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变电站设计任务书
35kV变电站设计方案

35kV变电站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和目标二、工程规模和布置1.变电站规模:设计容量为35kV,电流容量为1000A,设计变电容量为35MVA。
2.布置要求:变电站采用单回线制,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布置。
三、主要设备选型与分布1.主变压器:选择容量为35MVA的35kV/10kV主变压器。
布置在变电站的主变区域,与高压侧开关设备相连。
2.断路器:选择符合35kV电缆的断路器,用于开关变电站的高压侧电源,以及与低压配电网的连接处。
3.隔离开关:采用35kV隔离开关,用于切断输电线路与变电站的连接,以及变电站的维修工作。
4.低压开关设备:包括开关柜、电源柜、补偿柜等,用于将变电站提供的电力输送到低压用户。
5.控制与保护系统:包括采样装置、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控制装置等,用于对变电站进行监测和保护。
四、主要工程控制措施1.地基工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质勘察和地基设计,确保变电站设备的稳定和安全。
2.雷电防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专业的雷电防护设计和施工,保护变电站及其设备不受雷击。
3.外部环境保护:考虑到变电站的环境保护问题,采取噪声降低、粉尘防治、污水处理等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安全防护:对主变压器、断路器等重要设备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爆、过温、过流等保护装置的设置。
5.操作与维护:通过培训维修人员,建立健全的操作、维修和管理制度,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五、经济性分析1.设备选型: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并考虑设备的寿命和维修成本。
2.施工成本: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工期延误,控制施工成本。
3.运维成本:建立可靠的运维体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提前预防故障,降低运维成本。
六、总结本设计方案对35kV变电站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划,包括设备选型、布置、工程控制措施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确保变电站的供电安全可靠,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同时,经济性分析也能使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煤矿35千伏变电站说明书

第一章总的部分一、设计依据用户设计委托书。
二、设计条件1、站址:*****35KV变电站位于*****,交通便利,有较好的建站条件。
2、建设规模主变2×20000KVA,本期一次建成。
35千伏进出线2回,本期2回。
10千伏出线36回,本期安装28回(其中备用12回),预留8个出线间隔位置;10千伏无功补偿装置2×2000千乏。
三、设计范围1、通信、远动和系统继电保护设计;2、无功补偿装置设计;3、概算编制。
第二章电力系统一、概述**煤矿预计用电负荷约15000KW,根据煤矿总体规划,需要35KV双电源供电,以满足煤矿用电安全以及下一步用电负荷增长需,因此,建设**煤矿35KV变电站。
二、电容补偿为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损耗,提高主变设备利用率,根据无功补偿原则,本期在10千伏配电装置外侧以集中补偿方式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2组,补偿容量为2*2000千乏。
三、接入系统方式本站由**变电站出一回线路作为主供电源,**变电站出一回线路作为第二电源,实现煤矿双电源供电。
第三章电气一次线一、建设规模主变2×20000KVA,有载调压自冷型,本期一次建成。
35千伏进出线2回,本期2回,**一回;**一回。
10千伏出线36回,本期安装28回,即:主井2回,副井2回,通风机房2回,工厂变电所2回,筛分车间2回,井下变电所2回,瓦斯泵房2回,所内低压变电所2回,备用12回。
预留出线间隔位置8回。
10千伏无功补偿装置2×2000千乏。
二、电气主接线35千伏最终规模为进出线2回,10千伏最终规模为出线36回,按照规程要求,综合考虑本地区运行习惯及运行可靠性,本设计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方式,这种接线简单明了,保护配置简单。
10千伏电容器采用单星形接线。
三、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型式电气总平面布置根据变电站地理位置、电源负荷的相对位置以及进出线走廊情况,电气总平面布置为:变电站两台主变压器为室外布置,其他设备为室内布置。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初步设计

目录第一章本课程设计的重要任务 (1)第二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2)第三章课程设计内容及过程 (4)1 变电所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规划 (4)1.1系统分析及继电保护规定: (4)1.2本系统故障分析: (4)1.3 10kv线路继电保护装置: (4)1.4主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设立: (4)1.5变电所的自动装置: (5)1.6本设计继电保护装置原理概述: (5)2 短路电流计算 (6)2.1系统等效电路图: (6)2.2基准参数选定: (7)2.3阻抗计算(均为标幺值): (7)2.4短路电流计算: (7)3 主变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继电器选择 (8)3.1瓦斯保护: (8)3.2纵联差动保护: (8)3.3过电流保护: (10)3.4过负荷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冷却风扇自起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课程设计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本课程设计的重要任务(1)本设计为35KV降压变电所。
主变容量为6300KVA,电压等级为35/10KV;(2)搜集原始资料;(3)完毕对本系统的故障分析;(4)对10kv线路继电保护装置、主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设立、变电所的自动装置的设计;(5)对短路电流的整定与计算;(6)主变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继电器选择;(7)完毕设计报告。
35千伏变电站设计

35千伏变电站设计一、设计任务1.确定变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包括变压器容量、配电设备容量等;2.设计变电站的布置,包括主变压器、配电设备、开关设备等的布局;3.确定变电站的接地系统,保证安全可靠;4.确定变电站的保护与自动化系统,包括继电保护、监控系统等。
二、设计要点1.总装机容量确定:根据所需供电负荷计算得出所需总装机容量,考虑到负荷预测和可靠性要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确定变压器的容量以及配电设备的容量。
2.变电站布置:根据场地条件和工程要求,合理布置主变压器、配电设备、开关设备等。
采用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
3.接地系统设计:接地系统是变电站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其作用是保证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需要设计合理的接地网,确保接地电阻的合格和互连性。
4.保护与自动化系统设计:变电站的保护与自动化系统是变电站运行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保护系统需要设计合理的继电保护方案,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接地保护等。
自动化系统需要设计合理的监控系统,实现对变电站各个设备的监测和控制。
三、设计过程1.确定总装机容量:根据所需供电负荷,结合负荷预测和可靠性要求,确定所需总装机容量。
并按照变电站的规模确定相应的主变压器容量和配电设备容量。
2.变电站布置:根据场地情况和工程要求,进行变电站的布置设计。
考虑到扩容、维护和运行可靠性,布置主变压器、配电设备、开关设备等。
合理布局可以提高设备的运维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3.接地系统设计:根据变电站的容量大小和场地条件,设计适当的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需要保证接地电阻的合格和互连性,通过合理布置接地电网、接地极、接地线等设施,确保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4.保护与自动化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继电保护方案,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接地保护等。
考虑到灵敏度、可靠性和速动性等要求。
设计监控系统,实现对变电站各个设备的监测和控制,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课程设计任务书(某企业35kV降压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贺家李、宋从矩中国电力出版社
3、《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二次部分)》卓乐友主编水利水电出版社
4、YuYixin1, YanXuefei1 and ZhangYongwu:“Optimal planning of high voltage distribution substations”《Fronti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 China》[J]Volume 2, Number 3,2007,07,P368-373
5、LinYong-jun1, LiuYu-tao2 and ZhangDan-hui2:“Implementation and design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an agent-based automated substation”《Fronti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 Engineering in Chinaing In china》[J]Volume 1, Number 4,2006,12,P396-399
(3)主变压器继电保护的整定及校验:
三、课程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1、查找资料,确定设计方案:12.20~12.21
2、短路计算:12.22~12.23
3、主变压器继电保护的配置、整定及校验:12.24~12.27
4、画图:12.28~12.29
8、撰写设计说明书:12.30~12.31
四、主要参考资料:
某35kV降压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主变压器继电保护初步设计
35变电站初步设计

第1章任务书南昌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3.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某35kV变电所电气初步设计II、课程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1.系统阻抗X=1.02 (S j=100MV A,U j=U av)2.所址概况:变电所所址选在离某县城2公里的荒山坡上,周围有电力排灌站2座,乡镇企业3个,接近负荷中心,交通方便,地势平坦,进出线走廊尚可,无洪水威胁,地下无矿藏。
土壤电阻率100Ω m(5月测量)。
3.进出线回路及负荷数据(1)35kV进线1回,方向朝南。
(2)10kV出线6~8回(近期6回,预留2回)。
10kV总负荷2500kW,5年后5000kW,COSφ=0.8,同时率0.8。
每回出线负荷大致相等。
无一级负荷。
出现方向:3回正北,3回东北,2回西北。
(3)要求无功功率就地平衡(变电所内装有无功补偿装置)。
(4)所用电负荷自定。
I II、课程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1、选择主变的容量、型号、台数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3、选择35kV側的断路器4、编制设计说明书Ⅳ、主要参考资料:1、《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马良玉2、《电力设计手册》第一册上海科技出版社3、《发电厂电气设备》华中工学院范锡普4、《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陈跃机械电气学院 09供电专业类 1 班学生:日期:自11年5月9日至11年5月20日指导教师:胡雪云助理指导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教研室主任:附注:任务书应该附在已完成的课程设计说明书首页。
第2章设计说明书2.1 设计依据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出的条件2.2 设计的原则1、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贯彻执行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建设步骤,特别适应贯彻执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促进技术进步的方针。
2、要根据国家规范、标准与有关规定,结合工程的不同性质不同要求,要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要节约能源、水源、要保护环境,要节约用地并合理使用劳动力,要立足于自力更生。
35kv变电所设计任务书

35KV变电所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原始资料1.1某35KV变电所主要供电用户基础资料1.工厂情况及扩建计划工厂三班工作制。
由于工厂受环境限制,有增加30% 负荷扩建可能。
2.工厂负荷性质工厂电力负荷情况分析:铸铁车间Ⅰ为一级负荷、化工厂(转供)为二级负荷,锅炉房、铸铁车间Ⅱ、空压机站、热处理车间为二级负荷,其余车间为三级负荷;住宅区为3级负荷。
工厂昼夜负荷变化较大。
1.2水文资料1.厂区砂质粘土,土壤允许承载能力为20吨/米2。
中等含水量时,实得土壤电阻率为0.8×104Ω/cm。
2.地下水位3.5~5m。
3.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3℃,极端温度为38℃,极最低温度为-26.5℃。
4.本地区年雷暴日数为36.5天。
5. 最热日地下0.8m 处,土壤平均温度为19.5℃,冬季冷却冻结深度为1.2m 。
6.本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最大风速为15m/s 。
1.3电气工程技术指标及各材料供应情况由于本地区的电力供应的特定条件,供电部门要求本厂从东北方向45km 的地区变电所用35KV 的两回线路向本厂供电。
该电源短路电抗21.0)*3(max . k X 电源出口过电流保护时间最大为2.0s 。
1.4工厂与供电部门达成的“供电协议”内容: 1. 在本厂总变电所高压侧计量。
2. 功率因数>0.92。
3.对本厂(按大型工业用电企业基本电费)按最大需要量收取为25.00元/KW.月,表计电价(或电度电价)为0.525元/KW.h 。
大工业电价适用范围:凡以电为原动力,或以电冶炼、烘熔、熔焊、电解、电化的一切工业生产,受电变压器容量在315kVA 及以上者,均执行大工业电价。
大工业电价均实行二部制电价,即按电表抄见电度计算的电度电费和按变变压器容量(或最大需量)计算的基本电费。
表1 参考负荷表1、设计内容:a) 变电所接入系统及用户供电线路设计:根据待建变电所供用电用户总负荷、用电用户对变电所供电可靠性要求与系统接入点的距离,确定待建变电所接入系统的方式、线路电压等级、回路数、导线规格。
35kV变电站设计-设计任务书

6、设计主变压器继电保护的配置、整定计算;
7、防雷接地设计。
三、主要设计技术指标与参数:
1.本工程为满足某区域对电力的需求,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一座35kV终端变电站。电压分为35kV、10kV两个电压等级。变电站设置2台变比为35/10.5kV的主变压器。35kV侧二回,一回进线,另一回供另一座远方35kV变电站。
3、熟练掌握电力工程的基本计算方法。
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5、训练学生绘制电气工程制图的能力。
6、通过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目前电力系统的发展状况、运行和管理水平。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工程设计、检修、运行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设计内容:
2.10kV最大负荷4500kVA,8回出线,最大一回负荷为1000kVA,各侧功率因数COSφ及最大负荷小时数为:35kV侧Tmax=4200小时/年cosφ=0.85。查表损耗小时数T=2800小时;
10kV侧Tmax=4500小时/年cosφ=0.8。查表损耗小时数T=3150小时。
3. 35kV侧电源近似为无限大电源系统,以100MVA为基准容量,最大短路容量归算到本所
2、电力部生产司.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3、丁毓山.中小型变电所实用设计手册.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4、刘介才.工厂供电简明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5、电力部生产司.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6、何仰赞.电力系统分析.北京: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7、电力部生产司.工厂电气设备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工科及部分理科专业使用)
题目:35kV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学科部: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杨胡萍职称:教授
学科部主任:
审核日期:
说明
1.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系或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学
生。
2.进度表由学生填写,每两周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并作为毕业设计
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
3.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1个月内提交给指
导教师批阅。
4.本任务书在毕业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
毕业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毕业设计的要求和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
本次设计任务内容是XX市新建35kV降压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电气部分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此过程中,首先要对电力系统和变电站基本概况做总体分析,再进行负荷计算。
依据负荷分析的数据,选择合适主变压器容量及主变压器型式。
依据负荷出线的多少及用户的负荷级别,初步设计电气主接线的形式,经过对比后择取最佳的主接线方案。
然后绘等值电路图,计算各母线上的最大短路电流和冲击电流,合理的选择电气设备。
在具体计算后,进行配电装置及电气总平面的布置设计,使建站合理化,为使得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就必需进行防雷设计,以保证变电站的运行不受雷电的袭击。
1.其中原始数据:
电压等级:35kV/10kV;
进出线回路数:35kV出线共2回;10kV出线共8回,4回备用;
该变电站主要以35kV和10kV电压对该市企业供电,用电负荷比较分散,将系统电压降低后分配给各地区用户,因此该变电站为降压变电站。
2.技术工作要求:
(1).变电站电气部分总体分析;
(2).电气主接线设计
(3).短路电流计算
(4).主变压器的选择
(5).电气设备的选择和校验
(6).防雷设计
(7).电气二次部分设计
二、毕业设计图纸内容、张数及要求
1、全站电气一次主接线图1张(包括35kV母线接线方式,10kV母线接线方式,变压器的等一次设备的型号和它们在电气主接线的位置,以及各种进出线回路数)。
2、全站电气总平面布置图1张(指按一定比例绘制的,表示建筑物、构筑物方位、间距以及管道网、绿化、竖间布置等情况的图纸)。
三、毕业设计计算书、实物内容及要求
1、开题报告一份
2、任务书一份
3、外文资料和中文翻译一份
4、毕业设计论文一份
四、毕业设计进度计划
序号各阶段工作内容起讫日期备注1 确定毕业论文课题,查阅相关
第1、2周
文献资料了解课题相关领域的
最新发展动态。
2 编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第3周
制作PPT文件
3 负荷计算和主变压器的选择第4周
4 电气主接线设计第5周
5 短路计算第6周
6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第7周
7 导体和电气设备的选择第8周
8 防雷接地设计第9周
9 配电装置设计第10周
10 编写毕业设计论文,绘制图纸第11、12周
11 准备毕业答辩各项工作第13周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刘学军,段慧达,辛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
[2]雄信银,朱永利.发电厂电气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3]孟祥萍,高嬿.电力系统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何仰赞.电力系统分析[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力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M].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6]唐岳柏.浅议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选择科技创新导报.
[7]宋继成.220—500kV变电所二次接线.中国电力出版社.
[8]李隆淳.浅析变电站的防雷保护设计[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9]廖世海.关于变电站系统设计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10]李小龙.我国变电站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
[11]孟祥东.浅谈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原则及应用[J].科技信息.
[12]刘兆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
[13]杨毅涵.电力系统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4]傅知兰.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5]郭日彩,许子智;徐鑫乾.220kV和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研究与应用[J].电
网技术.
[16]黄华生.3条进线3台变压器的110kV变电站主接线方式选择.供用电.
[17]Valtari and P.Verho.Reauirement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for Future Smart Distribution Substations ,Journal of Energy and Engineering 5 (2011)766-775,August 31,2011
六、毕业设计进度表(本表每两周由学生填写一次,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
第一、二周(月日至
月日)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月日
第三、四周(月日至
月日)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月日
第五、六周(月日至
月日)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月日
第七、八周
(月日至
月日)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月日
第九、十周(月日至
月日)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月日
第十一、十二周(月日至
月日)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月日
第十三、十四周
(月日至
月日)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月日
第十五、十六周(月日至
月日)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月日
第十七、十八周(月日至
月日)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月日
七、其他(学生提交)
1.开题报告1份
2.外文资料译文1份(1200字以上,并附资料原文)3.毕业设计说明书1份(4000字以上)
4.毕业设计计算书及图纸1份。
指导教师:
系负责人:
学生开始执行
任务书日期:
学生姓名:
送交毕业设计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