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让绿色溢满校园------浅谈小学环境保护教育

合集下载

浅议小学环境保护教育

浅议小学环境保护教育

浅议小学环境保护教育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环境问题愈发凸显。

环境保护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情况下,环境保护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作为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中的环境保护教育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环境保护教育的意义小学生的环保教育应该覆盖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在学校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增强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培养环保意识。

2.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小学生应该被教育有关减少浪费、环境保护、回收垃圾和节约用水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

培养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鼓励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处理等行为实践。

进而使他们逐渐形成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3. 培养垃圾分类处理意识垃圾分类处理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固化小学生环境保护观念的深度。

小学生应该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进行教育,了解垃圾分类处理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4. 培养爱绿意识小学生应该被教育如何爱护植物。

通过引导学生实地参观、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好处及保护植物的重要性,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植物、植物的种类、植物与我们的关系等。

三、环境保护教育的策略在小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教育的策略决定着环境保护教育的成效。

以下是几种常用而有效的环保教育策略:1. 环境教育课程环境教育课程是主要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把环境教育与校内课程相融合的教育方式。

通过将环保教育融入常规课程,增强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

2. 宣传活动宣传活动是一种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环境保护知识的有效途径。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

还可以在学校内外进行海报和标语的宣传、漫画大赛、环境保护知识问答等,让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环境保护知识。

3.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环保教育方式,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环境并了解不同环境的差异,进而深入了解环保问题。

中小学环境教育浅谈论文

中小学环境教育浅谈论文

中小学环境教育浅谈论文推荐文章浅谈秘书职业道德的论文热度: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参考论文热度:浅谈计算机安全的论文热度:浅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论文热度:浅谈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心得体会热度:中小学环境教育是环境基础教育。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浅谈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小学环境教育浅谈论文篇一《略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实现》【摘要】中小学环境教育是环境基础教育。

中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可从四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认识,把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二是夯实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三是抓住重点,提高教师环境素质;四是创新形式,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关键词】中小学;环境教育生态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共同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面对这一严峻问题,各国人民正共同努力,采取各种办法和手段,但从根本上和长远来考虑,应该从社会意识方面入手,确立人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环境道德。

正如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说:“生态保护已经不是某个政府的决策问题,而是所有地球人需要共同面对的,这已经是每个人的道德问题”。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指出环境意识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环境教育对环境保护工作起着先导、基础、推进和监督作用。

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对象包括社会各阶层,但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环境基础教育,因为中小学生是一个受外界影响最大的时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他们正确引导、积极培育,形成科学的环境素质,将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如何开展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小学环境教育方面的论文

小学环境教育方面的论文

小学环境教育方面的论文环境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环境教育,小学生可以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与意义、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及实施环境教育的挑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

通过环境教育,学生能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环境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他们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形成环保习惯和责任感。

小学环境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环境教育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研究自然环境,学生可以培养对自然的敬畏感和对生命的尊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环境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锻炼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最后,环境教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保护思想,传承中华民族的环保传统。

二、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小学环境教育的内容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注重体验式和情感式的教育方法。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环境的认知:通过参观考察自然风光、野外生态教育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自然环境,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规律、生物多样性等基本知识。

2. 环境问题的认识:通过讲授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引导学生形成环保意识。

3. 环保行动的实施: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习惯。

绿色校园论文 (2)

绿色校园论文 (2)

绿色校园论文绿色校园是指以环境保护为核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校园已经成为各大学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绿色校园的概念、意义、建设目标、实施策略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绿色校园的概念和意义绿色校园是指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和有效管理,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校园环境。

绿色校园的建设旨在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校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保护意义:绿色校园建设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能源的使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2. 教育意义:通过绿色校园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和创新能力。

3. 社会影响意义:绿色校园建设可以为社会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引领社会的环境保护行动,推动整个社会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二、绿色校园的建设目标绿色校园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约能源: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

2. 减少废物:通过建立垃圾分类制度,推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3. 保护生态: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校园绿地,保护植被和生物多样性,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 培养环境意识: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和创新能力。

5.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绿色校园建设,向社会传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社会的环境保护行动。

三、绿色校园的实施策略绿色校园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绿色校园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绿色校园管理机构,负责绿色校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2. 制定绿色校园建设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绿色校园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时间表。

学校环保教育论文_学校绿色环保论文

学校环保教育论文_学校绿色环保论文

学校环保教育论文_学校绿色环保论文篇一:如何加强绿色学校的环境保护建设论文如何加强绿色学校的环境保护建设在当今自然环境中,环境受到污染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工厂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大量原油泄漏到海上,数以千万的汽车不断地排出有害气体,无数森林被砍伐掉以及各种的化学有害药品的泄漏,人类制造出无数的垃圾等等。

如此的污染环境的行为已经严重的伤害了我们地球这个可爱的“母亲”,于是,地球这个“母亲”开始发怒了,温室效应,土壤酸化,森林沙漠化,全球多处地方出现极端天气……环境受到破坏,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刻不容缓需要解决了。

特别的是我们在校学生,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踏出社会上,但我们可以首先从配合创建“绿色学校”开始,因为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

什么是“绿色学校”?“绿色学校”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

”【1】“绿色学校”建设是在校园拥挤和校园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生态热”的产物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

因此,“绿色”的涵义已经不简单只是一个色彩概念了,它已成为了一种公益行动的代称。

作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基地的学校,更是责无旁贷地要将“绿色”教育深入贯彻。

除了灌输关于“绿色化”的纯知识之外,还不应当忽视学习场所的“绿色化”保护建设。

学校就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如何加强这个小社会的环境保护建设呢?这就需要注意和解决一些问题,并且需要从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法律和相关专业观点去注意和解决!在保护建设“绿色学校”的时候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很多同学不懂得如何更好的保护环境,并不知道保护环境的真正含义,所以我们需要绿色教育。

“绿色学校”的绿色教育,是传授自然科学知识,更是一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综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实际到理论的认识,“绿色教育”承担着环境教育的三个层次的任务。

小学保护环境论文范文3篇

小学保护环境论文范文3篇

小学保护环境论文范文3篇建设绿色学校工作汇报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环境意识,”绿色学校”创建。

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校找到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爱绿、护绿、育绿的意识。

学校通过养成教育和环境教育,校园更绿、更美了学生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学校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道路、运动场、教室地面洁净无纸屑杂物;宣传栏、牌匾设计新颖内容生动、醒目;草地、花圃有维护栏、花草树木有知识简介牌;公共场所摆放鲜花;学生不吸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不乱折乱踏;不高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学习;做到”地面无纸屑、门窗无乱画、墙壁无鞋印、桌面无乱摆、室内无高声、人人衣冠整、个个讲卫生”要求。

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使德育、美育自然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陶冶了学生情操,Ji发了爱绿、爱美的高尚志趣;使学生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学校、爱动物、爱大自然,培养其纯洁的爱心。

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节约水电、节约用纸,美化、绿化、净化校园。

这些活动中全体学生不怕脏、不怕累,认真仔细地清除垃圾、清污、除尘,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同时也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否定并批判了污染环境、破环生态的不文明行为,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我生存环境。

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扩大了社会影响,使得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辐射一个小社区,净化了环境,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质,带动和影响家庭、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朱田小学环境教育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以”环境教育”为办学特色,做到”环境教育在学校,环境意识进家庭,环境行动到社会”孩子们既是”绿色教育”受教育者,也是向成人进行”绿色教育”“小老师”很多孩子回家成了建设”绿色家庭”生力军。

绿色校园论文

绿色校园论文

绿色校园论文一、引言绿色校园是指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校园建设模式,旨在提高学校的环境质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校园建设已成为各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绿色校园建设的意义、目标和实施策略,以及评估其效果。

二、绿色校园建设的意义1. 环境保护意义:绿色校园建设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教育意义:通过绿色校园建设,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环境问题,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环境素养。

3. 社会意义:绿色校园建设可以为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推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三、绿色校园建设的目标1. 节约能源:通过采用节能设备、优化能源管理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减少能源的消耗。

2. 减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通过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以及建立废物处理系统等措施,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

3. 促进可持续交通:通过鼓励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的使用,减少汽车使用量,降低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4. 增加绿色空间:通过植树造林、建设花园和绿化校园等措施,增加绿色空间,改善校园环境质量。

四、绿色校园建设的实施策略1. 建立绿色校园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绿色校园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绿色校园建设的计划和政策。

2. 加强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组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3. 推广绿色技术和设备:引进和推广绿色技术和设备,如太阳能发电系统、节能灯具和水资源回收系统等,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4. 建立绿色采购制度:建立绿色采购制度,优先选择环保产品和材料,鼓励供应商提供环保产品和服务。

5. 加强校园废物管理:建立废物分类回收系统,加强废物处理和再利用,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

六、绿色校园建设的评估与效果1. 建立绿色校园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绿色校园建设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小学保护环境论文六篇

小学保护环境论文六篇

小学保护环境论文六篇学校爱护环境论文范文1一、从生活教育入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环保意识及其良好行为习惯是全面进展的人的重要素养,对人的成长以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进展具不行低估的重要意义。

人的任何意识极其良好行为习惯,都是教育培育的结果,而绝非自然生成,是需要长期的教育引导和培育的。

生活即教育,身边的生活垃圾你是如何对待的?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是如何成扩散之势的? 教学《“扫一室”与“扫天下”》这一课时。

我深化挖掘课文蕴涵的环保内容,引导同学采纳了探究式阅读的学习方法,以读文为基础,通过争论、辩论等方式联系自己实际感悟“凡事应当从小事做起,从扫一室开头”的道理。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的年月距今已有一千年的时间,但故事仍有巨大的现实环保意义。

大事与小事的关系毕竟应当怎样看待呢?“假如都象陈蕃那样,对待垃圾不屑一顾,那么这个世界会变得怎样?学习本文后,你应当怎样对待环保?”通过这些问题引领全文,指导同学有目的地精读课文,为他们创设沟通的平台,在教学的同时,绽开拓展阅读活动,讲环保故事,强化卫生习惯对环保的重要意义。

1994年第十二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

全世界报纸都登文赞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是由于没有一张废纸,就使全世界为之惊异。

再看看我们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镜头,当人们散去,满地废纸,处处垃圾!一滴水折射整个世界,一张废纸,一小块垃圾打算一个企业的兴衰乃至整个国家的兴盛。

所以应从小事人手,从捡起一张废纸,一小块垃圾开头,培育良好的卫生习惯。

树立从小进行环保教育的思想,爱护环境必需从小抓起。

如教育学校生节省用水。

我们可以把洗完菜的水用于浇花,洗好衣服的水洗拖把、拖地板冲厕所,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小,顺手关紧水龙头,在日常生活中禁食野生动物,在家看电视、收听广播时声音要小一些,上下楼梯时脚步轻一些,室内说话时声音低一点,从自己做起,人人动手。

努力去做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的,才有可能为我们自己得更美妙的生存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绿色溢满校园------浅谈小学环
境保护教育
当前人类普遍面临的大气污染、气候变暖、淡水资源面临枯竭、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臭氧层耗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导致出现“温室效应”、臭氧层耗损、土壤酸化、森林沙漠化、“厄尔尼洛现象”等恶劣天气现象的出现,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十一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取决于当代青少年环境意识的高低。

在未来的教育中应优先考虑环境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接触环境、认识环境、欣赏环境、建设环境,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具备保护和改善环境所需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环境观、科学观、价值观,尊重环境,热爱家园的道德素养,这正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呢?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育活动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开展忧患教育,触动幼小心灵
我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录象、查找图片、阅读环保资料、上网等途径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

如:我让学生观看98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洪灾、被砍伐的森林、人类的非法守猎行为……等录象,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环保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讲故事、交流见闻、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明白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土地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壤流失沙化……并通过组织学生学习《每分钟发生的环境灾
难》:世界上每分钟损失耕地40万平方米,每年损失耕地21万平方千米;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泥沙252亿吨,每分钟有85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让学生从这些触目惊心的资料中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二、明确绿色教育目标,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环境教育是专题性教育,其着眼点应放在增强学生的意识上。

我通过自然课,队会课,教育学生从身边的环保小事做起,如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节约资料,不乱丢乱吐,不乱写乱画,不制造噪音等,以课本上的内容、电视片、绘环保画、手工制作、郊游及利用学校与周边现有的环境教育资源——直观形式对学生进行绿色文明意识的渗透,促使良好学习习惯与行为规范的形成。

三、绿色课堂,使学生增长环境知识
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如《只有一个地球》对学生进行了“水的循环”、“水的净化”、“空气的污染”“岩石的风化”的教育,如《鹿和狼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植物与环境”、“动物与环境”、“食物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等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环境,认识生态环境问题,认识环境与人那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学习保护和改善环境所需的知识,形成正确的环境观、科学观、价值观。

如在“我国珍稀的动植物”一课教学中,我带学生认识我国的珍贵保护动物:虎、金丝猴、长臂猿、绿孔雀……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了解这些动物的栖息地,生活习性,目前的数量,并通过小组讨论:“这些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懂得自然界的动物、植物都是人类的好邻居,逐步认识保护生态物种的意义,懂得珍惜资源,懂得尊重自然,维持生态平衡。

四、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绿色大自然
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各种环保教育活动,使他们以浓厚的兴趣投身到环保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活动能力。

并且通过当前的环境综合治理活动,走出校门打扫街道,消除卫生死角,消灭“牛皮癣”等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行动感受教育,同时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让孩子们带动家长也投入到环保活动中
相信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环保教育活动,坚持环保教育与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文明习惯和环境意识的养成,我们的学生会逐步认识环境,明白环境污染的危害,懂得珍惜资源,懂得尊重自然,维持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而意义深刻的大事,是学校环境教育永恒的主题。

我们将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搞好环境教育工作,我们以“教育每个孩子,影响每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为目的,为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