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第三章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潮流分析)与计算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潮流分析与计算

适应短时负荷波动以及一天中的计划外负荷的增加。 负荷备用容量一般取3~5%的系统最大负荷; 担任负荷备用的水电厂,装机容量不得小于15%的Pmax。
2)事故备用
防止由于部分机组发生偶然性事故退出运行而影响供电。 其容量大小与系统总容量的大小,发电机台数的多少、单机容
连接容量:频率和电压等于额定值时,接在电网上的用电设备的 实际容量。
连接容量改变时,静态特性曲线将上下平移。
连接容量不变时,f↓,P↓,从而限制了频率进一步恶化。一般 f↓1%,P↓1~3%。
2、发电机组的功率—频率静特性
发电机所带负荷变化时,发电机的转速就要发生变化, 为此要保证系统频率在允许的范围内,需要进行频率 调整。
Pd
0Pde
1Pde
(
f fe
)
2
Pde
(
f fe
)
2
பைடு நூலகம்
3
Pde
(
f fe
)3
...
负荷分类:
1)与频率变化无关的负荷,如照明、电炉、整流负荷等;
2)与频率成正比的负荷,如切削机床、球磨机、往复式水泵等;
3)与频率高次方成正比的负荷,如带鼓风机或离心式水泵的电动 机等。
由于第二类负荷在系统中占大多数,因此综合负荷的功率静特 性接近一条直线,称为电力系统综合负荷的频率静态特性曲线。
∑PG=∑PL+∑ΔP+∑ΔPG
∑PG-----所有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功率总和;
∑PL----所有负荷的有功功率总和;
∑ΔP---电力网所损耗的有功功率总和;
∑ΔPG---各电厂厂用电所需的有功功率总和。
结论:系统的有功平衡与频率密切相关,有功不能平 衡时,频率必然发生变化。
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3章

• 超高压线路空载(或轻载)运行时,末端电压高于首端 电压。 • 超高压线路的电压损耗正比于线路长度平方,当线路较 长时,末端电压可高达首端电压的1.1-1.5倍。
21
电力线路的电能损耗计算
理论计算
功率损耗:ΔP(t)—瞬时值 电能损耗:描述某一段时间内功率损耗的情况, 如线路的年电能损耗。
Wz
8760 0
P(t )dt
不计线路电导
Wz
8760
0
P2 t Q2 t Rdt 2 U t
22
电力线路的电能损耗计算(续1)
工程算法
几个相关概念
最大负荷利用 全年负荷消耗的电能除以一年中的最大负荷,即, 小时数Tmax Tmax=W/Pmax 年负荷率
20
超高压线路空载运行(续)
超高压线路满足R<<X
BX U U2 0 2 BR U U2 0 2
U1
U U
x1b1l 2 BX U1 U 2 U U2 UN 2 2
U2
U1 U 2 x1b1l 2 100% 电压损耗%= UN 2
PYT GmU12
2 1
P0 1 2 U12 1000 U N
(3-25,26)
30
I0 % SN QYT BmU 2 U12 100 U N
变压器的功率计算(续2)
功率损耗的近似计算:取U1≈U2
≈ UN,有
2 2 2 Pk UN Pk S2 S2 PZT 2 2 U 2 1000S N S N 1000 S N
X R P2 jQ2 P2R Q2 P2X Q2 R jX U 2 U1 U 2 j U2 U2 U2 X P2R Q2 纵分量 U U2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与稳定分析研究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与稳定分析研究概述: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
潮流计算与稳定分析是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本文将着重探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与稳定分析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应用。
一、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为了分析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发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等)的电压、功率、电流等重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稳态分布和功率传输情况,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常用的潮流计算方法包括节点电压法和功率平衡法。
节点电压法通过节点电压的迭代计算,逐步求解各个节点的电压值。
功率平衡法则基于功率守恒原则,将电力系统视为一个功率平衡的网络,通过建立功率平衡方程组来计算各个节点的电压值。
潮流计算的关键问题在于节点之间的潮流传输矩阵的计算和节点潮流方程的求解。
电力系统中的潮流传输矩阵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方阵,计算过程需要利用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和快速的迭代算法。
二、稳定分析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是为了评估系统在各种扰动情况下的稳定性能。
扰动包括短路故障、负荷波动、发电机故障等。
稳定分析通过计算系统的动态响应,判断系统是否能够维持稳定状态。
稳定分析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方面:小扰动稳定分析、暂态稳定分析和镇定稳定分析。
小扰动稳定分析是研究系统小幅度扰动下的稳定性,主要关注系统的固有频率、振荡模式等方面。
暂态稳定分析是研究系统在大幅度扰动下的稳定性,主要关注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恢复过程。
镇定稳定分析是研究系统在混沌状态下的稳定性,主要关注系统从紊乱状态到混沌状态的变化。
稳定分析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极限,以保证系统在各种故障和负荷波动下依然保持稳定运行。
稳定分析的方法包括时间域仿真、频域分析和能量函数法等。
时间域仿真通过模拟系统的动态行为,验证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
频域分析则通过将系统的微分方程变换到频域,利用矩阵运算来计算系统的稳定域。
能量函数法则基于能量守恒原则,利用能量函数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章潮流计算

P0 8760
t
( Smax )2 UN
R
电力系统分析
【例3.2】 如图,变电所低压母线上的最大负荷40MW,cos 0.8, Tmax=4500h。试求线路及变压器中全年的电能损耗。线路和变 压器参数如下: 线路(每回):z0 (0.165 j0.409 ) / km b0 2.82 10 6 S / km 变压器(每台):P0 38.5kW Pk 148 kW I0 % 0.8 U k % 10.5
jU 2
其中:
U 2
P2 R— Q—2 电X 压降落的纵分量
U2
U 2
P2 X Q2R U2
——电压降落的横分量
说下U1明推:出U上的2述,公若dU式为是容按性感负性荷负,荷公
式不变U,2无功功U率2 Q前j面U的2 符号
应改变。
电力系统分析
3.1 电力线路和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
图中,设阻抗中流过的电流为 I IC2 I2' ,作出相量图。
103
Smax ?
1.26106 kW h
2)输电线路电能损耗 线路阻抗末端最大负荷
RT
1 2
PkU
2 N
S
2 N
103
1 2
148 110 31500 2
2
10 3
0.9
XT
1 10U N2US %
2
SN
1 101102 10.5
2
31500
20.17
电力系统分析
【例3.2】
最大负荷时变压器绕组中的功率损耗
解:1)按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求变压器全年电能损耗 已知 cos 0.8 Tmax 4500 h 查表 3150h
电力系统中的潮流计算与稳定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潮流计算与稳定分析潮流计算与稳定分析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预测和评估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潮流计算和稳定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对电压、电流、功率等变量进行分析和计算的过程。
其目的是求解电网中的电压和功率分布,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计算线路功率损耗、定位设备故障并提供临界信息等。
潮流计算的结果可用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
潮流计算的基本思想是基于节点法和分支法建立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与功率平衡方程。
通过构造节点电压相位差和功率平衡方程组,利用牛顿-拉夫逊法、高尔顿法等迭代计算方法,求解节点电压和功率未知量。
潮流计算的关键是确定等值负荷、节点类型、线路参数、发电机数据和变压器等参数。
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潮流计算,可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定线路容量和电压降、决策最优的网络配置、分析运行状态和故障查找、以及进行负荷预测和管理等。
二、稳定分析稳定分析是对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判断系统在外部扰动或负荷变化下的稳定性。
稳定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查找系统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措施来确保系统的稳定工作。
稳定分析主要包括动态稳定分析和静态稳定分析。
动态稳定分析主要研究系统在负荷扰动、短路故障或设备故障等异常情况下的稳定性。
通过建立系统的等值模型,利用数值方法进行仿真和分析,得到系统的过渡过程和稳定状态的参数。
静态稳定分析主要研究系统在负荷变化、电压偏差或设备调整等正常情况下的稳定性。
通过潮流计算等方法,评估系统的电压稳定裕度、功率裕度和负荷响应等指标。
稳定分析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稳定分析,可以预测系统的稳定界限和临界条件,确定并改进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和风险,并进行设备选型和容量决策等。
三、工程应用潮流计算和稳定分析在电力系统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三章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潮流计算)

所以末端功率
~ ~ ~ S 2 P1 jQ1 S Z S y 2 (113 j 49.77) MV . A
120 j 65.32 (7.0 j 27.22) ( j11.67)
§3.1 电力网功率损耗与电压计算
三、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和电压计算
变压器中的电压降落、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 用变压器的 型电路 1) 功率 ~ ~ ~ a.变压器阻抗支路中损耗的功率 ~ S S 1 2 S2 S1 2
§3.1 电力网功率损耗与电压计算
※电压降落公式讨论:
1) 求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和横分量公式是一样的
PR QX PX QR U , U U U
2)
U U ' U U ' (因为不同参考电压) U U 1
dU U
U 2 U
U
1.
' S2 ~ S ZT U ZT 2
U 1
ZT
~ S yT
P Q 2 U2
'2 2 2
'2 2
R jX T T
2 2
YT
U 2
' ' P2' Q2 P2' Q2 RT j XT 2 2 U2 U2
2)
电压降落 (为变压器阻抗中电压降落的纵、横分量)
' ' P2' RT Q2 XT P2' X T Q2 RT UT , UT U2 U2
注意:变压器励磁支路的无功功率与线路导纳支路 的无功功率符号相反
§3.2 辐射形网络的潮流分布
一、概念 辐射网:又称开式网。指用户只能从一个方向 获得电源。 潮流分布:即潮流计算。是指通过已知的网络 参数(或网络模型)和某些运行参数求系统中那 些未知的运行参数。 网络参数: R 运行参数: U X G P Q B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章

P jQ U
( R jX )
U
PR QX U
(电压降落纵分量)
U
PX QR (电压降落横分量) U
j0
0
(取 U
Ue
U
)
U 1
已知首端电压和首端功率时:
P1 R Q 1 X U1
(电压降落纵分量)
U 1
P1 X Q 1 R (电压降落横分量) U1
电压损耗:
U1 P1 R Q 1 X U1
I1
R jX
I2
U1
j
B 2
j
B 2
U2
中等长度线路的集中参 数等值电路
(2) 电力线路上的功率损耗
①阻抗支路上的功率损耗
P
P2 Q 2
2
2
U2
2
2
R
Q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2 Q 2 U2
2
2
2
X
②导纳支路上的功率损耗
Py G U Q y 1 2
2
2
jBU
2
G
jB
2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第三章 简单电力网络的分析计算
第二节 电力线路和变压器运行状况的计算和分析
主讲 周任军
1、电力线路的分析计算
(1) 电力线路上的电压降落和电压损耗
U 1 P1 R Q 1 X U1 (电压降落纵分量)
P1 X Q 1 R U 1 (电压降落横分量) U1
1端流向 2 端; 2 端流向 1端;
即有功功率总是从电压相位超前的点流向电压相位滞后的点。
2、变压器运行情况分析
第三章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概述 简单网络的实用潮流计算
开式网
电力网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
网络建模 建立方程 求解方程
配电网潮流计算的特点
2021/9/21
1
1概述
什么是潮流计算?
确定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时电压和功率分布的一种 算法。
潮流计算的意义。
用于电力系统规划和设计;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用于确定运行方式,制定检修
阻抗支路末端的功率为
U1、S1
S1'
S 2 ' S 2S y2P 2 'jQ 2 '
阻抗支路中损耗的功率为
Y
S y1
2
S Z (U S 2 '2)2 Z P 2 '2 U 2 2 Q 2 '2R jP 2 '2 U 2 2 Q 2 '2X
Z
S
' 2
S2、U 2 2
S y2
Y 2
2021/9/21
*
)*
j1
Ui
Pi *jQi n YijUj(i1,2, n)
Ui
j1
*n
P ijQ iU i YijUj (i1,2, n) j1
2021/9/21
30
3.4 复数变实数(直角坐标系)
Y ijG ijjB ij, U ieijfi
n
P i jQ i (e i jfi) [ (G ijjB ij)(e jjfj)] j 1
试求电源处母线上应有的电压和功率。
线路选用LGJ-120导线,每公里阻抗、导纳为
r1=0.27欧/公里;x1=0.412欧/公里 g1=0;b1=2.76×10-6西/公里
变压器选用SF-20000/110型,归算至110kV侧的阻抗、导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接容量:频率和电压等于额定值时,接在电网上的用电设备的 实际容量。
连接容量改变时,静态特性曲线将上下平移。 连接容量不变时, f↓ , P↓ ,从而限制了频率进一步恶化。一般 f↓1%,P↓1~3%。
2、发电机组的功率—频率静特性
发电机所带负荷变化时,发电机的转速就要发生变化, 为此要保证系统频率在允许的范围内,需要进行频率 调整。
2.对电力系统本身的影响
1)对汽轮机的影响。低频运行会引起汽轮机叶片产生共振,严 重时产生断裂,造成重大事故。 2)频率下降造成发电厂厂用机械(风机和泵)出力下降,影响锅 炉运行,从而发电机发电能力下降,进一步造成频率下降,导致 频率崩溃。 3)频率下降造成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励磁电流大大增加,引起 无功损耗增加,从而引起电压下降。 4)频率变化,还会引起系统中各电源间功率的重新分配,影响 系统的经济运行。
4.无功电源
1)同步发电机
是系统的唯一有功电源,也是系统最基本的无功电源。同 步发电机发出的有功、无功功率之间的关系:
Q S sin Ptg S P Q P 1 tg
2 2 2
当系统有功功率充足,无功电源不足时,可以将同步发电机 降低功率因数运行,甚至将发电机作调相机用。
发电机功率因数、视在功率、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的关系
2)同步调相机 同步调相机相当于空载运行的同步发电机。可以通过调 节其励磁平滑地改变它输出无功的方向和大小。
过励磁运行:无功电源,发出无功,提高系统电压水平 欠励磁运行(欠励磁最大容量只有过励磁容量的( 50 % ~ 65%) :无功负荷,吸收无功,降低系统电压水平
发电机的速度调整是由原动机附设的调速系统来实 现的。 发电机的有功出力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称为发电机组 的功率-频率静态特性,简称发电机的功频静特性。
离心飞摆式调速系统示意图
离心飞摆式调速系统的作用原理
一次调频-----发电机调速器自动实现 有差调节
二次调频------由调频器来实现 在主调频厂,在人工或自动装置控制下,通 过开动调频器的伺服电动机,来改变发电机 组的功频静特性,使其上下平行移动。
3.频率偏移的范围:50Hz±(0.2~0.5)Hz
二、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及备用
1.有功功率的平衡 频率值决定于同步并列运行的所有机组的转速。 发电机的转速又主要决定于与蒸汽输入量或进水量有关的输入 功率和与负荷有关的输出功率。
∑PG=∑PL+∑ΔP+∑ΔPG
∑PG-----所有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功率总和; ∑PL----所有负荷的有功功率总和; ∑ΔP---电力网所损耗的有功功率总和;
3、分级调整
(1)一次调整:针对第一种变动,由发电机组的调 速器(所有发电机组均装有调速器,所以除已满载的 机组外,每台机组均参加频率的一次调整)来完成, 按发电机组调速器的静态频率特性自动完成; ( 2 )二次调整:针对第二种变动,由发电机组的调 频器完成,使发电机组的静态特性平行上移,以保证 频率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由主调频厂和辅助调频厂来 完成。 *三次调整:计划调整,在各发电机组之间进行计划 经济分配调整。
变压器的无功损耗
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包括励磁无功损耗和电抗中的无功损耗。
S Q Q Q XT T 0 K U B T U I0% Uk %S2 STN 100 100 STN
2
2
假定一台变压器的空载电流I0%=2.5,短路电 压US%=10.5,在额定满载下运行时,无功功率的 消耗将达额定容量的13%。从电源到用户需要经过 好几级变压,则变压器中无功功率损耗的数值是相 当可观的。
∑Δ PG---各电厂厂用电所需的有功功率总和。
结论:系统的有功平衡与频率密切相关,有功不能平 衡时,频率必然发生变化。
2.电力系统备用容量
1) 负荷备用(调频备用)
适应短时负荷波动以及一天中的计划外负荷的增加。 负荷备用容量一般取3~5%的系统最大负荷; 担任负荷备用的水电厂,装机容量不得小于15%的Pmax。
2)事故备用
防止由于部分机组发生偶然性事故退出运行而影响供电。 其容量大小与系统总容量的大小,发电机台数的多少、单机容 量、系统中各种电厂的比重及系统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有关。 一般取5~10%的最大负荷,且不小于系统中最大一台机组的 容量。
3)检修备用
4)国民经济备用
3~5%,考虑国民经济的上升而增加的备用。
可装在负荷附近,以减少输送的无功损耗。 调相机是旋转电机,有功功率损耗较大,运行维护较复 杂。目前已逐渐被静止补偿器代替。
3)电力电容器 单台容量不大,可多台连接使用,可集中,可分散 使用,较灵活。运行功率损耗小,维护方便,价格 低。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无功电源。
缺点:只能供给无功功率,不能连续调节。当节点 电压下降时,它供给的无功功率也急剧减少,使系 统电压继续下降。
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为
B 2 2 Q ( U U C 1 2) 2
线路的无功总损耗为
P Q U U Q Q 2 X B L C U 2 1
2 1 2 1 2 1 2 2
线路电压不高时(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 △QL-△QC≈ △QL >0输电线路是损耗无功功率的。 110kV及以上的架空线路,当输电功率较大时, △QL>△QC 线路仍是消耗无功功率的;当线路传送功率不大时, △ QC >△ QL ,输电线路成为无功电源。
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问题可转变成保证电压中 枢点电压不越出给定范围的问题。
2. 电压中枢点调压方式
电压中枢点:电力系统中监视、控制和调整电压 的母线。 中枢点的选择: 区域性大型发电厂和枢纽变电所高压母线; 枢纽变电所的6~10KV电压母线; 有大量负荷的发电厂6~10KV的发电机电压 母 线。
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原理图
(a)可控饱和电抗器型;(b)自饱和电抗器型; (c)可控硅控制电抗器型; (d) 可控硅控制电抗器和可控硅投切电容器组合型
三.电力系统电压调整 1.用电设备允许电压偏移
35KV 及以上供电用户,电压正负偏移绝对值 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10KV及以下系统,电压正负偏移不超过7%
UU ( U U ) U U ( U U ) 2 1cos 2 2 2 1 2 Q 2 X X X
输电线路所传输的无功功率取决于U1、U2的大小。无功功率由 电压高的一端流向电压低的一端,电压差值愈大,传输的无功 功率Q2就愈大。
若U1=U2,则Q2=0,末端负荷所需无功只 能由末端无功电源供给。
一、电压偏移对用电设备的影响
异步电动机a)转矩b)电流;
白炽灯
电子设备:电压低于额定值工作不稳定,甚至不能工作; 电压高于额定值寿命严重降低。
电压偏移过大对电力系统本身以及用 电设备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电力系统一般规定一个电压偏移的最 大允许范围,例如±5%以内。为了实现这 个要求,需要对电压进行调整。
Q Q Q Q R 1 2
3.无功负荷及无功损耗
1)无功负荷
异步电动机是最主要的无功负荷。 除白炽灯和电阻性加热设备外,其它用电设备都消 耗无功功率。 综合负荷的功率因数为0.6~0.9。
2)无功损耗
输电线路的无功损耗
输电线路的π 型等值电路
线路电抗中的无功损耗为
2 2 2 2 P Q P Q 1 1 2 2 Q X 或 X L 2 2 U U 1 2
负荷分类: 1)与频率变化无关的负荷,如照明、电炉、整流负荷等; 2)与频率成正比的负荷,如切削机床、球磨机、往复式水泵等; 3)与频率高次方成正比的负荷,如带鼓风机或离心式水泵的电动 机等。 由于第二类负荷在系统中占大多数,因此综合负荷的功率静特 性接近一条直线,称为电力系统综合负荷的频率静态特性曲线。
频率调整过程说明
一次调频:有差调节(fa→fc) ;二次调频:无差调节。
第五节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及电压调整
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的复杂性:
– 全系统各点电压不同,各点电压的容许变化
范围也可能不同; – 调整电压的手段除各个发电机外,还有大量 分散在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设备和带负荷调 整的分接头变压器;而且,还必须和发电机 的控制进行协调,才能使满足电压要求的前 提下,全系统的功率损耗最小。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及频率调整 一.频率变动的影响
1.对用户的影响 1)频率变化引起异步电动机转速变化,影响产品质量; 2)频率降低引起电动机输出功率降低,影响驱动设备正 常运行生产率降低; 3)频率不稳定将影响电子设备的工作,如雷达、计算机 等将因频率过低而无法工作; 4)引起测量仪表的准确性。
Q
C
U X
2
C
4)静止补偿器
静止无功补偿器是由电力电容器和电抗器组成的, 可以发出无功功率,也可吸收无功功率。 与调相机相比,它的功率损耗小,能分相补偿以 适应不平衡负荷变化,实现连续调节。运行维护 方便,对冲击负荷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其产生 高次谐波。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越来越广泛使用。
四、电力系统频率调整
1、 负荷变动分解 第一种:变动幅度很小,周期短,具有较大 的偶然性; 第二种:变动幅度较大,周期较长,主要有电 炉、轧机、电气机车等冲击负荷; 第三种:变动幅度最大,周期最长,如不同行 业的日负荷曲线。
2、发电厂按调频的作用分类
1)主调频厂:负责全系统的调频工作,一般 由一个发电厂担任; 2)辅助调频厂:一般由少数几个发电厂担任; 3)非调频厂:在正常情况下,机组均按事先 安排好的发电计划发电的电厂,又称基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