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第二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时的识字笔画;2. 熟练掌握本课时的生字、词语,并能完成相关的听、说、读、写任务;3. 能够朗读课文,并模仿朗读;4.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交流。

教学重点1. 生字、词语的认读和理解;2. 朗读语文课文。

教学难点1. 能够较好的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理解其意思;2. 能够较为流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老师先拿出一本《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介绍本册书的名称和你们已经学过的内容。

2. 让学生开启课本到第二单元,并让学生猜测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研究新课1. 让学生打开课本,给他们一些时间了解生字的笔画和意思。

2. 让学生自读课文,老师讲解生字和语文内容。

3. 让学生跟读教师读音,再分组练朗读。

拓展练1. 分组让学生朗读课文的部分内容。

2. 请学生自己动手写几个课文内容相关的词语,同时讲解字形和书写方法。

3. 让学生互相检查朗读和书写内容的正确性,并进行讲解。

课堂作业1. 按照要求在作业本上完成相关作业。

2. 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同时,通过与学生互动和分享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语文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需要学生不断的去学习和练习,才能表现出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班级:姓名:建议时间:30分钟完成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长眼睛的小树活泼的梅花鹿在小树林里跑着,几片藤叶儿挂在了他的角上。

小树林的边上,是个小池塘。

小鹿探头一瞧,池塘里映出了一棵小树,小树杈(chà)上长着绿叶。

再一瞧,小树杈下面,还有一对明亮的眼睛在一眨一眨呢!小鹿高兴地笑了:那不是我吗?我变成一棵小树了,还长着树叶呢!就在这时,两只漂亮的小鸟飞过来,落在这一对树杈上了。

他们跳上跳下,唱着好听的歌。

小鹿是非常好动的,可现在他屏(bǐnɡ)住气,一动也不动,因为他知道,小鸟是非常胆小的。

小鹿从平静的水面上看到,两只小鸟在快乐地唱歌。

他们有唱不完的歌。

小鹿在心里悄悄地说:“唱吧,唱吧,我是一棵快乐的小树,欢迎小鸟来唱歌……”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______ 十分______ 愉快______2.题目“长眼睛的小树”指的是______。

3.梅花鹿原本是非常好动的,为什么现在他屏住气,一动也不动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文中的梅花鹿说点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读短文,回答问题。

孤单的斑(bān)鸠(jiū)小斑鸠很孤单,几乎没有朋友。

有一天,他问白头翁(wēnɡ):“白头翁爷爷,谁能和我交朋友呢?”白头翁说:“你可以去和喜鹊交朋友,他热情、善良!”小斑鸠惭愧(cán kuì)地说:“我强占过他的巢(cháo),他不会和我好的。

”白头翁说:“你可以去和啄木鸟交朋友,他勤劳、正直!”小斑鸠不好意思地说:“上次,我骂他是笨蛋,他不会原谅我的。

”白头翁想了想,又说:“那么,你去找小麻雀试试,他天真、活泼!”小斑鸠为难地说:“不行啊,前几天我和他打了一架,把他啄得头破血流。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东南西北》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东南西北》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东南西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向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位置。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向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方向。

(2)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上下左右,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索新知(1)教师出示一个教学场景,让学生找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学生分组讨论,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位置。

(3)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演示。

3.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学生分组合作,用东南西北描述地图上的物体位置。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5.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用东南西北描述自己家的位置。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课后作业的布置,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让家长参与进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向感。

五、教学资源1.教学场景图片2.地图3.教学课件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掌握程度。

2.学生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位置的准确性。

3.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地图,引导学生观察。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课文复习(四)园地二_部编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课文复习(四)园地二_部编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部编版第二单元课文复习(四)园地二一、我会认教师工程师魔术师建筑师理发师演员营业员服务员裁判员豢养员二、解词语1. 工程师:技术干部的职务名称之一。

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专门技术任务的设计、施工工作的专门人员。

2. 建筑师:是指受过专业教育或训练,以建筑设计为次要职业的人。

3. 营业员:营业场所的售货员、收买员等的统称。

4. 裁判员:在体育竞赛中履行评判工作的人。

三、照模样说一说,把本人喜欢的景物写下去。

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绵羊大树又粗又壮就像……参考答案:大树又粗又壮就像一把撑开的绿色大伞湖面平平静静的好像一面大镜子四、读句子,领会加点词语的意思,说说你的发现。

◇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完成,必然特别..大。

◇难道它的滋味很特别..吗?◇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正巧,狐狸太太走出门。

参考答案:“特别”在第一组第一句中是“格外”的意思,在第二句中是“不同凡响;不普通”的意思。

“经过”在第二组第一句中是“过程;经历”的意思,在第二句中是“经过(处所、工夫、动作等)”的意思。

我发现,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不同。

五、照模样,写一写你的一个好朋友吧!向大家介绍一下:他是谁?长甚么模样?你们经常一同做甚么?(句子见教材第26页)参考答案:我的好朋友叫杨晓敏。

她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非常活泼可爱。

她是个“跳绳高手”,我们经常一同跳绳。

有一次上体育课,自在活动的时分,我们几个女同学玩跳绳。

杨晓敏先来,只听见“呼——”的一声,她已跳入绳子里了,“一、二、三、四……”我们一同数。

她像一只小白兔,快活地跳着,两条辫子一甩一甩的,就像两只长耳朵。

“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我们都喊累了,杨晓敏还在有节奏地跳。

六、日积月累○予人玫瑰,手不足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点拨:上面的三句话都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别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组词造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组词造句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锋:锋利刀锋先锋
这把刀很锋利。

昨:昨天昨日昨晚
我昨晚做了个梦。

冒:冒险冒雨冒烟
妈妈冒雨来接我。

留:留下留守留学
放学后,我留下扫地。

弯:弯腰弯曲弯路
他走了许多弯路。

背:背包背着背负
妈妈背着睡着的妹妹。

洒:洒水泼洒洒脱
爷爷在洒水。

温:温暖温和温水
春天的阳光很温暖。

暖:暖和暖气冷暖
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

6千人糕能:才能能够能力
千人糕要很多人才能做成。

桌:桌子课桌书桌
家里换了一张新桌子。

味:味道香味口味
妈妈做的菜味道很好。

买:买卖买单购买
我和妈妈去超市购买年货。

具:文具农具玩具
我有一个新玩具。

甘:甘甜甘蔗甘愿
爸爸喜欢吃甘蔗。

甜:甜菜香甜甜蜜
爷爷种了许多甜菜。

菜:白菜菜花炒菜
妈妈正在炒菜。

劳:劳动功劳劳力
小军是个爱劳动的孩子。

7一匹出色的马匹:马匹匹配匹夫
草原上有很多马匹。

妹:妹妹姐妹表妹
妹妹很可爱。

波:波纹波浪波折
湖面泛起层层波纹。

纹:花纹条纹纹路
孔雀尾巴上的花纹很好看。

像:好像头像录像
银杏树叶好像一把把小扇子。

景:景色风景景物
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

恋:留恋依恋恋恋不舍
黄山的美丽景色让人恋恋不舍。

舍:舍得舍弃依依不舍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游乐园。

求:要求追求请求
我请求妈妈带我去公园玩。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反思)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会认“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2.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

(1)强调“锋”左窄右宽,提醒右下部分“丰”的三横不要写错。

(2)联系形近字“蜂、峰”,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3)学生用“锋”说词语,如“先锋、刀锋”。

(4)指名说:我们刚刚运用了哪些方法识字?3.学生交流雷锋的相关故事。

4.小结:这么受人尊敬的雷锋叔叔在哪里呢?(补充课题板书“,你在哪里”)我们一起去寻找一下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思考:读完诗歌,你知道了什么?2.边读边标注小节号,圈画课后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4.重点强调:“锋、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课文中读“céng”;“棘”读二声;“泞”读四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出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重点指导:第2个“你在哪里”语气加重,读出寻找、呼唤的语气;男女生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师读问句,生回答在小溪上、小路上)2.你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小溪、小路)小结:大家可真厉害,下节课我们继续看看雷锋叔叔在小溪上、小路上都做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书写美观1.“冒”上宽下窄,“”最后一笔两边不封口。

2.“暖、昨”“洒、温”,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重点指导“暖”中“爰”不要写成“爱”)3.师范写,生书空。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日积月累一、成语故事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它们背后往往隐藏着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

在本单元中,我们接触到了如“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成语,它们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勤劳和智慧,才能获得成功。

二、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通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通过动物或其他虚构角色的经历,映射出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

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等寓言,这些故事教导我们如何正确看待事物,如何与人相处。

三、谚语积累谚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它们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在本单元,我们积累了如“有志者事竟成”、“一日之计在于晨”等谚语,这些谚语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奋斗。

四、诗词欣赏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以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本单元,我们欣赏了如《咏柳》、《春晓》等经典诗词,这些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历代智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它们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重要的思想和价值观。

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名言警句,这些警句激励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六、俗语理解俗语是民间语言的精华,它们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俗语,这些俗语教导我们要脚踏实地、正视自己的不足。

七、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习俗和信仰。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方面,如书法、绘画、音乐等,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知识,还深入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日积月累的知识和体验将伴随我们成长,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知识点梳理一、易读错的字曾(céng)经泥泞(nìng)顺(shùn)着荆(jīng)棘晶莹(yíng)面粉(fěn)甘蔗(zhe)甜菜(cài)就算(suàn)的(dí)确波纹(wén)葱(cōng)绿不舍(shě)一株(zhū)工程(chéng)建筑(zhù)营(yíng)业饲(sì)养二、易写错的字背:第二笔是横,不是点。

暖:左边是“日”,不是“目”,右边不是“爱”。

味:右边是“未”,不是“末”。

具:注意里面是三横。

匹:最后一笔是竖折,里面是“儿”。

恋:下面的“心”,注意卧钩要卧倒,不能写成斜钩。

三、会写词语雷锋叔叔足迹昨天冒着留下弯弯背着洒下迷路温暖爱心一定也许桌子平时难道味道就是加工种子农具甜菜工具劳动经过才能买卖甘甜一匹妹妹出色河水碧绿波纹好像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要求柳树柳条四、多音字曾zēng(曾孙)céng(曾经)蒙měng(内蒙古)méng(蒙蒙细雨)的dí(的确)de(好的)应yīng(应该)yìng(回应)散sàn(分散)sǎn(散落)还hái(还有)huán(还书)五、形近字波(波纹)纹(波纹)具(具体)披(披着)蚊(蚊子)真(真的)买(买卖)温(温和)锋(锋利)卖(卖出)湿(湿润)峰(山峰)洒(洒水)弯(弯曲)匹(一匹)酒(喝酒)变(变化)区(山区)六、近义词长长—狭长寻找—寻觅足迹—脚印好奇—奇怪特别—特殊平时—平常难道—莫非傍晚—黄昏波纹—水纹柔软—松软七、反义词弯弯—笔直温暖—寒冷特别—一般柔软—坚硬美丽—丑陋松开—抓住八、词语搭配(长长)的小溪(迷路)的孩子(蒙蒙)的细雨(年迈)的大娘(晶莹)的露珠(温暖)的春风(平平常常)的糕(好奇)地问九、词语归类1. “AA 的”式的词语:蒙蒙的细细的大大的红红的2. AABB 式的词语:平平常常开开心心整整齐齐大大咧咧十、句子积累1. 感叹句: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2. 比喻句: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平均分
教时数
2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会用平均分的方法平均分物品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均分含义和平均分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价值,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悦
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加号,减号,乘号,今天老师介绍你们一个符号,它是除号,÷,写时先画1条横线,再上下各加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教学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单元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平均分过程,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法含义和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兴趣,陶冶学生热爱数学情操





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算式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多媒体课件
学生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2份,平均分成3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三、巩固运用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
2挑战园地
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
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
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3第4,5题
你帮小猴分香蕉,要分得同样多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办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时数
3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除法算式含义
1练习三第2题
2实践活动,列举生活中的平均分实例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观察汇报
学生自己取名
学生交流汇报
小组同学动手分一分
学生汇报交流分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动手圈一圈,并交流自己的分法
学生交流汇报,列举生活中的平均分实例
教 学 设 计(第2教时)
教 的 活 动
学 的 活 动
1.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份,也就是几个减数相同,这样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
二年级下数学学科第二单元单源自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设 计(第1教时)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调整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一些礼物,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每一个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2观察发现问题
请同学们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小组分得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名字吗?
调 整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春游吗?图画上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例3
1出示例3主题图,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2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的问题吗?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结:这个问题其实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租6条船。
三、巩固应用
1教材第15页做一做你帮小熊分分看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训练重难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1通过动手操作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体会除法算式含义。
2能正确迅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会根据除法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回顾




教 学 设 计(第1教时)
教 的 活 动
学 的 活 动
调 整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学生动手分,解决问题
每盘放( )个竹笋。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方法(板书课题)
3出示课题
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同学们看看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
1教学例2
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么分?有几种分法?
讨论分配方案,你喜欢哪种分法?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根?、
3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三、应用拓展
3。通过看一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2~6的乘法口诀,那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就比较容易了。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5.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紧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因此,除法应用题就有两种数量关系。这两种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除法含义,用除法计算,都已知要分的总数。不同点是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同,问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