媒体报道,在安南特使的斡旋之下,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有意与反对派唱一出将相和,可是,这个消息,目前还未得到叙利亚政府的论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