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的考点手册-出版物市场【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2020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中级实务笔记(全文5篇)

2020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中级实务笔记(全文5篇)

2020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中级实务笔记(全文5篇)第一篇:2020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中级实务笔记出版物选题策划第一节选题策划概述一、选题策划的概念 1.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2.作用:把握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

3.类型:按规格分为系列性、成套性、单项性选题;按重要性可分为重点和一般选题;按制订时机分计划内、计划外选题。

二、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一)基础准备: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选择利用;(二)选题设计:1.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2.构思出版物的总体结构(尽可能详尽、周密)构思阶段应注意:1)内容所涉领域有哪些新发展,其前沿和制高点在哪里;2)社会生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它与选题有多大契合度;3)社会的文化需要是什么,与选题特色关联,未来竞争力如何。

(三)选题论证:其目的,是凭集体智慧,对编辑提出的选题从主旨、内容、形式、市场前景可行性、主客观条件等多方面作全方位论证,以决定选题成立与否或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

(四)选题优化:根据论证意见、在组稿等过程中实际情况,对原有选题部队修改和完善。

第二节信息采集信息采集:为出版物的生产在信息资源方面做准备的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一、信息内容与采集方法:(一)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1.社会发展信息:影响或制约社会发展的信息,包括国际形势、国经发展、方针政策、教育等。

2.科学文化信息:与出版物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化思潮及各门类学科发展变化的信息。

3.出版市场信息:1)出版动态信息:各种学科类型出版物出版信息、市场需求、价格、出版业统计资料等;2)竞争对手信息:与本出版单位存在市场竞争关系的其他出版单位相关信息,包括对手出版规模、品种构成、出版特色、经济实力、出版策略、竞争战略等。

4.作者信息:反映作者基本情况的资料,含有关学科作者群分布状况及个人专长/学识等了解分析。

出版专业基础 2020版 中级 第一章 第三节 考点梳理笔记

出版专业基础 2020版 中级 第一章 第三节 考点梳理笔记

第一章出版概论第三节出版物出版物就是已出版的作品,是出版活动的成果。

出版活动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出版物实现。

一、出版物的要素出版物必须是某种精神文化的成果。

出版物必备三个要素:(内容、载体、复本)第一,具有经过编辑加工优化的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供阅读、欣赏。

第二,具有承载这些精神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而不论其是具有相对固定形态的,还是呈灵活多样形态的。

第三,具有复本,可以向公众传播。

二、出版物的种类(一)根据出版物总体特征分类(报期图音电)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数字出版物):物质产品生产阶段和产品流通阶段交织在一起,没有明显界限,不必先确定出版的复制数量。

成品不须与特定的物质载体结合,可是消费者自备的各种终端设备。

所以物质产品生产阶段没有产品匹配组合和包装的步骤,产品流通阶段没有运送的过程。

既有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封装型电子出版物等在以实体形态出版的同时,经适当的信息技术处理后,再通过网络传播,也不是具备实体形态的出版物,都直接采用数字化方式存在。

(二)根据出版物内容所属学科的分类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根据出版物所载内容所属学科的不同,对出版物进行分类。

(三)从其他角度所作的分类1.按照所载知识的层次结构分类:学术研究类、知识普及类、大众生活类等。

2.按照内容的表现形式分类:文字类、图画类、图文类、声音类、图像类、多媒体类等。

三、出版物的特殊性(一)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特殊性出版物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两重性,是出版物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最重要的特殊性。

出版物有思想、知识或艺术等精神文化内容,这是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由作者和编辑完成的。

消费者购买出版物,既不为吃,又不为穿,而是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

无论从出版物的生产或消费的角度来观察,都应该把它视为精神文化内容为本位的精神产品。

出版物又是物质产品。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考点要点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考点要点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编辑资格考试一《出版专业基础》考点知识第一章出版概论出版活动概念出版的概念: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作品是出版的前提;编辑、复制是手段;发行是目的。

编辑、复制、发行是出版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我国古代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使用“出版”这个词的是1833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政治制度、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提供活力。

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政治方面:引导社会舆论、培育思想信念。

经济方面: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发展进度。

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增进文化积累,推进文化创新,优化文化选择,促进文化交流。

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技、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出版工作者应贯彻、执行的几本方针原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4.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5.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6.坚持质量第一;7.坚持改革创新之路。

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

具体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满足和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答案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答案

20XX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是(C ).A.作者、编者、读者B.策划、审读、编辑加工C.编辑、复制、发行D.编辑加工、整体设计、校对2.我国出版事业必须坚持的方向是(C ).A.让读者的任何需求都能得到满足B.让各种作品都能自由出版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D.强化出版物的特殊性,对社会作出更大贡蒲3.下列行为中,属于正规出版活动的是(B )。

A.研究员李某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物价涨跌原理》一文B.大学教师王某在参与编辑的学报上发表自己的一篇论文C.编辑张某把自己的作品印了5 000册,以每册20元的价格卖出D.公司职员郭某购得新加坡出版的《天地》一书,将其自费印刷500册,分送亲友4.关于我国出版业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事业和产业的矛盾是基本矛盾B.富有文化创意性C.具有产业经济属性D.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5.对数字资源进行标准化的标引处理时,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C )。

A. SGMLB. HTMLC.XMLD. HTTP6.据现有资料,1949年出版的李次民所著《编辑学》一书,是在(D )范围内最早以“编辑学”命名的专著。

A.中国B.东亚C.亚洲D.世界7.关于编辑策划能力的说法,错误的是(B )。

A.编辑的策划能力主要体现在选题策划方面B.编辑的策划能力越强,加工稿件的水平就越高C.编辑的策划能力包括市场营销策划能力D.充分收集和分析信息是编辑提高策划能力的基础条件之一8.编辑工作也是一种语言文字工作,但不要求编辑人员(C )。

A.掌握语言文字规范B.有语言文字加工能力C.是语言文字学研究专家D.有写作能力9.我国最早的书市“槐市”出现在(C )。

A.战国时期B.秦代C.西汉D.晋代10.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是( A)。

A.《申报》B.《万国公报》C.《时报》D.《上海新报》11.在出版物的非引文部分使用“满清”称谓,属于(B )差错。

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考点(数字出版产品运营)【圣才出品】

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考点(数字出版产品运营)【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 数字出版产品运营12.1 本章知识框架12.2 大纲要求内容包括:数字出版产品发布的特点。

产品发布单位的基础条件。

产品发布网站的内容管理及产品发布基本流程。

产品发布网站的策划,相关网络素材的采集与加工;数字出版产复制后置化流通网络化产品发布的特点 使用设备化发行快捷化建立数字出版网站基础条件 开发数字出版平台建立信息网络安全体系产品发布管理 发布网站的内容管理产品发布流程 网站策划网络素材采集与加工 网站建设和产品运维 产品上线和维护用户反馈信息的收集管理出版商销售机构数字内容批发商数字内容零售商和代理商产品分销渠道 数字内容集成商订阅服务提供商产品分销 按需印刷商和自助出版商电子书分销模式数字学术期刊分销模式 数字出版产品运营品的上线和维护流程,用户反馈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数字出版产品的分销。

一、基本要求1.掌握数字出版产品发布的特点。

2.熟悉对数字出版产品发布单位的基础条件要求。

3.了解数字出版产品发布网站的内容管理要求。

▲4.掌握数字出版产品的发布流程。

▲5.掌握数字出版产品发布网站的栏目和专题策划要求。

▲6.掌握网络素材的采集与加工。

7.熟悉数字出版产品上线和维护要求。

▲8.掌握用户反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9.掌握数字出版产品的分销渠道。

10.熟悉电子书的分销模式。

11.了解数字学术期刊的分销模式。

【说明】标有“▲”号的,为从事数字出版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考内容;没有任何标记的,为所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应考内容。

二、考试内容1.数字出版产品发布的特点。

2.数字出版产品发布单位的基础条件要求。

3.数字出版产品发布网站的内容管理要求。

4.数字出版产品的发布流程。

5.数字出版产品发布网站的栏目和专题策划要求。

6.网络素材的采集与加工。

7.数字出版产品上线和维护要求。

8.用户反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9.数字出版产品的分销渠道。

10.电子书和数字学术期刊的分销模式。

12.3 要点详解专题一产品发布的特点考点:互联网思维及数字出版产品发布的特点(掌握,见表12-1-1)表12-1-1 互联网思维及数字出版产品发布的特点专题二产品发布管理考点一:数字出版产品发布的基础条件(熟悉)在开展数字出版产品的发布和运营时,相关从事数字出版活动的单位应该具备一定的业务基础,包括具有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数字出版服务网站,取得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制作一定功能的数字出版产品,拥有数字化出版信息资源,建立信息网络安全与数字著作权保护体系等。

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的考点手册-著作权知识【圣才出品】

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的考点手册-著作权知识【圣才出品】

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的考点手册-著作权知识【圣才出品】第八章著作权知识8.1本章知识框架8.2大纲要求内容包括:著作权与著作权法。

国际著作权保护。

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著作权的内容,著作权的归属与保护期。

著作权限制。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

著作权的侵权与法律保护。

出版单位与著作权。

一、基本要求1.掌握著作权的权利范围。

2.了解著作权的特征。

3.熟悉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

4.掌握《伯尔尼公约》的国际著作权保护原则。

5.熟悉《世界版权公约》和两个“国际互联网条约”的基本内容。

6.了解《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7.掌握关于著作权的主体的知识。

8.了解作品的特征。

9.掌握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的保护。

10.掌握关于著作权中的人身权、财产权的知识。

11.熟悉关于邻接权的知识。

12.掌握关于著作权的归属与保护期的知识。

13.掌握符合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规定的作品使用方式。

14.掌握关于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的知识。

15.掌握著作权侵权的类型。

16.掌握关于著作权侵权的具体行为及其行为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知识。

17.了解著作权纠纷的种类。

18.熟悉著作权纠纷的处理方法和诉讼时效。

19.了解诉前临时措施。

20.掌握关于出版单位应该尊重作者权利的知识。

21.掌握关于依法保护出版单位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知识。

二、考试内容1.著作权的特征和权利范围。

2.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立法依据和主要法律法规。

3.国际著作权条约的基本情况。

4.著作权的主体。

5.作品的特征。

6.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的保护。

7.著作权的内容、归属与保护期。

8.关于邻接权的知识。

9.符合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规定的作品使用方式。

10.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

11.著作权侵权的类型、具体行为及其行为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12.著作权纠纷的种类、处理方法、诉讼时效以及诉前临时措施。

13.出版单位对作者权利的尊重。

14.出版单位依法享有的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科目《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第三~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科目《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第三~

第三章出版历史知识第一节文字与文献载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迄今所知最古老的较成熟汉字是()。

[2014年初级基础真题]A.大篆B.金文C.石鼓文D.甲骨文【答案】D【解析】迄今所知较成熟的最古文字,是清光绪年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这是商王盘庚迁殷以后的历史遗物,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

据统计,甲骨文单字约有4500个,其中约1700个已可识别。

2.1965年考古发现的“侯马盟书”的载体是()。

[2017年真题]A.甲骨B.玉石C.青铜器D.竹简【答案】B【解析】1965年在山西侯马晋城遗址发现的晋国世卿赵鞅与卿大夫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侯马盟书”,以玉石片(绝大多数被扣磨成圭形)为材料,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上面。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这里的“文”是指()文字。

[2016年真题]A.隶书B.楷书C.小篆D.大篆【答案】C【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创立小篆(又名秦篆)。

小篆形体更简单,结构整齐,写法规范。

“书同文”对于汉民族的统一、中华文明的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在历史上与书籍复制的关系最为密切并沿用至今的字体是()。

[2012年初级真题]A.隶书B.行书C.楷书D.草书【答案】C【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立小篆(又名秦篆)。

小篆形体更简单,结构整齐,写法规范。

隶书是秦时源于民间的字体,将汉字变得更为简洁,更趋大众化,真正成为便于书写的符号。

隶书到东汉中期出现的八分书,已与楷书比较接近,奠定了汉字的方块形象。

后逐渐发展形成了以钟繇所书之字为代表的“真书”,即楷书,又称“正书”。

自从楷书出现之后,汉字的字体趋于基本稳定。

楷书沿用至今,在历史上与书籍复制的关系最为密切。

5.下列少数民族文字中,至今仍在使用的是()。

[2011年初级真题]A.西夏文B.八思巴字C.突厥文D.朝鲜文【答案】D【解析】朝鲜文创制于1444年,是拼音文字,拼写时以音节为单位,组成方块形。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复习全书(出版物的文字规范)【圣才出品】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复习全书(出版物的文字规范)【圣才出品】

第六章 出版物的文字规范6.1 本章知识框架6.2 大纲要求内容包括:汉字常识和汉字使用规范。

汉语拼音与语音规范。

标点符号及其使用规范。

数字和计量单位用法的规范。

科技名词的使用规范。

汉字的特点 汉字常识和汉字使用规范 汉字的笔画、偏旁、部首和笔顺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汉字使用规范 《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与语音规范 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 汉语语音规范作用和种类 标点符号及其使用规范 点号、标号的使用规范 使用规范 标点符号的位置 直行文稿的标点符号 数字用法数字与计量单位使用规范计量单位科技名词的特点科技名词使用规范 科技名词规范的进程 科技名词的规范使用 出版物的文字规范一、基本要求1.了解汉字的特点。

2.熟悉汉字的笔画、偏旁、部首和笔顺。

3.了解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4.掌握汉字使用规范。

5.了解《汉语拼音方案》的构成和用途。

6.掌握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

7.熟悉汉语语音规范。

8.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9.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

10.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

11.掌握数字和计量单位用法规范。

12.了解科技名词的特点。

13.熟悉规范使用科技名词应注意的问题。

14.掌握常见科技名词的正确使用。

二、考试内容1.汉字常识和汉字使用规范。

2.《汉语拼音方案》的基本知识。

3.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和汉语语音规范。

4.标点符号的基本知识和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5.数字和计量单位用法规范。

6.科技名词的使用规范。

6.3 要点详解专题一汉字常识和汉字使用规范考点一:汉字的特点(了解,见表6-1-1)表6-1-1 汉字的特点【例·单选题】在汉字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2015年真题]A.象形字B.指事字C.会意字D.形声字【答案】D【解析】我国的汉字造字方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形声是最重要的造字方法,形声字在汉字中占90%以上,而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成为汉字发展的主流。

【例·单选题】关于汉字的说法,错误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出版物市场
6.1本章知识框架
6.2大纲要求
内容包括:出版物市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出版物市场竞争。

出版物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出版物市场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出版物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出版物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

出版物市场营销策略。

国际书展。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出版物市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2.熟悉出版物市场竞争。

3.掌握出版物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购买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出版物市场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5.熟悉出版物市场细分的概念和作用。

6.掌握出版物市场细分的程序。

7.掌握选择目标市场时应考虑的问题。

8.熟悉目标市场的进入策略和定位策略。

9.掌握市场调查的内容和程序。

10.了解市场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11.掌握市场营销的策略。

12.熟悉主要的国际书展。

二、考试内容
1.出版物市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2.出版物市场竞争。

3.出版物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购买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出版物市场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5.出版物市场细分的概念、作用和程序。

6.目标市场的选择和进入策略、定位策略。

7.市场调查的内容和程序。

8.市场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9.市场营销策略。

10.主要的国际书展。

6.3要点详解
专题一出版物市场概述
考点一:出版物市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掌握,见表6-1-1)
表6-1-1出版物市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考点二:出版物市场竞争(熟悉,见表6-1-2)
表6-1-2出版物市场竞争
专题二出版物市场需求
考点一:出版物消费者的需求、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见表6-2-1)
表6-2-1出版物消费者的需求、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考点二:出版物市场需求的特征(掌握,见表6-2-2)
表6-2-2出版物市场需求的特征
考点三:影响出版物市场需求的因素(掌握,见表6-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