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陕西韩城老城规划方案

陕西韩城老城规划方案

陕西韩城老城规划方案1. 背景韩城市是陕西省汉中市辖县,是陕西省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韩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少数几个拥有五千年文化若干元素的城市之一。

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韩城开始着手进行老城改造和规划。

本文将深入探讨陕西韩城老城规划方案的实施以及相关内容。

2. 规划目标韩城老城规划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护文物古迹:通过科学的保护措施,将文物古迹放在整个城市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努力保留现已有的文化,同时注重历史的传承和发掘。

2.提升城市形象:通过设计合理的公共空间,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让广大市民充分感受到城市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3.部署城市生态:规划期内要进行环境清理,注重废弃物的清理、城市绿化建设、污染防治等所涉及的问题,保障市政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4.确立城市中心:重塑老城中心,打造既能满足文化生活需求又是商业中心的新城中心。

5.引导旅游消费:满足市场和人民群众对旅游需求的日益增长,通过规划提高旅游消费品质,扩大旅游消费市场。

3. 规划方案首先,我们将进行城市道路的改造,重点在道路宽度、规划交通、道路照明以及道路绿化等方面,打造宜步行、宜停车、其他出行方式均能自由通行的城市。

其次,在保留现有历史建筑的基础上,采取保护、利用、维修、重建相结合的方式,使老城区历史文脉得到保障,也让老城区既有的建筑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特色。

再者,根据人口增长的趋势和市民生活需求的变化,我们将着力解决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缺乏的问题,并注重新增住房的规划,从而优化住房结构和居住环境。

最后,我们将根据城市发展前景和经济发展趋势,按照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等理念,打造韩城独特的城市特色和人文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和消费。

4. 实施步骤陕西韩城老城规划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1.制定规划方案,经审批后正式启动规划。

2.在规划实施前进行的必经之路——环境评估工作,实施合法合规的环保策略,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保障环境的稳定和清洁。

韩城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研究

韩城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研究
养 培 采 有效 椒纯林面积 4 , ,占全市经济 树 民 对能 源 的需 求 ,群 众 生 活 燃 料 仍 然 植 、 殖 、 植 、 集 等 多 种经 营 , 5万亩
种造林面积的 9 %以上 。 5 花椒树种的 以 割草 砍 柴 为 主 ,给封 山护 林 带 来 难 的增 加 农 民经 济 收入 ,巩 固 退 耕 还林
见的。本文针对韩城市退耕还林后续 年 全 市 损 失花 椒 达 2 0万 公 斤 , 济 价值高的乡土树种 ,确保在兑现期满 0 经
产 业 存在 的 问题 进 行 了 分 析 ,并 对 进 损 失 3 0 0 0万 元。

后能够切 实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产业
步加快后续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
8家油 脂厂主要从事花椒籽油 的初级 单 ~ 化 走 向 系列 化 ,变 花 椒 产 业粗 放 过 发 展 循 环 经 济和 清 洁 生 产 ,可 以大
加 工 , 事 花 椒 深 加 工 有 3家 , 产 经 营 为 集 约 经 营 ,转 花 椒 资 源优 势 为 大降低能源消耗 , 从 林 增加群众收入。 加大
好栽 、 易管的特点 , 管理 粗放 ; 三是广 合 , 加快花椒采摘技 术的开发利用 , 力 舍 养 的 技 术 水 平 :另 一 方 面 通 过 信 贷 大农 民还缺 乏栽培和经营其他树种 的 争 在 近 年 内花 椒 采 摘 技 术 上 取 得 突 或 争取 一定 的财 政 或 项 目资金 ,给 予
韩城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研 究
梁彦伟 郭凤梅 乔智 军
0万 多 大 力发 展 新 型替 代 绿 色 产 业和 立体 循 韩城 市 1 9 9 9年 全 面 启 动 了退 耕 年 仅 花 椒 采 摘 投 入 的劳 力 达 1

十三五时期的韩城工作总结

十三五时期的韩城工作总结

十三五时期的韩城工作总结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韩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攻坚
克难,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在“十三五”时期,韩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首先,在经济方面,韩城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了一大批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同时,韩城市加大了对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在城市建设方面,韩城市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交通、水利、环保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

同时,城市园林绿化、文化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再次,在民生方面,韩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改善民生。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韩城市加大了投入,提高了服务水平,让广大市民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

最后,在生态环境方面,韩城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

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韩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成为了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的韩城工作总结可谓是喜人的。

在未来的发展中,韩城
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对民生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演变规律及动因冯磊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演变规律及动因冯磊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演变规律及动因冯磊发布时间:2021-09-01T06:16:25.22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12期作者:冯磊[导读] 韩城古城,是陕西省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在 1986 年 12 月被确定为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2010 年开始,韩城古城开始大力发展旅游,大片历史遗存被拆除,古城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剧烈变化。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10060摘要:韩城古城,是陕西省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在 1986 年 12 月被确定为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2010 年开始,韩城古城开始大力发展旅游,大片历史遗存被拆除,古城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剧烈变化。

主要体现在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统一性向多样性转变,综合功能向旅游功能转变,其背后的动因主要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因素的影响、建筑技术的提高与建筑形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韩城古城;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形态演变一、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演变规律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韩城古城的空间形态从古代时期的封闭性慢慢的发展为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城市空间形平面轮廓的变化以致整个古城边界呈现开放性特征,并发展出了新城区;第二是民居建筑的形态改变,使得院落空间形态由传统四合院;第三是城市功能的转变,一些街道改造成了服务游客的外向型街道,导致在街道空间中的封闭连续感慢慢消失。

古时的韩城为了防御外敌,修筑起高达的城墙,城内城外有着明显的界限划分,区分着城市与乡村,城里的人看不见城外的景色,城外的人也被城墙牢牢的挡在了外面,城市内的整体空间形态因为城墙的存在而处于封闭的状态。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城墙被完全拆除,打破了韩城古城封闭的状态,韩城古城的空间形态开始蔓延发展。

到了 70 年代,韩城的象山煤矿和马家沟煤矿相继建立,城市形态依靠煤矿实现跳跃式发展。

1985 年以后,韩城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新旧分离” 的发展模式,在古城北侧的塬上建立新城。

韩城市基本情况简介

韩城市基本情况简介

韩城市基本情况简介一、基本情况。

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1983年10月撤县设市,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2012年5月被确定为陕西省计划单列市。

韩城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总人口40万,城市集中人口10万。

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30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万元,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

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二、区位优势。

韩城交通优越,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的黄河西岸、秦晋交界处。

境内交通发达,108国道、京昆高速(其中高速路4个出口)、西侯铁路、304省道穿越全境,黄韩侯铁路复线正在加紧建设。

距省会西安仅2小时车程,拥有全国第一个县级市城市始发北京的直达列车。

三、农业生产条件良好。

韩城处于暖温带半干旱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较多。

加上特有的土壤,造就韩城大红袍花椒、苹果驰名中国。

韩城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粮食总产稳定在9万吨以上。

经过多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了椒、果、菜、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其中“大红袍”花椒驰名中外,已形成了百里4000万株生产基地,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产值10亿元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花椒加工地,享有“中国花椒之乡”的美誉。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金太阳、春丰两个省级示范园区基本建成。

目前,大红袍花椒经深加工、精加工后,产品已初步实现多元化。

如用花椒为原料加工的花椒粉、花椒油系列调味料,用花椒深加工萃取的花椒精油、花椒油树脂,用花椒树新长的的嫩芽加工生产的花椒芽菜,用花椒籽提炼生产的油漆等都远销国内外。

四、加快建设,促进农业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紧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编制完成新一轮城市总规,二环东路、二环北路等7条主干道路基本建成,黄河大街人防过街通道加快实施;西禹高速园区出口建成通车,108国道二期改建接近尾声,龙门公路二期正在抓紧建设,贯通全境的物流大通道基本形成。

韩城古城简介

韩城古城简介
韩城古城的建筑风格特点
• 韩城古城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唐、宋、元、明各朝代的建筑元素 • 韩城古城的建筑以青砖、黛瓦、木构为主,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韩城古城的文化景观与旅游资源
韩城古城的文化景观
• 韩城古城有城隍庙、文庙、东营庙等著名庙宇 • 韩城古城有古城墙、古街巷、古民居等丰富的历史遗迹
韩城古城的旅游资源
韩城古城的地理位置与气候
韩城古城位于陕西省韩城市
• 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 • 韩城古城地处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处
韩城古城的气候特点
• 韩城古城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风气候 • 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降水适中
韩城古城的城市布局与建筑风格
韩城古城的城市布局特点
• 韩城古城按照中轴线对称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严谨性 • 韩城古城的街道呈井字形分布,便于交通和排水
• 韩城古城是晋国、秦国、宋朝等朝代的政治、军事重镇 • 韩城古城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韩城古城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韩城古城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 韩城古城在抵御外敌入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韩城古城为后世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02
韩城古城的地理环境与布局
韩城古城的现代城市发展
• 韩城古城的城市建设得到了政府和民间的支持 • 韩城古城的城市建设融入了现代元素,提高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韩城古城的现代城市转型
• 韩城古城的城市经济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摆脱了单一的产业结构 • 韩城古城的城市文化实现了创新发展,融入了现代文化的元素
韩城古城的文化旅游产业与发展
韩城古城的文化传承与发扬
韩城古城的文化传承工作

打造人文韩城 构建和谐政府——访韩城市人民政府市长姚双年

打造人文韩城 构建和谐政府——访韩城市人民政府市长姚双年

建 设 ,支 持 煤 层 气 等 资 源 的 有 序 开 发 和
综 合 利 用 ,建 设 全 省 重 要 的 煤 电、煤 化 工基地。
姚 双 年 : “ 一 五 ”是 我 市 经 济 社 十
会全 面 发 展 的 重要 时期 ,更 是 重 要战 略
机 遇 期 。 这 个 时 期 全 市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的总 体 思 路 是 :实 施 “ 四三 一 ”战 略 ,
业 支 持 保 护 制度 。
优化发展环境。继续 强化 “ 环境立
市 ” 的理 念 ,把 优 化 投 资 环 境 作 为 经 济 发 展 的 生 命 线 ,努 力 营 造 良好 的 信 用 环
加速推进 旅游名市建设步伐。主打
司 马 迁 品 牌 ,建 设 以史 记 文 化 为 主 题 的 司 马迂 祠 风景 名 胜 区 ,扩 大景 区 规模 。 二 是 进 一 步 加 强 基 础 设 施 和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 缓 解 经 济 发 展 的 “ 颈 ” 制 瓶
■ 文 / 刊记者 罗 本 茸
炭 资源转换 战略为核 心 ,加快推 进象山
新 井 、盘 龙 、兴 隆等 重点 新 建煤 矿 的 建
造 生 态 园 区 。 完 善 城 市 基 础 和 服 务 设
施。 三 是 进 一步 推 进 开 放 开 发 ,确 保 经
记 者 :姚 市 长 , “ 一 五 ” 期 间 , 十 听说 韩 城 市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要 实施 “ 三 四
农 业 , 千 方 百 计 增 加 农 民 收 入 。 坚 持
“ 予 、 少取 、放 活 “ 的 方 针 ,建立 健 多 全 以 工 哺 农 、 以城 带 乡 的长 效 机 制和 农

韩城市花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韩城市花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韩城市花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中国椒乡,也是国内著名的花椒产区之一。

韩城市花椒因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被誉为“四川花椒之上、贵州花椒之下”,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在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花椒市场的不断扩大,韩城市花椒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

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品质提升、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就韩城市花椒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一、韩城市花椒产业的现状1. 产业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韩城市花椒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韩城市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之一,每年的花椒产量达到数十万吨,年产值数亿元。

花椒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为当地农民增加了丰厚的收入。

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随着花椒产业的发展,韩城市的花椒加工、贸易等配套产业也在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体系。

一些企业还利用当地的优质资源和地域特色,研发出了一系列花椒产品,如花椒油、花椒酱、花椒粉等,丰富了产品种类,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3. 产业面临的问题尽管韩城市花椒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部分农民种植花椒的技术水平不高,导致产量不稳定,品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花椒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逐渐凸显。

花椒产业的附加值较低,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有限。

1. 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

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花椒的单位产量,改善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鼓励农民进行规模化种植,减少农民种植花椒的盲目性,增强种植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政府应加大对花椒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力度,鼓励花椒企业进行品牌塑造和产品包装,提升产品的美观性和附加值。

韩城市应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建立韩城市花椒的地理标志保护和认证体系,确保花椒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两横一纵国省干线定格了韩城公路的主骨架,两横即西禹 高速公路、G108国道,一纵即S304省道。西禹高速公路 (京昆线)是首都北京通往云南省会昆明的高速路网,西 禹高速公路是陕西省“米”字形干线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 成部分,由韩城市龙门镇大前村侯禹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 引桥头,至西安市阎良区谭家堡村,全长178.173公里。 西禹高速公路沿黄河西岸而行,穿越韩城市龙亭、芝川、 新城、昝村、龙门四镇一办30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 108国道是由内蒙古二连浩特通往云南省会昆明的一条国 道(编号G108)。从禹门口入韩城境,经下峪口、大池埝、 西庄镇、市区、芝川、龙亭出境接合阳,全长67.8公里。 304省道韩洛路原名韩(城)宜(川)南线,由市区西行 1.2公里至土门口入澽水川,沿河而上。经板桥镇于上景 峰出境,接黄龙的白马滩,越大岭东抵宜川,西经黄龙县 城至洛川,全长124.7公里,其中境内道路34.4公里。
文庙 韩城文庙坐落在陕西省渭南韩城市老城东学巷,是一组 保存完整的元代建筑群。据明《一统志》记载:“韩城县 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在旧址重修”。《陕西通志》 载:“洪武四年知县周吉成重建”。后来虽经历代重修, 但庙内主要建筑之结构形状,都基本未变。为陕西省现存 十三世纪以来较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 司马迁祠 司马迁祠墓位于韩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 东西长555米,南北宽229米,面积4.5万平方米。它东临 黄河,西枕梁山,芝水萦回墓前,开势之雄,景物之胜, 为韩城诸名胜原名陶渠水,相传汉武帝采灵芝于陶渠水之 阳,改名芝水。至今吕庄村西尚有“灵芝庵”遗址。
——农业城市
农业生产条件良好,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高粱等,粮 食播种面积 42万亩,总产量1.66亿斤。经过多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已形成了椒、果、菜、畜四大农业主导 产业,其中“大红袍”花椒 以粒大、皮厚、色鲜、味浓而驰名中外,已形成百里三千万株生产 规 模,总产达1600万公斤,产量占全国的1/6,年产值近3亿元,占 到农民收入的40%,成为全国最大 的花椒生产基地。2000年被国家 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优经济林花椒之乡”,2001年成功注册“ 韩 城大红袍花椒”证明商标。建成西塬、芝阳两大花椒集散市场和重 庆菜园坝直销市场。苹果面 积稳定在10.2万亩,总产达6.7万吨, 产值7770万元,以韩城中鲁果汁公司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 业迅速 发展,所产果汁2万余吨。蔬菜面积3.5万亩,其中标准化日光大 棚2350座,蔬菜总产9. 5万吨,产值2635万元;畜牧业发展较快, 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540吨、3530吨、610吨, 畜牧业产 值达到5540万元。2004年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6%。
2)交通枢纽
108国道纵贯南北,市乡公路基本普及,各干线四通八达。新建 成的国家乙级韩城客运站日发车240辆,直达西安、太原、郑州 等省会城市。西安至侯马铁路与108国道并行,在韩城域内设有 站台50个,运输专线40余里,年可向外运输货物800万吨,韩城 至北京的始发列车是全国首家县(市)发往北京的唯一客运列 车。由国家投资40多亿元的阎禹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这一切必 将带动韩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截止2010年底,韩城建成过 境高速公路全长37公里、国道67.8公里、省道34.4公里,境内 县道全长129.833公里,乡道216.786公里,村道1776.579公里, 专用车道69.068公里。
韩城地理位置 对其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一.韩城的地理位置
韩城位于陕西省 东部黄河西岸, 关中盆地东北隅。 距省会西安210 余公里,北依宜 川,西邻黄龙, 南接合阳, 东 隔黄河与山西省 河津、乡宁、万 荣等北纬35°18′50″-35°52′08″,东经 110°7′19″-110°37′24″。南北最长处50.2公里, 东西最宽处42.5公里。边界总长168公里。总面积1621 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0.79%,耕地42万亩 ,地形 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对外交通主要以铁路及公路为主,是连接陕西省与山西 省的交通要塞。
1)专门化职能 ——工业城市
韩城的工业发展起步较早,形成了煤炭、电力、焦化、 冶金、建材等为支 撑的工业生产体系。原煤年产量800 万吨,发电量27亿度,焦炭400万吨、水泥50万吨,钢铁 600万 吨。境内有年产原煤400万吨的韩城矿务局、总装 机容量38万千瓦的韩城发电厂等大中型企业,以 及中国 500强企业、陕西第一、生产能力600万吨的龙门钢铁集 团,单台机组发电量居西北第一、总 投资130亿元、还 有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的韩城二电厂。民有经济发展迅 猛,形成了黄河矿业开发公司、海燕焦化公司等一大批 民有企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取得了突破 性进 展,中鲁果汁、黑猫炭黑等项目的顺利投产,加快 推进了农业工业化、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炭黑年 生产能 力达7.5万吨,居西北第一、全省最大的焦炭企业—— 黑猫焦化120万吨焦炭项目已开工建设, 必将为韩城的 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煤—— 电”,“煤——焦炭——铁—— 钢”、“煤——煤焦 油——炭黑”等三条产业链,200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 达80亿元,同比增长35%。
二.韩城的形成与发展
韩城是一座以能源、重工化、建材业为主,兼有旅游业 的新兴城市,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 1983年经国务院的批准撤县改市,1986年被命名为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市域国土面积1621平方公里,城市结构 为一城三区(即中心区、芝川区和龙门区)。城市规划 区面积77平方公里,建成区23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 12平方公里。全市人口40万,其中城镇人口21.2万。
——风景旅游城市
党家村 韩城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距城区九公里, 西距108国道1.5公里,东距黄河3.5公里,主要有党、贾 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建村距今约670年历史。 距今已逾600年的韩城党家村古建筑村落已被列入“国际 传统居民研究项目”中,陕西省已将党家村列为“历史 文化保护村”。村中有建于600年前100多套“四合院” 和保存完整的城堡、暗道、风水塔、贞节牌坊、家祠、 哨楼等建筑以及祖谱、村史,被专家称为东方人类传统 民居的活化石。村中街道有“井”字、“T”字、“十” 字形格民青石铺路房屋建筑多为“四合院”、“三合 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