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合集下载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高渗性昏迷是一种常发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在1型糖尿病病友身上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与酮症酸中毒相似,只是尿中没有酮体,少有酸中毒。

由于血糖和血渗透压很高,患者很容易发生昏迷,一旦发病,死亡率也远比酮症酸中毒昏迷为高。

处理和抢救的原则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近。

高渗性昏迷的常见诱因
* 有糖尿病而毫无察觉,没有采取正规的治疗,甚至因其他疾病而误用高糖输液,致使血糖显著升高。

* 应激:有感染、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外科手术等急性情况。

* 老年人渴感减退,饮水中枢不敏感,而造成进水太少血液浓缩等等。

高渗性昏迷的预防
和任何一种糖尿病急症一样,高渗性昏迷的预防极为重要,因为一旦发生,即对病人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

* 及时发现、正确治疗糖尿病
* 平时注意都喝水,一定不要限制饮水
* 规律生活、合理起居,注意锻炼
* 老年患者得了小病要及时治疗防微杜渐
* 任何不适时均应加强血糖监测。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课件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课件

控制血糖水平
预防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关键是 控制血糖水平。患者应遵循医生 制定的降糖方案,包括合理饮食 、规律运动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

监测血糖和尿酮体
定期监测血糖和尿酮体有助于及 时发现潜在的高血糖危象。对于 糖尿病患者,尤其在感染、手术 等应激情况下,需增加监测频率

补充水分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防止 脱水,从而降低高渗性昏迷的风 险。患者应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 ,特别是在炎热、运动等易出汗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课件
目录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概述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病理生理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诊断和治疗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预防和管理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概述
定义和发病原因
定义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也称为高血糖高渗状态,是一种常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急 性代谢紊乱综合征。
05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诊断过程
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糖尿病类型、病程、用药情况等。
实验室检查:高血糖、高渗透压、代谢酸中毒、尿糖、尿酮等。
案例一
• 影像学检查:排除脑血管意外等其他病因。
案例一
治疗过程 积极补液,纠正脱水状态,降低血浆渗透压。
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
生活方式调整
良好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的长期管理至关重要。患者应戒烟、限酒,保 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以减轻病情并预防并发症。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疾病知识普及
加强对患者的糖尿病教育,使其充分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程、治疗方法和并发症预防等方 面的知识。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护理查房课件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护理查房课件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护理查房课件一、介绍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状况,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的护理和救治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从病症的概述、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1.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定义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听起来好像很复杂,但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过高,导致血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引发昏迷的一种状况。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的时候,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接下来我们会详细讲解,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要对此有所了解,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2.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糖尿病并发症,了解它的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病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危急情况的发生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主要病因就是高血糖,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会使身体逐渐脱水,血液中的糖分越来越高,最终导致高渗状态。

这时候身体就容易出现昏迷等严重状况。

一是血糖控制不佳,如果糖尿病患者平时血糖控制不好,血糖波动大,就更容易引发高渗性昏迷。

二是感染,感染是常见的诱因之一。

无论是糖尿病患者的哪个部位出现感染,都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容易导致高渗性昏迷的发生。

三是应激状态,比如出现心梗、脑梗等重大疾病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引发高渗性昏迷。

四是药物使用不当,有些药物使用不当或者过量使用,也可能导致高渗性昏迷的发生。

因此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用药。

3.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那么它有哪些表现呢?我们又该如何判断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极度口渴、多尿等症状。

他们的血糖会非常高,往往超过了警戒线。

2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2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2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裁自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非酮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简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由于应激情况性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而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增加及肝糖释放导致严重高血糖,因高血糖引起血浆高渗性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见于中、老年病人,有或未知有糖尿病史者,病死率较高。

一、病因本病多见于老年人,有轻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者,在下列因素存在时易诱发:严重的应激状态如急性感染、急性心梗、脑血管病、急性胰腺炎、尿毒症、烧伤、颅脑手术等。

噻嗪类药物、甘露醇、山梨醇、高渗糖及含钠液以及腹膜透析等可能加重高渗状态。

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苯妥英钠,二氮嗪,西咪替丁等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而诱发。

二、临床表现1.诱因各种急性感染、剧烈呕吐及腹泻、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急性胰腺炎、脑外伤、烧伤、颅脑手术以及利尿剂、腹膜透析及输入过多葡萄糖液。

2.起病缓慢渐进早期口渴、多尿、乏力,食欲减退加重,逐步出现明显的烦渴、多尿,脱水征。

3.高渗脱水症状烦渴、唇舌干裂、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球下陷、尿少、尿闭。

血容量不足:心跳加速、血压低甚至于休克、无尿。

4.神经精神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幻觉,失语、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

可有上肢粗大震颤、局限性癫痫发作、一过性偏瘫、膝反射亢进或消失,锥体束征可呈阳性反应。

三、检查1.血糖常>33.6mmol/L(600mm/dl),尿糖强阳性。

2.血酮体正常或轻度升高,尿酮阴性或弱阳性。

3.电解质血钠>150mmol/L,血钾:正常或降低。

4.血浆渗透压>330mOsm/L。

有效血浆渗透压可通过公式计算:有效血浆渗透压(mOsm/L)=2[血钠+血钾(mmol/L)]+血糖(mmol/L)。

5.血pH值或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或偏低,有酸中毒者明显降低。

6.血尿素氮、肌酐因脱水、休克可增高。

7.白细胞计数因感染或脱水等原因可增高,血细胞比容积增高。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护理常规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护理常规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护理常规糖尿病高渗性昏迷(diaetic hyperosmolar coma)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表现,临床特点表现为血糖高,没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由于高血糖引起血浆高渗性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一) 护理措施(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恢复患者血容量,纠正脱水与高渗状态。

严格掌握补液的速度和量,按先快后慢的原则进行补液。

最初2小时补液量为1000~2000ml,24小时补液量应>5000ml。

(2)留置胃管,并经胃管大量补液,200~300/2小时。

(3)留置尿管以观察每小时尿量,并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4)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对光反射,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详细记录。

(5)准确及时遵医嘱使用胰岛素,并监测血糖的变化。

1~2小时测手指血糖一次,并根据血糖监测的结果调整胰岛素的用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6)准确及时留取各种标本进行血电解质、肝功能、血常规等化验及血气分析。

补钾过程中要监测血钾的变化,防止出现高血钾。

(7)加强各项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部及尿道口护理等。

(8)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脂肪、低糖流质饮食。

昏迷患者给予鼻饲。

(二) 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对光反射,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

(2)严密观察患者尿量及24小时出入液量。

(3) 及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和血钾,防止因大量补液而没有及时补充电解质而发生意外。

(三) 健康教育 (1) 本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发病后要早期治疗。

(2) 凡有糖尿病的患者,合并多尿、多饮、口渴、脱水、感染者及时到医院就诊。

(3) 糖尿病的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索、利尿剂、甘露醇等药物时应特别注意。

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危害及预防

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危害及预防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以及遵从治疗计划是有 效管理糖尿病的方法。
如何预防HHS? 及时识别感染
感染是HHS的常见诱因,患者应对发热、咳嗽 等症状保持警惕,并及时就医。
早期抗感染治疗可以显著降低HHS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预防脱水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炎热天气或生病期间。
患者可能表现出神志不清或抽搐等严重症状。
为什么HHS是一个威胁?
为什么HHS是一个威胁? 严重性
HH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死亡率高达 15-20%。
及时的医疗干预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为什么HHS是一个威胁? 并发症
HHS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脑水肿和血栓 形成等严重并发症。
并发症的发生与延误治疗时间成正比。
为什么HHS是一个威胁? 经济负担
HHS的治疗需要昂贵的医疗资源,包括住院护 理和监护。
因此,预防HHS也有助于减轻经济负担。
何时发生HHS?
何时发生HHS?
风险因素
HHS通常在感染、脱水、心衰等诱因下发生,特 别是在老年人和糖尿病控制不佳的人群中。
了解风险因素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
何时发生HHS?
患者应定期饮水,尤其是在大量排尿的情况 下。
谁能提供帮助?
谁能提供帮助?
医疗团队
医生、护士和营养师组成的医疗团队可以提供全 面的糖尿病管理和教育。
定期随访和咨询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谁能提供帮助?
患者及家属
患者及其家属应积极参与疾病管理,学习相关知 识,关注症状变化。
家庭支持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至关重要。
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同,HHS通常伴随极高的 血糖水平而无酮体生成。
什么是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
发病机制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一、概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又称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大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2型)轻症糖尿病及少数幼年(1型)病者。

男女发病率相似。

此组病人糖尿病大多较轻,除少数病例外一般无酮症史,不需胰岛素治疗,可治以饮食或口服药等,或出现于从未确诊糖尿病者。

二、诱因:常见的有:口服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烧伤,高浓度葡萄糖治疗引起失水过多血糖过高,颅内压增高脱水治疗,降温疗法,急性胰腺炎,各种严重呕吐、腹泻等疾患引起严重失水等情况。

三、临床表现:不少患者由于原发诱因,有呕吐、腹泻、轻度腹痛、厌食、恶心等胃肠症状,但较酮症酸中毒者轻而少见。

晚期少尿,甚而尿闭,失水极严重,体重常明显下降,皮肤勃膜极度干燥,少弹性,血压多下降,眼球松软。

有时体温可上升达40℃以上,可能为中枢性高热,伴以心悸、心动过速、呼吸亦加速。

神经系症群常表现为运动神经受累较多。

常见者有卒中,不同程度的偏瘫,全身或灶性运动神经性发作包括失语症、偏瘫、眼球震颤、斜视,以及灶性或全身性癫痛样发作等;反射常消失,前庭功能障碍,有时有幻觉。

三、诊断依据1.多见于轻型糖尿病或无糖尿病史的老年人。

2.诱因有感染、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氯丙嗪、甘露醇等)、手术、创伤、烧伤、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进食大量糖类饮料或静脉推注葡萄糖等。

3.发病缓慢,从数日到数周,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烦渴、多饮、多尿、严重失水、休克。

4.神经、精神症状明显,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癫痫、偏瘫、失语等,呼吸无特殊,但后期呼吸变浅,可有潮式呼吸。

5.血钠常增高,大于155mmol/L,血浆渗透压升高,大于350mmol/L。

6.血糖极高,33.3~111mmol/L,尿糖强阳性;尿酮体弱阳性或阴性,血酮体弱阳性或阴性;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或轻度下降。

7.血白细胞增多,血浆蛋白水平升高,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升高。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护理常规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护理常规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护 理常规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概述 • 急救护理措施 • 血糖控制策略与实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 康复期护理指导
01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一种由于应激情况下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增加 及肝糖释放导致的严重高血糖状态,进而引发的血浆高渗性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的临
定期监测肾功能
定期检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如尿素氮、肌酐等 ,及时发现肾脏损害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05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营养需求评估方法介绍
人体测量学指标
包括身高、体重、体质指数等, 用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肥胖
程度。
生化指标
如血糖、血脂、血清蛋白等,用于 了解患者的代谢状况和营养水平。
膳食调查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补液过程中,密切观察 患者生命体征、血糖、电 解质等指标的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03
血糖控制策略与实施
血糖监测方法选择及频率设定
血糖监测方法
采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床旁血糖 监测,确保及时、准确地了解患 者血糖水平。
监测频率设定
根据患者病情和血糖波动情况, 设定合适的监测频率,如每小时 、每两小时或每四小时监测一次 。
性别差异
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地域与季节
无特定的地域和季节分布,但 某些地区或季节可能由于气候 、饮食等因素导致发病率略有 差异。
病死率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病死率较 高,可达50%以上,但及时诊 断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高渗状态--常见诱因
• 有糖尿病而毫无察觉,没有采取正规的治疗,甚至因其他 疾病而误用高糖输液,致使血糖显著升高。
• 应激:有感染、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外科手 术等急性情况。
• 老年人渴感减退,饮水中枢不敏感,而造成进水太少血液 浓缩等等。
糖尿病高渗状态--典型症状
• .主要表现为脱水和神经系统两组症状和体征.
• 护理重点? • 如何调控血糖?

糖尿病高渗状态--治疗
• 3. 胰岛素治疗: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按 0.1~ 0.15U/kg/h,血糖降至13.9mmol/L,改用5%葡萄糖或5% 葡萄糖盐水。血糖宜保持在11.1mmol/L,以防渗透压下降 过快引起脑水肿。
• 4. 补钾原则与酮症酸中毒素相同。 • 5. 一般不需补碱,血糖不宜下降过速,以每小时下降
病情介绍--现病史
• 2014-02-19 17:36 • 患者缺氧改善,皮肤转暖、花斑消失,
SPO2 96-99%,心率87-96次/分,呼吸17 次/分,双肺呼吸音清,腹软,四肢温暖
病情介绍--既往史
• 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1年多 前体检未发现异常),长期高糖饮食
家庭和睦, 经济状况一 般
血糖62.48mmol/L,钠 (Na)154.2mmol/L,钾 (K)4.31mmol/L,尿素 (Urea)16.9mmol/L,血肌 酐(Cr)181μmol/L
诊断
• 中医:消渴 气阴两虚
• 西医:1、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2、左上肺陈旧性肺结核; 3、低氧血症查因:肺部感染; 4、胰管多发结石; 5、右肾小囊肿。
内环境紊乱
知识缺乏
伴多饮、多尿 ,喜饮“冰冻甜 饮料”患者及其 家属未予重视。 长期高糖饮食
血糖62.48mmol/L,钠 (Na)154.2mmol/L,钾 (K)4.31mmol/L,尿素 (Urea)16.9mmol/L,血 肌酐(Cr)181μmol/L
糖尿病高渗状态
焦虑、恐惧、 烦躁
烦躁不安
病情介绍--现病史
• 卢马克,男,60岁,患者因3天前无明显诱 因出现纳差、精神差、情绪差,伴多饮、 多尿,喜饮“冰冻甜饮料”,无明显消瘦,无 恶心、呕吐,无发热、腹痛、腹泻、咳嗽 、咳痰,无头痛、头晕,患者及其家属未 予重视,患者逐渐出现嗜睡、烦躁,并拒 绝进食。由急诊拟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于 2014-02-19 11:00平车入院。患者入内分泌 查体示:体温35.6℃,脉搏102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126/71mmHg,嗜睡 、烦躁 ,
社会支持
男,60岁,无糖尿 病、冠心病等病史 长期高糖饮食
心理评估
焦虑、恐惧、烦躁
生理 评估
身体状况
烦躁不安,全身皮肤 干燥,弹性差,双下 肢皮肤湿冷,有花斑
HR 120bpm,R 30bpm ,BP 102/87mmHg,
眼窝凹陷明显,双侧瞳孔等大 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实验室检查
口腔黏膜干燥,上腭可见 较厚白色膜状物,咽部充 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 及干湿性啰音。
• 由于失水则见体重明显下降,皮肤粘膜干燥,唇舌干裂,眼窝 凹陷,血压下降,心跳加快,甚则休克.
• 神经系统症群与酮症酸中毒不同,除感觉神经受抑制而神 志淡漠,迟钝甚而木僵外,运动神经受累较多.
• 常见者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全身性或局灶性运动神经发作 性表现,包括失语,偏瘫,眼球震颤和斜视,以及局灶性或全身 性癫痫发作等,反射常亢进或消失.呼吸可因高热而加速,但 无酮症酸中毒典型的酸中毒深大呼吸.
组织灌注不足
全身皮肤干燥,弹性差, 双下肢皮肤湿冷,有花 斑眼窝凹陷明显,
有效循环血 量不足
HR 120bpm, R 30bpm,BP 102/87mmHg
Hale Waihona Puke 感染口腔黏膜干燥,上 腭可见较厚白色膜 状物,咽部充血, 双肺呼吸音粗,未 闻及干湿性啰音。
糖尿病高渗状态--治疗
• 1. 监测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尿常规、 尿酮、心电图以及胸片和脑CT等。
病情介绍--现病史
• 急诊查:血糖62.48mmol/L,钠 (Na)154.2mmol/L,钾(K)4.31mmol/L,尿 素(Urea)16.9mmol/L,血肌酐 (Cr)181μmol/L
病情介绍--现病史
• 12:05转入ICU 查体示:患者烦躁不安, 心率120bpm,呼吸30bpm,血压 102/87mmHg,全身皮肤干燥,弹性差, 双下肢皮肤湿冷,有花斑,眼窝凹陷明显,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腔 黏膜干燥,上腭可见较厚白色膜状物,咽 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 音。
5.6mmol/L为宜。病情稳定后,胰岛素可改为皮下注射。
糖尿病高渗状态--治疗
• 其它治疗: ①去除诱因:感染者应用抗生素。 ②纠正休克:经补液后休克仍未纠正,可输血浆。 ③因高渗,血粘度增高,应防治动静脉血栓及 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DIC),予以相应的抗凝治疗。 ④防止治疗过程中并发脑水肿。
问题
• 2. 补液:输液量按体重的12%估算:如无心、 肾功能障碍,最初1~2小时内可快速补充生理盐 水1000~2000ml,继以2~4小时500~1000ml的 速度静滴,至血压回升,尿量增加。但老人,心 肾功能不全者,需用中心静脉压监测,以防输液 过快导致心衰和肺水肿,不能耐受者可自胃管补 液。当血糖降至13.9mmol/L,改用5%葡萄糖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