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教案】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优秀教学案例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西游记》,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品味精彩片段、探讨寓意意义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领略百味人生。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提高素养。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古典名著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3.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读后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作业小结等环节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提高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将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在阅读古典名著的过程中,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西游记》的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基本知识,了解古典名著的特点。
2.培养学生具备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能力,能够理解名著中的寓意,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优秀教学案例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阅读书籍带来快乐,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实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阅读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会对阅读产生厌倦或者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阅读的快乐所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实践,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阅读材料、教学课件等。
2.学生准备:课本、阅读笔记、相关阅读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阅读快乐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阅读快乐的部分,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
阅读结束后,各组汇报阅读成果,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展,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是一本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课外阅读指导用书。
本书选取了丰富多样的文章,涵盖了故事、童话、寓言、科普等多种体裁,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此外,本书还设置了各种阅读策略和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本信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大意。
然而,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阅读仍然存在抵触情绪,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此外,学生对于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也不同,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深入理解文本。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深入理解文本。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兴趣。
2.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文章,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文章大意。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深入理解文章。
例如,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总结文章的大意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快乐读书吧教案(精选12篇)

快乐读书吧教案快乐读书吧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快乐读书吧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快乐读书吧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耳熟能详的名著故事,并能用自己掌握的方法阅读更多的名著故事。
2.学生在阅读和交流中了解名著故事的特点,了解名著故事中蕴含的丰富的知识、情感及道理。
3.指导学生掌握更多读懂名著故事的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故事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通过阅读和交流,感受名著故事永恒的艺术魅力。
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启迪智慧,拓宽文化视野。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或听别人讲述名著故事,体会蕴含在名著故事中的情感;明白名著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掌握阅读名著故事的方法;通过读或听名著故事,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并阅读名著故事,搜集与名著有关的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课件出示名著中的与典型人物有关的事件图片。
2.谈话引导:你认识图片上的哪个人物?你了解他的性格特点或品质吗?3.自由交流: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出示课件2】诸葛孔明足智多谋,黑旋风李逵鲁莽刚猛,齐天大圣孙悟空神通广大,大观园里的林黛玉多愁善感……4.揭示课题【出示课件3】:在我国传统文化这一历史长河中像这样性格鲜明的人物浩如烟海,那些经典的名著故事等着我们去阅读探究,就让我们一起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走近这些人物,品读精彩故事吧。
(板书: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5.明确任务【出示课件4】: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快乐读书吧中出现了哪些名著故事,交流我们了解的名著故事。
二、回顾交流,深入了解名著故事。
1. 【出示课件5】中国古典小说是文学中的一种样式,一般是描写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同时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
《快乐读书吧》(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案:《快乐读书吧》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喜欢写作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课为一篇讲述读书快乐的文章,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的读书经历,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2. 生字词:快乐、悲伤、寂寞、汲取、迫不及待、如痴如醉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热爱读书的兴趣。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读书快乐的情感。
(2)学会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沟通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材。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分享阅读心得。
(2)回顾旧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享心得: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交流阅读心得。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学生词汇量。
(2)解析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讲解文章主题思想。
5. 实践训练(1)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
(2)小组活动: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提高沟通能力。
六、板书设计快乐读书吧课文结构主题思想生字词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最新统编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教学设计
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情境与任务
活动一:遇见名著
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今天参加名著首映礼的嘉宾是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四大名著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每一部经典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请你填写下面的表格,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与同桌分享。
活动二:对话名著
我们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获得名著首映礼的入场券,你做好准备了吗?
第一关:名著人物关——根据文字猜人物,分析名著人物介绍。
第二关:水浒绰号关——同桌互相问答,连线英雄好汉的绰号。
第三关:三国兵器关——看图猜兵器。
第四关:红楼诗词关——通过诗歌猜人物,朗诵,体会情感。
第五关:西游情节关——说情节,说出四个即可过关。
活动三:首映礼盛典
设计意图:
通过名著首映礼的活动,把本单元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提前让学生感知,教学时从学生的已知出发,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1.观看《西游记》精彩的影视片段,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内容。
2.边看边思考下列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名著作准备。
(1)西天路途有多远?孙悟空一个筋斗有多远?
(2)为何孙悟空不一个筋斗把唐僧带去灵山?
(3)为何会取到无字经?
小结:西天取经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3.我们还可以搜集四大名著的相关资料,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原著篇目。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星星》的意境,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能够流利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文学的兴趣。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用心聆听、用心感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共情与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星星》的理解与朗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1.板书准备:本课标题、诗歌《星星》全文、生字词。
2.教具准备:投影仪、音响设备、教学PPT、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小练习,让学生猜测诗歌《星星》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
2. 学习诗歌《星星》(10分钟)教师播放诗歌《星星》的录音,让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然后讲解诗歌的意境。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解释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些生字词。
4.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出示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5. 朗读训练(10分钟)教师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分组朗读诗歌《星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6. 情感体验(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对诗歌《星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诗歌中的美和情感。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堂延伸1.组织学生朗诵其他优秀的诗歌作品,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2.带领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和创造力。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诗歌《星星》。
2.仿写一首与《星星》主题相似的诗歌。
3.总结今天的学习,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多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二单元 快乐读书吧》教案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一. 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是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快乐阅读,丰富积累”。
本课通过介绍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流畅,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快速阅读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实践经验。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培养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主动学习的积极态度,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总结快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阅读材料:准备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实践。
3.计时器:用于记录学生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时间意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快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学目标1.对阅读古典名著产生兴趣,感受人物形象,品读精彩故事,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
2.初步感受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语言特点。
3.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对阅读古典名著产生兴趣,感受人物形象,品读精彩故事,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
2.初步感受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策略1.用精读、略读、跳读、猜读、浏览、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品读精彩故事,品味语言文字。
2.迁移运用整本书阅读策略:预测、联结、统整、视觉化、比较。
3.利用“小贴士”的功能,指导学生感知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以及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
▶教学课时机动第1课时(读前指导课)▶课时目标1.对阅读《西游记》产生兴趣,了解这本书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
2.初步感知《西游记》有趣的内容和生动的语言。
3.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走近西游故事1.教师引导: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古典名著中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鲁莽刚猛的李逵、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中,我们将继续漫步在中国古典名著的长廊中,走近这些人物,品读更多的精彩故事。
2.走近《西游记》。
(1)出示《猴王出世》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选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2)简要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3)介绍《西游记》。
(课件出示《西游记》的相关介绍)(4)引导交流:《西游记》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5)教师小结:漫漫取经路上,有妖魔鬼怪,有刀山火海,也有师徒四人坚定的背影和永不停歇的脚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西游记》原著,随着唐僧师徒的脚步,体验险境迭出的取经之旅。
【设计意图】遵循教材的编排思路,紧扣单元课文顺势导入古典名著这一阅读主题,通过作者及作品的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浏览回目,了解故事内容1.读回目,知文体特点。
(1)教师导读:请大家翻开书,浏览目录部分,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3)教师相机点拨:《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共有100回。
每一回都有一个题目,我们称它为“回目”。
回目在形式上是一个工整的对句,字数相等,对仗工整。
(课件出示“小贴士”)课件出示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小说。
这些作品里,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连起来就串成了一个长篇故事。
2.读回目,览全书概要。
(1)提问:《西游记》这100回是怎么连起来串成一个长篇故事的呢?(2)介绍:第1~7回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第8~12回讲取经缘由;第13~100回讲西行取经。
3.读回目,猜故事内容。
(1)课件出示“小贴士”。
课件出示我很喜欢读每一回的“回目”,只要看一下这些回目,就可以猜出这一回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2)猜故事。
课件依次出示回目,指名猜一猜:每一回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课件出示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4.读回目,检索信息。
(1)教师引导: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看回目来猜测故事内容。
请大家浏览目录,找一找:唐僧分别在何处收谁为徒?(2)指名交流,出示回目,全班齐读。
课件出示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设计意图】通过四读回目,引导学生发现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点,感知全书结构,猜测故事内容,检索相关信息,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并掌握章回体小说的阅读方法。
板块三品读文段,感知故事情节1.观看电视剧片段。
(1)播放电视剧《西游记》(86版)“悟空三调芭蕉扇”片段。
(2)教师引导:这是哪个故事?请在书中找到相关回目。
学生齐读: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2.品读文段。
(1)教师引导:原著中是怎么描述孙悟空和牛魔王斗法的情形的呢?请看——课件出示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
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
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
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
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
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
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
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
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
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
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
(2)学生自由读。
提示: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结合上下文猜猜意思。
(3)指名读,相机正音。
课件出示捻niǎn 嗛xián 唳lì 淬cu ì 乜niè 狻suān 猊ní(4)理解词语:文中有哪些不懂的词语?你们能猜猜“嗛眼、淬下、乜乜些些、狻猊”的意思吗? 指名猜测词语的意思,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猜测出来的?(5)思考:孙悟空和牛魔王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引导:孙悟空是怎么变的?牛魔王是怎么变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6)分角色朗读。
同桌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7)发现写法:孙悟空神通广大,牛魔王也变化多端。
他俩的斗法场面扣人心弦,动人心魄,作者是怎么写的呢?(指名学生交流)3.引导比较:读原著和看电视剧有什么不同?你们还想继续读吗?4.联结文段。
引导:这是“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中的一个片段。
现在我们来读读“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的片段。
(1)课件出示文段,指名读。
课件出示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①提问预测:孙悟空为何把铁扇公主称作嫂嫂?②阅读验证。
课件出示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
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③提问预测:既然有兄弟之亲,铁扇公主为何不肯借芭蕉扇?④阅读验证。
课件出示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
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
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⑤提问预测:孙悟空第一次借芭蕉扇的结果怎样?⑥阅读验证。
课件出示那罗刹女与行者相持到晚,见行者棒重,却又解数周密,料斗他不过,即便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阴风,把行者扇得无影无形,莫想收留得住。
这罗刹得胜回归。
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
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
(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5.教师梳理情节:此“一借”芭蕉扇是礼借,结果是孙悟空被铁扇公主扇跑了;“二借”芭蕉扇是逼借,结果是铁扇公主给了孙悟空一把假扇;“三借”芭蕉扇是骗借,结果是牛魔王知道了,找孙悟空斗法。
课本上节选的就是二人斗法的片段。
【设计意图】借助影视剧,帮助学生构建阅读场景,对比体会原著描写之妙;运用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猜读难懂词句的意思;联结相关文段,在不断预测的过程中,勾连前后情节,引导学生互证阅读。
板块四梳理方法,指导课外阅读1.回顾阅读方法。
(1)教师点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是怎样读《西游记》的?(2)指名交流,相机出示方法指导。
课件出示●读回目,猜猜故事情节。
●结合看过的影视剧理解内容。
●适当跳读,把握文章大意。
●遇到不懂的词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
●一边读,一边预测。
(3)教师引导:在接下来的几周时间里,我们将通读《西游记》整本原著,请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用上这些方法。
2.布置课外阅读任务。
(1)办黑板报:走进《西游记》。
必备栏目1:每日阅读排行榜——注明各小组每天所看的回目数量。
必备栏目2:每周一问——学生围绕人物、情节等,各出一道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并提示答案的出处。
(2)全班交流准备。
个人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留心小说情节,要能概述小说中的一个故事。
小组合作学习:①4人一组,依阅读进度画出唐僧师徒的取经路线图,注明遇到的妖怪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各小组集中研究一个人物,结合摘抄与批注,分析人物的性格,画出思维导图。
3.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1)课件出示表格。
课件出示《西游记》阅读计划表个人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间阅读回目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月日—月日月日—月日(3)填写表格,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采取目标管理的方法。
有方法地读,有任务地读,有计划地读,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避免课外阅读的随意性。
第2课时(读中推进课)▶课时目标1.交流、分享《西游记》的阅读成果,能感受人物形象,品读精彩故事,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
2.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选读更多的古典名著。
▶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激发学生阅读之趣1.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腊八粥》,大家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2)回顾第1自然段,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诱人的?1.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引导交流:听了歌曲,你们想到了什么?(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西游记》,聊聊书中的人和事,交流读书的感受和收获。
2.抢答歇后语。
课件出示歇后语前半部分,学生答后半部分。
课件出示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二郎神的兵器——两面三刀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孙悟空打猪八戒——倒打一耙二郎神斗孙悟空——以变应变【设计意图】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交流的兴趣,为走进故事中的人物与情节做铺垫,同时积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