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91.09.04•【文号】主席令第50号•【施行日期】1992.01.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保障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1991年9月4日主席令第50号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第四条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五条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未年成人保护工作。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根据需要,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及其他有关的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精选14篇)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精选14篇)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精选14篇)依法爱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篇1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识记: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爱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家庭爱护、学校爱护、社会爱护、司法爱护的含义.理解:从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爱护职责三方面,说明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从国家利益和青少年的自身需要两方面,说明制定未成年人爱护法的意义.二、力量目标要求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比未成年人爱护法的有关规定,培育初步的正确推断违反未成年人爱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力量.三、思想觉悟目标通过学习未成年人爱护法的一些基本内容,知道未成年人应当受到哪些方面的爱护,并需要逐步提高依法爱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力量,乐观协作社会各方面的爱护,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教学重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四个爱护”,即家庭爱护、学校爱护、社会爱护、司法爱护。

教学难点:青少年应在实际生活中增加自我爱护意识,提高自我爱护力量。

课时支配: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通过第五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需要法律,那么,爱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不需要法律呢?家庭、学校、社会本该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地方,有时也会给青少年带来损害,对于这些损害,靠批判教育、社会呼吁和青少年的眼泪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需立法,用法律爱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从今日开头,我们学习:第六课(板书)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板书)请同学们依据自己的体会说说:为什么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同学争论,老师归纳)1、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赐予特别爱护(板书)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青少年年龄小,自我爱护的力量很弱,甚至缺乏自我爱护的力量,人能被动地受侵害。

为防止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侵害,就要动员社会力气,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有效爱护,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立法,制定特地法律,来明确社会各界的职责,强化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爱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

作为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旨在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儿童权益保护、教育保障、安全保护及家庭责任四个方面来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一、儿童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儿童的基本权益,如生存权、名誉权、教育权等。

这些权益保护的规定为儿童提供了法律保护,保障了孩子们的合法权益。

例如,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儿童有受到教育的权利,并且规定了教育者应当尊重儿童的意愿和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

这项规定确保了儿童的教育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二、教育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着重保障未成年人的教育权益。

根据法律规定,家庭、学校和国家应当共同负起保障未成年人受到教育的责任。

家庭应当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条件,学校应当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国家则应当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这些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孩子们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三、安全保护儿童的安全是一个社会的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对儿童进行安全保护的责任和措施。

例如,法律要求学校建立安全防范机制,确保学生的校园安全;同时,法律还规定了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措施,以保护儿童的人身安全。

通过这些措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保护的制度保障,保护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家庭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鼓励家庭承担起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应当承担首要责任。

法律还规定了父母的教育权利和义务,鼓励父母为孩子提供精神、经济和情感上的支持。

通过这些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促进了家庭责任的履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家庭保障。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成年人保护法六大保护内容

未成年人保护法六大保护内容

未成年人保护法六大保护内容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专门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制定的重要法律。

该法律旨在从多个方面全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教育权利和社会保障。

下面将从六个方面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六大保护内容。

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诸如非法拘禁、虐待、殴打、侮辱或者性侵犯等。

同时,法律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体和财产安全,切实履行监护责任。

第二,保障未成年人的教育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法律还强调,未成年人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义务保障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的完成。

第三,保障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未成年人保护法特别强调保护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心理虐待。

法律规定学校和家庭应该创造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四,保障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有权享有合法财产,并保障他们的财产权益不受侵犯。

法律明确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管理未成年人的财产时,应当遵循诚实、勤俭、保管和增值的原则。

第五,保障未成年人的社会保障。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为失去劳动能力或者没有劳动能力的未成年人提供生活保障、救助和康复服务。

法律还提出针对孤儿、流浪儿童和被遗弃婴儿的特殊保护措施,确保他们获得基本生活和教育条件。

第六,保障未成年人的特殊权益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在司法过程中应当享有特殊保护,法律要求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应当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

总之,未成年人保护法涵盖了未成年人的各个方面权益保护,从人身权利、教育权利、心理健康、财产权益、社会保障到特殊权益保护等六个方面,全面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社会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社会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始终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与健康的成长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保障未成年人的基本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

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他们在身心发展上需要得到合理的照顾和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力度,确保他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健康成长的权利和参与社会的权利。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督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力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其次,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与思想引导是确保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教育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基石,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尤为重要。

教育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教育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和应对各种压力,避免出现心理问题。

第三,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保障。

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家庭和特殊群体的扶助力度,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同时,要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的保护体系,确保未成年人的基本权益得以维护。

加强对流浪儿童和失去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的关爱和救助,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此外,还需要加强社会各界的参与,形成共同关心和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基本单元,家长要承担起教育和保护的责任,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也应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媒体也要充分发挥正能量,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对待社会现象。

总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政府要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机制,确保未成年人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保护法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1991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号公布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第四条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五条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根据需要,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及其他有关的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保护未成年人有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八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因此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为了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

在教育方面,国家一直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每个未成年人都能够接受基础教育。

此外,国家还加大了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了教师待遇,加强了校园安全管理,全面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教育质量。

在健康方面,国家大力推行健康保障政策,确保未成年人能够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国家加大了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帮助。

此外,国家还对未成年人的疾病防控和传染病防治制定了专门的政策和措施。

在法律保护方面,国家出台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多项法律法规。

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国家加大了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的打击和惩罚力度,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在社会福利方面,国家建立了完善的未成年人福利保障体系,为贫困家庭的未成年人提供生活补助和教育资助,为孤儿、特
困家庭的未成年人提供特别的关爱和扶持。

总的来看,《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综合施策,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的法律知识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的法律知识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的法律知识引言: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法律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起到了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儿童权益保护法、青少年保护法和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措施等方面,探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的法律知识。

一、儿童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儿童权益保护法是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进行规范的重要法律法规。

根据该法,未成年人应当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其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方面,儿童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保障未成年人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

法律规定,社会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和必要的教育保障,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 禁止虐待、遗弃、弃婴和拐卖儿童。

法律严厉禁止任何形式的虐待、遗弃、弃婴和拐卖儿童行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安全。

3. 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和隐私。

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和隐私不受侵犯,禁止对未成年人进行虐待、侮辱和歧视。

4. 提供教育和培养机会。

法律要求国家和社会为未成年人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青少年保护法的规定青少年保护法是我国针对青少年群体制定的专门法律法规。

该法主要针对14岁以上、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青少年保护法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对未成年人从业活动的规定。

法律要求对未成年人的劳动、职业等活动进行保护,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从业的权益和限制。

2. 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的保护。

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参与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的权益和保护措施,促进他们积极、健康、阳光的成长。

3.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和游戏。

法律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和游戏经营者对未成年人开展网络和游戏活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于虚拟世界。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措施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的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权和人格尊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知识链接
9、司法保护的地位是什么?主要内容举例说明? 特有的温情
①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的原则。
②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有别于审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 (一般不公开审理)。
10、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只是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的 外部条件。但最关键的还要靠什么?(即怎么做?)
一、教材知识链接
7、学校保护的地位是什么?主要内容举例说明?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 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举足轻重 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 人格尊严的行为。 ③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④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既有责任使在校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又要保护学生 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我们自身的努力
①树立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②学法、知法、用法,学会 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11、什么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远离危险环境。
一、教材知识链接
12、我们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要做到哪几点?
①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扶养义务。 ②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 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③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其进行有益身 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游戏以及 赌博、吸毒、卖淫。
一、教材知识链接
4、保护少年儿童的国际性公约是什么? 我国是哪年加入这个公约的?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1991
5、法律规定的保障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益的四条基本途径是什 么? 司法保护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6、家庭保护的地位是什么?它包括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 第一道屏障
生活上的关心 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C、凡是遇到违法犯罪分子,都要避而远之。D、要有保护他人的胆识和勇气,更要 善于智斗。
4、材料一:2009年2月20至21日,全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作出重要批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 长,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材料二:漫画“网开一面”
①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②属于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内容。 ③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④说明国家不鼓励未成年人上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多选:中学生小刚在放学路上,看到本班同学小江被几个身强力壮的社会青年拦住 搜身,小刚未加思索,立即上前替小江打抱不平,结果两人都被打成重伤,住进了医 院,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 BD ) A、要见义勇为,就要敢于硬拼。 B、面对歹徒行凶,及时拨打110报警。
本节课复习内容:
一、教材知识链接
1、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为什么要制定专门的法律)? (1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 自我保护的能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与犯罪,用专门法律约 束青少年的行为显得越来越重要。 (2)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大问题,需要专 门法律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3)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 年人犯罪法》 2、为了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是什么? 立法保护 3、《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多少岁以下未成年人而制定的 专门法律? 18
① 按时入学的义务。 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③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8、社会保护的地位是什么?主要内容举例说明? 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③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④公共场所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⑤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不适宜其活动的场所。
律师事务所 法律服务 法院 公证处 法律援助 诉讼 法律援助中心 非诉讼途径 诉讼途径等
二、热点专题练习
1、今年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在央视隆重播出。对这次公益活动 理解正确的是( A ) ①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②掌握一些应急避险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③有助于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权。④拥有知识才能守护生命,所以知识比生命更重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国家文化部出台《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了法定节假日、寒暑 假上网的时间,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上网必须有监护人陪伴、网吧不得容留未成年 人夜间上网等,上述规定( A )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网开一面
①请你回忆:我国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制定了哪两部专门的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②请你想一想:材料一中提到“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 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P见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的原因 ③请你谈一谈:漫画中网吧经营者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学生, 你会怎么做? 网吧经营者的做法不对。因为老板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有关社 会保护的规定,是一种违法行为。我会:①抵制诱惑不进网吧。②向有关部门举报
①提高警惕,远离危险。这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②用智慧保护自己。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运用智慧,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 其斗争。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要冷静,勇敢地向侵害者说“不”,勇敢地、 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 ③学会求救和自救。意志坚强、保持镇静、判断明确、把握时机、保存实力、 及时求救、大声呼喊等一些基本的求救和自救的原则和办法。 ④用法律保护自己。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 13、提供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有哪三个?法律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哪四个? 打官司要到哪里? 什么是我们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维权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