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幼儿园家庭安全教育之《触电了怎么办》大班安全教案
大班安全教育触电教案

一、活动目标1. 了解触电的危害,知道触电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 培养幼儿安全用电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安全用电。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图片、课件、实物(如电线、插座等)、安全用电宣传册。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有接触电器的经历。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 导入话题:提问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电视、电脑、手机等,引出用电话题。
2. 提问:你们知道电是从哪里来的吗?电有什么作用?(二)认识触电1. 观看图片:展示触电事故的图片,让幼儿了解触电的危害。
2. 讲解:向幼儿讲解触电的原因,如接触裸露的电线、水中的电器等。
3. 实物展示:展示电线、插座等实物,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电器的构成。
(三)预防触电1. 提问:我们该如何预防触电呢?2. 讲解:向幼儿讲解预防触电的措施,如不接触裸露的电线、不玩水中的电器、不在潮湿的地方使用电器等。
3. 演示:演示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如拔插头时握住插头,不拉电线等。
(四)互动环节1. 安全用电知识问答:提问幼儿关于安全用电的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2. 角色扮演:让幼儿分组扮演家庭中的不同角色,模拟生活中用电的场景,提高幼儿的安全用电意识。
(五)总结1. 总结活动内容:回顾本次活动所学的安全用电知识。
2. 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提醒幼儿在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安全用电,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了解更多的安全用电知识,共同完成家庭安全用电检查。
2. 创作活动:让幼儿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安全用电的认识,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应注重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提高幼儿的安全用电意识。
2. 活动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用电知识。
3.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教学,确保每位幼儿都能掌握安全用电知识。
大班防触电安全教案7篇

大班防触电安全教案7篇大班防触电安全教案精选篇1一、班会目标:1、通过学习防电安全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触电引起原因,以及那情况会引起后果。
2、怎样让学生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逃生自救保护自己。
3、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4、学生回家能够和爸爸妈妈交流防电相关安全知识。
二、班会难点:树立自护、自救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
三、班会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意外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
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大班防触电安全教案精选篇2一、故事情境导入1、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安安,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
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动画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
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2、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
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二、教授新课1、安全用电标志(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
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
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
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2)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
3、触电后怎么办(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幼儿园触电安全教育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触电的危害,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教会幼儿如何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3. 培养幼儿在遇到触电事故时的自救能力。
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 触电安全教育PPT或视频2. 触电事故案例图片3. 安全用电宣传手册4. 模拟触电事故的道具(如电线、塑料瓶等)5. 教室环境布置:安全用电宣传标语、安全用电标识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触电吗?触电会有什么危害呢?”2.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触电的危害1. 教师通过PPT或视频,向幼儿展示触电的危害,如:烧伤、心跳停止、呼吸困难等。
2. 教师结合触电事故案例图片,让幼儿了解触电事故的严重性。
三、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1. 教师讲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如:不要触摸带电的物体、不要在电源附近玩耍等。
2.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认识电源插座、电线等带电物体,并讲解如何正确使用。
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安全用电口诀:“不用湿手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插座,远离高压电线,不要在电源附近玩耍。
”四、自救能力的培养1. 教师讲解遇到触电事故时的自救方法,如:迅速断电、呼救、拨打急救电话等。
2. 教师通过模拟触电事故,让幼儿学会如何正确自救。
五、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用电知识问答,巩固所学知识。
2. 幼儿分组进行情景模拟,如:在遇到触电事故时,如何正确处理。
六、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互动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对触电的危害和安全用电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在互动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了安全用电意识。
3.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教学方法。
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用电问题,确保幼儿在家也能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安全用电》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范文5篇

《安全用电》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范文5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用电》幼儿大班安全活动教案,感谢您的欣赏。
《安全用电》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电是具有危险性的,了解生活中哪里有电。
2、在共同游戏中了解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电。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过程:一、引入1、小白兔要搬新家了,它的家里需要放许多东西,我们一起来帮它出出主意,它需要哪些东西呢2、原来小白兔还需要这么多的家具,还要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灯这么多的东西。
我们的家里有没有这些东西呢3、那怎么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动起来呢它们需要什么4、原来这些都是电器,只有电才能让它们动起来。
他们是电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电器。
二、找电器1、出示电的标志(宝宝们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吗这是什么标志这是电的标志)2、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用电的电器呢3、我们一起找找哪里有电器,找到之后把这个电的标志贴在它上面吧。
4、共同进行游戏。
5、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们有没有找对教室里各种各样的电器。
6、和幼儿一起检查。
三、危险的电1、电也是十分危险的,你知道为什么吗2、那我们平时有哪些动作不能做(引导幼儿讲出不能去玩电器,不能去碰电插头的道理。
)3、幼儿了解触电的危险。
4、共同进行讨论除了电还有什么是危险的。
《安全用电》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2、幼儿通过学习安全用电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
4、引导幼儿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带插头的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活动过程:一、出示电线,直接引入。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呀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师:这是一段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的,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有了这个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才没有电。
幼儿园防电安全教育大班(3篇)

第1篇一、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电的危险性,知道电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用电安全知识。
2. 技能目标:学会正确使用电器,掌握简单的防电自救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电的敬畏之心,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器模型、安全用电宣传册、防电标志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安全常识,对电器有一定的了解。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电器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电器的名称和用途。
2. 提问:电是什么?电有什么作用?电有什么危险?(二)基本知识讲解1. 电的定义:电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它可以使电器工作。
2. 电器的工作原理:电器通过接入电源,使电流通过,从而产生能量,实现各种功能。
3. 电的危险性:电可以导致触电、火灾等事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三)用电安全知识1. 家庭用电安全:不触摸电源插座、电线,不靠近正在使用的电器,不玩火等。
2. 外出用电安全:不在户外电线附近玩耍,不靠近高压电线,遇到触电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或呼叫成人帮助。
3. 电器使用安全:使用电器时,要确保电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随意拆卸电器,不将电器放置在潮湿、易燃的地方。
(四)防电自救方法1. 触电时的自救方法:迅速切断电源,用干燥的绝缘物(如木棍、塑料棒)将触电者与电源分离,同时呼叫成人帮助。
2. 触电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立即切断电源,将触电者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
(五)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幼儿跟学。
2.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1. 教师对本次防电安全教育进行总结,强调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告诉家人,共同提高用电安全意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用电安全,在家中设置防电警示标志。
2. 课外实践:组织幼儿参观电力设施,了解电的来源和用途,增强安全意识。
幼儿大班防触电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力带来的便利同时也伴随着潜在的危险。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特为幼儿大班开展防触电安全教育。
二、活动目标1. 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知道电的危险性。
2. 掌握基本的防触电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电习惯,确保用电安全。
三、活动内容1. 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1)向幼儿介绍电的定义: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物质,具有能量。
(2)讲解电的特性:电可以产生热量、光、磁等,同时具有破坏性。
(3)强调电的危险性:电对人体的伤害很大,轻则造成皮肤烧伤,重则导致生命危险。
2. 防触电常识(1)不触摸带电物体:教育幼儿不触摸电源插座、电线、电器等带电物体。
(2)不靠近高压带电设备:教育幼儿不靠近高压电线、变电站等高压带电设备。
(3)不玩火:教育幼儿不玩火,防止火灾引发触电事故。
(4)保持电器干燥:教育幼儿在使用电器时,保持手部干燥,避免触电。
(5)及时断电:教育幼儿在使用电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断电,并告知成人。
3. 培养良好的用电习惯(1)使用电器时,确保手部干燥,避免触电。
(2)不将电器放在潮湿、易燃的地方。
(3)不将电器放在儿童可触及的地方。
(4)使用电器时,注意观察电器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立即断电。
(5)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不浪费电力。
四、活动方法1. 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让幼儿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危险性。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电的危险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发生的触电事故案例,让幼儿深刻认识到电的危险性。
4. 游戏法:设计防触电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防触电知识。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防触电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询问幼儿对防触电知识的理解程度,检验幼儿的防触电意识。
3. 对幼儿的用电习惯进行观察,评估幼儿的用电安全意识。
幼儿安全教育防触电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触电的危害,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容易引起触电。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触电。
3.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触电的危害。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1. 让幼儿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触电。
2.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1. 触电事故图片、视频资料。
2. 实物电插头、电线、插座等。
3. 急救知识讲解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触电事故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什么引起的?(触电事故)二、讲授新课1. 讲解触电的危害:a. 触电会导致身体受伤,甚至死亡。
b. 触电会对心脏、大脑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c. 触电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2. 讲解生活中容易引起触电的物品:a. 电插头、电线、插座等。
b. 电器设备,如电视、电脑、洗衣机等。
c. 电路设施,如开关、灯泡等。
3. 讲解预防触电的方法:a. 不要用手触摸电线、插座等带电物品。
b. 不要在潮湿的地方使用电器。
c. 电器设备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拔掉插头。
d. 发现电路设施损坏,要及时告知家长或专业人员处理。
三、互动环节1. 教师出示实物电插头、电线、插座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 教师提问:如果你们发现家里有破损的电线或插座,你们会怎么做?(及时告知家长或专业人员处理)3. 教师讲解急救知识:a. 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切断电源。
b. 对触电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c.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预防触电的重要性。
2. 拓展: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的电路设施,确保安全。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触电危害的认识。
2. 检查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电路设施的情况,了解他们预防触电的能力。
防触电安全教育幼儿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触电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学会预防触电的方法。
3.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确保用电安全。
教学重点:1. 了解触电的危害。
2. 学会预防触电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教学准备:1. 触电事故图片、视频。
2. 安全用电宣传资料。
3. 互动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触电事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故?”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触电事故,触电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二、讲解触电的危害1. 教师结合图片、视频,向幼儿讲解触电的危害,如:烧伤、心跳骤停、呼吸困难等。
2.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遇到触电事故,我们应该怎么做?三、预防触电的方法1. 教师讲解预防触电的方法,如:a. 不要玩电线、插座等电器设备。
b. 不要将手指、玩具等物品插入插座、开关等电器设备。
c. 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器设备。
d. 使用电器设备时,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展示如何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四、互动游戏1.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一个互动游戏道具。
2. 游戏规则:每组轮流进行游戏,游戏中不能触碰游戏道具以外的物品,否则视为违规。
3. 游戏结束后,教师点评各组的游戏表现,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预防触电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确保用电安全。
六、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2. 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一份家庭安全用电自查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触电的危害,学会预防触电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幼儿对触电的危害认识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幼儿园家庭安全教育之《触电了怎么办》
大班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
活动过程:
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
它们有什么作用?
(2)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
(3)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4)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
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出示电线,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
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
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
(1)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布包裹)
(2)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
4、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
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
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3)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看图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
使幼儿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前给幼儿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安全用电环节上,请孩子们再看使用电器正确与错误的录像,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