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生长环境

合集下载

茶树的生长环境

茶树的生长环境

~~ 茶树的生长环境~~
每种植物都有特定的生长环境。

茶树也不例外。

合适的气候、地势和土壤不但能增加茶叶的产量,更能提高茶叶的质素。

1. 气候
茶树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温度大约在10度至30 度之间,太热或太冷的地方均不适宜。

中国种植茶树最多的地区,均在长江流域一带,因为那里气候温和,茶叶产量不但丰富而且质量佳。

茶树亦喜欢生长在潮湿的环境,年降雨量约为1,000-1,250毫米的地方最适合种植茶树。

而各地栽种茶树的时期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浓雾、微雨、土壤潮湿的季节最适宜茶树的生长。

2. 地势
中国古语有云:「好茶采自高山上」。

茶树的海拔越高,茶叶的味道就越醇,质量也就越高。

海拔高度约300-2,130米的地方最适宜种植茶树,因为高海拔地区云雾多,
薄雾可以帮助茶叶躲避强烈的阳光,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让茶叶慢慢生长,并保持茶叶的新嫩。

事实上,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茶叶都来自于海拔1,200米的灌木种植地,如福建的武夷山、印度的大吉岭等。

3. 土壤
种植茶树亦需要深厚的土层和肥沃的土壤,pH4.5-6.5的红黄壤最适宜茶树的生长。

而种植茶树的山坡亦不宜太陡峭,坡度应在25度以下。

茶树怎么养

茶树怎么养

茶树怎么养茶树的生长环境:土壤:一般是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

酸碱度ph值4.5~6.5为宜。

雨量: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公厘以上。

不足和过多都有影响。

阳光: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温度:一是气温,二是地温,气温日平均需10度;最低不能低于-10度。

年平均温度在摄氏十八度~二十五度。

地形: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茶树生育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会有冻害。

一般选择偏南坡为好。

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

栽培技术生长起点温度引起茶树萌芽的平均温度称之谓生长的起点温度,在生物学上称此温度为最低温度。

多数茶树品种日平均气温需要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

但也有少数品种或者由于其生态环境的不同,在不到10℃时已开始萌动,如浙江的碧云,龙井43,江西婺源早芽等茶芽萌动的起点温度是≥6℃,这类属早芽品种,开采期可比其他品种提早。

最适温度茶芽萌发以后,当气温继续升高到14-16℃时,茶芽逐渐展开嫩叶。

茶树生长最适温度是20-30℃之间,若在此范围之内,则茶梢加速生长,每天平均可伸长1-2厘米以上。

我国大部分茶区自清明(4月上旬)至霜降(10月下旬)以前,日平均气温都在20-30℃之间,正是茶树生长最适温时期,也是茶叶的采收季节。

茶树在茶树生长季节生物学有效温度(日平均气温10℃以上)累积值,称之谓有效积温。

茶树生长适宜的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

我国茶区的年有效积温一般在4000-8000℃之间,有效积温越多,年生长期越长。

我国南北各茶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茶树生育期也就各不相同,多数茶区茶树的全年生育期约为8-9个月,而可采期为7-8个月。

茶种植地理条件

茶种植地理条件

茶种植地理条件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之一,茶叶的质量和口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茶叶种植的地理条件。

下面将从气候、土壤和海拔高度三个方面来介绍茶叶种植地理条件的重要性。

气候是茶叶种植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茶树喜欢温暖而湿润的气候,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助于茶树的生长和发育。

在我国,茶叶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如福建、浙江、四川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此外,茶树对温度的要求也较为苛刻,一般要求年平均气温在12-24摄氏度之间,夏季不宜过热,冬季不宜过冷。

因此,在选择茶叶种植地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否符合茶树的要求。

土壤是茶叶种植的关键因素之一。

茶树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喜欢酸性土壤或微酸性土壤。

这是因为酸性土壤有利于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茶叶的品质。

此外,茶树对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也有一定要求,土壤过于湿润或过于干旱都不利于茶树的生长。

因此,选择适宜的土壤条件对于茶叶的种植至关重要。

海拔高度也是茶叶种植地理条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茶树对海拔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的茶叶品种对海拔高度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一般来说,高海拔地区的茶叶品质较好,因为高海拔地区的气温较低,湿度较大,利于茶叶中的营养物质积累。

例如,我国的云南普洱茶就主要产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

而低海拔地区的茶叶品质相对较差,因为低海拔地区的气温较高,湿度较小,茶叶中的营养物质积累较少。

茶叶种植地理条件对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

在选择茶叶种植地时,应考虑气候、土壤和海拔高度等因素,以确保茶树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和发育,从而获得优质的茶叶。

只有在合适的地理条件下种植茶叶,才能保证茶叶的口感独特,品质上乘。

茶叶的种植地理条件研究,对于茶叶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茶树种植整地要求

茶树种植整地要求

茶树种植整地要求茶树种植整地是指在种植茶树之前对土壤进行改良、平整和处理的过程。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良好的整地可以为茶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茶树种植整地的要求。

一、土壤要求1. 土壤类型:茶树喜欢生长在酸性或中性土壤中,通常优选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壤土或壤土质粘土土壤。

需要注意的是,茶树对水稻田转为的农田土壤不利于茶树的生长。

2. 土壤pH值:茶树对土壤pH值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茶树适应范围的土壤pH值在4.5至6.5之间。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不适宜茶树的生长。

3. 养分含量:茶树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

茶树对钾、氮、磷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高。

因此,在整地时要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茶树能够获取足够的营养。

二、整地方法1. 翻耕:整地的第一步是翻耕,这可以帮助让土壤更松散,提高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

翻耕时使用农用机械,让土壤疏松,使之便于茶树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2. 平整土壤:土壤平整是建立一个整洁、结构合理的耕作面,方便茶树的种植和管理。

平整土壤要避免出现土文法,可以通过除草、填补坑洞、拔除杂草等措施进行。

3. 施肥:整地的最后一步是施肥。

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适量施入有机肥或化肥。

有机肥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而化肥则可以提供快速的养分供茶树吸收。

三、保护措施1. 防止水土流失:茶树的整地过程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采取防止侵蚀的措施,如建立梯田、修建水沟、搭建果园棚架等。

此外,在种植道路周围设置沟槽,可以收集整地过程中可能流失的水和泥土。

2. 种植绿肥作物:在茶树种植前,可以先种植绿肥作物,如苜蓿、豆科植物等。

这些绿肥作物能够保持土壤的湿润度,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茶树生长。

3. 环境保护:整地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选择绿色、环保的农业材料和工具。

同时,也要避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茶生长的自然条件

茶生长的自然条件

茶生长的自然条件
一、茶生长的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茶叶植物喜欢温和湿润的气候,要求年均温10-25℃,最低气温不低于-5℃,最高气温不超过35℃,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40℃,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0℃。

茶叶植物最好能得到大量的降雨和湿度,一般要求1000-1800mm,年均湿度最好60%以上,比较适宜的地方是湿度在80-90%之间,这样可以使茶叶的品质更佳。

2、土壤条件
茶叶植物最适宜在砂砾土、泥炭土等松散、有孔隙、有支撑力、砂粒小质细、有一定的渗透性、通气性和肥力的土壤中生长,茶叶植物不耐高盐分土壤和半湿润条件。

3、光照条件
茶叶植物最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可以促进树木全天然活动,这种生长环境下的茶树,叶子色泽鲜艳,含有绿茶特有的儿茶素,并且茶叶芽可以大而圆润,使茶叶具有绿色耐泡、甘香明显的特点。

- 1 -。

地理茶树知识点总结

地理茶树知识点总结

地理茶树知识点总结一、茶树的分布茶树起源于中国,自古以来就被人类利用,制成茶饮料。

中国是茶树的原生地,也是全世界茶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茶树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等地,其中以云南最为著名。

此外,茶树也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日本、越南、泰国、肯尼亚、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

二、茶树的生长环境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适合生长在海拔800-2000米的地区。

茶树耐寒,但对高温敏感,夏季气温偏高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此外,茶树对土壤的要求也很高,适合生长在沙质壤土上,对石灰土、松石土也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在栽培茶树时,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三、茶叶的品种茶树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制作方法,分为白茶、青茶、红茶、乌龙茶和黑茶等几大类。

其中,白茶以福建为代表,属轻发酵茶;青茶以江苏、安徽为代表,属中度发酵茶;红茶以福建、湖南为代表,属全发酵茶;乌龙茶以福建、台湾为代表,属半发酵茶;黑茶以四川、湖南为代表,属后发酵茶。

不同的茶叶品种,由于生长地理环境、采摘工艺、发酵程度的不同,具有各自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四、茶树的栽培条件栽培茶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光照条件:茶树需充足的阳光,适合生长在光照充足的地方;2、温度条件:茶树对温度有一定要求,适合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3、水分条件:茶树喜欢湿润的环境,适合生长在湿润的地区;4、土壤条件:茶树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适合生长在沙质壤土上。

五、茶树的经济价值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种植和利用。

茶叶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饮料,具有药用价值,对人体有益。

茶叶的种类繁多,口味和香气也各不相同,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研究和饮用茶叶。

茶树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给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

此外,茶树还可以提取茶油,用于烹饪调料和护肤品制作等,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总之,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一定的地理特点。

茶叶种植的土壤条件

茶叶种植的土壤条件

茶叶种植的土壤条件
茶叶种植需要适宜的土壤条件才能获得良好的生长和产量。

以下是茶叶种植的土壤条件:
1. pH值:茶树生长的最佳土壤pH范围为5.5至6.5。

过酸或
过碱的土壤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发育。

2. 土壤质地:茶叶适宜生长的土壤质地以砂质壤土或砂壤土为主,有良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

过于黏土质地的土壤排水性差,容易积水,对茶树的根系发育不利。

3. 营养含量:茶叶喜欢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有机质可以提供养分,增强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性。

土壤中应含有足够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4. 通气性:茶树的根系对通气性要求较高。

土壤通气性良好可以保持根系的健康,并有助于养分的吸收。

5. 排水性:好的排水性对茶树的生长非常重要。

土壤排水不良会导致根系缺氧,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茶叶种植的土壤条件还与品种、栽培技术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不同的茶叶品种可能对土壤条件有所不同。

因此,在种植茶叶之前,最好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性质,以便采取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提供合适的土壤环境。

茶叶生长环境

茶叶生长环境

茶叶生长环境
每一杯茶叶都是有着不同味道的,而影响着这些味道的主要因素就是茶树的生长环境,那么茶树都喜欢什么环境呢?
一、土壤:喜酸怕碱
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透气好的微酸性土壤为最佳。

虽然都可以在土壤中生长,但是酸碱度在4.5-5.5之间最佳。

二、光照:喜光怕晒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着茶叶的产量,也影响着品质的形成。

在一定的遮阴条件下,茶叶的氨基酸含量增多,茶多酚会减少。

有利于降低绿茶的苦涩味道,提高鲜爽度。

但是光照中的紫外线可以提高茶汤的水色和香气,高山受辐射的的紫外线较多,因此高山地带的茶叶会比平地的茶叶味香。

三、温度:喜温怕寒
茶树喜欢温暖的环境,一般在20-25度的气温中最适宜它的生长,但是不同的茶叶对温度的适应也是不同的,小叶种的茶叶就比较抗旱和抗寒。

同时,适宜的的温度也决定了茶树的生长强壮。

四、水分:喜湿怕涝
茶树喜欢湿润的土地,一般土壤的含水量在80%为最佳,年降雨量大概在1500mm左右,这样有利于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但是,雨量过大,会导致茶树的根烂掉。

所以在雨雾缭绕的高山,或是江河湖泊地域,会多盛产完整的优质茶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茶叶陆路与海路传播路径
观看教学视频资料
6
第一节 茶树基本知识
• 一、茶树的起源和传播
• 茶树的学名全称为 Camellia Sinecsis(L.) O.Kuntze,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 茶树在植物学分类系统中,属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te),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 (Ar.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 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饮茶起源
“茶之为饮,发乎神龙氏,闻于鲁周 公。”——陆羽《茶经》。
人类发现和应用茶的时候,是把茶叶拿来生吃或煮 汤喝,就跟我们现在煮菜汤差不多。距今3000多年 的西周时代,中国已经有了人工种植的茶园。1700 多年前,人类就学会把剩余的茶叶晒干,贮藏起来, 再发展到把茶叶做成茶饼烘干,从出土的陶器、炊 具看来,当时已经开始有蒸熟茶叶的技术了。团茶、 饼茶、砖茶,曾经在中国茶叶历史上风光过很长一 段时期,尤其在宋代,龙团凤饼更作为进贡的物品。 宋代之后,散茶开始流行,而茶叶的制造方法也由 晒茶、蒸茶,进步到炒茶,由此就发展出了各式各 样、丰富多彩的茶叶种类。泡茶法由此延续至今。 2
• 根据植物学研究,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门,系起源
于距今约一亿年以前的白垩纪地层中,而其中的山
茶目植物,约产生在六千万年以前。
7
春季采茶
8
• 二、茶树的形态特征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茶树的认识,都局限 在形象化的描述上。如陆羽的《茶经》 (一之源)中载:“茶者……其树如瓜芦, 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拼栏,茎如 丁香,根如胡桃。”对茶树的外部特征用 了各种比喻来说明。陆羽之后的茶书,也 有一些描述,但都缺乏近代植物学性状的 记载。
• (5)果实与种子。茶树的果实是茶树进行繁殖 的主要器官。果实包括果壳、种子两部分,属于 植物学中的宿萼蒴果类型。 果实的形状,视发育籽粒的数目而异,一般 一粒者为圆形,两粒者近长椭圆形,三粒者近三 角形,四粒者近正方形,五粒者近梅花形。果壳 幼时为绿色,成熟后变为褐色。
13
• 1. 起源:人类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是采自 野生,用做药用。若按照《神农本草经》中的记 载来推算,在中国,茶的利用已有五六千年的历 史了。 随着茶树从药用发展为饮用,野生茶树已不 能满足需要,人们或采茶子,或掘取野生茶苗进 行栽培和繁殖。根据东晋(317~420年)常璩所 著的《华阳国志·巴志》中写道:周武王于公元前 1066年联合当时四川、云南的部落共同讨纣之后, 巴蜀所产的茶已列为贡品,并记载有“园有芳蒻、 香茗”。由此推断,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已经人工 栽培茶树了,那么茶树栽培距今当有三千多年历 史了。
业逐渐普及、发展起来。 饮茶习俗在全国推广、
盛行,茶文化进入全面繁荣时期。


茶树向国外传播,最早传到朝鲜和日本。6世
纪下半叶,随着佛教界僧侣的相互往来,茶叶首
先传人朝鲜半岛;而日本种植茶树,是在唐代中
叶(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和尚来中国浙江
天台山学佛,回国时携带茶籽种于日本滋贺县,
这是中国茶种传向国外的最早记载。中国宋代的
第二章 茶叶基本知识
• [ 教学要点 ] 茶叶的生产与制作、种类、品质的鉴别,以
及中国十大名茶及产区 [ 教学时数 ]
8 学时 [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茶树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茶叶的生产与制作 第三节 茶叶的种类 第四节 茶叶的选购与保存 [ 任务要求 ] 识记:茶叶的制作方法和类别,中国十大名 茶及产地 运用:识别红茶、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的 1 外形特征
物品。茶叶产区遍及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福
建、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广东、广西、云南、
贵州等14个省区,几乎与近代茶区相当,达到了有
史以来的兴盛阶段;同时,也使茶叶从一种地区性
的小农生产变成了一种全国性的社会经济、社会文
化的产物。统治阶级制定了各种制度来控制茶叶的
生产、贸易、税收等。自此,茶叶生产作为一种产
9
武夷岩茶的生长环境
10
• 1.茶树的外形 茶树的地上部分,在无人为控制情况
下,因为枝性状的差异,植株分为乔木型、 半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 •
11
• 2.茶树的组成
• (1)根。茶树的根由主根、侧根、细根、根毛组 成,为轴状根系。主根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在 垂直向土壤下生长的过程中,分生出侧根和细根, 细根上生出根行。
3

2.传播:茶树在中国的传播,首先从四川传入
当时政治文化中心陕西、甘肃一带,但由于自然条
件的限制,不能大量栽培。秦汉以后,中国统一,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日渐密切,茶树由四川传到
长江中下游—带,由于地理气候上的有利条件,逐
渐取代了巴蜀在茶业上的中心地位。
• 到了唐、宋时期,茶叶已成为日常不可缺少的
点茶法对日本的抹茶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茶树起源于中国,茶叶的发现、种植、利用
在中国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渐传播到世界各
地,茶的知识、文化也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而风
靡全球,茶叶从一种民间饮品变成一种产业、一
种商品、一种文化。而茶叶贸易不仅吸引了世界
的商人,更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成为中国与世
界交流的铺路石。
有锯齿,一般为16~32对;叶片的叶尖有急尖、渐
尖、钝尖和圆尖之分,叶片的大小,长的可达20cm,
短的5cm;宽的可达8cm,窄的仅2cm。
12
• 茶树叶片上的茸毛,一般常指的“毫”,也是它 的主要特征。茶树的嫩叶背面着生茸毛,是鲜叶 的细嫩、品质优良的标志,茸毛越多,表示叶片 越嫩。一般从嫩芽,幼叶到嫩叶、茸毛,逐渐减 少,到第四叶叶片的成熟叶,茸毛便已不见了。 (4)花。花是茶树的生殖器官之一。茶花为两 性花,多为白色,少数呈淡黄或粉红色,稍微有 些芳香。
• (2)茎。茶树的茎,从其作用分主干、主轴、骨 干枝、细枝。分枝以下的部分称为主干,分枝以上 的部分称为主轴。主干是区别茶树类型的重要根据 之一。
• (3)叶。茶树的叶片,是制作饮料茶叶的原料,
也是茶树进行呼吸、蒸腾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片形状有椭圆形、卵形、长椭圆形、倒卵形、圆
形等,以椭圆形和卵形为最多。成熟叶片的边缘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