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教学内容
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

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一、论文简介随着教育的发展,大班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许多技能,例如合作能力、沟通技巧等等。
而在这些技能中,合作能力又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对大班幼儿的未来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将如何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实验方法与结果、讨论和这四个部分来详细探讨。
二、理论分析合作能力是指在同一目标下互相配合,达到和谐共赢的结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而游戏教学是大班幼儿培养合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之一。
因为游戏本身就具备着许多合作的元素,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在相互沟通与理解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立场正确、互相协作、彼此信任,共同为了达成目标而努力。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会遇到许多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例如一起制作城堡、搭建火车、建造高楼大厦等。
而在这些任务中,孩子们需要共同分工协作,明确分工和责任,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也要关注其他队员的情况和需求,以便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在游戏过程中,大班幼儿会逐渐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学会主动分工、协商分配、相互帮助、共同进退,从而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任务和挑战。
三、实验方法与结果本实验选择一所大班幼儿园的8位幼儿为实验对象,通过在游戏教学中来观察、测量孩子们的合作能力水平。
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制作城堡”这个任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合作完成。
园中教师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担任着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和交流情况,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指导。
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幼儿在这个任务中成功地完成了建造城堡,这不仅是每个孩子个人表现的成功,更是几位孩子合作的成功。
在整个游戏中,孩子们积极主动地与队友沟通,及时地互相帮助,协作完成了任务。
同时,他们也逐渐学会了如何理解队友的想法并尊重队友的选择、如何主动分工和协商分配,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可以看出,在建构游戏中,幼儿们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合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一、引言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培养孩子团队协作能力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份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各类活动和教学手段,帮助孩子们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和技能。
二、整体目标通过团队合作活动,促进幼儿园大班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与友谊,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促使个体学生成为团队协作和合作的积极参与者。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游戏活动:a) 分组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各类游戏和竞赛活动,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协作与鼓励。
b) 合作游戏:设计一些需要孩子们合作解决问题的游戏,如拼图游戏、障碍赛跑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c) 扮演角色游戏:利用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在虚拟情境中体验与他人的合作和沟通,提升他们的团队交流能力。
2. 项目合作:a) 主题制作活动:让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主题制作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绘制大型画作等,鼓励孩子们发挥创造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b) 环保行动:组织团队合作的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植树活动等,通过实际行动感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分角色合作:a) 模拟角色:设立一系列模拟活动,例如模拟商场、医院等场景,让孩子们扮演不同角色,鼓励他们合作完成任务。
b) 双人搭档:设置双人合作活动,如绳索游戏、两人三足跑等,促进孩子们培养相互信任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a) 介绍活动目的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概念和价值。
b) 解释活动规则和流程,确保每个孩子都理解和接受。
2. 分组建立a) 根据孩子的特长、兴趣或其他因素,进行分组建立。
b) 鼓励孩子们在小组内互相了解和交流,培养友谊和合作精神。
3. 活动实施a) 由教师提供适当的游戏、活动和项目合作,帮助孩子们建立团队协作意识和技能。
b) 教师要积极引导和监督,及时给予表扬和建议。
大班幼儿园教学计划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

大班幼儿园教学计划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为了帮助幼儿园大班学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
通过团队合作活动,孩子们将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相互支持和理解。
这将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一阶段:认识团队合作(300字)在这个阶段,我们将着重教育孩子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一系列游戏和活动来让他们亲身体验。
首先,我们将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孩子们说出合作的好处和存在的难题。
接下来,我们将组织团队游戏,例如“接力比赛”、“口令传递”等,以帮助孩子们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第二阶段:合作与分享(500字)在这个阶段,我们将重点培养孩子们的分享意识和资源利用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我们将让孩子们学会像好朋友一样分享玩具和食物等资源,并懂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
我们还将组织“合作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自主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手工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意识。
第三阶段:团队目标与沟通(500字)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帮助孩子们学会设定目标,并通过团队合作实现这些目标。
我们将组织各类团队游戏,例如“找茬比赛”、“拼图挑战”等,让孩子们意识到通过沟通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同时,我们将引导孩子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并尊重每个人的不同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培养孩子们的领导才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阶段:反思与总结(200字)在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将鼓励孩子们反思他们在团队合作活动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困难。
我们将安排个人反思和团队总结的时间,让孩子们分享他们在合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
通过这一步骤,孩子们将不断成长和提高,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我们相信我们能够有效地帮助大班幼儿园学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团队活动和游戏,孩子们将学会与他人相互合作,分享资源,并充分理解和支持他人。
这将使学生们受益匪浅,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大班幼儿区域游戏中合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班幼儿区域游戏中合作能力的培养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游戏教育越来越重要,不仅是幼儿感知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之一,更是孩子们逐渐融入社会以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体验。
在众多游戏中,区域游戏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教育方式。
它不仅可以调动孩子们参与游戏的兴趣,还可以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本文将从区域游戏的概念、特点、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大班幼儿区域游戏中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区域游戏的概念和特点区域游戏是指在幼儿园教室内,以场所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安排规定,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它是一种有规律、有组织的游戏形式,通过限定游戏的场所、时间和规则,使游戏有组织、有条理,更有利于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坚持到底,配合他人等良好的习惯和素质,更可以增加幼儿的交往和沟通机会,提高其集体意识。
区域游戏的特点是:首先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游戏,在游戏前需要明确游戏规则、参与方式等信息,让孩子们有一定的认知;其次它是一种场所限定的游戏,也就是说它可以按照不同的游戏需求设置不同的场地,如让孩子们模拟一个公园、商店、学校等环境,让孩子们在模拟中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再次,它可以让孩子们在一定的场所、时间和规则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游戏策略,提高自己的心智能力和自身素质。
二、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合作能力是现代教育中一种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21世纪以后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
在教育和社会环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中,区域游戏正是促进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1.增强幼儿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在幼儿园进行区域游戏,有利于增强幼儿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形成。
在区域游戏中,孩子们要与其他孩子的进行互动、合作,协同完成任务。
如果孩子无法完成任务,那么他们就会发现他 / 她缺少了某种能力。
所以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个体需要依靠集体才能完成任务的思想,进而形成了集体意识。
在此基础上,孩子也能够自觉地与他人合作,增加了合作意识。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指南内容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指南内容英文版Guide to Cooperative Abilities for Preschool Children in Large ClassesIn large preschool classes, promoting cooperative abilities among children is crucial for their social,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is guide provides strategies and activities to foster cooperation among preschoolers.1. Importance of CooperationCooperation is a critical skill that helps children succeed in school and life. It encourages teamwork, problem-solving, and empathy. In a large class setting, cooperation helps children feel included and valued.2. Strategies to Foster CooperationGroup Games: Organize group games that require children to work together to achieve a common goal. This promotes team spirit and cooperation.Role-Playing: Use role-playing scenarios to teach children how to cooperate and resolve conflicts.Sharing Materials: Encourage children to share toys, books, and other materials. This teaches them to appreciate others and respect limited resources.3. Activities to Promote CooperationBuilding Blocks: Provide blocks or other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challenge children to build something together. This activity requires communication, teamwork, and problem-solving.Group Projects: Assign group projects like creating a class mural or planting a garden. This encourages children to work together and contribute their ideas.Circle Time: Dedicate a specific time during the day for circle time, where children can share stories, sing songs, or perform together. This helps them bond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s talents.4. Tips for TeachersEncourage positive reinforcement when children display cooperative behavior.Model cooperative behavior by demonstrating how to share, take turns, and resolve conflicts.Create a classroom environment that is conducive to cooperation, such as providing足够的空间 for children to move around and interact freely.In conclusion, fostering cooperative abilities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in large classes is essential for their overall development. By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ies and activities mentioned in this guide, teachers can create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where children learn to work together, respect each other, and solve problems cooperatively.中文版大班幼儿合作能力指南内容在大班的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对于他们的社会、情感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培养团队意识,促进幼儿成长——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快乐合作教案

培养团队意识,促进幼儿成长——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快乐合作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合作的意义,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2. 培养幼儿倾听、沟通、协调的能力。
3. 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4. 培养幼儿互相帮助、关心、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合作游戏道具、卡片、贴纸等。
2. 环境:安静、舒适、安全的活动场地。
3. 材料:合作任务所需的物品。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游戏,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
2. 主题活动(10分钟)1. 教师介绍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讨论合作的意义。
2. 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合作游戏进行挑战,如接力赛、拔河等。
3. 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3. 实践环节(10分钟)1. 教师发放合作任务卡片,每组选择一个任务进行实践。
2. 幼儿分组讨论,确定完成任务的步骤和策略。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4. 任务完成后,组织幼儿进行分享和总结。
4.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表现出合作精神。
颁发奖品,表彰表现优秀的幼儿。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合作任务,如家庭小游戏、共同完成家务等。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合作主题墙,展示幼儿合作作品的图片。
3. 课后跟进:教师通过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合作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 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合作表现。
3. 幼儿在实践环节中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果。
4. 幼儿在活动结束后的分享和总结表达能力。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活动难度,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详细剖析

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与人协作,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取得成功。
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起点,应该重视对孩子协作意识的培养。
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孩子们进行协作,以帮助他们发展团队合作、助精神和个人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体育活动的学习,孩子们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意识,懂得合作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2. 提高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学会如何沟通和合作。
3. 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敢于尝试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培养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二、教学准备1. 地面铺设软质垫或毛毯,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性。
2. 体育场地需要准备好各种道具,例如篮球,足球和袋球等。
3. 老师应该提前准备好体育课程,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流畅性。
三、教学方法1. 群体分组:将学生分成几组,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来调动他们学习体育活动之间的热情。
2. 竞赛模式:通过竞争模式来鼓励学生提高运动水平,并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
3. 互助学习:让孩子们相互帮助、相互学习,鼓励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发挥特长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1. 游戏热身(1)在场地上画出一个大圆圈,所有的学生围成一个圈,并将球传给其他学生,着手热身。
(2)引入活动,通过介绍学习活动的主题来引导孩子们进入学习状态。
2. 体育活动探究(1)把学生分为两个队,每个队员轮流拿球进入对方方球门,最终比赛谁入球多的队伍胜利。
(2)鼓励结果导向的协作和竞争模式,促进小组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在比赛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学生的互动情况,鼓励他们合作取得更好的结果。
3. 总结反思(1)通过讨论小组和整个探究过程,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相互理解,增加他们对协作意识的认识。
(2)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对探究活动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整理,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协作设想的核心意义。
五、教学收获通过这次体育探究,孩子们学会了:1. 增强互信合作意识,相信自己能够与其他人合作成功。
培养孩子团队协作能力的大班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团队协作的概念和含义,了解团队协作的优势和必要性。
学会通过音乐活动锻炼和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孩子的听觉、表现和协作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热爱音乐的情感,促进团队合作和友好交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孩子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音乐活动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通过大班音乐教案,着重教授以下知识内容:1)团队协作的概念和含义,团队的组成和优势。
2)学习音乐和表演技能的重要性。
3)培养孩子的听觉、表现和协作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2、教学方法1)讲解教学法:针对团队协作的概念和含义,通过简单的讲解和范例,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什么是团队协作,以及团队协作的好处。
2)互动教学法:通过课堂的音乐活动和表演,让孩子们分组协作,相互配合和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3)视听教学法:通过展示优秀的音乐团队表演录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同时,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团队的协作模式。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在教学之前,可以让孩子们体验一次团队合作的游戏,例如班级分组PK等,以此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讲授团队协作的概念和含义讲解团队协作的优势和必要性,并进行互动问答,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对团队协作的看法和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团队协作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3、学习音乐技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又可以细分成声乐组、打击乐组、吉他组、钢琴组和弹拨乐组等,由每组选择一个代表作为指挥员,在指挥员的指挥下,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音乐演奏,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提交给大家!4、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让分组的孩子们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音乐作品的创作和表演。
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强调合作和沟通,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5、展示表演和总结在教学结束时,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表演作品,让其他同学观摩和评价,通过分享经验,总结团队协作的经验和方法,让孩子们明白团队协作是一个需要持续加强和锻炼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
培养策略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如今大多数城市家庭,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同龄人的相互交流、玩耍、沟通、合作的机会,一般都生活在自己的个人世界里,生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的疼爱中,从而养成了独占、霸道的个性,以至于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不知道如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而人的一生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交往。
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中,合作能力已成为一个人走向成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关键词: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策略
大班幼儿是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事实也证明幼儿之间能够合作。
从小就加强幼儿群体性与社会性的教育,培养他们主动交往、协同合作的团体意识和与人沟通、和睦相处、共同生活的社会能力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通过长期以来的观察和探索,我也看到大班幼儿的合作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幼儿在伙伴中人缘好、朋友多,和小伙伴一起玩时能让着别人;有些幼儿骄横跋扈,和伙伴一起玩时爱和他人打架;有些幼儿很“小气”,不肯把自己的东西让别人玩一玩。
为了能更好的提高幼儿相互间的合作能力,我尝试了以下的几点做法:
一、树立良好的合作榜样,让幼儿学会合作
幼儿的心目中老师永远是他们的偶像,老师平时的一言一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我们老师和老师、老师和保育老师之间也要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从中幼儿就会看到三位老师各自分工不同,谁在负责他们的学习,谁在负责他们的生活,他们都会进行仔细的观察。
有的还会在一些自发的游戏中表现出来,比如我班的小异、小泳等小朋友在活动后会聚到一起,仔细一看小异正在分工呢:“我来上课,你去准备点心……”其实大班幼儿的心里都知道什么叫“合作”,但由于他们年纪小,不知道怎样用语言来表达,只会用游戏来表达自己对“合作”的理解。
另外,在家中父母的合作,也是幼儿学习的好榜样,他们知道在家里妈妈做哪些事情,爸爸做哪些事情,有这样的观察经验,在娃娃家的游戏中他们就会玩的更加投入。
另外家长也是幼儿学习合作的好榜样。
平时还要鼓励孩子多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学会一些交往语言,懂得与别人合作。
如教会孩子熟练地使用一些礼貌用语“请”、“谢谢”、“你好”、“请帮帮我,好吗?”等等,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合作交往习惯。
二、提供多元的合作机会,让幼儿掌握合作的方法
在新《纲要》中也提到:“教师帮助孩子养成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
初步的交往技能”。
作为老师就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让他们懂得怎样去与同伴合作。
我认为以下的几点做法,对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会有一定的帮助。
1.在教学活动中设置合作的环节,来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共同完成某一项任务。
比如美术活动《秋天的树林》就是让幼儿进行合作画,她先把底板设计成了树林的样子,然后让3~4名孩子在上面进行绘画,然后合作涂色。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幼儿你让我我让你,懂得相互谦让,而且同伴在画的不好的情况下,还会帮助改正;在语言活动中也可以安排一些合作的环节,比如一起合作讲一个故事,如在语言活动《小兔子找太阳》中,在自主阅读的环节的部分,我就对幼儿提出了合作讲述的要求:让他们两两合作,一个扮演小兔子,一个扮演兔妈妈,进行对话,我发现他们在讲述时比原来更加认真了,而且对方在讲的时候还会专注的听,我觉得,这种合作的讲述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教育活动让幼儿练习合作。
由于幼儿的兴趣爱好不同、水平不一,让他们合作,就能取长补短,收到较好的效果。
2.在游戏中提供交往的机会,提高幼儿的合作技能
游戏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游戏教育发挥程度直接受教师指导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游戏时间外,还要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合作性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技能,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我们为许多游戏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化内容,每次游戏前,都向幼儿明确提出合作要求。
游戏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跟谁合作的,怎么合作的。
在这样的一个玩的过程中,幼儿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与同伴合作的技能。
3.在操作活动中,投放利于合作的材料,激发幼儿的自发合作
操作活动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必不可少,在操作材料的投放也非常的重要,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果。
因此,我也经常在考虑:材料的投放是否有利于幼儿的相互合作?通过我投放的材料,会不会引发他们自己去进行合作?在上阶段开展的一次建构游戏中,我得到了答案。
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类型的积木及插塑,让他们围绕主题“美丽的家园”进行构建,我发现幼儿一边在拼搭一边就在和旁边的同伴商量,“我来搭公园里的树,你搭一个花放在我的旁边,好吗?”听到这样的对话后,我想,教师适当、合理地投放不同类型的材料,会激发幼儿
和同伴之间的自发合作,让他们在不经意间体验到了合作游戏的快乐。
三、鼓励积极的合作行为,让幼儿体验合作的成果
通过观察发现,有时幼儿能与同伴一起友好配合的玩耍,或协商、询问,这时我们就应注意引导孩子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尤其是比较此次合作与上次不合作或不愉快的合作,引导幼儿自己从中找原因,以便下次更好的合作。
在幼儿成功完成后,老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肯定。
可以用一些肯定的语言,如“你能商量着合作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还有用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动作,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
总之,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平等、愉快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气氛,采取多种形式、途径,培养幼儿分享、容纳、商量等合作关系的能力,同时密切与家长配合,幼儿园与家庭取得教育的一致性,才能更好的提高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喻小琴.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2]张军.浅析阿德勒个人心理学及其对学校早期教育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10期
[3]吕静娥.在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3年18期
[4]邓勐.浅论幼儿合作交往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3年15期
[5]许华莹.浅谈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J].珠江教育论坛,201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