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有哪些分类
低血糖及降糖药的相关知识。

一、口服降糖药分类介绍二、如何应用口服降糖药三、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四类:(1)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奇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2)双胍类:格华止、二甲双胍(3)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各种药物的作用环节(1)磺脲类:促进胰岛素分泌(2)双胍类:抑制脂肪组织分解,降低游离脂肪酸水平;抑制肝糖产生,主要降低空腹血糖,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3)双胍、噻唑烷二酮类: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4)糖苷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糖苷酶,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磺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低血糖诱发因素:进餐延迟、体力活动加剧、药物剂量过大、年老体弱,长效制剂用量偏大(对成年人的一般剂量对老年人即可过量)可发生严重低血糖,甚至死亡。
低血糖一般不严重,进食大多可缓解。
磺脲类药物的服药时间:饭前30分钟服药。
餐时血糖调节剂的代表药物: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1)瑞格列奈适应症:用于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同,与各自单独使用相比,二者合用对控制血糖有协同作用。
低血糖,通常较轻微,通过给予碳水化合物较易纠正,若较严重,可输入葡萄糖;瑞格列奈(诺和龙)的服用方法:饭前30分钟服药。
2)那格列奈(唐力)的适应症:可以单独用于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用于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那格列奈不适用于对磺脲类降糖药治疗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病人。
餐前服药,如果在进餐的时候不能进餐则不能服药。
双胍类药物分类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的适应症2型糖尿病单独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尤其适合肥胖、血胰岛素水平偏高者肥胖和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单独适用磺脲类药物不能获得血糖满意控制的可联合应用;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或2型糖尿病继发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
口服降糖药大全

口服降糖药大全口服降糖药分论西药类主要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及诺和龙。
磺脲类药物主要用于:(1)胰岛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者;(2)中年以上起病的II型胰岛素患者,单用饮食或饮食加运动治疗不能控制高血糖者;(3)病程不足5年者则效果更好;(4)II型糖尿病患者如用过胰岛素,但每天用量不足40单位即可控制高血糖者,可考虑换用磺脲类降糖药;(5)部分患者单用口服药物不能控制高血糖,此时可采用胰岛素加磺脲类药物治疗;(6)初患病时,血糖已在14毫摩尔/升以上者。
磺脲类药物不适用的患者:(1)完全没有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患者;(2)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休克、急性心力衰竭、大出血、大手术等严重状态时;(3)特别消瘦的患者宜用胰岛素治疗而不宜用口服降糖药;(4)特别肥胖患者在体重未下降前,用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不会很好。
优降糖分类:磺脲类机理:刺激胰岛素分泌特点:是所有口服药中作用最强的。
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强弱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关,血糖越高,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峰值越高。
一般口服12-20分钟血糖开始下降。
规格:2.5毫克/片用量:一般2.5-15毫克/天(1-6片/天),最大量20毫克/天(8片/天)用法:每日用量2.5-5毫克(1-2片)者,可早餐前30分钟一次口服每日用量7.5-15毫克(3-6片)者,以早晚餐前各一次为宜。
副作用:较易引起低血糖,甚至导致严重或顽固性低血糖昏迷。
禁忌症:老年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和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病人。
达美康分类:磺脲类机理: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特点:降糖作用温和,作用时间可达24小时,并对防治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有利。
适应症:适用于2型糖尿病、肥胖伴血液流变学异常以及老年性糖尿病患者。
规格:80毫克/片用法:每日2次用量:一般为80-240毫克/天(1-3片/天),最大量320毫克/天(4片/天)。
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一、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二、降血糖的食物三、血糖高对身体的危害
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1、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1.1、双胍类
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而降低血糖,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
这类药物包括降糖灵(苯乙双胍、DBl)、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片、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华止)。
1.2、磺脲类
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
磺脲类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磺脲类药物还可以导致体重增加。
属于磺脲类的药品按每片剂量从小到大包括优降糖、美吡达(优达灵)、克糖利、达美康(格列齐特)、糖适平(格列喹酮)等。
1.3、胰岛素增敏剂
主要是增加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而发挥作用的。
主要品种有文迪雅(罗格列酮)或艾汀(吡格列酮)等。
体重增加和水肿是此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2、用降糖药要了解药物禁忌如果排泄某种药物的脏器有障碍,这种药就不能用,否则会引起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降糖药蓄积可以造成低血糖,肾功能不全者用苯乙双胍(降糖灵)产生的乳酸排不出去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所以,当第一次看病的时候,首先要检查肾功能和肝功能,保证用药的安全。
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糖酐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等口服降糖药降糖机制、用药指导及药物分类课件

格列奈类
代表药物: 瑞格列奈(诺和龙) 那格列奈(唐力)
格列奈类
降糖机制: —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 —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可使HbA1c下降1%--1.5% 副作用:
可引起低血糖,但和磺脲类相比,发 作次数少,程度也较轻。
格列奈类
用药指导: • 格列奈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不进餐
不服药。 • 服药后要按时按量进餐,以预防低血糖的
可使Hb增高。
噻唑烷二酮类药
用药指导 • 每天服用一次,可于餐前、餐中或进餐后服用。 • 服药的时间要尽可能固定。 • 这类药物的疗效要在开始服药后1到3个月才能体
现出来。 • 有心力衰竭倾向不用或慎用。妊娠期、哺乳期妇
女不宜用此类药物。
科学用药, 更好管理糖尿病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用药指导: • 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并有使体重
下降趋势,故适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 • 胃肠道反应通常与剂量相关,采用进餐时或饭后
服药,或从小剂量开始,可减轻胃肠道反应。肠 溶片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 每天服药的时间和间隔尽可能固定。 • 限制饮酒。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或胰岛素)联合应用,发生低血糖时应使用单糖 治疗,如葡萄糖、牛奶或蜂蜜。 • 从小剂量开始服药,每次进餐时服药,逐渐增加 剂量有助于减轻胃肠道反应。
噻唑烷二酮类药
代表药物: 罗格列酮(文迪雅) 比格列酮(艾可拓)
噻唑烷二酮类药
降糖机制: —主要通过促进靶细胞对胰岛素的反 应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发生。平时要常备糖果备以低血糖时使用。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代表药物: 二甲双胍(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 二甲双胍缓释片(卜可); 苯乙双胍(降糖灵)
八大类口服降糖药优缺点比较

八大类口服降糖药优缺点比较但是常吃的药有哪些好和不好的地方,相信就不是每个糖友都清楚的事情了。
我们就来聊聊八大类口服降糖药的优劣之处吧!一、磺脲类临床常用的有糖适平、达美康、瑞易宁、亚莫利等。
优点疗效突出、价格便宜,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对心血管没有不良影响,没有癌症风险。
缺点容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个别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等。
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继发性失效。
对老年人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用短效磺脲类药物,糖适平更适合。
二、格列奈类主要有诺和龙、唐力,新一代促胰岛素分泌剂可与其他多种口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
优点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
餐时即服,方便灵活,患者依从性好,对于进餐不规律者或老年患者更适用。
磺脲类药物失效时,改用格列奈类仍可有效。
缺点价格较高,需多次服药,使用不当会引起低血糖。
三、二甲双胍类优点二甲双胍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有效降低血糖,此外,还可降低体重、血压及血脂,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与降糖灵比较不易引起乳酸酸中毒,价格便宜,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可达20%;心衰缺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忌用,以免发生乳酸酸中毒。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拜唐苹、卡博平和倍欣,降低餐后血糖,非常适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中国患者,可与饮食、运动及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优点降糖效果肯定,肝肾等全身不良反应少,不增加体重或能减轻体重,单用本药不引起低血糖,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和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具有糖耐量减低治疗适应证的降糖药。
缺点主要为部分患者初用时有胃肠道不良反应(排气增多、胀气),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也应慎用。
注意与其他降糖药联用可引起低血糖,且一旦发生,应使用葡萄糖治疗,进食双糖或淀粉类食物无效。
降糖药分类

四、DPPIV抑制剂
餐前口服,
作用持续24小时
一天一次
和进食关系不大,任意时间口服, 但是推荐餐前口服
低血糖概率非常小,比较安全
胰岛素及类似物
一、超短效胰岛素
餐前即刻皮下注射,不需等待, 起效时间 10分钟 持续4小时左右 一天三次,吃几顿饭,打几次
容易导致餐后低血糖
二、短效胰岛素
餐前皮下注射,等待15-30分钟,
四、长效胰岛素
想啥时候打,啥时候打,与进食无关, 但是需要固定一个点,最好是睡前或 早晨
持续24小时左右
一天一次,
容易导致空腹低血糖
五、利拉鲁肽
想啥时候打,啥时候打,与进食无关, 但是最好是早晨空腹
持续24小时左右 一天一次, 容易导致恶心、呕吐
什么是特充
特充:胰岛素自带一个一次性的笔, 用完一管胰岛素就扔 优点:方便 缺点:浪费、贵
起效时间 30分钟--1小时
持续5-7小时左右
一天三次,吃几顿饭,打几次
容易导致餐后低血糖
三、预混胰岛素(第一种,不需等待的)
餐前即刻皮下注射,不需等待, 起效时间 10分钟 持续8-12小时左右 一天两次, 容易导致睡前低血糖、晚餐后低血糖
三、预混胰岛素(第二种,需等待的)
餐前15-30分钟注射,需等待, 起效时间 30分钟 持续8-12小时左右 一天两次, 容易导致睡前低血糖、晚餐后低血糖
二、二甲双胍(缓释)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如果: 胃很好,餐前、中、后均可 胃不好:餐中或餐后吃
作用持续8-12小时
一天两次
胃肠道反应多见,腹泻、腹痛、恶心 等(反应比普通片稍微好点)
二、二甲双胍(普通片)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五大类口服降糖药有哪些

五大类口服降糖药有哪些文章目录*一、五大类口服降糖药有哪些*二、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三、五大类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五大类口服降糖药有哪些1、双胍类药物如降糖片、降糖灵,主要适应于单纯饮食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
而某些服用磺脲类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可采用与双胍类药物合用的方法;对采用较小剂量胰岛素(每日20U以下)治疗的患者,若想从针剂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又同时对磺脲类有过敏反应或失效者,可采用双胍类降糖药。
此外,对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也可使用双胍类降糖药物,以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和血糖波动性。
2、磺脲类药物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吡嗪、格列齐特(达美康)均为常用的磺脲类药物。
对于40岁以上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病史5年以内,从未采用胰岛素治疗,体重正常或肥胖者都可选用磺脲类药物或与双胍类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
而中年以上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及运动治疗后,血糖未能得到满意控制的患者也可使用磺脲类药物。
而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在40U以下的2型糖尿患者,也可使用磺脲类药物进行替代治疗,剂量需视病情而定,对于每日胰岛素用量少于20U的患者,此种疗法更有效。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泼糖),这类药物主要适应于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可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胰岛素合用的方法,减少胰岛素用量,使全天血糖波动减小。
经过饮食治疗及体育锻炼2个月后,疗效仍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单独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行治疗,也可与其它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磺酰脲类合用。
此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还可用于糖耐量减低的患者,可降低餐后血糖。
4、氨基甲酰甲基苯磺酸衍生物氨基甲酰甲基苯磺酸衍生物(如瑞格列奈),主要用于经过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的2糖尿病患者,对于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谨慎使用。
口服降糖药主要有五类

口服降糖药主要有五类下面就将种种口服降糖药的死守特点及用法先容如下,供糖尿病患者选用时参考:一、磺脲类药物化疗下场:大大都ⅱ型糖尿病患者念为应用领域时有效率,空肚及餐后血糖可以低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迫降1%~2%,跟著疗程的延后,下场渐高。
5年后,约不计患者还能够铺陈紧邻不对劲的血糖无为。
副浸染:最主要的副浸染是低血糖,其产生每每不像胰岛素引起的那样轻易早期察觉,且继承时间长,重要时可导致永世性神经侵害。
年迈体弱、长效制剂用量偏大可产生重要低血糖乃至危及生命。
磺脲类药物种类:第一代:甲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
这些药物降糖浸染弱,用量大,现已较少使用,但价值克己,经济前提差的患者仍可使用。
第二代:较常用的存有以下几种:优降糖:价廉、应用广,降糖浸染较着,为长效降糖药。
达美康:为中效降糖药,降糖浸润温顺,较太少引发关键低血糖副浸润。
美吡达与糖适平:均为短效制剂,浸染时间短,是以不易造成低血糖回响,老年人服用对照安适。
错误舛错是服用次数须增进。
糖适平又称为“糖肾平”,主要在肾脏代谢,约95%有胆汁排击,可用于肾功效不全者。
亚莫力:就是新一代磺脲类降糖药,与优降糖对照,降糖浸润慢且永恒,促发展胰岛素免罪的浸润更慢,仅有轻度低血糖回响。
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瑞格列奈:即诺和龙,零丁应用领域低血糖产生较太少,与二甲双胍氰化钠降糖下场较着强于两药单用,但须特别注意活动期较轻低血糖。
此药能快速并使胰岛素免罪,有助于无为餐后高血糖,易于病人用餐时服用。
主要的副浸润为轻度的低血糖。
主要经粪胆路子排击,并无肾毒性。
三、双胍类降糖药主要存有降糖灵(苯乙双胍)、降糖片(二甲双胍)。
适应症:ⅱ型糖尿病、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者可首选醋鞴培药物;磺脲类继发失踪效的可改用或加用醋鞴培药物;ⅰ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血糖不不变者也可服用醋鞴培药物。
副浸润:最常用的就是消化道回响例如口苦、口中存有异味、嗜睡、恶心、咳嗽、呕吐等,饭后服用可以出局这些回响,最紧绷的就是乳酸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降糖药有哪些分类?
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治疗及体育锻炼,血糖仍未得到控制时便需要服用降糖药了。
口服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必须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口服降糖药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增加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或加强胰岛素在体内作用以降低血糖。
每种降糖药物针对导致血糖升高的不同环节,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药物主要有4类。
1.促胰岛素分泌剂
(1)磺脲类(SUs):SUs的主要作用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SUs降血糖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机体尚保存相当数量(30%以上)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
第一代SUs如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已很少应用;第二代SUs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和格列美脲等。
常作为单药治疗主要选择应用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用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时。
低血糖反映是此药最常见而重要的不良反应。
(2)格列奈类:此类药物也作用于胰岛β细胞,是一类快速作用的胰岛素促分泌剂。
降血糖作用快而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
低血糖症发生率低、程度较轻而且限于餐后期间。
较适合于2型糖尿病早期餐后高血糖阶段或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老年患者。
有两种制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2.双胍类
目前广泛应用的是二甲双胍。
品种有盐酸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降糖灵)已少用。
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肝葡萄糖输出,也可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单独用药极少引起低血糖,与SUs或胰岛素合用则有可能出现。
二甲双胍尤其适合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3.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
也被称为胰岛素增敏剂,明显减轻胰岛素抵抗,主要刺激外周组织的葡萄糖代谢,降低血糖;还可改善血脂谱、提高纤溶系统活性、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使C反应蛋白下降等,对心血管系统和肾脏显示出潜在的器官保护作用。
此类药物可单独或与其他降糖药物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不宜用于1型糖尿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
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体重增加,有心脏病、心力衰竭倾向或肝病者不用或慎用现有两种制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尤其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或不太高)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可单独用药或与其他降糖药物合用。
常见不良反应为
胃肠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或腹泻。
单用本药不引起低血糖,但如与SUs或胰岛素合用,仍可发生低血糖,且一旦发生,应直接给予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进食双糖或淀粉类食物无效。
现有两种制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在进食第一口食物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