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1
合集下载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一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膜电位曲线分析
刺激
④ef段 ——一次兴奋完成后 钠钾泵将流入的Na+泵出膜外,将流出的K+泵入 膜内,以维持细胞外Na+浓度高和细胞内K+浓度 高的状态,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a-c:Na+内流(协助扩散) c-e:K+外流(协助扩散) e-f:泵出Na+,泵入K+(主动运输)
(教材P31拓展应用1)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研 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时,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 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受到刺激时,细胞
刺激
K+通道
膜外 膜对Na +的通透性增
加,Na + 内流,使兴
பைடு நூலகம்
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
膜内
浓度高于膜外侧, 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
负,称为动作电位,
并与相邻部位产生电
位差。
刺激
膜外
++++++++++++++++++++++++++ ++++ ------------------------------ ------ -----
局部电流
膜内
Na + 内流 Na + 内流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刺激
膜外
+++++---- ++++++++++++++++++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教版优秀课件1

一
二
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3.兴奋传导的机制和过程 (1)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是由K+外流形成的。 (2)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是由Na+内流形成的。 (3)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了局部电流。 (4)局部电流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兴奋向前 传导,原兴奋部位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一
二
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3.传递特点 (1)特点:单向传递。
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
(2)原因 ②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一
二
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1.兴奋剂原是指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如今是 运动禁用药物的统称。兴奋剂具有增强人的兴奋程度、提高运动 速度等作用。 2.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 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 药品。 3.兴奋剂和毒品等大多是通过突触来起作用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探究学习
1.图甲表示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膜内外侧静息 电位的形成机理是什么? 答案:神经细胞外的Na+浓度比膜内要高,K+浓度比膜内低,静息时, 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 于膜内,因此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2.图乙表示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 神经细胞膜受刺激部位内外两侧的电位发生逆转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大量Na+内流,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因此表现 为内正外负的兴奋状态。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部位
部位
未兴奋 部位
兴奋部位的传导方向
局部电流方向
膜内从兴奋部位传导到未兴奋部位,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兴奋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
兴奋传导形式
电信号
以上是用蛙的坐骨神经做实验,是离体生物神经纤维,兴奋传导 方向有何特点?那么兴奋在人体内(反射弧上)的传导有何特点?
①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刺激中间
②在反射过程中
课堂小结
成因:钾离子外流
兴
奋 在
膜电位
神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表现:外正内负 影响因素:钾离子的浓度差 成因:钠离子内流 表现:外负内正
协 助 无需能量, 扩 需载体蛋 散白
经 纤 维 上
传导方式
影响因素:钠离子的浓度差 电信号(神经冲动)
局部电流 膜外: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的
方向
膜内: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5、膜电位的解读
刺激
④ef段 —— 一次兴奋完成后
钠钾泵 流入Na+泵出膜外,流出K+泵入膜内, 以维持细胞外Na+浓度高和细胞内K+ 浓度高的状态,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a-c:Na+内流(协助扩散) c-e:K+外流(协助扩散) e-f:泵出Na+,泵入K+(主动运输)
特殊强调: • 整个过程中,钠钾泵一直在发挥作用,并
非只有ef段; • 整个过程中,细胞膜内K+始终比膜外多,
Na+始终比膜外少;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6、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刺激a点: b 点先兴奋, d 点后兴奋,
电表发生 两 次相反偏转(即先向 左 后向 右 偏转) 刺激c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课件(共8张PPT个视频)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1
4
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内外Na+、K+分布特点:
细胞外:Na+浓度比较高;
细胞内:K+浓度比较高
1.K+外流导致静息电位(外正内负)的形成 (协助扩散) 2.刺激后,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外负内正)的形成 (协助扩散) 3.Na+—K+泵维持两种离子的平衡 (主动运输)
(2) 释放方式: 胞吐
(3) 去向: 迅速被酶类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4)药物影响神经调节机制分析
①某些药物(如:箭毒) 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导致受体无法识别神经递质, 导致肌肉松弛(肌无力)。
②某些药物(如:部分农药) 抑制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 使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 膜上的受体,导致突触后膜持 续兴奋,导致肌肉僵直、震颤
ba
b
刺激端呈现
刺激端恢复成正电位
负电位
另一端变成负电位
+
+
a
b
另一端恢复成 正电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教版新教材《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 生物选 择性必 修一( 共37张P PT)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 生物选 择性必 修一( 共37张P PT)
一
二
2.据图填空
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A.突触前膜,B.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D.轴突,E.线粒体, F.突触小泡,G.突触小体。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学习 目标
1.理解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培养分析与综 合、抽象与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 2.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及特点,形成结构与 功能观、局部与整体观。
一
二
三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
课前篇自主预习
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 生物选 择性必 修一( 共37张P PT)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 生物选 择性必 修一( 共37张P PT)
一
二
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思考] 可卡因为什么会使人上瘾? 答案: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失去回收 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 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多巴胺受 体已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服药者就必须服用可卡 因来维持这些神经元的活动,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毒瘾难戒。
一
二
三
2.据图填空
课前篇自主预习
(1)上图中的a、c处表示处于静息电位;b处表示处于动作电位(用图 中字母回答)。 (2)神经细胞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和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神经细 胞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和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PPT课件

神经肌肉接头光镜结构图 氯化金染色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 人教版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PPT课 件
1.分类:
轴-体
轴-树
轴-轴
2020/11/1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 人教版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PPT课 件
反 极过 化程
Na+ 去 极 化
K+外流 极化状态
K+ 复 极 化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 人教版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PPT课 件
小结: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
①静息电位(少量K+的外流)
②去极化、反极化(Na+内流)
③复极化过程(K+外流)
④最后经钠钾泵吸K+排Na+(主动转
动),使膜电位恢复到兴奋前的状态。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 人教版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PPT课 件
变式一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PPT课件
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 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
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C )
K+
Na+
K+ K+
极化状态
+-+
+-+
-+ +-
K+
+- +-
+
K+
+ -
--+K+ + K++ + +K++ ---
-++--++-K+-++-NN-+aa+-++N-++-a+N-++-a+NNaa++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共4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C B
B
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元末梢后,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 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扩散至突出后膜处,与突触后膜上的突触受体结合,引起突触 后膜上的Na+通道开放,从而Na+内流,使得突触后膜去极化,由此右边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两极异侧测量——测量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2)轴突膜处于④→③状态,是由于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膜外钠离
子大量涌入膜内,形成反极化状态 √ (3)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思考:不同神经元之间兴奋如何传导?
树突
轴突 神
经
冲
动
突触
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
(轴突末端膜) 突触前膜
突触
突触间隙 (组织液)
突触后膜
动作电位作用于肌纤维,肌肉收缩; 作用于另一个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
突触处兴奋传递方向 单向(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K+ Na+ 突触 Na+
突触小泡 K+ Na+ 神经递质 Na+
神经冲动的传导与信号的传递
由于需要信号转 换,突触处兴奋 传递的速度较慢
信号形式 传导速度 传导方向 实质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在A点
给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D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 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Na+通道的打开。如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 其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新教材)高中生物《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质课件人教版1

突触
兴奋在突触间传递异常的几种类型 1.后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正常情况: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 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如: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 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
异常情况:有机磷杀虫剂专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而在有机磷的作用下,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神经细胞 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2.后一个神经元不能兴奋 原因: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过少;突触前膜释放的神 经递质在突触间被破坏或分解;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 上的受体结合。
•
7.信仰是灵魂的支撑,对一个刚直的 文人来 说,它 比生命 重要得 多。当 肉体的 保存与 精神的 救赎发 生避无 可避的 冲突时 ,他们 毅然选 择了后 者,让 肉体下 沉,让 精神在 碧波中 飞升。
•
8.南北朝乐府民歌虽有某种意义上的 差别, 可在语 言节奏 、质朴 纯真风 格、心 灵绽放 的美丽 上等方 面的“ 内在的 美”是 相同的 。
你认为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有什么特点?结合29页
某些化学物质(药物)作用的位点在突触
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分析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
推断假说与预期
将两个蛙心分离出来,第一个带有神经,第二个不带神经。两个蛙 心都装上蛙心插管,并充以少量任氏液。刺激第一个心脏的迷走神 经几分钟后心跳减慢;随即将其中的任氏液吸出转移到第二个未被 刺激的心脏内,后者的跳动也慢了下来,正如刺激了它的迷走神经 一样。同样的,刺激心脏的加速(交感)神经,而将其中的任氏液 转移到第二个心脏,后者的跳动也加速起来。这些结果无疑证明神 经并不直接影响心脏,而是通过其末梢释放出的特殊化学物质,产 生众所周知的刺激神经所特有的心脏功能的改变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
作
提
业
素
能
返 首 页
·
6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课
教
堂
材
检
研
测
·
读 速
探
达
新
标
知
·
·
课
核 心
离子运输
电位 图中状态(A 区或 B 区) 时 分
突 破
静息电位 _K_+__外__流__ 外__正__内__负__
_A__区___
层 作
提 素
动作电位 _N_a_+_内__流__ 外__负__内__正__
素
能
返 首 页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15
·
课
教
堂
材
检
研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达 标
知 突触前膜移动并与之融合后,释放神经递质→扩散通过[c]突触间隙
课
核 心
→然后作用于[d] 突触后膜上的[g]受体→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
时 分
突 破
透性,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层 作
提
业
素
能
返 首 页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11
·
课
教 材
3.传递特点
堂 检
研 读
(1)特点:单向传递 。
·
测 速
探
达
新 知
(2)原因
标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e]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 课
时
核 心 突
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
分 层
破
作
提 单方向的。
业
素
能
返 首 页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12
·
课
教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16
·
课
教
堂
材 研
4.兴奋在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检
)测
·
读
速
探 新
5.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达 标
知
()
课
核 心
6.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向社会宣传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 时 分
·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24
·
课
教
堂
材
检
研
测
读
(3)若测量该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电流计的两极 速
·
探
达
新 知
应怎样连接?电流计指针如何偏转?
标
核 心 突 破 提 素 能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
18
课 堂 检 测 速 达 标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
·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教
材 研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读
探 新
1.K+、Na+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
知
核 心 突 破
提 素 能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23
·
教
(1)在图甲中箭头处给予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如何?(用图示表
课 堂
材
检
研 示)
测
·
读
速
探
新
提示:。
达 标
知
(2)图乙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正 课
时
核 心
确?
分
突
层
破
提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 作
提
业
素 能
递,因此 D 最符合题意。
返 首 页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9
·
教 材
(1)突触
研 读
由图中的 b突触前膜、c突触间隙以及d突触后膜
探
新 知
及名称)组成。
课 堂 检 测
(填字母 速
达 标
·
核 心 突 破 提 素 能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2)其他结构
课
时
①图中
a
是指神经元的 轴突
堂
材
检
研
测
读
1.兴奋剂
·
速
探
达
新 知
(1)概念:原是指能提高中枢神经 系统机能活动 的一类药物,如 标
今是运动禁用药物的统称。
课
时
核 心
(2)作用:具有增强人的兴奋程度 、提高运动速度 等作用。
突
分 层
破
作
提
(3)要求:为了保证公平、公正,运动比赛禁止使用兴奋剂。 业
素
能
返 首 页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
19
课 堂 检 测 速 达 标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20
2.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差变化曲线解读 课
教
堂
材
检
研
测
·
读 速
探
达
新
标
知
·
·
课
时
核 心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 分
_B__区___
业
能
返 首 页
7
·
课
教
堂
材
检
研
测
·
读
速
探 新
3.传导特点
达 标
知
双向传导,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兴奋可沿神经纤维
课
核 向两侧同时传导。
心
时 分
突
层
破
作
提
业
素
能
返 首 页
·
·
·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突
分 层
破
作
提
(5)de 段——Na+-K+泵活动加强,排 Na+吸 K+,使首
页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
·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13
·
课
教
堂
材
检
研
测
读
2.毒品
·
速
探
达
新 知
(1)概念: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 标
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 精神 课
时
核
17
·
课
教
堂
材
检
研
测
读
提示:1.√ 2.√ 3.√ 4.√
·
速
探
达
新 知
5.× 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其作用于突触后膜会 标
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课
时
核
心
6.√
突
分 层
破
作
提
业
素
能
返 首 页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1(共62 张PPT)
分 层
破
作
提 些危害,拒绝毒品。
业
素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