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合集下载

近现代史纲要习题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近现代史纲要习题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单项选择题(共 11 道)1 . 1976 年 ]0 月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主要是因为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仍然坚持()A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B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C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D .“批邓、反击右倾反案风”2 .被称为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了思想准备的重要文献是()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C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D .《南方谈话》3 .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农村率先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经营上实行()A .互助合作制度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C .产业化经营制度D .机械化耕作制度4 .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事件是()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 1979 年的理论工作务虚会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5 . 1980 年 8 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这篇讲话是()A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D .《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6 . 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A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B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C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市场经济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 .1992年6月29日,江泽民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断是在()A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讲话,B .中共十四大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 .中共十五大8 .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在( )A .中共十三大B .中共十四大C .中共十五大D .中共十六大9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标志是()A .1992年6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讲话,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断B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D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0 .提出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文献是()A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B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C .中共十五大报告D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E .中共十六大报告11.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在()A .中共十三大B .中共十四大C .中共十五大D .中共十六大二、多项选择题( 11 道)1 . 1979 年 3 月 30 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必须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E .坚持改革开放2 .中共十二大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文明的有关论述有()A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B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C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D .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E .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3 .中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设立的首批经济特区有()A .深圳B .珠海C .汕头D . 海南E .厦门4 .中共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的战略包括的三个阶段是()A .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 .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 .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D .到 2010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E .到 2015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5 .1990年3月,邓小平在同江泽民等谈话时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它们是()A .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B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C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D .改革农产品流通制度,发展农村市场经济E .发展集约化和集体化经济6 .判断我们各方面工作得失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A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 .是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D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E .是否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地位7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B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 .人民群众当家作主E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实现的两个根本转变是()A .从单纯公有制向以公有化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B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C .从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技术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D .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E .从主要靠引进技术向主要靠自主创新转变9 .1996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和规划,强调要()A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B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C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D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E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10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完整概念,其主要内容是()A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 .代表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C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E .代表中国最先进阶级的根本要求11.中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A .农村村民委员会B .乡镇居民委员会C .城市居民委员会D .知识分子代表大会E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三、名词解释(共 5 道)1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 .“三讲”教育4 .中共十六大5 .“八荣八耻”四、简答题(共 8 道)1 .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University Science Technology
of
and
of
C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课时分配 • 约用6节课完成教学任务。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 放的起步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 面的展开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 的新阶段 •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阅读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 次全体会议公报》(1978年12月22日) •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 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 —2月21日)
and
Technology
of
C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3)充分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史 性成就,正确认识这些成就同新中国成立 以来取得的成就的相互关系; • (4)全面理解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和十 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新中 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 探索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辨证关系。
Technology
of
C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教学重点 • (1)深刻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 中国成立以后的伟大历史转折; • (2)充分认识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贡献 及其在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中的历史地位;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

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1976-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 1982) ) (一)真理标准大讨论 1、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 这一方针是由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最早提 。 出的。 出的。 2、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提出。1978年5月11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提出。 年 月 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实 《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者: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者:南京大学哲学系 胡福明)的文章。 胡福明)的文章。这篇文章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解决企业同国家的关系问题, 解决企业同国家的关系问题,实行多种形式的利润留成和 盈利包干,进而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盈利包干,进而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初步形成了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形式 并寸,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格局。 并寸,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格局。 1980年 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 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 济特区。 济特区。 (四)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主要任务是压缩基本建设规模, 1、国民经济的调整 主要任务是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调 整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集中力量先把农业搞上去。 整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集中力量先把农业搞上去。 2、中央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 李先念代表中央在讲话 中分析了经济形势,论述了调整经济的必要性, 中分析了经济形势,论述了调整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第十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第十章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单项选择题:1、粉碎“四人帮”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坚持的错误方针是()。

A、反击右倾翻案风B、“两个凡是”C、“阶级斗争为纲”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2、1977年8月召开的,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又继续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的全国代表大会是()。

A、中共十大B、中共十一大C、中共二十大D、中共十三大3、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的题目是()。

A、《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实现四化,永不称霸》4、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5、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予以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A、彭德怀B、邓小平C、薄一波D、刘少奇6、1979年4月5日至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调整、改革、整顿、提高”B、“改革、稳定、充实、完善”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改革、发展、创新、提高”7、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全会通过的决议是()。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8、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决议是()。

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9、1982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邓小平明确提出的重大命题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PPT课件
Un5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能力培养方面: • 通过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分
析,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立足现实、吸取人类文明一切优秀 成果并将之运用于祖国建设能力。
Un6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 建设的新时期
概要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1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邓小平:“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坚持共产 党领导,坚持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这四项基本原则。 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基本前提”
Un2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教学目的: • 1.基础知识方面: • 2.思想教育方面: • 3.能力培养方面:
Un3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2015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第十章

2015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第十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简答题1、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十三大上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政策是什么?(1)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政策●“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

●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3、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的主要思路是什么?(1)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性质和指导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3)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中国近代史纲要解析简答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解析简答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辨析题1.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错误。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2.《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错误。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善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错误。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而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则是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4.《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

错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

《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炮制的,用总统制取代共和制。

5.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正确。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因此,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6.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是产业工人。

错误。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等。

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等。

7.新三民主义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错误。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 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约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新版近现代史纲要第十讲 _改革开放与社会建设新时期

新版近现代史纲要第十讲 _改革开放与社会建设新时期
•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 报》(1978年12月22日) •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13日) •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 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 4、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节选) (1997年9月12日) • 5、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 讲话》(2004年8月22日) • 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总结保 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6月 30日)
•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其作用 • (1)开放的格局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在东南沿海一带创办了 五个经济特区,开放了十四个港口城市,逐步形 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 区—内地”这样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 对外开放格局,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 (2)开放的特点 • A平等互利 ; • B政治经济分开 ; • C博采众长。 • (3)开放的作用
(二)主要内容 第一,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第二,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第三,全会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第四,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 乱反正。 第五,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 第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 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 三 ) 意 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 “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在思想上、政 冶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 义的正确路线。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 的重大决策。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 的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 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513 谢谢观赏
Un4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思想教育方面: • (1)通过叙述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与现
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 (2)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当 代大学生,要在党中央领导下,努力学习 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职 尽责。
•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 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 —2月21日)
2019-513 谢谢观赏
U1n3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4.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学习思考:
• 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 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 2.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和基本经验。
•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取得这些成绩 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9-513 谢谢观赏
2019-513 谢谢观赏
Un2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教学目的: • 1.基础知识方面: • 2.思想教育方面: • 3.能力培养方面:
2019-513 谢谢观赏
Un3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2019-513 谢谢观赏
Un8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教学难点 • (1)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的历史性贡献及其在开创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的历史地位; • (2)全面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 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探索的一脉相 承又与时俱进的辨证关系。
2019-513 谢谢观赏
Un9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课时分配 • 约用6节课完成教学任务。
2019-513 谢谢观赏
U1n0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19-513
谢谢观赏
15
2019-513 谢谢观赏
Un5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能力培养方面: • 通过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分
析,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立足现实、吸取人类文明一切优秀 成果并将之运用于祖国建设能力。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基础知识方面:
• (1)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取 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 (3)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转变。
•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提 出及其深刻内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 建设的新时期
概要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19-513
谢谢观赏
1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邓小平:“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坚持共产 党领导,坚持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这四项基本原则。 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基本前提”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 放的起步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 面的展开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 的新阶段
•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19-513 谢谢观赏
U1n1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U1n2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阅读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 次全体会议公报》(1978年12月22日)
•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2019-513 谢谢观赏
Un7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3)充分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史 性成就,正确认识这些成就同新中国成立 以来取得的成就的相互关系;
• (4)全面理解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和十 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新中 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 探索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辨证关系。
• 5.胡锦涛:《在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纪 念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8月22日)
•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
2019-513 谢谢观赏
U1n4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2019-513 谢谢观赏
Un6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教学重点 • (1)深刻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
中国成立以后的伟大历史转折; • (2)充分认识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贡献 及其在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中的历史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