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

合集下载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4)确定危险因素导致事故的类型和结果。 (5)确定危险等级,依据危险因素可能造成事故 后果的严重程度确定其危险等级。危险等级1 后果的严重程度确定其危险等级。危险等级1-4级 分别为:安全的、临界的、危险的、破坏性的。 4、确定事故的防范措施 事故的防范措施可以从两个方面确定:一是消除 危险因素,亦即消除危险因素产生和存在的所有 原因;二是消除危险因素发展为事故的条件。 类似方法还有危险预知训练,它实际是危险因素 的现场分析训练,其步骤如下: (1)以作业组为单位组成危险预知训练小组,由 作业组长担任小组长。 (2)由小组长根据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绘制作业 简图,其中尽可能多的显示危险作业情况。
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煤矿重大危险源与化工工业领域的重大危险源从概念上有着 较大的不同。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场所存在的诸如 瓦斯、煤尘、矿山压力、自燃性煤层、矿井水等危险源,从 引发事故的角度分析,它们具有如下特点 (1)煤矿重大危险源属性有物质类型的,也有能量类型的。 如可以引发爆炸事故的瓦斯、煤尘、造成透水事故的矿井水 属于物质类型;可以引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大面积来压顶 板事故的冲击地压属于能量类型。 (2)煤矿重大危险源的指标量值随着生产的进展是动态变 化的。如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规程规定不大于1.0%,但如 化的。如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规程规定不大于1.0%,但如 果某一时刻通风系统出现问题,瓦斯浓度可能很快超限,达 到爆炸浓度。 (3)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难以静态、单独定量描述, 适于定性、定量结合描述。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
危险因素的分析、重大危险源辨识 与风险评价是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和编制 应急的关键。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
重大危险源概念:《安全生产法》 重大危险源概念:《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 用或者储存危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 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 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 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 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 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 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1危险源及风险分析1.1 危险物品的固有危险特性分析本项目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氧(压缩的)、氧(液化的)、氮(压缩的)、氮(液化的)、氩(压缩的)、氩(液化的)、二氧化碳(压缩的)、二氧化碳(液化的)等,其主要特征如下:(1)爆炸性、可燃性化学品(2)毒性化学品本项目所涉及到的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等物质一般无毒,但当空气中某种气体浓度过高也会产生中毒或窒息事故。

例如:氧气在空气中浓度超过40%可引起中毒症状。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1 火灾、爆炸(化学爆炸)氧气为助燃性气体,本身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氧接触油即能引起自燃,沾氧的工作服一碰到火星就会迅速着火;液氧排放不当,气化后窜入其他有着火危险的部位时,也可能引起火灾。

不仅如此,在一定条件下金属也能在纯氧中燃烧。

A火灾1)氧气在储存、压送过程中进入杂质、跑漏、绝热压缩而发生着火爆炸。

液氧在压送过程中,预冷时如密封不严,易泄漏出氧气。

若与润滑油充分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而发生爆炸。

在液氧压送和氧气输送过程中,泵及管道中留有铁锈等杂质,在流体冲刷及杂质摩擦情况下也会发生火灾。

当氧气在1.6Mpa以上的管路中输送时,急开或速闭阀门时,可能因绝热压缩发生着火或爆炸。

2)氧气输送中静电、雷电引起着火爆炸在氧气管道输送时,气流的出口或调节阀处会产生并积聚静电荷。

当干燥的氧气带有金属微粒或尘埃或氧气输送时流速过快都能产生静电放电,此时如果阀体内有可燃物质(油脂),极易造成着火爆炸事故。

氧气系统的设备、管道如不接地或接地不良,会产生静电电位,并有放电危险。

充装站房及储罐区缺少避雷设施或避雷设施接地不良,放静电接地电阻过大,都可能遭到雷击或雷电感应放电,进而引起燃烧爆炸。

3)充装站和液氧储存场所为火灾危险场所,如电气设备、灯具及按钮等防护等级不符合要求或电气老化、绝缘破坏、短路、私拉乱拉、过载等均会引起火灾。

4)任意动火、吸烟引起火灾。

5)液氧泄漏,渗透有机物质(如木材、棉织物等)遇到火源引起燃烧。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和内容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和内容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和内容重大危险源辨识是指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员工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介绍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和内容。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程序1. 确立辨识目标和范围:企业首先要明确辨识的目标和范围,即要确定辨识的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所涉及的部门或岗位。

2. 收集资料和信息:企业需要收集与辨识目标相关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内容包括工艺流程、设备设施情况、工作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等。

3. 制定辨识方法和工具:根据辨识目标和范围,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辨识方法和工具,如安全检查表、流程图、现场观察等。

4. 进行辨识和评估:企业根据制定的辨识方法和工具,对各个部门或岗位进行辨识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

5. 风险分类和等级评定:企业需要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类和等级评定,即确定其对员工安全和企业的影响程度。

6. 制定控制措施:基于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及其等级,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的潜在风险。

7. 实施控制措施:企业将制定的控制措施落实到实际运营中,确保危险源的风险被有效控制。

8. 风险监控和评估: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和评估方法,定期检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确保危险源的风险得到持续控制。

二、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内容1. 工艺过程和设备设施:重大危险源可能存在于企业的工艺过程和相关的设备设施中,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等。

2. 作业环境和条件:重大危险源可能存在于作业环境和条件中,如有害气体、噪音、震动、辐射等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3. 人为因素:重大危险源可能与员工的行为和作业方式有关,如不正确的操作方法、缺乏安全意识、疲劳驾驶等。

4. 外部风险:重大危险源可能来自于外部因素,如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社会安全等。

5. 安全管理措施: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内容还包括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如安全培训、事故应急预案、安全检查制度等。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面对各种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相关的预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尤其需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处理,以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辨识方法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什么是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物质、装置、设备或活动,其失控可能会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重大威胁和损害。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技术、设备、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等。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1.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辨识重大危险源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工作场所、工艺过程、设备设施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点,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2. 现场检查定期进行现场检查是发现和辨识重大危险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现场走访、设备检查、安全隐患排查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源,并做好记录和整改工作。

3. 事件回顾对历史事故和事件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事故的原因和教训,从中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应对重大危险源的策略1. 风险管控一旦辨识出重大危险源,需要立即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设备的更新维护、工艺流程的改进优化、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等,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风险程度。

2.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情况,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应对流程、人员疏散方案、危险品处理方法等内容,确保在事故发生时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供执行。

3. 培训教育员工是企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对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至关重要,确保他们能够正确识别危险源、遵守安全规程,减少事故的发生。

结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是企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强对潜在风险的监测和管控,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

1.3重大危险源辨识1.3.1重大危险源辨识有关定义和依据1、有关定义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贮存区: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2、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3.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所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单元必须登记建档和上报备案。

本节对该生产和储存的危险物质进行分类和确认,并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对该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1.3.2.1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根据GB18218-2009标准规定:(1)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危险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2)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以GB18218-2009标准中规定的危险物质品名及其临界量来确定的。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且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时,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3-1)式进行计算,若满足式(3-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12211≥+++nn Q q Q q Q q (3-1)式中 :n q q q ,,21——每种物质实际存在量,t ;n Q Q Q ,,21——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是判断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用公式q实际存在量/Q危险物质临界量≥1,多种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q1/Q1+q2/Q2+q3/Q3 (1)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具体如下:
1、主要指可导致火灾、爆炸、毒物泄露后果严重的危险物质。

2、边缘距离小于500米以内的一个或几个装置、设置或场所内的危险物质。

3、不含核设施、军亊设施、采掘业、危险物质的运输等。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原辅料: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中间产物:1、牛磺酸事业部: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副产品: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其中储罐装填系数均取0.85,乙醇比重0.79、乙烯比重0.61、液化气比重0.58、环氧乙烷0.87.因此,正常情况下各种物质储量为:乙醇储罐:2370×2×0.85×0.79=3180吨;乙烯储罐:3000×0.85×0.61=1555吨;液化气储罐:200×0.85×0.58=98吨;环氧乙烷储罐:200×2×0.85×0.87=295吨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大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单元危险化学品已构成重大危险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为:乙醇、液化气、乙烯及环氧乙烷。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1.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n/Qn≧1 (1)
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q1/Q1+q2/Q2=0.00001<1
3、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我公司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昆仑模具加工厂
2017年5月19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
一、危险源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和状态。

二、危险源自我评价的目的
公司通过开展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一方面可以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从源头控制事故和危害,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危害损失降到最少;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及对危险的识别、控制能力,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

三、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原则及依据
根据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当生产或贮存的易燃易爆、有毒、活性物质大于或等到于临界量时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四、企业危险等级的评定
公司现有化学品储存、使用、临界量要求如下
化学品名称放置地点一般存放量现有数量临界量用途
注: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中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n/Qn≧1………………………(1)
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企业目前没有属于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危化品。

根据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为此,本企业目前无重大危险源。

以后随着产品的调整、生产工艺的改变、原辅材料变化等情况,及时进行危险源的更新和调整,并重新评价和辨识。

二〇一七年六月六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