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14课教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刷子李》优秀教学设计1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刷子李》优秀教学设计1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说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够从文中获取信息,初步推测人物感情和动机。

3.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4.能够展开想象,讨论故事背后的寓意和启示。

二、教学准备1.故事书籍《第14课刷子李》2.课堂展示道具:刷子、镜子3.课堂PPT或纸质幻灯片4.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 (5分钟)1.利用展示道具刷子和镜子引出刷子李的生活。

2.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叫刷子李?他的生活是怎样的?第二步:讲解故事 (15分钟)1.教师讲解故事情节,注重表达刷子李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刷子李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不愿意照镜子?第三步:小组讨论 (10分钟)1.学生分小组,讨论刷子李的性格特点和可能的心情。

2.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第四步:复述故事 (10分钟)1.学生个人或小组内互相交流,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整个故事情节。

2.鼓励学生展示创造力,可以添加自己的想法和细节。

第五步:课文解读 (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探讨课文中的寓意和启示。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从刷子李的故事中学到什么?第六步:小结与作业布置 (5分钟)1.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进行小结,强调课文中的教育意义。

2.布置学生必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四、课后延伸1.学生可通过写作或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刷子李的理解和感悟。

2.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刷子李的主题活动,加深印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将在阅读与思考中增长知识,培养情感,提高语文素养,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优质教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优质教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优质教案14 刷子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语句,感受刷子李的人物形象,通过品析,欣赏本文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祖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传统,为民间的奇人、绝活而自豪,并培养学生勤劳、智慧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刷子李的高超技艺,见识他的“奇”。

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只要用心努力,精于研究,都能成为佼佼者。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技艺高超的粉刷师傅“刷子李”。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会读词语。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了,下面的词语谁会读呢?我来检测一下。

1.出示本课词语。

2.指名读,有错纠错。

刷浆师傅包袱蘸酱屏障神圣侵犯露馅儿轰然难堪名气有诈傻小子捏着发怔大家都是爱学习的孩子,预习效果不错。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第一场比赛,看看你们的表现如何。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读课文,理解词义。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并说出段意。

2、解释词语。

刷浆:用刷子在墙壁上刷石灰浆。

规矩: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二)学习第 3~11自然段。

1.指6名同学接段读,并说出段意。

2.解释词语。

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派头:气派。

悠然:悠闲的样子。

衔接:事物相连接。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针线知足,没有缝儿,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破绽。

侵犯: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

露馅儿: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

难堪:难为情。

发怔:发呆。

(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课文通过讲专干粉刷的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的故事。

新统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4《刷子李》优质课说课稿

新统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4《刷子李》优质课说课稿

新统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4《刷子李》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刷子李》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名叫李的人,他用刷子刷墙的技艺高超,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培养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在教材中,这篇课文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

它位于第五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劳动最光荣”。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学习一系列关于劳动的课文,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然而,对于这篇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他们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在学情分析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首先,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比较朴实,学生可能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

其次,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刷子技艺感到陌生,需要教师的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特别是“熟能生巧”的道理。

2.理解课文中的刷子技艺,并对相关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自主阅读: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提出问题。

2.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刷子李》是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李的刷子工人的故事。

通过李刷子的工作态度和他的技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精神。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既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又教育他们要尊敬劳动人民。

在教材中,这篇课文起到了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读。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劳动人民缺乏深刻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劳动人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概括出李刷子的工作态度和技艺。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刷子李工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劳动人民,激发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李刷子的工作态度和技艺。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李刷子的句子,总结他的工作态度和技艺。

4.品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劳动的乐趣,培养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5.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劳动人民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情感态度。

6.小结拓展:总结课文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题:《刷子李》人物:李刷子特点:工作态度认真(敬业、无私奉献)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展示课件第八屏)
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
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
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
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
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
4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4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1) 你读懂了什么?(居里夫人的无私,
(一)默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是按什么
顺序写的?(按时间顺序)
(二)引导学生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至四自然段先从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
1920 年 5 月的一天采访居里夫人讲起,讲居里
夫妇在十八年前炼出了第一克镭,当时每克镭
价值七十五万法郎,这位夫人应该早已富甲一
方了,事实上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
镭。原因是居里夫妇十八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

1. 还能找到什么理由来说明居里夫人的
伟大?
2. 体会重点句理解。
(展示课件第七屏)
(1) 你读懂了什么?
(2) 用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3) 用异常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4) 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感
受到什么?
(5) 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
感到那异常不平淡的是什么?
(6) 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1.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与文本对话,抓住 人物的言行,领会主要人物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 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 个生字,会写“镭、陋、郎、 贯、囊、弘、捐、赠、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 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 等词 语。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14 刷子李▶教学目标1.认识“浆、傅、袱”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袱”等15个字,正确读写“粉刷、绝活、半信半疑”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3.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4.开展群文阅读,学生小组学习《泥人张》,课后阅读《快手刘》,激发学生阅读《俗世奇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随文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粉刷、绝活、半信半疑”等14个词语。

其中“袱”字是二声,但在“包袱”这个词中读轻声。

“露馅儿”指导读出儿化音。

本文要求会写“浆、傅、袱”等15个字,除了“馅”和“傻”这两个易写错的字,老师做重点指导,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朗读教学以读为主,以读促悟。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着眼全文,自主探究,研读重点句子,凭借对曹小三内心世界的揣摩,了解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变化,感受刷子李之“奇”。

3.语言运用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作者用徒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为暗线推进故事情节。

既抓住了刷子李技艺高超的正面描写,又抓住了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的侧面描写。

让学生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小说《俗世奇人》。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浆、傅、袱”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袱”等15个字,正确读写“粉刷、师傅、绝活”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板块一对联导入,激发兴趣1.请同学们默读这副对联,结合大家对第14课的预习,猜猜这副对联写的是谁。

课件出示上联:白壁光滑,刷板显功底;下联:黑衣无瑕,绝活传真谛。

横批:俗世奇人2.学生猜出:刷子李。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刷子李》公开课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刷子李》公开课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刷子李》是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国著名画家吴湖帆的画家父亲吴昌硕,以其高超的绘画技艺,特别是用刷子画梅花的技巧,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课文通过讲述刷子李画梅花的经过,展示了刷子李高超的画艺和坚韧不拔的艺术追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学生在理解刷子李的艺术追求和绘画技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刷子李的艺术追求和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刷子李的艺术追求和绘画技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美术作品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刷子李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然后简要介绍刷子李的艺术追求和绘画技巧,导入新课。

2.呈现(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配合。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刷子李绘画的过程和心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课文内容相关问题,如刷子李的绘画技艺有哪些特点?他为什么能够成为著名的画家?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如果你是一支刷子,你希望画出什么样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刷子李》优质课教案优秀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刷子李》优质课教案优秀

14 刷子李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刷子李》选自作家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本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从徒弟曹小三的视角出发,通过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凸显刷子李粉刷本领的高超。

本文的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

本文在写法上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注重细节描写。

第二,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作者用徒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为暗线推进故事情节,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奇在人物,妙在故事”是人们读本文后的普遍感受。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字卡、词卡,准备歌曲《我是一个粉刷匠》。

学生准备:网上找一找《俗世奇人》读一读。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质疑引趣1.导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或是听到一些身怀绝技的人,让我们不由地发出一声由衷的惊叹。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这本书中就记载了民间许许多多身怀绝技的奇人。

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的一位——刷子李。

2.板书课题,齐读。

指导学生第二个字读轻声。

3.这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在过去,天津卫这个地方,某一行有绝活的人,人们就用这一行当加他的姓称呼他。

比如在天津,有个姓张的人,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泥人张;有个姓刘的风筝做得特别棒,就叫他——风筝刘;又如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他姓李,是一位粉刷匠,他的粉刷技术特别高超,人们就称他为刷子李。

让我们再亲切地叫他一声吧!(再读题目)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认读,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刷子李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刷子李”普普通通,却有“俗世奇人”之美称。

首先是“俗世”中的“凡人”,因为他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为他刷墙的技艺高超,让“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他有才能、有个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之称最为恰当。

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

既为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作者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时,首先极力写他手艺之高,“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这是在与自己挑战?还是以特立独行显示自己的超凡出众?但不管怎么写,这样写却吊起了读者的胃口。

然后作者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紧紧抓住了读者,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时候,就注重了细节描写。

这是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

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文中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刷子李”大胆的“承诺”,充满自信,豪气千丈,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

而曹小三开始听说师傅有手绝活时,“半信半疑”;师傅刷墙时,“最关心的还是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看见师傅身上出现白点时,以为师傅“名气有诈”。

这样把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另外,本文的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

选编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二是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作者介绍】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

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2008年8月作为天津火炬手进行火炬传递。

《花的勇气》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作品《挑山工》《花脸》《俗世奇人》等已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俗世奇人》:《俗世奇人》是200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骥才。

全书由18个短篇文章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

2018年8月11日,《俗世奇人》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内容简介:全书由18个短篇文章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

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跃然纸上,令人惊叹不已。

全书包括:【序言】【苏七块】【刷子李】【酒婆】【死鸟】【张大力】【蓝眼】【冯五爷】【好嘴杨巴】【蔡二少爷】【背头杨】【认牙】【青云楼主】【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泥人张】【绝盗】【小达子】【大回】【刘道元活出殡】【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拓展阅读泥人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

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

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

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

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

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

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

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

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

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

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

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

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有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

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

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

”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

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

一个泥团儿砍过去?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

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

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

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

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

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

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

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

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快手刘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

胡乱挥霍也使不尽。

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

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

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而赤黄的棒糖。

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

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

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

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

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

自信使我的声音非常响亮。

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

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

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

怪,怪,怪!四边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

“怎么样,你输了吧!不过在我这儿输了决不罚钱,买块糖吃就行。

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人圈后边去。

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

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了。

这人也是我童年真正钦佩的一个。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唐僧依靠作为师fù()神shèng()不可侵fàn()的威严和慈悲的心肠,带领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

大徒弟孙悟空神通广大,遇到妖魔来欺zhà(),他瞒着师傅斩妖除魔,一旦露xiàn()儿就会受到师傅的惩罚;二徒弟沙和尚挑着行李,背着包fu(),不辞劳苦;三徒弟猪八戒看上去又zhēng()又shǎ(),但对孙悟空百般挑剔,zhī()麻大小的一点儿小事也会让孙悟空在师傅面前难kān()。

二、词语魔术(给加点的词换个说法,意思不变)1.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白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完了,师傅露馅儿了。

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露馅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吗?能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词填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