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辅导教程

合集下载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需求管理培训教材(PPT 108页)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需求管理培训教材(PPT 108页)

软件需求的重要性
需求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项目需求是制定项目计划,开发项目产品 和从事项目活动的依据。
项目的计划、项目的开发活动及开发的产 品应与项目需求保持一致,随需求的变化 而调整。
需求工程(RE)
需求工程是指应用已证实有效的技术、方 法进行需求分析,确定客户需求,帮助分 析人员理解问题并定义目标系统的所有外 部特征一门学科。
如果被开发软件只是一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元素, 那么整个大系统也包括在规格说明的描述之中
规格说明必须包括系统运行环境
规格说明必须是一个认识模型
规格说明必须是可操作的
规格说明必须容许不完备性并允许扩充
需求规格说明书文档参考
1. 引言 2. 系统定义 3. 应用环境 4. 功能规格 5. 性能需求 6. 产品提交 7. 实现约束 8. 质量描述 9. 其它 10. 签字认证
需求管理
需求:指的是由项目接受的或项目产生的 产品和产品构件需求。包括由组织征集的 对项目的需求。
Requirement Management 需求管理
确保各方对需求的一致理解,管理和控制需求 的变更,从需求到最终产品的双向跟踪。
软件需求定义
需求是指用户对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的要求,就是用户希望软件能做什 么事情,完成什么样的功能,达到 什么性能。
注意事项
识别真正的客户. 正确理解客户的需求 具备较强的忍耐力和清晰的思维 说服和教育客户
需求分析
定义:需求分析是为最终用户所看到的系 统建立一个概念模型,是对需求的抽象描 述。
需求分析也称为需求建模
需求分析模型
需求分析的时间
设计方案的时候 项目开始的时候 接管一个项目的时候 需求变更的时候
分层数据流图

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

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

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摘要: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概述2.信息系统建设知识点概述3.信息与信息系统的概念4.信息系统的类型5.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6.信息系统的规划方法7.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正文:一、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概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是一本针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专业教材,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教程涵盖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方法等。

二、信息系统建设知识点概述信息系统建设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信息与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类型、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的规划方法和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等五个方面的知识。

三、信息与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是指不确定性的减少,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

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信息系统具有数据的输入、传输、存储、处理和输出等功能。

四、信息系统的类型信息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按功能分类、按应用领域分类、按技术分类等。

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五、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立项、规划、设计、开发、实施、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以及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六、信息系统的规划方法信息系统的规划方法主要包括战略规划法、功能规划法、结构规划法等。

规划的目的是明确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功能需求、技术方案和实施计划等。

七、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原型法等。

不同的开发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发方法。

总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对信息系统建设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笔记(精华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笔记(精华版)

第一章绪论项目:作为实现组织战略计划的手段而实现的。

是一种手段。

有限的资源(人、财、物);有限的时间(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特定目标(产品、服务、成果,有时它们是不可见的)1、临时性: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

一般不适用于项目所产生的产品、服务、成果。

2、独特性:产品、服务、成果的独特。

3、渐进明细:项目规格说明书(project’s specifications)的渐进明细,务必与项目围的定义要协调起来。

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目标不明确、需求变化频繁、生命期通常较短、采用大量新技术……工作:指日常运营(Operations)或者项目。

区别:日常运营是持续不断和重复进行;项目是临时性、独特的。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达到项目的要求。

管理一个项目包括:识别要求、确定目标、权衡、时、成、质。

三重制约:围、时间、成本。

关系是,三个因素之一发生变化,其它因素中至少有一个会受到影响。

独特的管理项目的技术有:工作分解结构WBS、关键路径分析、挣值EV管理。

标准——一致同意建立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的文件,目的是达到最佳秩序。

如计算机磁盘的大小、液压机液体的耐热性规格。

规则——政府强制的要求。

如建筑法规。

两者之间有灰色区,标准广泛应用后,就成规则。

一般的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执行、控制等,包括一些支持性的学科:后勤和供应链、财务、采购、销售、合同、战略计划、战术计划、运作计划、薪资、福利、职业规划、健康和安全实践。

人际关系技能:沟通、影响、领导、激励、谈判与冲突管理、解决问题。

大项目:是以协同的方式管理,以获取单个项目管理所无法取得之效益的一组相关的项目。

有时把一些计划(年度施工计划)当作大项目。

大项目也包含一系列重复或循环的工作。

和项目管理相比,大项目管理是对大项目的集中协同管理,以达到大项目的战略目标和效益。

项目组合中的项目或大项目,并不必须是相互依赖或直接相关的。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辅导教程(第3版)第8章计算机网络知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辅导教程(第3版)第8章计算机网络知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基于网络运行的。

由于网络技术使人们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因此,作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必须要掌握有关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

根据考试大纲,本章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网络技术标准与协议;•Internet技术及应用;•网络分类;•网络管理;•网络服务器;•网络交换技术;•网络存储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光网络技术;•网络接入技术;•综合布线;•机房工程;•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

8.1网络的功能与分类计算机网络是指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独立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资源共享集合体,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其中,通信线路并不专指铜导线,还可以是光纤,甚至可以是一些无界的媒体:如激光、微波、红外线等。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知道以下3个方面的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资源共享;(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许多独立自主工作的计算机;(3)计算机网络的实现方式:使用通信线路互相连接。

另外,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以一台或几台大型的计算机为中心的,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型机甚至是微型机都拥有了惊人的处理能力,而且在整体性能上均已超过了早期的大型计算机。

所以网络的重心开始有了偏向,开始体现共享这一原则,也就是所有的计算机都具备了独立自主工作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从共享大型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发展为共享存储在计算机内的信息,这也是时代发展所致。

我们经常根据计算机网络的传输距离来进行分类,这是因为计算机间的距离、所要求的传输速度决定了网络技术之间的差异。

不同传输距离的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种。

局域网的相关技术是基于处理近距离传输而设计和发展而来的,而广域网的相关技术是基于处理远距离传输而设计和发展而来的,城域网则是为一个城市网络设计的相关技术。

1.局域网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 A N),是基于传输距离较短的前提所发展的相关技术的集合,用于将小区域内的各种计算机设备和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组成资源共享的通信网络。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PPT课件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PPT课件
• 国际化市场竞争力怎样体现? 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竞争,有快速反应能力。 当然,最主要的是具有生产实力。
22
• 什么是规模化生产? (1)企业具有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包括: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C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② 软件产品: 综合应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 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 等信息产业技术,以ERP管理思想为核心的软件产品
③ 管理系统: 整合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以 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为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29
• ERP系统特点 – ERP系统将管理核心从“在正确的时间制造
– 网络信息资源种类包括:WWW信息资源、FTP 信息资源等
– 网络信息资源特点包括:信息来源广泛、发布自 由;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泛;信息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分布广泛;具有交互性动 态性和不易管理和控制的特点
– 网络资源有效使用和利用要素:信息质量、信息 易用性、信息的来源稳定性和连续性、信息提供 的广度和深度
返回目录
3
• 对信息资源 –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有用信息的集合 – 为特定目标制作和生产信息的生产者的集
合 – 收集、加工和传递信息采用技术手段的集
合 – 为信息使用的相关设备、活动及经费等必
要条件的集合
4
• 网络信息资源
–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以电子数据形式出现,包括: 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通 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的信息 资源,并可存放在光盘等非印刷质的载体中。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教程大纲考点: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教程大纲考点: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教程大纲考点: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相关概念
●信息系统是通过输入数据后进行加工处理,最后产生信息的系统。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定义: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为生产或信息化过程以及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的系统。

2、信息系统抽象模型:管理模型(又称为对象的处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和系统实现条件的结合。

3、信息系统的组成部件: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存储设备、感知设备、外设、人员以及把数据处理成信息的规程等。

4、从用途类型来划分,信息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系统、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生产制造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5、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软件的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编码、测试),系统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注:详见《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3-4页。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培训课件-经典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培训课件-经典

用于跟踪和控制项目进度,如进度计 划软件、项目管理软件等。
项目管理工具与技术
项目质量管理工具
用于确保项目质量符合要求,如质量控制软 件、审计软件等。
项目沟通管理工具
用于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传递给相 关方,如电子邮件系统、协作平台等。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工具
用于合理分配和管理人力资源,如人力资源 管理系统等。
案例三:某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项目的沟通管理
总结词
项目沟通管理的有效方法
详细描述
该案例探讨了某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项目的沟通管理实践,介 绍了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技巧。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 高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效率,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05 信息系统项目管 理挑战与展望
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
项目需求变更频繁
随着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项目管 理逐渐专业化,对项目经理的专业素质要 求越来越高。
未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展望
更加注重客户需求和体验
未来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将更加注重客户需求和体验,以满足客户的 期望和提升竞争力。
更加注重创新和变革
未来的项目管理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变革,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技 术环境。
识别潜在风险,制定风 险应对策略和预案。
项目执行与监控
任务分配与进度控制
确保项目任务被合理分配,并 监控项目进度。
质量管理
实施质量保证和控制措施,确 保项目质量符合要求。
变更管理
处理项目变更,确保项目方向 和目标不受影响。
沟通管理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 息传递及时、准确。
项目收尾与评估
01Βιβλιοθήκη 0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培训课 件-经典
目 录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实践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挑战与展望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辅导教程(第3版)第4章面向对象方法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辅导教程(第3版)第4章面向对象方法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辅导教程(第3版)第4章面向对象方法第4章面向对象方法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在一定葙度上缓解了“软件危机”。

但随着人们对软件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结构化方法己经无法承担快速高效开发复杂软件系统的重任。

2 0世纪80年代逐渐成熟的面向对象方法学,使软件开发者对软件的分析、设计和编程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由于“对象”概念的引入,将数据和方法封装在一起,提高了模块的聚合度,降低了模块的耦合度,更大程度上支持了软件重用,从而十分有效地降低了软件的复杂度,提高了软件开发的生产率。

目前,面向对象方法学已成为软件开发者的第一选择。

根据考试大纲,本章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统一建模语言UML;可视化建模;面向对象系统分析;面向对象系统设计。

4.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为了讨论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0 0)的技术和方法,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面向对象”?为什么要讨论面向对象的方法?什么是对象?对于这些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其中Booch、Coad/Y ourdon和Jacobson的方法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该方法结合了Booch、OMT和Jacobson方法的优点,统一了符号体系,并从其他的方法和工程实践中吸收了许多经过实践检验的概念和技术。

Peter Coad和Edward Y ourdon曾提出了下列等式:面向对象=对象(Objects)+类(Classes)+继承(Inheritance)+消息通信(Communication with Messages)4.1.1对象与封装对象(Object)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它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

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是由对象组成的,复杂的对象由比较简单的对象组合而成。

也就是说,面向对象方法学使用对象分解取代了传统方法的功能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辅导教程》第1章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11.1 信息系统 11.2 信息系统建设11第2章软件工程基础知识212.1 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222.2 软件设计39设计原则:信息隐蔽、模块独立(耦合与内聚)结构化设计方法:基于模块化,自顶向下逐层细化;结构图和程序流程图结构图:模块、模块间调用关系、模块间通信、辅助控制符号用户界面设计:可用性、灵活性、复杂性与可靠性设计评审2.3 软件测试51测试用例设计:白盒测试-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黑盒测试(等价划分法、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法、因果图-判定表)逻辑覆盖-属白盒测试测试策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α测试和β测试测试种类:功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强度测试、性能测试、恢复测试、启动停止测试、配置测试、安全测试、可用性测试、安装测试、过程测试、容量测试、文档测试、兼容性测试面向对象的测试:OOA测试(完整性、冗余性)、OOD测试(功能实现和重用)、OOP 测试(类功能的实现)、面向对象的单元、集成、系统测试2.4 软件维护61软件的可维护性:具有可维护性、采用软件工程提高可维护性(文档)、注重可维护性的开发过程、可维护性度量(平均修复时间)软件维护的分类:纠错型、适应型、预防型和完善型软件维护的工作量:软件再生工程:筛选、文档重构、逆向工程、代码重构、数据重构、重新开发2.5 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70软件质量:性能、可靠性(容错、健壮)、可用性、安全性、可修改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结构重组、可移植性)、功能性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制定SQA计划、参与开发该软件项目的软件过程描述、评审、审计、记录并处理偏差、报告软件质量保证的实施:PDCA循环(戴明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正式技术评审:走查、审查、轮查,会议形式,全面质量管理(TQM):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一多,多方法的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管理: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6西格玛=达到99.9997%的合格率以用户为关注焦点、系统观点(内部协调)、依据数据决策、关注过程管理2.6 软件配置管理85配置管理完成4方面功能:配置标志、配置控制、配置状态发布、配置的评审概念配置与配置项;基线与基线管理;版本;配置标志;配置控制基线,配置项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受控的一种状态变更控制配置状态报告配置库: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配置评审:功能配置评审、物理配置评审;审查方法:正式技术评审、软件配置审核2.7 软件开发环境90软件开发环境(SDE)主要成分是软件工具集成开发环境由工具集和环境集成机制两部分组成(如插件与插槽的关系)。

环境集成机制:数据集成机制、控制集成机制、界面集成机制2.8 软件过程管理94研究方向:软件过程分析和建模、软件过程支持、软件过程评估与改进(CMM)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概念:软件过程;软件过程能力;软件过程性能;软件过程成熟度;关键过程域、关键实践;软件过程评估;软件能力评价;软件工程过程小组分级: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级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CMMI模型的表示:阶段式和连续式,关键术语分别为“成熟度”和“能力”阶段式分级:初始级、已管理级、严格定义级、定量管理级、优化级CMM和CMMI比较--做什么CMMI阶段式从CMM演化而来,CMMI强调对需求的管理,有两个KPA:需求管理REQM、需求开发RD;CMM仅一个需求管理RMCMMI加强对工程过程的重视,提供更加细致的要求和指导;CMMI强调度量、风险管理个体软件过程PSP--怎么做一种用于管理、控制和改进个人工作方式的自我持续改进过程,是一个包括软件开发表格、指南和规程的结构化框架;针对软件开发人员分级:个体度量过程、个体规划过程、个体质量管理过程、个体循环过程群组软件过程TSPCMM、TSP和PSP的结合第3章软件构件与中间件113工程化开发、工业化生产;重用(reuse)和构件(component),包括程序代码、测试用例、设计文档、设计过程、需求分析文档甚至领域知识3.1 构件模型及实现113三个流派:OMG、CORBA、EJB及DCOM;分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3.2 构件获取115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现有获取,遗留提取、购买、开发3.3 构件管理116管理:构件描述、构件分类、构件库组织、人员及权限管理,用户意见反馈构件分类:关键字分类、刻面分类法、超文本组织方法3.4 构件重用1203.5 软件重用实例1253.6 常用构件标准129三点流派:COM/DCOM/COM+、CORBA、EJB3.7 中间件技术131中间件定义:处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中间件的分类:从层次上分:底层型、通用型、集成型细化:通信处理(消息)、事务处理(交易)、数据存储管理、WEB服务、安全、跨平台和构件的中间件、专用平台中间件中间件技术在集成中的应用发展趋势:规范化、构件化和松耦合、平台化第4章软件体系结构1374.1 软件体系结构概述137定义:软件体系结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由构成系统的元素的描述、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指导元素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

软件体系结构在需求和设计之间架起桥梁;4.2 软件体系结构建模139软件体系结构模型可分五种:结构模型、框架模型、动态模型、过程模型和功能模型;4+1视图模型: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逻辑视图:主要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开发视图:也称模块视图,侧重软件模块的组织和管理进程视图:侧重于系统的运行特征,主要关注系统非功能性需求物理视图:主要考虑如何把软件映射到硬件上,通常考虑到系统的规模、性能和可靠性等场景视图:重要需求活动的抽象4.3 典型的软件体系结构146层次系统:支持基于抽象程度递增的系统设计;支持功能增强;支持重用。

不足:系统很难分层;没有合适层次抽象方法C2风格:通过连接件把构件连接在一起;构件实现需求并封装;连接件实现异步消息交换;构件相互独立;客户服务器风格(C/S):不足:开发成本高,客户端程序设计复杂、信息内容和形式单一、界面风格不一、移植困难、维护升级困难、新技术不易使用三层C/S结构风格:分表示层、功能层、数据层。

浏览器服务器风格(B/S):不足:缺乏动态页面支持;扩展能力差;安全难以保障;响应速度慢;动态交互不强,不利于在线事务处理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接口定义语言、接口池、动态调用接口、接口适配器异构结构风格:4.4 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1574.5 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模型160划分为体系结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和演化4.6 软件体系结构评估165第5章面向对象方法1685.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168对象三要素:对象标志(名称)、属性和服务;封装:对象是一个整体;黑盒子;类是对象的抽象定义,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

继承与多态;消息通信5.2 UML概述172统一建模语言:一种语言、可视化语言、用于详细描述的语言、构造语言(可与编程语言映射)、文档化语言UML结构:构造块(建模元素、关系、图)、公共机制(规格说明、修饰、公共分类、扩展机制)、架构(5视图)5.3 UML的建模机制 176静态模型:类图、构件图、部署图动态模型:对象图、用例图、序列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用例图:参与者、用例、关系(包含与扩展)类图和对象图:;类、对象、类间关系(倚赖、泛化、关联-聚合与组合、实现),对象是类的实例交互图:顺序图体现交互的时间顺序;协作图体现交互对象之间的静态链接关系活动图:基本活动图和带泳道活动图构件图:构件、接口以及各种关系部署图:节点和链接、构件和接口5.4 面向对象分析187OMT(Object Modeling Technique)方法:OOA模型包括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UML分析:1建立域模型;2建立用例模型5.5 面向对象设计196Booch方法:过程,在给定的抽象层次上识别类与对象、识别类和对象的语义、识别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实现类和对象;偏向静态描述OMT方法:三个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开发过程分四个阶段:分析、系统设计、对象设计、实现Jacobson方法:涉及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还把对象分为语义对象、界面对象和控制对象,关键概念是用例第6章Web Service技术2036.1 什么是Web Service 203面向计算机,使用XML描述的接口,定义了消息格式、传输协议和服务位置。

6.2 Web Service模型204模型的三种角色:服务提供者、服务请求者、服务注册中心;关系:发布,查找、绑定6.3 Web Service使用流程2051服务提供者发布,2服务请求者查找服务,3返回服务描述,4统一语义,5交互6.4 Web Service协议堆栈206使用HTTP(s)做为网络传输的基础,还采用SMTP,FTP,JMS,IIOP;消息处理采用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即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描述语言是WSDL;在顶层发现、集成方面使用UDDI协议(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即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SOAP协议:基于XML的分布式对象通信协议(对比:Corba是分布式应用服务标准,DCOM是组件模型)UDDI:类似目录服务6.5 XML在Web Service中的应用210SOAP、WSDL、UDDI都是基于XML定义的第7章J2EE与.NET平台 2117.1 J2EE平台简介211J2EE采用多层分布式应用程序模型;J2EE组件:客户端组件(应用程序,Applets,Web客户端)、服务器端web组件(Java Servlet,JSP)和服务器端业务组件(EJB)7.2 .NET平台简介216包括4部分产品:.Net开发工具,.Net专用服务器,.NetWeb服务,.Net设备包括5部分:操作系统,.Net Enterprise Servers,.Net Building Block Services,.Net Framework,Visual Studio .Net.Net Framework:核心是CLR通用语言运行时,CLR是.Net程序的执行引擎CLR:托管-托管代码、托管数据、托管类;程序集;中间语言(IL);JIT编译器(生成CPU指令);通用类型系统(CTS);通用语言规范(CLS);垃圾收集;7.3 J2EE和.NET平台的异同227开发语言:.Net支持多语言,C#是最好的选择;J2EE只Java企业计算:都支持,.Net绑定Microsoft,对其他数据库等支持差;J2ee是开发标准,.Net 是产品第8章工作流2328.1 工作流概述232工作流WFM(Workflow Managemant):相互衔接、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或任务;基本功能:定义、运行、监控工作流特征:自动化、监察与控制、业务重规划工作流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工作流与业务流程重构BPR工作流机:为工作流实例的执行提供运行环境的软件服务或“引擎”,重要作用是控制实例和实例活动的状态转换活动的运行状态:未开始、运行中、挂起、结束客户端应用:基于主机方式的模型、共享的文件库模型、电子邮件模型、过程调用或消息传递模型8.2 工作流与ERP系统的应用241以工作流实现ERP和OA集成集成方案:更换ERP系统,选择同时提供ERP、OA系统的开发商;使用ERP供应商的合作伙伴的集成方案;通过工作流系统实现工作流程在两个平台上的切换第9章软件工具245软件工具:辅助软件开发、支持、维护、管理等过程中的活动的各种软件,也称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工具,即CASE工具9.1 建模工具245UML建模工具:全面支持UML,自动保持源代码与模型的同步,具有强大的文档生成能力,能与软件工程领域的其他工具集成,能支持团队工作,支持设计模式,支持重构,具有反向工程能力工具:IBM Rational Rose,Borland Together,Excel公司的WinA&D、QuickUML,Metamill,Sysbase PowerDesigner,AllFusion ERwin Data Modeler9.2 软件开发工具2539.3 软件测试工具254功能测试工具WinRunner性能负载测试功能LoadRunner测试管理工具TestDirector9.4 项目管理工具260Microsoft Project Server,PMOffice,P3E,Artemis Views第10章计算机网络知识26410.1 网络的功能、分类与组成 26410.2 网络协议与标准 274OSI:物理层、数据链路层(逻辑链路控制层LLC,介质访问控制层MAC)、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10.3 网络结构与通信 28610.4 Internet和Intranet初步28910.5 网络服务器 29510.6 网络交换技术304多路复用技术(频分FDMA、波分WDMA、时分TDMA、码分CDMA)电路交换方式、存储转发交换、分组数据报方式、虚电路方式、A TM交换方式10.7 网络存储技术310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直接联网存储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10.8 网络接入技术317xDSL接入(HDSL、SDSL、ADSL、RADSL、VDSL等)、HFC接入、高速以太网接入、X.25接入、DDN接入10.9 无线网络技术324WiMax和Wi-Fi、CDMA2000、WCDMA、TD-SCDMA10.10 光网络技术331有源光网络AON:基于SDH(同步光网络)的AON、基于PDH(异步光网络)的AON 无源光网络PONFSO,无线光通信10.11 网络规划与设计334应用需求分析、现有网络分析、需求分析、技术和产品的调研与评估10.12 综合布线359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10.13 机房工程376交流工作接地、安全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