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社会实践感想

合集下载

延安社会实践报告3篇

延安社会实践报告3篇

延安社会实践报告3篇一、理论学习《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7月28日,一番长途驱车过后,还未卸下行李,匆匆吃过午饭,便赶往报告厅,学习了一堂题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理论课程。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活动,在党的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开创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全面进行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积累了局部执政的成功经验;在革命斗争中培育了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小米加步枪,何以得天下?毛泽东总结了“三大法宝”,强调党“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党在延安时期创造辉煌业绩的经验启示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着重思想建党,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二、现场学习《黄土地的儿子——某某》7月29日,迎着朝阳,我们徒步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

首先,一场主题为《黄土地的儿子——某某》的现场教学,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了总书记年轻时勇于面对,不畏艰辛,在逆境中成长的经历。

由于文革期间父亲被“打倒”,不到16岁的某某就被迫远赴陕北插队。

当时,近三万名北京知青插队到延安,而某某是其中第一个当上大队支部书记的。

在延安插队时期的历练,让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

总书记曾回忆道,“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八年间。

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

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

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这几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

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延安社会实践体会心得体会

延安社会实践体会心得体会

延安社会实践体会心得体会延安社会实践体会心得近日,我参加了一次延安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延安这座城市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革命精神的象征。

在这里,我不仅了解到了伟大的中国革命历史,还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光荣和伟大。

本文将从延安社会实践的背景、参观路线、所见所闻以及对我个人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心得体会。

一、延安社会实践的背景延安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根据地,也是中共中央及其领导机关所在地。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路过延安,这里成了他们踏上胜利舞台的跳板。

此后,延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临时中央,毛泽东等革命先辈都曾在这里进行过重大决策和革命活动。

延安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了解中国革命精神和延安精神。

为了进一步让青年学生了解延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校组织了一次延安社会实践活动。

二、参观路线延安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烈士陵园和杨家岭革命旧址。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纪念延安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各种实物和图片让我们清晰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伟大历程。

延安革命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墓碑上刻满了革命烈士的名字,他们用宝贵的生命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家岭则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所在地,独具特色的旧址展示了当时的生活情景和工作环境,让我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当时的艰苦和艰巨。

三、所见所闻在延安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事迹和奉献精神。

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着大量的图片和实物,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当时的历史情景。

延安革命烈士陵园里遍布着红色的花朵,墓碑上镌刻着革命烈士们的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生命。

站在陵园里,我不禁默默地向他们致敬,感受着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

同时,我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教育和鼓舞。

在杨家岭旧址中,我们参观了毛泽东主席的办公室和个人生活区。

延安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延安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延安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在延安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参与了多个项目和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和参与,我深刻体会到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也明白了为什么延安可以成为革命的摇篮和圣地。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延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象。

在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和各革命遗址时,我了解到了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阵地。

我亲眼目睹了延安革命纪念馆里展示的历史文物和照片,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艰苦和艰辛。

延安的每一处遗址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让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延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付出的努力。

在延安我参与了一些社区服务活动,如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品,为老年人提供义务陪伴和关怀。

这些活动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人民的关怀和帮助,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理念。

延安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让我意识到了社会公益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去关注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再次,延安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在延安,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工作和生活,大家都尽心尽力去完成各种任务,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形成了一种团结合作的氛围。

延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明白了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实现共同目标。

最后,延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

在延安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看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理想和信仰付出的一切,看到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了革命者们追求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坚定意志。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应该怀揣理想和信念,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总之,在延安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也明白了为什么延安可以成为革命的摇篮和圣地。

(5篇)有关于延安主题教育实践研学心得体会汇编

(5篇)有关于延安主题教育实践研学心得体会汇编

(5篇)有关于延安主题教育实践研学心得体会汇编研学心得体会一:延安是革命圣地的感悟在参加延安主题教育实践研学之前,我对延安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历史书本中的文字和图片。

然而,通过研学的实践,我深刻感受到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延安的每一寸土地都沁入了革命先烈的血脉,每一栋建筑都曾掩盖着革命者的梦想和牺牲。

在延安,我看到了毛泽东、朱德等伟人的足迹,感受到了当年的革命热血。

延安是一个聚集了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文艺家的地方,他们在这里进行了伟大的实践和创作。

延安让我明白了,只有践行理想,才能成就真正的伟人。

研学心得体会二:农村革命基地的开拓精神延安作为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在参观农村革命基地时,我深刻体会到了延安人民的开拓精神。

延安的地理环境十分恶劣,山高路险,交通不便,而延安人民为了实现革命理想,毅然选择了丢下家园、逐梦延安。

他们在这片荒山上艰苦奋斗,建设起了一座又一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他们以顽强的毅力、无私的奉献和灵活的应对能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在延安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这种开拓精神让我深受启发。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信念、有勇气,就能够战胜一切,实现自己的梦想。

研学心得体会三:革命精神的传承与继承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凝聚着无数革命先烈的智慧和汗水。

通过参观延安的革命历史陈列馆、纪念馆等地,我深刻感受到了延安革命精神的传承与继承。

延安的革命精神是一种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延安的革命先辈在面对艰难险阻时从不退缩,他们以革命的狂热和牺牲精神,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坚决战胜一切困难。

这种精神令我深感敬佩,也激发了我更加努力学习、为民族、为人民付出的决心。

研学心得体会四:延安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品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库。

参观延安,我不仅仅是了解了延安的历史,更加懂得了延安精神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延安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团结合作的精神。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精选4篇)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精选4篇)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精选4篇)延安之行篇1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

巍巍的宝塔山、绵绵的延河水,犹如圣景一样印照在我的记忆之中。

每每说起延安,一种崇高的敬意就会油然而生,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院里专门组织的新进干警赴延安参观学习的红色之旅,短短几日,我受益良多,感慨颇深。

到了延安,我不禁有些吃惊,这座印象当中贫困、蔽塞的陕北小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敞笔直,高档酒店、大型商场一应俱全。

我心中不免产生疑问:这块贫瘠的黄土地是如何快速的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的呢?革命圣地延安是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我们满怀景仰地驻足在杨家岭的窑洞旁、聚集在党的七大会址中、缅怀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透过一个个红色遗迹的传承,追昔抚今。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看到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简陋的故居我不禁感慨万千,他们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的窑洞里,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一场又一场至关重要的伟大战役,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震惊世人的光荣胜利,就是在这昏暗的油灯下,斑驳的桌椅旁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指引着中国革命前进方向的光辉著作,看到这些,我对艰苦奋斗的传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党的七大会址,我们认真聆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诞生及深远影响,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枣园遗址,延安干部管理学院的王教授为我们现场讲授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事迹,“人民的骆驼”任弼时的事迹等,从事迹中我深受教育和启迪。

这次活动我们还参观了秦始皇陵、乾陵等。

观秦始皇兵马俑,我们的先辈们创造的伟大的奇迹,可谓世界之最,看乾陵,面积广阔,气势宏大,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

自豪过后我不禁陷入沉思,帝王陵墓的奢华值得我们自豪吗?延安革命圣地和这些帝王陵墓同在陕西,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帝王的陵墓尚且奢华,可想而知他们生前又过着怎样享乐富贵的生活,而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他们是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住的却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 这充分体现出我党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帝王们死后还要奴仆陪葬,贴身服侍,而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凡事亲历亲为,自己补衣种菜,这充分体现我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这才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参观延安活动心得体会3篇

参观延安活动心得体会3篇

参观延安活动心得体会3篇延安精神不是书本上抄下来的理论,它是通过革命实践培育出来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经过考验的。

下面是参观延安活动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参观活动心得体会在省委组织部的安排下,我们一行赴延安进行了学习考察。

这次活动,是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组织的一次生动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党课。

从儿时起,延安就一直是我心目中一块神秘、神奇而神圣的土地,虽然早知道延安没有太多秀丽的风光,但延安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红色底蕴却还是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时时怀揣着奔赴延安、感受延安精神的冲动。

而今,我有机会到这块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战斗和生活的地方,亲身感受一下延安精神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高兴。

当我踏上延安的土地,漫步于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参观了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憧憬着革命老区的朴实和神奇,缅怀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真是感慨万千。

走进延安,置身于宝塔山下,仰视那傲然耸立的巍巍宝塔,心中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

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宝塔,作为延安时代的象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勋,成为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凤凰山毛泽东旧址前聆听了"白求恩精神与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为白求恩不为名、不为利,甘于奉献,把最大的光和热执着的奉献给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崇高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而感到敬佩;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为我党的医疗事业和我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他身上,无论是对工作的热情,还是对同志的关心,都值得我认真学习,更重要的是他对工作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年轻人缺少的精神,也是我们年轻人需要提高的地方。

想想自己的工作,在某些工作中,还是会有毕露和不足,试想,如果白求恩同志也是如此,那可是大事,会影响到人的生命。

所以,学习白求恩精神后,我决心以他为榜样,把平时的每一件工作都要做好,不求面面俱到、斤斤计较,但求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力争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处理问题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生工作中。

(5篇)有关于延安主题教育实践研学心得体会汇编

(5篇)有关于延安主题教育实践研学心得体会汇编

(5篇)有关于延安主题教育实践研学心得体会汇编延安主题教育实践研学心得体会汇编一、深入学习红色经典唤醒理想情怀通过延安主题教育实践研学,我深入学习了红色经典,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

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作品,展现了党的坚定决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对理想信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作为现代青年,我应该铭记历史,积极投身于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感受延安精神彰显初心使命延安主题教育实践研学带给我深深的感受是延安精神的力量。

在延安这个革命圣地,我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和为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初心使命。

我要发扬延安精神,牢记党的宗旨,为人民群众的福祉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学会奋斗担当磨砺斗志品质延安主题教育实践研学让我深刻认识到奋斗和担当的重要性。

在延安这个革命摇篮,我看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拼搏和牺牲,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这让我深受启发,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面对,要拥有奋斗担当的精神,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积极进取,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

四、弘扬革命传统筑牢思想武装延安主题教育实践研学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

他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舍生忘死,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与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让我明白了革命传统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坚守理想信念,坚决践行党的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五、传承光荣传统建设美好未来延安主题教育实践研学让我明白了传承光荣传统的重要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不息。

我们要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执着追求,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建设美好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延安主题教育实践研学让我明白了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我将不负众望、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延安研学活动的感悟和收获

延安研学活动的感悟和收获

延安研学活动的感悟和收获第一篇:《红色之旅的那些事儿》那天,阳光正好,我们班全体同学踏上了去延安的研学之旅。

刚到那地儿,就看到一片黄土高坡,风一吹,沙尘扑面而来,心里不由自主地就有点小激动。

参观的第一站是革命纪念馆,里面展出了当年红军用过的枪支、衣物,还有那些泛黄的照片。

看着这些老物件,想象着当年那些革命先辈们是怎么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下来的,心里就挺佩服的。

后来,我们还去了枣园革命旧址,走在那条石板路上,两旁都是老树,感觉就像是走进了历史课本里。

那时候我就想啊,现在的美好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得好好珍惜才行。

导游姐姐给我们讲了很多当年的故事,说那时候条件艰苦,但他们却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这种精神让我深受触动。

回来的路上,大家都有些疲惫了,但脸上都带着笑容,毕竟这次旅行不仅仅是玩,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觉得,这次旅行就像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让我们懂得了感恩与珍惜。

第二篇:《延安之行:一场难忘的历史课》早上集合的时候,天还没完全亮,大家都有点迷糊,不过想到今天要去的地方,就都精神起来了。

延安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就像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历史符号,一直很向往。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先去了革命旧址,那些老房子虽然已经很旧了,但却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那里听讲解员讲当年的故事。

他说,那时候的人们虽然生活很苦,但是他们的心里有光,有希望。

听着这些,我恍若看到了那些革命前辈们在艰难困苦中仍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好像也受到了鼓舞,好像也有了那么一点点当年那种不畏艰难的精神。

在返回的路上,大家都安静了许多,每个人都在回味着这一天的经历。

我想,这次延安之行不只是简单的旅游,更是一次生动的历史教育课。

它让我们明白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实践感想
延安精神,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后辈的一笔珍贵财富。

传承发扬延安精神红色文化不仅仅是革命老区人们的事,其实它也应该是当代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社会实践确实让我们体会,领悟到不少。

走过前辈们居住过工作过窑洞,浏览他们遗留下来的照片、书籍、桌椅、暖瓶……陈旧的器具,但却透露出一种简朴,积极上进,为人民服务的生活状态。

看到遗址里的一切似乎能真切地感受他们那个年代的生活气息,对于他们的敬意y 也油然而生。

看着记载了他们艰苦生活的“印记”,我不禁感慨我们的生活真的很幸福很快乐。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继承发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此次社会实践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于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的理解,此番调研的确收获不少。

延安精神是在延安时期形成的,永远伴随中国共产党前进的,并在前进中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共产党员身上的,表现为党的理想信念、指导思想、宗旨和作风的党的灵魂。

它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不同的人对于它有不同的理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时俱进,为人民服务……它包涵了太多太多。

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已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昂首阔步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

机遇挑战,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如何更好的把握住机遇面对挑战,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当考虑的问题。

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目前我们所力所能及的。

比如: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看红色书籍,唱红色歌曲……等等,把前辈们留下来的特有的文化传承下去。

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在当代青年学生教育中的欠缺。

我个人觉得在学生教育这一方面,延安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一般,他们的宣传途径太过于单一。

在我看来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看电影,讲故事,旧址参观,做义工,网络媒体等途径都可以作为宣传途径。

无论是哪一种途径,归根到底效果是我们最应当关注的问题。

经过八一敬老院的拜访,和那里的老红军交流学习。

听他们讲他们那个年代的战争故事,看到他们腿上,胳膊上伤痕累累的子弹印记,我不禁觉得他们胸前那一枚枚军功章的分量有多么沉重。

听他们讲毛主席,拉二胡,唱红歌,练书法,讲英语是我此番调研中最快乐的记忆,在交流中我似乎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们那个年代的艰苦。

渐渐我喜欢上了唱红歌,看红色书籍。

于是,我在想如果经常有义工和这些爷爷交流谈心,那么他们是否也会像我一样喜欢上这一份珍贵的红色文化呢?在离开延安的最后一天,我们在一个小广场里看到了许多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婶在扭秧歌,而伴奏就是唢呐,大鼓等那些最有特色传统的乐器。

观看的人好多,有人甚至还唱上了呢!但秧歌队里的青年人好少,相反的大多数青年人在隔壁放着流行歌曲跳舞。

其实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同时也提醒一些相关工作者,广场秧歌是一个着手宣传的好方式。

延安给了我太多的记忆,我很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红色文化。

发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我会记得八一敬老院的刘爷爷给我们的赠言:好好读书,为人民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