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机组优化运行的关键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难点分析和运行优化建议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难点分析和运行优化建议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难点分析和运行优化建议摘要:由于特高压输送电量逐年增加、新能源占比逐渐加大,造成电网峰谷差加大,火电机组需成为电网调峰的重要力量。

但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普遍存在机组调峰能力不足、负荷响应速率较低、系统自动投入率低、人员手动操作量大等问题。

为深挖火电机组调峰能力,提高调峰安全性,本文就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运行优化建议。

关键词: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难点分析;运行优化建议一、难点分析1、机组不投油稳燃负荷高,不能满足调峰至30%需求某电力集团有30万等级以上机组70台,只有4台机组能达到调峰至30%额定负荷,剔除因供热制约未进行调峰运行的8台机组外,58台机组稳定调峰运行负荷不能满足调峰至30%额定负荷需求,占比82.8%。

其中32台机组需投油稳燃。

2、调峰期间自动投入率低某电力集团46台机组提出需对调峰负荷段的协调控制系统开展优化,以适应快速调峰的要求。

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1)协调控制只能控制40%负荷以上工况;2)给水泵汽源自动切换;3)自动转态;4)减温水自动;5)给水泵自动切除、自动并泵;6)给水主、旁路自动切换。

3、深度调峰影响经济性梳理某电力集团70台煤电机组,截至目前参与深度调峰共52台煤电机组,其中百万机组11台,60万等级机组20台,30万等级机组21台。

依据这52台煤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期间的DCS数据,计算机组的锅炉效率、汽轮机热耗率、厂用电率影响如下:(1)锅炉效率表1:50%调峰至40%额定负荷工况下锅炉效率变化表1为参考深度调峰的52台机组锅炉效率变化结果,百万机组从50%调峰到40%额定负荷,锅炉效率下降0.15~2.33%,平均下降1.02%。

60万机组从50%调峰到40%额定负荷,锅炉效率下降0.0~1.0%,平均下降0.39%。

30万机组从50%调峰到40%额定负荷,锅炉效率下降0.4~0.9%,平均下降0.48%。

(2)汽轮机热耗率表2:50%调峰至40%额定负荷工况下汽轮机热耗率变化表2为参考深度调峰的52台机组汽轮机热耗率变化结果,百万机组从50%调峰到40%额定负荷,汽轮机热耗率上升137~343kJ/kWh,平均上升213kJ/kWh;60万机组从50%调峰到40%额定负荷,汽轮机热耗率上升82~390kJ/kWh,平均上升256kJ/kWh;30万机组从50%调峰到40%额定负荷,汽轮机热耗率上升80~368kJ/kWh,平均上升198kJ/kWh。

1000MW火电机组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1000MW火电机组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6 =( ) / ( P / e p ) = e p / e , = 3 6 0 0 × 1 0 0 0 / 2 9 2 7 1 . 2 = 1 2 3 g / k l l / h( 1 )
设备 的降 耗效 应只 反映该 设 备对 整体 能耗 降低 的 绝对 值. 由于设 备本 身产 生附加 单耗 . 不能 反映 设 备在 系统 中 的
展示燃 料单耗 的构成 、 分布 和变化 的图景 . 对改 善机组 设计 、
优化运 行 ,从而 为实现 节能降耗 的 目标提 出指 导性 的依据 。 本 文基于 单耗 分析 理论 .以某 1 0 0 0 MW 超超 临 界机 组设 计 数据 为基 础 . 计 算机组 能耗 分布 . 提 出热力 系统 优化 设计 方 案。
( 6 )
实际单 耗 b与理论 最低 单耗 b 之 差 △b称 为 “ 产 品 的 附加单 耗 ” , 它等于 系统 中诸 “ 设备 的附加单耗 ” b , 的总和 。 投入 系统的燃料炯 F .一部分 被转移 到产品 中成为 产品
本 案例分析 对象 为某 1 0 0 0 MW 超超 临界机组 . 其锅 炉为 超超 临 界参 数 变压 直 流锅 炉 。汽 轮机 为 N1 0 0 0 — 2 5 / 6 0 0 / 6 0 0
真实地 位 。为此定 义设 备相对 降耗效 应 系数 , 即设 备的降
耗效应 p 与设备附加单耗b , 之比: 。 = { 上 j Dl
2 l 0 0 0 MW 超超 临 界机 组热 力 系统单 耗分 析
2 . 1 典型 1 0 0 0 MW 超 超 I 临界 机 组 热 力 系统 设 计 特 点
况下其值 为零 。换 言之 b . 可作为设备完善性 的指标 [ 3 ] 。

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分析

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分析

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分析摘要:对于亚临界锅炉而言,其中的电站锅炉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开展监督及检测工作,而为满足锅炉的供需要求,需要通过火电机组功率的快速调节来保证火电机组的运行效能,以控制发电质效,使该区域内的电力资源需求得到满足。

文章分析了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深度调峰技术引言为辅助亚临界锅炉的运维,应加强对火电机组功率方面的思考,利用煤炭来代替可燃物进行燃烧,使锅炉的热能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而采用深度调峰技术,可不受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让锅炉的功率不会发生调节不当的问题,增设发电机设备并实现能源的转换,促使电力能够进行持续性地输出,确保电力的并网质效有所提升。

一、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的重要性对于亚临界锅炉而言,其在电蓄热的调峰领域内,会依靠三相电极,采用水资源完成高热阻的操作,促使设备的电导率能够提高,让锅炉中的水进行加热,放电并将其中的99%的电能进行转换,让其转变成热能,进而形成热水及蒸汽。

在此基础上,自“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提出后,电力企业当前的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使光伏发电的比重增加,提高了火电机组的实际占比。

因此,为衔接输电、发电、变电以及配电环节的各类工作内容,需将电力进行转换,增加绿色能源的应用,控制当前的调峰难度,运用电网调配的方式,补充风电中的不足,以创建出完整的电力网络,辅助亚临界锅炉的运维[1]。

例如:运用深度调峰技术,使电网中产生负荷变化能够被记录,使发电机组能够完成曲线的控制操作,使该部分的负荷率能够控制在30%-40%之间,以保证火电机组的顺利运行。

凭借锅炉与火电机组的接触,使机组能够提高自身的发电效率,强化在工作模式中的灵活性,促使火电机组能够满足电力供给需求[2]。

二、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的应用措施(一)实行火电机组的DEB控制方案为实现对火电机组功率的调节,应重视其中的调峰能力,采用增强功率的方式,实行非线性的控制操作,也可运用模糊算法,实现对火电机组中具体负荷的计算,实时监测其中的压力变化值,以确认火电机组的特征。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分析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分析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分析摘要:集控技术系统是新型的控制运转系统,它兼有多方面的功能,如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保修,与工作人员能远程监督检测相关设备数据,同时其操作简单,能降低发电厂的人力资源浪费,提高发电厂工作效率等。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尽可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熟悉设备各部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排查,从而大大提升发电厂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发电机;集控运行技术;分析1.火电厂的集控运行简述相比较单一控制形式的运行而言,火电厂的集控运行就是通过不同的管理和控制模式来达到的一种集中控制效果。

在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下,火电厂内的每一个发电机设备都会与相应的锅炉和汽轮机相配备,以此来获得充分的能源供应,在保障发电设备和与之相配备的设备形成一个统一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借助于统一的管理与控制模式来实现火电厂各个机械设备的集控运行,以此来保障各个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通过集控运行系统进行火电厂的集控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对所有设备进行监测和检查,以此来及时发现各个设备的运行问题,并根据实际问题来进行相应设备的及时调整,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此过程中,火电厂需要建立一个专业、完整的集控运行监管小组,由检查组长对各项事宜全权负责,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整个系统中的设备做好日常的检修维护,并定期进行全面检修。

具体监管中,应保障值班人员做到全天候值班,对于出现的异常和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保障火电厂的集控运行效果[1]。

2.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的主要特点火力发电站发电机的主要特点是发电机,也称为dcs或DSC。

该系统的诞生也充分适应了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近年来在许多大型工厂中,越来越多的集中控制操作系统投入使用。

集控操作技术本质上是一种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控制指令传送给计算机系统,实现自动化的集中控制。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不难看出这种自动化管理模式具有鲜明的智能化、先进的特点,更科学合理的控制模式,能够有效地监督企业的生产。

火电机组运行中的节能优化措施分析

火电机组运行中的节能优化措施分析
指 导价 值 。
1 . 运行参数的科学控制 火 电机 组的能耗是 由多个组成部分产 生的 ,在运行过程 中必须对 主要设备 的主 要参数进行科 学的控制 ,以实现机组 的节 能运行 ,通过笔者 的总结,为 了达到节能 的 目的,需要做好 以下主要运行参数 的控 制。 ‘ ( 1 ) 主、再热汽温及汽压的上线运行 汽温 、汽压是火 电机组 的重要参数 , 这些参数 的变化 直接影响着机组 的能耗 。 笔者在 日常 工作 中的经验得 出 ,3 0 0 M W 机 组主汽 温度每 下 降1 ℃,煤耗上 升0 . 0 9 g /
的。 ( 2 ) 再热器减温水量 的减少 再 热器设计为烟气 侧调温 ,减少 再热 器减温水量 是机组节能 的有效途径之 一。 正常运行 时不用减温水 ,只有再 热汽 温不
能控制时 ,才 使用减温水 。因为再 热器使 用 喷水 后 , 喷入 的减 温 水要 全 部变 为 蒸 汽 。使 再 热蒸 汽 流量 增 加 ,在 负荷 不变 时 ,再热 器加 热 出来 的中压蒸汽进入 汽轮 机 中 压缸 做 功 ,将会 导 致 中压 缸做 功增 加 ,其效 率会降低 。为此 ,应尽 量保 证用 高温高压 的蒸汽去多做功 ,减少 再热器减 温水用量,来保证机组节 能运行。 ( 3 ) 锅炉燃烧的调整 锅 炉燃烧率越 高,相同做功所 需的煤





……Leabharlann ……….
皇王研霍一 J
火电机 组运行中的节能优化措施 分析
神 华准格 尔有 限责任公 司矸石发 电公 司发 电部
经验 ,从两个方面分析如何实施火 电机组的节 能运行优化 ,具有较高的实践借鉴价值
【 关键词1火 电机组 ;节能 ;运行
王奉霆

论火力发电厂机组运行方式的优化

论火力发电厂机组运行方式的优化

论火力发电厂机组运行方式的优化摘要:火力发电厂机组运行方式决定着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首先介绍了调度对机组负荷控制指令的形成,然后分析了四种常用的电厂机组运行控制方式,最后基于自动发电控制理论探讨了机组运行方式的优化,指出在协调控制系统CCS和自动发电控制AGC基础上,一定要注重整个优化机组运行方式,建立更加全面的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运行方式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煤为主,特别是电力行业是耗煤大户。

但是,一次能源毕竟是有限的,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改变我国电力行业对煤依赖过大的局面。

从另一方面讲,如果火力发电厂能够通过机组运行方式的优化和调整降低机组的煤耗,也是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贡献。

本文就将主要探讨火力发电厂机组运行方式的优化。

1 调度对机组负荷控制指令的形成电厂所发出负荷的大小是由调度指令所形成的,一般而言,调度对机组负荷指令的形成要经过三个过程(以600MW机组、调度负荷控制采用直接到单机的方式为例来进行说明)。

第一,调度(网调或省调)将负荷控制指令(遥调信号,量程为300MW~600MW)通过数字光纤通道发送到电厂RTU系统。

第二,电厂RTU系统通过电气信号通道(4~20mA)将调度指令传送给运行机组。

第三,运行机组将可以调节的控制指令反馈给调度(遥信信号)。

对机组而言,当接收到调度指令时,采取何种控制方式是可选的,下面就分别做一讨论。

2 电厂机组的运行控制方式分析根据电厂规程规定,600MW电厂采用的控制方式有四种,即全手动(BASE)、炉跟机模式(BF)、机跟炉模式(TF)机炉协调模式(CCS)。

机组正常运行时一般采用CCS模式,运行中如果有负荷调节一般选择滑压或定压方式。

根据不同工况或有设备发生故障时,可灵活选用BASE、BF或TF方式。

式中ACE为区域控制偏差;K为电网频率系数。

ACE控制方式有三种:定频率FFC、定联络线交换功率FTC和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TBC,华北电网在这种控制模式下,实现了区域间的功率控制方式。

大型火电机组优化运行技术的研究

大型火电机组优化运行技术的研究

Ⅳ () f—— f 刻全 厂 运行 机 组 台数 时
S f —— 第 i台机 组 t 刻 的供 电 综 合 C () 时
成本
优 化 运行 和 经济 负 荷分 配 、 能 降耗 、 节 降低 供 电成
本 , 火 力 发 电厂 竞 价 上 网和 可 持 续 发 展 提 供 科 为
( ) P —— 第 i台 机 组 供 电 综 合 成 本 与
关键 词 : 电机 组 ; 荷 优化 分 配 ; 行优 化 ; 能 ; 济 性 火 负 运 节 经
中图分 类 号 : 7 TK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0 引 言
火 电厂 是 一 次 能 源 消 耗 大 户 , 料 费用 约 占 燃
一n {
式 中 c—— 全 厂 总 的供 电综 合 成 本
电机 组 的优 化 运 行 技 术 , 于 进 一 步 提 高 大 型火 对 电机组 的运行 经 济性 是 一项 有 益 的工 作 。
① ∑ 一N 一0 ,
② P ≤P ≤P
12… .Ⅳ( ,, . f , )
l 火 电 机 组 负 荷 优 化 分 配 的 数 学 模
动 力 工 程
第 2 2卷
解技术为 : 等微 增 量 法 、 性 规 划 法 、 线 性 规 划 线 非 法 和动 态 规 划法 。 由于火 电机组 的耗 量特 性 曲线

大 的 比重 。 轮 机 的背 压 与凝 汽 器 的冷 却 水温 度 、 汽
真 空 系 统 的 严 密 性 、 汽 器 管 子 的 清 洁度 以及 接 凝
li  ̄ '—— 第 i台机组 电负 荷 所 允 许 的最 大 下 d
降速 率
— —
第 i 机 组 电 负荷 所 允 许 的最 大 上 台

浅析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技术

浅析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技术

浅析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用电需求的增加,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深入开展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研究,提高火电厂生产运行控制水平,有利于保障火力发电企业正常运行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转,对于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具有着深远意义,是当前火力发电企业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用电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电力需求也将不断增加,火力发电企业责任重大。

深入推荐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研究,实现火电机组运行控制的优化升级,是当前火电领域的重要任务。

火力发电企业要高度重视集控运行技术在火电生产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加大研究力度,深挖技术内涵,优化系统结构,改进技术措施,为更好地保障火电生产安全稳定进行,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电力需求作出应有贡献。

1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技术概述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技术主要是指通过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等相关技术手段,实现对火力发电站的集中自动化控制管理。

在火力发电厂全过程中采用集控运行技术手段能够形成一个发电机组集控运行系统,又称为“集散控制系统”,当发电厂某一机组出现问题时,在集散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中,其不会对其他的机组产生影响。

可以说采用集控运行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整个火力发电厂的资源的应用。

在集散控制系统中对于各个发电机组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保证各项信息的收集,继而利用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式处理,将分析的结果作为主要的参考数据,从而展开对运行状态不对的发电机组进行合理调整。

更重要的是在集控运行技术作用下,火力发电厂中的机组设备进行了优化创新,其生产方式也实现了改革发展。

2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2.1再热气温系统的问题如若在运用煤水、燃水两种能源的基础上,将能使我国能源紧张局面得到相应程度的减弱,同时这两种能源具有清洁的特点,我国环境问题将获得大力的缓解,周围环境呈现崭新的发展局面,因此,再热气温系统的合理改造对社会具有良好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电机组优化运行的关键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17T17:27:26.2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作者:赵鹏飞[导读]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逐步增多,电能作为工业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火电产业也随之稳步发展,而火电机厂作为一个高耗能企业,在当代,它的作用不再只是为国家创收利益,环保也变得极为重要,火电机组作为火电厂正常运转的主要设备,它的耗能与整个火电厂的能源输出息息相关。

(国家电投集团协鑫滨海发电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24500)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逐步增多,电能作为工业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火电产业也随之稳步发展,而火电机厂作为一个高耗能企业,在当代,它的作用不再只是为国家创收利益,环保也变得极为重要,火电机组作为火电厂正常运转的主要设备,它的耗能与整个火电厂的能源输出息息相关。

优化火电机组的运行模式,不仅可以令机组整体运行更高效,还可以减少能源损耗,在做到节能减排的同时满足市场大环境的需求,本文就此方向展开分析。

关键词:火电机组;关键技术;运行措施
引言
火力发电厂是我国一个既系统又复杂的负责产生电能的工厂,是我国经济科技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保障,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运转过程中会损耗大量能源的火电厂,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运行后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渣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综上,节能减排是火电厂发展的必然选择。

1火电机组优化运行的重要性
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上涨,现在每天消耗的能源远远不是过去可以想象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火电厂必须须提高节省能源的观念,增强对能源的管控工作,在不影响基本运行的条件上,减少能源损耗,为火电厂将来可持续发展做出考量。

如何改进火电机组,让火电机厂可顺应社会的发展,达成节能减排的目的是现如今火电厂行业整体关心的重中之重。

优化火电机组指的并不是要不断增加新投入来达到控制能源的目的,而是用调整运行参数、改良运行方法的方式,将可用能源利用度调到最大。

火电厂的优化分成单设备优化和全厂优化。

单设备优化是对单机的热经济性指标进行一定的调整,全厂优化则对全厂的机组设备进行统一优化从而达到节能目的的。

火电机组优化运行试验内容,主要包括:调整锅炉、调整汽轮机组与辅机、优化热控系统等。

另外,火电机组的构成组织复杂多样,每一个因素都将影响着机组功能,在理论研究上不得不增添假设条件简化推算。

所以在实际优化时,需要充分利用实验的结果,多列假设条件,再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获得最适合的运行方案。

2火电机组运行优化系统的技术要点
2.1气缸安装技术要点
气缸安装技术的要点分为以下四点:第一,在对气缸进行定位方面,监管人员应做好监督工作,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采用合理的方式,保证对气缸的定位准确无误,同时安排好外部应力的解除工作。

并对后续气缸扣盖工作做好一个良好的把控,出现问题时及时处理。

第二,在零部件安装过程中,对质量问题进行周密的检查,保证所有零部件安装到位,没有疏漏,尤其要注意各个部件的连接部分,应对连接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保证所有零部件的连接强度,确保部件的安装质量,避免后续因前期工作疏漏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第三,在轮机安装过程中,应对安装细节进行把控,要做好监管工作,每一个安装细节都保证在安装标准范围之内,确保机器的气密性和安全性,为后期汽轮机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应轴封加热器系统是气缸的重要组织部分,应对其安装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提前对疏水系统流通进行分析,保证汽轮机安装质量。

2.2 安装尾部烟道换热器
尾部烟道换热器对火电机组的运行起着很重要的影响,换热器的质量好坏决定着机组在运转过程中燃料燃烧的程度。

因受电厂锅炉尾部烟道设计的影响,它的弯曲情况会令截面存在些许差异,在机组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若含灰烟气流速率场与飞灰颗粒的分布上若存在差异,会导致机组内灰尘积压、磨损严重和换热器失衡等问题,将对火电厂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威胁。

所以应结炉尾部烟道内流场的布局特点,重新探讨合理方案解决问题。

2.3 合理使用省煤器
国内有很多发电处汽锅的排烟温度不稳定,其温度要比正常标准设定的高 20~30摄氏度。

基于此我们可以合理降低排烟温度,节省能源,并减少因能源浪费而对环境造成的负荷,若这个举措被妥善实施将对环境保护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在,国内大多电站的汽锅排烟温度在 125~145摄氏度之间,甚至有的能达到 160摄氏度以上。

排烟度数过高,日益累计就会造成诸多问题,如排烟热丢失,耗煤量大量增多等。

合理使用低温省煤器,将其正确安装在锅炉尾部烟道上以后,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回收烟气余热达到再次利用的目的,并让汽锅排烟管的温度下降并保持在一个平衡范围,提高发电量、吸热量等。

3火电机组运行过程中主要节能技术
3.1 锅炉机组节能措施
(1)在锅炉机组运行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是预热器漏风的问题和补水率过高的问题,对于空气预热器来讲,它的安装过程是比较重要的,在安装中必须严加把控,避免安装过程中的磕碰对机器造成损伤,保证设备的质量没有问题。

另外,补水率过高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在合理运行的条件下降低锅炉补水率至关重要,我们可采取响应举措解决此问题,例如在安装中设计好相应方案,提升管道与设备之间的封闭性
3.2 提高燃料管理质量
当今时代,信息飞速发展,数据化、信息化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很多领域中智能化都取代了人工劳作,不仅解放了人类的劳动力,而且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火电厂的工作流程复杂,工作强度大、任务重,需要每个工种互相配合劳作才能完成,这不仅浪费了太多的人力资源,而且工作效率并不见得多高。

若将现代化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在火电厂的日常工作中,不仅可以降低人力、物力,还可以让整个电厂的工作流程更加通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厂的工作效率,使电厂的经营效益达到整体提升。

另外,运用信息化燃料管理系统,可以加强对燃料质量的管理,在结算工作中采取的方案更准确,特别是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现代化系统更智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快速的反应,让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工作效率予以提高。

3.3凝汽设备节能措施
电能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有利的支撑部分,现如今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节能减排,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均显得极为重要。

在凝汽设备中,最为影响能源消耗的是真空循环系统,若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疏漏,将会使凝气设备内部压强增高,使火力机电组整体运行出现问题。

因为真空系统本身存在的特殊性,导致其在组织架构上需要很多辅助设备的协助,比如阀门、管道等,所以为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应确保连接部分的稳定,保证其严密性。

另外,应对各个环节的安装质量进行监管,在安装前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和隔板的清理工作,定期对其检修确认,保证设备符合安装标准,确保其质量符合我国规定标准。

3.4氢冷机组节能措施
在火电机组运行中,漏氢情况不仅影响能源的使用率,还可能会对整个作业的安全造成隐患,所以为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对氢冷机组制定节能举措必不可少。

在具体实施中应定期测定漏氢量,因为漏氢可能会导致氢压的数值产生波动,严重时会引起火灾甚至是爆炸,严重威胁着机组工作的安全性。

另外,若氢气遗漏过多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影响机组工作的效益。

所以做好漏氢量的测定需仔细全面,不得马虎。

4结语
综上所述,火电机组行业为我国国民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火力机电厂的节能意识需进一步增强,其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能源的损耗,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大,节能减排是必然的选择,而采取关键性技术是支持我国新能源战略的首要举措,对火电机组的工作进行优化势在必行。

机组优化会在应用的深度上取得进步,在未来,将为我国电力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显现出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胡艳.大型火电机组优化目标函数选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7.
[2]邓煜.火电机组脱硫脱硝系统优化运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