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毒物讲义检测标准及技术
合集下载
毒物检测技术ppt课件

最高容许浓度 (mg/m3)
0.3 0.5 100 0.5 10 1 1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 浓度(mg/m3)
1000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 度(mg/m3)
1500
20 15
20 -
30 -
14
应用
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小时平均浓度) 为主体性限值
当工作场所中只存在一种化学物质时或存在两种或两种 以上化学物质时,若缺乏联合作用的毒理学资料,应分别测 定个化学物质浓度: CTWA=(C1T1+C2T2+•••+CnTn)/8 Cn:第n个时间段的平均浓度
苯乙烯
丙烯腈 二硝基甲苯 酚 甲醇 三氯乙烯 正己烷
-
50
1 0.2 10 25 30 100
100
2 50 100
1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mg/m3 GBZ 2.1-2007
序号 33 109 121 138 163 177 218 293 296 中文名称 臭氧 光气 己二醇 甲醛 硫化氢 氯 氰化氢 液化石油气 一氧化碳 *非高原 *高原 海拔2000-3000公尺~ 海拔>3000公尺以
= 31.25 mg/m3 (> 30 mg/m3)
TWA =
20 x 2 + 45 x 2 + 40 x 2 + 40 x 1 8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
范例: 甲醇的TWA值为25mg/m3(STEL 50mg/m3), 某工人一天接触记录为: 08:00 – 10:00 10:00 – 12:00 13:00 – 15:00 15:00 – 17:00 10 mg/m3 10 mg/m3 55 mg/m3 20 mg/m3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和采样规范讲义

2.采样前后,滤膜称量应使用同一台分析天平。
3.测尘滤膜通常带有静电影响称量的准确性,应 在每次称量前除去静电。
4.呼尘检测,必须按照采样器的要求,选用正确 的滤膜、采样流量、粉尘增量,不能改变采样流量。
粉尘分散度测定:
概念 粉尘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
(μm)的数量或质量百分比表示。分散度越高,危害越大。
采样夹
总粉尘采样夹要求
* 定点采样: 可安装直径40mm和75mm滤膜的粉尘采样夹
* 个体采样: 可安装直径≤37mm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
呼吸性粉尘预分离器要求
预分离器采集的粉尘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应在7.07μm以下, 且直径为5μm的粉尘粒子的采集率应为50% 。
流量的校准
流量校准器
总粉尘与呼吸性粉尘采样均需使用的其它仪器: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
➢ 按来源分类:生产工艺过程中 劳动过程中 生产环境中
➢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含开放性条款
1.粉尘:52项 2.化学因素:375项 3.物理因素:15项 4.放射性因素: 5.生物因素:6项 6.其他因素:3项
基础知识——职业病危害因素
变态反应肺泡炎、职业性哮喘等)
4.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炎症、哮喘、通气功能改变等)
(二)局部作用
黏膜肥大性病变、萎缩性病变,阻塞性皮脂炎、粉 刺、毛囊炎、光感性皮炎,角膜损伤等
(三)中毒作用
金属性粉尘→→急性中毒
(四)肿瘤
石棉、游离SiO2、镍、铬、砷等确定致癌物
粉尘所致职业病
职业性尘肺病13种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
预分离器规定的流量
采样时间
(1~8)h 由采样现场的粉尘浓度和采样器的性能等确定
3.测尘滤膜通常带有静电影响称量的准确性,应 在每次称量前除去静电。
4.呼尘检测,必须按照采样器的要求,选用正确 的滤膜、采样流量、粉尘增量,不能改变采样流量。
粉尘分散度测定:
概念 粉尘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
(μm)的数量或质量百分比表示。分散度越高,危害越大。
采样夹
总粉尘采样夹要求
* 定点采样: 可安装直径40mm和75mm滤膜的粉尘采样夹
* 个体采样: 可安装直径≤37mm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
呼吸性粉尘预分离器要求
预分离器采集的粉尘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应在7.07μm以下, 且直径为5μm的粉尘粒子的采集率应为50% 。
流量的校准
流量校准器
总粉尘与呼吸性粉尘采样均需使用的其它仪器: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
➢ 按来源分类:生产工艺过程中 劳动过程中 生产环境中
➢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含开放性条款
1.粉尘:52项 2.化学因素:375项 3.物理因素:15项 4.放射性因素: 5.生物因素:6项 6.其他因素:3项
基础知识——职业病危害因素
变态反应肺泡炎、职业性哮喘等)
4.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炎症、哮喘、通气功能改变等)
(二)局部作用
黏膜肥大性病变、萎缩性病变,阻塞性皮脂炎、粉 刺、毛囊炎、光感性皮炎,角膜损伤等
(三)中毒作用
金属性粉尘→→急性中毒
(四)肿瘤
石棉、游离SiO2、镍、铬、砷等确定致癌物
粉尘所致职业病
职业性尘肺病13种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
预分离器规定的流量
采样时间
(1~8)h 由采样现场的粉尘浓度和采样器的性能等确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检测规范讲义

工作场所空气中 化学有害因素检验规范
讲述内容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
粉尘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
无机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无机含氮化合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氧化物(臭氧) 硫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氢) 氯化物(氯气) 金属及其化合物(铬、铅、锰) 醇类化合物(甲醇) 芳香烃类化合物(苯系物)
3. 滤膜的准备 称量前干燥器2h以上 滤膜经除静电器除去静电 安装时滤膜毛面朝进气方向
4.采样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并参照本部分附录A。
气密性检查: ①将滤膜夹上装有塑料薄膜的采样头放于盛水的烧杯中, 向采样头内送气加压,当压差达到1000Pa时,水中应无 气泡产生; ②或用手掌完全堵住采样头的进气口,转子应迅速下降 到流量计底部;自动控制流量的采样器,则进入停止运 转状态。
采样位置选择在接近操作岗位的呼吸带高度。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呼吸性粉尘浓度)
1. 原理 空气中粉尘通过采样器上的预分离器,分离出的 呼吸性粉尘颗粒采集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 样后的滤膜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呼吸性 粉尘的浓度。
2.仪器 滤膜:过氯乙烯滤膜 、醋酸纤维酯滤膜 预分离器:采集的粉尘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应在7.07
名词术语
1.工作场所: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
所有地点。 2.职业性有害因素: 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
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 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3.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按粉尘性质分为无机粉尘 (含矿物性粉尘、金属性粉尘、人工合成的无机粉尘); 有机粉尘(含动物性粉尘、植物学粉尘、人工合成的有 机粉尘);混合型粉尘(混合存在的各类粉尘)
讲述内容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
粉尘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
无机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无机含氮化合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氧化物(臭氧) 硫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氢) 氯化物(氯气) 金属及其化合物(铬、铅、锰) 醇类化合物(甲醇) 芳香烃类化合物(苯系物)
3. 滤膜的准备 称量前干燥器2h以上 滤膜经除静电器除去静电 安装时滤膜毛面朝进气方向
4.采样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并参照本部分附录A。
气密性检查: ①将滤膜夹上装有塑料薄膜的采样头放于盛水的烧杯中, 向采样头内送气加压,当压差达到1000Pa时,水中应无 气泡产生; ②或用手掌完全堵住采样头的进气口,转子应迅速下降 到流量计底部;自动控制流量的采样器,则进入停止运 转状态。
采样位置选择在接近操作岗位的呼吸带高度。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呼吸性粉尘浓度)
1. 原理 空气中粉尘通过采样器上的预分离器,分离出的 呼吸性粉尘颗粒采集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 样后的滤膜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呼吸性 粉尘的浓度。
2.仪器 滤膜:过氯乙烯滤膜 、醋酸纤维酯滤膜 预分离器:采集的粉尘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应在7.07
名词术语
1.工作场所: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
所有地点。 2.职业性有害因素: 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
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 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3.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按粉尘性质分为无机粉尘 (含矿物性粉尘、金属性粉尘、人工合成的无机粉尘); 有机粉尘(含动物性粉尘、植物学粉尘、人工合成的有 机粉尘);混合型粉尘(混合存在的各类粉尘)
职业卫生毒物检测标准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10. GBZ/T 160.63-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类化合物 (代替GB/T 160.63-2004) 11. GBZ/T 160.6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代替GB/T 160.68-2004) 12. GBZ/T 160.7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农药 (代替GB/T 160.78-2004) 13. GBZ/T 160.8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14. GBZ/T 160.83-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15. GBZ/T 160.8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16. GBZ/T 160.8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饱和脂肪族酯 腈类化合物 拟除虫菊脂类 醇醚类化合物 铟及其化合物 钇及其化合物 碘及其化合物
内容
1. 职业卫生标准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Leabharlann 4. 实验室检测的质量保证
0
1、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空气毒物检测标准 生物检测标准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现发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 等19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现发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 等19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 GBZ/T 160.3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 合物 (代替GB/T 160.38-2004) 2. GBZ/T 160.39-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烯烃类化 合物 (代替GB/T 160.39-2004) 3. GBZ/T 160.4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 化合物 (代替GB/T 160.42-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10. GBZ/T 160.63-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类化合物 (代替GB/T 160.63-2004) 11. GBZ/T 160.6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代替GB/T 160.68-2004) 12. GBZ/T 160.7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农药 (代替GB/T 160.78-2004) 13. GBZ/T 160.8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14. GBZ/T 160.83-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15. GBZ/T 160.8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16. GBZ/T 160.8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饱和脂肪族酯 腈类化合物 拟除虫菊脂类 醇醚类化合物 铟及其化合物 钇及其化合物 碘及其化合物
内容
1. 职业卫生标准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Leabharlann 4. 实验室检测的质量保证
0
1、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空气毒物检测标准 生物检测标准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现发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 等19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现发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 等19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 GBZ/T 160.3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 合物 (代替GB/T 160.38-2004) 2. GBZ/T 160.39-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烯烃类化 合物 (代替GB/T 160.39-2004) 3. GBZ/T 160.4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 化合物 (代替GB/T 160.42-2004)
职业卫生评价检测方法和标准全套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1L/min 15min
否
0.1
0.2
钨及其不溶性化合物(按W计)
GBZ/T160.2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钨及其化合物
微孔滤膜
定点:5L/min 15min
否
5
10
个体:1L/min 2~8h
五氧化二钒烟尘
GBZ/T160.2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钒及其化合物
大型气泡吸收管
定点:5L/min 15min
采完立即加入0.5ml高锰酸钾溶液
串联两支
0.025
钼、氧化钼
GBZ/T160.1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钼及其化合物
微孔滤膜
定点:5L/min 15min
否
不溶6
个体:1L/min 2~8h
可溶4
镍及其无机化合物(按Ni计)
GBZ/T160.1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镍及其化合物
否
0.3
三氯化磷
GBZ/T160.3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0.4L/min 15min
否
1
2
五氧化二磷
GBZ/T160.3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1L/min 15min
否
1
五硫化二磷
GBZ/T160.3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
否
0.05
个体:1L/min 2~8h
铅烟
GBZ/T160.1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
微孔滤膜
定点:5L/min 15min
定点:1L/min 15min
否
0.1
0.2
钨及其不溶性化合物(按W计)
GBZ/T160.2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钨及其化合物
微孔滤膜
定点:5L/min 15min
否
5
10
个体:1L/min 2~8h
五氧化二钒烟尘
GBZ/T160.2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钒及其化合物
大型气泡吸收管
定点:5L/min 15min
采完立即加入0.5ml高锰酸钾溶液
串联两支
0.025
钼、氧化钼
GBZ/T160.1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钼及其化合物
微孔滤膜
定点:5L/min 15min
否
不溶6
个体:1L/min 2~8h
可溶4
镍及其无机化合物(按Ni计)
GBZ/T160.1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镍及其化合物
否
0.3
三氯化磷
GBZ/T160.3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0.4L/min 15min
否
1
2
五氧化二磷
GBZ/T160.3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1L/min 15min
否
1
五硫化二磷
GBZ/T160.3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
否
0.05
个体:1L/min 2~8h
铅烟
GBZ/T160.1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
微孔滤膜
定点:5L/min 15min
职业卫生相关检测标准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氧化物
GBZ/T160.3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
GBZ/T160.3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硒及其化合物
GBZ/T160.3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碲及其化合物
GBZ/T160.3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氟化物
GBZ/T160.37-2004
GBZ/T160.2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
GBZ/T160.2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
GBZ/T160.3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
GBZ/T160.3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砷及其化合物
GBZ/T160.32-2004
GBZ/T 189.5-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5部分:微波辐射
GBZ/T 189.6-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6部分:紫外辐射
GBZ/T 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高温
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
GBZ/T 189.9-2007
标准号
标准名称
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160-2004
GBZ/T160.3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
GBZ/T160.3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硒及其化合物
GBZ/T160.3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碲及其化合物
GBZ/T160.3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氟化物
GBZ/T160.37-2004
GBZ/T160.2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
GBZ/T160.2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
GBZ/T160.3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
GBZ/T160.3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砷及其化合物
GBZ/T160.32-2004
GBZ/T 189.5-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5部分:微波辐射
GBZ/T 189.6-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6部分:紫外辐射
GBZ/T 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高温
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
GBZ/T 189.9-2007
标准号
标准名称
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160-200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规范及质量控制要求
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化学因素
339种 毒物
粉尘
47种 粉尘
生物因素
2种 白僵蚕孢子等
物理因素
12种 因素
18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因素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以时 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 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是指在遵守 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 锑及其化合物 —硝酸 ➢ 氢化锂 —0.01mol/L盐酸溶液洗脱液 ➢ 钾及其化合物 —10ml 水洗脱 ➢ 钠及其化合物 —10ml水洗脱 ➢ 锡及其无机化合物 …1:10硫酸: 硝酸 ➢ 消解液 ➢ 铊及其无机化合物 —硝酸溶液洗脱
27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 检测专业知识与经验 • 职业接触限值标准 • 采样规范的应用 • 检测技术标准 • 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
状评价、日常检测—检测特 点及其要求
13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职业卫生检测类型
➢ 按照委托:
— 企业的日常检测 — 技术服务机构的委托检测 — 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测 — 建设项目的类比检测 — 建设项目的控制效果评价 检测 — 现状评价的检测
• 最高容许浓度(MAC)是指在一个工作日内, 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瞬间浓度。
—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 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 超限倍数(EL)是指未制定PC-STEL的化学 有害因素,在符合8小时PC-TWA的情况下,任 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 过PC-TWA的倍数值。
化学因素
339种 毒物
粉尘
47种 粉尘
生物因素
2种 白僵蚕孢子等
物理因素
12种 因素
18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因素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以时 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 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是指在遵守 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 锑及其化合物 —硝酸 ➢ 氢化锂 —0.01mol/L盐酸溶液洗脱液 ➢ 钾及其化合物 —10ml 水洗脱 ➢ 钠及其化合物 —10ml水洗脱 ➢ 锡及其无机化合物 …1:10硫酸: 硝酸 ➢ 消解液 ➢ 铊及其无机化合物 —硝酸溶液洗脱
27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 检测专业知识与经验 • 职业接触限值标准 • 采样规范的应用 • 检测技术标准 • 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
状评价、日常检测—检测特 点及其要求
13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职业卫生检测类型
➢ 按照委托:
— 企业的日常检测 — 技术服务机构的委托检测 — 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测 — 建设项目的类比检测 — 建设项目的控制效果评价 检测 — 现状评价的检测
• 最高容许浓度(MAC)是指在一个工作日内, 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瞬间浓度。
—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 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 超限倍数(EL)是指未制定PC-STEL的化学 有害因素,在符合8小时PC-TWA的情况下,任 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 过PC-TWA的倍数值。
职业卫生毒物检测标准及技术 ppt课件
2020/12/12
10
GBZ/T 160-2007修订 (1)
2020/12/12
11
GBZ/T 160-2007修订 (2)
2020/12/12
12
GBZ/T 160-2007 内容 (1)
标准号
内容描述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GBZ/T160.38- 高浓度样品采集、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2007 (烷烃类) 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溶剂
8. GBZ/T 160.5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 族醛类化合物 (代替GB/T 160.54-2004)
920.20/1G2/1B2 Z/T 160.5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6肪 族酮类化合物 (代替GB/T 160.55-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 告
烃类化合物 (代替GB/T 160.39-2004)
2020/12/12
5
3. GBZ/T 160.4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4. GBZ/T 160.4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 代烷烃类化合物 (代替GB/T 160.45-2004)
无机化合物类45种,42个检测方法;非金属类化
合物11种,37个检测方法;有机化合物类44种,
115个检检测测方方法法。项目数(个) 比例(%)
GC
206
63
HPLC
15
5
AAS
29
9
SP
56
17
其它 2020/12/12
18
6
9
GBZ/T 160-2007
职业卫生评价检测方法和标准全套
1
项目
国家标准号
GBZ/T160.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铜及其化合物 GBZ/T160.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铜及其化合物 GBZ/T160.1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铅及其化合物 GBZ/T160.1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铅及其化合物 GBZ/T160.1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铅及其化合物 GBZ/T160.1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铅及其化合物 GBZ/T160.1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锂及其化合物 GBZ/T160.1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镁及其化合物 GBZ/T160.1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锰及其化合物 GBZ/T160.1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汞及其化合物
采样介质
大型气泡吸收管
采样时间、流量
定点:0.5L/min 定点:5L/min 15min 15min
是否串联
串联两支
接触限值 mg/m MAC PC-TWA 0.01
3
PC-STEL 0.03
升汞(氯化汞)
大型气泡吸收管
采完立即加入 0.5ml 高锰 酸钾溶液 定点:5L/min 15min
串联两支
3
PC-STEL 0.1
微孔滤膜
个体:1L/min 定点:5L/min 个体:1L/min 定点:1L/min 定点:5L/min
否
微孔滤膜
否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钨及其不溶性化合物 (按 W 计) 五氧化二钒烟尘
多孔玻板吸收管
否
0.2 10
微孔滤膜
个体:1L/min 定点:5L/min 个体:1L/min 定点:5L/min 个体:1L/min 定点:5L/min 个体:1L/min
职业危害标准及方法
GBZ/T 160.4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不饱和烃类
(Halogenated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化合物
一、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和四氟乙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三、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环氧化合物(Epoxycompounds)
一、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二、环氧乙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类(Alcohols)化合物
一、甲醇、异丙醇、丁醇、异戊醇、异辛醇、糠醇、二丙酮醇、丙烯醇、乙二醇和氯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甲醇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三、二氯丙醇的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GBZ/T 160.4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醇类(Mercaptans)化合物
一、甲硫醇或乙硫醇的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
二、乙硫醇的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
GBZ/T 160.5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氧基乙醇类(Alkoxylethanols)化合物
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和2-丁氧基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5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钨(Tungsten)及其化合物
硫氰酸钾分光光度法
GBZ/T 160.2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钒(Vanadium)及其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不饱和烃类
(Halogenated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化合物
一、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和四氟乙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三、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环氧化合物(Epoxycompounds)
一、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二、环氧乙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类(Alcohols)化合物
一、甲醇、异丙醇、丁醇、异戊醇、异辛醇、糠醇、二丙酮醇、丙烯醇、乙二醇和氯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甲醇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三、二氯丙醇的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GBZ/T 160.4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醇类(Mercaptans)化合物
一、甲硫醇或乙硫醇的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
二、乙硫醇的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
GBZ/T 160.5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氧基乙醇类(Alkoxylethanols)化合物
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和2-丁氧基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5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钨(Tungsten)及其化合物
硫氰酸钾分光光度法
GBZ/T 160.2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钒(Vanadium)及其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GBZ/T 160-2007 内容 (1)
标准号
内容描述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GBZ/T160.38-2007 (烷烃类)
高浓度样品采集、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溶剂解吸GC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GBZ/T160.39-2007 (烯烃类)
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二聚环戊二烯溶剂解吸GC
10. GBZ/T 160.63-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饱和脂肪族酯 类化合物 (代替GB/T 160.63-2004)
11. GBZ/T 160.6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腈类化合物 (代替GB/T 160.68-2004)
12. GBZ/T 160.7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拟除虫菊脂类 农药 (代替GB/T 160.78-2004)
GBZ/T160.52-2007 (脂肪族醚类)
高浓度样品采集、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正丁基缩水甘油醚-溶剂解吸GC
备注 修订 增加 增加 修订 增加 增加 修订 增加 增加 修订 增加 增加
13
GBZ/T 160-2007内容(3)
标准号
职业卫生毒物检测标 准及技术
内容
1. 职业卫生标准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 4. 实验室检测的质量保证
1
1、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空气毒物检测标准 生物检测标准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现发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 等19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GBZ/T160.42-2007 (芳香烃类)
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对-特丁基甲苯、二乙烯基苯溶剂解吸GC
备注 修订 增加 增加 修订 增加 增加 修订 增加 增加
12
GBZ/T 160-2007内容(2)
标准号
内容描述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GBZ/T160.45-2007 (卤代烷烃类)
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 GBZ/T 160.3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
合物 (代替GB/T 160.38-2004) 2. GBZ/T 160.39-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烯烃类化
合物 (代替GB/T 160.39-2004) 3. GBZ/T 160.4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 GBZ 26-2007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代替
GBZ26-2002) 2. GBZ 49-2007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代替GBZ49-2002) 3. GBZ 89-2007 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代替GBZ89-2002)
5. GBZ/T 160.4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类化合物 (代替GB/T 160.48-2004)
6. GBZ/T 160.51-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酚类化合物 (代替GB/T 160.51-2004)
7. GBZ/T 160.5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醚类 化合物 (代替GB/T 160.52-2004)
合物 (代替GB/T 160.39-2004) 3. GBZ/T 160.4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
化合物 (代替GB/T 160.42-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4. GBZ/T 160.4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烷烃类 化合物 (代替GB/T 160.45-2004)
化合物 (代替GB/T 160.42-20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现发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 等19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 GBZ/T 160.3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
合物 (代替GB/T 160.38-2004) 2. GBZ/T 160.39-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烯烃类化
检测方法 GC HPLC AAS SP 其它
项目数(个) 20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29 56 18
比例(%) 63 5 9 17 6
8
GBZ/T 160-2007
新增26种化合物检测标准方法,增 加4个编号、修订12个标准方法。
9
GBZ/T 160-2007修订 (1)
10
GBZ/T 160-2007修订 (2)
13. GBZ/T 160.8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醚类化合物 14. GBZ/T 160.83-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铟及其化合物 15. GBZ/T 160.8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钇及其化合物 16. GBZ/T 160.8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碘及其化合物
以上标准于2007年11月30日起实施。 特此通告。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三日
发布时间: 2007-06-29
7
GBZ/T 160-2004
GBZ/T160.1-160.81共检测81类化合物,其中无机化 合物类45种,42个检测方法;非金属类化合物11种,37 个检测方法;有机化合物类44种,115个检测方法。
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1,2-二氯丙烷、二氯二氟甲烷-溶剂解吸GC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GBZ/T160.48-2007 (醇类)
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1-甲氧基-2-丙醇溶剂解吸GC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GBZ/T160.51-2007 (酚类)
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五氯酚及钠盐-HPLC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8. GBZ/T 160.5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醛类 化合物 (代替GB/T 160.54-2004)
9. GBZ/T 160.5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酮类 化合物 (代替GB/T 160.55-200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GBZ/T 160-2007 内容 (1)
标准号
内容描述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GBZ/T160.38-2007 (烷烃类)
高浓度样品采集、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溶剂解吸GC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GBZ/T160.39-2007 (烯烃类)
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二聚环戊二烯溶剂解吸GC
10. GBZ/T 160.63-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饱和脂肪族酯 类化合物 (代替GB/T 160.63-2004)
11. GBZ/T 160.6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腈类化合物 (代替GB/T 160.68-2004)
12. GBZ/T 160.7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拟除虫菊脂类 农药 (代替GB/T 160.78-2004)
GBZ/T160.52-2007 (脂肪族醚类)
高浓度样品采集、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正丁基缩水甘油醚-溶剂解吸GC
备注 修订 增加 增加 修订 增加 增加 修订 增加 增加 修订 增加 增加
13
GBZ/T 160-2007内容(3)
标准号
职业卫生毒物检测标 准及技术
内容
1. 职业卫生标准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 4. 实验室检测的质量保证
1
1、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空气毒物检测标准 生物检测标准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现发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 等19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GBZ/T160.42-2007 (芳香烃类)
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对-特丁基甲苯、二乙烯基苯溶剂解吸GC
备注 修订 增加 增加 修订 增加 增加 修订 增加 增加
12
GBZ/T 160-2007内容(2)
标准号
内容描述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GBZ/T160.45-2007 (卤代烷烃类)
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 GBZ/T 160.3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
合物 (代替GB/T 160.38-2004) 2. GBZ/T 160.39-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烯烃类化
合物 (代替GB/T 160.39-2004) 3. GBZ/T 160.4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 GBZ 26-2007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代替
GBZ26-2002) 2. GBZ 49-2007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代替GBZ49-2002) 3. GBZ 89-2007 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代替GBZ89-2002)
5. GBZ/T 160.4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类化合物 (代替GB/T 160.48-2004)
6. GBZ/T 160.51-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酚类化合物 (代替GB/T 160.51-2004)
7. GBZ/T 160.5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醚类 化合物 (代替GB/T 160.52-2004)
合物 (代替GB/T 160.39-2004) 3. GBZ/T 160.4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
化合物 (代替GB/T 160.42-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4. GBZ/T 160.4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烷烃类 化合物 (代替GB/T 160.45-2004)
化合物 (代替GB/T 160.42-20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
现发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 等19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 GBZ/T 160.3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
合物 (代替GB/T 160.38-2004) 2. GBZ/T 160.39-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烯烃类化
检测方法 GC HPLC AAS SP 其它
项目数(个) 20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29 56 18
比例(%) 63 5 9 17 6
8
GBZ/T 160-2007
新增26种化合物检测标准方法,增 加4个编号、修订12个标准方法。
9
GBZ/T 160-2007修订 (1)
10
GBZ/T 160-2007修订 (2)
13. GBZ/T 160.8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醚类化合物 14. GBZ/T 160.83-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铟及其化合物 15. GBZ/T 160.8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钇及其化合物 16. GBZ/T 160.8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碘及其化合物
以上标准于2007年11月30日起实施。 特此通告。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三日
发布时间: 2007-06-29
7
GBZ/T 160-2004
GBZ/T160.1-160.81共检测81类化合物,其中无机化 合物类45种,42个检测方法;非金属类化合物11种,37 个检测方法;有机化合物类44种,115个检测方法。
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1,2-二氯丙烷、二氯二氟甲烷-溶剂解吸GC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GBZ/T160.48-2007 (醇类)
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1-甲氧基-2-丙醇溶剂解吸GC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GBZ/T160.51-2007 (酚类)
解吸测定方法说明
五氯酚及钠盐-HPLC
样品空白(对照试验、位置)
8. GBZ/T 160.5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醛类 化合物 (代替GB/T 160.54-2004)
9. GBZ/T 160.5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酮类 化合物 (代替GB/T 160.55-200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7]14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