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实践及成效
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患者的实际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这种护理方式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耳穴和压豆等传统中医疗法配合胸痹足浴方护理,既能调整患者的气血循环,又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消除心绞痛的隐患。
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进一步的研究应该加强对这种护理方式的机制和效果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本研究结果表明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耳穴、压豆、胸痹足浴、护理、效果观察、治疗、意义、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之一是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所致,表现为胸闷、胸痛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耳穴是人体重要的反射区之一,内含丰富的经络和腧穴,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节全身气血运行,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
压豆是一种常见的耳穴刺激方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敷压豆子,可以起到调理气血、舒缓疼痛的作用。
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是指结合中药药物熏洗足部,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心脏功能,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旨在观察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意在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探讨其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观察不同干预措施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影响,评估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为推广和普及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意义奠定基础。
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用于冠心病(心血瘀阻型胸痹)患者护理效果及对睡眠质量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用于冠心病(心血瘀阻型胸痹)患者护理效果及对睡眠质量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胡元凤;丁静
【期刊名称】《基层中医药》
【年(卷),期】2022(1)11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用于冠心病(心血瘀阻型胸痹)患者护理效果及对睡眠质量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
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估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并随访3个月,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
此外,随访3个月内,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71%(P<0.05)。
结论耳穴贴压与穴位贴敷联合用于冠心病(心血瘀阻型胸痹)护理工作中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睡眠质量,还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总页数】5页(P25-29)
【作者】胡元凤;丁静
【作者单位】东台市中医院老年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
【相关文献】
1.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2.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术后患者呕吐的临床护理效果
3.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术后患者呕吐的临床护理效果
4.抗癌膏穴位贴敷结合耳穴贴压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5.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眩晕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实验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
对照组接受耳穴压豆治疗;实验组在耳穴压豆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情志护理。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后心绞痛SAQ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能够更大程度改善心绞痛SAQ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情志护理;耳穴压豆;不稳定性心绞痛冠心病是临床颇为常见的一种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其为心脏供血的通道局部受阻,从而使得心肌出现缺血、缺氧或坏死等情况,继而引发胸痛等临床症状[1]。
基于此,本研究中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耳穴压豆联合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旨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主症:胸痛或及胸闷;次症:气短、乏力、自汗、心悸(符合2项以上)。
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参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等制定的《不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7];中医诊断参考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②年龄在45岁-75岁之间;③能够积极配合参与。
排除标准:①属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者;②合并肝肺肾等器官严重功能不全;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实验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比较(P>0.05)。
见表1: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组别n性别 [n(%)]年龄(,岁)[n(%)]男女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实验组422(55.00)18(45.00)63.86±7.5115(37.50)18(45.00)28(70.00)对照组423(57.50)17(42.50)63.24±7.6916(40.00)16(40.00)26(65.00)χ2/t值-0.0510.3650.0530.2050.228P值-0.8220.7160.8180.6510.6331.2 研究方法1.2.1 对照组①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用药剂量为100mg/次,qd;②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国药准字J20150044,生产企业:AstraZeneca AB),用药剂量为47.5/次,qd ;③胸闷、胸痛、心绞痛发作的时候,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1022,生产企业: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用药剂量为0. 5mg/次。
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不良生活习惯的普遍存在,冠心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冠心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心绞痛,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疼痛和不适。
传统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但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和对患者身体的一定损害,使得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观察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广大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并通过临床观察及效果分析,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前景。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目的:1. 评估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的缓解程度,比较其与传统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
2. 观察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如心电图改善情况、心率、心排血量等指标的变化。
3. 探讨可能的治疗机制,包括通过耳穴压豆、胸痹足浴等方式作用于穴位,调节机体气血流通,改善心脏供血,减轻心脏负荷等方面的作用机制。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我们期望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供更有力支持。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进行,将被纳入研究对象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将接受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而对照组则将接受常规治疗。
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身体检查,确保基线数据的准确性。
对实验组的患者,将在耳穴相应穴位进行压豆操作,每天进行一次,每次持续15分钟。
患者将每天进行一次胸痹足浴方护理,浸泡时间为30分钟。
疗程持续4周。
对照组患者将接受传统的心绞痛治疗,包括口服硝酸甘油、抗血小板药物等。
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慢性疾病的困扰,其中冠心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缺血性心肌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患者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与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因此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是一种中医护理方法,据说可以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本文即是对这种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
我们需要了解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的具体操作步骤。
耳穴压豆是一种利用耳朵的反射区进行按摩刺激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特定穴位,可以达到调整身体气血运行的目的。
而胸痹足浴方则是利用中草药熬制成的药水来进行足浴,通过足底穴位的刺激,可以促进全身经络的畅通,达到调理气血的效果。
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互相协助,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一组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0名患者。
在实施护理之前,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病史了解,以确保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然后,我们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传统的西医治疗,另一组则接受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的中医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我们发现接受耳穴压豆联合胸痹足浴方护理的患者,其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的人数较多,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而接受传统西医治疗的患者,症状缓解的情况则不如中医护理组显著。
通过对比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的结果,我们也发现接受中医护理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有所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

《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一、引言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伴随多种症状,如失眠。
中医认为,失眠多与心脾两虚有关,即心脏气血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
近年来,耳穴压豆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中包括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心脾两虚证)的治疗。
本文旨在通过对耳穴压豆治疗的临床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共XX例。
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耳穴压豆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为XX周,期间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三、耳穴压豆治疗原理及操作耳穴压豆治疗是基于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前,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耳穴进行压豆。
操作过程中,需保持手法轻柔,避免过度刺激。
治疗后,需定期观察耳穴的反应,并根据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四、临床观察结果1. 症状改善情况:经过XX周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失眠症状、心绞痛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其中,耳穴压豆治疗对于改善失眠的效果尤为显著。
2. 心电图变化:治疗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也有所改善,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 生活质量评估: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耳穴压豆治疗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4. 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耳穴压豆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五、讨论本研究表明,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和心绞痛症状。
同时,耳穴压豆治疗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关 键词 : 冠心病 ; 耳穴压豆 ; 穴位贴敷 ;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 R2 4 8 . 1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9 8 7 5 . 2 0 1 7 . 0 7 . 0 2 3 文章编号 : 1 6 7 1 —9 8 7 5 ( 2 0 1 7 ) 0 7 -0 7 6 6 —0 4
项目
性别 / 例
年龄
意识清醒 , 具有一定的 阅读理解能力 , 客观地完成 问卷调查 ;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 同意书 , 自愿参与
研 究 。排 除 标 准 : 存 在脑 血管 意外、 肝 肾 功 能 障 碍, 或 者其 他 严 重 基 础 疾 病 ; 存 在急性心肌梗死 、 严 重 心律失 常 、 心瓣 膜 疾 病 、 心 源 性休 克 等 严 重 并 发症 ; 妊娠 、 哺乳 妇 女 , 意 识 障碍 、 精 神异 常 不 能 正 常交 流者 ; 正在 参 与其 他 研 究 。脱 落 标 准 : 对 干 预 过 程 不能 耐 受 , 治 疗 依 从 性 差 。符 合 纳 入 和 排 除 标 准 的患 者 1 2 4例 , 按 随机 数字 表分 A 组 ( 常规 护 理) 、 B组 ( 常规护理 +耳 穴压 豆 ) 、 C组 ( 常 规护理 + 穴位 贴敷 ) 、 D组 ( 常 规 护 理 + 耳 穴 压 豆 +穴 位 贴 敷) , 每组 3 1例 , 干预过程无脱 落病例 , 均 完 成 研 究 。4 组 患者 的一 般 资料 比较 , 见表 1 。
1 2
5 7 . 4 8 ±4 . 9 7 4 . 1 5 ±0 . 8 7
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护理观察

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护理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探究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护理。
方法:将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配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且两组都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配合护理干预,疗效确切。
【关键词】穴位贴敷;耳穴贴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护理冠心病,属于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症,发病率高,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饮食结构随之改变,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呈升高趋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
为了探讨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作用及护理,笔者选择60例患者并且分成两组进行研究,现在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
对照组,共30例患者,男性占19例,女性占11例,年龄范围50-81岁,平均年龄(67.92±4.38)岁,病程范围1-14年,平均病程(6.81±1.23)年。
研究组,共30例患者,男性占17例,女性占13例,年龄范围52-78岁,平均年龄(66.27±5.01)岁,病程范围1-12年,平均病程(7.01±1.19)年。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发现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
研究组配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
(1)穴位贴敷,取穴包括至阳穴、足三里、丰隆、内关和膻中,药物包括檀香、三七、冰片和降香,研磨成细粉,按照2:2:1:4的比例混合调匀,添加饴糖调制成黏稠膏状,75%酒精常规消毒穴位,涂抹药膏,用直径1cm、高0.5cm的药饼,将药饼贴在对应穴位,并用胶布固定,隔天换药1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穴埋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实践及成效
发表时间:2019-06-25T09:15:44.52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4期作者:王晓波宋春寒吴华慧王玲侯英杰
[导读] 耳穴埋豆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15007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耳穴埋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病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予耳穴埋豆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每日每穴位按压五次,每次半分钟,穴位贴敷隔日换帖一次。
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
持续时间及心电图改变的情况。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
发作持续时间及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耳穴埋豆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耳穴埋豆穴位贴敷
冠心病心绞痛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在我国发病率及病死率虽低于国际水平,但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冠心病发病率男性增加42。
2%,女性增加12.5%【1】。
为了更好的配合临床药物治疗,并探讨更安全、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的方法,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科采用耳穴埋豆配合穴位贴敷治疗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科住院的心绞痛患者100例典型胸痛伴有心电图ST-T改变,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2].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50—80岁平均(6
2.3±8.3)年,心绞痛史1-19年,平均(5.43±4.6)年,按加拿大心血管病心绞痛程度分级.,I级8例,II级15例。
III级18例,IV级9例,劳力性心绞痛30例,自发性心绞痛11例,混合性心绞痛9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48-82岁,平均(58.6±76.8)岁:心绞痛病史0.9~2
3.5年,平均(6.3±
4.78)年;心绞痛程度I级5例,II级18例,III级19例,IV级8例,劳力性心绞痛28例,自发性心绞痛13例,混合性心绞痛9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及心绞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上予耳穴埋豆结合穴位贴敷法。
用探棒找心、肝、肾、交感、皮质下、穴位,用耳穴探棒按压所取穴位最敏感点后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用止血钳夹取王不留行籽胶布贴压于穴位上,以母指、食指分别置于耳廓内、外两侧挟持压物,教授患者每次按压时先左右圆形移动,找到最敏感点后,即采用一压一放是按压法,每穴持续2分钟,每日按压五次,按压强度以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为宜。
耳贴夏天留置3天,冬天留置5天后更换改贴另一侧耳穴,两耳交替贴压,10天为一疗程。
在耳压的同时给予穴位贴敷。
本研究选取内关、膻中、心俞、至阳穴。
方法;用七厘散与食醋充分混匀制成膏贴,贴于内关、膻中、心俞、至阳穴,每日一次,每次2-4小时,10天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相关规定,将治疗效果分为三个显效、有效、无效三四个等级。
显效:I级II级,心绞痛症状小时或基本消失,III级心绞痛程度较之前降低二级以上者;有效:I级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时间有明显减轻,II级III级心绞痛程度较之前降低I级以上者; 无效:较治疗前心绞痛发作程度不变或加重。
2、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心电图恢复情况,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88%。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祖国医学无冠心病心绞痛此病名。
根据其发病特征及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胸痹”、 “厥心痛”、 “真心痛”、 “厥证”、等范畴。
祖国医学对该病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治疗也有较具体的描述。
如《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
其病因病机与心、肝、肾诸脏的盛衰有关。
病理因素主要为阴寒与痰浊,病久阴寒、痰浊不化,痹阻脉络,阳气失展,气滞血瘀。
痹阻胸阳。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胸阳不足,标实为阴寒、痰浊、淤血等邪痹阻,络脉失畅所致。
其治则为:去邪治标,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温阳补气、补益肝肾等法。
耳穴是指布在耳上的腧穴,是人体各部分生理病理变化在耳上的反应点。
耳与脏腑、经络息息相关,可反映五脏六腑、经络系统的疾病,通过刺激耳穴对五脏六腑、经络系统进行调节,已达到治病防身的目的。
本疗法所取得耳穴心,可补心气、扶心阳、活血化瘀增强心脏功能;肝穴,主畅志及气机2,起疏肝理气、解郁、行气活血之功效;肾穴有主髓填精、补肾益气功效、常用于治疗心肾阴虚、心肾阳虚之症;交感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
、皮质下调解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功能。
上述诸穴合用,共凑调和脏腑阴阳平衡、通经络、益气、温阳、补血之功效。
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将中药制成膏贴,直接贴敷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
本研究方法选用内关、膻中、心俞穴。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为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主治心痛、胸闷、心烦等心脏疾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疾病。
膻中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是宗气聚会处,具有补上焦,宽胸隔,降其通络之效。
对整个阴经有统帅作用。
至阳穴有振奋宣发全身阳气,疏通经血利湿热、宽胸隔,安和五脏的功效,此穴贴敷可起到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缓解疼痛的作用。
心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位,也是手少阴心经经脉之气输注之所。
可反映治疗各类心脏疾病。
主治胸痹心痛、心悸、失眠、健忘。
等病症。
心俞助心阳散寒,通络止痛。
耳穴埋豆和穴位贴敷两种中医方法作用于上述诸穴,调和脏腑阴阳平衡、通经络、益气、温阳、补血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耳穴埋豆和穴位贴敷两种中医方法结合应用,可明显缓解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绞痛程度及发作频率,且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好。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 [2]高新艳,冠心病中医诊疗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