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3-16课教案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壶知道为您带来了10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壶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金色的草地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
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
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
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弓队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玩耍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
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这也是学习本篇课文的难点所在。
教学准备:(包括资料查询,课件准备等)课件、蒲公英的图片教学过程:(包括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检查生字、初读课文1、自由读,检查生字:⑴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13 画杨桃》示范课教案_16

《画杨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2.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
(2)结合故事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懂得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3.情感目标: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多角度看。
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画杨桃画像五角星的画、实物杨桃。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学生反复吟诵《题西林壁》。
课中:一、实物,图片,导入课题1.出示实物、图片,谈话导入《画杨桃》。
板书课题。
引导质疑(谁怎样画杨桃?)2.读课文最后一段:“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引导质疑。
(老师的什么教诲让我终生难忘?)二、热身活动1、小游戏:用白板5中“课堂活动”制作的小游戏:“课文字、词我能读。
”(只点击本课的生字、词语,并读出读音。
不是本课的词语不能点击。
对的加分,点错了倒扣分。
)2、观察实物“杨桃”,体验观察所得。
三、带疑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读文。
2、填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四、品读课文,感悟体会(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
1、读第1自然段。
2、“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
3、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抓住重点句(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角星的什么东西”;(2)“我认认真真的看,老老实实地画”。
朗读,体会“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实事求是”。
(二)学习第2--17自然段,了解事情的经过,体会老师的循循善诱。
1、同学们看到我的画时,有什么反应呢?朗读好同学们哈哈大笑时说的语句“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引导理解:这种哈哈大笑是嘲笑,并读出嘲笑的语气。
2、当老师看见同学们看了“我”的画,哈哈大笑时,老师是怎么做的?(1)通过找动词,引导学生理清老师的做法。
先(看画)——再(到我的座位上坐下、审视杨桃)——然后(问)。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16课及语文园地四导学案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语文13--16课教案

板书课题,齐读,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葫芦、蚜 说说读了课题你现在
虫等知识。 二、检查预习
最想知道什么?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三、讨论、讲解,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 1 自然段
1.读课文第 1 自然段,看看
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告诉我们什
如:长叶→开花→
么?
花谢→结出小葫芦。 2.读课文第 1 自然段,说说
板书课题,齐读,
2.张挂挂图。板书:观。讲解字形、 说说读了课题你现在
字义。
最想知道什么?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
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
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 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第四内声容。
自所处的位置。
2.讲读第二、三1自.通然过段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1)青学蛙习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 (你从哪儿来呀?)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目鸟标是怎么回答青蛙的?
(我从天上来,飞
(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 了一百多里)
执教
(3)青 蛙 为 什 么 说 小 鸟 “说 大
了很远,天很大) 教师修改
板书
井沿 无边无际
话”?
“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 案
设计
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板书:井口那么大 (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 板书:无边无际
(大话是指夸张的 话)
(因为青蛙认为天 只有井口那么大,根 本没有一百多里,小 鸟不可能飞那么远)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13--16课导学案 谢晓丽

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我 父亲
钓鱼 得意
放鱼 依依不舍 不容争辩
教师自我评价
姚村学区五年级第四单元第13课导学案设计
课题
13、钓鱼的启示
课时
2
授课日期
课型
讲授课
学习内容
五年级第四单元第13课《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重点
难点
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难点
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
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抄写好本课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学案
导案
内容补充
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2,、《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3、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自主学习、标注问题
1、生字读音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 大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2、交流与指导。
(1)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3、逐句指导: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导学案13-16课(最新版)

13<<夜莺的叫声>>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能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2 文中的“小夜鹰”指的是()。
预习检查:1朗读检查(抽查个别同学)2给下列带点字注音标调:()()()()烧毁木屑蘑菇呻吟3听写词语:4理解词语:轻蔑婉转凝神兴致勃勃合作学习:课文一空行分为三部分1在课文第一部分找一找描写小孩语言的句子,体会它包含着的另外一层意思。
2找出描写小孩行为动作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小孩的品格。
3小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员传递信息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迁移训练:照样子写句子1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侯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侯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有时侯......有时侯.......有时侯.......2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仿写句子)拓展探究:(二选一)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2、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14<<小英雄雨来>>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2学习给课文每部分加小标题的概括方法。
3在边读边议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预习要求:1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积累词语。
2想一想,课文讲了雨来的几件事。
预习检查:1抽查个别同学读文。
2给带点的字注音:()()()()晋察冀拧下脑袋劈柴狗刨3听写词语:4理解词语:门槛糠皮5交流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合作学习:1按课文提示给每一部分加小标题。
2在文中找出鬼子军官打雨来的句子,以及雨来的表现,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可以看出雨来具有怎样的品格?迁移练习:选词填空。
哐啷嗡嗡呜呜咔啦吱扭唔哩哇啦哗啦哗啦咕咚咕咚1雨来听见街上()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响。
【教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及教案【本文概要】《太阳》是一篇说明文。
它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太阳与我们密切关系的一些特点,说明了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本文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本文概要】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摄”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抵”等9个字和“寸草不生”等9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3.能找出太阳对人类作用的有关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4.读指定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运用哪些方法介绍太阳,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重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4。
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教师:“摄”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教学课件。
学生:每人一套“摄”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
(课件出示单元导读)预设: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一个是阅读的目标,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一个是习作的目标,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3.小结:对了。
这个单元是习作学习的单元,要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学习这些课文,我们不但要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还要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性课文要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好吗?板书课题:16太阳2.齐读课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13-16课 新人教版

扁.舟 和蔼可亲 晶莹剔透 相互交错 生态灾难 生态环境
二、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球体 (
)的资源 (
)的宇宙
(
)地开采 (
)地保护 (
)地破坏
三、认真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情况?
四、读完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请你文,想一想填空:
)、(
)、(
),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
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
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 )。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再生”的意思是
,“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
,
“本来”强调了
。
3.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4.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九、拓展提升:写几句保护地球的标语吧。 如: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3 / 10
1. 2. 书写
质量
日期:
14﹡ 鹿和狼的故事
学习目标】
1.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2.初步懂得生物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下面吧!
1.当宇航员遨游太空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2.地球太可爱了表现在: (1) (2)
1 / 10
3.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表现在: (1) (2) 4.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该怎么做?
六、重点句子赏析。 1.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
第四组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师:小葫芦这么可爱,和“长满了绿叶”有什么关系吗?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当叶子上刚出现一些蚜虫的时候,种葫芦的人看到了是怎么想的?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什么是“自言自语”呀?
4.请你读一读种葫芦的人自言自语的话,结合图体会一下他的心情。
(2)“说大话”是什么意思?
(3)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
板书:井口那么大
(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板书:无边无际
学生认读,巩固识字。
对照挂图,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
(你从哪儿来呀?)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里说明小鸟飞
了很远,天很大)
(大话是指夸张的话)
执教教师修改案
课前预习
1、读一读生字。
2、分析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
教后反思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过关展示案
执教教师修改案
一、读文回答:
1)“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2)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
二、读一读:
1.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
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
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填空:
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没( )白( )
执教教师修改案
课前预习
1.谁坐在井里看天呢?
2.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
教后反思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1、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张挂教学挂图。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出示注音卡片:
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
板书课题,齐读,说说读了课题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
圈出难读和不认识的生字。然后拼读课文下边小礼物里的生字,认真读一读。
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过关展示案
执教教师修改案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井( ) 观( ) 沿( ) 百( )
重点难点
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长虫───────→落了
执教教师修改案
课前预习
1.用序号标出文中的自然段。
2.读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
3.想一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后反思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一、预习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井沿无边无际
“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执教教师修改案
课前预习
1.“说大话”是什么意思?
2.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
教后反思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1、引入课题
.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葫芦、蚜虫等知识。
二、检查预习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三、讨论、讲解,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葫芦的生长过程?
3.看图想一想“长满了绿叶”是什么意思呀?
4.师:“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呀”,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葫芦怎么可爱呀?
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过( )那么大。小鸟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4.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目 标 引 导 案
设计老师
钟德臻
审核人
钟素欣
执教老师
执教时间
课型
新 授
序号
学习内容
14.我要的是葫芦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学写部分生字;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开( ) 现( ) 没( ) 白( )
2).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目 标 引 导 案
设计老师
钟德臻
审核人
钟素欣
执教老师
执教时间
课型
新 授
序号
学习内容
13、坐井观天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板书:井沿。讲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
(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3.讲读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目 标 引 导 案
设计老师
钟德臻
审核人
钟素欣
执教老师
执教时间
课型
新 授
序号
学习内容
13、坐井观天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二、读下列生字:
每满谢变
葫芦言治慢
目 标 引 导 案
设计老师
钟德臻
审核人
钟素欣
执教老师
执教时间
课型
新 授
序号
学习内容
14.我要的是葫芦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学写部分生字;
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结合看图体会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生字:
每满谢变
葫芦言治慢
板书课题,齐读,说说读了课题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
如:长叶→开花→花谢→结出小葫芦。
学生能够说出“长满了绿叶”的意思是叶子多、长得好。
读一读第2自然段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过关展示案
执教教师修改案
一、读一读课文回答:
1.说说葫芦的生长过程?
2、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葫芦怎么可爱呀?
3、小葫芦这么可爱,和“长满了绿叶”有什么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