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凛冽(lǐng)要塞(sài)轻盈(yínɡ)锐不可当(dǎng)B.横蛮(hèng) 炽热(zhì) 酒肆(sì) 颔首低眉(hàn)C.吹嘘(xū) 佃农(diàn) 不逊(xùn) 深恶痛疾(è)D.诘责(jié) 滞留(zhì) 和蔼(ǎi) 广袤无垠(m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轩昂躁热粗糙油光可鉴 B.简陋落弟俭朴筋疲力尽C.窒息仁慈蒙昧为富不仁 D.慰勉畸形愚钝诚皇诚恐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C.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建设书香型校园,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测试范围:第一~六单元(期末)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1分)(2)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思乡羁旅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2分)(3),,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分)(4),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1分)(5)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4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léi tónɡ()。

(2)但他终于不宁神,怕茶房不妥帖;颇chóu chú()了一会。

(3)设计师和匠师们yīn dì zhì yí(),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分歧。

(4)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jīng xīn dòng pò()的一幕出现了。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的那篇文章,由于提出独特的见解,大家推崇备至。

....B.解放军特种兵现场展示2018年新型步枪系统的指挥功能,操作十分娴熟。

..C.小张学写小说一举成功,并在报刊上发表了好几篇,真是妙手偶得啊。

....D.王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殚智竭力,夜以继日。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防止今后不再产生类似的悲剧,清华中学制定了严厉的规章制度。

(把“不再”去掉)B.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同等好评。

(把“好评”改成“颂扬”)C.为了增强复习效果,老师采取了一系列诸如难易结合、化整为零和知识归类。

(在“知识归类”后加“的措施”)D.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效劳的乘客愿意捐躯温馨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效劳。

【部编版】2018年秋季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习题课件(精品)

【部编版】2018年秋季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习题课件(精品)
9
古诗词默写
二、采桑子 (欧阳修·宋)
10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诵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名句理解
默写
自测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赏析:下阕的景物描写之中有
静景,风平浪静,湖面如镜;
也有动景层层涟漪,沙禽惊飞。
24
文本背诵
古诗词默写
名句理解
默写 自测
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 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 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25
古诗词默写
理解性默写: 1.翠绿的荷花和旭日中,嫣红的荷花,给人以凉爽幽静, 清香扑鼻的感觉,诗人杨万里赞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而词人李清照却在《如梦令》中嗟 叹:____兴__尽__晚__回__舟______,___误__入__藕__花__深__处_____。
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
“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
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
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
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
16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 测
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
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
议。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
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
前事物情境,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
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理
性的
默写自测
6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共6套含答案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共6套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2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溃.退(kuì)着.舰(zhuó)坠.毁(zhuì)翘.首(qiào)B.悄.然(qiǎo)颁.发(bān)轻盈.(yíng)凛.冽(lǐn)C.屏.息(bǐng)要塞.(sài)紧绷.(bēng)揪.着(qiū)D.默契.(qiè)仲.裁(zhòng)歼.灭(jiān)镌.刻(iu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督战泻气呼啸摧枯拉朽B.遗瞩巨额由衷惊心动魄C.浩瀚业已澎湃白手起家D.考验潇洒酷似振耳欲聋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两个月来,这个盗窃电动车的犯罪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摧毁了。

B.王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弹精竭虑....,废寝忘食。

C.他进来的时候,看见老师正在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

D.在农村的年集土,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轮滑、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消息二则》的作者是毛泽东,两则消息报道的都是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事情。

B.《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对奖金来源的介绍是消息的主体。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记叙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冠一事。

D.《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航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写的是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一怒而诸侯俱, 安居而天下熄 。

(《富贵不能淫》)②军中闻将军令, 不闻天子之诏 。

(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③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④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⑤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⑥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

(李清照《渔家傲》)(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认为“得道”后的最佳局面是“ 天下顺之 ”。

②杜甫的《春望》中,写出了千古以来的人们对待战争的共同感受的句子是“ 家书抵万金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类似《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其实一直在许多卫视颇有人气。

当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异曲同工的节目,播出时都曾引起不小的hōng动。

由此想起很久之前,也是一个春节,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也曾连演数日坐无虚席。

工整优美的律绝,荡气回肠的词曲,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它们不但丰富完善了汉语的表达能力,而且创造出一个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世界,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

读着一首首古诗,就如同在与历史上最有表达力、最富情怀的中国人对话,你不可能不在气质上、人格上受到感染。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颇(pō)有 hōng(轰)动 律(lǜ)绝(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坐无虚席 ”,正确写法是“ 座无虚席 ”。

(2分)(3)“异曲同工”中“工”的意思是(D)(2分)A.工人B.长于;善于C.技术和技术修养D.精巧;精致(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2分)你怎能不在气质上、人格上受到感染呢?(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2018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2018新教材)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学案一、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走进新闻----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3.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重点认真阅读新闻,领会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三)预习导学1.知识链接★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著有《毛泽东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东诗词手书》《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

★写作背景1948年底到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赖以进行内战的军事力量基本丧失殆尽,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

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他一方面玩弄“和谈”阴谋,一方面收缩兵力,在长江南岸加强防线。

中国共产党愿意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等八项条件下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1949年4月1日,中共代表团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

经多次商谈,中共代表团在4月15日将和平修正案送交国民党代表团。

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本文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写作知识新闻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

在新闻实践活动中,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无从获取新闻事实、掌握新闻素材。

但通过采访得到的大量的第一手新闻材料,并非都可以报道,还要经过分析、筛选、提炼、剪裁和加工,方能使之成为新闻作品。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构成新闻的细胞,离开了事实,新闻也就不存在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六单元单元测试[测试范围:第六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清(22分)1.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冠.礼傅说.夯.实②拂.士荷.担箕畚.③棘.门被.甲按辔.④曩.者燕.脂折戟.A.guànyuèhāngB.bìhéběnC.jīngpīpèiD.nǎngyānjí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2分) A.往之女家B.固不可彻C.曾益其所不能D.始一反焉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2分) (1)必先苦.其心志()(2)富贵不能淫.()(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4.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4分) (1)行拂.乱其所为()虞.国始龀.介胄.穷匮.yúchènzhòukuì入则无法家拂士().(2)居天下之广居().居天下之广居().(3)军霸上().至霸上及棘门军().(4)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以备胡().5.下列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C.何苦而不平..D.使人称谢..所以动心忍性..惩山北之塞.居无何.富贵不能淫..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2017-2018学年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8分)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瞥(piě)见深恶(è)痛疾2)解释词语。

(4分)①扬抑顿挫:指说话或文章中的声调变化和语气抑扬顿挫,使表达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②深恶痛疾:形容非常痛恨和厌恶。

3)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2分)A.比喻B.反语C.对比D.夸张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接人待物妇孺皆知引颈受戳鸢飞戾天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广袤无垠空旷幽绝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筋疲力尽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和颜悦色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B.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XXX,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D.花果山玉女峰以“XXX”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

答案:A(应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4.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他便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2)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是无法补救的。

3)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了简陋归宿。

4)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

答案:B(嘱咐伤痛居然奇观)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0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测试卷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由衷.(zhōng)畎亩殚.精竭虑(dān)杳无消息B.镌.刻(xié)折戟正襟.危坐(jīn)藏污纳后C.一厝.(chuî)殷勤夷.为平地(yí)抑扬顿坐D.拂.士(bì)于腐同仇敌忾.(qì)不能自已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档电视节目,内容惟妙惟肖....,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运用夸张和想像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的淋漓尽致....。

C.看到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有的家长无动于衷....,这是很不应该的。

D.古人在修建这些建筑时,借助山势,因地制宜....,显示出了高超的建筑水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身在边缘之人往往能欣赏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景观。

D.通过他一辈子的奋斗,使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也日益延长。

②人的成长是一件奢侈的事。

③漫长的学生时代,属于社会对人的昂贵的投资期。

④人的学习生存技能的时间也最长。

⑤在所有的动物中,人的孕育期最长。

⑥人是大自然精雕细刻的一件作品,成长岁月的奢侈,正是为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件珍品。

A. ⑥③⑤①④②B.②⑤④①③⑥C. ②⑤①④③⑥D. ⑥⑤④①③②5.下列句子表达情感最强烈的一项是()(2分)A.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

B.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难道不令人惊叹?C.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会令人惊叹吗?D. 令人惊叹,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4分)晚次鄂州①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②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③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④声。

【注释】①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

作者安史之乱时,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

②估客:商人。

③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在今湖南境内。

④鼓鼙pí:本指军中所用大鼓与小鼓,后也指战事。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云开雾散,可以望见远远的汉阳城;估计起来,这孤舟还须一日的路程。

B.商贾们白日睡觉,是知道风平浪静;船夫们夜里呼喊,才发觉水涨潮生。

C.鬓发衰白,与三湘的秋色交相辉映;离家万里,一片归心伴着明月前行。

D.我想起家业,早已随战争荡然无存;只希望再在江上,听到频繁的军鼓声。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

B.这首诗截取飘泊生活中的片断,反映了百姓穷困潦倒的社会背景。

C.“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是动中写静,静中写动的名句。

D.诗中流露厌战,伤老,思归之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献山雉①为凤凰楚人有担山雉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

”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始.见之。

汝贩②之乎?”曰:“然。

”买以十金,弗与.。

请加倍,乃与之。

将欲献楚王,经宿③而鸟死。

路人不遑④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

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

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

楚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注释】①雉:俗称野鸡。

②贩:卖。

③经宿:经过一夜。

④不遑:来不及。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楚人/有担山雉者B. 我闻/有凤凰C. 楚王/感其欲献于己D. 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1)始()(2)与()(3)咸()1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1)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

(2)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

11.简要分析文中的三个人的人物形象。

(3分)(1)担雉者:(2)路人:(3)楚王:(三)古诗文积累(8分)12.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2),悠然见南山。

(3),浑欲不胜簪。

(4)黑云压城城欲摧,。

(5),星河欲转千帆舞。

(6)无可奈何花落去,。

(7)兴尽晚回舟,。

(8),恨别鸟惊心。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

(17分)沙漠·河流·胡杨赵红继沙漠里有种树,叫胡杨。

据考,它是沙漠里唯一的乔木。

有人把胡杨誉为沙漠之魂,细想,不无道理。

但胡杨能够成为沙漠之魂,要仰仗河流对它的庇护。

沙漠里有不少河流,正是这些河流赋予了大漠戈壁以生命和灵动,若没了这些河流,沙漠就成了一片死寂的沙海,自然,胡杨这个魂也可能随风飘散了。

人们常说,河流的家在大海。

是的,海洋是河流最终的归宿。

然而,沙漠河流却是例外。

从某种意义上讲,沙漠河流是悲哀的,她们一生下来便寻找着回家的路,倔强地向前奔腾着,遗憾的是,浩瀚而干渴的沙漠未能让一条河流走出它的边界,条条奔腾的沙漠河流均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大漠深处,或者成为当地人称之为“海子”的湖泊,或者变为一片泛着白花花盐碱的沼泽。

不是沙漠河流没有翻越大漠的力量,而是沙漠需要河流,用广袤和博大挽留了河流。

沙漠需要河流,胡杨更需要河流,河流善解沙漠之意,也善解胡杨之意,做出了伟大的妥协和牺牲,便滞了脚步,温婉栖息在黄沙的怀抱,把沙漠当成了家,当成了最后的归宿。

胡杨之所以被誉为沙漠的魂魄,是因为胡杨具有“三个千年”特质,即“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

本不想再重复此类赞美之词,但觉得真正要揭示胡杨高贵品质,还真撇不开这“三个千年”。

胡杨的精神的确令人敬重。

前不久我去额济纳拜访了胡杨。

那天我伫立在胡杨林里,炙热的太阳光照耀在胡杨树上,放眼一望,一树一树的金黄,一片一片的金光,一团一团的火焰,让人热血沸腾。

劲风掠过,千万叶片飒飒作响,在天高地阔的大漠之上,胡杨仿佛在对历史倾诉、在对未来歌唱。

胡杨的长相不委婉也不修长,不纤秀也不婀娜,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沧桑。

A她的树干沧桑,树皮沧桑,树干上倒挂着浓密的老人胡须般的根须沧桑,她枝条沧桑,甚至连叶片也透着沧桑。

沧桑即是胡杨的美,没了沧桑便不是胡杨。

胡杨不媚俗,也不哗众取宠。

她生长在大漠戈壁深处,甚至人迹罕至之地。

有人欣赏也罢,无人疼爱也罢,春天来了,我发芽;夏天到了,我茂盛长叶;至深秋,一以贯之把叶子染黄,然后变红。

胡杨特神奇,能一夜之间把自己由墨绿变金黄,为色彩单调的大漠戈壁装点一道艳丽的风景。

胡杨的生存条件是所有树木中最恶劣。

B她甚至每时每刻都在挑战生命的极限,又在每时每刻都在挑战生命极限中创造生命奇迹。

沙漠里没有水,为了能够找到潮湿的泥沙,成年胡杨树的根须能够钻进一百多米深的沙土里,精神是何等顽强啊!酷暑,沙漠表层热浪灼人,温度高达六七十度;严冬,凛冽的寒风里,西北高原气温又低至零下四五十度,毅力又是何等的坚韧啊。

沙漠里的水盐份重,即便有少许积水,边缘也都铺盖着厚厚的白花花盐碱,这是其它任何树种都无法忍受的。

然而,无论胡杨具有多么耐旱的品格与坚毅的精神,她毕竟也是生命,生命离不开水,离开水胡杨也会死亡。

自然,沙漠河流就成了沙漠中胡杨树赖以生存的天然保护神。

塔里木河,祖国第一大内陆河,巍峨的喀拉昆仑和天山的冰川积雪是它的源头。

它拥有数千条支流,流经2100多公里,但它流进罗布泊无人区,便无力前行,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了塔里木河的终结地。

还有黑河,这条800余公里长的沙漠河流,与塔里木河一样,它走到哪儿,胡杨就长到哪儿,河流的走向,就是胡杨林带的走向。

河流断了,在沙漠中消失了,胡杨也断了,胡杨林也消失了。

河流为胡杨提供生命需要的墒情,胡杨为河流挡风阻沙,二者相依相偎,相依相存,相呵相护。

后来,我常想,人们把梅竹松称为岁寒三友,沙漠、河流、胡杨不也是西北高原的三友吗?【注释】墒情:shāng,田地里土壤的湿度。

13.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文概述“河流”在“沙漠、胡杨”二者之间的重要作用。

(3分)14.“有人把胡杨誉为沙漠之魂,细想不无道理”,请结合全文文意,把“胡杨誉为沙漠之魂”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出来。

(3分)15.从修辞角度品析文中画线A句语言的妙处。

(4分)16.文中画线B句中“生命奇迹”的含义是什么?(3分)17.在作者笔下,沙漠胡杨始终坚守在沙漠阵地,胡杨的“坚守”让你想到了什么?请你参考下面示例,也仿写一句话。

(4分)示例:胡杨的坚守让我想到了中华大地上那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如中流砥柱,撑起了祖国的建设事业。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1题。

(13分)咖啡背着不少误解①当第一粒咖啡豆被采摘、烘焙、研磨,冲泡出醇香飘逸的热咖啡时,这个被誉为最浪漫的发明开始在全世界蔓延。

但中国人对它的热情始终不高,每年人均只喝掉5杯左右,还有很多人一提起“咖啡因”就如临大敌。

咖啡对健康究竟有利还是有害?②很多人认为喝咖啡是种罪恶的“享受”,理由之一是咖啡中含有大量咖啡因,喝多了易导致心率加快、睡眠紊乱、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引起中毒。

对此,符长明解释说,咖啡因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前提是“过量”。

咖啡中含有200多种物质,除了咖啡因,还有蛋白质、脂肪、烟碱酸、单宁酸、生物碱、钾、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

因此,把咖啡和咖啡因划等号,就冤枉咖啡了。

咖啡因含量还与咖啡豆的品种有密切关系。

目前世界上有两大咖啡树种,分别是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咖啡豆,前者品质最优、种植最广,咖啡因含量约为1%~1.7%,比后者低近一半,而市场上销售的速溶咖啡大多使用罗布斯塔豆。

③咖啡受争议的另一个焦点是“上瘾”。

英国研究发现,对中枢神经系统来说,咖啡因是一种刺激物,经常喝咖啡,身体可能产生轻度依赖,如果突然不喝,会出现头疼、疲劳、焦虑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

但这些症状持续几天就会消失,不会像其他药物一样有成瘾危险,不会对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伤害。

④咖啡被冠以的另一个罪名是“高热量”,这其实是速溶咖啡捣得乱。

“严格来说,速溶咖啡基本不是咖啡,其咖啡含量低、添加物多,17克速溶咖啡中只有2克咖啡粉。

最差的咖啡豆才用来做速溶咖啡,成本很低,业内人士很少喝。

”符长明说。

记者翻看某品牌速溶咖啡的成分表发现,其中有植脂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植脂末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不利。

⑤“我们通常所说的咖啡是指纯咖啡,就是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质的咖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