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玉米深加工与饲料市场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7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市场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全球玉米供需基本平衡,饲料消费是玉米主要用途 (5)一、全球玉米产量持续增长,美国、中国和巴西是主要生产国 (5)二、饲料消费是玉米消费的主要部分 (6)三、全球玉米消费持续增长,产消基本平衡 (8)第二节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加,饲料消费占比超过65% (9)第三节临储退出带来玉米流通贸易新机遇 (13)一、临储带来的高价格导致东北玉米流通不畅,进口激增 (13)二、临储体系下,种植端留存了玉米产业链大部分的利润 (18)三、临储退出带来东北玉米流通贸易新机遇,重点推荐象屿股份 (19)第四节玉米价格下跌为下游玉米深加工企业带来机遇 (23)一、玉米淀粉 (24)二、玉米乙醇 (28)三、其他深加工品种 (30)3.1 赖氨酸 (30)3.2 低聚木糖 (33)四、重点公司分析 (34)4.1 龙力生物 (34)4.2 梅花生物 (35)图表目录图表1:全球玉米产量情况(亿吨) (5)图表2:从产量来看,美国产量最高(百万吨) (5)图表3:从种植面积来看,中国最高(百万公顷) (6)图表4:玉米是饲料中最大的部分(中国数据) (6)图表5:饲料用消费是玉米的最主要用途(百万吨) (7)图表6:美国乙醇及副产品玉米消费量 (7)图表7:从全球来看,玉米产消基本平衡(百万吨) (8)图表8:全球玉米库存在2015 年大幅增长(百万吨) (9)图表9: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增长(万公顷) (9)图表10: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长 (10)图表11: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 (10)图表12:2014 年主要省份玉米产量(万吨) (12)图表13:2014 年主要省份每吨玉米生产成本(元) (12)图表14:我国玉米消费持续增长(亿吨) (13)图表15:饲料消费构成我国玉米消费的主力 (13)图表16:我国玉米主要产区(深蓝和浅蓝部分)以及主要消费区(红色部分) (14)图表17:临储制度抬升东北玉米(三等)价格 (14)图表18:北方各港口玉米(三等品)平仓价 (15)图表19:北方港口运至南方蛇口港的运费情况 (15)图表20:南方港口玉米(一等品)到港价 (16)图表21:2015 年,我国玉米与进口高粱和大麦的价差较高 (16)图表22:国内玉米替代品进口情况 (17)图表23:我国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情况(万吨) (17)图表24:玉米产业链 (18)图表25:黑龙江玉米产业链解析 (19)图表26:临储退出将带动东北地区玉米流通和贸易大发展 (20)图表27:东北玉米外运量持续走低(万吨) (21)图表28:东北玉米外运需求量巨大(万吨) (21)图表29:玉米加工产业链 (23)图表30:我国玉米淀粉产能严重过剩(万吨) (24)图表31:我国玉米淀粉行业开机率 (24)图表32:我国玉米淀粉主要产区分布 (25)图表33:我国玉米淀粉售价持续下滑(元/吨) (26)图表34:木薯淀粉进口量(万吨) (26)图表35:加工1 吨玉米的产品和数量 (27)图表36:山东10 月份玉米加工产品均价(元/吨) (27)图表37:山东玉米淀粉加工企业加工利润情况(元) (28)图表38:辽宁玉米淀粉加工企业加工利润情况(元) (28)图表39:我国燃料乙醇产量情况(百万加仑) (29)图表40:我国对于玉米酒精的补贴金额 (29)图表41:玉米酒精行业盈利情况 (30)图表42:全球主要的赖氨酸生产企业 (31)图表43:赖氨酸价格大幅上涨 (31)图表44:各类低聚糖的比较 (33)第一节全球玉米供需基本平衡,饲料消费是玉米主要用途一、全球玉米产量持续增长,美国、中国和巴西是主要生产国从全球来看,玉米产量基本保持持续增长,2015 年产量达到9.91 亿吨,较2014年增长了14.23%。

2017 年我国玉米行业市场综合发展情况图文分析报告

2017 年我国玉米行业市场综合发展情况图文分析报告

2017 年我国玉米行业市场综合发展情况图文分析报告(2017.2.26)目前国内玉米价格已经低于进口玉米到岸完税价(考虑运费),主产区农民种植利润已经为负,玉米价格持续趋势性下跌空间较小。

从基本面边际变化来看,国内种植面积调减仍在进行、下游养殖高盈利有望维持,玉米价格整体供需有望进一步趋紧,再加上外盘价格或将受到异常天气、原油价格上涨而走出低谷,玉米基本面向好,价格有望筑底反弹,但国内过量玉米库存与美元汇率升值均会对玉米价格上行造成不利影响,玉米价格在反弹过程中压力犹存。

我国于 2016 年开始调减“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计划于2020 年调减种植面积 5000 万亩以上。

截至目前,“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共调减 2000 万亩左右,按照我国玉米单产 0.39 吨/亩来估算,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大概使得每年我国玉米产量下降 780 万吨。

2017 年,玉米种植面积调减仍将持续,预计到 2020 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下降 5000 万亩,产量减少 1170 万吨。

国内玉米产量有望持续下降玉米主要有饲用、深加工(淀粉、酒精)以及食用三种消费途径,2016 年我国国内玉米消费 2.27 亿吨,其中饲用玉米消费 1.4 亿吨,占比 62% 左右(发达国家高达 80%)。

2000 年至今,我国玉米消费量由 1.18 亿吨大幅增长至 2.27 亿吨,涨幅达到 92%,年复合增长率 3.9%。

2017 年,饲用玉米需求有望受到下游养殖高盈利以及生猪存栏缓慢回升的带动而稳定增长。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 2017 年初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包括玉米深加工在内的农产品加工业,目前东北等省市已开始实行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平均每吨补贴 100-300 元/ 不等,未来补贴范围或将扩大至饲料行业,政策支持叠加饲料下游养殖高盈利,预计国内玉米需求仍将保持 3%-4%左右的增速。

2017年11月吉林省玉米市场月报

2017年11月吉林省玉米市场月报

2017年11月吉林省玉米市场月报作者: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7年第12期11月,全省各地玉米购销陆续启动,价格波动比较频繁。

上旬贸易商和经纪人收购比较积极,玉米价格相对坚挺,深加工企业降价收购;中下旬加工企业为备货开始小幅提高玉米价格,刺激农民售粮。

一、国内玉米市场供需情况从现货方面看,基层玉米上量迟缓,国内玉米价格高位震荡调整。

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涨跌频繁,农户低价惜售情绪偏强,基层玉米收购价为1320~1580元/吨,出库价为1360~1620元/吨,深加工企业由于库存降低,近期连续提价收购,但上量空间有限。

华北地区玉米价格继续偏强,收购价为1620~1680元/吨,基层农户售粮不积极,多倾向于出售干粮,企业尽管提价收购,但效果不明显,价格仍有小幅上涨空间。

港口玉米价格小幅波动,新粮到货增加,北港平舱价为1630~1675元/吨,南港成交价为1780~1870元/吨。

南方销区饲料加工企业补货谨慎,玉米价格涨跌不一,随产区玉米价格波动调整,到站价为1620~2030元/吨,运费居高不下对南方玉米价格形成有利支撑,短期内价格难降。

从加工企业情况看,东北地区企业到货量下降、近期普遍小幅提价,华北地区企业到货量尚可、价格稳定,国内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为1374~1820元/吨。

从期货方面看,预计连盘期货将随现货价格波动而震荡整理。

截至11月23日,大商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C1801的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77.87%,收盘价为1698元/吨,环比下跌0.64%。

二、省內玉米市场供需情况(一)价格走势分析今年由于玉米品质较好、水分低于常年,多受青睐。

即使农民惜售心理强烈,玉米购销活动仍逐渐趋于活跃,价格波动也比较频繁。

据调查,11月21日全省各地区农民坐家出售玉米价格(自然水)分别为:四平地区为0.62~0.65元/斤;辽源地区为0.6~0.65元/斤;松原地区为0.6~0.64元/斤;白城地区为0.58~0.63元/斤;长春地区为0.57~0.63元/斤;通化地区为0.58~0.61元/斤;白山地区为0.55~0.6元/斤;延边地区为0.55~0.6元/斤;吉林地区为0.47~0.62元/斤。

2017年中国玉米专题市场总结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玉米专题市场总结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玉米专题市场总结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5)一、沃克循环遭破坏形成厄尔尼诺-拉尼娜 (5)二、厄尔尼诺-拉尼娜造成全球性气候影响 (7)三、本次厄尔尼诺:近百年最剧烈的一次之一 (11)四、后期大概率发生拉尼娜 (12)第二节玉米主产区受拉尼娜等极端天气影响显著 (13)一、玉米主产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区 (13)二、极端天气对各产区气候的影响 (15)三、玉米生长阶段及习性 (17)第三节本轮厄尔尼诺-拉尼娜转换对玉米供给的影响 (18)一、主产区玉米生长周期与极端天气影响 (18)二、中国:本轮厄尔尼诺转拉妮娜-单产保持增长,但产量有所降低 (19)三、美国:本轮厄尔尼诺转拉尼娜-单产持平,产量明显增加 (25)四、巴西:本轮厄尔尼诺转拉尼娜-单产、产量大幅回升,但不及往年 (28)五、阿根廷:本轮厄尔尼诺转拉尼娜-单产小幅回升,产量大增 (31)六、欧盟:体量较大,进口多,出口少,受拉尼娜等影响小 (34)七、全球:本轮厄尔尼诺转拉尼娜-玉米供应回升,与往年相当 (36)图表目录图表1:沃克循环下大气及洋流循环图 (5)图表2:厄尔尼诺情况下的循环 (6)图表3:拉尼娜情况下的循环 (7)图表4:不同季节下发生厄尔尼诺的影响 (8)图表5:不同季节下发生拉尼娜的影响 (9)图表6:尼诺海域 (11)图表7:ONI 指标情况 (11)图表8:预测16H2-17H1 发生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较大 (12)图表9:玉米产区分布 (13)图表10:环太平洋地区玉米占比达到7 成 (13)图表11:2016/17 年度各主产区产量占比 (14)图表12:极端天气影响美国产区降水 (15)图表13:极端天气影响美国产区气温 (15)图表14:极端天气影响南美产区降水 (16)图表15:极端天气影响南美产区温度 (16)图表16:玉米生长阶段及其习性 (17)图表17:各主产区玉米生长周期与极端天气的通常影响 (18)图表18:我国玉米体量大,增长迅速 (19)图表19:中国春玉米集中在东北,夏玉米集中在华北 (20)图表20:春玉米:厄尔尼诺影响小,拉尼娜促丰产 (22)图表21:夏玉米:厄尔尼诺微降,拉尼娜微升 (22)图表22:厄尔尼诺影响较小,拉尼娜单产上升 (23)图表23:美国玉米产量消费量巨大 (25)图表24:美国玉米产区集中在中部平原地区 (26)图表25:厄尔尼诺促美国玉米增产,拉尼娜影响较小 (26)图表26:巴西二季玉米比例不断提高 (28)图表27:巴西玉米主要分布在中南部 (28)图表28:厄尔尼诺促巴西玉米丰产,拉尼娜导致小幅降低 (29)图表29:阿根廷玉米,产量、出口比例不断提高 (31)图表30:阿根廷玉米产区在中部潘帕斯草原 (31)图表31:厄尔尼诺/拉尼娜与阿根廷玉米单产显著相关 (32)图表32:欧盟玉米体量较大,但常年供不应求 (34)图表33:欧盟玉米进口远超出口 (34)图表34:欧盟玉米产区分散 (35)表格目录表格1;1980 年以来厄尔尼诺时间及影响 (9)表格2:1980 年以来拉尼娜的时间及影响 (10)表格3:极端天气对我国玉米产区气候的影响 (17)表格4:拉尼娜是否影响5 月,对东北春玉米影响不同 (21)表格5:厄尔尼诺出现在9 月前,对夏玉米有明显利空 (21)表格6:厄尔尼诺-拉尼娜转换,中国玉米生产情况 (24)表格7:本轮厄尔尼诺转拉尼娜,美国玉米生产情况 (27)表格8:本轮厄尔尼诺-拉尼娜转换,巴西玉米生产情况 (30)表格9:本轮厄尔尼诺-拉尼娜转换,阿根廷玉米生产情况 (33)表格10:本轮厄尔尼诺转拉尼娜,全球玉米生产情况 (36)第一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根据维基百科定义,厄尔尼诺是“厄尔尼诺/拉尼娜-南方涛动”这种准周期气候类型的极端现象。

2017年我国饲料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

2017年我国饲料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

2017年我国饲料行业综合发展
态势图文分析
(2017.10.13)
一、饲料行业发展现状
1、饲料的分类
饲料配方主要包括①能量饲料原料:玉米、麸皮(次粉)等;②蛋白质饲料原料:豆饼(粕)、棉仁粕、菜籽粕、鱼粉等;③矿维补充料原料:包括磷、钙、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或称预混料。

饲料按营养成分和使用比例可分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配合料是根据饲养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按饲料配方经工业化加工的饲料。

浓缩料主要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与能量饲料按规定比例配合。

预混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是复合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复合维生素饲料的统称。

饲料按饲喂对象的不同可以
分为猪饲料、禽饲料、反刍料、水产料等,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均包括猪、禽、反刍、水产等饲料。

2、我国饲料市场供需状况
国内饲料工业发展迅速,伴随着国内养殖规模、饲料需求的不断提升,饲料产量也同步增加,供需稳定并呈稳步上升态势。

全国饲料工业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饲料总产量为1.07亿吨,2011年总产量达到1.81亿吨,跃居世界第一,2015年,全国饲料总产量突破2亿吨,近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43%,继续实现稳步增长。

2015年,我国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分别为
17,396.18万吨、1,960.51万吨和652.52万吨,占总产量比重分别为86.94%、9.80%和3.26%。

全国饲料产量之总体情况。

2017 年中国玉米市场回顾及展望

2017 年中国玉米市场回顾及展望

2017年中国玉米市场回顾及展望:政策市向市场市转变引发玉米断崖下跌张伦2015/16年度,中国玉米市场发生了大转变,由之前的临储收购托市政策变为市场化加种植者补贴相结合,由于中国玉米库存庞大,加上产量稳定,整体格局从政策市向市场市转变,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年度的下跌幅度1000个点左右。

国家继续调整种植结构,预计到2020年中国玉米的产量会缩减5000万吨,处理庞大玉米库存的同时,让玉米价格回归到比较合理的位置,同时能够保证农民收益。

由于各行各业都存在去产能的情况,去产能之后的玉米和淀粉市场存在高利润空间,由于物流问题,引发销区备货积极,拉动产区发货积极性;调整种植结构的东北产区有一定减产,加上低价抑制一定进口谷物替代及小麦在饲料中的应用,因此2016/17年度的玉米之年行情波动幅度较大,行业人士都在对新的市场做出更细节的调整,深入产业研究,重视平衡表作用。

春节前后的新粮大量上市期,玉米价格会下跌,要持续到4月份左右,然后看华北供应能力5~7月份预计平稳,看国家是否拍卖供应市场,价格和量很关键,最后是8~9月份,市场商业库存和国家库存在供应方面结合与需求的博弈。

市场价格看1350~1700区间范围。

一、阶段行情走势与相关因素:千点断崖,宽幅震荡。

图1:c1701K线走势与主导因素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金瑞期货二、市场行情详细分析:趋势性宽松格局与结构性紧张相结合表1:中国玉米市场供需平衡表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金瑞期货2.1供需大背景——供大于求a 起初库存庞大:临储去年收购了1.25亿吨玉米,累计库存达2.6亿吨,拍卖流出2183万吨,中储粮公司组织进行了2000万吨玉米的转储轮换,如果加上上述政策玉米销售,今年政策性玉米释放量则达到4183万吨。

但仍然有2.2亿吨左右的玉米库存量。

b 产量略有降低:因政府重视种植结构的调整,减少玉米播种面积,以及今年天气影响,预计今年东北减产1400万吨,其中黑龙江减产1200万吨,吉林减产200万吨,辽宁和内蒙基本持平;华北黄淮等地预计减产1400万吨,其中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山西、山西、广西、四川等地预计合计减产超过800万吨,山东、河北、河南预计减产近600万吨。

2017年6月国内外大宗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2017年6月国内外大宗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2017年第14期中国饲料7 —大宗饲料原料DOI:10.15906/11-2975/s.201714022017年6月国内外大宗饲料原料市场分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_、玉米市场6月份玉米大多处于营养生长期,部分进入 生殖生长期。

月底东北地区、内蒙古、华北、西北春 玉米大部处于七叶至拔节期,西南地区处于拔节 至开花吐丝期。

从气候条件看,前期东北出现局地 旱情,但未对玉米构成大范围实质性影响。

国家粮 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辽宁、吉 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6月份降水量分别为正 常值的63%、68%、81%和71%,4月分别为44%、39%、63%和39%;气温分别比正常值偏高0.4、-0.8、-1.0益和0.3益。

6月份,产区农户余粮基本见底,市场粮源供 应转向政策性玉米以及贸易商库存。

截至6月30 日,临储玉米累计成交2823万吨,有效增加了市 场供应。

华北新麦上市,贸易商玉米出库增加也增 加了市场供应。

国内玉米饲料需求依然向好,深加 工需求保持高位。

6月份生猪价格有所上涨,自繁 自养企业养殖利润在100元/头以上,生猪存栏数 量仍处于恢复增长期,饲用玉米需求继续增加;禽 蛋价格仍在底部运行,养殖亏损,淘汰增加,抵消 部分生猪增长需求。

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提振,产 区深加工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玉米工业消费需 求旺盛。

6月份,淀粉行业平均开工率为75%,比上 月下降3个百分点。

酒精行业平均开工率为68%,比上月下降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 个百分点和提高16个百分点。

由于产区农户余粮见底,2016年产玉米价格 总体走强。

分地区看来,东北新玉米贸易基本无 量,北方港口新玉米受陈粮供应增加压制,价格涨幅仅20元/吨左右,月底平仓价1750 ~ 1760元/ 吨;华北地区新玉米价格涨幅50 ~ 100元/吨,月底山东地区收购价涨至1800 ~ 1850元/吨。

陈玉 米随着拍卖成交量增加,供应逐渐充裕,价格筑 底。

【重磅报告】2017年主产区玉米考察报告

【重磅报告】2017年主产区玉米考察报告

【重磅报告】2017年主产区玉米考察报告一、考察背景2017年大宗商品市场风起云涌,价格变幻莫测,供给侧改革成为推动黑色、有色价格大幅上涨的重要因素。

而伴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化,农产品是否也蕴育着新的市场机会?当前国内玉米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随着新季玉米即将上市,玉米市场化改革将进入新的时期。

虽然包括陈粮库存在内等影响玉米市场的一些老因素依然存在,但市场更关注是玉米面积持续调减和玉米消费不断扩张对国内产消平衡产生的影响。

新年度玉米产消拐点是否已经来到?玉米后期会否成为国内期货市场的“明星”合约?种植面积调减、旱涝灾害频发对2017玉米产量的影响?环保生态背景下饲料养殖企业生存状况?产能扩张趋势下深加工企业竞争压力?针对这些问题,由大连商品交易所支持,中华粮网和国信期货联合举办的“华北黄淮玉米考察”活动于2017年9月4日启动。

而由中华粮网自行组织的“东北玉米考察”活动于2017年9月11日启动。

为期两周的考察活动将分别聚焦田间地头、加工车间,与种粮农户、产业企业等市场主体沟通交流,了解真实产情,把握市场趋向,助力企业制订经营策略,寻找农产品投资机会。

二、考察路线三、考察说明(暂略)本次考察地区虽然涉及的省份包括了华北地区的河南、河北和山东,东北地区的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区。

但由于时间有限,所考察地区样本数量较为有限。

为了增加结论的代表性,我们在实地考察之外,也组织人员通过电话调查等其它方式对其它产区进行了生产、市场等方面的调研,以增加考察的全面性。

另外,由于本次考察正值大部分玉米已经或即将进入灌浆时期,其单产水平仍将可能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而存在不确定性。

四、考察实录(粮网会员可联系市场人员。

)五、考察结论1、主产区玉米长势总体较好虽然由于不利天气因素,部分地区玉米生长受到影响,单产水平可能低于去年,但考察区域2017玉米长势大多好于上年,因此预计国内玉米平均单产水平将明显好于上年。

2、玉米播种面积继续减少受种植结构调整及比较收益等因素影响,除考察区域部分种植面积与上年持平之外,大部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同比减少,减幅不一,部分地区减幅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玉米深加工与饲料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
一、玉米淀粉的生产流程 (5)
1、农业供给侧改革是调结构,不同于工业去产能 (5)
2、种植效益平均化将是大趋势 (6)
3、产业转移成为可能 (8)
4、农业刺激政策有望加码 (9)
第二节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10)
一、玉米库存压力大、需要深加工行业消化 (10)
二、玉米深加工行业所处政策环境改善 (15)
三、政策性库存消化将影响玉米价格走向 (17)
四、玉米淀粉和燃料乙醇 (19)
第三节饲料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26)
一、盈利期扩展、补栏动力积蓄 (26)
二、“南猪北养”趋势明显 (30)
三、政策支持偏重于规模企业 (32)
第四节服务商体系 (35)
第五节投资建议 (36)
一、玉米产业链 (36)
二、饲料 (36)
三、农业服务商 (36)
图表1: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攀升(千公顷) (5)
图表2:玉米产量迅速攀升(万吨) (6)
图表3:玉米种植效益(元/每亩) (7)
图表4:大豆种植效益(元/每亩) (7)
图表5:东北地区玉米价格(黑龙江佳木斯) (8)
图表6: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河北邯郸) (8)
图表7:稻谷库存消费比(%) (10)
图表8:小麦库存消费比(%) (10)
图表9:玉米库存消费比(%) (11)
图表10:棉花库存消费比(%) (11)
图表11:稻谷产量/消费量(%) (12)
图表12:小麦产量/消费量(%) (13)
图表13:玉米产量/消费量(%) (13)
图表14:棉花产量/消费量(%) (14)
图表15:淀粉行业开工率(%) (18)
图表16:玉米淀粉产量(万吨) (19)
图表17:加工玉米产品品类和占比 (20)
图表18:我国各种淀粉占比 (20)
图表19: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链 (21)
图表20:美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链 (21)
图表21:我国玉米淀粉需求系数 (22)
图表22: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万吨) (22)
图表23:我国燃料乙醇产量 (24)
图表24:我国燃料乙醇推广率有待提高 (24)
图表25:能繁母猪存栏数 (26)
图表26:生猪存栏数 (26)
图表27:生猪价格变化 (27)
图表28:自繁自育养殖盈利 (27)
图表29:仔猪价格 (28)
图表30:规模屠宰 (28)
图表31:金新农饲料板块毛利率 (33)
图表32:唐人神饲料板块毛利率 (33)
表格1:限制期:玉米深加工行业政策综述 (15)
表格2:支持期:玉米深加工行业政策综述 (16)
表格3:2020年生猪发展规划 (29)
表格4:生猪发展区域规划 (30)
表格5:2016年上市&非上市公司东北布局 (31)
第一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玉米淀粉的生产流程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提出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一号文件又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题再次强化,可见此主题的重要性。

经过梳理我们发现,农业供给侧改革要点仍然是在‚结构”,增减相结合。

提升的点有‚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狠抓质量”和‚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而管控的方面是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和农村环境治理。

我们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中间结果是推进土地流转的进行,终极结果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增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工业供给侧改革有所不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1、农业供给侧改革是调结构,不同于工业去产能
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定价方法是不一样的。

工业品更多是需求决定价格,而农产品是供给决定价格(农产品需求是刚需)。

不同于工业去产能,农业的调整更多是结构性的,因为任何时刻粮食安全都是底线,农产品总供应不存在降低产能的问题,而更多考虑的是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就是种植结构的合理均衡。

图表1: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攀升(千公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