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教案3
《太阳能》教案 (高效课堂)2022年 人教版

第三节太阳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课堂交流锻炼交流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精神教学重点: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太阳能的利用教学难点: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教学用具:相关挂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同学们都熟悉,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太阳能及其利用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1. 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学生阅读课文后对照挂图讲解太阳的大小:太阳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万倍。
太阳的构造:太阳由太阳核心、辐射层、对流层、太阳大气构成.简单复习上节聚变内容,提问,聚变产生的条件。
第一,有质量很小的原子核;第二,有超高温的环境。
太阳内部有大量的氢原子核,太阳核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核心释放的能量向外扩散。
经过数千年的时间传送到太阳外表。
太阳外表温度约6000℃,就像一个高温气体组成的海洋.大局部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2. 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中。
只有五亿分之一传递到地球.其中又只有不到一半被地球接收.太阳光已经照耀我们的地球50亿年了.地球在这50亿年中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局部能量的源泉.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在它们死后.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腐烂了.沧海桑田,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化学变化、地层运动,在高压下渐渐变成了煤和石油,在石油形成过程中还放出天然气.对照挂图讲解煤的形成动植物〔太阳能—-化学能〕--泥炭〔动植物尸体腐烂、积聚—-长时间一定压力〕--褐煤〔泥炭---长时间很大压力〕--煤〔褐煤---长时间非常大压力〕对照挂图讲解石油的形成所以说,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来获取能量,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想想议仪,学生分组讨论〔注意是三副图,分别涉及到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相互启发后,叫局部同学上台汇报,教师点评。
太阳能的教案太阳能教案初中(5篇

太阳能的教案太阳能教案初中(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太阳能》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太阳能的来源、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与效率以及太阳能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来源、利用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与效率,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与效率。
教学重点: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能电池板、手电筒、电子秤、电压表、电流表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单、计算器、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太阳能电池板,提出问题:“太阳能电池是如何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引发学生思考。
2.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的电压和电流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3. 例题讲解讲解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与效率,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给定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太阳能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等。
6. 小结七、板书设计1.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2.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与效率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太阳能电池效率的计算方法3. 太阳能对环境的影响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2)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是多少?请给出计算过程。
(3)太阳能对环境有哪些积极影响?2. 答案(1)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有:直接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利用等。
(2)太阳能电池效率的计算公式:η = (Pout / Pin) × 100%,其中 Pout 为输出功率,Pin 为输入功率。
(3)太阳能对环境的积极影响有:清洁、无污染,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与效率。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十二章 第3节 太阳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第3节太阳能【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
2.了解太阳能是人类的能源宝库,了解一些和太阳能有关的知识。
3.大致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能的利用。
2.难点:太阳能的利用。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课前搜集太阳能利用的资料、自制太阳能集热器。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年来许多国家争相研究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
荷兰大学生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快的太阳能汽车(如图),时速可达到160km/h,你知道它的关键部件是什么吗?从而引入太阳能。
【互动新授】(一)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1.太阳的结构如图:太阳直径是地球的110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2.在太阳的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四周辐射。
(二)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煤炭、石油、天然气是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
在它们死后,躯体埋在地下、海底经过几百万年的沉淀、化学变化、地壳运动,在高压下变成了煤、石油和天然气。
自然界中的一切能源归根结底都来自于太阳能。
如图为化石能源的形成。
煤的形成石油、天然气的形成问题:根据如图所示,说明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的利用、转化和守恒的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总结: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等都来源于太阳。
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阳的能量,但是由于地面每个部位受热不均匀,空气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风。
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水吸收太阳的能量经过蒸发形成水蒸气,暖湿气流从地面升起,因绝热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云,遇到冷空气就形成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获得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在植物体内,人类和动物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获取能量用以维持生命。
(三)太阳能的利用探究活动:探究物体颜色对吸收太阳能的影响(自制太阳能集热器)。
幼儿园太阳能课程教案

幼儿园太阳能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有趣和互动的学习活动,向幼儿介绍太阳能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践探究,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二、课程目标1.了解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并认识它的特点和优势。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使用太阳能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探索太阳能的应用领域,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灯等。
4.提高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什么是太阳能?1.展示太阳能的概念及其应用领域。
2.利用简单的实验道具,引导幼儿亲自实践,感受太阳能的作用。
3.使用简单的语言和绘图进行讲解,使幼儿理解太阳能的基本原理。
第二课:太阳能的应用1.介绍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灯等。
2.创设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使用太阳能设备的角色,体验太阳能的便利和优势。
第三课:制作太阳能风车1.教授制作太阳能风车的方法和步骤。
2.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太阳能风车,并观察它在阳光下的运作情况。
3.和幼儿一起探讨太阳能风车的原理,并鼓励幼儿思考如何改进它的效果。
第四课:太阳能简易灯1.介绍太阳能简易灯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太阳能简易灯,并观察它在阳光下的亮度变化。
3.鼓励幼儿探究太阳能灯背后的科学原理,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资源1.实验道具:盛水的透明容器、黑色的烧杯、小风车、太阳能电池板、灯泡等。
2.绘图工具:彩色笔、铅笔、纸张等。
3.角色扮演道具:太阳能热水器模型、太阳能灯等。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2.实践探究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幼儿亲自体验太阳能的作用和应用。
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太阳能的应用场景。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思考过程。
太阳能的教案太阳能教案初中(5篇

太阳能的教案太阳能教案初中(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章节,详细内容为太阳能的原理、应用及重要性。
重点讲解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的原理,以及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能的基本原理,掌握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的基本知识。
2. 了解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应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的原理。
2. 教学重点:太阳能的基本原理、应用及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等)、太阳能科普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太阳能是如何被利用的。
2. 知识讲解:a. 太阳能的基本原理b.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及组成c. 太阳能热利用的原理及种类d. 太阳能在我国的应用和重要性3. 例题讲解:讲解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太阳能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太阳能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太阳能。
六、板书设计1. 太阳能的基本原理2.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组成3. 太阳能热利用原理种类4. 太阳能在我国的应用和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的原理。
b. 列举太阳能在我国的应用实例,并说明其重要性。
c. 讨论太阳能的优缺点,并提出推广太阳能的建议。
2. 答案:a.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太阳光照射到光伏板上,产生电能。
太阳能热利用原理: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热水器上,加热水。
b. 应用实例: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发电站等。
太阳能的教案太阳能教案初中(5篇

太阳能的教案太阳能教案初中(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太阳能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讲解。
具体包括太阳能的基本概念、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原理、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以及太阳能发电的优势和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基本概念,掌握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认识到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3. 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对新能源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原理及其应用。
重点:太阳能的基本概念、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和太阳能发电的优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玩具车、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太阳能电池板,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
(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太阳能充电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
(3)介绍太阳能玩具车,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太阳能玩具车的工作原理。
2. 例题讲解(1)太阳能的基本概念。
(2)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原理。
(3)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
(2)分析太阳能发电的优势和局限性。
4. 知识拓展(1)介绍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2)探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的优缺点。
六、板书设计1. 太阳能的基本概念2. 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原理3.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4. 太阳能发电的优势和局限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太阳能的基本概念。
(2)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原理是什么?(3)太阳能有哪些利用方式?2. 答案:(1)太阳能是指太阳辐射的能量,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2)太阳能电池通过光电效应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
(3)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原理。
《太阳能》教案

《太阳能》教案教案:《太阳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科学》教材,第三章“探索与发现”中的第二节“太阳能”。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太阳能的特点、太阳能的利用以及太阳能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基本特点,知道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了解太阳能的热效应。
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太阳能的热效应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太阳能的特点、太阳能的利用以及太阳能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太阳能电池板、温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光伏发电的发展情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太阳能。
2. 讲解:详细讲解太阳能的特点、太阳能的利用以及太阳能对环境的影响。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太阳能热效应实验,观察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热量的过程。
4. 讨论:分组讨论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实验报告。
六、板书设计1. 太阳能的特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能量密度低2. 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3. 太阳能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太阳能的特点。
举例说明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谈谈你对太阳能环保意义的认识。
2. 答案:太阳能的特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能量密度低。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环保意义: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太阳能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太阳能的环保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了解太阳能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调查能力。
太阳能发电教案太阳能教案大班(五篇)

太阳能发电教案太阳能教案大班(五篇)太阳能发电教案太阳能教案大班篇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了解太阳能的优点.●知道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 2.过程与方法●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讲解,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喜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太阳能的利用教学器材:有关挂图、录像资料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人类利用的常规能源是什么?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呢?学生:常规能源有煤、石油、自然气等化石燃料和风力、水力资源等等,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等.教师:答复得很好,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用铀做燃料的反响堆虽然能大大削减能源的消耗,但是铀的储量也是有限的,而且使用时要产生放射性污染;轻核的聚变虽然比裂变洁净,还能释放更多的能量,但是至今还没有真正解决和平利用的问题,所以还要开拓新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人们发觉太阳不但始终间接地向人类供应生存和进展的能量,而且还是可能为人类长期地直接供应巨大能量的新能源.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太阳能.进展新课板书:太阳能(1)太阳能的优点①太阳能非常巨大.教师:同学们想想,太阳能有什么优点呢?板书:(一)太阳石人类能源的宝库/ 4 学生:太阳能特别巨大,从前面表中可见,太阳能向四周空间辐射的总功率达3.8×1026瓦.板书:1.太阳能非常巨大教师:说得很好,太阳能非常巨大.同学们知道太阳能辐射到地球外表的总功率是多少吗?(通过查看课本答:l.7×1017瓦)教师:同学们计算一下,太阳每小时辐射到地球的总能量有多少?(学生上黑板计算:1.7×1017瓦×3600秒=6.1×1020焦)教师:地球每小时从太阳获得的太阳能量有6.1×1020焦,这比目前全世界在一年内能源生产的总量还多,可见太阳能有多么巨大.②太阳能供给时间长期.那么太阳能会不会用完呢?依据科学家推算,太阳像现在这样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还可以维持60亿年以上,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板书:2.太阳能的供给时间非常长期③太阳能分布宽阔,猎取便利.教师:我们到哪里去取太阳能?怎样猎取呢?(只要太阳能照到的地方,就有太阳能,不用特地去查找;只要用东西接收就行了,不需要挖掘开采)教师:很好,所以太阳能的第3个优点是:板书:3.太阳能分布宽阔,猎取便利,无需挖掘开采和运输④使用太阳能安全、不污染环境.太阳能是最洁净的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给我们带来污染.所以,太阳能的第4个优点是:板书:4.太阳能安全、不污染环境教师先请同学谈论:如何利用太阳能?然后总结.板书:(二)太阳能的利用1.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以供利用>(讲解:例如用太阳炉、太阳能热水器等装置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来做饭、烧水等等,也可用集热器把水加热,产生水蒸气,再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这就叫太阳能热电站.) / 4 2.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讲解:例如用硅光电池——也叫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已很广泛,像人造卫星上的电源、太阳能汽车上的电源,小型电视机、计算器上的电源,城市道路路灯的电源等等都可用太阳能电池,我国还用太阳能电池做航标灯的电源,铁路信号灯的电源等等)(3)利用太阳能的困难教师:既然太阳能有那么多优点,为什么不大量推广、大范围应用呢?目前还有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板书:(三)广泛利用太阳能的困难1.太阳能虽然非常巨大,但它太分散(讲解:经计算,垂直投射到地面每平方米面积上的太阳能只有几百瓦,所以要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必需设置浩大的收集和转换能量的系统,目前造价还太高,影响推广. 2.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气候、季节等缘由,太阳能的功率变化大,不稳定,给正常连续地使用造成困难3.目前太阳能转换器的效率不高(讲解:光热转换的效率为50~60%,而光电转换的效率只有10%左右.所以还要下大力气研制高转换效率的材料)(4)完毕语要大规模地直接利用太阳能还要做大量的讨论工作,现在已取得肯定成果,只要不断努力,必将会不断有新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有人预言,到21世纪,太阳能将会成为人类的重要能源之一.小结:本节主要学习内容:1、太阳能的优点2、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两条途径3、利用太阳能的困难板书设计:第三节太阳能一、太阳石人类能源的宝库 1.太阳能非常巨大;/ 4 2.太阳能的供给时间非常长期;3.太阳能分布宽阔,猎取便利,无需挖掘开采和运输; 4.太阳能安全、不污染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导学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2.大致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3.能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4.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基础知识精讲】
1.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
你知道太阳的结构吗?太阳由太阳大气、对流层、辐射层、太阳核心组成.
我们知道原子核发生聚变时,将释放出更大的核能.太阳核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因此,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弹爆炸,比原子弹爆炸的威力更大.
太阳核心释放的能量向外扩散,经过数千年的时间传送到太阳表面.太阳表面的温度约6000 ℃,就像一个高温气体组成的海洋.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出去.太阳这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已经稳定地“燃烧”了50亿年.目前,它正处于壮年,要再过50亿年它才会燃尽自己的核燃料.那时,它可能膨胀成为一个巨大的红色星体…
2.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中,只有五亿分之一传递到了地球,其中又只有不到一半被地球接收.太阳光已经照射着我们的地球50亿年了.地球在这50亿年中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
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阳能非常巨大,大约40分钟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阳能,便足以供全球人类一年能量的消费.可以说,太阳能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地球给人类提供的最主要的一次能源.然而,这些化石燃料的“年龄”都有上亿年了,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在它们死后,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腐烂了.沧海桑田,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化学变化、地层的运动,在高压下渐渐变成了煤和石油.在石油形成过程中还放出天然气.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来获取能量,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3.太阳能的利用.
人类除了间接利用存储在化石燃料中的太阳能外,还设法直接利用太阳能.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用太阳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你有兴趣的话,来做做下面这个小制作:
在一个黑色的盘子和一个白色的盘子中分别注入约1 cm深的冷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用塑料纸或玻璃板盖在盘子上,然后放在阳光下晒一个小时,移开盖板,再测这时的水温,我们会发现,黑色盘子中的水温会比白色盘子中的水温高.这是因为黑色物体更容易吸收太阳光的能量.我们制作的这个装置就是太阳集热器.
太阳集热器是用来把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再把水或其他介质加热,或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加以利用.
图16-10
简单的平板型集热器,由一块金属板(铜、铝、钢板等)构成.如图16-10所示.朝太阳的一面处理成吸收系数大的黑色表面,以充分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当水流过金属板背面时,金属板吸收的太阳能就把水加热.为了充分把收集的太阳热量传给介质.金属板朝太阳的一面,装上一层或多层玻璃或塑料板,背面和四周加保温设备,以减少热量损失,保持一定的加热温度.平板型集热器可用于加热水、咸水淡化、房屋采暖、干燥以及制冰等.除了平板型集热器外,还有聚光式集热器.聚光式集热器常用透镜、抛物面反射镜或多块平面反射聚光镜.作为获得能量密度较高的收集器,可以获得上千度的高温.
太阳能的另一种大型集中的利用就是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绝对干净、不产生公害.所以太阳能发电被誉为是最理想的能源.
从太阳能获得电力,需通过太阳电池进行光电变换来实现.它同以往其他电源发电原理完全不同,具有以下特点:
(1)无枯竭危险;
(2)绝对干净(无公害);
(3)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
(4)可在用电处就近发电;
(5)能源质量高;
(6)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
(7)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不足之处是:
(1)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
(2)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但总的说来,瑕不掩瑜,作为新能源,太阳能具有极大优点,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太阳能电池的成本较高,而且每个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压较低,目前只有航天工业大量使用太阳能电池,日常生活中仅用于计算器、手表等耗电少、工作电压低的物品.要使太阳能发电真正达到实用水平,一是要提高太阳能光电变换频率并降低其成本,二是要实现太阳能发电同现在的电网联网.
目前,太阳能电池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态硅三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变换效率最高已达20%以上,但价格也最贵.非晶态硅太阳能电池效率最低,但价格最便宜,今后最有希望用于一般发电的将是这种电池.一旦它的大面积组件光电变换效率达到10%,每当发电设备价格降低到10~20元,便足以同现在的发电方式竞争.
当然,特殊用途和实验室中用的太阳能电池效率要高得多,如美国波音公司开发的砷化镓半导体同锑化镓半导体重叠而成的太阳电池,光电变换效率可达36%,快赶上了燃煤发电的效率.但由于它太贵,目前只能限于在卫星上使用.
【学习方法指导】
分类法
分类法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有时我们已经将遇到的事物不自觉地分类了,只是没有意识到.超市里的商品需要分类,动植物需分类,万事万物都应分类,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我们将知识进行分类.用的时候才能又快又准地从储存的知识中找到.例如,我们用分类法将以下知识列成知识树:
你还可以用分类法将以前每节知识结构写出,这样在总结、分析、存储知识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