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客做客礼仪(小学礼仪教案)

合集下载

待客做客礼仪(小学礼仪教案)

待客做客礼仪(小学礼仪教案)

待客做客礼仪(小学礼仪教案)第一章:待客做客的基本礼仪1.1 介绍自己:当客人来家里做客时,要主动向客人问好,并进行自我介绍。

1.2 礼貌用语:在待客过程中,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1.3 热情招待:要主动为客人提供帮助,如倒水、拿水果等,让客人感受到热情和关心。

1.4 尊重客人:尊重客人的意见和需求,不要强迫客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第二章:待客做客的穿着礼仪2.1 穿着得体:在待客做客时,要穿着整洁、得体,不要穿过于随意或不适宜的服装。

2.2 避免过于鲜艳或花哨的服装:以免给客人带来不适或分散注意力。

2.3 穿着舒适:选择舒适的衣物,以便在待客过程中保持轻松自然的姿态。

第三章:待客做客的餐桌礼仪3.1 等待客人入座:在餐桌上有礼貌地等待客人入座,不要急于坐下。

3.2 遵守用餐礼仪:在用餐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正确的餐具,不要大声喧哗或随意夹菜。

3.3 感谢主人的款待:在用餐结束后,要向主人表示感谢,表达对主人热情招待的appreciation。

第四章:待客做客的交谈礼仪4.1 主动与客人交流:在待客过程中,要主动与客人交流,展示友好和热情。

4.2 倾听客人:要耐心倾听客人的讲话,不要打断客人的发言。

4.3 避免敏感话题:在交谈过程中,要避免涉及敏感或争议性的话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尴尬或冲突。

第五章:送客礼仪5.1 送客出门:当客人准备离开时,要主动送客出门,表达感谢和告别。

5.2 道别用语:在客人离开时,要说再见,并使用道别用语,如“谢谢您的来访”、“祝您一路平安”等。

5.3 挥手告别:在客人离开后,可以挥手告别,表达友好和祝福。

第六章:待客做客的接待礼仪6.1 迎接客人:当客人到达时,要主动出门迎接,表示热情和尊重。

6.2 引导客人:在引导客人进入家中时,要注意礼仪,如为客人打开门、注意门槛等。

6.3 安排座位:为客人安排舒适的座位,并根据客人的需求提供茶水或其他服务。

《待客与做客礼仪》教案

《待客与做客礼仪》教案

《待客与做客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待客与做客礼仪知识。

2.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尊重他人、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二、教学内容1. 待客礼仪:迎接客人、引导客人、安排座位、倒茶水等。

2. 做客礼仪:敲门、问候、自我介绍、表示感谢等。

3. 交谈礼仪:倾听、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4. 餐饮礼仪:夹菜、举杯、吃饭声音等。

5. 送客礼仪:送客、道别、邀请下次再来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待客与做客的基本礼仪知识。

2. 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演示正确的礼仪行为。

3.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待客与做客的场景。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生活中的礼仪经验。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请保持教室干净整洁,适当布置一些欢迎客人的元素,如鲜花、欢迎标语等。

2. 教学材料:准备相关教案、PPT、角色扮演道具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待客与做客场景,引发学生对礼仪的重视,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待客与做客的基本礼仪知识,包括迎接客人、引导客人、安排座位、倒茶水等。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待客与做客的场景,教师在旁边指导并进行点评。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生活中的礼仪经验,讨论如何更好地运用礼仪知识。

5.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礼仪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课堂练习1. 教师设计一些待客与做客的礼仪题目,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

2.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

八、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待客与做客礼仪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要求,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礼仪,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待客做客礼仪(小学礼仪教案)

待客做客礼仪(小学礼仪教案)

待客做客礼仪(小学礼仪教案)第一章:待客做客的基本概念1.1 介绍待客做客的意义和重要性1.2 讲解待客做客的基本原则和规范1.3 强调待客做客中的礼貌和友好态度第二章:接待客人2.1 讲解接待客人前的准备工作2.2 强调迎接客人的礼仪和注意事项2.3 介绍接待客人时的交谈和互动礼仪第三章:待客饮食礼仪3.1 讲解待客饮食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2 强调餐桌礼仪的重要性3.3 介绍待客饮食中的礼貌和注意事项第四章:待客住宿礼仪4.1 讲解待客住宿的基本原则和规范4.2 强调住宿中的礼仪和注意事项4.3 介绍待客住宿中的互动和沟通礼仪第五章:送客礼仪5.1 讲解送客的基本原则和规范5.2 强调送客时的礼貌和友好态度5.3 介绍送客时的互动和告别礼仪第六章:家庭接待礼仪6.1 介绍家庭接待的基本原则和规范6.2 强调家庭接待中的礼貌和友好态度6.3 讲解家庭接待中的交谈和互动礼仪第七章:公共场所接待礼仪7.1 介绍公共场所接待的基本原则和规范7.2 强调公共场所接待中的礼貌和友好态度7.3 讲解公共场所接待中的交谈和互动礼仪第八章:节日待客礼仪8.1 介绍节日待客的基本原则和规范8.2 强调节日待客中的特殊礼仪和注意事项8.3 讲解节日待客中的交谈和互动礼仪第九章:待客中的禁忌与误区9.1 讲解待客中的常见禁忌和误区9.2 强调避免这些禁忌和误区的重要性9.3 给出避免这些禁忌和误区的建议和方法第十章:待客礼仪的实际应用10.1 讲解待客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0.2 强调待客礼仪在社交场合的重要性10.3 给出实际应用中的建议和技巧第十一章:待客礼仪的实践练习11.1 介绍待客礼仪实践练习的重要性11.2 设计不同场景的待客礼仪练习题目11.3 强调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待客礼仪能力的必要性第十二章:家长和老师在待客礼仪教育中的角色12.1 讲解家长和老师在待客礼仪教育中的重要性12.2 强调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和示范待客礼仪12.3 给出家长和老师在待客礼仪教育中的具体方法和建议第十三章:待客礼仪与传统文化13.1 介绍待客礼仪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13.2 讲解待客礼仪与传统文化的联系13.3 强调待客礼仪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第十四章:特殊情况下的待客礼仪14.1 介绍特殊情况下的待客礼仪注意事项14.2 强调在不同特殊情况下的待客礼仪规范14.3 给出应对特殊情况的待客礼仪建议和方法第十五章:总结与复习15.1 总结整个待客做客礼仪教案的重点和难点15.2 设计复习题目和活动,巩固学生对待客礼仪的掌握15.3 强调待客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待客做客礼仪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分为十五个章节。

待客做客礼仪(小学礼仪教案)

待客做客礼仪(小学礼仪教案)

待客做客礼仪(小学礼仪教案)第一章:认识待客做客礼仪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待客做客的基本礼仪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1.2 教学内容介绍待客做客的基本礼仪强调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重要性1.3 教学活动讲述待客做客的基本礼仪,如敲门、问候、自我介绍等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举例说明不礼貌的行为及其后果第二章:敲门与问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敲门和问候的礼仪培养学生礼貌待人的意识2.2 教学内容敲门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问候的语言和表情要求2.3 教学活动演示正确的敲门方式和问候语学生分组练习敲门和问候角色扮演,模拟待客做客场景第三章:自我介绍与聆听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自我介绍的技巧培养学生聆听他人介绍的习惯3.2 教学内容自我介绍的顺序、内容和语言表达聆听他人介绍时的注意事项3.3 教学活动讲解自我介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学生练习自我介绍,并互相聆听讨论如何做到真诚聆听他人介绍第四章:待客之道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待客之道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热情待客、周到服务的意识4.2 教学内容介绍待客之道的基本原则,如热情、周到、耐心等强调待客之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3 教学活动讲述待客之道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做法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热情待客、周到服务分享身边的好榜样,让学生学会从身边人学习待客之道第五章:礼貌用语与礼仪举止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礼貌用语和礼仪举止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习惯5.2 教学内容礼貌用语的具体要求和场合礼仪举止的表现和注意事项5.3 教学活动讲解礼貌用语的用法和场合学生练习使用礼貌用语,并进行礼仪举止的展示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文明礼仪第六章:餐桌礼仪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餐桌礼仪的基本规则培养学生用餐时的良好习惯6.2 教学内容餐桌礼仪的基本规则,如夹菜、喝汤、咀嚼等用餐时的注意事项,如不浪费食物、不随意夹取食物等6.3 教学活动讲解餐桌礼仪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练习用餐时的礼仪角色扮演,模拟餐桌礼仪场景第七章:礼物交换礼仪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礼物交换的基本礼仪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和尊重他人的意识7.2 教学内容礼物交换的基本礼仪,如选择礼物、包装、送礼等礼物交换时的注意事项,如不强迫他人收下礼物、不随意评价礼物等7.3 教学活动讲解礼物交换的基本礼仪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礼物角色扮演,模拟礼物交换场景第八章:做客时的行为规范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做客时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做客时的良好习惯8.2 教学内容做客时的行为规范,如不随意乱动、不大声喧哗等做客时的注意事项,如遵守主人家的规则、尊重主人的生活习惯等8.3 教学活动讲解做客时的行为规范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做客时做到礼貌待人角色扮演,模拟做客时的礼仪场景第九章:特殊情况下的待客做客礼仪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特殊情况下的待客做客礼仪培养学生应对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9.2 教学内容特殊情况下的待客做客礼仪,如生病、意外等应对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如保持冷静、主动帮助等9.3 教学活动讲解特殊情况下的待客做客礼仪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特殊情况分享身边的好榜样,让学生学会从身边人学习应对特殊情况的待客做客礼仪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改进的习惯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学生分享自己在待客做客礼仪方面的收获和不足10.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待客做客礼仪”这一主题展开,分为十个章节。

做客礼仪教案

做客礼仪教案

做客礼仪教案主题:做客礼仪目标:教导学生学习做客礼仪,以便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得体。

教学内容:1. 做客礼仪的重要性及意义2. 邀请及回应邀请的礼仪3. 抵达做客目的地的礼仪4. 与主人的交流礼仪5. 餐桌礼仪6. 离开的礼仪教学步骤:导入: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他们生活中有多少次是作为客人参加聚会或者受邀前往某个人的家中做客,然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对做客礼仪的认知。

教学内容:1. 向学生解释做客礼仪的重要性及意义,比如:表达尊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升个人形象等。

2. 教导学生在收到邀请时如何回应,例如:及时回复邀请、询问是否可以带上别人、确认出席时间等。

3. 介绍抵达做客目的地的礼仪,包括:准时抵达、在门口敲门或按门铃等。

4. 教导学生与主人的交流礼仪,例如:主动打招呼、礼貌用语、注意主人的舒适等。

5. 讲解餐桌礼仪,如:等待主人做出动作后开始用餐、遵循刀叉的使用顺序、远离手机等。

6. 介绍离开的礼仪,例如:向主人道别、感谢主人的款待、与其他客人道别等。

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模拟不同的场景,比如参加晚宴或者拜访朋友,在小组中演练做客礼仪。

总结:向学生总结做客礼仪的要点,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做客礼仪的短文,总结他们学到的做客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拓展:鼓励学生扩展自己的礼仪知识,例如:参加风度与礼仪课程、阅读相关书籍等。

注意事项: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在课堂中教授礼仪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和态度,而非仅仅就礼仪行动进行机械的指导。

待客礼仪教案

待客礼仪教案

待客礼仪教案待客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待客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待客礼仪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礼仪规范。

3. 培养学生与人交往时的礼貌和自信。

二、教学重点1. 待客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待客礼仪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礼仪规范。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与人交往时的礼貌和自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相关教材和学生手册。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者实物展示,引入待客礼仪的话题。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与他人交往时是否容易犯一些不礼貌的错误?为什么待客礼仪对于现代人非常重要?Step 2 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 介绍待客礼仪的基本概念,即在与客人或他人交往时所应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

2. 引导学生讨论待客礼仪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认识到待客礼仪对个人的形象和人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Step 3 基本原则和常见礼仪规范1. 介绍待客礼仪的基本原则,如尊重他人、热情接待、注意礼貌用语等。

2. 分析和讨论常见的待客礼仪规范,如握手礼仪、坐姿礼仪、用餐礼仪等。

3.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示范视频,让学生了解具体的待客礼仪要求。

Step 4 模拟训练1. 将学生分成小组,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待客情景,如欢迎客人、送别客人等。

2. 每组选择一个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模拟练习,注意遵守待客礼仪的相关规范。

3. 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Step 5 总结和拓展1. 总结待客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加深学生对待客礼仪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待客礼仪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对个人形象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待客礼仪,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讨论和模拟训练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待客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待客礼仪的重要性,并提高与他人交往时的礼貌和自信。

做客礼仪教案

做客礼仪教案

做客礼仪教案主题:做客礼仪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做客礼仪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2. 掌握在不同场合下的做客礼仪规范。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待客之道,提升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课前导入: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做客礼仪的认知和体验。

2. 做客礼仪的基本原则:a. 尊重与礼貌:对主人家表达敬意,行为举止得体、言谈得体。

b. 注意仪容仪表:注意着装整洁、不过于暴露,穿戴得体。

c. 贴心关怀:注意主人家的需求,并主动提供帮助。

3. 不同场合下的做客礼仪规范:a. 宴请场合:根据主人家的安排和要求,合理安排餐食并有礼仪地享用。

b. 家庭拜访:尊重和关心长辈,礼貌与小孩互动,遵守家规。

c. 商务拜访:准时到达,注意仪表和谈吐,掌握商务礼仪规范。

4.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模拟不同场合下的做客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及点评。

5. 礼仪小贴士分享:学生可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一些做客礼仪的小技巧和窍门。

6.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做客礼仪规范和原则,强调良好待客之道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问答: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与做客礼仪相关的问题。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激发群体智慧。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情境模拟,加深对做客礼仪的理解和应用。

4. 分享与总结: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评价方法:1.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对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形象仪容、态度和举止等方面。

2.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等环节中的积极程度。

教学资源:1. PPT、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场景和文字说明。

2. 角色扮演道具:提供一些适合做客场景的道具,如礼物、茶水等。

拓展活动:1. 实地观察:安排学生到社区活动或亲友家做客,观察并总结真实的做客礼仪情景。

2. 社交游戏:设计一些社交情景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做客礼仪的应对和处理能力。

礼仪《做客》优秀教案(通用8篇)

礼仪《做客》优秀教案(通用8篇)

礼仪《做客》优秀教案〔通用8篇〕礼仪《做客》优秀教案〔通用8篇〕礼仪《做客》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欣赏宣传画,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做客的礼仪。

2、激发幼儿对宣传画教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PPT课件,范例,油画棒。

教学过程:1、以谈话形式,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有没有到朋友家做客?师:你觉得做客时,应该怎么样?2、出示PPT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交流。

〔1〕图片一:有一位小朋友,名叫小明,他到好朋友小红家做客。

师:你看到小明是怎么样做的?他在干什么?师:小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老师小结:小明这样做不对,我们就用一个符号“X”。

〔2〕图片二:同样方法,小玲做对了,我们给她一格符号“”。

〔3〕图片一、二进展比照观察与交流。

师:这两张图画有什么不同?师:第一张图画告诉我们做得不对,不能这样做。

师:第二张图画告诉我们做的对,要向她学习。

3、幼儿绘画,老师提作画要求。

一边作画一边说:去别人家做客时不能……要……4、宣传画展示及介绍〔1〕请个别幼儿介绍。

〔2〕幼儿互相介绍。

〔3〕向哥哥姐姐进展宣传。

礼仪《做客》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的】1、愿意和农家的小朋友、家人交往,懂得做客的礼貌。

2、观察、讨论、感受农家与城市家庭的区别。

3、体验做客的快乐,愿意承受新颖事物。

【教学准备】1、联络好要去做客的农家,理解路途情况,最好3—4家,幼儿分组去做客。

2、准备去农家做客的小礼物,如小文具、图书等。

【教学过程】一、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欣赏农村的风景。

1、幼儿和老师一起走在去农家的乡间小路上,欣赏农村的风景,有说有笑。

2、自由畅谈: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和城市有什么不同?二、在农家做客,大方交往、礼貌待人。

1、到达农家,热情与农家小朋友、家人打招呼,互相自我介绍。

2、幼儿赠送自己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文具、图书等。

3、品味农家准备的招待小朋友的水和食品,大家自由交流,互相问问彼此感兴趣的问题。

三、参观农家,感受农村生活与城市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待客做客礼仪
目的:
1、知道待客、做客的礼仪常识,教育学生做客要有礼貌,待客要热情大方;
2、在做客、待客的表演活动中,充分体现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

活动主持:羊晶晶、陈益燕
活动准备:
句或格言。

2、制作“待客做客礼仪贺卡”。

3、学生搜集待客做客礼仪方面的名句、格言。

教学过程:
一、谈一谈,待客做客的经历
1、师导入: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做客、待客有礼貌是尊重他人、讲文明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想同学们都曾有过待客做客的经历,请大家谈一谈,你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2、回忆1:当你到别人家做客时,别人怎样接待你的?你的心情怎样?
3、回忆2:你家里来客人了,你是如何接待他们的?
今天这节班会课,我们就来学习待客做客方面的礼仪。

(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
4、谁能说说在待客做客礼仪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5、同学们说得真好。

我们不光要说得好,更重要的是应该落实到行动上。

二、看一看,学习待客做客方式
(一)待客礼仪
1、出示图:小主人接待客人的场景。

看图讨论:客人来到家,小主人是怎样做的?客人离开时,他又是怎样做的?你觉得他的表现如何?
2、请看小品表演《家里来了客人》
让学生交流、回答小品中的小强待客时做得怎么样?哪地方做得对,哪地方做得不对?
3、让我们再次重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礼貌方面的有关要求:
待人有礼,会使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到他人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和休息。

(二)做客礼仪
1、出示图:小主人随父母去做客的情景。

看图后讨论:盼盼到人家做客时,言行举止如何?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2、下面,我们再—起来学习做客礼仪,看看学校在做客礼仪方面又是怎样要求的?
做客注意礼当先,先敲门,再问候,告别别忘说“再见”。

具体做法如下:
A、到别人家,应先敲门或按门铃,等到有人应声或出来迎接时再进去。

B、做客要彬彬有礼,主人家里所有的人,不论熟悉与否都应一一打招呼。

C、做客后离开时要向主人及其家属说:“再见”。

(让学生相互交流)
3、小结:只要我们做客时,能按照以上做客礼仪去做,就是一个文明的小客人,就一定能受到主人的欢迎,主人一定会对你说:“欢迎你下次再来”
(三)待客做客礼仪总结
1、回忆我校的待客做客礼仪,学生回答,板书:
亲戚朋友来做客,礼貌热情来招待。

端茶送水说请用,客人离去送门外。

做客注意礼当先,告别需要说再见。

学生齐声诵读。

2、分组学习,相互再介绍一些接待客人的方法和做客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小组内演一演,待客礼仪体验
1、几个人到同学家去玩;
2、妈妈的朋友来了;
3、有客人来家里吃饭;
4、和奶奶一起去亲戚家做客。

(1)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组讨论。

(2)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分角色,演一演。

师:大家想一想,在别人表演时,你应该做什么?
分小组开始表演。

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鼓励补充。

四、考一考
投影显示: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客人来到,主人应()。

(2)大人谈话时,我应该()。

(3)邀请客人进餐时,我应先()。

(4)到别人家做客时,敲门时()。

(5)在别人家做客时,我要坐得()。

(请学生上来做示范)
(6)主人给我吃水果,我会()。

(7)主人家要开饭了,我该(),因为()。

(8)平时不是节假日,下列时间哪个时间做客最合适?因为()。

①、中午;②、吃饭时;③、晚上10点;④、晚上八时。

五:制作贺卡,相互赠言
1、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待客做客礼仪方面的名句、格言。

2、让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待客做客礼仪贺卡”上,写上格言,赠送给好友,相互勉励。

3、评一评班级中的“待客做客礼仪之星”。

六、你应该知道的礼仪:
六、总结:
同学们,希望大家通过这节班会课,在待客做客礼仪方面,有新的认识,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学校制定的礼
仪目标去做,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开放的!愿你们做文明礼仪的使者,遍撒文明礼仪的花种,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七:课后延伸,发展评价
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卡,及时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待客做客的表现,并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