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卫生》
幼儿园中班卫生习惯培养教案

幼儿园中班卫生习惯培养教案教学主题:幼儿园中班卫生习惯培养教学目标:1. 了解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2. 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刷牙等卫生习惯;3.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疾病的传播。
教学内容:1. 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知识;2. 洗手、刷牙、和使用公共厕所的正确方法;3. 疾病的预防和常见病的症状。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首先,请幼儿自己描述一下卫生的重要性,为什么讲卫生习惯很重要?2. 以童话故事《小熊洗手》为例,向幼儿讲述正确洗手的方法,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讲解卫生习惯的相关知识。
包括:1. 洗手的重要性,什么时候需要洗手,正确的洗手方法。
2. 刷牙的时机和方法,以及如何保护口腔健康。
3. 使用公共厕所应该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4. 疾病的传播,如何预防疾病的传播。
第三步:展示1. 展示卫生用品如肥皂、毛巾等,并让幼儿自己操作使用。
2. 展示正确的刷牙方法,带领幼儿一起模拟刷牙的过程。
第四步:练习1. 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幼儿练习洗手、刷牙等卫生习惯。
2. 让幼儿们尝试教其他同学正确的卫生习惯。
第五步:总结1. 简要回顾所学内容,并强调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2. 让幼儿口头回答“卫生习惯为什么很重要”,并总结本次课的内容。
教学评价:1. 了解幼儿对卫生习惯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幼儿的表现和自我评价,了解幼儿在卫生习惯方面是否有提高。
教学反思:1. 对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表现情况需要更加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评估。
2.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提高幼儿的参与度,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掌握卫生习惯。
3. 合理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卫生习惯。
中班健康卫生教案20篇

中班健康卫生教案20篇《中班健康卫生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健康卫生教案20篇!(1)中班健康教活动案《保护眼睛》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由于现在很多的小朋友不知道注意用眼卫生,造成近视等许多眼部疾病,所以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眼睛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眼睛。
2、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放在对幼儿日常用眼的规范,让幼儿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用眼和不正确的用眼对眼睛造成的不同影响。
活动准备笔、课本。
活动过程1、眼睛离书桌过近------近视2、用脏手揉眼睛----------眼睛疼3、沙子进眼睛-----------找大人帮忙4、正确的用眼方法--------眼睛健康、漂亮5、让幼儿演示不正确的写字方法------眼睛易疲劳、模糊。
6、小朋友要注意勤洗手,不要用脏手揉眼睛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由于眼睛是身体的重要部位,不能让幼儿亲身体会眼睛疼痛是什么感觉,因此个别幼儿可能记忆不太深刻,所以我会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规范他们的用眼卫生,尽量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常见传染病》含反思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预防传染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各种传染病的图片、红眼咪咪的故事。
活动过程(一)以故事引出活动师:今天邱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请你们认真听,听完了故事,我还要你们来回答我的小问题呢?。
1.讲完故事后提问师:故事讲完了,那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为什么咪咪会红眼病呢?那为什么咪咪妈妈的眼睛也红了呢?2.引导幼儿讨论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环境卫生教案

幼儿园中班环境卫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2.学习基本的清洁卫生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3.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掌握应急处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环境卫生意义的引入。
2.身体卫生知识的学习,包括洗手、刷牙、洗脸等。
3.教授日常清洁的知识和方法,包括扫地、拖地、擦玻璃等。
4.教授垃圾分类和回收知识。
5.安全意识的培养,包括交通安全、火灾等。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演示、操作指导。
2.实践操作、游戏活动和小组讨论。
3.慈善讲座及文化背景的介绍。
4.自学和互相检查。
四、教学步骤:1.环境卫生意义的引入幼儿班级是孩子们第二个家,卫生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带着孩子们走进班级,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班级环境,说出环境卫生的好处和意义。
2.身体卫生知识的学习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保障,教师要给幼儿传授一系列的身体卫生知识,包括洗手、刷牙、洗脸等,动手演示引导幼儿掌握实际操作。
3.教授日常清洁的知识和方法日常环境卫生的卫生清洁技巧的教学,采取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让幼儿通过小手动作体验并理解每一个步骤,感受劳动的美好和乐趣。
4.教授垃圾分类和回收知识从最基础的的分类知识到环保知识的宣传,让孩子们了解垃圾分类和资源节约的意义,倡导养成护环保护地球的习惯。
5.安全意识的培养开展有关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教育,从交通安全、火灾等各个方面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增强其对危险的预见和敏锐性。
五、教学实施方案:1.利用互动式比赛,例如团体卫生清洁比赛,提升幼儿的环保和卫生意识。
2.学生自行制作卫生清洁器具,引导幼儿自觉保卫环境和卫生。
3.用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帮助协作,增强幼儿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利用讲座形式加强知识普及,宣传环境保护意识。
五、教学评价:1.教学中,孩子能够正确说出环境卫生的好处和意义,并运用到实践操作中。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做个讲卫生的孩子》5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做个讲卫生的孩子》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做个讲卫生的孩子》精选5篇(一)教案标题:做个讲卫生的孩子教学目标:1. 通过身体活动和游戏,培养幼儿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康的意识。
2. 培养幼儿遵循卫生习惯,保持干净身体的能力。
3. 提高幼儿观察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幼儿园中班的教室、操场或室外场地。
教学活动:活动一:观察游戏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操场或室外场地,提出一些关于卫生的问题,例如:“教室地板上有垃圾吗?操场上有钉子吗?”2. 让幼儿踩到故意放置在地板上的一些纸屑和玩具,观察幼儿的反应。
3. 引导幼儿发表观察结果,并提问:“我们应该保持教室、操场或室外场地的干净吗?怎样保持干净?”4. 让幼儿分组进行卫生检查,检查教室或操场,找出不卫生的地方,并指导幼儿如何清理。
活动二:卫生常识游戏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例如牙刷、肥皂、毛巾等,让幼儿观察,然后问:“我们每天应该做哪些卫生保健的事情?”2. 引导幼儿回答正确的答案,例如刷牙、洗手、洗脸、洗澡等。
3. 分组进行卫生保健游戏,每个小组选择一张图片或实物,其他小组成员猜测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活动三:健康快乐舞蹈1.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一首与健康和卫生相关的舞蹈。
2. 引导幼儿一边跳舞一边模仿动作,例如洗手、刷牙、擦身体等。
3.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具有健康与卫生主题的歌曲,让幼儿边跳边唱。
活动四:游戏探险1. 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周围的环境中进行探险,寻找有关卫生的场景,例如花坛、垃圾桶、洗手池等。
2.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这些场景,让他们意识到卫生的重要性。
3. 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引导幼儿提出保持卫生的建议,并辅助幼儿实践。
4. 教师可以给幼儿发放小卫生工具,例如小扫帚、小铲子、小垃圾袋等,让幼儿在探险过程中捡拾垃圾。
活动五:艺术创作1. 教师提供一些画纸和绘画工具,让幼儿画出自己卫生保健的场景或动作。
2. 鼓励幼儿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卫生保健的理解和态度。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讲卫生》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讲卫生》含反思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日常教育中特别紧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忙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卫生教育是健康教育的紧要构成部分之一,是培育小孩子的自我保健本领、防范疾病感染的紧要措施。
在幼儿园中班,卫生教育需要更加深入、实在和系统,同时也需要老师们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孩子们的爱好和参加度。
本篇教案重要介绍一节幼儿园中班的卫生教育,内容重要涉及讲卫生及反思,以下是认真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得四周环境不干净、卫生的危害。
2. 能够开始本身的个人卫生与护理。
3. 把握基本的个人卫生方法和技巧。
4. 提高对幼儿饮食和起居习惯的察看和关注程度。
二、教学材料:1. 纸张、笔、橡皮等办公用品;2. 园内卫生情形图片;3. 相关卫生常识图片;4. 糖果、饮料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幼儿园四周的卫生情形图片(例如垃圾桶满了、厕所脏了、地板上有杂物等)作为导入,让孩子们看图片,让他们叙述本身的看法和评估,并引导孩子们叙述“为什么这张图片代表不卫生”。
2. 演示让孩子们本身上手演示洗手、洗脸、刷牙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同时可与孩子们一起练习。
3. 学问讲解给孩子们普及简单的个人卫生学问,例如叙述洗手的紧要性、洗头发、洗脸、刷牙的正确方法,如何正确使用手帕、纸巾等,多叙述实际问题,例如蚊虫叮咬,以及防备措施等。
4. 互动问答与孩子们互动提问,例如“为什么要洗手”等问题,引导孩子们把握相关的个人卫生学问,或者“你们今日早上刷了牙吗?”,让孩子们打开自由谈论,并跟着老师一起讨论由于少去洗手间所导致的身体不适怎么办。
5. 游戏活动课堂上可以举办游戏活动,例如“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洗干净手”“找到地上的垃圾并捡起来”,在游戏中加强孩子们的参加意愿和学习爱好。
6. 总结反思本课讲解卫生学问的方案已经结束。
老师可以对这次课讲卫生进行总结反思。
老师不仅可以从同学的表现上,从孩子们的言语和体态反应上总结一些有用的信息,还可以从本身教课的过程中反思本身有哪些做得还不够好的地方,以便今后更好地教授卫生学问。
中班卫生教案:营造整洁卫生的幼儿园环境

中班卫生教案:营造整洁卫生的幼儿园环境随着现代人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对于幼儿园这样一个孩子第一次接触社会的地方,更是希望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卫生整洁、安全健康的环境。
在中班教学中,应该注重卫生教育,运用教案营造整洁卫生的幼儿园环境。
第一节:普及卫生知识卫生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应该从幼儿开始普及卫生知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可以在教学课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卫生知识的相关内容,比如常见病症的预防、手卫生、饮食卫生、口腔卫生等。
在引导孩子学习的同时,还应该加深他们对卫生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让他们从内心认为健康和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节:运用教案可以设置一些卫生学习目标,比如“我的手很干净”、“嘴巴很靠谱”等,针对这些目标编写具体的教案来让孩子掌握相关技能。
比如在“我的手很干净”这个目标上,可以设置几个小目标:自己洗手、善用纸巾、正确擤鼻涕等。
在每个小目标上精心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如演示如何洗手、教授“咳嗽三不法”、教授正确的擤鼻涕方法等。
这样,孩子通过具体的实践,可以更好地学习到相关技能,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认知卫生知识,进而养成卫生的好习惯。
第三节:营造卫生环境保持幼儿园环境的卫生整洁,也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中班教学中,要注重卫生环境营造,调动园里所有人的卫生意识。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1、定期清洗:育儿宝提醒,每周指定一天清洁幼儿园内外环境,如地面、天花板、窗帘、门和其他室内和室外的物品等。
2、分类垃圾处理:把幼儿园内部的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根据分类处理。
3、科学配置:在选择幼儿园的家具时,可以尝试选择科学配置的家具,比如防滑、抗菌这样的家具材质可以有效的减少污染和传染病的发生。
这些措施在运用时,可以达到极好的效果,帮助营造卫生整洁的幼儿园环境。
运用好中班的卫生教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对卫生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中班卫生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卫生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们生活中卫生健康的重要性。
2、掌握自我保护卫生健康的能力。
3、学习理解与实践日常卫生小常识。
二、教学重点1、认识个人生活卫生健康的重要性。
2、逐渐能够掌握保护自己卫生健康的方法与技巧。
3、尝试理解并实践日常卫生小常识。
三、教学难点1、理解卫生健康的重要性。
2、提高自我保护卫生健康的能力。
3、掌握卫生小常识并灵活运用。
四、教学内容1、卫生常识普及:口腔、鼻腔卫生、手卫生、饮食卫生、环境清洁卫生等。
2、图片教学:卫生讲解配合图片让幼儿更容易理解住。
3、游戏方式习得卫生知识:闯关、记忆、扫除等,让卫生知识变得有趣而实用。
4、幼儿园卫生安全提示:安全卫生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需要每一个幼儿和家长的关注。
五、教学方法1、游戏方式。
在游戏中鼓励幼儿猜测并解决问题。
2、情景模拟法。
以真实情境作为教学素材,并模拟出具体解决方案。
3、合作学习法。
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并间接了解多种卫生保健方法。
六、教学评估方法1、听问结合。
听到教师讲述相关的例子后,引导幼儿依据所听内容回答一些问题。
2、表演展示法。
孩子们表演生活卫生场景,进行卫生知识的展示,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理解掌握的知识,并得到他人的表扬。
七、教学步骤1、图片教授:小口膜、洗鼻子、洗手、饮食清洁和环境清洁,以白板讲授,让学生对卫生知识有形象的认识。
2、游戏时间:颜色辨认、小组PK、寻宝等有趣的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卫生知识,并在游戏中让他们的参与达到实际掌握的效果。
3、互动问答: 由幼儿猜测迷题的答案,影响幼儿们在课内主动提问并发表见解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当孩子们在卫生学习中更加深入思考卫生问题,竟然学会了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正确的建立生活中的卫生与健康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几乎不可或缺的。
在教孩子生活卫生方面,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应以他们的性格特点,考虑到幼儿处理知识的速度跟成人的分叉,❤件卫生知识变得有趣,实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卫生》

幼儿园中班教案《卫生》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洗手并培养良好的洗手习惯。
2.能够识别常见的卫生用品,并了解其用途。
3.能够掌握简单的垃圾分类知识,了解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1.卫生用品图片2.垃圾分类图片3.洗手盆、肥皂、毛巾等卫生用品4.卫生故事书籍教学步骤第一步:卫生用品认知1.教师将卫生用品图片(包括肥皂、牙刷、牙膏、香皂、洗衣粉等)一一出示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根据图片名称说出用途。
2.学生听到图片名称后,回答相应的用途。
示例对话教师:这是什么?学生:肥皂。
教师:肥皂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可以洗手。
第二步:洗手实践1.教师分发洗手盆、肥皂、毛巾等卫生用品,并演示正确洗手方法。
2.学生依照教师演示的步骤正确洗手,并听从教师指导和带领,自主完成洗手过程。
第三步:卫生故事阅读1.教师选择一本适合中班幼儿的卫生故事书籍。
2.教师向学生读故事书,引导学生思考并了解正确的卫生知识。
第四步:垃圾分类认知1.教师将垃圾分类图片一一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分类。
2.学生根据图片名称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示例对话教师:这个是什么?学生:是奶瓶。
教师:奶瓶应该属于哪一种垃圾?学生:可回收垃圾。
第五步:环保意识引导1.教师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对环境的影响,并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展示卫生用品图片、洗手实践、阅读卫生故事、垃圾分类认知以及环保意识引导,让中班幼儿认识到了卫生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卫生知识、垃圾分类知识和环保意识。
同时,通过本次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要让学生在紧张气氛中松弛心情,保持积极参与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教案《卫生》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中班教案《卫生》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并巩固洗手儿歌,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懂得要讲卫生爱清洁,才能预防和减少生病,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卫生》教案吧。
一、活动目标:
1. 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懂得要讲卫生爱清洁,才能预防和减少生病。
2. 学习并巩固洗手儿歌。
3. 初步了解讲卫生的小常识。
4. 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二、活动准备:
盛有水的两个盆图片若干音乐
三、重点:了解引起生病的原因,培养讲卫生的好习惯。
难点: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讲卫生的要求。
四、活动过程:
1、设入情景,导入活动:出示图片提问:
(1)这位小朋友怎么啦?
(2)他为什么捂着肚子?(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猜测捂肚子的原因)
2、谈话活动。
(1)了解肚子痛的原因。
教师逐一出示"不洗手拿东西吃、吃没洗干净的水果、天气转变要加衣服"等图片让幼儿了解肚子痛原因。
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肚子痛的感受和原因。
(2)生病了该怎么办?(找医生看病,按时打针吃药)
(3)怎样才能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身体健康的好宝宝?
小结:只要讲卫生,爱清洁,肚子里就不会有蛔虫,就能预防生病,身体才健康。
3、操作活动。
(1)哪我们平时怎么洗手呢?讨论进行
编儿歌:手心对手心,相对搓搓手。
手心对手背,相互搓一搓。
互握大拇指,相互转转转。
用水来冲冲,小手真干净。
出示两盆水,幼儿分组检查小手并洗手,老师及时指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
(边说儿歌边洗手)
(2)幼儿观察不同两盆水,说说洗过的水和干净的水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的小手有很多细菌,要勤洗手才能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我们小朋友的手儿洗干净了,那么一个叫喵喵的小猫它的手洗干净了吗?我们一起来听听:
小猫喵喵可顽皮了,整天爬上爬下弄得小手可脏了!有一天,他玩后回到家里口渴极了,看到盘子里的水果,没有去洗手,一把抓起来就吃。
吃完后有出去和伙伴们玩去了。
过了一会,妈妈为喵喵准备好了午饭,喊喵喵回来吃饭, 喵喵听见了连忙跑回来,手也没有洗就坐下吃饭了。
吃完饭又去和伙伴玩去了,他们在森林里做迷藏,玩的可开心了,没过多久,喵喵回来了,他是捂着肚子回来的,妈妈问他是饿了吗,他不说话一直摇头,妈妈问他是渴了吗?他说疼、肚子疼。
妈妈吓坏了,抱着喵喵去医院,医生给喵喵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然后对喵喵说:"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