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4课 柳永词两首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必修4 4 柳永词两首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高中语文 必修4 4 柳永词两首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句子默写(名句名篇默写)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形容似至穷途而突见佳境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及民众对异族统治已经麻木的现象,描述该现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 ________________”表明屈原希望以古贤为榜样,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

二、选择题组(语用综合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各成员国共同的家园,拥有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经济和人口总量分别约占全球的20%和40%,是世界上成员国国土面积之和最大、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

上合组织如何发展关系到地区稳定、区域发展,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要继续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只要上合组织各国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发扬团结协作传统,坚持世代友好,共同努力,必将绘就上合大家庭的美好家园新蓝图。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7年来,持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现在的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区域组织之一,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地区发展和全球治理中发挥着_________的作用。

青岛再出发,上合组织面对的是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

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上合组织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进一步加强内部协作,共同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共筑上合命运共同体,开启区域发展新征程。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讲解与例题:第2单元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讲解与例题:第2单元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4 柳永词两首在北宋早期的词坛上,有这样一个落魄的词人,他怀揣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沛,四处飘荡。

他时而纵情于繁华闹市,时而滞留于古道荒原,时而混迹于风尘女子之中,在及时行乐中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才情,在烟花柳巷中创造着属于自己、属于未来的艺术。

他就是我国第一位“专业词人”柳永。

学习柳永的词,一要了解柳永词的艺术特色,二要把握词人寄寓词中的深厚的思想情感。

柳永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词人,早年热衷功名,后转而厌倦官场,仕途坎坷、生活潦倒。

他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

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本课选柳永词两首,体现了柳词的两种不同风格。

《望海潮》是一首投赠之作,作于景德初年(1004),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

作者路经杭州,想要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就写了这一首词进献。

因为是写给镇守一方的官员的,所以在词的上阕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下阕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词作最后直接称誉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

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这首词以写景抒情出名,带有豪放词的特点。

《雨霖铃》则是描写词人要离开汴京(开封)去漂泊时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

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

全词如行云流水,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体现了羁旅行役的愁苦和痴情人之间难分难舍的留恋,是柳永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婉约词的名篇。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

因在家中排行第七,后世有人称他为“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因此也被称作“柳屯田”。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4课 柳永词两首记一记一、字音参差..( ) 天堑.( )珠玑.( ) 叠( )羌.( )管 菱.( )歌钓叟.( ) 罗绮.( )凝噎.( ) 暮霭.( )答案:cēn cī qiàn jī yǎn qiāng líng sǒu qǐyē ǎi 二、字形⎩⎪⎨⎪⎧ 罗qǐ jǐ 角之势yǐ 马可待 ⎩⎪⎨⎪⎧ 暮ǎi 和ǎi yè 见⎩⎪⎨⎪⎧ líng 歌líng 厉léng 角 ⎩⎪⎨⎪⎧ 今xiāo 云xiāo 答案:绮 掎 倚 霭 蔼 谒 菱 凌 棱 宵 霄辨一辨三、一词多义1.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答案:优越 制服,战胜 超过,胜过 美好 尽2.去⎩⎪⎨⎪⎧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念去.去,千里烟波去.死肌,杀三虫 连峰去.天不盈尺答案:表示行为的趋向 离开 除去 距离3.将⎩⎪⎨⎪⎧ 异日图将.好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将.子无怒答案: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扶持 将领 率领 愿,请4.相⎩⎪⎨⎪⎧执手相.看泪眼枉用相.存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答案:相互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帮助 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后专指宰相四、古今异义1.都门帐饮无绪..。

古义:今义:没有头绪。

答案:没有心思,心情不好2.烟柳画桥..古义:今义:画桥梁。

答案:雕饰华丽的桥梁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异日图.将好景(2)都门帐.饮无绪答案:(1)画图(2)设帐2.形容词作名词多情..自古伤离别答案:多情的人填一填六、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词人。

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1:第4课 柳永词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1:第4课 柳永词两首

第4课柳永词两首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参差.(cī)天堑.(qiàn)堤.坝(tí)B.罗绮.(qǐ) 叠(xiàn) 雨霖.铃(lín)C.凝噎.(yè) 暮霭.(ǎi) 都.门(dū)D.骤.雨(zhòu) 羌.管(qiānɡ) 寒蜩.(tiáo)答案 D解析A项“堤”读dī。

B项“”读yǎn。

C 项“噎”读yē。

2.下列词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B.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C.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D.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答案 A解析B项萧鼓—箫鼓。

C项账饮—帐饮。

D项良晨好景—良辰好景。

3.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胜:超过,越过B.云.树绕堤沙云:茂密如云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盈:到处是D.异日图.将好景图:画图答案 A解析胜:优越。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①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绕堤沙⑤都门帐饮无绪....繁华③参差..②钱塘自古..十万人家④云树⑥多情....沉沉楚天阔⑧便纵有千种风情..自古伤离别⑦暮霭A.②③④⑦⑧B.①②⑤⑥⑦C.②③⑥⑦⑧D.①②③⑥⑦答案 D解析④“云树”:古义,茂密如云的林木;今义,云和树。

⑤“无绪”:古义,没有心思,心情不好;今义,没有头绪。

⑧“风情”:古义,相爱、相思之情;今义,情怀,意趣;风土人情。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概括出来了。

(2)《雨霖铃》中有一个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也是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

高二新人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练习 第4课 柳永词两首1含答案

高二新人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练习 第4课 柳永词两首1含答案

第2单元 第4课柳永词两首1一、双基夯实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 )A .谄.媚(xiàn) 自怨自艾.(yì) 暴殄.天物(tiǎn) B .罗绮.(qǐ) 良莠.不齐(xiù) 刚愎.自用(bì) C .千骑.(jì) 悄.然无声(qiǎo) 穷兵黩.武(shú) D .钓叟.(sǒu) 海市蜃.楼(shèn) 怙恶不悛.(quān) 【答案】 D(A 谄chǎn ;B 莠yǒu ;C 黩d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气概 三箴其口 泥淖 长吁短叹B .树阴 拭目以待 暧昧 馨竹难书C .通牒 破釜沉舟 皈依 前踞后恭D .竣工 计日程功 嗔怪 瞠目结舌【答案】 D(A “箴”应为“缄”。

B “馨”应为“罄”。

C “踞”应为“倨”。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异日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参差..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B .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 有三秋..桂子(深秋) C .对长亭晚.(傍晚) 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D .此去经年..(年复一年) 云树..绕堤沙(茂密如云的林木) 【答案】 B(“三秋”指秋季)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 天堑..无涯天堑..变通途 B.⎩⎪⎨⎪⎧ 参差..十万人家参差..错落 C.⎩⎪⎨⎪⎧ 异日..图将好景此事异日..再议 D.⎩⎪⎨⎪⎧户盈罗绮..遍身罗绮..者 【答案】 A(A “天堑”的本义都是指天然壕沟,但实际所指不同:①指钱塘江,②指长江。

B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C 异日:改日,他日;D 罗绮:借指丝绸衣裳。

)5.将下面的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2020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4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2020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4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忍把浮名掷地,烟花巷,吟晓风残月;留得秃笔生花,柳岸边,叹才子佳人。

千年前的北宋词坛,有这么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有人说他是浪迹江湖的游客,有人说他是出没秦楼楚馆的风流才子,有人说他是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也有人说他是创作发展宋词的巨匠。

但无论怎样评价,都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他的词在当时就是最流行的歌曲,直到千年后的今天还在独领风骚。

赏美文玉蝴蝶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赏析】这首词是词人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紧接上文,概括了这种感受。

接着,词人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情做了充分的铺垫。

下阕写怀念故人之情。

词人回忆起与朋友在一起时的“文期酒会”,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

分离之后,“几孤”“屡变”言离别之久,“黯相望”几句,笔锋转回自身。

词人用断鸿哀鸣、夕阳残照使羁旅不堪之苦在言外自现,故而隽永有味。

柳永不是想当名词人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

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产生共鸣,他成了一个创作的巨人。

这再次证明成才的辩证道理。

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布;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

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他支配的珠子。

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

[运用角度]“环境与成才”“逆境与成才”“生命的高度”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27:第4课 柳永词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27:第4课 柳永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一、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莎衣①杨朴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②紫绶金章③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农夫、渔夫用以避雨。

②直饶:犹纵使,即使。

③紫绶金章:紫色的绶带和黄金印章,代指高贵的官爵。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达了诗人对蓑衣的喜爱之情,有浪迹江湖、远离官场之真情流露。

B.二、三联景静人动,两相对照,诗人对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C.尾联是本诗主旨所在,不愿将蓑衣换做官服,表现了诗人的爱憎与情操的高贵。

D.本诗明写渔人,实写自己。

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构思新巧。

2.这首诗的尾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虞美人周邦彦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细雨蒙蒙、洒满池塘、点落在萍面上的迷人春景,一个“看”字,把人与细雨、浮萍联系起来,以乐景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B.“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句,表面点明已是黄昏时分,也暗含了光阴飞快、即将别离的深层意蕴。

C.“相将羁思乱如云”一句,直言行人心烦意乱,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羁思烦乱的无端无序勾画出来。

D.这首词,以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活动场景的变化,描绘寻常人物情事,却也别具一种朴实、厚重的感人力量。

4.词的结句“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与上片哪一句相呼应?这两句怎样表达离人凄恻的情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如梦令·春景秦观①莺嘴啄花红溜②,燕尾点波绿皱③。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④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

此时词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同步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7高一下·安徽开学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果脯(fǔ)粮囤(tún)供给(jǐ)长歌当哭(dāng)B . 粘贴(n ián)屠戮(lù)愤懑(mǎn)嘉言懿行(yì)C . 鲰(zōu)生攒射(zǎn)彘(zhì)肩生杀予(yú)夺D . 租赁(lìn)刍议(chú)箕踞(jī jù)强词夺理(qiǎng)【考点】2. (2分) (2016高一下·杭州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需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竖立起一种“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

B . 他和他哥哥合开一家店,店房有两间打通的的铺面,开设在一条横街上——这条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时,它却是座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街道。

C . 不过原是因为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而这回接受这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D .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榻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

【考点】3. (2分) (2019高三上·齐齐哈尔月考)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莫知我哀莫:没有人何厌之有厌:讨厌B . 谢家来贵门谢:谢绝何方圜之能周兮周:合C . 置人所罾鱼腹中罾:捕将功赎罪将:拿D . 对酒当歌当:应当偭规矩而改错偭:违背【考点】4. (2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林黛玉是最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女性形象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忍把浮名掷地,烟花巷,吟晓风残月;留得秃笔生花,柳岸边,叹才子佳人。

千年前的北宋词坛,有这么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有人说他是浪迹江湖的游客,有人说他是出没秦楼楚馆的风流才子,有人说他是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也有人说他是创作发展宋词的巨匠。

但无论怎样评价,都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他的词在当时就是最流行的歌曲,直到千年后的今天还在独领风骚。

柳永不是想当名词人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

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产生共鸣,他成了一个创作的巨人。

这再次证明成才的辩证道理。

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布;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

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他支配的珠子。

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

[运用角度]“环境与成才”“逆境与成才”“生命的高度”等。

寂寞的辉煌——品柳永你没有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桃花源美丽的落英不属于你;你没有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青崖间的白鹿载不动你的哀愁;你亦没有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赤壁边上的月光也照不亮你所处的黑暗。

在宋朝的轻烟雾霭之中,你有的,只是一只破旧的酒壶,一腹柔情的词句,以及一身荡不尽、说不完的寂寞。

是的,你寂寞。

当你真情自流地吟出“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离经叛道”之语时,便注定了你一生将与寂寞相伴。

你张扬的个性、对功名的鄙弃令宋仁宗深恶痛绝,于是他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便“成就”了你终生的寂寞。

寂寞,有时是一支浅浅的笛子,有时是一笔淡淡的墨;寂寞,更是让你词情展现的依托!寂寞的你没有沉沦与消极,而是潜心填词咏曲,在寂寞中你创造了自己的辉煌,创造了宋词的辉煌,创造了中华文化的辉煌!无论是羁旅愁苦、离情别绪,还是都市风光、青楼悲饮,都在你那有血有肉、有爱有怨的笔下淋漓展现,传唱古今。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一首《八声甘州》令人愁肠百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曲《雨霖铃》寄寓千种风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首《蝶恋花》历来为人传诵;“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首极尽杭州之美的《望海潮》,令金主完颜亮读罢,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你造就的此种千古文化奇观又岂能用三言两语便概括完了?那些同你一朝,能顺利为官、青云直上的人,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只有寂寞潦倒、奉旨填词的你至今还在历史的天空中星光灿烂,时光的风尘也遮不住你的辉煌!秋风送晓,柳影斜飞。

歌楼舞榭的喧嚣遮不住你的苦闷,灼灼烈酒的馨香洗不淡你的哀愁,你如一只摇曳的芦苇,在风中静静地寂寞。

寂寞如雨,情意轻扬。

寂寞的你用一笔淡淡的墨书写着自己的辉煌,那无数光亮的星辰,是你寂寞的辉煌!柳永,忘不掉你,忘不掉你的寂寞,忘不掉你寂寞的辉煌!(选自查字典文档网) 【佳作赏析】本文选择第二人称展开与柳永的对话,对柳永的“寂寞”以及“辉煌”进行深入剖析。

华丽的文字中含有脉脉深情,将柳永的“寂寞”与“辉煌”流淌于笔端,印刻于读者内心。

【写作借鉴】1.学引用大量的诗词引用是作者厚实积累的展示,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增加了文章的文学韵味,使文章更加文采飞扬。

2.学语言本文语言优美,尤其是整、散句交互运用,使文句既生动活泼、挥洒自如,又节奏鲜明、声韵和谐、气势贯通。

字里行间蕴含着浓浓的情感。

3.学结构文章先说明了柳永的寂寞以及寂寞的原因,后论证柳永的寂寞不等于沉沦,而是辉煌。

结构清晰、严谨。

4.学人称本文采用第二人称,便于展开与柳永的对话,使对话显得真切自然。

【考点点击】《雨霖铃》中运用营造意境的方式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渲染和强化了诗歌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和无奈的感情。

赏析古代诗歌的意境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点。

【技法点拨】赏析诗歌的意境原则是三关注:一关注物象的特点。

二关注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三关注景、情、境,缺一不可。

1.常见的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最直接和基本的方式)(2)这首诗(某几句或某几联)描写了哪些画面?(3)赏析某一联或某几句(写景、意境较强的诗句)。

(4)分析某句或某联的含意。

(写景句)(5)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或某几联)。

2.答题技巧:先总答后分述(1)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图景(意象),二要概括意境特点,三要剖析作者思想(情感)。

一般情况下,景、情、境三方面缺一不可。

(2)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

这里注意两点:一是要用自己的语言,切忌将诗句直接引用或者直译;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3)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索,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这时尽量要跟技巧结合。

(4)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三步曲:①绘景——②析境——③悟情。

常用句式:本诗通过描写(或用什么手法)……景物,营造了……的氛围/特点(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的感情(结合诗人的经历)。

【典题共享】(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题许道宁画①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结合含意去分析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是说此画蕴含佳句,纵然吟尽诗文,也没有恰当的句子可以准确说出画中之意。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这幅画意境深远。

★★答案★★: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一、语言运用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对.长亭晚对:面对着B.都门帐饮无绪..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C.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D.暮霭沉沉..楚天阔沉沉:深沉,深远解析:“经年”的意思是“年复一年”。

★★答案★★:C2.下列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望海潮》是一首投赠之作,因此在词的上阕词人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B.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

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C.词的下阕极写杭州百姓之安居乐业。

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一派祥和欢乐的气氛。

D.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解析:“进行对比”错,应是“进行铺叙”。

★★答案★★:B3.下列对《雨霖铃》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上阕,词人以缠绵凄恻的感情、冷寂幽清的景色、铺叙白描的手法,把离别的情、景、事织成了一片幽清的词境。

B.下阕,词人从实写眼前之景转到预想别后之情,虚实相济,多方位地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意。

这首词铺叙委婉,语言清畅,音节幽咽,充分表现了慢词的优点和柳词的艺术特色。

C.这首词的上下阕过渡巧妙。

上阕“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的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阕的虚写。

D.“晓风残月”巧妙交代出酒醒时间已是清晨,此时词人烂醉如泥,以至于彻夜露天而卧,可见离别伤感之重。

解析:说词人“彻夜露天而卧”没有根据。

★★答案★★:D4.仿照例句,另选择两位不同的诗人再造两个句子。

要求: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大体相等。

例句:柳永在寒蝉骤雨后的都门外,吟咏过婉约派诗词最为经典的篇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尽显其感情的缠绵与悱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苏轼于大江明月下的赤壁,唱响了豪放派诗词最为雄壮的乐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尽显其人生的旷达与洒脱。

(示例二)杜甫在风急猿啸下的夔州,抒写下现实主义诗歌最为杰出的诗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感叹人生的艰难与苦恨。

5.请根据柳永的词句“烟柳画桥”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阳春三月,江南草长莺飞。

西湖边白堤上的柳叶渐密,远远望去如一层绿烟。

远处断桥掩映在柳影中,格外美丽。

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景概括出来了。

(2)《雨霖铃》中有一个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也是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

(3)《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临别之际,恋人泪眼蒙眬,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叮嘱,最终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答案★★:(1)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杨柳岸,晓风残月小桥流水人家(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阅读提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留客住柳永偶登眺。

凭小阑、艳阳时节,乍晴天气,是处闲花芳草。

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潮平波浩渺。

烟村院落,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

旅情悄。

远信沉沉,离魂杳杳。

对景伤怀,度日无言谁表。

惆怅旧欢何处,后约难凭,看看春又老。

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从词人登楼远眺写起,描写了艳丽明媚的季节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奠定了全词清丽明快的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