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原理 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基础河流的地质作用

工程地质基础河流的地质作用

3.悬移式:粉沙和粒土级的颗粒在水中可长期悬浮 沙波:由于河底的不平和水流的脉动冲刷,使砂粒在床底的堆积 呈波浪状,称沙波。 磨圆度:碎屑颗粒在搬运过程中被磨圆的程度(roundness)。
河流的物理搬运能力和搬运量
河流的机械搬运能力:指流水能搬运的最大碎屑物的能力, 搬运物的总重量(G)与流速(V)的六次方成正比(1∶64),河 流的机械搬运量由河水中的含砂量和河流的输砂量来衡量。
用,称侧蚀作用。
侧蚀作用的结果是使河谷展宽,河床变弯曲。
河曲:由于侧蚀作用使河床产生的连续弯曲;
蛇曲(自由曲流):极度弯曲的河床;
a-弯曲河道 b-蛇曲 c-牛轭湖
截弯取直和牛轭湖 蛇曲状河流中,由于洪水期水量突然增加,侵蚀能力突然
增强,水流会冲溃曲颈直接流入下一河弯,这种现象叫河流的 截弯取值,被遗弃的弯曲河道称牛轭湖。
(2) 湖水机械沉积物较细,以细砂、粉砂、泥为主; 分选性好,水平层理发育;湖边见波痕。
(3) 潮湿区湖泊,入湖河流多,水势大,碎屑物多, 可在河口形成三角洲,甚至形成湖成三角洲平原。
二、化学沉积作用
1.潮湿气候区 雨量充沛,湖泊多为泄水湖含盐度低。潮湿区陆地化学 风化、生物风化作用强烈,矿物分解彻底,故不仅K、 Na、Ca、Mg等组成的易溶性盐类可呈离子状态搬入湖 中,而且Fe、Mn、Al、Si、P等组成的较难溶的化学物也 能组成为胶体溶液或离子溶液进入湖水中。前者因溶解度 大而继续搬运,后者胶体溶液或离子溶液与湖水相混合, 发生各种化学反应,或由于电解质作用,而使这些物质沉 淀下来,形成湖泊的Fe、Mn、Al矿床,最常见铁矿床, 高岭土矿床。
海洋沉积作用
除海岸附近及表层海水较动荡外,绝大部分海 域中的水体均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因此海洋地质作 用是以沉积作用为主。

《工程地质》第三章——河流地质作用

《工程地质》第三章——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 地质 作用 之 搬运 作用
机械搬运 搬 运 分 为 化学搬运 滑动 滚动 推移质 机械搬运的方式 跳跃 二者相互转换的条件是流速 悬浮—悬移质 流量、流速 机械搬运的控制因素 自然地理状况(植被 坡度 地质条件等)
指:当地形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或流速减小时,河流 的搬运能力下降,所携带的冲积物在适当的地点沉积 下来的作用。
成绵高速广汉石亭江大桥全 广东11栋房屋坍塌事故原因查明 长396米,桥面宽 24.5米,13孔, 成绵高速公路最长大 最大孔跨径 30米。成绵高速公司 桥 —— 石亭江大桥面临严重 的一份报告显示,从去年底以来, 安全隐患。因采砂船在大桥 他们便发现有采砂船擅自进入石 下游200米控制区内进行采砂 亭江大桥下游 200米的公路控制 挖石作业,致使大桥基础底 区内,不断进行违法采砂挖石作 部已被掏空。昨(19)日,记者 业。目前,石亭江大桥河床标高 在现场看到:采砂船仍在疯 要原因,而河道上进行的 比原标高降低 1米多,致使大桥 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亦对 狂采砂。 承台底部被掏空,桥桩基础上部 河道流态发生影响。因此, 本次崩岸毁屋事件是一场 裸露。随着采砂挖石的继续,将 自然灾害,在某种意义上 直接导致大桥基础承载力下降; 也是人与水争地所造成的 如遇洪水,大桥甚至有被江水冲 后果。 毁的危险。
长江万州段河岸,何鹏摄于2002年3月
请体会山区、平原河流不同的侵蚀作用类型
河流侵蚀作用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 • 下蚀作用的影响 • 侧蚀作用的影响
A section of Emery Crossing Road in Clarksville is 经与会专家现场评估 sliding down the bank along 及初步分析,沙口外坦塌 the Ohio River. 坡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四方 The collapsed road is near a 面,但河道演变是影响岸 new $1.7 坡稳定的主要原因。 million bridge 与会专家认为,河道 that is part of the Ohio River 演变是影响岸坡稳定的主 Greenway.

河流地貌知识知识点总结

河流地貌知识知识点总结

河流地貌知识知识点总结一、河流的形成和发展1. 水文循环及水文循环与河流地貌的关系水文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在不同形态之间相互转化和分布的一个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河流是地表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表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河流地貌是由地表径流形成的地表地貌,它受水文循环的影响,同时也对水文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河流地貌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受地质活动、气候变化和生物作用的影响。

在地质活动的作用下,地表地形发生变化,形成河流的起源。

气候变化影响了河流水量和侵蚀作用的强弱,从而影响了河流地貌的形成。

生物作用通过根系固土、植被覆盖等途径也对河流地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3. 河流地貌的发展阶段河流地貌的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的阶段,包括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

在青年期,河流地貌为幼年地貌,它主要以河床侵蚀为主,河谷深切。

壮年期的河流地貌以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相平衡,河道开始稳定,发育出分叉河道、悬谷等特征。

老年期的河流地貌以河床沉积为主,形成宽谷、冲积平原等特征。

二、河流地貌的特点1. 河谷地貌河谷地貌是河流侵蚀和侵蚀沉积作用的结果。

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中,河谷地貌有不同的特点,如幼年期的V型谷地貌、壮年期的U型谷地貌和老年期的宽谷地貌等。

河谷地貌还包括峡谷、悬谷、河谷平原等地貌类型。

2. 河床地貌河床地貌是河流侵蚀和沉积的结果。

在青年期,河床地貌以陡崖、瀑布、凹陷等地貌为主;在壮年期,河床地貌发育出冲击石、巨砾、河床阶地等地貌;在老年期,河床地貌以冲积扇、冲积平原等地貌为主。

3. 河流与地貌相互作用河流与地貌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

河流在地表地貌上产生侵蚀作用,改变地表形态;地貌的变化又影响着河流的形态和走向。

同时,地质构造、气候、植被和土壤等地貌因素也影响着河流的发育。

三、河流地貌的作用1. 地表侵蚀和沉积河流地貌对地表起着侵蚀和沉积作用。

在青年期,河流地貌主要起侵蚀作用,改变地表地貌;在壮年期,侵蚀和沉积作用平衡发展;在老年期,沉积作用占主导地位,形成冲积平原、冲积扇等地貌。

地理河流地貌

地理河流地貌

地理河流地貌地理河流地貌是指由河流运动与地貌相互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

河流地貌丰富多样,包括河谷、河流、河口、河流网络等多种形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地理河流地貌。

1. 河流的形成河流的形成与地球的水循环密切相关。

在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云之后,会形成降水,其中一部分降至地面形成河流。

河流由水源、沟谷、河道和河口等组成。

2. 河流的分类根据河流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冲击河、冰川河、季节性河、年流量河等不同类型。

冲击河是由强烈的冲击力造就的,其流域地质较为坚硬;冰川河则是由冰川运动形成;季节性河通常在洪水季节水位较高;年流量河则是指全年都能保持持续水流的河流。

3. 河流的地貌特征河流地貌特征独具一格。

河谷是河流中最典型的地貌,可分为V型河谷和峡谷。

V型河谷常见于水流较缓慢的地区,其地貌特征为两侧山峦陡峭;峡谷则是由于水流冲刷而形成的深而窄的河谷。

在平地上,河流会形成河网,这是由于水流在平地上蚕食而形成的多条分支河道。

4. 河口地貌河口是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的部分。

河口地貌丰富多样,既有三角洲,也有海湾、海角等地貌。

三角洲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积累而形成的,常呈三角形状,其形成过程包括侵蚀、输运和沉积等环节。

5. 河流地貌对人类的影响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

河流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为农业、工业等提供了发展基础。

同时,河流地貌也具有一定的风景价值,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6. 河流地貌的保护与管理河流地貌的保护与管理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一些河流地貌正面临着破坏和退化。

因此,应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保护河流地貌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总结地理河流地貌是地球表面最为重要和常见的地貌类型之一。

河流地貌丰富多样,包括河谷、河流、河口等多种形态。

正确认识和保护河流地貌,对于保护地球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学原理 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

地质学原理 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

凸岸沉积
凹岸侵蚀
由于河流側蚀作用,导致河流凸
岸沉积前推、凹岸剥蚀后退,使 得河曲加大。
蛇曲河与牛轭湖形成过程
河流侧蚀作用结果——形成牛轭湖
在河流侧蚀过程中,流水因惯性离心力作用冲向凹岸而造成凹岸不断侵蚀,凸岸因水 流减缓而连续沉积携带的泥沙,导致河床逐步加宽、河曲日益变大,从而形成蛇曲河, 蛇曲河最终因裁弯取直而废弃弯曲河道。这种被废弃的弯曲河道称为牛轭湖。
河流冲积物层理构造
河口三角洲相冲积物 河口三角洲相冲积发展示意图
河口三角洲相冲积物
六千年以来MISSIPPI三角洲形成示意图
河流相冲积物总特征 以机械碎屑物为主。 砾石磨圆好。 常见层理和层面构造。 冲积物分选性好。 自上游至下游,冲积物逐渐变细。
上游
下游
河谷地貌
地貌 由于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的长期作用,
蛇曲河与牛轭湖航空照片
河流下切作用与侧蚀作用之间关系
时间上,河流发育早期以下切作用为主,随着河床坡 度减小,逐渐转为以侧蚀作用为主。
空间上,河流上游以下切作用为主,河流下游以侧蚀 作用为主。
• 河谷分类 ( 按横剖面 ) :
V 形谷
U 形谷
碟形谷
--上游侵蚀 --平原侵蚀 --下游侵蚀
水库对河流上 游沉积的影响
§1.河流概述
• 河流的形成 • 由片流、洪流发展而来。 • 片流 — 沿山坡均匀流动的网状细流, 片流的侵蚀作用使山坡松散层产生破坏。
• 洪流: − 面状流水汇聚成的暂时性线状流水.
河流起源于沟谷 片流地貌
片状侵蚀
流水作用
流水的线状侵蚀
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
河流地质作用 河谷地貌
河流地质作用

地质学原理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

地质学原理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

VS
河流地质作用的产物主要包括河谷地 貌和沉积物。河谷地貌包括峡谷、河 漫滩、阶地等,这些地貌特征的形成 与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密切 相关。沉积物则是指被河流搬运并在 下游沉积下来的物质,包括泥沙、砾 石等,这些沉积物可以形成各种类型 的沉积地貌。
02 河谷地貌的形成与演变
河谷地貌的定义与分类
河流沉积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河流水量、流速、搬运能力以及河床地形和 岩性等因素。
04 河谷地貌的类型与特点
V型河谷
01
02
03
04
特点
河谷狭窄,两岸陡峭,形如 "V"字。
形成过程
河流在初期发育阶段,侵蚀作 用强烈,河谷不断加深和拓宽

常见地区
多见于山区或丘陵地区。
代表河流
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段、雅砻江 等。
河流地质作用还对水资源的形成 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对于人类 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流地质作用的过程与产物
河流地质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侵蚀、 搬运和沉积三个阶段。侵蚀阶段主要 是通过水流对地表岩石的冲刷和溶解 来破坏地表形态;搬运阶段则是将侵 蚀产生的物质输送到下游;沉积阶段 则是在水流速度减缓时,被搬运的物 质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地表形态。
岸、河滩等地貌。
河谷地貌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
地形坡度
河谷的地形坡度影响河水的流速和冲 刷能力,从而影响河谷地貌的形成和 演变。
岩石性质
河谷内岩石的硬度、成分等性质影响 其抗侵蚀和搬运能力,从而影响河谷 地貌的形态。
人类活动对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的影响
水利工程
修建水库、水坝等水利工程,改变河流水位、流速等条件,影响 河流地质作用和河谷地貌。
地质学原理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 貌

一、河流的地质作用

一、河流的地质作用
河水所流经的带状延伸的凹地。 河谷内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河谷地貌。
河谷阶地:
河谷谷坡上分布的洪水不能淹没的台阶状地形。 阶地的形成:主要受地壳运动影响
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时期
地壳上升(基准面下降)
侧向侵蚀
下蚀作用
河漫滩
阶地
阶地的类型 侵蚀阶地 堆积阶地 基座阶地
机械碎屑物—机械搬运
溶解物质—化学搬运
2. 河流的搬运力和搬运量
一般河水的溶解量远远没有饱和,同时河流的溶运力取 决于流量和河水的性质,而与流速无关. 河流的机械搬运作用,不论其搬运数量,搬运物的大小,以 及搬运物在河水内的运动状态,都受河流流量,尤其是受流速 的控制.
3.
河流对机械搬运物的分选、磨圆和磨细作用
三、河流的沉积作用
1. 沉积作用的原因
河流流速降低 地面坡降的影响 环流的作用
2. 沉积作用的分选性
由于河流机械搬运物的大小与流速有关 ,所以当流速减小时, 机械搬运物就按粒径大小或颗粒比重,依次从大到小,从重到 轻先后没积下来,这个过程叫做沉积物的分选性.
3. 河流沉积作用的结果
心滩 河漫滩 冲积扇 三角洲
长江1900年至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海岸线外迁了近
50公里,沉积了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的肥田沃土,长江三 角洲平均每40年向海伸展1公里。 黄河由于有大量沉积,近900多年来,黄河口海岸线外 迁了大约100公里,仅1949至1951年的三年间,黄河三角 洲就向外伸长了10公里。四、河谷地貌2.河流的侧蚀作用
河水以自身的动力并以其搬运的泥沙侵蚀河床的两侧 或谷坡,促使河床左右迁徙或谷坡后退的作用,称为河流的 侧蚀作用. 侧蚀作用的原因: 侧蚀作用的结果: 环流
河谷的扩宽

地质学原理-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共39页文档

地质学原理-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共39页文档
Thank you
地质学原理-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积物
侵蚀-堆积阶地
河谷地貌类型
未成形河谷-也称V字形河谷,山区河
谷发育初期,以垂直下切作用为主,特
点是谷坡陡峻甚至壁立、基岩裸露、下 切很深、谷底较窄、无冲积物、常为河
按 照
水充满。

河漫滩河谷-也称U字形河谷,河谷发

育中晚期或丘陵-平原区河谷,侧蚀- 冲积作用较强烈,特点是谷坡较缓、谷
发 育 阶
在上游,河道的宽度较窄、坡降较大,河水的流量较 集中、流速较大,搬运能力较大。
在下游,河道的宽度较大、坡降较小,河水的水面较 宽、流量较分散、流速较小,搬运能力较小。
河流沉积作用 河水流动中因搬运能力不断损失而使搬运物质在自重
力作用下逐渐沉积的过程称为河流沉积作用,又叫作 冲积作用,沉积的物质特称为冲积物。 冲积物具有明显的磨圆、分选、成层等结构性,宏观 表现为层理构造。 根据冲积物的沉积环境,可以将冲积物分为河床相冲 积物、河漫滩相冲积物、牛扼湖相冲积物、蚀余堆积 相冲积物、河口三角洲相冲积物五种类型。
河流下切作用-河水对河床底部地层的切割、冲刷、 破坏而加深河谷的过程。
河流侧蚀作用-河水对河床两侧地层的切割、冲刷、 破坏而拓宽河谷的过程。
• 下蚀作用结果
• 溯源侵蚀---由于下蚀作用使河流向源头方向 伸长(加长)
• 我国黄河壶口瀑布5cm/年(退)北美尼亚加 拉瀑布0.3m/年
河流向源侵蚀作用而加长河谷
河流 地表具有明显河谷的常年或季节性流水称为河
流。
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的过程统称为河流地
质作用,属于一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影响因素 主要有河流流域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与组成、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植被、风化作用、河 流流量与流速、河谷坡度与宽度、气候与降水、 地下水与河流补给关系、人类活动等。
§1.河流概述
• 河流的形成 • 由片流、洪流发展而来。 • 片流 — 沿山坡均匀流动的网状细流, 片流的侵蚀作用使山坡松散层产生破坏。
• 洪流: − 面状流水汇聚成的暂时性线状流水.
河流起源于沟谷 片流地貌
片状侵蚀
流水作用
流水的线状侵蚀
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
河流地质作用 河谷地貌
河流地质作用
下蚀最强烈的是瀑布地区
瀑布后退----溯源侵蚀的一种形式
• 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群中的黄果树瀑布

为最大一级落差58M,宽约20M.
河流下切作用过程
河流下切作用结果——峡谷地貌
虎跳峡
三峡
河流侧蚀作用过程 河流侧蚀作用结果——蛇曲地貌
1965年1月的河岸
由于河流側蚀作
用,而使பைடு நூலகம்岸坍 塌。
1965年3月的河岸
凸岸沉积
凹岸侵蚀
由于河流側蚀作用,导致河流凸
岸沉积前推、凹岸剥蚀后退,使 得河曲加大。
蛇曲河与牛轭湖形成过程
河流侧蚀作用结果——形成牛轭湖
在河流侧蚀过程中,流水因惯性离心力作用冲向凹岸而造成凹岸不断侵蚀,凸岸因水 流减缓而连续沉积携带的泥沙,导致河床逐步加宽、河曲日益变大,从而形成蛇曲河, 蛇曲河最终因裁弯取直而废弃弯曲河道。这种被废弃的弯曲河道称为牛轭湖。
底较宽、河漫滩发育、河床仅占谷底最

低部位。

成形河谷-经历较长地质时期后而具有

复杂几何形态的河谷,显著特点是存在
阶地,还发育河漫滩、河心滩等。
未成形河谷
未成形河谷
未成形河谷
河漫滩河谷
河漫滩河谷 河漫滩河谷
河流发展过程
河流纵向特征


河流袭夺
演 化











谢谢!
The End
河谷地貌 在流域地层组成与结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基础
上,经过河流长期侵蚀、搬运、冲积等作用,逐步 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线性沟谷地貌。 由于路线沿河谷布设于阶地上具有展线舒顺、纵坡 平缓、施工简便且工程量小等优点,因而河谷通常 是山区公路、铁路争取利用的一种良好地貌类型。
河漫滩形成过程
平水期,河水位 于河床内。
蛇曲河与牛轭湖航空照片
河流下切作用与侧蚀作用之间关系
时间上,河流发育早期以下切作用为主,随着河床坡 度减小,逐渐转为以侧蚀作用为主。
空间上,河流上游以下切作用为主,河流下游以侧蚀 作用为主。
• 河谷分类 ( 按横剖面 ) :
V 形谷
U 形谷
碟形谷
--上游侵蚀 --平原侵蚀 --下游侵蚀
水库对河流上 游沉积的影响
河流冲积物层理构造
河口三角洲相冲积物 河口三角洲相冲积发展示意图
河口三角洲相冲积物
六千年以来MISSIPPI三角洲形成示意图
河流相冲积物总特征 以机械碎屑物为主。 砾石磨圆好。 常见层理和层面构造。 冲积物分选性好。 自上游至下游,冲积物逐渐变细。
上游
下游
河谷地貌
地貌 由于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的长期作用,
河流搬运作用
河水流动携带沿途冲刷、侵蚀的泥沙、石块等物质向 下游移动的过程称为河流搬运作用,分为浮运、推运、 溶运三种形式。
河流搬运能力取决于河水的流速、流量,其中流速是 主要影响因素,搬运颗粒的粒径D与水流的速度V平 方成正比,即D∝V2。此外,河流搬运能力还与搬运 物的粒径、水溶性、重度等有关。
在地表形成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 不同几何形态的起伏,统称为地貌。
地貌与地形区别 地形专指地表起伏的几何形态和规模外观特征,一
般采用地形图来宏观描述。地貌不仅涉及地表起伏 的外观特征,而且更重要的是关心这些地表起伏之 间联系,并基于地质动力学观点研究各种起伏形态 的成因、形成、演化、发展、空间分布规律等采用 地貌图来宏观描述。
动能与势能转换是产生河流 剥蚀、搬运、沉积作用的根 本原因。
河流地质作用成因
河流侵蚀作用
河水流动过程,以自身的化学动力【溶解力】和机 械动力【水力】,并以携带的泥沙和砾石作为工具, 不断破坏、改造、加深、拓宽河道【河床,河谷】 的过程称为河流地质作用。
按照侵蚀作用的方向,可以将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下 切作用和侧蚀作用两种类型。
洪水期,河水漫 过河床,淹没河 漫滩。
洪水过后,形成 天河漫滩沉积。
阶地类型 侵蚀阶地-主要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多数由基岩
组成,因而又称为基岩阶地。 堆积阶地-由河流冲积作用形成,全部由冲积物组
成,因而又称为冲积阶地或沉积阶地。
侵蚀阶地
侵蚀-堆积阶地-由河流侵蚀、冲积联合作用形成, 下部为基岩、上部为冲积层,但是整个阶地主要由 下部基岩组成、上部冲积层厚度很薄,因而又称为 基座阶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