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沙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发展规划(2010-2015)-提要

合集下载

贵阳国家高新区建设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优势突出

贵阳国家高新区建设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优势突出

贵阳国家高新区:建设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优势突出作者:来源:《硅谷》2011年第01期近日从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悉:该区管委会已正式批准《贵阳高新区沙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发展规划(2010-2015)》,根据规划,该产业园将在未来5年时间内建成完备的超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和锂离子动力及储能电池的检测、认证和服务体系,建成1到2家国家级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成为我国重要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

规划提出,到2015年,贵阳国家高新区新能源新材料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00到4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其中沙文产业园力争新增2至3家上市公司,聚集30家以上产值过亿元企业。

“十二五“期间,贵阳高新区将以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相关材料生产为切入点,同时向太阳能综合利用和电动汽车领域延伸,打造锂离子电池产业链。

目前,贵阳国家高新区在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生产,锂电解液及锂电池总成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沙文产业园内聚集了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安达磷化工有限公司、贵阳时代汇通膜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锂电池发展配套企业,已建成年产1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

未来五年,贵阳国家高新区将再投资10亿元建成年产2万吨的生产线,还将引进一批锂电池龙头企业,同时大力发展电池隔膜材料,形成年产1万吨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的生产能力。

预计到“十二五”末,整个锂电池产业链将实现产值100亿元左右。

“耐热高(超)强韧”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及其加工技术是高性能轻质合金材料产业的主要核心技术。

其中“耐热高(超)强韧”铝合金材料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场、桥梁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贵州省在“耐热高(超)强韧”铝合金系列新材料方面已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1项、国际专利优先权保护11项。

“十二五”期间,沙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将利用这些资源和创新能力优势发展高性能轻质合金材料这一前沿产业。

预计到“十二五”末,“耐热高(超)强韧”铝合金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将实现60余亿元的年产值。

学习国发2号文心得体会

学习国发2号文心得体会

抓思想强“三化” 重民生——国发2号文件学习心得通过对国发〔2012〕2号文件的学习,结合沙文镇当前实际,谈谈对沙文镇今后发展的一些看法。

一、高度统一思想,不断创新思路为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国发〔2012〕2号文件,贵州省提出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白云区明确了五年再建一个白云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应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强班子。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把班子建设放在工作首位。

一方面重点抓好党委班子建设,通过学习心党组织创建和坚持中心组学习等制度,抓好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树立为民服务思想,抓好执政能力建设;通过业务学习一线实践,开设领导干部讲堂,抓好业务能力建设;通过服务型政府创建,抓好工作作风建设。

另一方面着力抓好“两委”班子建设,通过选好配强“两委”班子,牢固树立基层组织堡垒作用;通过整治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通过严格执行《白云区党支部、村委会工作运行规程》,优化基层发展环境。

二是带好队伍。

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就必须依靠广大干部职工。

要严格管理,通过管理出效益;要强化作风,创造良好服务环境;要重点培养,大胆使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

三是强化认识。

要抓好思想统一,通过加强学习、大力宣传,让全体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全镇人民认识到高新沙文园区17平方公里核心区的建设就是实现“五年再建一个白云”奋斗目标的主战场,就是白云区“两个新城建设”的前沿阵地。

要抓好责任落实,通过分管领导、全镇各部门抓好对国发〔2012〕2号文件的学习,细分工作任务,主动开展好对上(上级业务部门)、对中(部门横向联动)、对下(下级工作人员、所包保村居)的对接,争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

二、服务园区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国发〔2012〕2号文件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序发展产业园区的要求。

贵阳高新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区和铝及铝加工基地的建设,使沙文产业的升级势在必行、有势可借。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2015—2017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2015—2017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2015—2017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再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贵阳市2015年园区产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文字号】筑府办函[2015]97号【发布部门】贵阳市政府【发布日期】2015.06.17【实施日期】2015.06.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2015-2017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再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贵阳市2015年园区产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筑府办函〔2015〕97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贵阳市2015-2017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再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贵阳市2015年园区产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5年6月17日贵阳市2015-2017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再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基调主战略和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贵阳实体经济发展“升级版”的精神,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统领,加快我市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改善产业园区整体形象,为入园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2015-2017年,在全市产业园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再提升工程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及市直相关部门,各区(市、县)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贵阳市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再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二、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靠政府推动和社会参与,加快推进贵阳市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2015-2017年,总投资1050.6亿元,重点建设9类595项基础设施项目,完成一批道路、标准厂房、供水、供电、供气、环保和景观环境等重点设施建设,确保高新园、经开园、综保园、航空港园全面实现“九通一平”,其余9个园区规划区域内实现“七通一平”。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贵阳国家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

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其中,金阳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1.66平方公里,新天高新技术工业园规划面积1.31平方公里,起步规划建设的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先期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远期拓展到92平方公里。

贵阳国家高新区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针,引进了中航集团、中电集团、中国南车集团、中国兵装集团、法国赛峰集团、贵州科学院在园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聚集了振华科技、航宇科技、皓天光电、力源液压、时代沃顿、泛特尔生物等骨干企业,培育了朗玛信息、汇通华城、成智重工、雅光电子等一批科技型成长企业,初步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先后被认定为“国家(贵阳)片式元件产业园”、“国家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现全区共有企业1200余家,其中,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1家,占全省的42%。

贵阳国家高新区聚集了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片式元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先进锻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国际生物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公共实验室、国家质检总局四个国检中心等一批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拥有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8家,其中国家级中心4家、省级中心14家;建成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贵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贵州火炬软件园、贵阳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贵阳国家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园等孵化器。

贵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人才培育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

目前,留学生创业企业17家,博士创办企业20余家,大学生创业企业151家。

当前,贵阳国家高新区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基本路径,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的发展定位,大力构筑核心动力圈、产业聚集圈、商务服务圈“功能三圈”,在金阳科技产业园着力打造技术研发、创新孵化、信息软件、资本运营、科技商务“五大中心”;在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四大基地”。

走绿色发展之路建生态科技新城——贵阳高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走绿色发展之路建生态科技新城——贵阳高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kjcy201009031.aspx 授权使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dbsdt),授权号:4869012c-09f0-46fe-9b7c-9e520151c725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0日
设麦架一沙文一扎佐高新技术生态
产业经济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将 有力促进全市乃至全省高新技术产 业迈上新台阶。从生态园区到生态 产业经济带再到生态科技新城,贵
“产业高地”就是要围绕”高新产 业引领.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突 破”的思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圆十田科技座素l 万方数据
SCIENfE&H!CHNOLOGY INDUSTRY OF
阳高新区旨在突破发展瓶颈,走出 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和项目.着力把贵阳高新区打造成全 省、全市的产业高地。 (1)重点打造以锂离子电池产业 集群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2010年4月,贵阳高新区召开了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研讨会.来自 国内相关领域的70余位专家学者为贵 阳高新区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把 脉”、“献计”.提供决策参考。目前, 投资40亿元的振华集团建设锂离子电 池材料、动力电池.LED研发中,厶和产 业基地等项目的振华新材料新能源产 业基地已开始启动,贵阳高新区将充 分发挥贵州在磷,锰.稀土等资源方 面的资源优势和雄厚的原材料工业基 础,力争至lJ201 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0 亿元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集群。 (2)强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落地 目前,总投资30亿元的中航工业 贵阳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已落户贵阳 高新区;正在加快建设振华新材料 5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全 力协助上海华鼎投资有限公司尽快完 成中京5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重组并 购工作;抓好贵阳汇通膜科技公司复 合反渗透膜及装备国产化项目.振华 云科片式薄膜电阻器生产线技改项 目、宝源阳光公司年产800吨太阳能 多晶硅产业化项目建设等。 5.创新之城 “创新之城”就是按照“自主创 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济,构筑产业支撑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装备制造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的通知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装备制造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的通知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装备制造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20•【字号】筑府发[2009]53号•【施行日期】2009.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装备工业正文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装备制造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的通知(筑府发〔2009〕53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现将《贵阳市装备制造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制定实施重点产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中央、省、市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全市振兴工业经济大会“大调整、大开放、大实干”的会议精神,抢抓机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加强组织领导,增强服务意识,及时帮助解决《计划》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责,指导和帮助企业及时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各有关企业要发挥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按《计划》确定的时限推进项目加快建设。

二○○九年六月二十日贵阳市装备制造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2009-2012)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积极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国家出台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省产业振兴计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贵阳市装备制造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2009-2012)》,作为我市今后四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指南。

一、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一)产业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贵阳市装备制造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产品研发取得了明显突破。

20吨级混合动力环保节能型液压挖掘机、高速工程车、立轴式破碎机械、重型数控轧辊磨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数控深孔钻床、数控铲齿刀磨床、WCYJW系列复式永磁电机抽油机、高速负压圆网薄页纸机、汽车零部件等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的装备产品已成功开发并投入市场,带动了我市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5.31•【字号】筑府办函〔2021〕33号•【施行日期】2021.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规定正文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筑府办函〔2021〕33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市各直属事业单位,市管企业,贵安新区各部门、单位,直管区各乡、镇:《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5月31日(此件公开发布)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办发〔2021〕6号)等文件要求,现就推进贵阳贵安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强省会”工作大会和全省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贵阳贵安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全力提升工业集群集聚发展水平,将开发区打造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到2025年,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3个开发区达到千亿级规模,贵州乌当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清镇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修文经济技术开发区、观山湖区现代制造工业园区等4个开发区达到五百亿级规模,其余开发区达到百亿级以上;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均达到90%左右。

二、主要任务(一)科学推进开发区规划布局。

1. 优化开发区空间布局。

突出开发区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首要功能,原则上开发区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除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用地外)比重达到70%。

贵阳国家高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20-

贵阳国家高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20-

贵阳国家高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20-2035)项目采购需求公示内容项目编号:GZMC-ZC20186045项目名称:贵阳国家高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20-2035)项目采购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局代理机构:贵州明诚招标有限公司第一部分采购清单及技术参数要求一、项目背景1、贵阳空间战略发展规划2035相关规划加快编制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将于2020年到期,亟需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工作。

贵阳市将先通过编制《贵阳空间战略发展规划2035》,为下一步全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市里已开展一系列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贵阳国家高新区需主动出击,提前谋划,通过编制战略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争取在新时代背景下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承担更大的职能。

同时为高新区工管委提供决策咨询,为近期施政提供抓手。

2、贵阳高新区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实现逐步扩容与成长,发展成效显著贵阳国家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省首个国家级高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步从设立之初的新天园扩张为“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括新天园(1.31平方公里)、金阳园(2.34平方公里)、沙文园(27.37平方公里)。

近几年,贵阳国家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上升显著,从2013年的56位上升为41位,是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是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全省“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之一。

3、高新区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

在国家转型发展的新常态下,贵阳市未来的发展必须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大力提高创新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突破。

因此高新区提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未来实施创新驱动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阳高新区沙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发展规划(2010—2015)》已经通过高新区管理委会审批,明确了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

到2015年,高新区新能源新材料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00—4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沙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将建成完备的起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和锂离子动力及储能电池的检测、认证和服务体系。

建成1-2家国家及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新增2-3家上市公司,聚集30家以上产值过亿元企业。

力争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形成5家以上产值过100亿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型企业,将产业园建成我国重要的专业优势突出、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

《规划》提出,高新区要以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相关材料生产为切入点,向太阳能源综合利用和电动汽车领域延伸,打造锂离子电池产业链。

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方面,高新区将依托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在建成的年产1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上,投资10亿元建成年产2万吨的生产线,预计“十二五”末可实现年产值30—50亿元;在锂电解液方面,依托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安达磷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年产一万吨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全面替代进口,预计“十二五”末可实现年产值10——20亿元;在电池隔膜材料方面,依托贵阳时代汇通膜科技有限公司配套发展电池隔膜材料,预计“十二五”末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在锂电池总成方面,将依托贵州航天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引进广东顺德精进能源有限公司等锂离子电池龙头企业,预计“十二五”末,形成年产值50亿元。

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方面,该区将依托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与上汽集团合作建立电动汽车驱动及研发中心,推动我省电动汽车整车生产,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规范》明确,高性能轻质合金材料产业主要支撑的核心技术为“耐热高(超)强韧”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及其加工技术。

目前,我省在“耐热高(超)强韧”铝合金系列新材料方面已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1项、国际专利优先权保护11项,“十二五”期间,沙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将利用这些资源和创新能力优势发展高性能轻质合金材料这一前沿产业。

《规划》还专门提到,“耐热高(超)强韧”铝合金材料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场、桥梁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在“十二五”末,“耐热高(超)强韧”铝合金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将实现60余亿元的年产值。

除发展新能源材料、高性能轻质合金材料产业外,《规划》还提出依托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国家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LED蓝宝石衬底、生物能源等材料产业。

在LED蓝宝石衬底方面,“十二五”期间,中电振华集团和贵阳市工业投资公司将投入6.1亿元,新建LBD蓝宝石衬底片的晶体生长工厂和年产300万片LED蓝宝石衬底片切、磨、抛生产线.预计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在2英寸蓝宝石衬底片生产的领域里达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生产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