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版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精品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阅读书籍带来快乐,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实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阅读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会对阅读产生厌倦或者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阅读的快乐所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实践,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阅读材料、教学课件等。
2.学生准备:课本、阅读笔记、相关阅读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阅读快乐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阅读快乐的部分,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
阅读结束后,各组汇报阅读成果,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展,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课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学期
秋季
课题
快乐读书吧
教科书
书名: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XXX年XXX月1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民间故事,在交流阅读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学会鱼人分享内容
教学重难点:
1.鼓励学生阅读民间故事,在交流阅读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学会鱼人分享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1、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主讲老师李艳飞老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来看看,快乐读书吧里向我们推荐了哪些内容呢?首先,我们看第三单元所学习的课文,《牛郎织女》和《猎人海力布》都是属于我国的民间故事。说到民间故事呀,谁来说一说民间故事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7、是啊,同学们,你看这个故事,首先歌颂了年轻人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曾经对田螺有恩,所以这只田螺来报恩。这个故事啊,向我们揭示了善良的人总会得到幸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善良的追求。同学们,像《田螺姑娘》、《梁祝》、《18相送》、《八仙过海》等等,他们都是出自我国的民间故事集,就是这本书?什么呢?《中国民间故事》。那么在这本书中啊,记录了我国大多数的民间故事,在这里边,你不但能领略到动人的情节,还能认识很多精彩的人物,比如说机智的徐文长和刘三姐,聪慧的采桑娘和巧媳妇。还有孝顺的舜和董永等等,那在这本书中啊,同学们,人们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化成了一个个民间传说和故事,你讲我听,我讲他听,就这样口耳相传,到今天仍旧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作为一种口头艺术,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在讲述中方便人记忆,记好了以后再讲给其他人听,同时呢,也可以加深听众的印象。另外,民间故事,它寄托着劳动人民朴素的愿望,在这些故事中,可以给那些弱小的主人公带来力量,能够打败强大的对手,打败邪恶,也就是说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心地善良的穷苦人呢,最终都会过上幸福的丰衣足食的生活。同学们,像我们读过的牛郎织女啊,田螺姑娘啊,都是这样的。那么同学们,你们读过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吗?我希望大家有时间都去读一读。(出示课件)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快乐读书吧》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快乐读书吧》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是部编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本课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等多种体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不同文化,丰富心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阅读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某些生僻词汇、复杂句子结构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正确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难点:学生对生僻词汇、复杂句子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掌握阅读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提高家庭阅读氛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快乐读书吧》相关内容。
2.阅读材料: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3.课件:教学课件及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4.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3.操练(15分钟)引导学生分小组阅读文章,讨论文章的主题、结构、人物关系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延伸,如分析文章中的生僻词汇、复杂句子结构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教育】五年级上册语文:快乐读书吧优质教案-2019人教部编语文

3.这个故事选自《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我希望大家有时间读一读这本书,这部书中有动人的情节,精彩的人物,还蕴含着美好的情感。
板书:动人的情节、美好的情感
4.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为什么?
5.大家还知道哪个民间故事?故事中包含了主人公怎样的愿望或情感?
三、拓展阅读
民间故事,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些。(出示课件)
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欧洲的《列那狐的故事》、非洲的《非洲民间故事》
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
2.阅读一个民间故事。
学生汇报:
1.创造性讲述民间故事的方法:
俗语与短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2.练习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
2.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有趣的内容——快乐读书吧
3.你听过爸爸妈妈讲的民间故事吗?你听过哪些民间古诗?
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快乐读书吧”中出现了哪些民间故事吧
二、感知故事
1.你知道《田螺姑娘》的故事吗?默读课本P47页故事。
教案首页
课题
快乐读书吧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1
授课
时间
学
情
分
析
民间故事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些民间故事,学生多有接触。只是故事内容中的细节描述有所不同。学生大多都十分喜欢。阅读这些故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课
标
要
求
激发学生阅读中国民间故事的兴趣,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案及反思一、教案第一课《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介绍2.生字认读训练3.句子理解练习4.朗读训练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主题2.学习课文内容并重点讲解生字和句子3.分组练习,互相朗读课文4.总结课文要点,布置课后作业教学评估•课堂表现评分•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第二课《阅读的乐趣》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习惯与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剖析2.阅读理解题目3.阅读素材介绍4.阅读辅导训练教学过程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2.阅读理解题目练习3.老师给予阅读素材推荐4.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进行阅读辅导教学评估•阅读理解测验•学生的阅读笔记和感想二、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学生反思•学生对阅读的态度和观念是否有所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参与度•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反馈教学改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生活•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定期进行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上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案及反思内容,希望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为学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收获。
部编版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创新教案[精品]
![部编版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创新教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73d2bca700abb68a982fb73.png)
【创新教案】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为了引导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积累童话故事,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老师讲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给学生听。
2.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是谁写的?看同学们都喜欢阅读,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有哪些动人的童话故事。
3.板书课题。
二、交流读书收获1.你们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从中知道了什么?2.小组交流。
3.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童话故事主要是写给孩子看的,从中我们可以明白很多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读一读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
三、读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1.出示《安徒生童话》的封皮。
(1)学生找书名和作者。
(2)你读过《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吗?2.出示《丑小鸭》的故事梗概。
一只“丑小鸭”——事实上是一只美丽的天鹅,但因为他生在一个鸭场里,鸭子觉得它与自己不同,就认为他很“丑”。
其他的动物,如鸡、狗、猫也随声附和,都鄙视他。
它们都根据自己的人生哲学对他评头论足,说:“你真丑得厉害,不过只要你不跟我们族里任何鸭子结婚,对我们倒也没有什么大的关系。
”它们都认为自己门第高贵,了不起,其实庸俗不堪。
相反,“丑小鸭”却是非常谦虚,“根本没有想到什么结婚”。
他觉得“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上去好。
”就在“广大的世界”里有天晚上他看见了“一群漂亮的大鸟从灌木林里飞出……他们飞得很高——那么高,丑小鸭不禁感到说不出的兴奋。
”这就是天鹅,后天鹅发现“丑小鸭”是他们的同类,就“向他游……用嘴亲他。
”原“丑小鸭”自己也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即使他“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3.出示《丑小鸭》的片段内容。
后一天比一天糟。
大家都要赶走这只可怜的小鸭;连他自己的兄弟姊妹也对他生起气。
他们老是说:“你这个丑妖怪,希望猫儿把你抓去才好!”于是妈妈也说起:“我希望你走远些!”鸭儿啄他,小鸡打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用脚踢他。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教学背景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梯度性,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生涯的最后一年,学生不仅要掌握语文基本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兴趣。
《快乐读书吧》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文章,它通过介绍“阅读”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通过将文本内容任务化,运用情境化、交互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策略。
教学目标•阅读能力目标:能够熟练阅读剧本、图文并茂的文章和科普类文章,理解文章中的重点信息。
•写作能力目标:懂得描写人物和环境的方法,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生动的描写片段。
•语言表达目标:理解并掌握一些新的词语、语法结构和常用表达方式,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2.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本内容。
3.掌握多种描写方法,改善写作表达的能力。
4.培养阅读兴趣,加深对阅读的认识。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帮助学生找到书中的亮点,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的写作更加生动、形象。
三、教学方法情境化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语文学习的热情。
交互式教学法让学生在阅读时有互动的过程,比如,带领学生一起感受、思考、创新,加深学习的印象。
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阅读时获得一些启示或灵感,在学习中得到综合素质提升。
四、教学过程教学前1.整理教学资料,准备从课程中提取一些重点知识点,以便在课堂上讲解。
2.提前阅读《快乐读书吧》内容,并准备相关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意图。
3.制定讨论的问题,促进交流。
部编版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教案

《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次“快乐读书吧”由4幅场景图和4段提示音构成,内容分别指向阅读的方式——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和同伴读、自己读;阅读的途径——书店、图书馆、阅览室;阅读的成效——了解很多故事内容,能讲故事给同学听;阅读的期待——学了拼音,就可以认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了。
教学目标:1、了解课外阅读的方式和基本途径。
2、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好一项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如:讲一个故事,背一首儿歌,展示认识的一个字。
2、准备“故事大王”、“儿歌大王”等荣誉卡片。
3、做好家庭亲子阅读调查。
4、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聊聊“我”的课余生活。
师生谈话,交流平时在家里做的事。
二、“我”这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读1、出示情境图一,读懂图画和文字的内容。
(1)、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读故事书很有意思。
2、请经常和家人一起阅读的小朋友说说自己课外阅读情况。
(1)、爸爸妈妈每天都陪你读书吗?(2)你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一起读书?(3)爸爸妈妈陪你读书,你的心情怎么样?(4)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了哪些书?从书中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哪些有趣的事?(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走进班级学生真实的生活,再通过“采访”的形式,交流亲子阅读带来的快乐与收获,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
)三、交流读书的好处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读书有什么好处。
学生展示阅读的收获,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肯定和鼓励,颁发“故事大王”、“儿歌大王”等荣誉奖状。
2、出示情境图二,观察图画,听老师朗读文字,明白情境图的意思。
小结:读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成为:“故事大王”,就能交到很多朋友了!(设计意图:本环节立足学生真实的生活,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体验阅读的成就。
)四、交流书从哪里来1、出示情境图三,讨论图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指名交流,发现规律 书名通常在封面正中间,字体最大、最 显眼; 作者通常在书名正下方,告诉我们这本 书是谁写的; 出版社通常在封面最下方,告诉我们这
1
本书的出版机构。 3.迁移运用 出示《青蛙和蟾蜍》封面,找出书名、 作者和出版社,指名说,全班交流。 二、自主阅读,了解童话 1.认真倾听,了解内容 指名读《没头脑和不高兴》内容简介, 你从简介中知道了些什么?指名交流。 2.自主阅读,发现特点 这本书听起来可真有趣呀,让我们一起 来读一读吧! 出示《没头脑和不高兴》原文片段和修 改过的片段。两者相比,你发现有什么 不同之处? 3.指名交流,补充总结 指名交流,总结出童话故事的特点:想 象丰富、情节离奇,经常运用夸张和拟 人的写法。 4.小组交流,拓展延伸 你还读过哪些童话?和小组同学分享 一本你喜欢的童话书或一则童话故事。 交流完成后指名上台展示。 三、爱护图书,培养习惯 1.对比观察,发现问题 有一位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读这本书,可 是当他读过这本书之后,书变成了这 样。 出示两本书的对比图:一本新书,一本 破旧的书。 2.感同身受,交流想法:如果你是这本
教学过程
二度备课(手写稿)
一、动画引入:播放动画片《没头脑和 不高兴》片段。 你们想知道更多关于这部动画片的故 事吗?这部动画片是由一本书改编而 成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吧! 二、观察封面,发现信息 1.自主观察,寻找信息 出示童话书《没头脑和不高兴》封面, 你从封面上找到了哪些信息?
填一填: 书 名:_____________ 作 者:_____________ 出版社:______________
读读童话故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童话:想象 夸张 拟人 爱护图书
教 学 反 思
3
课题 课时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第 1 课时) 1.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2.能从封面获取关于图书的基本信息。 3.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1.能从封面获取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图书基本信息。 2.初步感知童话故事的特点。 1.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激发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2
பைடு நூலகம்
破旧的书,你想对这位小朋友说些什 么? 3.明辨是非,积极实践:下面哪些是爱 护图书的行为? 给书本包上书皮( ) 读完书后把翘起的书角弄平( ) 胡乱翻书,把书弄破( ) 边吃食物边看书( ) 和同学抢着翻同一本书( ) 书本横七竖八地胡乱摆放。 4.齐读爱护图书儿歌,评选班级图书管 理员。 四、作业布置 1.阅读一本自己感兴趣的童话书并和 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2.为自己喜欢的图书包上封皮。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